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心包络,向下经过横膈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其支脉,从胸部向外侧循行,至腋下3寸处,再向上抵达腋部,沿上臂内侧下行于手太阴、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中,再向下到前臂,沿两筋之间,进入掌中,循行至中指的末端。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图9‐0)。

图9‐0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1. 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

2. 胃腑病证 胃痛,呕吐等。

3.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

四、本经腧穴(9穴)

1. 天池(Tiānchí)

【出处】《灵枢·本输》

【别名】天会

【穴名释义】天,指高位,上部;池,水聚之处,或储水之处,穴当胸廓乳房,居高位,乳房为乳汁储存之所,泌乳之处,喻之为池,故名天池。

【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图9‐1)。

图9‐1

【解剖】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部为第4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4肋间神经。

【功效】宽胸理气,散瘀止痛。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心肺病证;②腋肿,乳痈,乳少;③瘰疬。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常用配伍】

①配乳根、膻中,治乳痈。

②配内关、心俞、厥阴俞,治心烦,心痛,胸痛。

③配委阳,治腋肿。

2. 天泉(Tiānquán)

【出处】《针灸甲乙经》。

【别名】天温、天湿、天泾。

【穴名释义】天,指上部;泉,指水之出处。本穴上接天池,位于臂部上端,脉气似泉水由此下行,故名天泉。

【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图9‐2)。

图9‐2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功效】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①心痛、咳嗽、胸胁胀满等心肺病证;②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操作】直刺1~1.5寸。

【常用配伍】

①配内关,治心悸,心痛。

②配曲池、腕骨,治肩臂痛,肘臂挛痛。

③配期门,治胸胁胀满。

3. 曲泽(Qūzé)合穴

【出处】《灵枢·本输》

【穴名释义】曲,屈曲之意;泽,水之归聚处,较“池”浅而广。本穴属手厥阴之合穴,为水之归聚处,位于微屈肘时,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微凹如泽处,故名曲泽。

【定位】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图9‐3)。

图9‐3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主干。

【功效】宁心清热,和中降逆。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胃热病证;③暑热病;

④肘臂挛痛,上肢颤动。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常用配伍】

①配大陵,治心悸,心胸痛。

②配内关、中脘,治呕吐,胃痛。

③配委中(点刺出血)、曲池,治中暑。

④配鱼际、神门,治呕血。

4. 郄门(Xìmén)郄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

【别名】掌后。

【穴名释义】郄,通隙;门,指门户。本穴位于掌后5寸,两筋相夹,分肉之间,即桡骨与尺骨之间隙处,状如门户,故名郄门。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9‐4)。

图9‐4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浅部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功效】清心理气,宽胸止咳,凉血止血。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胸病证;②咯血、呕血、衄血等热性出血证;

③疔疮;④癫痫。

【操作】直刺0.5~1寸。

【常用配伍】

①配大陵、曲泽、内关,治心胸痛。

②配尺泽、肺俞,治咳血。

③配心俞、神门,治心悸,心绞痛。

④配膈俞,治胸痛,膈肌痉挛。

⑤配大陵,治呕血,咳血。

5. 间使(Jiānshǐ)经穴

【出处】《灵枢·本输》

【别名】鬼营、鬼路。

【穴名释义】间,指当中、间隙之意;使,指使臣,有传递的含义。心包为臣使之官,由心主宰。本穴为手阴心包经穴,且穴居两筋之间,为本经之行所,其经气由此传递,故名间使。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9‐5)。

图9‐5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功效】宽胸解郁,宁心,和胃祛痰。

【主治】①心痛、心悸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吐等胃热病证;③热病,疟疾;④癫狂痫;

⑤腋肿,肘、臂、腕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常用配伍】

①配心俞、内关,治心悸,心胸痛。

②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经闭。

③配大椎、后溪,治疟疾。

④配人中,治癲证。

⑤配三间,治咽中如梗

6. 内关(Nèiguān)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出处】《灵枢·经脉》

【别名】阴维

【穴名释义】内,指胸膈之内,前臂内侧;关,指联络、关要。本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内侧,为心主别络,通达联络表里二经,故名内关;一说内,指内脏;关,指关隘,本穴为八脉交会阴维,阴维为病在脏,本穴擅治内脏疾患,故名。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