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分析.pdf
浅谈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关键词 : 信 息化时代; 实验 室;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安全防范
Ke y wo r d s : i n f o m a r t i o n a g e ; l a b ; s fe a t y ma n a g e me n t ; s fe a t y e d u c a t i o n ; s fe a t y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戴增 刚 D AI Z e n g — g a n g ; 李元左 L I Y u a n — Z U O
( 装备 学院 , 北京 1 0 1 4 1 6 ) ( P I A E q u i p m e n t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 j i n g 1 0 1 4 1 6 , C h i n a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l ( 2 0 1 3) 3 3 — 0 1 1 4 — 0 2
0 引 言 的斯诺登暴 料 : “ 美 国曾多次攻击清 华大学 网络…… ” , 所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发展 , 我 们 正 在 进 入 一 个 以计 算 以无 论 是 实验 室 人 员 还 是 学 生 都 应 该 从 思 想 上 高 度 重 视 机技术、 数字技术、 网络 通讯 技 术 为代 表 的信 息化 时代 , 信 信 息 化 时 代 的 实验 室安 全 , 要 有安 全 意识 。 息 化 对 既有 的社 会 生 活 、 生 产 方 式和 管理 方 式 产 生 了 巨 大 各 级 领 导 也 要 重视 实验 室 安 全 教 育 , 可 以通 过 开 辟 实 建 立实验室安 全教育 网页、 开 展 实 而深远 的影 响, 同样对高等院校 实验 室安全 管理也 产生 了 验室安 全教育宣传栏 、 巨 大 的影 响。 高 等 院校 实 验 室 是 开展 人 才 培 养 、 进 行 实 践 验 室安 全 教 育 讲 座 等 多 种 形 式 , 对 实验 室 人 员和 学 生 进行 有 针 对性 的 安 全 知 识 教 育 , 组 织 学 习 有 关 实 验 室 性 教学和科学研 究的重要场所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创 系统 的 、 增 强 实 新 能力 和 实践 能力 的重 要 基 地 。 实验 室 工作 是 院校 教 学 、 安 全管 理 的法 规 以及 剖 析 实 验 室 安 全 的 典 型 案例 , 从 思 想 上筑 牢 安 全 防 线 。 科 研 工作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实 验 室 安 全 管理 是 完 成 实 验 教 验 室人 员 和 学 生 的安 全 观 念 , 学 和科 研 工作 的 重要 保 证。 探 索 研 究信 息化 时代 高 等 院校 实 验 室 安 全 管理 有着 非 常重 要 的现 实 意 程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研究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研究[摘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的建设及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效能、保障数据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系统结构、数据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建设高质量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系统长久、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助益。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lims系统安全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100-01引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是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思想对整个实验室资源,包括人员、仪器、样品、材料、方法、通讯等进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高校管理变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数量、规模、先进程度不断提高,并体现如下特点:1.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实现了对多实验室、多设备、多资源的管理,系统复杂程度极大提高。
2.基于成熟的网络技术,依托完善的校园网资源及internet资源,从传统的c/s架构升级为b/s多层架构,系统的开放性普遍得到提高。
3.采用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的数量、质量及安全性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4.采用全面的解决方案,突破传统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管理,集成不同的专业软件,如色谱数据管理软件(cds)、科学数据管理软件(sdms)、实验室电子笔记本软件(eln)等,与人力资源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系统的连接共享,实现教、学、考、管的全面管理。
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双机热备结构lims系统一般为三层结构:数据采集层、系统平台层、业务管理与信息发布共享层。
作为三层结构的lims系统,其关键就是服务器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为了保障lims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保证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服务器一般采用三台。
高校专业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研究探析
科技论坛论点ARGUMENT107高校专业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研究探析 文/王瑶信息化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高校运行管理模式逐渐发生变化。
高校在开展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力管理模式,而是对专业实验室管理手段加以创新,以满足时代对专业实验室管理的高效性与全面性需求。
本文从高校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入手,对专业实验室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加以阐释,分析专业实验室管理的不足之处,并制定适宜策略,以期提升专业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高校中专业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在高校管理运行过程中,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这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1]因此,高校应提升对专业实验室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实验数据进行分离处理,保证实验数据的独立性,并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避免实验数据信息的泄露,从而提升实验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满足相应的信息应用需求。
二、在高校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更新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成熟度不断提升,为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机遇。
高校应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价值。
在此过程中,首先,高校应将信息化技术纳入专业实验室管理中,打破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壁垒,加快信息资源整合速度,提升实验数据资料挖掘深度,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应用体系。
[2]其次,高校应以不同实验类型为依据,调整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打破传统专业实验室管理手段的空间与时间界限,提高实验数据信息应用价值。
再次,高校可立足于学生基本实验数据信息,结合不同的信息反馈意见,完善学生培养规划,规避实验数据信息冗杂问题,减少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最后,高校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碎片化管理机制,拓宽信息传播渠道,为信息交互使用做好铺垫,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论点 ARGUMENT 科技论坛108三、信息化技术视域下高校专业实验室管理的不足之处(一)实验数据来源愈加复杂在信息化技术视域下,高校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心所记录的信息资料来源相对复杂,呈现多元化特征,这就对专业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高校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探索的重要场所,是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摇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实验设备管理不规范、实验数据安全性低等,严重影响着实验室的科研活动和教学质量。
针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有必要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以推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实验室建设的现代化与智能化。
1.实验设备管理不规范由于高校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故难免出现实验设备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实验设备缺乏统一的编码和标识,导致设备易于错用或者丢失;对于实验设备的借用、归还等管理流程不够清晰,存在一定的混乱。
2.实验数据安全性低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时,实验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实验数据存储分散、备份不及时等原因,易造成实验数据的丢失或泄露,给科研活动和教学带来事故隐患。
3.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一些高校实验室的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例如实验室资源预约、使用等业务流程仍然依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易产生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
对于实验设备管理,高校可以建立一套标准的设备管理系统,对实验设备进行统一编码和标识,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培训,并规范设备的借用和归还流程,以确保实验设备的准确统一管理。
高校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实验数据备份和存储制度,引入数据加密技术,加强对实验数据的权限管理,建立健全的实验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推进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设高校应注重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完善与升级,推进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实验室资源的电子化管理,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资源的安全性。
4.加强师生信息化管理培训高校实验室应加强对师生的信息化管理培训,提高师生对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和理解力,使师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提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浅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高等教育理所当然地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尽量采取信息技术,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实验室是“师生完成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培训我国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物质载体,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效果,也影响着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
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随着我国高校实验室规模的扩大、种类的增加、功能的多元化,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愈加复杂、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加,如何提高高校实验室水平,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提供了一个十分便利的条件。
一、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工具。
通过信息技术对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室的价值,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一)信息技术的利用节约实验室管理的人工成本。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所需要的管理员比较多,尤其是大型的实验室所需要的管理员会更多。
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实验药品的安全管理、实验仪器的维护、实验场地的看管和保护等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而信息技术时代,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工作可以借用视频技术和电子监控技术,可以减少管理员的数量。
实验室的联网,统一监控,可以节约大量的实验室看管员。
(二)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提高实验室风险防范能力。
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有效地监管实验过程,做到360度无死角地检测到可能出现的实验危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传统的实验管理由于不同的监管员对实验危险的评估能力有差别容易导致实验风险的系数增大,信息化条件下,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要集中精力守着信息监测系统就能最大限度地捕捉到实验中可能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分析
[ 李五一 , 向荣, 3 ] 滕 冯建跃 . 高校实 验室安 全与环 保管理 , 强化 建设教 学科研保 障 体 系阴. 实验技 术与管 理, 0, (:—. 2 7 49 13 0 2 )
定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约束和管理使用者 ,宣传 、强调注意事 项,给学生深入讲解正确使用计算机 的知识。
报警装置以及气体类灭火器 ,妥善安置易燃易爆物品 ; 加强实验室内的 卫生安全管理 ,定期清洁设备和实验室 ; 做好通风 、 杀菌 ,防疾病 ;安 装防雷设施 ; 对辐射设备采取适当的隔离和防护。
33 设备 安全管理 .
2 危 害 、事故 的种 类和表 现形 式
21噪声 、粉尘、潮湿、辐射、光照、病菌等隐形危害 . 这类隐形危害虽不明显 ,但却在不知不觉 中或者对 实验室设备造成 危 害进而影响学生安全使用实验室学习 , 或者对使用者本人造成伤害 , 因此也不能轻视。 如计算机 、路 由器 、交换机等风 扇转动造成 的噪声 ,学生使 用计 算机播放 出的各种声音 ,学生大声喧哗声等等,这些都会对人身造成伤
根据各种设备 的具体配置 清况,制定切实可行 的安全操作规程 ,传 授给学生 。建立设备使用 日志 ,并严格登记使用过程和借出归还情况 , 建立硬件设备故障隋况表详细记录故 障性质。实验室 内计算机因为使用 率较高 ,硬件的故障率也较高 ,工作人员坚持做 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并登 记 ,保证实验室的利用效率。 对设备采用柜子和加锁方式 ,做好安全防盗 ;加装钢筋护窗 ,全封 闭的金属门 ; 安装 防盗报警装置或视频监控装置,进行2小 时监控 ,记 4 录事故过程 ,完善防盗 、侦缉措施。
4 总 结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既要保证设备和实验室的正常使用 , 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和舒适 , 工作琐碎繁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具备较 强 的责任心 , 发挥 主观能动性 , 时时提高技术水平和法制观念 ,不断完 善工作方法和各项制度 ,以期在环境 、设备、软件 、病毒和网络各方面 都能做好安全管理 ,保障计算机实验室发挥最大 的效用 , 保障高校教学 与科研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第19卷㊀第3期2018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F u j i a n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V o l .19,N o .3S e pt .2018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郭纪元(福建医科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福建福州350122)㊀㊀摘要:在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明建设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㊁配套安全管理机制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具体措施,为信息化背景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㊀㊀关键词: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㊀㊀中图分类号:G 48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G4784(2018)03G0038G03收稿日期:2017G08G21作者简介:郭纪元,男,研究实习员,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实验室管理.㊀㊀实验室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㊁科技创新㊁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是保障正常教学与科研秩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发文要求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并大力开展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均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校责任主体的要求日益严格.确保实验室安全㊁有序㊁高效运行,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㊀㊀一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㊀㊀随着国家对教育科研事业投入的大幅增加,高校实验室的数量与规模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给单纯依靠人力的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实验室的发展壮大,实验场地不断扩大,实验人员数量与流动性急剧上升,所购置的危险化学品㊁病原微生物㊁压力容器㊁特种设备甚至放射性物品等危险源不断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量与难度激增;另一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受到忽视,安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有些实验室甚至缺少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近年来, 12 18清华大学爆炸事故 9 21东华大学爆炸事故 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校实验室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安全管理体系所存在的种种问题.㊀㊀(一)安全教育效果不佳,安全意识淡薄㊀㊀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仍 以教师为中心㊁课堂面授为主 ,教育内容与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相应的考评机制不完善,教育效果不佳.实验教学人员由于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往往鲜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全面㊁规范的实验室安全技能培训,个人安全防护及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欠缺[1].师生安全意识淡薄, 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 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㊀㊀(二)危险品购置与使用缺乏动态监管㊀㊀在高校现行的校㊁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危险品往往是由使用单位自行采购,存在采购渠道多㊁采购形式各异的情况,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实际采购的危险品品种㊁数量[2].在这些危险品的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领用,未能使用台账进行登记梳理,无法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㊀㊀(三)安全监管缺乏时效性㊁准确性㊀㊀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实验室安全监管及相关信息的采集㊁分类㊁分析和保管工作完全由人力完成,由于时间㊁空间及人的精力等因素限制,无法确保对实验人员㊁环境与过程进行全面㊁实时的跟踪监管,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面对海量繁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单纯依靠人力不但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极易因人员疲劳影响数据的准确性.㊀㊀二㊁建设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㊀㊀随着对安全管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安83郭纪元: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以下 四化 趋势与需求:一是微颗粒化,即高校安全管理的目标应从实验室群体向师生个体落实,做到以人为本;二是实时化,即实现对人员行为㊁危险品情况㊁实验室环境等因素的实时跟踪,并进行实时响应;三是无处不在化,即安全管理应全面覆盖到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不留死角和盲区;四是易用化,即安全管理方式应易于被师生接受和使用,使安全管理从师生的被动行为转变为主动行为[3].㊀㊀当前,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难以满足上述需求,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只有引入信息化技术,将实验室中独立的人㊁物㊁环境因素作为信息源,运用物联网㊁云计算㊁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通过数据采集㊁即时反馈㊁分析预警等功能,真正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的动态管理,满足 微颗粒化㊁实时化㊁无处不在化㊁易用化 的需求.2017年教育部科技司将 建有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有效运行 列入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充分说明了建设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4].㊀㊀三、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㊀㊀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应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㊁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为保障㊁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为根本,相辅相成㊁互相促进,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效能最大化.㊀㊀(一)建设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㊀㊀ 人 物 环境 是构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三要素[5].构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就是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 人 物 环境 安全信息的全面收集㊁快速反馈和及时处置,达到消除实验室中人的不安全行为㊁物的不安全状态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目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校应充分结合本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且符合需求的系统平台建设方案.㊀㊀1. 人 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试平台.人是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主体,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与安全知识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水平.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要通过建设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试平台,拓展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安全教育的趣味性与接受度,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㊁高效的安全知识学习途径.㊀㊀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我校于2016年上线 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试系统 .系统包括在线学习㊁练习测试㊁网上考试3大功能模块及相关管理功能,共有通识类安全㊁化学类安全㊁医学生物类安全㊁机械建筑类安全㊁电气类安全㊁辐射类安全㊁特种设备安全和消防安全等8大类安全知识资源.学员可通过网页或系统自带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与考试;管理员则可根据各学科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考生设置考试内容.在2016级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期间,共有3200余名新生(含本科生㊁硕士生㊁博士生)通过该系统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在顺利完成入学教育后,管理部门通过收集与分析学员参与学习及考试情况,为后续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㊀㊀2. 物 危险品采购与使用管理平台.各类危险品是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目前,危险品采购与使用管理平台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如北京大学㊁浙江大学㊁厦门大学㊁天津大学等)实现实验室危险品精细化专项管理的主要手段[6].㊀㊀福建医科大学于2017年启动了相应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供应商须通过学校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查认证方能进入平台,实现了高校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危险品的质量安全与合法性.教师通过网上平台完成申请㊁收货㊁验收㊁结算㊁入库㊁出库㊁处置等环节.管理部门可在其间设置审核节点,进行过程监督.由于危险品从采购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均在平台上进行,校内各实验室所采购的危险品种类㊁数量㊁供应商㊁库存及领用动态等信息均可直接反馈至管理部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实验室危险品的采购与使用始终处于规范㊁合理㊁有效的监管.㊀㊀3. 环境 实验室环境安全监测平台.环境安全是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高校实验室实验条件与操作流程复杂多样,未知情况及不可控因素较多.部分实验要在高温㊁高压力或者超低温㊁真空㊁强磁㊁微波㊁辐射㊁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或条件下进行,甚至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㊁排放有毒有害物质[7].传统的人工监控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对实验室环境全天候㊁智能化的安全监控需求.㊀㊀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将电化学分析㊁网络通讯㊁软件开发等技术应用于安全监控领域,可有效实现实验室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㊁实时记录㊁报警反馈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如重庆理工大学建设的93第19卷㊀第3期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9月实验室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 ,通过在相应位置安装温度㊁压力㊁电流/电压㊁电化学㊁人体红外及烟雾等传感器,并将传感器信号与报警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实验室安全监控中心数据库,各级管理员可利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对实验室的环境参数及各类气体浓度(低温存储化学品㊁压力容器㊁实验供电㊁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气体)进行实时监控[8].又如天津大学 实验室环境与气体安全监测平台 的建设,实现对实验室气体实时环境的自动化㊁智能化集中管理㊁集中监控,解决了校内实验气体用量大㊁种类多㊁分布广等情况所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9].㊀㊀(二)建设配套的安全管理机制㊀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将越来越难以适应现行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要.如果没有配套管理体制的保障,纯技术性的信息化措施将得不到彻底的执行.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也对传统安全管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涉及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㊁管理职能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变革.㊀㊀高校在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的 转型期 必将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必须建立权威的领导机构,以确保相关工作得以统一㊁协调㊁规范地进行[10].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二级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大多按照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 指示 进行,缺乏积极主动性,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则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执行反馈,因此,必须将管理权力和管理重心下放到二级单位,使其具有更多的安全管理自主性.㊀㊀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需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由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与更新,因此相关规章制度也应与时俱进,结合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更新.此外,由于信息化平台集中了大量实验室与人员基础信息数据,一旦遭到恶意侵入或攻击将给高校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相关制度措施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㊀㊀(三)建设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队伍㊀㊀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组建一支结构合理㊁配置完善㊁分工明确㊁技术过硬的信息化管理队伍,才能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发挥实验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作用.㊀㊀加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引入必要的管理与信息技术人才,优化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与管理技巧使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发挥最大效能,而信息技术人员则保障信息化体系的正常运行,两者缺一不可[11].其次,加强管理队伍的继续教育培训.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学习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在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完善管理队伍的考评激励机制.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纳入实验室人员考核机制,综合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㊀㊀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依靠人工的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向科学化㊁智能化㊁高效化转变,也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各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参考文献:[1]程琳琳,王旭,田维敏,等.进入实验室研究生新生安全意识情况调查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6,40(1):58G61.[2]张杰,李华,寇昕丽,等.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一些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1):55G58.[3]徐卫东,刘祖德,崔文彩.面向大数据的企业安全管理方案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0(7):89G91.[4]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开展2017年度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技司 2017 255号)[Z].2017G07G06.[5]杨洪旭,姚龙江.浅谈安全管理 三要素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4):9G12.[6]俞欢军,齐薇,章兴棋,等.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7):4G6.[7]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G195.[8]崔贯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3):287G290.[9]孙晓志,李春鸽,张社荣.天津大学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9):8G11.[10]张国华.高校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7):187G189.[11]王羽,董招君,方东红.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57G259.(编辑:马川建)04。
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作者:裴传玲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5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各大高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提升,而且各大高校也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研攻关的能力。
高校实验室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和学生做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同时实验室也可以将高校学生和老师的科研理论转化为创新技术,随着创新技术的转化最终可以使创新技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所以各大高校的实验室成了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高校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接触到高校的实验室,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随着可以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的增加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各大高校都面临着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问题,所以加强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各大高校都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本文中,为了解决各大高校实验室频繁发生的实验室安全问题,通过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意义,发现各大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集合当下的“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为各大高校的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也为后续的学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0.25.073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意义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素质要求不仅仅一张文凭,已经开始向高校学生的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攻关的能力倾斜,所以各大高校开始不约而同的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攻关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最佳场所就是各大高校的实验室,所以加强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有重大意义,包括對学生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安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主要意义也是对于学生本身的生命健康的意义,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义对于高校的长足发展和提高社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存在巨大的意义,下文中就在对学生的意义和对学校的意义两方面对我国现在各大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进行阐述:(1)在学生方面。
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实验室是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日益复杂,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使实验室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和精确,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设备管理不规范、实验室资源调配不均衡、安全风险隐患等。
对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现有问题及存在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为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实验室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作用。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
通过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其他高校或实验室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各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共享。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升教学、科研和实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3 研究意义高校实验室管理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实验室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实验室资源的配置,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并为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辛克忠,李明伦,郑书波,刘瑞璟(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00)摘要:高校实验室安全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智慧校园与实验室,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加强高校信息安全的自身建设,同时也是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提出的更高要求。
该文基于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提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运用信息化检查实验室安全,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采用多平台融合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等方法来实现和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最大化地发挥出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教学作用,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风险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4-0147-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概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障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其整体安全规划过程涉及对实验室特定因素的考虑和对各类支持服务的组织与提供。
例如,通风和个人防护设备的要求一般按实验室一级的标准要求进行管理,而废物处理、应急计划以及响应服务则通常需要在院校一级进行组织、予以提供。
因此,一套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系统中必然会涉及一系列不同的角色,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环境健康和安全专业人员以及实验信息专业人员等。
这些利益相关者合作开发与实验室程序相关的危害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
然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语境来处理相关问题。
因此,实验室安全研究和规划过程可能对管理信息化提出重大挑战。
高校实验室安全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智慧校园与实验室,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加强高校信息安全的自身建设,同时也是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提出的更高要求。
该文基于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提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运用信息化检查实验室安全,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采用多平台融合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等方法来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最大化地发挥出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教学作用,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也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基地。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一系列信息化管理问题,如实验室设备、实验数据、实验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管理困难,需要采取有效对策解决。
本文将探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以期能够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质量和效率。
1. 实验室设备管理不够规范:实验室设备众多,管理繁琐,存在着设备易丢失、易损坏等问题,导致实验室工作效率低下。
2. 实验数据管理混乱:传统的实验室数据管理方式主要依靠纸质和手工记录,造成数据丢失、错乱的问题。
3. 实验室安全管理困难: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实验室管理无法及时监控和预警,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4. 实验室资源调配不合理:实验室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实验室设备和场地资源闲置,而一些紧缺的实验室设备和场地资源却使用率较高。
5. 实验室信息传递不畅:实验室管理信息传递方式单一,影响了实验室工作的协同和效率。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对策探讨1. 强化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引入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实验室设备的全面管理,包括设备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全流程管理,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2. 推进实验数据数字化管理:建立实验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存储、检索、共享、备份等功能,以确保数据安全、完整性和可靠性。
3. 强化实验室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通过引入实验室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实验室安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以及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快速应急处理,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4. 优化实验室资源调配机制:建立实验室资源调配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实验室设备和场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和调度,实现资源的均衡利用和有效配置。
5. 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面向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实验室管理信息的集成、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详细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实验室资源管理。
结论部分则展望了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研究结论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潜力,促进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实验教学、安全管理、资源管理、前景、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在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学需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手段,使得实验室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设备管理不规范、实验教学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完善等。
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力量来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围绕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转型升级。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实验室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管理与运行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将其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安全管理,进而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化建设不足、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应用不到位、信息化人才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解决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加快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部门,负责实验室信息化设备的选购、安装和维护等工作。
加强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解决方案,提升实验室的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高校实验室中的实验数据和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保密性和价值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信息的安全。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对实验数据和学术成果的权限管理、备份和恢复机制等。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信息化应用不到位也是一个问题。
班级管理、实验报告等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主要依靠传统的纸质文件进行。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引入网络平台和软件应用,如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习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发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工具,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效果。
解决信息化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
可以借助外部资源,如请教信息技术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指导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推进信息化应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实验室安全管理途径探析
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实验室安全管理途径探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逐渐向着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如何在信息化视域下实现高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实验室安全管理途径。
一、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化管理: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数据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实验设备信息、事故记录等。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管理者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实验室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2. 智能监测:利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并能够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值进行预警和报警处理,及时防范事故的发生。
3. 资源共享: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管理,包括设备设施、安全培训资料等,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效率。
4. 多维度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点,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在信息化视域下,高职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学、安全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途径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高职实验室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等。
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管理的数据平台,建立安全管理的“大数据”系统,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化安全监测高职实验室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安全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备等,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状况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
建立智能化的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解读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
- 59 -作者简介:徐冉,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实习研究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固定资产管理、实验室管理。
解读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徐 冉(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 要: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中,我国各大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进行了改革。
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推动高校的综合发展。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善。
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高校实验室教学是让学生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实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目前高校的实验室运用率越来越高,而且实验室种类比较多,部分实验带有较高的危险性。
为此,高校应当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相关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
一、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相对比较落伍,虽然能够完成实验课的安排以及设备的使用等相关内容,也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但在课程安排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不能将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
每个实验室都在接收不同的信息,同时也会生成相应的实验数据,利用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当前的数据进行分析,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些数据的生成量会不断增多,而且相关内容越来越复杂,高校必须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
而在当前高校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人工进行,工作效率相对比较低,而且人工处理经常会出现错误,工作人员难以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对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趋势(一)信息化扩展了安全教育的方式信息化给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与考核模式,学校利用互联网建设相应的安全教育网站与考试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电子设备。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分析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分析【摘要】信息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大程度提高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其带来了新变革。
首先,对我国几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经验进行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发展方向,并且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通常情况下,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尤其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
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入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促使管理模式与组织架构发生相应转变。
在教学与科研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校实验室使用化学危险品、剧限药品等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同时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一、高校安全管理发展趋势将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对于高校安全管理来说,企业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的四个方面与其相适应。
四个方面分别是微颗粒化、实时化、无处不在化和易用化[1]。
首先是微颗粒化,其主要指的是将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作为安全管理的目标,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然后是实时化,也就是可以对高校危险源的状态与数量等进行实时反映,做到过程监控和预防为主。
接着是无处不在化,主要指的是促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得到有效实现。
最后是易用化,主要指的是高校安全管理方法需要被教师与学生所接受,同时完成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安全管理,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使得教师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得到强化。
在高校安全管理方面,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可以对以上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同时带动高校安全管理的改革与转变[2]。
二、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一)信心化促使安全教育方式得到拓展。
对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来说,信息化为其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学生安全教育和考试模式的变化,也就是学生安全教育和考试系统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网络和手机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条件下,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的方式也得到了相应拓展,不只是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还可以将视频和音频资料等作为学习资料,对学习资源进行充分完善[3]。
高校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高校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科研规模的逐步扩大,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和实验设备密度明显增加,跨学科合作的发展致使实验室安全的学科背景更加复杂[1]。
大部分的实验者在安全意识薄弱,且大部分高校没有对实验室进行系统化的安全检查,实验室应急机制建设工作也并不完善,导致了高校实验室运行安全风险持续走高[2]。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
因此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只有解决了高校实验室的潜在危险,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实验室的积极作用,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创新型人才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实验室安全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安全控制和检查手段是实验室运行模式的创新,信息化手段包括危险源数据监测、操作记录监测、危险预警和自动化排险措施。
危险源数据监测模块完成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药剂、物品的状态参数监测,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与标准值对比,根据结果做出预警。
操作记录检测模块记录实验操作者的综合信息,实时与标准值对比,数据结果发送至危险预警模块;危险预警模块接收到实验室内分布的若干检测模块发来的数据,检测出数据偏差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将危险位置、危险类型、危险程度报送给自动化排险模块;自动化排险模块不需人工参与,识别出危险程度并根据预设的应急措施实施人员疏导指引、断电断水、消防喷淋、联动报警等紧急抢险动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并行、快捷、有条不紊的优势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而且利用信息化保障安全还可以根据演练和险情处理的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优化抢险动作,在根本上摆脱对管理人员的依赖。
二、实验室人员信息化管理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验之前必须明确了解操作中的要点,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于危险性高的实验物品必须持有高度的责任感,将危险的火苗消灭在火星状态。
在学生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学会了专业的知识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取得操作资格[3]。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刘晓蕾;刘友;卢晓军;姜树原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22(35)20
【摘要】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传统管理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隐患,结合我校开展科研平台信息化管理的经验,探讨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内容及方法,通过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旨在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刘晓蕾;刘友;卢晓军;姜树原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药学院;包头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低氧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包头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基于"GIS"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构建
4.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5.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科研规模的逐步扩大,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和实验设备密度明显增加,跨学科合作的发展致使实验室安全的学科背景更加复杂[1]。
大部分的实验者在安全意识薄弱,且大部分高校没有对实验室进行系统化的安全检查,实验室应急机制建设工作也并不完善,导致了高校实验室运行安全风险持续走高[2]。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
因此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只有解决了高校实验室的潜在危险,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实验室的积极作用,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创新型人才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实验室安全
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安全控制和检查手段是实验室运行模式的创新,信息化手段包括危险源数据监测、操作记录监测、危险预警和自动化排险措施。
危险源数据监测模块完成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药剂、物品的状态参数监测,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与标准值对比,根据结果做出预警。
操作记录检测模块记录实验操作者的综合信息,实时与标准值对比,数据结果发送至危险预警模块;危险预警模块接收到实验室内分布的若干检测模块发来的数据,检测出数据偏差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将危险位置、危险类型、危险程度报送给自动化排险模块;自动化排险模块不需人工参与,识别出危险程度并根据预设的应急措施实施人员疏导指引、断电断水、消防喷淋、联动报警等紧急抢险动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并行、快捷、有条不紊的优势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而且利用信息化保障安全还可以根据演练和险情处理的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优化抢险动作,在根本上摆脱对管理人员的依赖。
二、实验室人员信息化管理
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验之前必须明确了解操作中的要点,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于危险性高的实验物品必须持有高度的责任感,将危险的火苗消灭在火星状态。
在学生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学会了专业的知识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取得操作资格[3]。
为了严格实验室使用制度,依托信息化安全管理手段,建立实验室相关方档案,明确身份、角色、权限、接受安全培训时间、培训效果和成绩、使用实验室记录等信息,采用人脸识别结合门禁系统的安防手段保证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合法性。
需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经过授权进入。
对于访问学者、参观团队等非正常使用者因公需要进入实验室,必须经过学校信息中心培训后办理临时通行卡才能获取进入实验室的资格。
与此同时,无论是校内学生还是校外人员都还需要参加由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者所出的实验室安全问题的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学校统一发放的实验室准入资格证,凭准入资格证进入相关实验室。
三、多平台信息互联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大学都建立了专门的化学品采购管理或设备资产信息管理平台。
但是,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安全试验、危险化学品及仪器设备等安全管理上,这些系统大多呈现“信息孤岛”的状态,由于现有管理系统与平台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存在没有构建形成全方位的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问题[4]。
因此,多平台信息融合,建立人、物品或机器、环境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对实验室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种需求,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确立了实验室人员、实验室中的物品和物理环境对应的数据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物品管理,系统设置“实验室设备”模块,将各种设备信息输入系统,特别是对特殊设备、加热设备等进行阶段性管理。
未来,各类单独的管理系统,如化学品全程管理平台、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等都可关联至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覆盖。
打开系统,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校每个实验室中的人员,化学品和实验设备,并通过相关的子系统,了解化学品的来源,仪器的使用状态和去向,真正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零死角。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
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信息建设是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未来工作会从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友好易用性、覆盖面积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做出努力,并对现有信息化成果进行巩固、细化、深化,为实验室师生提供安全的工作氛围与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王羽,董招君,方东红.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57-259.
[2]尹立苹,王新亭,孟少英.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6):152-155.
[3]俞欢军,章薇,章兴棋,等.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7):4-6.
[4]尹立苹,孟少英.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7(2):24-26.
作者:闫伟 单位: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