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诸子百家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法家思想受到秦统治者的青睐。秦统一后采取的许多 政治措施都是韩非子思想的应用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因赋税过重, 生活困难,偷盗了邻居的钱财。如何处置这 一事件,当时的诸子百家争论不休。
当时身为大王的你,如何处置这一事 件,并由此阐述你的治国之道。
当时各派思想家到处游说, 孟子到处劝说诸侯实行仁政,争 取民心,结果,同孔子一样,始 终未被重要。而法家却受到秦国 统治者的青睐。这是为什么?
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百家争鸣” 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背景)
1、形成一个富有学识、相对独立自由的 士人阶层,这是百家争鸣的人才条件;
2、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革,这是 百家争鸣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原因)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 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 解放。
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
1、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 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3、“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4、循循善诱(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 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后人把孟子尊为“亚圣”,地位仅次 于“至圣先师”孔子,后人将孔子和孟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晚期楚国人,和孔子同时代 而略早,道家创始人。
老子学说博大精深,其最基 本的概念是“道”,所著《道德 经》包含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长和短、 难和易、有和无、生和死、贵和 贱、上和下、强和弱等等,并可 相互转化。
当时,战争频繁,百姓怨声载道,阶级矛 盾激化,法家主张用严厉刑法压制反抗;而且 法家主张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 制权力。这些都在当时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自然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

先秦诸子百家之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百家之百家争鸣

道家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集 法家 韩非 战国 权国家;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 新
兵家 孙膑 战国 强调战争规律;“造势”;重人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重 人 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 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二、诸子百家的思想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 提倡“仁”和“礼”,为政以德的教育观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养浩然之气 儒家 战国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 荀子
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力”;“节 老子 春秋 用”;“节葬” “道”;辨证法;“无为而治”
春秋战国时期之
一、什么是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 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 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 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 发表自己的见解
——柏杨《中国人史纲》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 后来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 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 视。 (1)儒家经过发扬、改造,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的 需要。 (2)墨家提出的纲领主张有些超出了当时社会实际发展的可 能阶段,如“兼爱”“非攻”,故不被统治者重视。 (3)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在一个新王朝初建之时社 会经济经过长期的战乱,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统 治者为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他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主张, 与民休息,因此道家思想得以实施。 (4)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 循守旧,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中华成语千句文之百家争鸣

中华成语千句文之百家争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百家争鸣【原文】诸子百家,应运而生。

百花竞放,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畅所欲言,众说纷纭。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著书立说,各显其能。

儒家学说,以仁为本。

中庸之道,修齐治平。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文章,历久弥新。

春风化雨,泽被苍生。

老庄之道,有无相生。

深藏若虚,独善其身。

绝圣弃智,和光同尘。

遗世独立,小国寡民。

清心寡欲,与世无争。

顺其自然,返朴归真。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大器晚成。

墨家巨子,重厚少文。

克勤克俭,身体力行。

非攻兼爱,排难解纷。

摩顶放踵,舍己为人。

法家治国,政出一门。

以战去战,以刑去刑。

令行禁止,富国强兵。

严刑峻法,民不堪命。

名家善辩,领异标新。

白马非马,钩深索隐。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朝秦暮楚,斗角勾心。

巧舌如簧,娴于辞令。

高谈雄辩,绵里藏针。

孙子兵法,奇正相生。

出神入化,莫测高深。

兵不厌诈,出奇制胜。

诱敌深入,排兵布阵。

攻心为上,兵不血刃。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注解】诸子百家zhūzǐbǎi jiā【解释】: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应运而生yìng yùn ér shēng【解释】: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

旧指应天命而产生。

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实天生德,应运建主。

::汉·荀悦《汉纪·后序》【出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百家争鸣bǎi jiāzhēng míng【解释】: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

鸣,发表见解。

【出自】:《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各抒己见gèshūjǐjiàn【解释】:抒:抒发,发表。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一、引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各国争霸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形成了著名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包括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二、儒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2.影响与贡献儒家学派重视教育,提倡以“仁爱”来培养人才,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思想观点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道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提出了“道”的概念,主张自然无为、反对人为的权谋和战争。

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的修身养性。

2.影响与贡献道家学派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出的“无为而治”观念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和社会观念。

同时,道家的思想也对中国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墨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

墨子主张以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并提出了“非攻”的原则。

2.影响与贡献墨家学派的主张对后世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和社会道德。

五、名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孟子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孔子的弟子,主张“性善”和“王道”。

他强调君主应以仁爱来治理国家,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2.影响与贡献名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孟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世的儒家思想和社会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法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和功利主义,强调权谋和法律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集权主义和法制思想,主张以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

诸子百家争鸣--概论

诸子百家争鸣--概论

媒介计划
庄子,名周,字子 休。老子思想的继 承和发展者。他们 的哲学思想体系, 被思想学术界尊为 ‚老庄哲学‛。代 表作品为《庄子》 以及名篇有《逍遥 游》、《齐物论》 等。
33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題思想
主 題 介 紹
杨朱的思想主张: 一,‚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只 要人人不用损自己,利他人,那么天下将无损,这样的 社会才是大治。 二,‚贵己‛,‚重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9
24
主題思想
主 題 介 紹
庄子的思想主张: 一,齐物论。万物一体,相对于的‚齐物‛和‚齐论‛。 齐物,世间万物看起来千差万别,但归于本质都是一样 的。齐论,世间的看法观点看似千差万别,归于本质都 是一样的。既有相同的,也有相对性,而且是可以转化 的,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没有绝对的尺度。万物 统一,讨论是与非,正与误是没有意义的。如逍遥游中 的小大之分,小是相对着小,大是相对着大,小也可能 是小中的大,大可能是大中的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8
13 8
荀子的名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 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 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 贼也。——《劝学》 法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30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孟子
战国时期
2、道家: 道家:
代表 所处的时代 人物 老子 思 想 主 张
春秋晚期
哲学思想是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思想 哲学思想是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思想 有和无,长和短,难与易等。 如:有和无,长和短,难与易等。 政治思想主张是 无为” 思想主张是“ 政治思想主张是“无为”。
庄子
战国时期

3、墨家: 墨家: 代表人物: 墨子(墨翟) 代表人物: 墨子(墨翟) 所属诸侯国: 所属诸侯国:鲁国 所处时代: 战国前期 所处时代: 思想主张: 非攻、 思想主张: 非攻、兼爱
百 百 百 百
百家争鸣 争鸣 争鸣 争鸣 争鸣
一、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百家”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 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百家争鸣 所谓“争鸣” 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 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 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 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对万事 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 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 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 解。
二、“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 1.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 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2.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 会过渡时期(新旧社会更替或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时期 会过渡时期(新旧社会更替或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2)文化教育垄断局面有所打破,相对独立自 文化教育垄断局面有所打破, 由的文士阶层出现 文士阶层出现, 由的文士阶层出现,他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 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 局面。 局面。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概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概述

“克己复礼以为仁 。”
《论语· 颜渊》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哲学
德治
强调治国者以身作则的道德表率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 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天命观
“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 雍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述而》
代表人物:孔子 孟子 荀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哲学
“仁”
“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哲学
“礼”
“不知礼,无以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思考
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 用?
法家。战国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造成严重灾难, 人民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历 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 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 的对象是广大臣民,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主张建立君 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韩非子的思想既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 立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被战国后期最强的秦国所采用。秦统一 中国以后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 “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 论》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有哪些?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有哪些?

[键入文字]“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有哪些?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 家,4324 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 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作品:《韩非子》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农家,代表人物:许行小说家。

这些人本该是世代为官的贵族,由于原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瓦解,这些人失去爵位不得不靠自己的知识谋生,去教书收徒。

他们各有所长,于是形成各思想流派。

那些1。

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

课堂探讨
百家争鸣的意义 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 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 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 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 发展起来的, 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思想。 百家争鸣” 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法家
1、法家思想特点 、 2、韩非子思想及成就 、 (1)法家集大成者 ) 2)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2)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3)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 (4)主张变法 ) (5)主张遵循客观规律 ) (6)提出用“参验”方法 )提出用“参验” 3、法家思想的影响 、
课堂探究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皆守株之类也。 民,皆守株之类也。”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 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百 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首先, 首先, 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其次, 其次, 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再次, 再次, 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最后, 最后, 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 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 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作品:《韩非子》5.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7.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8.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9.农家,农家代表:许行10.小说家,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许多思想家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在政治、思想上发表不同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学派之间相互辩论抨击,同时又相互学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核心思想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
鲁国
《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失火了。孔子回家,看见马棚被烧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爱人”“无为而治”“仁政”“非攻” 顺应自然 改革变法 礼治
法家
近期有同学采摘桂花,请你用你所在学派的观点来教导同学不要采摘!
儒家:对小花小草要有仁爱之心,不要伤害幼小的生命
法家:制定班规校规来约束同学,严厉处罚违反规定者
道家:花开花谢有自然规律,要顺应自然,不要采摘
墨家:反对随意采摘花草,要节约资源,爱护学校一草一木

历史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四大发明

历史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四大发明

孟子 墨子 战国时期 庄子 韩非
四大发明及其传播
发明 活字印刷术 司南 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 时间 北宋 战国 北宋 唐(配方记载) 西汉(麻纸) 东汉 意义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比欧洲早400年 广泛应用与航海,为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唐末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蔡伦 人物 毕升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时期 人物 孔子 孙武 春秋时期 老子 主张 爱人 “为政以德”鼓吹恢复西周制度 “因材施教”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以柔克刚 主张:仁政治国“春秋无义战”“富贵不能淫…” 主张:兼爱非攻 支持正义战争 主张: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 提倡法治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作品 《论语》 《孙子兵法》 《道德经》 派别 儒家 兵家 道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郑袖不妒
• 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绝色美人 • 楚王的妻子郑袖假装对美人很好 • 楚王不喜欢美人鼻子 • 美人掩鼻 • 在楚王面前说美人嫌弃楚王身上有味

2.儒家
• 孔子、孟子、荀子 • 《论语》《中庸》《孟子》《大学》 • 儒家四书 Hale Waihona Puke 主张:“仁”、“礼” ,恢复《周礼》
3.道家
• 老子、庄子 • 《道德经》、《庄子》 • 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 • 德分上德,无为,顺其自然的德 • 下德,孔子的仁、义、礼、智、信,
太子 • 后来公子异人终于当上国君,就是秦始皇
的父亲 • 被秦始皇都尊为“仲父”。
9.农家
• 农家尊崇上古神农氏,注重农业生产。 • 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 代表人物许行 •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
本也 • 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是
二十四节气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所以,中国近代革命,其实就是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阶段
• 1927-1937 打土豪,分田地 • 1927-1945 停止了土地革命,因为要
团结地主阶级一起打日本鬼子
• 1946-1949 解放战争中,通过土地革命, 加快了解放步伐
韩非子
• 故事多,比庄子的故事还多 • 自相矛盾 • 郑人买履 • 守株待兔 • 滥竽充数 • 买椟还珠
• 农民就容易发生起义,打着“均贫富” 的口号去推翻地主阶级,重新分配土 地
中国近代革命
•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 学习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
• 建立起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 共产党领导工人举行了很多次的罢工或者
起义都失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教育思想: (2)因材施教 (3)学习态度要老实 (4)温故而知新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摔伤――幸存
(坏) (好)
(坏)
(好)
对立面
相互转化
知识点拔
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柔能胜刚。
庄子 《人与自然》主持人:_____
谢 谢!
“一子”“一家” ,
1、春秋战国时期,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 思考问题的是 ( A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 利用主张的是 ( D )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 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 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 持项目,并说出道理。
韩非子
兵家学派创始人
孙子(生卒年不详) 生平: 名武,字长卿,春秋晚期 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 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 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兵家
孙膑
战国
孙武
孙膑
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 矣” 。
学 人物 时 派 代 孔子 儒 家 墨 家 道 家 法 家 兵 家 孟子
著作
主要思想
荀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 孙武 孙膑
学 人物 时 派 代 孔子 春 秋 儒 家 墨 家 道 家 孟子 战 国 荀子 战 国 墨子 战 国
著作
主要思想
《春 秋》、 人们应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提倡“仁” 《论语》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 续利用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兼爱”、“非攻”
思想主张: 提出“兼爱”
“非攻”等观点。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 战国时期,儒家的主
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 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 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 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 思想主张:反对战争, 孟”。
要代表之一。著有《孟子》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经》
老子 春 《道德 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以柔克刚 秋
庄子 战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国 法 韩非 战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 家 孙武 春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秋 兵法》 兵 家 孙膑 战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也” 国
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 吧! 早日成为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道家学派
《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571年~公元前471年)姓 李,名耳,字伯阳,春秋 时期的楚国人 。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 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认为事物都 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够互相转化
著作: 《道德经》 (《老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战 生平: 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军事墨子
⑤庄子
顺应自然 理由_______ 韩非 提倡法治 《法制时空》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孙武 军事思想 《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墨子 兼爱非攻 《爱心世界》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教育论坛》主持人:____ 理由_______ 孔子 教育思想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老子
墨子
孟子
孔子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说一说:
• 你对孔子知多少?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51岁前,主要以教书为业, 后来做了鲁国的司寇,使鲁 国强大起来。但因鲁定公听 信齐国挑拨,孔子遭受冷落。 55岁开始周游列国,14年走 访了7个国家,宣传自己的 政治主张。
生平: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
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
思想主张: “制天命而
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道家学 生平: 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
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
思想主张: 要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韩非子名片 韩非子
•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 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 革”“法治” ,反对空谈 仁义,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