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论文有效美术教学例证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儿童彩铅画教学的尝试【摘要】彩色铅笔是最普通,但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绘画工具,笔者由一次偶然的辅导,而引发用彩铅来画儿童画的想法,本文针对彩铅的特点,分别从彩铅画的优势、可行性来进行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彩色铅笔儿童绘画简便优势方法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辅导学生画画,因为学生没有带颜料,便顺手拿了我平时备用的彩色铅笔,让他用彩色铅笔来涂色,没想到,画了以后,效果特别好,画面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而且笔触细腻丰富,也很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因为其细腻、丰富、且操作简便的特性,让孩子们大大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彩铅儿童画的教学进行阐述:一、进行儿童彩铅画教学的特点优势及可行性1.彩色铅笔特点和优势彩色铅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出笔触来,对于学生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掌握。
彩铅为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能够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一封信或一个贺年卡、一个笔记本,他们都可以用便于携带的彩铅画、漫画或者卡通画来装饰,也可以在卡通画中刻画他们的故事,通过它来反映愿望,与同龄人交流。
彩铅画教学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中小学都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彩铅卡通画易于推广与普及。
2.彩铅儿童画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
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再一方面与学生不能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等等因素造成的。
儿童有效美术教学论文
儿童有效的美术教学(射阳县小学江苏射阳224300 )一、注重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只要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这样的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的需要、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甚至有时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儿童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
1. 扩展儿童的视野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特殊兴趣,这需要有心的父母去发掘,扩展视野对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父母也就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
比如,当发现孩子遇到一些令他的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就应该马上鼓励他们去探索。
2.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儿童是好奇的。
好奇心是儿童兴趣的出发点,儿童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注意接近、探索这些事物,且会追根问底,一旦他所关注的的事物使其不断得到愉悦和满足,那么儿童就有可能将最初的好奇心变为持久的兴趣。
因此,当我们发现儿童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要及时地引导他们,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家长们千万不要显出不耐烦,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们求知的萌芽,家长们要耐心面对,千方百计给他们展示事物之中隐藏的”秘密”,或为其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把儿童置身于疑问之中,让儿童被一些不解之谜所吸引,启发他们积极探索以发现事物自身的趣味性。
也可以在回答儿童提问时,给他们展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一旦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自然进入兴趣阶段。
3.开展益智的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的游戏活动,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因此,培养儿童的兴趣,游戏是最佳的手段,我们要根据需要,有目的的指导、参与儿童的游戏,使儿童在玩的同时,掌握许多必备的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探索兴趣,另外因为孩子年龄偏小,他们对有兴趣的事情,开始往往只凭好奇和热情。
美术课教学论文-浅谈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教学论文-浅谈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的兴趣就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兴趣恰恰是我们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娱乐活动.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清美术教学的主要作用是: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其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们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和欲望,每当人们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有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喜、恶的冲动。
美术教学述评优秀案例范文
美术教学述评优秀案例范文美术教学述评优秀案例范文【引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们不断寻求创新和改进。
优秀的美术教学案例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的对象。
本文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教学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正文】1. 《感受色彩的享受》这是一节用色彩表达感受的美术课。
教师以色彩心理学为基础,通过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颜色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通过展示一幅富有情感表达的画作,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其中使用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原则。
之后,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指定的情感主题,选择和运用色彩创作一幅画作。
课堂结束时,学生们互相分享并讨论自己使用的色彩搭配思路和表达效果。
这个案例的优点在于: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画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再次,小组合作使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借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我个人认为,这个案例凸显了美术教学的多元性和实践性。
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以观察、思考和创造为基础,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2. 《景深的运用与艺术呈现》这是一节关于景深绘画技巧的美术课。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景深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景深表现方式。
接下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透视原理来表达远近的距离感。
学生进行练习,绘制具有透视效果的场景。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创作,呈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个案例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教师对景深的讲解和示范清晰易懂,帮助学生掌握了景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创作阶段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我看来,这个案例突出了美术教学中技巧与创造的平衡。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5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5篇案例一: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小学美术教学本案例研究了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艺术作品或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案例二: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关键词:小组合作研究、美术教学本案例研究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形成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小组合作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案例三: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美术教学本案例研究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将美术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四:素描教学中的示范教学法关键词:素描教学、示范教学法本案例研究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示范教学法的效果。
通过教师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示范教学法能够直观地展示技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素描技巧。
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五: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教学本案例研究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教师可以将艺术资源和信息呈现给学生,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以上是五个小学美术教学案例的简要分析,涵盖了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示范教学法和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这些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
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我们探讨了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优秀5篇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优秀5篇美术教学研究论文篇一摘要:速写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绘画的一个基本技能,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正视这些问题,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学生新课程改革中关于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双基”,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明显缺乏,而小学的学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天真烂漫,善于观察发现,小学美术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好速写,帮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展现出来。
速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手法,它是指用简短的时间,快速地概括勾画出所要描绘的事物,对于培养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意义1.1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还不是很精细,所作的画也只是对于绘画对象笼统的认知。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美术老师会发现,学生的绘画往往不是画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倾向于画学生想到的事物,速写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从画所想的事物过渡到画所看到的事物。
速写能帮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通过速写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于发现小学升眼里所看到的事物美。
1.2提高小学生概括感受能力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喜欢用线来绘画,所以对于学生用线的训练学生更乐于接受,而线正是速写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于小学生的速写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线的粗细、直曲、长短等特点,通过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写中常用的线条勾勒概括出绘画对象的特点和轮廓。
1.3拓展小学生视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学生的创作是对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的直观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范画跟图片的结合,这样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新课标下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的培养,倡导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多元化。
这就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
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美术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使学生能学好美术,形成美术素养的关键是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想理解、掌握、研究所学内容,从而转变为创造的动力。
兴趣学习具有情感色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自我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的开始和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巧设悬念,善于诱导,要不断激发学生短暂的兴趣和思考活动来达到培养持久兴趣的目的,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幽默,巧妙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媒体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录像、光盘、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教师精心制作范画、教具,精心装裱学生作业,精心布置教室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此外,在课程结束时,教师要适时将知识扩展、延伸,留下问题,让学生保持对美术的好奇心,从而有兴趣想上下一节课或课余时间自己研究。
美育论文与典型案例-活用活教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美育课堂
活用活教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美育课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生活环境、教学条件、师资情况等灵活地使用教材:现在以XXXXX学校为案例,总结了其在十年美术教学中灵活运用粤版美术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美术教材的策略。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这给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根据生活环境、教学条件、师资情况等灵活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笔者所在的XX学校是粤西农村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校舍较简陋,设备较落后。
在担任美术教师的十年中,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活用粤版美术教材的教学方法,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利用农村资源, 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力求改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面貌,让农村学生也享受到优质的美术教育。
具体说来, 活用活教、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美育课堂的教学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因材制宜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城市里的学生会带着各式各样的美术材料上课,课堂上的材料琳琅满目,教师的教学更是如鱼得水,而在这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粤版教材第四册第十八课《纸碟怪脸》中,教学要求用废旧材料和纸碟做面具,这个要求给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出了一个难题。
尽管教师多次强调要带材料,但上课时能带齐材料的学生不多。
结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也失去了教学激情,课堂难以顺利进行。
究其原因,城市的学生家庭条件往往比较好,容易收集或购买到纸碟、彩纸等材料。
但农村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差,XXX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部分家长不愿购买纸碟、彩纸等材料。
因此, 教师必须开展新的尝试,才能打破因材料短缺而无法顺利开展教学的局面。
经过思考研究,笔者把教学要求改为“利用树皮、竹壳、树叶、甘蔗叶、废纸等材料做一个夸张的面具:学习要求改变了,学习材料也来得容易了,这为这节美术课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探究
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探究摘要:有效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提出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思路,从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定义入手,分析中学美术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中学美术课程中有效教学策略,并探讨四种中学美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美术;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41-03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依照教学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表现在三重内容: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1]。
一、美术课程有效教学定义回顾美术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
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提升人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
因此,从美术教育意义出发,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的[1]。
1.有效教学首先要确定美术教学效益观。
美术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的能力进步和全面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
2.有效教学必须能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美术有效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采取的策略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3.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就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体现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基础。
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责任和态度,在教育过程中改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提升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提升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营造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针对现有美术课程存在问题,提升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1.当前中学美术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有效开展农村美术教学活动几点看法论文
有效开展农村美术教学活动几点看法摘要: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让人很担心,美术课就是“绘画”课。
本文结合小学美术教材,通过一堂展示课,谈了如何能有效地把握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来展示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有效;美术;游戏;比较;讨论;评价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71-001作为一线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对着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扮演好在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力争让自己设计的每个学习活动做到有效、高效。
以下是我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设计的一堂展示课,教学内容如下:跳舞的点和线(三年级上册)1.师生交流2.音乐涂鸦2.1师:点和线是中国画的特点,老师这里有几段音乐,请几名同学上黑板即兴涂鸦。
用你的点和线来表达你的情绪或对音乐的感受。
2.2学生即兴涂鸦。
2.3互相交流体会。
3.出示课题《跳舞的点和线》4.认识点和线师: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可以用点和线来表达,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图找找隐藏在其中的点和线,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4.1小狗:点(大小浓淡不同的点)4.2柳树:(枝条是线,绿叶是点)4.3学校:(直线、粗线、大点、小点)师演示瀑布——点和线的变化。
体会点和线变化的趣味。
5.欣赏作品,共同探究5.1师:老师带来了一张作品,请同学们找找老师是运用什么样的技法来表现点和线的。
生(预设)小组汇报(中锋、侧锋、逆锋、焦、浓、重、淡、清中有部分认识)5.2师:想画出粗细不同的点和线,就需要不同的运笔方法。
(贴板书)5.3师:想画好中国画,表达出物体的前后、远近关系,你有什么方法?5.4师: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是中国画中的精髓。
不管是点和线都有丰富的浓淡变化((贴板书),根据浓淡变化层次的不同,古人给我们概括为焦、浓、重、淡、清(贴板书)5色。
5.5师:请一名同学上台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焦、浓、重、淡、清5色贴上相对应的墨色。
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三角形 、 心形 或是 叠了一些大小不等 的纸鹤 、 星星等事物. 在教学 的开端就将相同的大小不 等的事 物展现在学生眼前 . 启发学生 去观察 和 发 现其 中的异 同 当学生提出与课题有 关 的 问题之后 . 我及 时鼓 励学生 . 并将学生分 成小 组 进行探索和发现 . 最终顺利解决 问题 . 达到
了我们 的美术 教学过程也 提高 了美术教学 的 效率 。 3 . 有效组织学生在玩中学 . 提高学习效率
玩是学生 的天性 . 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专家 研究 表 明:实践 活动能够有效促 进学生 素质 的发展和知识 的掌握 对 于小 学与 中学 的学
自己来说说 家 乡盛产 的水果 。它 的外 形 、 色 泽、 味道 以及种植方 法 . 让学生在描 述 的过程
美 术学习 的过程 就是要让学生在美 术作 品的欣赏与创作 的过程中体验到相应 的情感 及 智慧的投入 。也就是说 . 在美术 教学的过程 中也要让学生善 于发 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 随 着新课程 的改革 . 教师的教学作用也发生 了很 大的改变 .逐渐变为 了指引学生学 习的引导 者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为学
美术教学是否 取得优异 的效 果 .能 否达 到教师 的教学 期望 .除 了学生要 有一定 的学 习兴趣 . 教 师具 有一定 的教 学技能之外 . 最重 要 的就是美术课 堂 中教师 的教 学方法和 教学
性. 使整个美术 教学过程拥有 活跃 、 和谐 的学 习氛围 .大大提 高美术课堂教学 的效率 和质 量. 确保我们美术教学课 堂更加和谐、 形象 、 生
动和富有感染能力 让学生从“ 要我学” 转变为 到“ 我要学 ” . 从而乐于学习美术知识 . 不但优化
利用现有 的资源来亲手改善 自己的纸飞机 . 提 升 它的“ 飞行 ” 能力 这样就能够在课堂 中有 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使他们 的思维活跃起 来. 集 思广益动手制作 出性 能 比较好 的纸飞 机 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使美术教学课堂 得 到优化 . 突 出学 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 创 建高 效率 的美术教学课堂 三、 提供给学生情感转移及体验 的机会
美术学习论文(5篇)
美术学习论文(5篇)美术学习论文(5篇)美术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1.1拓展思维,培育共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校生很简单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展个人天赋方面受到限制。
然而,合作学习模式却打破了这一限制,它可以有效激发同学的潜能,使同学个人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一门需要灵感的学科,美术对于学习者的制造性和共性要求很高,而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往往正是作画者共性的真实流露和表达,因此,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拓展学校生的思维,培育学校生的共性和制造性。
1.2树立信念,激发爱好合作学习模式往往具有自由性较强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学校生可以自行进行合作学习,同学可以借此摆脱在课堂上受到的束缚和压抑,从而提高学校生的学习爱好。
与此同时,学校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肯定的成果,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念。
比如,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同学们通过集体协作,历经困难和努力,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与成就,并从中获得欢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1.3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方案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使得当前的学校生多为独生子女,同学也因此具有比较剧烈的自我为中心感,不熟识甚至排斥合作。
然而,合作学习模式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学校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关心他们学会与其他人相处,实现学校生之间的合作。
另外,针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美术学习任务,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合作,进行相互探讨,从而借助集体的力气完成任务。
1.4提高独立性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关心塑造学校生的独立品质。
实际上,学校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学问的收获,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种独立的表现,而合作学习模式则有利于将这种独立延长到同学学习与生活等其他领域,全方面提高学校生的独立性。
2合作学习模式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建议2.1合理安排学习小组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美术老师应当依据学习力量和学习成果对学校生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要关注学习力量比较差的同学,将其与力量较强的同学进行穿插,充分发挥好同学的带动作用,在提高成果相对较差的同学的同时,实现自身力量的提高;另外,将学习力量较为平均的同学安排到同一小组,使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到彼此的优缺点,进而实现自我完善。
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美术教学论文【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一、让“感悟”体验“传统”是保留艺术性的传承所谓感悟,即是无需法则等抽象理解上的直觉感受和体会。
在这个阶段,表象上是完全的涂鸦,实质上是视角、表达方式的启蒙,是对笔、纸、墨、水等工具、材料性能的开放式体验。
这种体验,看似放任自由,实际上是老师有意安排下的过程。
对笔墨的浓淡、粗细、强弱、长短,在这时完成是真实心理的反映,没有任何符号化、程式化训练的局限与束缚。
这也是说,要让笔纸水墨成为他们意识的自然延伸。
在循序渐进的课程上,我们认为,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历时性地再现前人的经历。
因此,这种“创新”的方式本身就是建立在美术史的“传统”之上。
对于知识从零开始的儿童,选择与之相应的人类早期美术门类(以中国书法绘画为例),并加以适当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他们便欣喜地开始了“人类美术”的第一步。
在课程进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价值评判。
价值评判的失误对教育的影响是致命的。
儿童自身并不知道他们的作为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无善无恶心之体”,告诉他们好或不好的,往往是有“善恶”观的我们。
儿童的作品如果有令我们惊讶之处,他们对此却并不讶异,因为他们处于“自然境界”,而不是“天地境界”。
因此,感悟过程中,对孩子们作品应如何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施教者用善恶概念去灌输或打击了正在其中一良好感悟阶段儿童的美术行为,将对儿童阶段的艺术天性,—这一原生态的艺术能量产生误导、打击或是扼杀。
因此,感悟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就是“道法乎天”“以史为鉴”,看似新奇,实质上其始终在传统之中,并未越雷池半步。
艺术教育除了要对美术发展和艺术精神加以重视外,不能忽略掉教育的接受者“孩子”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点不被忽略,美术教育才能保证其艺术性,而非技术性。
美术教学论文(精选5篇)
美术教学论文(精选5篇)随着美术新课标的实施, 国家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 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 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促进美术教学改革。
一、仔细讲解绘画步骤,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美术创作的过程是有一定步骤的。
首先, 要从欣赏入手, 再按照静物速写、风景速写、人像速写、动态速写、主题性速写这一顺序进行由浅入深的创作。
初中生对于速写并不感到陌生, 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但是并不细致, 同时也欠缺主观情感表达能力。
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他们的笔法往往比较简洁, 绘画生动活泼,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有趣的图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是初中生难能可贵之处。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 我们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 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 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 给学生讲清楚绘画的具体步骤,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实际上, 速写的题材与内容都非常丰富, 可以画静止物体, 如:文具、书包、花盆等, 也可以画人物, 如:家人、朋友等, 还可以画大自然景物, 如:大树、鲜花、小桥、房屋等。
速写的基本步骤如下:一是从整体上看实物;二是观察实物, 找出基本特征;三是找到最佳的入手之处;四是依次绘画;五是对整幅画进行补充和修改, 最终完成一幅画。
由此可见, 贯穿速写画始终的就是两个字观察, 每一步都离不开观察, 观察力强的学生必定能画出优秀的作品。
又如, 在画人物画时, 学生应先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体和动态, 这几根线就是主线, 然后再画出其余次线。
在人物画像中, 只要是贴近人体结构的线条就是实线, 一定要画得准确;只要是不贴近人体结构的线条称之为虚线, 要画得生动与流畅, 加强画面的节奏感。
还有一种速写方法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绘画, 先从大的形块入手, 可以画得比较有情趣、比较生动。
此外,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结构, 以免在形体结构上发生错误。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一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
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
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
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
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
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学生的差异和教学方法的限制,美术教学并不总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是有效美术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营造一个鼓励创造、尊重学生个性和鼓励合作的氛围。
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材料,例如艺术画册、艺术品图片和各种绘画工具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积极参与学习。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效的美术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示范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观察、实践和探究等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写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艺术创作灵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和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风格和能力。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四、鼓励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品鉴赏活动,并鼓励他们对作品进行个人感悟和想象。
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或展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五、评价与反馈有效的美术教学需要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作品展示。
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要注重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要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个体差异,鼓励艺术欣赏,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将得到有效培养,他们将更加热爱美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美术教学典型案例分享
美术教学典型案例分享第一节: 引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享,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分享几个美术教学典型案例,包括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等方面。
第二节:案例一-绘画技巧的教学在一所中学的美术课上,教师使用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绘画技巧。
他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并分析了每个作品的绘画技巧和用色方法。
然后,他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他们模仿并运用这些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指导和个性化的辅导,鼓励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学生们完成了一幅令人惊叹的作品,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第三节:案例二-创意发展的培养一位小学美术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课堂上,她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画廊,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
她还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在作业中,她提供了开放性的命题,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这些努力,学生们的创意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们的作品充满个性和独特性。
第四节:案例三-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一位高中美术老师尝试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他在教学中引入了历史、文学和科学等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艺术发展和创作背景。
例如,在教授绘画时,他会引用历史上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内外的知识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五节:学生评价与反馈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对于教师的教学改进至关重要。
一位小学美术教师采用了定期反馈和作品展示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她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同学们相互评价和交流经验。
同时,她还设置了一对一的反馈时间,与每个学生讨论他们的创作和进步。
“寓教于乐”的有效美术教学-2019年作文
“寓教于乐”的有效美术教学艺术是为了啥?我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享受。
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
可是现如今人们硬生生把艺术整成具体的高端物质,整成商品了。
商品是人们物质生活所需,人的本性就是对物质需求的永不满足,可是物质在人的一生中时多时少、变化无常,结果造就了人们的无数痛苦。
面对痛苦,人们时刻找各种方式进行缓解。
因此在真实的生活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孩子都需要别人的关注,亲人的关注比自己忍着更能缓解痛苦。
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程度,人就有了精神需要了,而艺术原本就是一种精神生活,只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和人们物欲的横流,艺术的功能被异化了。
美术的关键在于“表达”,专业艺术家的表达因为有技能技巧和独特眼光的支持,其把握能力高于常人,主要体现在对艺术的创作与再创造上,而艺术教师不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即艺术作品的再创造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上。
有人曾这样说“歌唱家,歌唱得很好,但不一定能教人唱好歌;而教师歌不一定唱得好,但能教人怎么唱好歌”。
甭说别的,就说我们的美术教学吧,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可谓精心设计教案,上课程序可谓严谨。
可是学生呢,你讲的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他听的是枯燥泛味,时时瞌睡;作业时,有很多学生的作业是“不入正轨”。
这是学生的“不务正业”,还是学生的“故意捣鬼”,都不是,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美术教育的现状:美术教育不合“人心”,不符“学情”。
如果只以技能技巧和成名成家作为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那请问整一大堆技能技巧却不知道往哪儿使,有意义吗?艺术教师与艺术工作者相比,由于各自面对的对象不同,比如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心理发展水平与艺术专业人甚至是广大艺术爱好者相比都有很在差距,因而,中学艺术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显然要比专业艺术工作者所的工作更加复杂,需要有才华展示,还要有高质量的备课,不仅仅是备“课”,还要备“人”。
但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做的是仅限于知识传授技巧这层意义上的备课,严重地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美术教学论[推荐五篇]
美术教学论[推荐五篇]第一篇:美术教学论1、奠定现在教学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3、夸美纽斯:他是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
他指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是感觉的世界,而不是教师或书本。
4、卢梭激烈地抨击了封建教育对人性的摧残之后,发表《爱弥儿》,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
他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类的本性,他主张开展顺应人类本性的教学活动。
5、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原理。
他的“教育心理化”理论中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1)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的中心部分是感觉过程。
6、幼儿园的创始人福禄培尔提出重视儿童的学习,同时考虑到儿童的智力和感情方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其教育理论以德国古典哲学和早期进化思想为主要根据,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为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
7、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五阶段教学法”:(1)预备;(2)提示;(3)比较;(4)总结;(5)应用。
教学论成熟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
教育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
“四阶段教学法”:(1)明了;(2)联系;(3)系统;(4)方法。
8、在西方,最早的课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
如斯巴达城邦课程围绕军事教育而设(五项竞技类: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
9、雅典教育主要是民主政治和商品贸易,“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和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10、中国《礼记》提出“六艺”教育:礼(仪式、行为),乐(音乐、舞蹈),射(弓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
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
11、公元178年,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文艺大学——鸿都门学,这是一所专门研习辞赋、小说。
绘画、书法的学校。
12、战国时期的《学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美术教学例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检验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
教学有没有效益,不一定是指教师不认真负责,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有效教学。
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当代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教育之所以愈来愈被人们重视,是因为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
由于美术所具有的形象、情感与审美等特征,它更多从个性的角度来关心身边的“小事”,反映我们生活周围构成的种种现象、形式。
概括起来,其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美术形式有效地传承文化;2.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全;5.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从教育的门类上来看,基呈现价值体现为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普通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语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从学科的本位价值取向来看,一是美术技法论——强调技法与社会职业目标(如画家的)相关性;二是学科中心论——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科学理发主要思想的传统性。
从教学科目来看,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
即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把视觉艺术的有关内容加以选择、组织和排列,使之能有效地适合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阶段程度,形成同艺术的某一门类相对应的学科。
美术学科的性质和体系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互补性和综合性,说明了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着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
在它的学习中更多地呈现出人情感、开发着我们视觉思维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和谐快乐。
其认识论与方法论决定了它的先进方式是在客观基础上强调主观的陈述性——着重于表现性的过程、评价性的感受。
虽然它的理论命题不能与社会现实向背,但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现实的印证。
过去,我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么把美术课当做一个“搭头”,忽视它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位置;要么把美术课看得过分学科化、科学化,过分地强调其学习的一律性和完整性。
由于对美术本体文化价值和学生学习需要的认识偏颇,造成了教学缺乏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矗诚然,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进行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学理念,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该方式和行为应该是丰富、愉悦和轻松的,其过程是“稍息”,不是“立正”,更不是“新闻联播”和“实话实说”。
对美术教育弃之不用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生产形态”,都是不当的。
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说到美术的价值意义时认为的: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
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怎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对学生是有效的呢?例证一。
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景:公开课的课堂上,小学生们被要求身正形定,不要“乱说乱动”,“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的喊声在一张张涨得通红的小脸上振动着。
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图画纸发给学生——每一张作业纸上都预先由老师画好了完全一样的图形,然后,在老师统一的规定和指导下,学生们画着同样的东西。
一节课下来,统一变成了同一。
在此时,且不说谁能有点“创新”的愿望,即使有,也是自讨没趣……好像只有这样做了,我们的教学才有了保证,教育才能够达到目标。
我曾问过许多老师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他们的回答大都是:“这才符合要求”。
我们不讨论上述情景对不对的问题,只是此情此景让人觉得,该做法多少有点灌输“绝对服从”的意思,实在是对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一种伤害——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个性培养呢?我们对教学问题用一种“过来人”的标准和模式去规定,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生命空间中,讲那些过时的知识和貌似科学的废话,不给学生自主的权利。
可笑的是还总以为自己是非常负责任的!经验在教育中是重要的,但,经验不等于教育和教师的全部,在一定的情境下,经验使我们忽视对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教育意义的探究,缺乏在课程与教学领域里实现一种文化取向的自觉性,严重妨碍甚至歪曲了教育的原本意义。
有的都是在给学生讲颜色时会说:红色+黄色=什么颜色;而有的老师则倾向于明确告诫学生:红色+黄色=橙色——而且嘱咐以后千万不能忘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与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效果。
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学习权利,并且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出发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应该是最不强调一律性的教育,美术课程是最不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
例证二。
个子矮小的西班牙画家米罗在学校学习时不大“循规蹈矩”。
有一次老师让他以杯子、苹果为题完成一幅静物写生的作业,喜欢“求异”的米罗却完全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把画画成了“绮丽的黄昏”。
于是,米罗被罚一周蒙上眼睛去上课,上课的内容是用手触摸实物,再赁自己的记忆作画……有意思的是,老师的这一“针对性”教学方法的结果却改变了米罗,大大激发了他对形体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后来的日子里,米罗逐渐悟出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并走向了成功。
米罗活了90岁,他在画坛上是个巨人。
此例证明:在承认艺术的规律性与偶然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充满着人的主体意识介入的能动性,掌握技术与推动创造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任何表面上对学生的“规范”都要慎之又慎,无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规范”就是扼杀。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头脑中最机敏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
美术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扼杀的事,万不能做。
基于此,我们反对把美术和美术教学弄得一成不变或神秘兮兮的,弄得使人“厌烦”、使人“搞不懂”,人为地制造学习、观赏、读解上的困难和问题。
好的美术教学和美术作品一样,应该是贴近人,关爱人的;好的教学应该是问题越讲越多,能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想像、感受、判断等意识,用美术自身的独特价值去构建创新的基储去和谐多彩的人生。
在普通美术教育中,作为以一种“知识和技术”的“硬件”面貌来直接显示的课程形式,除了体现对人的手功能、视知觉的一种训练,更重要的是隐性地感受、体验、确证一种人文精神,和谐人“全面发展”的节奏,启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社会性与个体性的需要是我们确立有效教学的依据。
例证三。
情境中的学习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效果。
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一位小学的美术教师觉得应该带学生去感受这白色的自然世界,他决定把课堂放在室外。
于是这样的情景出现了: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在雪地上忙碌起来,很快,一条10多米长的大龙雪雕完成了。
老师说,观赏这样的大作品要有距离才行,大家登上六楼从上往下感受、欣赏、体会、评论着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收获……这是通过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之后所得到的愉快收获。
看上去,教师放弃了原来教材内容和授课方式——实际上这种“放弃”是教学有效性的延伸,是一种开放的情境。
一般而言,学生对美术的了解和感受,大都是从一张画开始的。
这就决定了:教学先要进入一个共同的情境和语言系统,共同的情境才能产生共同的语言。
假如把美术教学看成是一种流通的产品的话,那么,它能使所有的学生(即消费者)都有着选择的权利,享受的愉快——这是对美术教育本体价值实现的最大褒奖,是对人类文明和生活世界现实的最大馈赠。
这个“实现”与“现实”一起表达着我们对其原位性的认同。
情境中产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学习场效应,同时我们看到美术教学的“由情入道”是“由技入道”——“由理入道”的最佳入口。
从中,我们似乎能倾听到丰子恺1982年对艺术教育发出的大声疾呼:“……我祈愿于全体教育界诸君,请大家先来分担了‘艺术教育’的责任,使艺术教育平均普遍地融入于教育的全部中……”“……美的要求,包拥着全体的教育问题,这是与伦理的要求与论理的要求同样地从教育学的科学基础上派生的。
”模糊广义的美术教育和狭义的美术教育边界,软化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在信息发达、风格纵横的时代里,我们倾听的话语里集合着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美术教育形成的一套体系和百余年来的历史嬗变,特别是20世纪后现代教育结构和发展的过程中,能看出其个性指向:一是我们已经明确教育所具有的社会遗传机制,教育的“文化传递性”一定会体现在美术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中,体现在各类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之中;二是美术在文明传播的时候释放着自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打造视觉思维的学科特色,体现出“人生感受”的性格特征。
由于普通美术教学的功效强调“面对全体”、承认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这就使教学观念的最终体现是:1.让所有的学生学习更好、但有区别的美术;2.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美术的学习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便要给学生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目前我国所进行的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验教材的使用正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其生效性和失效性是在教与学共同行进中去认定的。
这样就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学生一些自己选择的权利;给学生一个自由想像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己去找答案的问题。
事实上,学生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
这是有效教学的思想。
正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UNESCO)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所强调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教育虽然建立在从最近的科学数据中抽取出来的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但他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
教育必须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楷模。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诠释着教育的本质,严整着教育的序列。
“教”应该向“学”转移,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式化行为,真正地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