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金矿田开发利用探讨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摘要:小秦岭金矿田处于复杂的地质背景下,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区带。
因此,我们可以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且要对其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思考及对策小秦岭金矿田地质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但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的勘查和开发后,小秦岭主矿区地表和近地表的矿产资源差不多已经枯竭,同时又由于着落后的勘查工作,使得许多矿山企业陷入了倒闭危机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必须要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分析其对策。
一、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1、对太华群的下延深度分析太华群位于东秦岭北坡,是小秦岭的主体部,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以中压相系角闪岩相为主,原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
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班玄武岩,它与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太古代绿岩带玄武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是金矿田的矿源层。
因此,太华群是否有向下延深的能力,是决定了能否成矿的重要条件。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小秦岭太华群变质杂岩核体是一个有根的地体,是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肯定是会有向下延深的可能性的,并且已经得到了有关的资料证明,太华群下延的深度有可能是在4.7到13.5千米,而太华群的厚度是7.8到13.6千米。
从中,我们之上可以看出在4.7千米深度的地方还是存在有太华群的,也就是说可以找到金矿。
2、小秦岭矿脉规模以及矿化深度小秦岭金矿都受到构造带的控制,这些构造带也可以称为矿脉,属于可型剪切带。
其具有的特征是:它的延伸长度大,陡坡倾斜穿切到地壳延深到地壳和上地幔的部分;具备着长时间的活动,具备着一定的石穿性。
在金矿区内最大的长度是5千米,其次是q12和q161,长度都不小于1.5千米。
在估计一般长与斜深等,金矿区的较大矿脉和斜深应该是在1.5到4.4千米。
与当初早已控制的500到1200米做比较,是具备着深部找矿构造条件的。
3、估计小秦岭地区剥蚀深度根据一些地质专家计算,形成小秦岭金矿形成有关的花岗岩的侵位深度是7千米,成矿的深度是4.6千米,所以矿化的深度范围是2.4千米。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探工作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在陕西小秦岭地区,通过地质测量和野外调查,可以识别出 地层的分布、岩石的类型和构造的发育情况等关键地质特征 。这些信息能够为后续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帮助确定 可能存在的矿产类型和分布区域。
寻找矿产资源
总结词
矿产资源的寻找是地质勘探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综合分析地质特征和成矿条 件,可以预测潜在的矿产富集区域,为后续的矿产开发提供目标。
01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设立奖学金和科研基金
02
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深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引进外部专家
03
积极引进外部专家,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公司技术和管
理水平的提升。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01
02Leabharlann 03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 效率。
实施信息化管理
样品加工与分析
对钻探取得的样品进行加工、制备和分析,提取与金矿有关的化学成分信息,如金元素含量、伴生元 素含量等,为金矿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提供依据。
03
地质勘探工作实践与 经验
现场工作实践
总结词
注重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研究,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 ,重视野外地质调查与编录,加强室内综合研究与分 析,重视矿区地质及成矿规律研究。
在勘探过程中,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问题,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探工作采 取了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保证了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工作展望
继续深化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探工作,对已探 明的金矿资源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价,进一 步了解其分布、储量和品位等特征,为后续的开 发和利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探工 作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浅议小秦岭深部金矿成矿规律——以大湖金矿为例
l I 3 . 1褶皱
小秦岭台穹总体褶皱形态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形 , 西起陕西提峪 , 东至河南娘娘 山, 长约 1 0 0 k m, 宽约 1 0 ~ 2 0 k m,自 北 向南 由五里村背形 、七树坪向形、老鸦岔 ( 主) 背形、庙沟 向形 、上杨砦背形等次 级褶皱组成 。根据区域构造研究和同位素年龄资料分析 , 褶皱形变的主要时期应为太古代末 。 1 - 3 . 2 断裂 区内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具有相似的构造运动史 ,至少可划分出三个活动期次 。早期具韧性剪切变 形特征 ,形成角闪岩相糜棱岩及构造片岩带 。中期具韧一 脆性变形特征 , 形成绿片岩相糜棱岩,并有 同构 造期多种岩脉侵入。晚期为脆性变形 ,以正向滑移为主,略具左行平移特征 ,形成数十至数百 m宽的破 碎带 和 断层 崖 、断层 三 角面等 构造 地貌 口 】 。 近东西向断裂成带分布 , 是该 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按其倾 向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北倾和南倾两个亚 组。在老鸦岔背形及其南部 ,以南倾断裂最为发育 ,如控制 ¥ 5 0 5 ¥ 6 0矿脉产出的断裂 ,北倾者次之。 在五里村背形及其北部 ,以北倾断裂最为发育,如 F 5 断裂 ,南倾者次之。在区域上 , 南倾断裂具 中等倾 斜 ,北倾断裂具缓倾斜 。南部的南倾断裂和北部的北倾断裂 ,规模较大 ,长达数千米 , 是大 中型金矿 的 主要储矿构造。前者如文峪金矿 、杨砦峪金矿 ;后者如竹峪金矿 、大湖金矿等。北部的南倾断裂和南部 的北倾 断裂以及 中部 的同组断裂规模较小 ,但沿走 向和倾斜延伸较大 ,已发现许多中小型金矿 ,如马家 凹金矿 、金渠金矿 、出岔沟金矿和桐沟金矿等 。该组断裂以含金石英脉—蚀变构造岩为特征 ,沿走 向和 倾 向均呈波状起伏变化 ,是 以压性为主的破裂结构面。 其它各组断裂产状一般较陡 ,北西向和北东 向断裂具扭性特征 ,近南北 向断裂具张扭性特征 ,沿断 裂多被辉绿岩等各类岩脉充填 ,是区域上的控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造。断裂中有含金石英脉分布 ,在特定构造部位可形 成工 、 I 矿体 。
陕西小秦岭地区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析
名 的金矿 有利 成矿 区带 , 黄金储 量在 全 国 占有 重要 地位 。该 区金矿 资 源丰 富 , 保 有储 量较 大 , 但
该 区矿 石 消耗 较 大 , 按 目前 的资 源保 障程 度 分析 . 严 重 影响 了本 地 区金 矿 资 源开发 利 用 的 可持
续发 展 若不尽 快 继续加 强金矿 资源找矿 勘探 工作 , 在 5年之 内将 有 四分之 三的金 矿 山 。 因资源
少地 区出现资源枯竭 、 矿 山倒 闭 、 经 济 发展 趋 缓 等现 象 . 而 新 增 加 资
源 工作 却举 步维艰 目前 . 陕 西 省小 秦 岭 地 区 金 矿
有 2 9个 矿 区 , 大 型矿 区 1 个、 中 型
矿 区 6个 、 小 型矿 区 2 2个 . 设 采 矿 权3 0余 个 金 矿 主要 赋 矿 层 位 太 古 界 太 华群 变 质 岩 系 . 矿床 类 型 主 要 为石 英 脉 型 、变 质 碎 屑 岩 中 脉 型。 特点 是矿脉分布集 中 、 金 矿 品
能为 7 4 . 0 9万 t / , 年 .按产 能 静 态算
还可保 : 按 目前 产 量 7 1 . 0 8 大 障 中 3年 小
踯
矿资源保障程度 。 ①鼓励社会个方 面 资金 投 入 进行 风 险 勘查 . 实 现投
1 金矿 资 源概 况
小 秦 岭 金 矿 区主 要 分 布 在 陕 西省渭南市潼关 县 、 华 阴市 , 商 洛 市洛南县 . 是 燕 山构 造 期 统一 地 质 背 景 下 由一 次 连 续 性 地 质 作 用 而 形 成 的矿 床 ( 见图 1 ) 。小秦 岭 地 区 金 矿 位 于 华 北 地 台南 缘 小 秦 岭 隆 起北 部 的太华 台拱 区 华 北地 台南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
1 . 基底变质岩及其含金性
低的 大 t 小 秦岭 花 岗岩 一 绿岩 带 出露 的新 太古代 变质岩 系, 包括 下基底 变 程 度也最 低 ( 如 果 按 照小 秦 岭 变 质 ¨ h ~ ’ 质基性 表壳 岩和侵入其 中的变T T G 岩系 ( 杨寨 峪灰色片麻岩、 四范沟片 麻状花 岗岩) ; 上 基底观 音堂组 ( 变粒岩 、 浅 粒岩、 黑云斜 长片麻岩) , 焕 岩自 下而上的层 序 考虑, 杨 ■ L ’ i … 池峪组 ( 大理岩 、 透辉( 透闪) 石大 理岩) 奉峪 ( 1灰 色 麻 岩 丰 度 最高 ≥ 一 ~ 蚤… 一 一i 一 1 . 1 金的丰度 2 8 × 1 0 ) , 焕 池峪 组大 。 一1 。 z , 小秦岭 太华 群作为小 秦岭 表1太华群地 层中金 的丰度对 比 金 矿 带 最 重要 的赋 矿 围岩 , 历 作者 时间 样 品数 A u 的丰度 其 变 异 系 数 以 观 音 。 I - 4 与 … 年 来曾有众多学者 对其中A u 的 堂 组变粒岩类 最高 ( 4 9 . 0 6 ) , 其次 为四范沟片麻状花 岗岩 ( 2 . 8 9 ) , 焕池 ( 1 O - 9 ) 丰 都进行过研 究 ( 表1 ) 。 峪 组最低 ( O . 6 6 ) 。 董礼 周 1 9 7 9 1 0 2 2 4 林宝钦 1 9 8 0 7 5 2 . 6 2 表 中数 据表 明, 不 同 作者 2 . 花 岗岩 及其含 金 性 王定国 1 9 8 1 2 . 8 4 之间A u 的 丰度差 异较大 。 造成 区内岩浆活动频 繁, 岩浆岩具多岩类、 多成 因, 多其次活动 特点 。 约
地区 金矿床 的成矿特征进行分析, 认 为: 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 自 以幔 源 物质为 主 的太华群变质岩, 其岩性主要 为斜长角闪岩和片 麻岩。 【 关键 词i金矿; 物质; 来源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摘要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的变化,建立基本的成矿模式,并且根据隐伏矿床预测的工作方法开展区域成矿预测。
关键词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隐伏矿床预测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107-021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小秦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山脉,气候温和,降水充足,矿物资源丰富。
宏观小秦岭全区,中部地层较新、北部及南部较老,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向斜构造,其核心部位乃是古生界浅变质岩层系,属于典型的冒地槽海相沉积变质岩,翼部是元古界火山沉积岩,为标准的优地槽海相火山沉积岩系。
地壳发展不同阶段,在不同大地构造性质的构造层中,赋存不同类型的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地洼阶段,在空间上,成矿作用贯穿三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层。
小秦岭地区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金属矿产包括有金、银、硫铁矿、铜、汞、镉、铊、镓等。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矿田的分布位置属于华北地台西南缘豫西断垄,其总体褶皱形态呈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
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太华群,太华群为一套基性火山属于沉积变质岩系,在金矿的矿源层中泥盆系主要是灰岩为主其次是石英片岩、角岩化板岩、泥灰岩、石英岩等;石炭系的灰岩、泥灰岩,这些为小秦岭地区主要含金层位。
上列层位成为小秦岭地区沉积在造型以及海相沉积型金矿床形成的雏形。
小秦岭地区的矿源体包括安山岩、斜长角闪岩、闪长岩、凝灰岩、似斑状花岗岩以及正长斑岩等。
2 隐伏矿床预测方法隐伏矿床的工业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外漏与地表面的矿床储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探寻矿藏的重点放在寻找隐伏矿以及难以被人认识的矿床上方面。
许多矿床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就需要我们对隐伏矿床预测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或地质体的规模、产状及空间变化规律,分析推测其延深情况,编制具有较高水平的地质预测图,可以有效缩小深部找矿靶区(prospecting target)的范围。
小秦岭金矿田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聚集规律探讨
注:④ 黎彤197 6年。
浆碳酸盐型的上限。因此 ,可以认为,小秦岭矿
收稿日 期:2008- 07- 20 作者简介:王社全( 1979- J .男.山两运城人.19999毕qk:F南 工业学校。地质矿产助理下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勘杏及找矿工作,I Tel ) 138379142 40
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成岩期( 35—2晚年间) :伴随着太古界太
华群的成岩作用形成金矿的成矿物质开始堆积。
限( 10. 07‰ ) 属变质花岗岩型的范围。另外还有
变质作用期( 20~144Z, 年间) :伴随着区域
两个白钨矿样品的60”值,分别为0.77%e和1.60%o 应属于海水沉积型。由此可见,在小秦岭金矿 床形成过程中,氧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主 要与岩浆活动有关,但与海相沉积作用也有一 定的关系。 2.2.4氢同位素
1 变化于47.6~5 000之间,其中Au与Pb的成矿聚集
程度至少在 蝴以上。形成小秦岭型金矿主要
个人在 小秦岭地区 所接触和搜集 的资料,来 探讨 小秦岭金矿田金矿成矿物质来源问题。
成矿元素的高克拉克浓度 说明成矿物质可能具有 多源性特征。
1成矿地质背景
小秦岭金 矿区位于华北 地块南缘之巨 型成矿 带中秦岭 成矿带北侧,所 属次级构造单元 为华熊 台隆小秦岭台穹。区内出露一套新太古代花岗一绿 岩带,由变质表壳岩系( 绿岩) 和变质侵人岩系 ( 花岗质片麻岩系 ) 两类岩 石单元组成。 其中。 绿岩为一 套中基性火山一 沉积建造的中深 变质岩 系,统 称为太华 群。
性脉岩和重熔花岗岩等多期岩浆活动。它们在 空间上的聚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每一次岩
潼关小秦岭地区黄金成矿规律研究
层则是 由深变 质岩 系构成 的 , 而下部则是火 山岩系 和石英岩所 构成的 , 盖层上部则是碎屑岩 和碳酸盐岩所构成 的。因为一 直
以来受 到秦 岭褶皱 带和板块 边界 深断裂之影响 , 潼关小秦岭地 区的构造形态 比较复杂 ,其 中北部地区具有宽缓褶皱形态 , 而 南部 则是 线性 褶皱 形态 . 东西 向断裂发育是最显著 的。因为潼 关小秦岭地区可以划分为华北与秦岭等两大 区域 . 而北 部属 于 华北区中的豫 西小区 , 南部 的秦 岭褶皱带 出露地层则是 陶湾群 和宽坪群 。潼关小秦岭地区为我 国第二大黄金矿产生产基地 , 而上太古界 中的太华群则是主要 出露地层 . 而基性 火山一沉 积 变质则是太华群 中的主要岩系特征之一 . 同时也是 潼关 小秦岭 的主要含金层 。 潼关小秦岭地区的金矿 田则是 以老鸦岔脑一娘 娘 山复背斜所构成之格局 。因为断裂层发育时 间比较长 , 已经 经历 了诸 多活动 . 因而属 于导矿构造 , 印支一燕 山期和一部 分 次级断裂和裂 隙构造 由于岩浆活动极为频繁 , 广泛分布于不同 期次 的侵人岩 , 再 加上 岩浆 的活动具 有多期次 、 多旋 回之特点 , 因而形成 了以酸性岩浆 侵入为 主体 的构造状态 , 同时 , 活动最 强烈 的则是燕 山期 的岩浆 , 成矿元素之活化迁移需要的热源和 热液则主要是 由岩浆多期 活动所提供 的。 2 潼 关小 秦 岭 地 区黄 金 成 矿 的基 本 规 律 潼关小秦岭地 区东据 崤函 ,西为潼关 山脉 ,气候 较为温
关键词 : 潼关小秦岭地 区; 黄金 ; 成矿规律
中 图分 类 号 T D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5 1 6 8 ( 2 O l 3 ) l 9 — 0 1 6 4 一 O 1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本文对河南小秦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模式,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岩浆岩成矿模式小秦岭金矿区是仅次于胶东金矿区的我国第二大金矿产地,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南部边缘(图1),是华北南缘多金属成矿带(Au-MO-Pb-Zn-Ag)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地理位置上位于河南和陕西的交界处,主要是河南灵宝和陕西撞关境内,西起陕西华山,东至河南省灵宝一朱阳盆地西北边缘,长50km,宽7-50km,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分别以小河断裂和太要断裂为界,总体呈不规则带状,主要由基底岩石和晚中生代侵入岩组成。
本论文主要关注河南境内小秦岭金矿及相关的岩浆活动。
1地质构造华北克拉通南缘和秦岭造山带以近东西向褶皱和断裂为主,从北到南包括三宝断裂、栾川断裂、商丹缝合带、勉略缝合带,它们构成华北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南秦岭、扬子陆块的分界。
小秦岭地区构造上属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属于夹持在三宝断裂和栾川断裂中间的华熊地体,受中生代秦岭,或主碰撞发生于晚三叠世,据碰撞造山的影响,小秦岭地区受到强烈挤压,主要的构造也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
区域褶皱主要是呈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复式背斜由一系列的次级褶皱组成,从北向南主要有五里村背斜、西阴一雷家坡向斜(七树坪向斜)、老鸦岔复式背斜等,其中老鸦岔复背斜为横贯全区规模最大的褶皱构造。
褶皱发生在前寒武纪,但在中生代造山时又重新活化。
主要断裂包括南北围限本区的近东西向的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区域内由北向南还有焕池峪和观音堂断裂。
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部分大型东西向的断裂被认为形成于大约250-210Ma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地体增生时期,其中包括本区的南北围限断裂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侏罗纪到白垩纪时,这些断裂继续活动发展为正断层,次级的NE、NW、NNE向的断裂也在该时期发育。
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一级脆性一脆韧性剪切带中。
例析小秦岭矿区的找矿方向
例析小秦岭矿区的找矿方向小秦岭密集分布着许多大众小型的金矿,黄金产量几乎占我国的一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资源的开采速度,浅部和地表的金资源量日益紧张,许多矿产企业陷入了困难的局面。
因此,寻找代替资源,进行深部找矿是目前矿产企业重要研究的课题。
一、小秦岭区域的矿石特征——以陈耳金矿为例(一)矿物成分小秦岭有二种非常关键的金属矿物,一是自然金;二是银金矿。
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磁铁矿、黄铁黄铜矿、闪锌矿等,次生氧化矿物有蓝铜矿、褐铁矿等,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重晶石等。
(二)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化学成份中有用元素是Au,其品位为0.79~137.3克每吨,全矿区平均7.05克每吨;伴生元素为Ag、Pb、Cu、S等4种,其含量为Ag0.8-146×10-6、Pb0.03-28.5×10-6、Cu0.007-5.77%、S 0.3-15.45%。
其次有少量Zn、Bi、Sb、Ni、Co、As等。
有害元素含量为As 3.33×10-6、Sb7.320×10-6、Bi25×10-6,Zn43×10-6。
以陈耳金矿为例,其主要有SiO2(85~95%),Al2O3(2~10%),其次还有MnO、FeO、CaO、K2O等。
微量元素主要有金、铜、铅、锌、硫等,伴生有益组份主要为银、铅、硫等。
(三)矿石的结构与构造矿石的结构会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有一下五种类型,一是固溶体分离结构;二是热液结晶作用结构;三是交代作用结构;四是表生作用结构;五是压力作用结构。
(四)围岩蚀变矿体的周围通常都是由混合岩、伟晶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以及这些岩石经动力变质形成的构造岩,构造岩一般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糜棱岩;二是碎裂岩。
由于在含矿热液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硅化、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次有绿帘石化、黑云母化等蚀变类型。
而这些蚀变通常都会以不同的类型互相叠加在近脉体围岩里。
关于小秦岭金矿的成矿时代探讨
,
结 合同位
素地 质 年 龄 资朴
纪 古 新 世 之初
,
探 讨 了 小 秦岭 金 矿 的 成 矿 时 代
,
。
通 过 实 际 资朴 分 析
,
认 为 小 秦岭
金 矿 的 成 矿 时 代 为 燕 山 构 造 岩 装 活 动期 的 末 期
成矿 年龄 为 7
即 在 中 生 代 晚 白 圣 珍 到 新 生 代 第三
;
小 秦岭 金 矿 田 内的脉岩 和 岩体 是 比 佼 发育 的 岩体 ) 晶岩
、 、 、 、
比 较大 的岩 基有
)
,
、
片麻 状花 岗岩 ( 桂 家 峪 此 黑 云 母 花 岗岩 ( 娘娘
,
代 二长 花 岗岩 ( 小 河岩 体及 其 以 西直 到 垣 头 一带 的岩 体 文峪 岩体 华 山 岩体
、
、
ó 如 . . ó
物 构 抽 。 ó 子
. .
抢 口 ó 的 。 曰 ` 昌 范 。 记 “ 1 价 的 ó 口 -o z u 2 一 。 沈 山 口 工 乏 勺 1 一 ō ǐ é ù 幼 日 三 .W P 日 白 曰 1 l,州 f 品 P P 肠
ó l 。 ó 仍 心 付 功 目 ó 月 口 绍 。 ` . 2 s o u ` 寸 相 ù 妇 即 1 ù 叫 月 ō 一 幼 ù 妇 q 1 J 助 P d 口 已 谓 已 d
。 .
.
9 亿年 0
)
, ,
)
,
甚 至 认 为 是 元 古 代 晋 宁期 或 吕 梁期
,
也 有人依 据含金 石 英脉 穿切辉 绿 岩
1
( 辉 绿 扮岩 ) 的地 质事 实
结 合辉 绿 岩 的 K 一 A 同位 素地 质年 龄 (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摘要】通过对基底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含金性进行分析,以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幔源物质为主的太华群变质岩,其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
【关键词】金矿;物质;来源截至目前,在小秦岭金矿田中(河南部分),已查明大型金矿5处,中型10处,小型20余处。
其总资源储量达数百吨。
矿床类型绝大多数为石英脉型,个别为破碎蚀变岩型。
这些金矿集中分布于面积为480km2的花岗—绿岩带中,主要集中于相距约15km的文峪和娘娘山两个花岗岩体之间。
这些矿床的矿物成分,矿石中金属元素,矿化剂元素,S、Pb及O、δD等同位素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上充分显示了金矿成矿的同源性。
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矿源层的重要性。
1、基底变质岩及其含金性小秦岭花岗岩—绿岩带出露的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包括下基底变质基性表壳岩和侵入其中的变TTG岩系(杨寨峪灰色片麻岩、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上基底观音堂组(变粒岩、浅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焕池峪组(大理岩、透辉(透闪)石大理岩)1.1金的丰度小秦岭太华群作为小秦岭金矿带最重要的赋矿围岩,历年来曾有众多学者对其中Au的丰都进行过研究(表1)。
表中数据表明,不同作者之间Au的丰度差异较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采用资料来源不统一;所采样品存在明显空间位置差异或不同类型样品代表性差异(如不同地区或近矿化地段样品等);各测试单位所提供存在的时间、批次、测试方法的不同以及不同实验室存在的分析误差,数据统计计算方法的差异等。
但分析时间较早或用化学斑点法分析的数据,Au的丰度通常偏高。
80年代之后,采用化学光谱法测定的Au丰度有所降低。
小秦岭太华群Au丰度为0.6~2.46×10-9。
陕西省太华群Au的丰度相对河南偏高[1]。
我们根据37件有代表性的变质岩样品测得Au丰度为0.98×10-9。
最小值0.16×10-9,最大值37.22×10-9,变异系数3.55,其分布形式为多重母体(图1),为3个母体,他们的众值依次为0.53×10-9,2.0×10-9,8.38×10-9。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全文)
该隐伏有尚未出露的太华群下基底岩系。 根据资料可知,太华群区别于周围的其它地质体的明显特征
就是“重高磁高”,而且根据重磁资料的计算可以得知,太华群 的分布范围大于地表出露的面积。向下可以延深。那么深部就有 可能有太华群,而太华群又是金矿源层,所以延深开发就有可能 找到新的金矿体。
3.2 燕山期花岗岩为金矿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 众多一线专家推测,小秦岭金矿的形成动力的来源主要就是 华山、文峪、娘娘山岩体。这三种岩体的化学成分见下表。通过 分析成分表可知,岩性碱性弱,成岩时代近,属于燕山期岩浆活 动的产物。结合当下已经发现的矿床分布来看,一般金带都是出 现在文峪花岗岩的周边的范围,但是在华山岩体的周边就很难发 现矿体。结合地球化学的异常特性来看,华山、文峪岩体有着类 似的岩体构造,但是它们是独立完整的地球分带。这就说明了在 陕西小秦岭金矿主要与华山岩体有关,尤其是在华山岩体周围的 构造带叠加的异常区,这是金矿形成的有力地段。综合推断可知, 在华山岩体周围可能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岩体岩石化学成分表 3.3 脆―韧性构造带是金矿的赋矿空间 通过资料分析可知,小秦岭金矿床主要受区域韧性剪切带操 纵,深部则在主构造交汇处形成含金构造蚀变岩型矿床。而我国 陕西的小秦岭地区正好坐落在这个构造交汇复合部位。通过一般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前言 小秦岭是我国几大金矿富含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已探明发现 的含金石英脉和含金构造蚀变带余条,大型金矿床个,个中型矿 床,个小型矿床,总储量在余吨。由于当前很多矿区都是超前开 发,很多已经探明的地表和浅部金矿都已经被严峻开发,导致整 体资源保有量不足。这就使得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连续后续资源 成为了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1 地质背景 小秦岭金矿是位于我国华北地台南缘小秦岭隆起北部的太 华台拱区,其主要地层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建筑的深变 质岩,金的矿源层分布于背形核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 片麻岩层。区内构造主要有老鸦岔背形、五里村背形和七树坪向 形等,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矿产主要是以金矿为主,钥、铅、银、 铜、钨、硫矿为辅;目前各矿带的勘探深度一般为,北矿带勘探 标高,中矿带,南矿带。小秦岭金矿集中区构造及矿带分布图如 下; 2 小秦岭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 2.1 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含金石英脉含于太华群断裂蚀变带中,典型矿脉代表有潼峪 矿田,文峪金矿田等等。
浅谈小秦岭金矿带金渠金矿区深部探矿和开发利用的利弊
浅谈小秦岭金矿带金渠金矿区深部探矿和开发利用的利弊[摘要]小秦岭深部探矿因成为金渠金矿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提出其见解对企业以后生存、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秦岭;深部探矿与开发;利弊小秦岭金矿带是我国主要产金地区之一,其位于河南省和陕西省交界。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通过地质勘查共发现了:秦岭、文峪、金渠沟、崤山、上宫等金矿床(点)近200个。
金渠金矿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在小秦岭金矿带中部,分水岭北侧,地势南高北低。
矿区内地质条件非常利于成矿,其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岩浆活动频繁,韧、脆性不同深度层次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有多条金矿脉产出,找矿前景良好。
经多年探采,对矿区内上部、中部成矿规律,矿岩依存关系,成矿构造特点已基本查明,深部探矿和开发利用的地质条件已经成熟,主要有利条件有下面几点。
一、政策层面全国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就包含金渠金矿区,一期工程效果非常好,共探明金金属量8.5吨(项目续作正在积极筹备)。
同时,河南省正在实施小秦岭深部整装勘查项目,金渠金矿区划分在北中矿带(前期工程在矿区的北侧,已有部分工程见矿),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
有这些政策的支持和国家对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对金渠金矿区深部探矿工程起到了主导和推动作用。
二、矿区地质金渠金矿区位于老鸦岔复背斜中段北翼,西阴—雷家坡向斜轴穿过矿区北部。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岩浆活动频繁,韧、脆性不同深度层次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有多条金矿脉产出,找矿前景良好。
金渠金矿区矿脉总体可分为4个矿脉组,自南而北分别为202脉组、16脉组、303脉组和845脉组。
各脉组除16脉组外均为北倾,有露头。
16脉组地表无露头,为南倾隐伏矿脉,与202脉倾向相反,呈“X”型交。
详见下图。
总体而言,矿区内中、上部已施工探采坑道工程超过二十万米,对矿区内大型断裂构造、岩体岩墙、成矿构造和矿体的地质特性已完全掌握,依照“构造控矿、依矿找矿”的原则,利用物探、化探,深孔钻等技术支撑,可以做到有目的探矿、精确找矿。
小秦岭金渠金矿区域成矿模式探讨
小秦岭金渠金矿区域成矿模式探讨摘要:对金渠金矿区域地层与构造,成因成矿机理分析了为例,探讨小秦岭成矿模式。
关键词:金渠金矿区构造特征成因与控矿探讨小秦岭成矿模式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东西向构造体系中,是华北地台的组成部分。
带内地层主要为太华群,变质年龄在2200-2940Ma(U—Pb法),属中朝准地台周边太古宙地体第三旋回(2700-2500Ma)的产物。
金渠金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田东部。
矿区内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产资源蕴藏丰富。
1 地层与构造区内地层以太古宇为主,沟谷中有零星的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层。
自下而上为焕池峪组: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
闾家峪组: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观音堂组:长石石英岩(硅英岩)与斜长角闪片麻岩互层;枪马峪组:岩性为斜长角闪片麻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互层组成。
老鸦岔复背斜核部位于小秦岭分水岭附近,复背斜南翼有枪马峪背斜,北翼依次有西阴—雷家坡向斜和五里村背斜。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受到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使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控矿断裂构造多具韧性剪切带的特征,首先以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为主;其次呈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
韧性剪切带内有糜棱岩、千糜岩等构造岩。
晚期沿韧性剪切带活动的压扭性断裂内,有含金石英脉充填,并有热液交代构造岩或围岩成蚀变岩型金矿石。
其矿区位置主要位于老鸦岔的复背斜轴北侧,并且延伸至西阴—雷家坡向着斜轴的北侧,同时矿区跨越了向斜轴部,矿区地层为闾家峪组、观音堂组。
在矿区内部出露的底层主要为古宇太华群,其中在矿区内的混合岩化作用与区域变质都很强烈,同时岩浆活动呈现的比较频繁,在不同深度中的韧性与脆性层次所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金矿脉在区域内分布的很普遍,这就促使我们找矿的前景非常良好。
位于西阴—雷家坡向斜东段南翼以及核部的矿区内,其中西阴—雷家坡向斜呈现近东西向的展布开来,东起西庭,向西经雷家坡、西阴,至西部被文峪花岗岩体吞蚀,东西延伸约30 km长,南北约2~4 km宽,韧性断层。
关于小秦岭金矿田资源整合的机遇与思路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 Y I NFORM TI ON 2008N O.23SC 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学术论坛小秦岭金矿田面积1000平方公里,横跨河南省灵宝市和陕西省潼关县。
地矿部门及相关黄金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工作,对小秦岭金矿田成矿条件、富集规律、总资源量的、深部矿化特征及评价准则等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因此预测,小秦岭金矿田总资源量超过1000吨左右,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只占25%,这就是说还有35%的储量在深部。
其中,河南省灵宝市无论在面积上、资源储量上,还是黄金产量上,都分别占到80%左右。
经过近30多年的开采,及近20多年无数次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到了2004年时,人们惊奇的发现这里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该区的原表部采矿已转为深部或较深部采矿,原来人山人海式的群众乱采滥挖局面已不复存在,山林恢复了相对的清净。
二是矿权设置过多,利益主体增多,矿山布局不合理。
仅小秦岭灵宝地区就设置金矿权49个,金矿采矿权29个,属37个矿业权人所有。
由于矿权设置过多,单个矿权面积小,资源配置分散,矿山布局严重不合理,阻碍了矿业的发展。
三是矿山工程重复投资,浪费巨大。
由于小秦岭高山深谷型的地貌特征和矿床矿脉分布特点,加上矿权设置过多,形成了深部探矿工程工程量较大(有的探矿硐口已达8000米)。
重复浪费严重。
据我个人不完全统计,该区现有各种中、深部探矿坑口20多个,重复投资可达2.3亿元以上。
然而,目前小秦岭各矿区已探明的可采矿石已接近枯竭,部分选厂基本是在“等米下锅”,这也预示着小秦岭地区金矿资源危机即将来临,或者说已经到来。
为此各金矿企业都不能在不同程度上的投入资金加大深部的探矿工作,努力寻找后备资源,以扩大企业的远景储量,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四是矿产资源纠纷明显增多,企业各自为政,信息难以共享,对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人员)造成极大的浪费,中深部探矿难以进行。
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对矿石资源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使得金矿开采企业加速对金矿田开采的速度,以满足经济市场对矿石资源的需求量。
而河南小秦岭作为我国第二大金矿开采地区,对它的斑岩型金矿进行高效率的开采,是能够有效提高金矿开采总量的最好途径。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对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的成矿规律及其找矿方向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斑岩型金矿的开采效率,成为了各大小秦岭采矿企业的首要任务。
因此,本文将针对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对其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标签:河南小秦岭;找矿方向;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1 简析小秦岭斑岩型金矿勘察发现,在河南省小秦岭所管辖的区域当中,金矿田主要集中在文峪上官地带,它所包含的矿岩系属于上太古界太华群,其赋矿层为一套斜长角的片麻岩。
经过科学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一番仔细的研究之后,发现:小秦岭斑岩型金矿大多产生自脉岩中,所以科学家也称小秦岭斑岩型金矿为“含金石英脉”。
到目前为止,在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田中,已经发现的含金石英脉高达一千一百多条,其厚度普遍在0.4米至1.5米的范围之内。
其中,还有三十多条含金石英脉的长度已经超过了一千米。
2 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的成矿规律为了更为直接的体现出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的成矿规律,现以小秦岭金矿田中的某个区域为例,对其成矿规律进行深入的剖析。
2.1 研究对象本文选取的斑岩型金矿区域位于小秦岭东部的一个边缘地带,它包含了一千多条斑岩型金矿脉以及二十多个金矿床,它的构造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变质核杂岩”、“界面拆离层”以及“边界断裂层”。
2.2 所含矿石类型根据该矿区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含矿石的特点,我们将该矿区的矿石结构分为了五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分别是:竹叶型、压碎型、晶体型、假象型以及碎裂型。
其中,绝大多数的岩石都以碎裂型的结构方式存在。
其次,在经过对该矿区的金矿石分布情况进行一番全面的勘测之后,我们把该矿区的构造划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团块型、网块型以及细脉侵染型。
小秦岭金矿田典型矿脉矿化趋势面 分析与深部预测
小秦岭金矿田典型矿脉矿化趋势面分析与深部预测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金矿,其矿体主要分布在矿山的东部和北部。
在矿山东部地区,主要是半浅成低温热液多级充填型金矿床;而在北部地区,则主要是深成高温热液单级充填型金矿床。
针对这些矿体,我们可以分析其典型矿脉矿化趋势面,并对其深部进行预测。
针对小秦岭金矿田的半浅成低温热液多级充填型金矿床,其典型矿脉矿化趋势面主要表现为矿脉在深度上有逐渐加深的趋势,同时矿脉宽度也逐渐增大。
此外,矿脉中的石英脉、方解石脉等非金属矿物含量也逐渐增多。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矿脉的矿化程度逐渐加深,并可能存在与之相伴随的非金属矿物。
对于深部预测,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该矿体所处的方位和区域构造特征,以了解其可能的地质条件和地下岩体结构,以便进一步确定开采方案。
而针对小秦岭金矿田的深成高温热液单级充填型金矿床,其典型矿脉矿化趋势面则表现为矿物质种类和含量有明显变化。
矿脉的矿物质种类逐渐由含铜-铜铅矿向含金-金银矿转化,同时含量也逐渐增加。
此外,矿脉的规模也逐渐增大,矿脉内的异常集中度逐渐加强。
基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断该矿脉由铜铅矿转向含金-金银矿石的可能较大。
对于深部预测,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该矿体所处的晶体岩和构造带等地质条件,以确定其形成机理和深部矿化规律,为深部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了解小秦岭金矿田典型矿脉矿化趋势面对于深入了解矿体的矿化规律和寻找深部矿化提供了指导意义。
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体,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调研方法和勘探手段,结合地质条件和矿床类型,找到分析方法和策略,实现深部预测的信息全面性和准确性,为金矿勘探成功扩大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岔、 杨 寨 峪等 主褶皱 背斜 中 西段 。
2 . 2 矿 脉特征
析, 对 于我 国金 矿发展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只有对 小秦 岭地 区金矿 田的地 质构
造和矿 床 特征进 行详 细 的分析 , 才能更 加科 学 的对 资 源进行 开 发利用 。
矿脉一 般呈单 脉产 出, 具有 膨胀 、 分支 、 复合 现象 。 矿 体形态 一般呈 脉状 、 透 镜状, 长度 一般 为 2 0  ̄ 3 5 0 m, 最 长可 达7 0 0 m, 垂 深一 般为 1 0 0  ̄ 5 0 0 m。 矿 体 在 矿 脉 中多 分段 富集 , 相邻 近的两 个矿 体间往 往呈 左行侧 现 。 无论 在走 向和倾 向
2 . 3 矿物成 分
该 区地 层区划属 华北 区豫 西分 区, 出露地层 主要为上 太古宙 太华群 深变质
岩系, 其北 为新生 界第 四系沉 积物 , 南 为 中元 古宙 长城 系高 山河组浅 变质 沉积
岩, 主 要包括 石 英岩 、 泥砂质 板岩 、 白云岩等 。 高山河 组 以角度不 整合超 覆于 太 华 群不 同层位 之上 。 赋矿 地层 主要 为太华群 , 自下 而上划 分为 : 大月 坪组 、 板 石 山组、 洞沟组 、 三 关庙组 、 秦仓 沟组 、 桃峪组 岩 石主要 为斜 长 ( 角闪) 片麻岩 类 、
黄铁矿组合 , 自然金一 石英一 黄铁矿一 方铅矿组合, 自然金一 黄铜矿一 磁黄铁矿一
石英一 黄铁矿组 合 , 自然金一 石 英一 褐铁 矿组合 , 自然 金一 孔雀石 一白铅 矿一 褐铁 矿— 石 英组 合等 。 这 些矿 物共 生组 合是 寻 找金矿 体 的直 接 标志 。
小 秦岭 金矿 田地处 豫 陕交界 的灵 宝 、 潼 关一带 , 东 西长 1 0 0 k m以上 , 南北 宽近5 0 k m, 是我 国最重 要产 金基地 之一 。 小秦岭 金矿 田矿床地 质特征 的研 究分
型 含金 石英 脉约 占总 脉数 的8 0 %, 多金 属型 含金石 英 脉主 要发育 于 文峪 、 金 硐
上矿 体多位于 矿脉产 状变化处 , 分支 复合处 , 构造交叉 处 。 矿 体一般 顶部和 底部 品位较 贫 , 中部和上 部 品位较 富。 矿体厚 度一 般为0 . 3 " 2 m, 最厚 可达 7 .8 m。
1 . 小秦 岭地 区区域 地质 概况 小秦 岭金矿 田处 于秦岭 东西 复杂 构造带 与新 华夏系第 三 隆起 带 交接部 位。 成 矿地 质背 景主要 是多 种地质 因素 的复合 , 即赋矿地 层为 多期变 质变 形的
可 达1 0 0 0 g /, t 变 化 较大 , 相邻 两样 品 品位相 差数 倍 至数 十倍 是 常见 现象 。 品
位变 化 系数 根据 中段统 计为 9 1 % 2 2 8 %, 如按 整 个矿 体进 行 统计 则全 都大 于 1 0 0 %。 属 不均 匀 不均 匀型 。 从整 体看 , 品位 、 厚 度 两者之 间呈正 相 关关系 , 偶 见 负相关 或不 相关 关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矿 脉矿物 成分 除 自然金 、 银金 矿等金 矿物 外 , 主要 为石英 、 黄 铁矿 , 次要 矿
斜 长角 闪岩 类 、 混合 岩类 等 。 区 内混 合 ( 片麻) 岩, 原岩 为 中酸性 火 山岩 或侵入 岩 ; 斜 长角 闪( 片麻 ) 岩, 原 岩 主要为 中基 性火 山岩 ; 黑云斜 长片麻岩 , 原岩 为凝灰质 岩或凝 灰质粘 土岩 , 石 英岩, 原 岩为砂岩 ; 大 理岩 、 透 闪石大 理岩 , 原岩 为碳酸 盐岩或泥 质灰岩 。 即太 华 群 由下 而上 , 原 岩 由中 ( 酸) 性火 山岩 一基性 火 山岩 一火 山沉积 岩 一沉积 岩 。 1 . 2 构造 小 秦岭 金矿 田位于 秦岭东 西复杂 构造带 北亚带 与新 华夏系 第三 隆起带 的 交 接部 位 , 主要 构造 形迹为 东 西向 。
上 太古宙 太华群深 变质岩 系 ; 控 矿构造为 东西 向构 造叠加北 东 向构造形成 的斜
网格状 断裂 系统 , 多期 的构造一 热 事件使 金元 素 多次活 化迁 移富 集成矿 。
1 . 1地 层
厚度变化系数为5 2 % 8 3 % , 属中等变化类型。 矿石品位一般为5 1 9 g / , t 最高
理论广角
I ■
小 秦 岭地 区金 矿 田开发 利 用 探 讨
许 伟 原旺兴
( 河 南金 渠黄 金股 份有 限公 司 4 7 2 0 0 0 )
[ 摘 要] 本文 针对 小秦 岭地 区金 矿 田区域 地 质情 况进 行 了阐述 , 并对 其矿 床特 征有 一 定的研 究 。 在 准 确掌 握地 质资料 的基础 上 , 如 何对小 秦 岭地 区 金矿 田 有 效地开 发利用 是 现阶段 我 国面临 的重 大 问题 之 一 。 [ 关键 词] 小 秦 岭地 区 ; 金矿田; 找 矿 中图分 类号 : P 6 1 8 . 8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5 ) 0 1 —0 3 8 0 一 O 1
( 1) 太华复 背斜 : 西起石 堤峪 , 东至河 南娘娘 山 , 长约 1 0 0 1  ̄, 宽1 0 -2 0 。
物有方解 石 、 白云石 、 铁 白云石等 。 多 金属型 矿脉次要 矿物还有 方铅矿 、 黄铜 矿 、 闪锌 矿 , 微量 矿物 有磁铁 矿 、 赤铁 矿 、 金 红石 、 锆石 、 黑钨 矿 、 白钨 矿 、 磁 黄铁矿 、 黝铜 矿 、 辉铜矿 、 碲 铋矿 等。 表 生矿 物有 褐铁矿 、 孔雀石 、 白铅矿 等 。 方铅矿 在 有 的脉 中可 构成 主要矿物 , 如文 峪5 0 5 脉可 构成 中型 铅矿床 。 以上 矿物成分 构成 的 重要 含金矿 物共生 组合 有 自然金一 石 英一 黄铁 矿组 合 , 自然金 一白钨 矿一 石 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