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合集下载

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管窥

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管窥

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管窥

作者:龙鸿祥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12期

中央苏区指由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两块苏维埃区域组成的局部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新闻事业萌芽于1929年,结束于1935年,历时约6年多。它为我党的新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其发展规律对今天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以马列主义新闻思想指导中央苏区新闻实践的发展

中央苏区的新闻事业由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烙印。尤其是列宁的办报学说,在20世纪20年代介绍到中国,对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党报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的论断,在中央苏区深入人心

列宁的办报学说,既影响了中共中央的决议,也融入了中央苏区的办报实践中。1931年1月27日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报的决议》指出:“党报必须……成为群众的组织者。”这个表述,无疑来源于建党时期列宁的办报思想。几个月后,即7月1日,在《战斗》的创刊号上,李卓然就发表了《怎样建立健全的党报》一文,要求按照列宁的党报学说办好《战斗》:“党报——不但是一个集体的宣传者,集体的煽动者,还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的名言对于我们建立健全党报确实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依照这个指示,订出健全苏区党报——《战斗》——的实际工作”。1933年2月19日,《青年实话》发表《(青年实话)的革新计划》一文,强调《青年实话》“它不仅是一个集体的宣传者,并且是一个集体的组织者”。同年6月29日,凯丰在该刊发表《(青年实话)出版的两周年》一文,指出“报纸是我们最尖锐的武器(列宁语),我们应当学习善于去使用我们尖锐的武器”。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基本经验及启示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基本经验及启示
来看, 党 的先 进 性 教 育 最根 本 的 是实 践 群 众 路 线 , 实现党的自
身目标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 中央苏区党 的工作重点是以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保持 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
解决群众十分关 注的土地 问题为契机 , 以建立 工农 联盟为基
历 史 与 文 化
Hi s t or y & c ul t ur e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பைடு நூலகம்设基本经验及启示
口 张运 青 覃安基
【 摘要】 中 央苏区 党的先进性建设经验为: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密切联系群众, 竭力实践群众路线; 以中 心
支部和模范支部为依 托, 不断加 强和改进 党组 织。 其现代 启示为: 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全党,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建设 , 使 党 的 理 论和 路 线 、 方 针、 政 策 始 终 体 现 全 国 各族 人 民 性 。 中国共产党保持党 的先进 性最为成功 的实践经验即是坚
的利益。 通过 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 的考察, 可 以探索 持 群 众 路 线 , 从 群 众 中来 使党 与人 民群 众 保 持血 肉联 系 , 到群 中国共产党加强 自身建设 , 尤其是进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经 众 中去又体现了党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从这个意义上 验, 给当代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

2015-12-24 14:03中国档案王伟红我要评论0

扫描到手持设备

字号:

核心提示:《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它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当时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份重要报纸……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它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当时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份重要报纸,在遵义会议以前是由邓小平同志任主编,遵义会议以后是由陆定一同志负责编辑。该报为四开铅印报纸,用当地生产的毛边纸印刷,不定期出版,最短两天出一期,最长半月出一期(长征途中)。一般每期出四版,遇特殊情况一期出八版,有时还出《号外》或《红星时刊》,在江西苏区发行量达17300份。《红星》报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中央档案馆馆藏里保存着许多《红星》报。

《红星》报创刊号上登载编者写的一篇《见面话》,阐明了该报的性质和任务:它是反映红军工作和生活的“一面大镜子”;是传播红军、地方群众斗争消息和全世界工农生活情形的“一架大无线电台”;是“政治工作指导员”和“红军党的工作指导员”,是“红军的政治工作讨论会”和“全体红军的俱乐部”。它还是“一个裁判员”处罚“红军里消极怠工、官僚腐化和一切反革命分子”。

1934年10月,《红星》报随红军主力部队开始长征,在长征路上继续出版,由于条件限制,只好用手刻蜡纸油印,每期固定七八百份发到连队。它是红军长征途中代表中央军委的唯一报纸,在长征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红星》报主要是围绕“见面话”中提出的上述任务办报的,它的版面编排主要有社论、要闻、专电、前线、通讯、国际时事等,为了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战士阅读,《红星》报上发表的各类文章一般在千字以内,新闻、通讯只有几百字,通讯、文章常配有插图和漫画,使版面显得活跃,引人爱看。《红星》报从宣传、报道实际出发,先后总共设置了17个专栏,主要有: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每个时期中心任务的“红星号召”和红军指战员回应的“响应红星号召”;着重提高红军理论水平和思想建设的“党的生活”和“列宁室”;报道红军生活和工作的“红军生活”、“红军家信”;介绍战略战术知识的“军事常识”,“军事测验”;活跃战士文化娱乐生活的“俱乐部”、“猜谜语”、“山歌”等。

中央苏区四大红色报刊及其功能比较

中央苏区四大红色报刊及其功能比较

中央苏区四大红色报刊及其功能比较

王家兵;罗金妮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7(0)15

【摘要】中央苏区红色报刊的发展真正动员群众的方式是什么?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答案:“靠口说,靠报纸书册,靠学校。”在苏区,作为党的战鼓和号角的红色报刊轰轰烈烈地出版发行。1931年苏维埃政府成立出版发行机构,对各级新闻宣传实行政治领导和业务管理。1933年,苏区各省均成立了党报委员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印刷红色报刊。在发行方面,各级苏维埃政府均成立了发行机构,各级赤色邮局遍布苏区各乡村,成为苏区红色报刊发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2页(P102-103)

【作者】王家兵;罗金妮

【作者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央苏区红色报刊——《斗争》简介 [J], 龚小京;

2.读苏区报刊珍贵文献忆红色传播伟大精神——读傅柒生、李贞刚《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 [J], 艺丹

3.报刊监督与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以《红色中华》为中心的考察 [J], 张树焕

4.中央苏区社会教育内容探究\r——以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为视角 [J], 肖小华

5.中央苏区社会教育内容探究——以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为视角 [J], 肖小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中央苏区党群关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中央苏区党群关系建设的思考
其次表现在健全与完善苏维埃市乡的代表会议上使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得着雄厚的力量这不仅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有明文规定而且苏维埃政府给予一切可能的物质条件上的便利会场纸张印刷机关等等同时苏维埃还吸引广大民众对于自己工作的监督与批评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和缺点之权最后表现在苏维埃区域的划分上把从省至乡各级苏维埃的管辖范围都改小使苏维埃密切接近于民众使苏维埃因管辖地方不大得以周知民众的要求使民众的意见迅速反映到苏维埃来迅速得到讨论与解决使动员民众为了战争为了苏维埃建设成为十分的便利
20 年 9月 06
S p . 20 et 06
关于 中央苏 区党群 关 系建设 的思考
赖路 成 黄 明哲
( 江西赣 州市委党校 , 江西 赣 州 :4 0 0 310 )
摘 要: 中国共产 党人 在 中央苏 区时期 的局部 执政 中 , 分重视 密切联 系群 众的 问题 , 过建设 民主执 十 通
为创造 民主执政 的党 内和谐环境开辟 了广 阔空间。 三是建立党 内监督机 制 . 强化行政监督职 能。为确保 党内 民主制度 的贯彻执行 , 区党 建立 了党的监督机制 , 中包括 苏 其 党 内监督 和党外 监督 等诸 多形式 。 这一时期的党 内监督 主要是通过批评 与 自我批评的方式 , 赋予各级党员 干部上下级监督 及平级之 间相互 监督 的权 力 。同时 , 积极倡导群众监督及舆论监督 等党外监督模式 , 以党 外监督 的压力机制促成党 内民主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

2015-12-24 14:03中国档案王伟红我要评论0

扫描到手持设备

字号:

核心提示:《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它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当时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份重要报纸……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它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当时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份重要报纸,在遵义会议以前是由邓小平同志任主编,遵义会议以后是由陆定一同志负责编辑。该报为四开铅印报纸,用当地生产的毛边纸印刷,不定期出版,最短两天出一期,最长半月出一期(长征途中)。一般每期出四版,遇特殊情况一期出八版,有时还出《号外》或《红星时刊》,在江西苏区发行量达17300份。《红星》报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中央档案馆馆藏里保存着许多《红星》报。

《红星》报创刊号上登载编者写的一篇《见面话》,阐明了该报的性质和任务:它是反映红军工作和生活的“一面大镜子”;是传播红军、地方群众斗争消息和全世界工农生活情形的“一架大无线电台”;是“政治工作指导员”和“红军党的工作指导员”,是“红军的政治工作讨论会”和“全体红军的俱乐部”。它还是“一个裁判员”处罚“红军里消极怠工、官僚腐化和一切反革命分子”。

1934年10月,《红星》报随红军主力部队开始长征,在长征路上继续出版,由于条件限制,只好用手刻蜡纸油印,每期固定七八百份发到连队。它是红军长征途中代表中央军委的唯一报纸,在长征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红星》报主要是围绕“见面话”中提出的上述任务办报的,它的版面编排主要有社论、要闻、专电、前线、通讯、国际时事等,为了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战士阅读,《红星》报上发表的各类文章一般在千字以内,新闻、通讯只有几百字,通讯、文章常配有插图和漫画,使版面显得活跃,引人爱看。《红星》报从宣传、报道实际出发,先后总共设置了17个专栏,主要有: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每个时期中心任务的“红星号召”和红军指战员回应的“响应红星号召”;着重提高红军理论水平和思想建设的“党的生活”和“列宁室”;报道红军生活和工作的“红军生活”、“红军家信”;介绍战略战术知识的“军事常识”,“军事测验”;活跃战士文化娱乐生活的“俱乐部”、“猜谜语”、“山歌”等。

瞿秋自主持编辑最后的《红色中华》

瞿秋自主持编辑最后的《红色中华》

瞿秋自主持编辑最后的《红色中华》作者:朝东

来源:《世纪风采》2020年第06期

瞿秋白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创始人之一。从在中共三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担任《新青年》季刊主编起,他在大革命时期就先后编辑、主编过《向

导》周报、《前锋》月刊及《热血日报》。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党的地下报刊的首创者、领导者。在他倡导下,党创办了《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斗争》等一批重要报刊,在党的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成为《红色中华》的最后一任主编,为《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的使命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身在上海心系《红色中华》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瞿秋白离开了中央领导层,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最严重的上海从事党的文化工作。他在险恶的生活环境里,依然关注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党的执政之地——中央苏区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并且“想去那里很久了”。其时两地山河阻隔、赤白对立,音讯难通,他便经由阅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后为中共苏区中央局、临时中央政府、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少共苏区中央局联合机关报)——《红色中华》,去了解与研判党在中央苏区的施政成就和经验。当他仔细读过《红色中华》自创刊号到第72号(中间缺20多号)的全部内容后,感到这张报纸还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改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报的使命。于是,他在该报百期纪念日(1933年8月10日)前夕,写下《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一文,发表在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地下刊物《斗争》第50期上。

在这篇文章中,瞿秋白首先肯定《红色中华》“的确能够反映中央苏区的各方面的生活,并且产生政治上的领导作用”,从中让人看见苏维埃政府和民众之问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虽然还是非常不够),看见工业群众(即工人)的热烈斗争的各种运动,看见土地分配问题、司法和肃反问题、经济政策问题,反富农和反投机商斗争的开展和种种进步。“最主要的是:《红色中华》一般地说来,的确是一个斗争的机关报。在赞助红军和革命战争的发展方面,这个报虽然还不能够充分地执行自己的任务,然而总路线是没有错误的。”

项英与《红色中华》报论略

项英与《红色中华》报论略

作者简介: 陈信凌( 1 9 6 — 3 一 ) , 男, 江西广丰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新闻学博士, 从事新闻传播史论研究; 谭琪红( 1 9 7 9一) , 男, 江西九江人,
2 0 1 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 士研究生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中央苏 区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 ( 1 2 A X W0 0 2 ) ; 江西省社会 科学“ 十一五” 规 划重点项 目“ 中央苏 区 革命文化传播研究 ” ( 1 0 T W0 3 ) . . . .

考证和报道特点、 报道技巧、 报道 内容与报道影响等 方面, 偶见研 究《 红 色 中华 》 与 个 别 人 物 的关 联 研 究 。由于特殊 的背 景 与 机缘 , 作 为 中央 苏 区政 府 副
主席 的项 英与 《 红色 中华 》 报 的 互动 极 为频 密 , 而 且
也给《 红色 中华》 施加 了显见与深度的影响。但学 界对项英的研究仅将视角聚焦于其在苏区军事贡献 或社会建设的功过是非上 , 目前尚未见关于项英与
编 务
项英是 中央苏区的领导人 中与《 红色 中华》 关
系较 为密切 的一位 , 尤其 是该 报发展 的初期 和 中期 。 具体来 说 , 表 现在 以下 三个方 面 : 1 . 在《 红色 中华》 发 展 的初 期 与 中期 , 项 英是 该
报 实际上 的负责 人

中央苏区红色出版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中央苏区红色出版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中央苏区红色出版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作者:李月华

来源:《党政论坛》2017年第10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注重运用出版手段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治纲领及主张。先后成立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江西有南昌的文化书社、明星书店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创建之后,特别是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后,红色出版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编、印、发系统发展格局,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局面。据叶再生统计,土地革命时期十年间苏区共出版书刊755种;据诸山统计,中央苏区阶段创办报刊160种,目前发现尚存130余种,出版书籍仍有实物的有350种。足见苏区红色出版事业已初具规模。

一、创建了党领导的一整套完整的出版体系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底,设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出版局”(简称“中央出版局”),全面统领苏区报刊书籍的出版发行工作。

1931年至1934年是中央苏区大发展的阶段,赣西南和闽西苏区联成一片。成立了中央一级的党、政、军、群机关及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等省级党、政、军、群机关,再下还有县级党、政、军、群机关。相应的,党领导下的出版也呈现出三级结构,即中央机关的新闻出版、省级革命政权的新闻出版、县以下革命政权的新闻出版。其中,以中央出版的力量为主,省级次之,县级以下再次之。据统计,这一阶段,中央苏区出版的报刊和书籍发行量数万册,省级书刊发行量数千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中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三级出版结构,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出版事业的基础模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央苏区图书馆建设及其历史意义

中央苏区图书馆建设及其历史意义
还积极组织各种科技 围 内, 应 开始施行完 全免费 的普及教育 , 藏 了各种马列著作外 ,
违反规定 , 将被处 以罚 款 , 甚至给予停止其 其次 , 苏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建立起一
其次 , 苏区图书馆和各级 图书馆除了收 借 书权的处罚 。
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 文化教育类书源。 其中各类教科书和教学法 系列适应苏区革命实践特点的新制度 。如 , 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 , 积极的引导他们参加 图书达到 3 0 0 余册 , 这些普及类的教科书如 中央苏区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不分 白天晚上 ,

圩) 读《 斗争》 、 《 红 中》 及《 通知 》 、 《 阶级分
1 9 3 3 年, 中央苏区粮食产量增加 了一成。同 析 》 等, 每次最少五 六十人 听 , 多 的八 九十 时, 苏区人民还建起 了 自己的兵工厂 、 造纸 人 。 ” 根据 苏 区规 定 , 在 这 些下 设 俱 乐部 的图
统计 , 在 中央苏区的江西 、 福建 、 广东 3省约 和科技 书籍 ,如 《 世界经济论》 、 《 劳动经济 是管理员 , 针对苏区广大群众文化素质普遍
论》 、 《 新 经济学 方法论 》 、 《 分配论 》 、 《 冶铁 较低 , 书籍有 限的现实情况 , 他们还要做义
正是有 了中国共产党 和各级苏 区政府 学 》 、 《 造 纸》 、 《 农业 化学 》 、 《 种子学 新编 》 、 务 的讲解员 、 读报员和咨询员。 当时, 以苏 区 的大力支持 , 在上述各种法规的支持和引导 《 农艺学》 等。这些书籍有理论经济学 , 也有 图书馆 为中心 ,形成 了众 多的读报学习 中 下 ,中央苏区的图书馆建设迅速发展起来 , 应用经济学方面的, 还有大量工农科技方面 心 。 毛主席的《 才溪乡调查》 中曾记载 : “ 读报

创造先进文化的典范——中央苏区红色新闻事业评述

创造先进文化的典范——中央苏区红色新闻事业评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0 2年 第 1 期
江 西社 会科 学
Ja  ̄ i o il ce c s in ca in e S S
创 造 先 进 文 化 的 典 范
— —
中央苏区红 色新 闻事业评 述
口 文 东
( 西 E报 社 , 西 南 昌 江 l 江 3 00 ) 30 5
崭 新的红 色新 闻世界 创 建苏 维埃 区域 的斗争 , 其是初 期 的斗 争 , 本上 是红军 的武 装斗争 。 尤 基 因此 . 区的红色报 刊最 苏

பைடு நூலகம்

早 是 由红军 报刊 发展 起来 的 。这 时 , 色新 闻事业 处在 萌芽状 态 , 红 毛泽东同志 从理 论 和实践上指 导 了 红 军新 闻 工作 的正 确 发 展 。一九 二九 年十二 月 红 四军 党的第 九次 代 表大会通 过 了著名 的古 田会 议决 议 。决 议 规定 了红军 宣传 工作 的任 务 和方法 , 立 了红军宣传 工 作 的指导思 想和 基本 原则 , 明 了红 确 指 军 报 刊工作 的发 展方 向。决议从 红军 的性质 和任 务 出发 , 出“ 国的红军 是一个 执 行革命 的政治任 指 中 务 的武 装集 团 ” “ , 红军 的打仗 , 不是单 纯 地 为了打仗 而打 仗 , 而是 为 了宣传群众 、 织群众 、 组 武装群 众, 并帮助 群众 建设 革命 政 权才 去打 仗 的。离 开 了对 群众 的宣传 、 组织 、 武装 和 建设革 命政权 等项 目 标, 就是 失去 了打仗 的 意义 , 也就 是失 去 了红军 存在 的意 义” 。强调红 军 的宣传 工作 是关系 到红军 是 否能 完成 主要任 务 的第一 个 重要工 作 。 古 田会议后 , 种 红色报 刊 象雨后 春 笋般应 运而生 一 九三一 年十一 月七 日, 各 在江西瑞 金 召开的 第一 次 全国苏维 埃代 表 大会 ,成立 了 中华 苏维 埃 共和 国中 央临 时政府 ,毛泽 东 同志当选 为中 央临时 政 府 主席 , 共和 国 的新 闻事业 得 到了空前 发展 。据 一九三 四年 统计 , 单是 中央 苏 区境内 的红 色报 刊就 有三 十 四种 至 中央红 军开 始 长征前 夕 , 中央苏 区和江 西境 内各 苏维埃 区域 的 各级党 、 、 政 军创 办发 行 的红色报 刊 , 至今 我 们 仍能 见到 的还 有七 十六 种 。即 : 斗争 报 》 《 《 、 红旗 》( 三种 ) 《 、 实话 》 《 、 战斗》 、 《 的建设 》 《 旗周 报 》 《 党 .红 红色 中华》 《 、苏维 埃 》 《 星报 》 《 治消 息 》《 星》 《 、红 ,政 、红 ,红星副 刊》 《 星 ,红 f 》《 画报 、 革命 与 战争 》 《 、 火线 》 《 军旬 刊 》 捷报》.红 色 报》 《 、铁 《 《 、 群众 工 作 》 《 年实 话》 《 、青 、 少年 先

中华苏维埃第一部“反贪污浪费”法律文献形成始末

中华苏维埃第一部“反贪污浪费”法律文献形成始末

中华苏维埃第⼀部“反贪污浪费”法律⽂献形成始末

2019-09-09

1934年1⽉4⽇,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府瑞⾦,被称为“中央苏区第⼀⼤报”的《红⾊中华》报在第⼆版显著位置上,了⼀份1933年12⽉15⽇,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农检察部⼀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信。训令和指⽰信号召中央苏区⼴⼤军民⽴即⾏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的⾏为。

《红⾊中华》报是当时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是中央苏区辐射范围最⼴、影响最⼤的⼀份报纸。等领导⼈都⾮常喜爱这份报纸,也给予了这份机关报以极⼤的关注。党和政府的⼤政⽅针及重⼤消息⼤都是通过《红⾊中华》或报道的。从中央直属机关到基层苏维埃政府⼯作⼈员,都是通过该报第⼀时间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决策和重要信息的。因此《红⾊中华》报刊载的决策通常是代表了最⾼的权威,同时也预⽰着某段时期以来,党在重要⽅⾯的思想⾛向。

1934年,⼀场群众参与的反贪腐、反官僚主义相结合的“反浪费风暴”,⾼潮迭起,⼒度空前,⽽且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央苏区,⾄中央红军长征前⼣尚未终⽌。其规模之⼤、声势之猛、影响之深,在我党历史上实属鲜见。

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伊始,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对贪污浪费问题就⼀直保持⾼度警惕。早在“⼀苏⼤会”前⼣,即1931年11⽉初,中共苏区第⼀次代表⼤会通过了《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决议案严肃指出:必须将严格党的纪律、反对官僚腐化现象作为党的建设⼯作的中⼼任务之⼀,对⼀切违反苏维埃法律、对⾰命有损害⾏为的党员,必须进⾏严厉的纪律制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后,主持召开了⼈民委员会常务会议,重申中央政府对⼀切贪污浪费等腐化分⼦要给予严厉打击。后来,他⼜以⼈民委员会的名义了《帮助红军发展战争、实⾏节俭经济运动》等通令,要求“各级必须坚决执⾏”,“不得稍有玩忽和怠⼯”。在此期间,时任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的项英,也在《红⾊中华》报上连续发表多篇⽂章,对贪腐浪费等现象进⾏了严厉的批判。他在《反对浪费,严惩贪污》⼀⽂中明确指出:“现在正当红军在前⽅进⾏⾰命战争的紧张时刻,所有后⽅的同志……最重要的就是节俭经济来供给红军,帮助红军去进⾏⾰命战争。谁要不努⼒去做这⼀⼯作,就是怠⼯。”“这个时候,谁要浪费⼀⽂钱,都是罪恶,若是随意浪费,那实际是破坏⾰命战争。”“号召⼯农群众起来帮助政府,来反对各级政府浪费政府的钱,对于⼀切浪费⾏径,特别是贪污分⼦,都要给与严厉的惩办!”为了切实落实反贪污浪费的训令,中央⼯农监察部特别增设了⼀个控告局,并在各机关单位、街道路⼝显眼处挂设了控告箱,接受⼈民群众的控告检举。在反浪费⽃争中,这些控告箱起了重⼤作⽤,⼀些贪污浪费分⼦都是通过控告箱检举的线索查出来的。

中央苏区的红色报刊

中央苏区的红色报刊

中央苏区的红色报刊

知识”、“农业知识”、“破除迷信”、“赤色体育”等栏目。刊登的文章体裁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主要反映苏区内外的重大事件以及团员青年关心、乐于接受、急于了解和掌握的革命道理、青年工作方法和经验、科学生活常识、文学知识等。此外,经常围绕苏区青年所关心的问题在刊物中开展讨论。因此,《青年实话》成为指导共青团工作、教育引导苏区青年提高自身素质和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工具。《青年实话》在团员青年中,尤其是红军青年官兵中有着极大影响,发行量曾达到3万份,成为中央苏区继《红色中华》后的第二大报刊。

3.《红星》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图3)。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它在中央苏区发行量曾达1.73万份,是发行量仅次于《红色中华》和《青年实话》的中央级报刊之一。该报为铅印4开,毛边纸印刷。初时五日刊,实际上是不定期刊,短则两天出版一期,长则半月出版一期,一般为4开4版,有时出两版,或六到八版。有时单独出版号外。1933年3月,改为32开本油印期刊。同年8月6日又恢复原来4开铅印报纸形式,并重新编号。张如心、邓小平、陆定一先后主持过该报的编辑工作。1935年8月红军长征进入川陕地区后终刊,历时近4年,共出版了120期。

《红星》报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生动活泼,主要刊登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军委、红军总部关于苏区军事斗争、红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的文章,辟有“社论”、“消息”、“要闻”、“专电”、“前线通讯”、“党的生活”、“支部通讯”、“革命战争”、“扩大红军”、“红军家信”、“铁锤”、“军事测验”等20多个栏目,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喜爱。

邓小平办《红星报》

邓小平办《红星报》

邓小平办《红星报》

作者:

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0年第07期

《红星报》创办于1931年12月11日,是中央苏区时期的军委机关报。1933年8月至1935年1月,邓小平担任《红星报》主编。上任伊始,邓小平就冒着酷暑,深入红军指战员中,听取建议,亲自采写、编辑、印刷、发行。经过多次调研,他决定改进报纸出版形式。首先恢复铅印,提高油印质量,增强阅读效果。其次活跃版面,请懂行作者设计栏目题图和尾花,为各类文章配上插图或漫画。再次,增设广大红军指战员喜闻乐见的知识性栏目和文艺性副刊,将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在他的精心策划下,《红星报》以图文并茂的崭新形象出现,令人耳目一新。

《红星报》的目标读者是广大红军指战员,他们绝大多数出身贫苦,文化程度不高。要让《红星报》充分发挥其宣传组织引导作用,首先必须让指战员们读得懂、感兴趣。为此,《红星报》除设有“社论”“要闻”等栏目外,还有反映红军生活的“红军家信”,介绍战场救护和防病治病的“衛生常识”。此外,还在文艺副刊上开辟“山歌”“猜谜语”“趣味问答”等栏目,以生动有趣的内容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

《红星报》每期编好的稿件先要送到印刷厂,待工人排好版后,再拿小样回来校对。邓小平校对极为认真,错漏之处很少。《红星报》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深受广大红军指战员和苏区群众的喜爱,被誉为“政治工作指导员”“红军战士的良师益友”。(摘自《学习时报》,张秋实/文)

中共中央机关报

中共中央机关报

“源头”,即1922年9月13日创刊的《向导》周报。延续下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分别是:《红旗》、《红旗日报》、《红旗周报》、《红色中华》、《红星》、《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

一、《向导》周报(1922.9.13~1927.7.18)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经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

刊名“向导”二字由陈独秀题写,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集中力量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为群众斗争指明了方向,受到广泛的欢迎,并被誉为“黑暗中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向导》周报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第一次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的整个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后的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周报刊行历时近5年,共出版了201期。

二、《红旗》(1928.11.20~1930.8.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二份机关报。1928年11月20日,在上海创刊。谢觉哉主编。《红旗》在其创刊号上,全文刊载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928年11月5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告全国民众书》。1930年8月15日,《红旗》与《上海报》合并为《红旗日报》。

三、《红旗日报》(1930.8.15~1931.2.1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三份机关报。193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刊。是由《红旗》与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上海报》合并而来。

1931年3月9日,《红旗日报》改名为《红旗周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49
爱好,设置了《青年生活素描》、 《前线通讯》、《白区青年生活》、
《青年卫生顾问》、《轻骑队》、《工
农大众文艺》、《体育》、《游戏》、
《测验》、《悬赏征答》、《歌曲》等
多种栏目,有时还有漫画。它刊
登的《十劝郎当红军》、《共产青
年团礼拜六歌》、《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歌》等,在青年中广泛流行。
《斗争》的出版时期,正是王 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中 国共产党的时期,反“罗明路 线”,无论在福建还是在江西,矛 头都是指向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所以毛泽东当时在《斗争》上没 有发表过有关路线斗争的文章, 而着重在进行农村调查,先后有 《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查田 运动的群众工作》、《长冈乡调 查》和《才溪乡调查》等重要文章 发表在《斗争》上,为我们留下了 珍贵的史料。《斗争》在传达中共 中央政策,提高党内政治理论水 平,宣传共产主义,总结苏维埃 政权和经济建设经验,动员人民 力量反抗敌人的军事围剿等方 面都起到了积极的舆论作用。
红军主力长征后,江西的 《红色中华》报在极度困难的条 件下能坚持出版发行4个多 月,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中央苏 区军民的革命斗志。
《青年实话》 《青年实话》是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主办的适 应青年特点的杂志。它创刊于 1931年7月20日,时值第二、三 次反“围剿”战争之间,开始称 《战斗报》,属装订本,只出版了
《红色中华>
府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终 刊,它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 放日报》。
1934年lO月3日后,在江 西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实 际上并未全面停刊,而是在中央 红军主力长征后,由瞿秋白继续 带领部分人员坚持出版到1935 年1月21日才被迫停刊。当时, 《红色中华》报仍接着原期数编 号,每周出版三期,后来由于环 境恶化,改为每周两期,最后是 每周一期。其发行数量逐渐减 少,最后仅发行3000多份。报纸 的宣传内容,主要是扩红、征粮、 动员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保卫苏 区等,后来又有大量篇幅报道, 揭露国民党军队侵占苏区后大 肆烧、杀、抢、掠的野蛮罪行,号 召苏区人民同敌人斗争到底。为 了保守秘密,对红军主力突围长 征的消息,《红色中华》报始终只 字未提。
纸为着战争”,以此作为自己的 宣传中心,教育组织青年踊跃参 加红军,努力生产支前,开展拥 军优属的多种活动。它向青年解 说当前国内外形势和革命任务。 在栏目设置上,除社论和一般论 说外,它注意适合青年的特点和
利其工作,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决 定,《青年实话》杂志印刷所及其 工作人员全部迁至瑞金。
《红星报》 《红星报》于1931年12月1 日在瑞金创刊,原定5日刊,实 际不定期,一般是4开4版,由 中革军委印刷厂铅印出版,1933 年3月3日第3l期起,改为32
刊于江西瑞金。该刊是由当时苏 区中央局主办的《实话》和《党的 建设》两刊合并改名而成,16开 本旬刊,铅印,重要文章用4号 宋体字。一般每期16页,有时20 页,最多的第24期达32页,最 少的一期12页。该刊在一般情 况下基本上都能按时出版,即使 在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最紧张时,仍坚持出版。《斗争》 苏区版的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 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少共中央等 的重要决议、指示、政策条例和 主要领导人的报告;共产国际有 关的决议、总结和重要报告以及 苏区党、政、军,苏区工运、青运、 妇运等方面的文章。许多中共领 导人都曾为该刊撰写文章,其中 刘少奇的《论国家工厂的管理》, 可能是中共最早提出实行厂长 负责制的一篇重要文献。张闻天 为该刊负责人,杨尚昆也曾做过 编辑工作。
万方数据
50
《斗争》第一期
开油印期刊,同年8月上旬又恢 复原来的4开铅印报纸形式,并 重新编印期号。前后共约出版 124期。在苏区,它是仅次于《红 色中华》和《青年实话》的第三大 报纸,发行量达17300余份。
寓教于娱乐之中,版面生动 活泼是“红星”的一大特点,它除 社论、前线通讯外,还设有“俱乐 部”、“猜谜语”、“红军歌曲”等专 栏,登载了大量的歌谣、游艺作 品,又设立了“军事常识”、“军事 测验”等栏目,传播军事知识,内 容十分丰富。
小册子,开始为半月刊,后改为
周刊,从第10期出版到1 12期,
发行量达到2万8千册,它的声
望在中央苏区仅次于苏区中央
局、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
色中华》。因此,《青年实话》是在
中央苏区青年中有着广泛影响
的刊物。
胡耀邦接任少共中央秘书
长后,曾担任了《青年实话》杂志
的编写、出版、发行等工作,此阶
段是杂志的鼎盛时期。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文/马一凡
从1929年到1935年,在江 西苏区先后出版的报纸、刊物约 有200种。其中《红色中华》、《青 年实话》、《红星报》、《斗争》是江 西苏区的四大报刊,它们的最高 发行量曾达到12万份。
《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创刊于1931年 12月11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后改为 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 机关报。发行对象主要是中央苏 区军民,发行方法主要靠各级苏
(作者单位 河北威县第一 中学)
万方数据
5l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马一凡 河北威县第一中学
世纪桥 BRIDGE OF CENTURY 2009(4)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李宥儒.辛文婷 从《红星报》看红军报刊的党报新特征[期刊论文]-青年记者2010(35) 2. 徐毅 "受众本位"是党报发展的基石——《红色中华》的启示[期刊论文]-青年记者2008(18) 3. 姚辛 红色劲旅之歌——左联小史(十)[期刊论文]-党史文汇2008(1) 4. 郑德金 战争年代党报的经营与发行[期刊论文]-中国记者2003(11) 5. 吴超.WU Chao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新闻事业ຫໍສະໝຸດ Baidu期刊论文]-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 6. 吴赘.吴良成.吴芳春.WU Zhui.WU Liangcheng.WU Fangchun 中共早期廉政建设研究——以苏区报刊为中心的考 察[期刊论文]-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9(5) 7. 姜苑 中共早期最具影响的红色报刊[期刊论文]-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6)
战士们 热爱“红星”, 中央领导人 特别关注“红 星”。当时的 中央军委负 责人周恩来、 王稼祥经常 审定报纸的 重要社论和 文章。周恩 来、朱德、王稼祥、博古、张闻天 等都在《红星报》发表过署名文 章。1933年8月14日,《红星报》 用整版篇幅发表了毛泽东以“子 任”笔名写的《吉安的占领》。 辛勤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 果实,《红星报》实现了它创刊时 的光荣使命:“加强红军里的一 切政治工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 平线和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 产党苏区代表大会决议,完成使 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 力长征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 华》暂时停刊,而《红星报》则继 续编辑发行,她又成为党和红军 在长征途中的一颗闪闪的红星。 《斗争》 《斗争》,1933年2月4日创
1933年6月下旬,在总政治 部主任王稼祥的举荐下,邓小平 被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兼《红星报》主编,他坚持群众办 报方向,很快就建立了一支拥有 5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通讯员
中有普通战 士,有党政机 关的领导,有 红军部队的 指挥员。许多 通讯员既是 前线战斗的 战士,又是战 地记者:既持 枪杀敌。又挥 笔写稿。所写 的既是他们 的战友,又是 他们自己。
《青年实话》受到广大青年读者
尤其是红军青年的欢迎。
1934年1月,第五次反“围
剿”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为便
《青年实话》对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的报道
第1、2期,每期发行8000份。编 辑部长期设在瑞金。由于频繁的 战争而暂停刊。1931年11月至 1932年2月,《战斗报》改名为 《青年实话》,单张四开四版,从 第3期出版到第9期,每期发行 1万份。从1932年3月至1934 年10月《青年实话》改为32开
《青年实话》宣传的主要内
容和步调大体上与《红色中华》
一致。不同的是,它具有鲜明的
青年报刊特色,编排形式和内容
多样活泼,文字通俗生动,对青
年读者富有引导、组织、鼓动作
用。它经常刊载共青团中央的文
件,交流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的经
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
识。它一创刊就提出“应该使报
1931年12月”日《红星报》创刊号
引证文献(1条)
1.李黛岚 苏区出版事业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期刊论文]-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2009(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q200904015.aspx
维埃政府机关,由苏区印刷厂用 活字铅印。1934年10月3日,在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暂时停刊, 当时出版到240期。中央红军长 征到达陕北后,《红色中华》于 1935年11月25日从241期开 始复刊,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政府机关报,一直出到1937 年1月29日的324期。从这时 起,《红色中华》报改为《新中华》 报,在延安改名出版。起初为陕 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年2 月7日,改为中共中央和边区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