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散发特性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汽车内饰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是评估汽车内饰件挥发性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低的沸点,容易从底物表面蒸发到气相中的化合物。

汽车内饰件中的VOC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的气体,对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对汽车内饰件中的VOC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1.样品采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内饰件样品,例如座椅、地毯、仪表板等。

对于大尺寸的样品,可以选择适当的采样点进行采集。

对于不同材质的内饰件,采样方法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2.采样方法:根据标准要求,可以选择静态头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积分采样法或动态采样法等方法进行样品的采集。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捕获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可以识别出样品中存在的不同种类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

4.VOC释放速率测定:对于汽车内饰件样品,还可以通过模拟车辆使用条件下的室内释放来评估其VOC释放速率。

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密封法和动态曝气装置法。

通过汽车内饰件VOC检测,可以评估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了解其对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者健康的潜在影响。

这对于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保护驾驶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制造和室内空气净化领域,VOC含量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指标。

总而言之,汽车内饰件VOC检测是对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评估其对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者健康的潜在影响。

这种检测可以为汽车制造和室内空气净化提供参考,确保车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汽车研发:车内气味性评价及试验方法!

汽车研发:车内气味性评价及试验方法!

汽车研发:车内气味性评价及试验方法!闻香识女人,闻到香味就能辨识出是哪位美女,香味已经成为一个女人鲜明的特征了,但是汽车不行,如果汽车的材料散发出味道了,往往就出现问题了,需要及时去处理。

说到气味,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车内气味性评价及试验方法!一汽车气味性的定义所谓气味,是人的嗅觉器官以空气为介质对挥发性物质物理性能的嗅觉感知。

汽车的气味性是指材料在规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存放时释放出具有明显可觉察到的挥发性组分的特性。

是由于车内各类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挥发出来的小分子,弥散在车内的空气中,进而被人们的嗅觉器官——鼻子所感知到。

二车内气体的分类及危害在车内狭小的几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内聚集着几百种有机物,主要如下:会让人感到恶心、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更严重的还可造成白细胞减少、引起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医学科研部门测试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甚至可持续6个月以上。

另外,有研究表明,由驾车综合症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引发的事故多,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三散发气味的主要零部件散发气味的车内零部件有很多种,主要零部件如下:这些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又包含了各类塑料、织物、皮革、油脂及粘胶等,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也不尽相同,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所以很难轻易判断出所闻到气味的来源。

座椅顶棚地毯仪表板车门护板四车内气体的评价原理及方法1、嗅觉原理车内气味检测主要依靠嗅觉器官——鼻子来感受,由检测者进行主观评价,得到测量结果。

人类嗅觉感知的机理是:气味物质分子在空气中扩散,由鼻腔收容之后,并与嗅神经相接触,然后将情报传达到大脑,于是就产生了气味感。

2、气味强度气味强度,是将气味对人的嗅觉器官不同的刺激程度分成若干等级,便于对气味评价的结果进行量化。

例如,6级气味强度等级表示法,强度等级数值越高,表示刺激程度越强烈。

A、进行评价时,鉴定人员首先应判断出气味是否有干扰性。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

PCB、苯并芘
VOC危害
致癌
刺激皮肤
损害肝脏、肾脏等脏器
VOC危害
刺激眼睛
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刺激上呼吸道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法规进展
04年7月
07年12月
11年10月
12年3月
启动整车车内 空气标准的制 订工作
发布HJ/T 4002007《车内挥 发性有机物和 醛酮类物质采 样测定方法》
发布GB/T 27630《乘用车 内空气质量评价 指南》
VOC SVOC
/
TVOC,单组分
/
加热条件 /
90℃,30min 120℃,60min
/
90℃,30min
/
限值要求 /
/
/
不同材料有不同限 值
/
2.3 总碳测试
• 参考标准:大众PV3341、上汽SMTC 5400 009等
• 测试目的
测试汽车内饰材料有机挥发物的总散发量(GC-FID, 用丙酮半定量)
神龙
D 451727 _2006
长城
Q/CC JT146-2011
评价方法 重量法
重量法 重量法
反射率法
重量法
加热条件 100℃ 16h
限值要求
一般材料 2mg
天然皮革 5mg
100℃ 18h 2mg
100℃ 18h 3mg
温度由客户 指定,3h
不同材料有 不同限值
100℃ 16h
一般材料 2mg 天然皮革 5mg
2.6 雾化测试
1.剪切样品为直径 8cm圆并干燥
2.称量铝箔m0
3.放置样品和铝箔 于雾化杯中
6.重新称量铝箔m1
5.取下铝箔并干 燥3.5~4h

TS-INT-001

TS-INT-001

轿车内饰材料散发性能测试标准The emission test specification for interior materialAuthor : 梁昊Signature:Approve : 张志军Signature:Department : 内饰科Version Record :DescriptionDate VersionMay/31/2004 1.0 Initial ReleaseAuthor : 梁昊Issued Date : May/31/2004REVISION HISTORYDate M/D/Y RevisionNumberParagraphNumberChange Content RevisorAuthor : 梁昊Issued Date : May/31/20041 范围该标准规定了车内所有内饰材料各种散发性能临界值,适用于车内所有内饰件材料和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标准GME 60271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ease of Formaldehyde from Mouldedpart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sistance to Odour propagation of Trim MaterialsGME 60276GME 60326TS-INT-002 Test Method for Evaluating F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im Materials轿车内饰材料总碳挥发量的测定方法3 散发性能要求 3.1 甲醛散发甲醛散发值的测试方法符合GME 60271中的规定,甲醛散发量临界值为:≤10 µg/g 。

3.2 雾翳试验雾翳试验方法符合GME 60326中的规定,临界值见下表:测试方法名称 临界值A 铝箔增重法 冷凝物质量G ≤3mgB反射率测试法反射率≥ 90%注:测试方法B 也可参照使用SAE J1756或GM9305P,详见图纸要求-Author : 梁昊 Issued Date : May/31/20043.3 气味测定气味级别的测定方法应符合GME60276中的规定,气味等级 N≥6级。

在内饰产品散发特性领域的现状

在内饰产品散发特性领域的现状

背景介绍
业界盛传的2006年10月出台《汽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到08年年底还 在向各大主机厂征求意见,主要存在如下障碍: –作为全球首个直接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法规������ 缺少国外先进经验参 考; –缺少对于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车内材料的挥发性控制标准基础数据; –同装潢行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比,由于车内空间的狭小性,材料的多 样性,乘座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轿车经常处于繁忙的交通道路上,由各种 交通车辆排放出的尾气,扬起的尘土和车内温湿度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相 关标准不能直接沿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在国内进行的多次摸底调查中,如果直接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不 合格率普遍达到90%以上,如果推行将对行业造成普遍打击。
改进建议
○从 以 上 列 举 的 内 饰 件 材 料 有 机 物 散 发 量 检 测 结 果 来 看 ,要 想 达 到 车 内 气味 控 制 指 标 , 对 车 内 材 料 有 机 物 散 发 量 的 检 测 、 成 分 来 源 分 析 、 材料选择、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到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有机物散发量 就显得相当重要。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的 材 料 供 应 商 投 入 一 定 的 成 本 进 行 材 料 的 工 艺 改 进 , 如 优化 聚 合 后 续 加 工 过 程 , A B S 粒 料 中 的 苯 乙 烯 就 是 因 为 合 成 过 程 中 未 反 应的 苯 乙 烯 单 体 在 后 续 溶 剂 闪 蒸 中 脱 除 不 干 净 而 保 留 在 A B S 粒 料 中 。 尽 可能 避 免 采 用 纯 A B S 、 P P 等 这 些 有 机 物 散 发 量 较 大 的 物 质 , 在 确 保 材 料 的物 化 性 能 的 前 提 下 , 将 它 们 与 P E 、 E P D M 、 P C 等 有 机 物 散 发 量 较 小 的 物质 进 行 共 聚或 加 入 一 些 无 机 填 充 物 以 降 低 有 机 物散发量。 ○采 用 热 稳 定 性 较 好 的 添 加 剂 或 加 入 热 稳 定 剂 , 以 减 少 在 热 加 工 过 程 中 和加 热 老 化 过 程 中 一 些 添 加 剂 的 分 解 、 氧 化 而 使 得 分 子 量 变 小,使 添加剂挥发量加大的现象。 ○对 于 气 味 性 目前仍以主观评价为主,不同的地区对于气味性的反映有所差 异 。 一 般而 言 , 新 车 内 部 应 该 存 在 不 刺 激 扰 人 的 特 定 气 息 ,而 非 完 全 无味。

散发性能检验

散发性能检验

Q/SQR散发性能检验——冷凝组分试验(试行)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奇瑞汽车公司汽车内饰件冷凝组分检测试验的方法等。

本标准满足奇瑞汽车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作为公司开发新产品、检验产品质量以及试验产品性能的依据。

本标准由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中兵,马军祥,史荣波散发性能检验——冷凝组分试验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奇瑞汽车内饰零部件冷凝组分试验的试验仪器、试样预处理、具体实施、评判标准等内容。

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奇瑞汽车内饰零部件的冷凝组分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无试验目的测量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中难挥发组元的气雾—冷凝值。

试验原理气雾—冷凝值:非金属材料中的难挥发组元在热作用下散发出来,进入空气,然后冷凝在较冷的车辆玻璃上,这样一来视界受到了阻碍,因为玻璃上的这一覆盖层难以除去。

测定冷凝组份时将试样放入玻璃杯中,1000C油浴加热16小时,挥发组份在铝箔上冷凝,前后铝箔重量之差即为冷凝组份值。

试验设备及药品1.化学试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一种无色液体,在每次气雾—冷凝试验时用作试验条件的检验。

)2.化学仪器:读数精度为0.01mg的天平,带硅胶的干燥器,实验室用洗瓶。

3.化学设备:气雾—冷凝装置及其附件。

附件包括玻璃杯,金属压环,密封圈,厚度为0.03mm,直径为103mm的铝箔,玻璃板,直径大于90mm的滤纸。

试样要求a.对于较软的材料(例如织物,真皮,人造革)可用一个专用的试样切割刀小心地切割出圆形试样。

汽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技术要求

汽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技术要求
可冷凝物质量≤2.0mg。 5.3 气味
气味等级必须符合表2的要求,需同时满足常态、干态和湿态测试条件。 表2 气味等级要求
测试条件
常态 湿态 干态
注:对于纯塑料件和塑料表面涂饰的零件只需做常态和干态。
气味等级要求(级)
≤3.0 ≤3.0 ≤3.5
2
5.4 总碳挥发 总碳挥发值临界值见表3。
材料种类 天然皮革 表面涂饰材料 其他材料 5.5 零件VOC限值 零件VOC限值见表4。
200
100
100
80
130
400
200
200
160
200
100
50
100
80
150
100
50
100
80
150
150
100
150
50
150
50
50
50
50
130
100
100
100
20
80
50
50
50
25
100
100
50
100
25
200
50
50
50
40
80
50
25
50
40
50
150
100
100
50
150
I
前言
为有效控制所有可能对车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零件和材料中散发物含量,对零件和材料的散发特 性(甲醛、可冷凝组分、气味、总碳挥发、零件 VOC)量化并设定临界值,特制定本标准。
II
汽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零件和材料的甲醛散发、可冷凝组分、气味级别、总碳挥发和零件VOC的临 界值及测定方法。

车内散发性测试介绍

车内散发性测试介绍

挤压袋子,将袋中 多余气体从出气口
排出;
热封机部分封口, 保留10cm-20cm
出气口;
标签纸上写好样品 信息,贴在包装袋
上;
标签纸上贴一层透 明胶带,避免标签 掉落或字迹模糊
30
示意图-铝箔袋包装
入袋
热封
留口
排气
完全封口
贴标签
31
示意图-铝箔+PE膜(小样品)
先用铝箔包裹,再用PE膜缠绕至不透气,零部件样品建议铝箔和PE膜都采用 多层包装,小样品可以放入PE自封袋中,然后贴上标签纸。
备注:难闻的气体未必有害,无味的气体未必无害
23
VOC测试与气味测试关系
◼ VOC: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温度/湿度等)存放时,挥发的能被分析仪器检测到的有机
化合物(常温状态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 气味: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存放时(温度/湿度),挥发的能被人的嗅觉器官感知的物质
氯化物
硫化物

二甲苯
日产 袋子法
10L/2000L
丰田 袋子法
10L/300L/1000L
5苯+3醛
Condition 温度恒定
包装
5苯+3醛+TVOC
无Condition 温度须确认
包装
5苯+3醛+十四碳烷+ 对二氯苯
+DEP+DEHP+TVOC
Condition
温度须确认
包装
5苯+3醛+十四碳烷 +DEP+DEHP
进袋子时将发泡一侧与袋子接触,切忌金属部位与袋子直接 接触),防止袋子被刮烂; ◼ 完全密封前需尽量将多余的气体排出(1.避免多余气体影响散 发;2. 方便运输); ◼ 尽量将样品推至袋子底部,保证有更多的空间进行热封机热 封操作; ◼ 切勿将多个VOC测试的样品放入同一个袋子中。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

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是为了评估汽车内饰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以及制定合理的限值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乘客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般的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步骤:
1.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设计
a. 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内饰材料样品,如座椅面料、塑料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前处理,如清洗或预处理。

b. 试验条件确定:确定试验室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率等,以模拟汽车内部的真实使用环境。

c. 采样方案:设计合理的采样方案,确定采样时间点和频率,以及采样位置,确保全面代表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散发情况。

d. 气味散发测定: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仪器测定样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以评估气味散发性。

e.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散发情况,并与相关标准或法规进行比较。

2.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限值设计
a. 参考标准与法规:参考国家或地区相关标准与法规,了解已有的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限值要求。

b. 人体舒适度考量:结合人体舒适度标准,综合考虑VOC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确定合理的气味散发性限值。

c. 行业经验与专家意见:借鉴行业经验和专家意见,考虑不同材料类型和使用场景下的气味散发性差异,制定相应的限值。

d. 制定限值标准:基于以上考量,制定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的限值标准,确保车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设计合理的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有助于保障乘客的健康和舒适度,同时促进汽车内饰材料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汽车内饰件及材料气味评价标准解析

汽车内饰件及材料气味评价标准解析
不同部件分别规定取样尺寸
通过公式计算
如)车内体积为3000L,部品的表面积为18000cm2, 试片尺寸如下计算: 180000cm2×4(容器体积)/3000=24cm2 =6cm×4cm=8cm×3cm
不进行气味测试的产品:
➢ 密封部品(电机等)的内部部品 ➢ 电器部品的内部部品 ➢ 各种开关类 ➢ 内部注塑件 ➢ 尺寸小于2cm×2cm或重量小于3g
2、气味瓶
4、气味评价
3、样品加热中
5
1.2 评价标准分类
1 德系 2 美系 3 日韩 4 中国
以VDA270为主
气 味 瓶 :1L 3L 气味强度:1-6级
测试温度:23、40、80℃ 干法湿法 评价人员:3人以上
以GMW和SAE为主 气味瓶:1L或其他 气味强度:10级或5级等
测试温度:65、70、105℃ 干法湿法 评价人员:3人以上
以企业标准为主
气味瓶:1L或其他
测试温度: 60、65、80、100℃等 干法湿法
气味强度:1-6或1-5级等 评价人员:3人以上
以企业标准为主
气味瓶或气袋:1L或其他 测试温度:23、40、80℃ 干法湿法
气味强度:1-6级
评价人员:3人以上
6
1.3 整车和总成气味测试概述
整车气味测试
常温状态——常温放置16h或24h后气味评价。 高温状态——高温(40或65℃或阳光直射)后气味评价。 驾驶状态——汽车发动机空调启动后车内气味或空调出
1及无气味, 5级无法忍受
1
≥6
10级无气味, 1级无法忍受
0.5
≤3/3.5
0级无气味, 5级无法忍受
0.5
≥4
6级无气味, 1级无法忍受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的测试方法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的测试方法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测试方法(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标准法规系统标准法规库中发布的正式标准版本为准。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的测试方法的试验设备、取样要求、试验步骤、评判标准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饰所涉及的零部件及与车内空气有接触的零件。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气味性将材料在指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材料本身散发出带有可辨别气味的挥发性成分的特性。

3试验设备2.1 具有空气循环功能的烘箱或恒温箱,精度等级为2(±2e Oo2.2 带有无气味的封口和盖子,且容量为1L的玻璃容器。

如为多次测量(见5.2),建议采用3L玻璃容器。

测试容器在每一测试步骤前必须清洗(如在实验室玻璃器皿清洗机中清洗),容器必须清洁、无气味。

4取样要求4.1 根据用于乘客车厢中的材料比例,将测试试样按大小或重量分成A、B、C三种类型,见表1。

4.2 如C类材料的厚度小于3mm,若采用1L容器测试,需使用(200±20)cm?的试样,若采用3L容器测量需使用(600±60)cm?的试样。

4.3 如均质材料厚度大于20mm,应将试样的厚度准确切割成20mm厚。

如被测材料是夹层结构,应全幅粘合作为整体进行测试。

若是小部件,就要使用较多的零件,以达到所要求的测试重量。

Q/FTA201-20105试验步骤5.1 有三种试验条件可供选择,具体见表2。

5.2 试验说明a)对于方案1和方案2,1L测试容器应加入50InI的去离子水,3L测试容器应加入150ml的去离子水。

方案3中的测试容器不用加水;b)放置在试验容器中的试样,应避免直接与水接触;c)测试容器应密闭,置于预加热的恒温箱中;d)方案1和方案2是将测试容器从干燥器中取出后,立即进行测定;e)方案3是将测试容器从干燥器中取出后,冷却至测试实验室温度(60±5)C后,再进行测定;f)测定至少需要3个检测员。

车内VOC散发物质及气味来源的探究

车内VOC散发物质及气味来源的探究

车内VOC散发物质及气味来源的探究摘要:车内VOC散发物质的研究对于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车内VOC散发物质的来源,阐述了车内VOC散发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汽车是一个空间大、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的交通工具,它所释放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他行人和驾驶员。

据相关研究表明,当一辆汽车在行驶中,车内VOC散发物质中有70%以上来自于内饰材料。

因此,在车辆开发阶段,如何降低车内VOC散发物质及气味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车内VOC散发物质;气味来源;探究目前有关车内VOC散发物质研究主要包括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物的成分分析、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其中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挥发物(VOC)、芳香烃(CHO)、卤代烃(HCH)、烯烃(CH)等。

它们与环境空气中的臭氧、光化学烟雾等形成密切相关。

这些化合物会导致头晕、头痛、眼痛、鼻塞以及嗜睡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因此,为了减少车内VOC散发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控制和治理。

1.气味的产生原理气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分子、细胞和生物体。

通常来说,生物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中的气味,是因为这些气味分子能够与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并传递信息。

这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嗅觉受体,所以气味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嗅觉受体组成。

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嗅”受体,它可以感受到从外部进入体内的气味分子;另一种是“外嗅”受体,它可以感受到从外界进入体内的气味分子。

而在“内嗅”和“外嗅”之间还有一种“中嗅”受体,它可以感受到从外界进入体内的气味分子。

比如,汽车车内的气味通常会有一股汽油味,这就是内嗅和外嗅之间存在着中嗅。

中嗅的气味分子主要有苯系物、醛类、酮类、醇类以及其他一些烃类和酯类等。

SMTC 5 300 004 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

SMTC 5 300 004 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

SMTC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manation perfor-mance of vehicle trim parts and materials发布Issue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企业标准Enterprise Standard of SAIC MOTOR Technical Center上汽集团技术中心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SAIC MOTOR Technical Center前言为有效控制所有可能对车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零件和材料中散发物含量,对零件和材料的四项散发特性(甲醛、雾翳、气味和总碳含量)量化并设定临界值,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SMTC 5 300 004—2011(V1)《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技术要求》的修订,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除SMTC 5 300 004—2011(V1)。

本标准与SMTC 5 300 004—2011(V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在3.2“样件要求”中增加3.2.4和3.2.5两条要求。

——在第4章“测试项目”中增加了零件VOC测试限值要求。

——在4.3“气味试验”中增加纯塑料件和涂饰塑料件气味测试要求。

——在4.4“总碳挥发”中增加了表面涂饰材料的总碳限值。

当中英文产生疑义时,以中文为准。

本标准由材料分标委提出。

本标准由SMTC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标准化工作组负责标准化审核及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保证部中心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乃殊。

本标准于2012年××月××日首次批准发布,2012年××月××日实施。

本版本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MC 30156-2007——SMTC 5 300 004-2011(V1)ForewordThe Standard is hereby formulate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manation performance of vehicle trim parts and materials affecting air quality in vehicles, and quantify and set critical values for four emanation features (formalde-hyde, fog, odor, and carbon content) of parts and materials.This standard is a revision for SMTC 5 300 004—2011(V1)<T 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manation Performance of Vehicle Trim Mate-rials>. This standard will replace SMTC 5 300 004—2011(V1)from the implementation date of this.The main changes between this standard and SMTC 5 300 004—2011(V1)are as follows: ——Add the clause 3.2.4 and 3.2.5 in clause 3.2——Add the VOC limits in chapter 4——Add the clause 4.3.2 in clause 4.3——Add the overall volatilization of car-bon limits of paint parts in clause 4.4This standard 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f in doubt, the Chinese version is the Master.The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Material Sub-standard Committee.The Standard is approved by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SMTC.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Tea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approval and overall management of this standard.The drafting department of this standard is Central Lab of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The main drafters of this standard is Pan Nai-shuThis standard was first published on mm. dd, 2012 and implemented on mm. dd, 2012. This standard is the 3 revision.The versions superseded by this standard: ——SMTC 30156-2007——SMTC 5 300 004-2011(V1)轿车内饰零件和材料的散发性能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manation performance of vehicle trim parts andmaterial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轿车内饰零件和材料的甲醛散发、雾翳试验、气味级别、总碳挥发的临界值及测试方法。

汽车内饰件VOC散发规律及控制

汽车内饰件VOC散发规律及控制

汽车工艺与材料Automobile Technology&Material2021No.l 2021年第1期汽车内饰件VOC散发规律及控制任晓康彭宏滕永泉李东强杨平肖宇(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511434)摘要:以门饰板总成为目标进行分解研究,对总成及其子级件的VOC含量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材料和工艺对总成VOC的权重表现依次是PP类、表皮包覆类零件、表面处理类零件。

其中PP作为用量最大的材料,直接关系到整个总成的VOC表现;TPO表皮、针织面料是目前相对环保的表皮类型;在一些非外观的骨架材料方面,本体法ABS相比于乳液法ABS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溶剂胶和热熔胶,水性胶是成本和性能综合优势明显的胶粘剂类型。

关键词:汽车内饰VOC控制PP材料ABS材料胶粘剂中图分类号:U465;U466文献标识码:B DOI:10.19710/ki.1003-8817.20200186VOC Emission Rule and Control of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sRen Xiaokang,Peng Hong,Teng Yongquan,Li Dongqiang,Yang Ping,Xiao Yu(GAC Automotive Research&Development Center,Guangzhou511434)Abstract:The VOC content of the door trim assembly and its sub-parts is analyzed by composing,and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have a big influence on the VOC of the assembly in order of PP,skin-coated parts,and surface treatment parts.Among them,PP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OC performance of the entire assembly as the most used material;TPO skins and knitted fabrics are relatively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kin types;in some non-appearance framework materials,the body method ABS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emulsion method ABS.Compared with solvent adhesives and hot melt adhesives,water-based adhesives has obvious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in cost and performance.Key words:Automotive Interior,VOC Control,PP Material,ABS Material,Adhesive1前言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座舱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法规对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车企而言,汽车空气质量的改善也必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竞争领域。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

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1)4 试样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试验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试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试验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试验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技术有限公司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由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样准备、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试验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在一定温度、气候条件下的气味散发性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VDA 270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吉利-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吉利-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 J711061-2009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编 制:校 对:审 核:审 定:标准化:批 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三月前 言来自车内非金属材料(布料、化纤、板材、地毯、垫料、绝缘体、毛毡、发泡海绵、塑料、橡胶等)在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下散发出的气味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改善车内环境质量,实现对车内非金属材料环保质量的统一控制,确保汽车能够满足国内外汽车环保法规要求,提高汽车品质,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乘车环境,参照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JLYY-JT146-04《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的修订。

与JLYY-JT146-04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对标准名称进行重新定义;——对前言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专业术语;——对样件要求进行重新定义;——对试验仪器进行重新定义;——对试验步骤进行重新定义;——对评定等级表示方式进行重新定义;——对原有的章节进行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材料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莉、金建伟。

本标准于2009年3月1日发布并实施。

于2004年12月第一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步骤和评定、结果表述的方法,以及样件、试验仪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的测定。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气味性材料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存放时释放出具有明显可觉察到的挥发性组分的特性。

3 试验仪器3.1 剪刀、工具刀、锯条(用于试验件的准备工作)。

3.2加热箱(可控制温度在105±2℃以内)。

3.3试验器皿(1L的能够密封严实的广口玻璃容器,且盖子的打开方式为平移型的)。

3.4 确保试验器皿在每道工序之前都必须洗刷干净,达到气味中性为止。

BT-SGMWJ 0835-2013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及测试方法

BT-SGMWJ 0835-2013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及测试方法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及测试方法Sampling and Test Method of 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 and CarbonylCompounds of Parts in Vehicles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BT/SGMWJ 0835—2012 《车内非金属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采样及测试方法》,与BT/SGMWJ 0835—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标准名称,改为《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采样及测试方法》;——修改了适用范围(见1);——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正了醛酮组份的定义(见3);——修改了样件准备、包装、运输和接收要求(见4);——修改了试验设备,并增加了采样袋反复使用的前提和次数的规定(见5);——修改了样件取样要求(见6);——修改了采样袋空白清洗流程,并增加了采样袋清洗后的采样袋要求(见7.1);——修改了样品处理要求(见7.2);——修改了采样简图(见7.3.1.2);——修改了收集条件(见7.3.2);——修改了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见8);——修改了结果计算和表达(见9);——修改了测试结果报告(见10);——删除了附录A;本标准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宝林、侯兆平、余敏、莫国庆、陈晓、韦兰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BT/SGMWJ 0835—2012。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及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术语和定义、采样要求、试验设备、测试流程、分析方法、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乘员舱及行李舱内零部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QC T 236-1997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

QC T 236-1997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 QC/T 236一19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装饰纺织品、非织造布、皮革、橡塑等材料的平方米质量、耐磨性、擦毛性、抗玻璃雾化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汽车内装饰纺织品、非织造布、皮革、橡塑等材料的性能。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一8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 8170一87 数值修约规则3试验条件3.1试验室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0±5)%,如要求在其它条件下进行,应注明测试大气条件。

3.2取样方法样品应在离开纵向两端1m范围内取整幅和必须的长度。

3.3试样的制备方法从样品中取样,距样品边1/10幅度内剪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3.4试样状态调节每块试样应单个放在如3.1条所述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摆开放置24h,或放置到直至每隔2h样品的连续质量变化不超过0.25%为止。

3.5试验数值的修约试验数值修约按GB 8170一87的规定。

4平方米质量4.1定义平方米质量:指试样每平方米面积的质量。

4.2原理将规定大小的试样在规定的天平上称得质量,再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3设备天平 (精度0.1g)和量尺 (精度0.5mm)。

4.4试验步骤取102mm×102mm的试样五块,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在天平上称得每块试样的质量,记录每块试样质量。

按公式 (1)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5试验结果的表示以单位面积总质量 (g/m2)表示。

修约到整数。

5耐磨性试验方法5.1定义耐磨性:以试样在一定压力下被磨损后失去的重量来表示材料的耐磨性。

5.2原理试样在耐磨仪上承受规定的压力被磨规定的次数后失去的重量。

5.3装置耐磨仪、天平 (精度0.1g)、CS—10砂轮。

5.4试验步骤在样品中剪取直径为131mm的圆形试样五块,在试样的中心剪开一个直径为),将试样放在耐磨仪工作盘的橡皮垫6.4mm的小孔,对每块试样称好重量 (G1上,压板套住试样用螺帽把试样稳固地压住,把夹持环套在试样上,拧紧夹持环调节螺丝,使在夹持环上方的试样平整没绉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要 的试 验设 备和 仪器
雾化测 试 可采用 铝 箔增 重法 或光 泽度 法。 下面 介
绍最 常用 的铝箔 增重 法 。
1 汽车T艺与材料 A M f 6 T &

2 年 第 8期 011
I =(s 4B × ×(0 + ) / X10 0 / 4 — 1 × V 1 0 H ×Fm 0
c 属压 环 、铝箔 、玻 璃板 、滤 纸 、冷 却盘 。 . 金
( 试 验步 骤 2) a 在玻 璃 罐 中放 入 圆 形试 样 ( 径 为 ( 0±1) . 直 8 mm ,最 大厚 度 为1 0mm ),并用 金属压 环压 好 。 b称取铝箔的质量 ,然后用铝箔密封住玻璃罐 口。 , c将 玻璃罐 放 在加 热槽 中 ,温 度保 持在 1 0℃左 . 0
于 带 塞试 管 中 ,加 入 1 显 色 剂 ,混合 均 匀 ;在 mL 0 4 ℃ 水浴 中加 热 1 i 0 r n:避 光 冷 却后 在 4 2 n 5a 1 m下 用紫 外 分 光光 度 计 测定 样 品 的 甲醛 吸 光度 A。 g按 下式计 算 甲醛挥 发量 。 .
右 ,依 次在 铝 箔上 放置 玻璃 板 、滤 纸和 冷却 盘 。特 别
要 注 意不能 弄错 摆放 顺序 。
d让 铝 箔 起 雾 1 。 . h 6
式 中 , 为 甲醛 挥 发 量 , ugg s / ;A 为试 样溶 液 的 吸
光度 ; 。 空 白溶 液 ( 离 子 水 )的吸 光 度 ;, 为 去 为校
A &/' T 1 4

( 主 要 的试 验 设备和 仪器 1)
a恒 温水 槽 ( 图4)。 . 见 b玻璃罐 ( 图5) . 见 。
L 0 H2
图3 试 验用 聚 乙烯瓶
8校 正 分光 光度计 ,绘 制相 应 的校 正 曲线 ,并确 . 定校正 因子。
b用 分 析天平 分别 称重 试样 。 . c在 聚 乙烯 瓶 中用 吸管 加入 5 的去离 子水 , . O mL 被 测试 样挥 发 出的 甲醛 会溶 解 在水 中。
图4 恒 温水 槽
d将放 好 试样 的聚 乙烯 瓶 放 入烘 箱 ,在 6 C的 . 0。
条 件 下 放 置3 h;取 出聚 乙烯 瓶 ,在 室 温 下放 置 1 h
后 ,将样 品取 出,去离 子水 保 留待用 。
e. 品 含 水 量 的 测 定 :用 天 平 称 量 后 放 入 烧 杯 样
高 ,其 中 尤 以 新 车 的 空 气质 量最 差 。 这 些 有害 的挥
发 性 有 机 化合 物 主 要 是 由 内 饰件 散 发 出来 的 ,仪 表
2 汽车 内饰件散发特性的试 验方法
2 1 气 味测试 。 ( 主 要 的试验 设备 和仪 器 1)
a高 温 烘 箱 。 .
板 、座 椅 、地 毯和 车 项饰 等 较 大 的零 部 件 是 主 要 来
( 4±1)h,取 出被测 试件 后立 即评 定 。 2
体 造 成 伤 害 。 汽 车 内饰 件 选 用 材 料 种 类 的 增 多 , 以
及 在 / n汽 车 内饰 件 过 程 中 使 用 的 各 种 添 加 剂 和 化 j - I ]
1J 4 汽车T艺与材料 TM A &
21年 8 01 第 期
影 响驾 驶 员 的视 线 ;或者 产 生令 人 不舒 服 的气 味 ,
( 2)试验 步骤
分别在 3 温度 条件 下进 行试验 。 个
甚至 引起 头 疼 、 干咳 和 过 敏 等不 适 反 应 ,对 乘 员 身
a将 试 样 放 入 气 味瓶 ,在 瓶 中加 入 去 离 子水 并 .
密封 好 后 放 入 烘箱 ,在 ( 342)℃ 的 条件 下 放 置 2 -
中 ,在 恒温 箱 中1 3 ℃ 条件 下 加热4 h 0 ,冷 却 至 室温
后 再称 其质 量。 按下 式计 算样 品含 水量 。

( 1 m0)m o 0 % m 一 / 10 X
图5 玻 璃罐
式 中 , 为样 品含 水 量 ,% ;m 为 样 品 加 热 前 的质 量 ,g m0 ; 为样 品加热后 的质 量 ,g 。 f 移 液 管 移 取 聚 乙烯 瓶 中 的 1 水 溶 液 置 . 用 mL 0
内 装 饰协 会 室 内 空气 监 测 中 心 曾 对 2 0 车 进 行 气 质 量 标 准 ,有 近 9 % 的汽 车 都 存 在 车 内空 气 甲醛 或苯 含 量 超 标 的 问 0 题 ,而 且 大部 分车 辆 的 甲醛含 量都 超 标5 6 甚 至 更 ~倍
A T&M 碗 界 ’
汽 车 内饰 件 散 发 特 性 的试 验研 究
摘 要 :汽车乘客舱 的空气质 量一直是人们 关注的 焦点 之一。 为了有效控 制车 内的空气质量 ,各 整车生产厂和相 关 国际组织都 对 内饰件 有害物质 的散 发性能提 出了相 应要求 ,并 制定 了相关 的试验 标准 ,以期在前 期零部件 的设计和试验过程 中控制有害 物质 的散发量 。 目前 ,内饰件 散发性能试验 主 要包括4 :气 味测试 、 甲醛 挥发量 测试 、雾化 测试和 总碳挥 发 ( V 项 T OC) 测试 。分析 了车 内挥 发物质 的形成原 因 ,介绍 了各主机 厂和 国际组织 对散 发特性 的试 验要求 、内饰 件散发性 能试 验的试 验 方法 ,并给 出了相关 物质含量 的限值。
关键 词 :汽车 内饰 散发 性试 验 气 味试 验 甲醛挥 发试验 雾化试验
中图分 类号 :T 1 . Q3 74 文献标识码 :A
T OC V 试验

广汽 菲亚 特汽 车有 限公 司 田 永 韦 俊
车 内 空 气 质 量 不 仅 与 乘 员 的 身 体 健 康 息 息 相 关 , 而 且 直 接 关 系 到 驾 驶 员 的 行 车 安 全 。 中 国 室
正 因子 , g mL;V / 为试 验 中聚 乙烯 瓶 中溶 液 的体积 ( = 0 mL);H为样 品 含水 量 ,% ;m 为用 于 测试 V 5
e取 出铝 箔 ,在 干燥器 中加 热35 4 h . .~ 。
f 量 烘 干 后 的铝 箔 质 量 。 . 称
g按 下式 计算 起 雾量 。 .
G =G1 一G0
甲醛 挥 发 量 的 试 样质 量 ,g;F 固定 的计 算 系数 , 为
F 0。 =1
式 中 ,G为 起 雾量 ,g;G 为 起 雾之 后 的 铝 箔质 量 ,
23 雾 化 测 试 .
g;G 为起 雾之 前 的铝箔质 量 ,g 。 。 24 总碳 挥发 测 试 .
工 原 料 ( 胶 水 、 粘 结 剂和 涂 料 等 ) 类 、 数量 的 如 种
增加 ,更是加 剧 了车 内空气质 量 的污 染程 度 。
1 汽车 内饰 件散发 特性的试验标准
汽 车 内饰 件散 发特 性 比较 常用 的试验 标准 主 要有
S 、IO、V A、GM、V 、S C等 ,详 见表 1 AE S D W AI 。
源 。 这 些挥 发 性 物 质 主 要 包 括 烷 烃 、烯 烃 、芳 烃 、
乙醛 、酮 类和 醛 类物质 ,沸点 通 常在 5 ~ 6 C范 围 0 20o
内。 当环 境 温 度 升 高 到 一定 程度 时 ,挥 发 性 物质 就
b气味 瓶 ( 1)。 . 图
释 放 出 来 ,或者 在 前 挡 风玻 璃 上 形成 雾状 凝 结 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