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华师大版七上第19课《文字演变》教案
第19课 文字演变
1、 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 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 把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重点: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难点:汉字的构字方法。 分组讨论法、合作讨论交流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学 案 导 案
都比较方便,逐渐成为我们日常通用的字体。 合 作 2、汉字的作用 课 交 ⑴、汉字是我们祖先 的 和 。 中 流 探 ⑵、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历 年而不衰的形声表意的方块字。 究 ⑶、汉字是当今 时代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⑷、汉字是一种 ⑸、汉字是 和 的工具。 中华民族的 。
合作善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 举例说明,汉字有哪几种构字方法?
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 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
)A、夏朝 A、象形 )A、夏朝
B、商朝 B、会意 B、商朝
C、周朝 C、指事 C、周朝
D、秦朝 D、形声 D、秦朝
自 课 主 前 学 习
一、文字起源的传说 1、 记事 2、 造字 二、文字的萌芽 1、我国的文字是由 逐渐演变而来的。 2、距今五六千年的 、 、 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 ,是原始文字 的雏形。 三、甲骨文 1、 甲骨文 ⑴、定义:保存在 代 上用以记载 情况的文字,称“甲骨文” 。 ⑵、发现时间: 朝末年。 ⑶、发现地点: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 ⑷、地位:是一种比较 的 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是 的。 2、 《说文解字》 ⑴、作者: 时, 学家 ,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 。 ⑵、内容: ①归纳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 、 、 、假借、转注, 即所谓的“ ” 。其中 、 、 、 是汉字构成的四种方法,在甲 骨文中都已齐备。而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②发明了汉字的 。 四、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 1、汉字的发展。 ⑴、总体:甲骨文之后,虽然 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 仍是相通的。 ⑵、具体: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 、 、 、 以及连笔书写的 和 。 ①金文: 时代, 在 器 上铸刻铭文, “ 称为 文” 也叫 , “ 文” 。 春秋战国时代,又有书刻在 上的“ 文” 。
七年级第19课 文字的演变 说课稿 华东版
第19课《文字演变》说课稿——七年级历史教师:王晓琳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字演变》。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请老师指导: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文字的起源传说,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文字出现之前,结绳是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
然而,我国的文字的萌芽要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经过相当长的演变发展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造字结构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乘的。
甲骨文已经齐备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
汉字的演变历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汉字的作用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是维系和链接中华民族的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识别并辨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能讲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明确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字的演变2.难点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四.说学法(一)合作探究法新兴的历史课堂是双向互动式的。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心情愉悦,积极参与学习,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自主学习法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动起来。
五.学情分析根据初中课程标准安排,《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一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
对于十三四岁的学生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设想、见解,并且在经过初一的学习后,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文字演变》教学设计文字演变》教案〖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复习导入〕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
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
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
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文字演变精选教学PPT 华东师大版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用以记载占卜情况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思考课本104页练习
“山”:象形字, “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 “渭”:形声字。
许慎和《说文解字》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青春,是三月的风景,美到极致。我们,在三月的春雨中奔跑嬉戏,在春风中感受它的温润,在春光里感受暖暖的温度,在春花里享醉人的芬芳。三月的风景,陪我们一路向梦想的地方进发;三月的风景,让我们路上不再孤独,不再迷茫,不再彷徨;三月的风景,让我们的青春更加色彩斑斓,鸟语花香。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我们珍惜三月,就像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青春。三月的雨,三月的风,三月的春光,三月的花香,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在这样一场盛大而清新的流年,我们懂得,青春是一种一去不复返的风景,应当好好保护;青春是一种美丽而活跃的热情,我们必须耐心保持;青春是一种来之不易的懂得,我们必须细心呵护。
初中历史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学案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文字的演变【自主学习】1.古人常说“”。
这指的是在文字产生前的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的传说。
2.我国的文字是由演变而来的,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的雏形。
3.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称“”。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4.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构字的四种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齐备。
5.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的和6.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的根。
【要点破解】要点一:许慎和《说文解字》。
要点点拨: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些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备。
【例1】(2010福建龙岩中考,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D.隶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记忆能力,依据课本可知,甲骨文就是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
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要点点拨: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形文字。
小篆是秦始皇规定的统一字体。
隶书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在民间日益流行的一种更为简易的字体。
楷书是东汉后期人们从笔画上继续简化隶书而出现的一种新书体。
草书形成于汉代。
行书指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一种流畅书体,是适应性最强、应用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书体。
【例2】(2010福建宁德中考,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是一道识图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选项中的四种文字分别是金文、楷书、甲骨文、行书。
然后才可可判断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小魔棒:关于我国文字演变的历史可编成以下歌谣——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说文解字千古传,构字四法许慎通;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隶书楷书草和行,传情达意民族根。
第19课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1、甲骨文的含义?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是一种象形文字
2、甲骨文出土于何处? 殷墟 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
3、甲骨是三千多年前的文字, 它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呢?
❖
王懿荣
甲骨文的 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 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 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 用記號、符號來表達抽象的概念 ❖ 一看就知道它要表示什麼 ❖ 大部份都不是名詞
會意
❖兩個或兩個以上字義加起來,表現出 新字的意思
兩隻手表示握手,就是朋友的「友」。
形聲
❖一個「意符」加上「聲符」,組合 成新字
遊戲時間!
猜一猜這些字是用哪 一個造字原則造出來的。 加油!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中国印 ·舞动北京
答:中国的汉字、 中国的书法艺术、 中国的篆刻艺术。
甲骨文的意义:
第一,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价值。
第二,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是 一脉相承 的。
甲骨文大观
人 牛 水日 上 下 明射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山 指事 刃 会意 林 形声 江
象形
❖用簡單的筆畫把具體的東西畫出來
指事
記得要舉手,不要把答案先說出 來。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指事
象形
象形
象形
七年级第19课文字演变教案(华师大版)
课时教学设计教师:学科:历史第(1 )课时总课时(1 )2014年月日课题第19课文字演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道汉字的演变,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
重点对于甲骨文的认识和了解,甲骨文的文字结构,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地位和影响。
难点有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知识的认识是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教学工具PPT 视频学习内容板块学生活动安排导课:(5分钟)播放《中国文化宣传片——汉字》思考提问:1、谁能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视频的内容?——文字的演变2、最早的文字有什么特点,跟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有什么不同?——以前的文字像图画,现在的汉字方正。
3、汉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演变过程。
——告诉学生答案一会就能揭晓。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走进几千年的浩瀚中国史,去探索关于文字的奥秘。
新授课: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请学生自读课本101页到102页,思考三个问题: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这三个问题。
3分钟自读时间,带着问题去熟悉教材。
1、在文字没有被发明之前,人类怎样记事?2、原始农耕文化时期出现的刻画符号是文字吗?3、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可能老师这样讲起来还是不够直观形象,那么下面请大家欣赏新编历史剧,《文字的演变》去感受文字是怎样一步步形成和发展的。
回顾课前导入时提到的第三个问题:汉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演变过程?再请学生来回答,根据历史小短剧可以得出,文字是在人们生活中为了方便人们需要而不断改进的。
可见,文字的发展史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二、甲骨文(5分钟)甲骨文最初是用于占卜,所以,从甲骨文的内容可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境。
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出现的单字数量有4000多个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咋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基本是一致的。
那么,什么是构字方法,四种基本的构字方法是什么?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字典是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本103页第一段,把答案画在课本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文字演变》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师寄语】: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学习目标】1、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等的学习,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2、掌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其意义。
【学习要点】学习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自主学习】1、关于文字的起源,我国流传着“上古”、“造字”等传说。
2、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3、保存在甲骨文用以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4、在《说文解字》所说到的构字法中,其中四种方法象形、、5、甲骨文之后,先后出现的文字书法形式有金文、、、楷书、草书和。
6、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还是联接和维系中华民资的根。
【达标测评】1、我国最古老的记事方法是:()A、上古结绳记事B、仓颉造字纪事C、甲骨文记事D、金文记事2、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B、是我国最早的结绳结绳记事画面C、是我国文字的雏形D、是我国最早的甲骨文3、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小篆C. 行书D. 金文5、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的文字B.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D.甲骨文已经齐备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总结的六种汉字结构方法6、请你在以下有关汉字的评价中,选出正确的项 ( )①汉字历经千年不衰,形声表意②电脑时代汉字因为输入慢而将走向拼音化③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虽然字形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④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根。
汉字的演变教案
汉字的演变教案教案标题:汉字的演变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2. 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原理;3.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演变过程;3. 汉字的基本构造原理。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现代汉字,并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汉字是如何形成的吗?” “汉字有没有什么演变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讲授(25分钟)(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早期形态。
引用考古学发现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作为例子,解释汉字的最早形态是图画文字。
(2)汉字的演变过程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个发展阶段,并通过示意图和具体汉字的演变实例进行说明。
3. 操练(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两个汉字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展示给全班。
(2)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XX的相关内容,填写相关练习册。
4.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你们对汉字的演变有什么新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5.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汉字,了解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并写一篇短文介绍。
同时,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教学辅助工具:1. 幻灯片;2. 实物图片和演变示意图。
五、教学拓展:1. 给学生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2. 可以进行汉字书写的活动,让学生亲手体验汉字的演变过程;3. 鼓励学生制作汉字演变的展板或PPT,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总结环节,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初中政治中汉字的演变教案
初中政治中汉字的演变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到草书的演变顺序。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提高对汉字演变过程中美的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掌握汉字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顺序。
2. 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1. 汉字演变过程中各种字体的特点。
2. 汉字演变过程中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汉字演变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
3.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各种字体的特点。
2. 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在笔记本上。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重点讲解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2.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美。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汉字,要求学生判断它们所属的字体类型。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汉字演变过程的思维导图。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汉字演变过程中美的感受的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了汉字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提高了学生对汉字演变过程中美的感受。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说课 文字演变说课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说课文字演变说课〔一〕教材分析及地位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文字的起源传奇,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化历程。
本课将汉字演化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集中系统的呈现出来,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时间跨度大。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还是中华文化命脉的载体,同时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方块汉字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书法艺术,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汉字既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又是维系和链接中华民族的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是既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又呈现着中华文明的面貌,同时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依据本课的课标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详细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学问与力量:了解文字起源的传奇;知道甲骨文在中国文字进展史上的地位;能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
过程与方法:能够依据形体特征辨别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并能简洁说出各种字体的特点;从汉字演化过程中归纳出演化的规律,培育同学探究事物进展规律的力量;理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汉字演化,体会汉字厚重的分散力和汉字中包含的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感知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通过对汉字各种字体名帖的观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甲骨文在汉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了奠基作用并初步形成了今日的造字法的雏形,因此对甲骨文的熟悉和了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1、理解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初一同学的年龄阶段限制了他们理解“汉字是当时文化生活的载体”这一概念,因此不易正确分析出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2、归纳汉字演化的规律。
这是一个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由表象到实质的跨越过程,同学不易把握,定为本课难点之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文字演变导学案
第19课文字演变【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汉字的演变2.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二)能力目标:1.能寻找“结绳记事”和“刻画符号”图中的规律2.能讲述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汉字的构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3.能辨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我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从而进一步论证我国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地位2.认识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现今的汉字即从甲骨文演变而来3.理解汉字历数千年而不衰,它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连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二、教学要点】本课教学重点:对甲骨文的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难点:识别甲骨文【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1.文字演变2.汉字结构(1)、东汉许慎编写,总结汉字构成和使用的方法。
(2)、构字四法:——山、——刃、——林、——渭【四、合作探究】1.你能说一说关于我们汉字起源的传说和古代的记事方法吗?2.你能否给大家讲一下汉字的真正起源,可否举例说明。
3.试着解决一下课本P96页阅读与练习【五、课堂检测】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A、甲骨文—金文—小篆B、金文—隶书—小篆C、甲骨文—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A、形声表意B、历史悠久C、书法艺术D、电脑输入快捷6、就汉字的构成而言,你所学的汉字大多是()A、象形字B、会意字C、指事字D、形声字7、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A、仓颉B、黄帝C、秦始皇D、汉武帝8、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火B、文字的出现C、制造工具D、定居生活10、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下列遗址中未发现刻画符号的是()A、元谋B、半坡C、河姆渡D、大汶口11、阅读下列材料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因其为中药材,便卖给中药铺。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word教案 (1)
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第19课文字演变1、我国的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2、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3、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总结了汉字构字的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以及连笔书写的草书和行书。
5、汉字的基本特征是:形声表意。
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第20课青铜铸鼎1、商周时,人们把铜、锡、铅熔冶铸成青铜器,青铜冶炼是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2、“乳丁纹平底爵”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
3、青铜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生产工具等。
4、目前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器是司母戊方鼎。
5、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第21课诸子百家1、春秋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3、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其言行由弟子整理成《论语》;是大教育家,相传弟子3000名徒72人;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等6部文化经典作为教材。
4、战国时的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孟子》一书,主张“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提倡做人要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名《道德经》)传世。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主张“无为而治”。
6、战国时的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今世必然胜过前世;强调“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其理论被秦始皇采用。
第22课文化艺术1、战国时的楚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主要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华师大版七上第19课《文字演变》教案〖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复习导入〕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
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当然,这一点
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
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
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南方人讲的话北方人很难听得懂,北方说的南方人有可能也不知是啥意思,但当这些话语成为文字时,形声表意的方块字,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
因此,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我们前面说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学生在述点时,汉字的作用讲的不够,我在总结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前面讲了)〔分层推进〕(约20分钟)△再读教材△快速提问①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师:引导学生看“结绳记事示意图”及小字内容:“古者无文字。
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强调其“只是一种记事方法,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仓颉造字”这个传说:注意两个时间概念“战国时期”、“黄帝时代”。
相传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
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
②为什么会有仓颉造字引起“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这样的传说?
第二课时①提问: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学生回答集中于解释这个传说,也有同学说仓颉聪明、人们掌握了文字引起万物的害怕等各种答案,但没有同学从古人对文字的态度这个方面来回答问题②我国文字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而来的?(刻画符号)指导学生看书,要求学生标出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
画出符号,请学生猜测
/gsls/flashweb/wenziyanbian/data/infor/images/symbol/19-4.jpg
③甲骨文
⑴什么叫甲骨文?(学生读课文)
⑵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强调:王懿荣)
⑶甲骨文在文字演变中的地位?(强调: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⑷什么是构字四法?(回忆上节所说的“六书”)要求学生到黑板前完成“阅读与思考”:山(象形)、刃(指事)、林(会意)、渭(形声)。
二班和五班,一次OK。
六班找了两个学生都没有做对。
(好班里的南郭)④甲骨文后相继出现哪些字形?(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引导学生回忆小篆、隶书的有关知识。
指导学生看“汉字字形图”介绍有关“虢季子白盘”的资料。
(唇亡齿寒、刘铭传)〔贯通评价〕本课我们学生了“汉字演变”,我们知道: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是文字起源的传说。
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甲骨文后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结构仍没有变。
汉字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20课“青铜铸鼎”,请同学们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后,阅读第20课的内容,下节课,就不专门留时间让同学们阅读了。
〖教学资料〗课件:《文字演变》h ttp:///gsls/flashweb/wenziyanbian/index.htm 考证:刘铭传其人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