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合集下载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引言概述:法律法规规章为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病防治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原则1.1 职业病防治的目标: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职业病防治的目标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1.2 职业病防治的原则: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科学管理、依法保护和社会参预等原则。

1.3 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机构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包括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类危害因素进行评估。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包括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劳动方式等进行评估,确保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设备的要求3.1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要求: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装备、个人防护用品等,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

3.2 职业病防护设备的要求: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防护设备、检测设备、治疗设备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职业病。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四、职业病防治的监督与检查4.1 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机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国家和地方设立了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机构,负责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标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病防治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律、法规、规章也对职业病防治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以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一、法律规定的职业病防治制度1.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等内容。

-法律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依法防治等原则。

-法律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包括用人单位、职工、政府等,各方都有责任参预职业病防治。

1.2 职业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对职业卫生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等内容。

-法规明确了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保障职工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等。

-法规规定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

1.3 职业病诊断标准规定-《职业病诊断标准》是职业病诊断的依据,规定了各类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标准规定了职业病的诊断要求和程序,确保职业病的诊断准确性和科学性。

-标准还规定了职业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便于医务人员对职业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二、法规规定的职业病防治制度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定》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建立监测档案。

-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和标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定了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应用,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措施。

2.2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了各类职业病的防治技术标准和要求。

-规范了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防治设施的建设等。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2、本制度规定从企业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人负责。

1.2.3对体检后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员工,应当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和时间,安排其复查及医学观察。

1.2.4体检后,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由人事劳资科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如有与职业无关的疾病,负责体检的部门,也应将检查结果如实及时告知本人,以便进行治疗1.2.5办公室应当按规定妥善保存好职工的健康监护档案,不得遗失,如造成遗失,则应扣发当事人的考核分,2.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监测2.1公司热源部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尘毒分布情况。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改)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改)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改)引言概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制度。

一、法律体系1.1 法律法规的制定:国家根据职业病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条例》等。

1.2 法律责任的明确:法律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劳动者应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活动。

1.3 法律保障的措施: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配备等,同时为职业病患者提供了相关的医疗救治和赔偿保障。

二、规章制度2.1 职业病防治规划: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规划,明确了职业病防治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2.2 职业病防护标准:国家标准化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护标准,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值、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等,用于指导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工作。

2.3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各行业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与使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等,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三、监督管理3.1 监督机构的设立: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了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2 监督措施的执行:监督机构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巡查和抽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确保职业病防治制度的有效执行。

3.3 反馈和整改机制:监督机构及时向用人单位反馈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整改,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4.1 宣传教育的内容: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普及职业病的知识、预防和控制的方法等,提高他们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1.目的1.1为了控制、预防和消灭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

2. 术语和定义2.1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2.2 职业禁忌症:是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3. 职责3.1 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3.2 安全监察部负责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防治职业危害的措施。

3.3 安全监察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并负责职业病患者统计、报告、档案管理工作。

3.4培训中心负责全矿员工的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工作。

3.5 各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设备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

并按规定发放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6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并享有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的权利。

4. 一般规定4.1工会、安全监察部、培训中心、各基层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教育和培训。

4.2 安全监察部认真组织,各单位积极协助,每位员工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

4.3 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病禁忌症的人员从事于禁忌相关的工作。

4.4 技术部定期对矿井粉尘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安全监察部。

5. 职业病管理5.1 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项目合同医院初步诊断,报安全监察部,由安全监察站报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由公司指定医院组织诊断鉴定。

5.2 安全监察站接到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鉴定结论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标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因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病防治制度,旨在预防、控制和治疗职业病,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一、法律层面的职业病防治制度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明确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职责和权利。

- 规定了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和监测等内容。

- 强调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保障职工的健康。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国家标准》- 该标准列出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为用人单位提供了科学的评估依据。

- 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危害因素。

-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和规范,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1.3 《职业病防治规程》-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检测和诊断等内容。

- 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

- 强调了职工应当接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法规层面的职业病防治制度2.1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 该条例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细则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方的责任。

-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机构及其职责,保障了法律的执行。

- 对于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2.2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是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细化和具体化,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操作指南。

- 规定了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技术要求和措施,有利于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 强调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健康安全。

2.3 《职业病防治标准》- 该标准是对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除《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条例》等主要法律法规外,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职业的其他相关职业病防治制度。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特定行业或特定职业中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一、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相关行业协会、行业管理部门或国家标准化机构制定的,针对特定行业的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行业标准通常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与控制、职业病防治技术要求、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内容。

比如,在矿山行业,有《矿山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矿山中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与控制方法,以及矿山职业病防治的管理要求。

二、行业规范行业规范是由相关行业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的,针对特定行业的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操作规范和管理要求。

行业规范通常包括职业病防治的操作方法、工作流程、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

比如,在建筑行业,有《建筑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建筑施工现场中各种职业病防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管理要求。

三、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由相关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制定的,针对特定职业的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技术规范通常包括职业病防治的技术参数、检测方法、监测要求等内容。

比如,在化工行业,有《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化工企业中各种职业病防治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四、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由企事业单位制定的,针对本单位特定工种或工艺的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操作要求和管理规定。

操作规程通常包括职业病防治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比如,在医疗机构,有《手术室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该规程规定了手术室中各种职业病防治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管理要求。

以上所述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制度,都是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而制定的。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

引言概述: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相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意义
1.1 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1.2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1.3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基本要求
2.1 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原则
2.2 职业病防治的组织与管理
2.3 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估
3.2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
3.3 职业病防治的医疗保障和康复措施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4.1 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4.2 监督手段和方式
4.3 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和处罚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5.1 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估
5.2 职业病防治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5.3 职业病防治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结语: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不断改进完善制度,共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标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以规范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1.1 法律法规的依据:职业病防治制度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法律法规的内容: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等内容。

1.3 法律法规的执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规章的制定2.1 规章的制定机构:国务院、卫生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

2.2 规章的内容:规章详细规定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防治措施、职业病诊断标准等内容。

2.3 规章的执行:企业要按照规章的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确保劳动者的健康。

三、规定的制定3.1 规定的内容:各行业、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定,如《矿业企业职业病防治规定》等。

3.2 规定的执行:企业要严格执行规定,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3.3 规定的监督: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定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4.1 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企业要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及时发现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4.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制度:企业要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持。

4.3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企业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五、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引言概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一、法律制度1.1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明确了职业病的定义、预防和控制的责任、职工权益保护等内容。

1.2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制度:规定了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程序,确保职业病患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医疗救治和相应的赔偿。

1.3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要求企业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法规制度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职工的职业病风险。

2.2 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通风、排尘、防护装备等,确保职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安全和卫生标准。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制度:规定了企业应采取合理的工程控制、工艺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

三、规章制度3.1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明确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治培训等内容。

3.2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要求企业向职工告知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3 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制度: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规定制度4.1 职业病防治技术标准:制定了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标准,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防护设施的要求等,为企业提供科学的防治指导。

4.2 职业病防治培训规定:要求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引言概述: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维护劳动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规定1.1 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规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目标主要包括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降低职业病危害的程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安全水平。

1.2 规章规定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规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规章规定也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进行了具体规定,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制定了相应的目标要求。

例如,对于化工行业,目标可能包括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防止事故发生等。

1.3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意义明确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可以指导各个部门和企业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效果,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二、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2.1 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的规定国家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进行了规定,包括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等。

2.2 规章规定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的规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规章规定也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职责分工和管理要求。

例如,建筑行业可能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制定职业病防治方案等。

2.3 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的作用健全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体系可以保障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效果,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三、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监测3.1 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监测的规定国家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监测进行了规定,要求建立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体系,对劳动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3.2 规章规定对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监测的规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规章规定也对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监测进行了具体要求,包括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一、引言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所暴露的有害因素,导致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患上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其中包括了职业病防治制度。

除了已经明确规定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外,还存在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公布,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2.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提供关于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知识,并告知其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从业人员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的职业病危害信息。

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防护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4. 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制度:国家和地方劳动监察机构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

检查人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的职业病防治资料,并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

5.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制度:对于发生的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调查结果应当及时公布,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国家和地方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和技能。

8. 职业病防治经费保障制度:国家和地方应当设立职业病防治专项资金,用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3篇)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3篇)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职业病防治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权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其中也有一些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定。

根据该法,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供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条件。

同时,劳动者也有权拒绝进行对其生命健康有重大威胁的劳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义务、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权益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该法,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条件,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告知劳动者有关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劳动者也有权利参加职业病防治活动,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等。

二、职业病防治规定的其他制度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及时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设备的要求为了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设备,配备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3. 职业病防治培训与宣传为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技能,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或委托专业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防治的相关培训。

此外,还要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工作,向劳动者普及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知识。

4. 职业禁忌症目录和职业病防治标准我国制定了职业禁忌症目录和职业病防治标准,用于指导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许多职业都存在着各种职业危害,如工业、建筑、矿山、医护等职业。

为了保障工人和职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国都建立了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下面,我们将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进行讨论。

一、法律制度1.工伤保险法工伤保险法是我国职业危害防治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是确定了工伤保险的应保对象、保险费的征收标准、保险费的使用、养老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方面的事项,并明确了工伤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等。

该法律主要目的是通过工伤保险的实施,为因工受伤和致残的职工提供社会保障和救济。

2.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制定的重要法律,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强化了安全监管力度。

该法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3.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规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条件和防护用品,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用人单位应该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规范,严格落实相关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如加强职业危害的检测、评估和管理等。

二、法规制度1.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关于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法规,明确了职业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基本原则,规定了职业病危害的管理和职工健康监测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保证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落实。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我国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法规,它主要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管理,要求相关企业和人员应该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和安全管理。

三、规章制度1.职业病防治规定职业病防治规定是我国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重要规章制度之一,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职业卫生监测和监督管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一、背景介绍职业病是由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所引起的一类特殊疾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来规范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除了《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存在一些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本文将对这些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的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

该制度要求监察机构定期对各类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职业病危害。

2.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技术规范制度为了指导各类工作场所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有效防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要求和措施,提供了科学、可操作的指导,匡助企业和单位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为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我国建立了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 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为了及时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我国建立了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

根据该制度,各类工作场所应当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评估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确保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职业病诊断标准制度为了确保职业病的准确诊断,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病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不同职业病的特点和症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要求和方法,匡助医生准确判断劳动者是否患有职业病。

6. 职业病报告制度为了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我国建立了职业病报告制度。

根据该制度,医疗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发现的职业病病例,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并登记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标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接触或者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环境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病防治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1.1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

- 职业病诊断标准:规定了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程序,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定:规定了企业应当定期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1.2 职业病防治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职业病防治计划:企业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和劳动者的健康监测。

- 职业病防治措施: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和职业健康知识。

1.3 职业病防治制度的监督与管理- 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当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

- 职业病防治责任追究:对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 职业病防治数据统计与报告:相关部门应当定期统计职业病发病情况,及时报告,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共同努力,促进职业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一、劳保用品发放及管理制度
1、为加强本公司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工作保证职工在工作(生产)中的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保护的政策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制订本办法。

2、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确实起到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作用。

3、本矿劳动保护用品分消耗性劳动保护用品、耐用性劳动保证用品消耗性劳动保护用品包括手套洗衣粉、毛巾、防尘口罩等耐用性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雨鞋等。

耐用性劳保用品采用周期性管理根据使用周期发放消耗性劳保用品定期发放。

需增加其他劳保产品的由公司会议研究决定。

4、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必须依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对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不同的劳动保护用品。

5、劳动保护用品应按规定标准以实物形式发放给职工不得以货币代物发放更不得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的名义发放其它物资。

劳动保护用品归口劳资科管理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计划、采购、保管和发放工作。

购入的劳保用品必须满足国家有关煤炭开采行业劳保用品强制性指标要求的规定。

6、职工按其所从事的岗位(工种)领取劳动保护用品职工岗位(工种)变动后劳动保护用品按新岗位(工种)标准发放。

其他岗位的在岗
职工因工作确需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由各部门上报申请物资供应部门审核经分管矿长批准后根据实际情况发给。

7、因特殊情况需提高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

由职工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经物资供应部审核报分管矿长批准后可按提高后的标准发放。

凡未列入和新增加的工种由其所在部门根据本矿实际拟定标准报财资部审核分管矿长批准后发放。

8、消耗性劳保用品每季度发放一次具体发放标准根据工作情况由公司研究确定可以累积发放。

9、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将各部门(队)按职工岗位。

工种编制劳保申领人员花名册报财资部,财资部根据职工工种及出勤情况对花名册进行审核、汇总删除不符合领用条件的人员后送财资部,财资部根据职工职务、岗位、工种确定发放标准并编制消耗性劳保用品采购计划送交物资供应部采购。

耐用性劳保用品根据库存情况,由物资供应部门编制采购计划分管矿长批准后采购。

1O、采购到矿的消耗性劳保用品由财资部验收并向库房保管送申领人员花名册一份保管依花名册所列人员及标准进行签字发放。

耐用性劳保用品的验收按材料验收制度执行。

11、耐用性劳保用品的发放。

新招职工由所在部门出具证明由物资供应部门领导审批后发放。

12、对短期内因工作需要调换岗位的职工。

根据岗位标准配发劳保用品任务完成后,使用的耐用性劳保用品必须办理上交手续。

其他临时需要使用劳保用品的,经调度室审核、物资供应部门领导批准
后可暂向库房办理借用手续用毕后交回库房。

13、本规定执行前发放的耐用劳动保护用品。

使用不足原规定年限的可继续按原规定年限使用到期后按新规定的标准配发。

14、劳动保护用品是为劳动提供保护的必要物质条件。

除消耗性劳保用品外,其他劳保用品职工上岗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

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移作他用或领而不用。

15、耐用性劳保用品在使用过程中。

应正确使用、应杜绝野蛮违章使用劳保用品、应做好清洗保养工作。

保持其正常的使用状态。

对损坏、无法使用和丢失劳保用品的必须立即更换或补领。

二、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1、凡新招收的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在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由企管部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不得招收。

2、每次招收的新员工在岗前安全知识培训时,必须把职业病防治知识及劳动卫生知识列入培训内容使其掌握职业卫生的有关规定。

3、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按周期组织进行拍片检查。

4、接尘人员每季度必须配发防尘口罩、手套及其它劳保用品物资部门要建立劳保发放档案。

5、各部门必须按照分管范围及工作场所。

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尘确保作业场所工业卫生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6、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建立健全井下防尘系统,完善喷雾降尘设
施减少作业场所内的浮尘,湿润作业场所内的落尘,使其不能飞扬。

7、对于喷雾降尘不能到达的地方,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洒水,确保巷道湿润。

8、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9、保持设备的性能完好。

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10、对于突发性噪声。

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1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

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加大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通风力度,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防止井下作业场所出现高温情况。

12、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职业危害和职业卫生常识。

13、加强各工作场所气体成份的监测。

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14、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对作业场所内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对粉尘的分散度,每6个月
测定1次。

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

测定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15、在地面设制专门的晒衣场。

升井人员能及时晒干衣物,以防潮湿时间过长导致风湿病发生。

16、接触粉尘及有害物质的人员作业时。

必须佩戴防尘、防毒口罩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17、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

不得从事接尘作业(1)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2)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

(4)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5)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18、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

不得从事井下工作(1)风湿病(反复活动性)。

(2)严重的皮肤病。

(3)经医疗鉴定。

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19、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20、劳动工资部门必须加强职业病信息收集和沟通掌握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情况。

21、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定期检查。

矽肺病患者应定期复查检查时间为(1)矽肺观察对象和各期矽肺病患者每年复查一次,也可与定期检查一同复查。

(2)对接尘工龄超过矽肺最短发病工龄(15年)者,脱尘后每四年检查一次,连检三次无症状者再检时间由职业病防治部门确定。

22、其它职业危害可根据情况不定期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