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生物接触氧化池两种不同曝气系统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生物接触氧化池两种不同曝气系统的比较研究

摘要: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给水生物预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工程实际应用。本文对给水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曝气系统(微孔曝气器曝气和穿孔管曝气),作了充氧性能、系统造价、运行成本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微孔曝气器的曝气系统优于采用穿孔管的曝气系统。

关键词:微孔曝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穿孔管充氧性能运行成本

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引起了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同时,相应的污染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导致了饮用水水源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恶化。在给水处理领域中引入生物预处理,已成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有效手段之一。在我国,给水工程实践中常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生物预处理工艺。在该方法中,曝气系统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整个生物预处理工艺的充氧性能、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和管理操作。本文结合中试试验和工程实践对这两种不同曝气系统作了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两种曝气系统

为提高氧的利用率,生物接触氧化池宜采用气水逆向流设计。一般用鼓风机鼓风曝气,曝气设备分布于池底;气流自下向上流经填料区,水流自上向下流经填料区。曝气系统一般采用微孔曝气系统或穿孔曝气系统。

微孔曝气系统一般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作为曝气设备,池中填料一般采用弹性填料,设计气水比一般取0.7左右。

穿孔曝气系统采用穿孔管作为曝气设备,池中填料可采用颗粒填料或弹性填料,设计气水比一般取1左右。

2 充氧性能比较

通过对中试装置的清水充氧试验,对两种不同曝气方式的标准状态充氧性能作了测试,并对以下几项充氧性能评定指标作了比较与分析。

(1) 标准状态下的氧总转移系数k las(h-1)——曝气器在标准状态(水温20℃、1atm大气压强)的测试条件下,在单位传质推动力作用时,单位时间向单位体积水中传递氧的数量;

k las=k la(t)·1.024(20-t) (1)

式中 k la(t)——水温为t℃条件下,氧气的总转移系数(h-1);

t——测定时的实际水温(℃)。

k la(t)=2.303lg[(c3-c1)/(c3-c2)]×[60/(t2-t1)] (2)

式中 c s——液体中的氧气溶解度(mg/l);

c1、c2——在t1、t2时间(以min计)所测得的氧气浓度(mg/l)。

(2) 氧气转移率dc/dt(mg/l.h)——曝气器在标准状态的测试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氧气的转移速率;

dc/dt=k las·c s(20)(3)

式中 dc/dt ——单位体积内氧气的转移速率,简称氧气转移率(mg/l.h);

c s(20)——标准状态下的氧气在清水中的溶解度,c s(20)=9.17mg/l。

(3) 充氧能力r0(kgo2/h)——曝气器在标准状态的测试条件下,单位时间向溶解氧为零的水中传递的氧量:

r0=k las·v·c s(20)·10-3 ,(kgo2/h)(4)

式中 v——液体体积(m3)。

(4) 氧利用率e a(%)——曝气器在标准状态的测试条件下,传递到水中的氧量占曝气器供氧量的百分比:

e a=(r0/s)×100%(5)

式中 s——供氧量(kgo2/h);

s=0.21·1.331·g s

其中 0.21——空气中氧所占比例;

1.331——标准状态下氧的容重(kg/m3);

g s——供给空气量(m3/h)。

(5) 充氧动力效率e p(kgo2/kw.h)——曝气器在标准状态的测试条件下消耗1kw.h有用功所传递到水中的氧量。

ep=r0/n (kgo2/kw.h)(6)

式中 n ——消耗功率计算值;

n=hg sγ/102 (kw)

其中h ——空气压力(kg/cm2);

γ——标准状态下的空气容重,γ =1.205(kg/m3)。

2.1 清水充氧试验

本试验直接利用a型和b型生物接触氧化中试装置(见图1)为测试装置: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区下方设微孔曝气器(微孔直径0~200μm范围内变化),直接向弹性填料区鼓风曝气,池中水深4.5m,填料区高度4m,并采用两级串联的方式运行。b型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区下方设置穿孔曝气管(孔径1mm),直接向颗粒填料区鼓风曝气,池中水深4.1m,填料区高度2 m。

试验用水为自来水,水温28℃,供气量以转子流量计计量换算。试验方法采用静态启动的间歇非稳态法;用亚硫酸钠为消氧剂,氯化钴为催化剂;溶解氧采用溶氧仪直接测定。

试验条件和测试结果见图2和表1。

*注:气量均采用设计工况下的曝气量,曝气强度均控制在4m3/m2.h左右。

2.2 试验结果分析和结论

2.2.1 由表1可以看出:

(1)由于氧的溶解度小(因而氧的转移也慢),通过正常的气水交界面难以获得足够的氧量来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必须要人为地增加气水的交界面。鼓风曝气就是增加氧转移交界面的一种方法。依据双膜理论,膜的厚度反映了阻力的大小。在浓度差相等的情况下,鼓风曝气气泡愈小,氧的转移量也愈多。由表1第6项可知,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气泡直径远小于b型;从第7、8项可看出,其相应的k las值和dc/dt值高于b型。

(2)一个曝气装置的k las值大,吸收的氧量虽可多些,但未必经济。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氧利用率e a和充氧动力效率e p来作为比较曝气装置效率的指标。从表1第10、11项可明显看出,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的e a值和e p值均高于b型。这说明在同等的充氧能力下,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所消耗的能量小于b型。

2.2.2 在后来试验稳定工况的连续运转中,曾多次测定a、b型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水体的溶解氧,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各部位的溶解氧值均高于b型。这说明了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充氧效率,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保证生物膜进行生化反应。

综上所述,可认为:从充氧性能的上述五项评价指标来比较,a型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充氧性能明显优于b型生物接触氧化池。

3 曝气系统经济比较

参考某地一座4万m3/d产水量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实际工程设计,假定池表面积560 m2,有效水深为4.5m;并假定填料均采用ydt弹性波纹立体填料,曝气用鼓风机均采用国产罗茨风机,水下空气管道采用abs管材(水上空气总管采用钢管)。在此假定前提下,对可能用的两种曝气系统方案进行了经济上的比较与分析。

3.1 曝气系统造价比较

(1)微孔曝气系统的气水比为0.7,总供气量为2.8万 m3/d。采用鼓风机的额定空气流量为19.4 m3/min,出口静压49kpa,配套电动机功率30kw。

空气总管管径300mm,采用钢管。为曝气均匀,将整个生物接触氧化池分为四个曝气区。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的布气管道布置成环状,管径100mm,管道间距0.6m,采用abs管。曝气器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安装于环状布气管道上,每个曝气器的服务面积约0.5m2,共1200个曝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