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机理分析

合集下载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摘要:小秦岭金矿田处于复杂的地质背景下,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区带。

因此,我们可以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且要对其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思考及对策小秦岭金矿田地质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但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的勘查和开发后,小秦岭主矿区地表和近地表的矿产资源差不多已经枯竭,同时又由于着落后的勘查工作,使得许多矿山企业陷入了倒闭危机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必须要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分析其对策。

一、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1、对太华群的下延深度分析太华群位于东秦岭北坡,是小秦岭的主体部,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以中压相系角闪岩相为主,原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

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班玄武岩,它与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太古代绿岩带玄武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是金矿田的矿源层。

因此,太华群是否有向下延深的能力,是决定了能否成矿的重要条件。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小秦岭太华群变质杂岩核体是一个有根的地体,是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肯定是会有向下延深的可能性的,并且已经得到了有关的资料证明,太华群下延的深度有可能是在4.7到13.5千米,而太华群的厚度是7.8到13.6千米。

从中,我们之上可以看出在4.7千米深度的地方还是存在有太华群的,也就是说可以找到金矿。

2、小秦岭矿脉规模以及矿化深度小秦岭金矿都受到构造带的控制,这些构造带也可以称为矿脉,属于可型剪切带。

其具有的特征是:它的延伸长度大,陡坡倾斜穿切到地壳延深到地壳和上地幔的部分;具备着长时间的活动,具备着一定的石穿性。

在金矿区内最大的长度是5千米,其次是q12和q161,长度都不小于1.5千米。

在估计一般长与斜深等,金矿区的较大矿脉和斜深应该是在1.5到4.4千米。

与当初早已控制的500到1200米做比较,是具备着深部找矿构造条件的。

3、估计小秦岭地区剥蚀深度根据一些地质专家计算,形成小秦岭金矿形成有关的花岗岩的侵位深度是7千米,成矿的深度是4.6千米,所以矿化的深度范围是2.4千米。

小秦岭金矿田东段控矿断裂形成机理

小秦岭金矿田东段控矿断裂形成机理
: , , 。 :
,
2)
北 中矿
带 控 矿 断 裂 位 于 西 阴一 雷家 坡 向斜 两 翼 倾 向 北 或 南 且南倾 为 多 翼 以 东 西 走 向南 倾组 为 主
1 9 93 一 0 5 一 1 1
, , 。 、 、 ,
) 中矿 带 控矿 断 裂 位 于 老 鸦岔背斜 两 3
,
在 北 北 中 中三 个 矿 带 中 中矿 带 探矿 断裂 密集 规模大 ; 北 中 矿 带 控 矿 断 裂较
o r e
fi e l d
;
,
H
e
n
a n
Q一 第 四 系 ; N 一 上 第 三 系
A d 一阎 家
;
P g t Z 一 中元 古界 (蓟 县 系 ) 高山 河组
; ;
;
一枪 马 峪 组
;
A
r 一观 音 堂 组 g
;
峪组
;
Ah r
一焕 池 峪 组 哗一 晚 燕 山期 花 岗 岩 邓 一 晚 晋 宁 期 花 岗 岩 越一晚 晋 宁 期 闪 长 岩

,
部 横 向 非 均 衡 推 挤 纵 向失 稳 抬 升 先 后 形 成 了 大 量 的顺 层 和 切 层 产 出 且 具 脆 一 韧 性 变 形 特 征 的 剪滑 断 裂
57

2

以』 4

0 眨 2 8 7 8
往 o 舱加
0 L
的O
,
(
m
)
!

4


2 3

交 芝 、涂毛 、之

,\
之之 芝、

控 矿 断 裂 是 褶 皱 已 经 定 型播的

浅议小秦岭深部金矿成矿规律——以大湖金矿为例

浅议小秦岭深部金矿成矿规律——以大湖金矿为例
浅 议小 秦岭 深部 金矿 成矿 规律
l I 3 . 1褶皱
小秦岭台穹总体褶皱形态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形 , 西起陕西提峪 , 东至河南娘娘 山, 长约 1 0 0 k m, 宽约 1 0 ~ 2 0 k m,自 北 向南 由五里村背形 、七树坪向形、老鸦岔 ( 主) 背形、庙沟 向形 、上杨砦背形等次 级褶皱组成 。根据区域构造研究和同位素年龄资料分析 , 褶皱形变的主要时期应为太古代末 。 1 - 3 . 2 断裂 区内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具有相似的构造运动史 ,至少可划分出三个活动期次 。早期具韧性剪切变 形特征 ,形成角闪岩相糜棱岩及构造片岩带 。中期具韧一 脆性变形特征 , 形成绿片岩相糜棱岩,并有 同构 造期多种岩脉侵入。晚期为脆性变形 ,以正向滑移为主,略具左行平移特征 ,形成数十至数百 m宽的破 碎带 和 断层 崖 、断层 三 角面等 构造 地貌 口 】 。 近东西向断裂成带分布 , 是该 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按其倾 向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北倾和南倾两个亚 组。在老鸦岔背形及其南部 ,以南倾断裂最为发育 ,如控制 ¥ 5 0 5 ¥ 6 0矿脉产出的断裂 ,北倾者次之。 在五里村背形及其北部 ,以北倾断裂最为发育,如 F 5 断裂 ,南倾者次之。在区域上 , 南倾断裂具 中等倾 斜 ,北倾断裂具缓倾斜 。南部的南倾断裂和北部的北倾断裂 ,规模较大 ,长达数千米 , 是大 中型金矿 的 主要储矿构造。前者如文峪金矿 、杨砦峪金矿 ;后者如竹峪金矿 、大湖金矿等。北部的南倾断裂和南部 的北倾 断裂以及 中部 的同组断裂规模较小 ,但沿走 向和倾斜延伸较大 ,已发现许多中小型金矿 ,如马家 凹金矿 、金渠金矿 、出岔沟金矿和桐沟金矿等 。该组断裂以含金石英脉—蚀变构造岩为特征 ,沿走 向和 倾 向均呈波状起伏变化 ,是 以压性为主的破裂结构面。 其它各组断裂产状一般较陡 ,北西向和北东 向断裂具扭性特征 ,近南北 向断裂具张扭性特征 ,沿断 裂多被辉绿岩等各类岩脉充填 ,是区域上的控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造。断裂中有含金石英脉分布 ,在特定构造部位可形 成工 、 I 矿体 。

小秦岭桐峪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小秦岭桐峪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小秦岭桐峪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小秦岭金矿田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北东向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矿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探明了一定的地质储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探明的地质储量早已开采殆尽,因而有必要对矿区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地质分析,确定找矿方向,避免工程浪费,解决探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矿山即时受益。

关键词:成矿地质分析、成矿规律、找矿方向1 矿脉成矿地质分析矿脉成矿作用是复杂多变的过程,受环境、地史演化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的作用,细究起来比较困难。

矿山地质工作者结合矿山生产情况,对矿区开采的几条矿脉的成矿规律、矿体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工作,明确了探矿方向,充分利用生产工程,对成矿有利地段进行了探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探矿效果。

1.1地层控矿作用1.1.1矿脉(床)产出层位特征区内金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所有已知矿床(点)或含金石英脉均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心部层位,即大月坪组至三关庙组底部地层内。

据对整个小秦岭金矿田粗略统计,洞沟组和大月坪组内赋存含金石英脉最多,三关庙组次之,板石山组内较少。

就已知矿床看,大月坪组最多,矿床规模大,金品位富,伴生有益组份多,个别矿床可单独圈出铅矿体,规模达中、小型;洞沟组、三关庙组内次之,且以单一金组份为主,品位也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区内金矿地层层位及岩性上的选择性是很明显的。

1.1.2近矿围岩蚀变特征脉侧围岩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混合岩、辉绿岩等,其蚀变有绢去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钠长石化等,其中以前四类为主,其它次之。

各类蚀变往往混杂分布,且明显的表现出近脉则强,远脉则弱和对称分带特征,总的规律是内带小于中带小于外带。

据分析资料,蚀变围岩的含金性与石英脉的矿化强弱一般呈正相关关系。

1.1.3矿脉规模及形态特征区内石英脉形态比较简单以单脉为主,复脉和网脉(或密脉)次之。

单脉局部有膨胀狭缩、分枝、复合现象,脉壁与围岩界线清楚,明显的表现出以热液充填为主的矿床特征;复脉和网脉很少单独存在,一般多分布于单脉的端部或旁侧。

小秦岭桐峪金矿区成矿规律及成矿潜力分析

小秦岭桐峪金矿区成矿规律及成矿潜力分析
4.2成矿模式分析
小秦岭金矿田中,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金矿床自上而下可分成三个成矿梯度,不同的成矿梯度具有不同的矿化类型。这是小秦岭地区比较明显的成矿规律,可概括为“一街五巷三层楼”,其中“一街”为主要构造带,“五巷”为与主构造带平行的次级剪切带,“三层楼”为垂向上的蚀变分带或矿化类型分带(戚开静,2010)。
1500 m标高以上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石英脉型;500~1500 m标高之间矿石类型为单金属石英脉型;500 m标高以下为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以上高程仅具有一般说明性作用,不同矿区根据不同成矿环境,存在着差异性,也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上脉型、中复合型、下蚀变岩型”的规律(方维萱,2000)
桐峪金矿区实际生产中,矿化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上述空间范围。Q8号脉西段最深工程控制标高为280 m,矿石类型仍为石英单脉型;Q14号脉在400 m标高矿石类型为方铅矿—黄铁矿石英脉型。目前矿区实际生产中所揭露矿石类型以金—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型和金—黄铁矿—脉石英型为主,蚀变岩型少见,因此推断,桐峪金矿区深部可能还存在着第二、第三矿化类型。
区域构造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区北部为区域性边界断裂—太要断裂,矿区南部为区域性边界断裂—小河断裂,矿区中部为杨砦峪—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斜,三条区域性构造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受区域性构造控制本区发育大量韧—脆性断裂,以近东西向为主,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次之,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
总体上,矿区中部构造及石英脉发育较为密集,而四周较为稀疏,形成了由背斜倾末端及轴部向四周辐射的模式。
4成矿潜力分析
4.1构造成矿分析
深部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往往伴随有液压致裂作用,致使先期形成的各类剪切带及断裂构造成为较好的容矿、控矿构造。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温度—压力梯度,即具有较大的液压致裂作用,一旦溶透或致裂而贯通某一主要构造剪切带时,就会降温降压、冷却结晶(燕建设,2013)。本区有数百条矿脉,而其中Q8和Q12号脉的金储量占据了全矿区金储量的80%以上,显然是因为含矿流体贯入主要剪切带后,由于液压致裂作用,含矿流体温度—压力迅速降低,流体结晶成矿,因而,其他矿脉的含矿率就比较低。由此可以推断,本区找矿,区其他地区上实现找矿突破。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矿区含矿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五里村背斜从矿区北东部通过,矿区的含金石英脉在两翼均有分布,3号矿脉带分布在背斜北翼;南倾斜断裂组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北倾斜断裂组为韧性断层,其中F5、3号矿脉带断裂内赋存有金矿体。

矿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

金矿床的形成时代属燕山晚期,是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成因类型。

小秦岭绿岩是金矿的重要矿源层,断裂对金的成矿具有明显的多级控制作用,燕山期花岗岩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液-热动力条件。

标签:构造金矿热液矿床1引言小秦岭金矿田地处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小秦岭台穹,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田的北矿带,区内主要出露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以金为主的矿产资源。

从50年代至今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根据从事该区金矿勘查工作的认识,试对秦南金矿床成因进行探讨。

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下部的焕池峪组和第四系。

焕池峪组(Arh)分布在矿区的北中部,厚度出露不全。

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夹大理岩和零星石英岩,岩石普遍混合岩化,有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及混合片麻岩。

地层产状受背斜轴控制,大理岩为焕池峪组的标志层。

2.2构造2.2.1褶皱五里村背斜从矿区北东部通过,大致和F5平行,区内局部还见有次级小揉皱构造。

矿区的含金石英脉在两翼均有分布,3号矿脉带分布在背斜北翼。

2.2.2断裂矿区断裂构造按产状不同可分为近东西向断裂、北西向断裂、近南北向断裂、北东向断裂等。

其中,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最为发育,也是本区主要控礦断裂。

按倾向不同分为南倾斜断裂组和北倾斜断裂组。

2.2.2.1南倾斜断裂组在矿区较发育,主要分布于五里村背斜南翼,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区内0Ⅰ~0Ⅷ金矿脉均受该组韧性断层控制。

2.2.2.2北倾斜断裂组为韧性断层,在区内也较发育,主要分布于背斜的北翼。

小秦岭金成矿带

小秦岭金成矿带

小秦岭金成矿带一、区域构造背景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北地台南缘华山-熊耳山隆起区,属太华地块,为华北地台与秦岭微板块的交界地带,由太华台拱和金堆城台凹2个次级单元组成,南以铁炉子-三要-黑沟-栾川断裂与北秦岭构造带毗邻,北以小秦岭山前断裂(太要-故县断裂)为界。

本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地带,中生代以前为华北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克拉通边缘特征;在中-新生代经历了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运动后,成为秦岭造山带的北缘组成部分。

由于受板块边界深断裂和秦岭褶皱带长期活动的影响,区内构造形态复杂,断裂与褶皱均较发育。

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上是秦岭造山带的一部分,其区域成矿背景与秦岭造山带紧密相关,小秦岭金矿田也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演化及成矿过程也与秦岭造山带之形成演化相伴始终。

秦岭造山带为“三块夹两缝”的构造划分,即其主要由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组成,三者之间分别被商丹缝合带和勉略缝合带所分割。

秦岭造山带东部以秦岭山前断裂为北界,与华北地块相接,西部以武山-德欠断裂构成西秦岭与祁连造山带的分界,南部以玛曲-南坪-荷叶坝-南坪-略阳-勉县-石泉-城口-房县-襄樊断裂构成南部界线,分别与松潘-甘孜造山带、扬子地块相接。

根据主造山期构造特点和中新生代构造叠加特征,可进一步将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划分三块、两带,即由华北地块、扬子地块、秦岭地块和商丹、勉略两主缝合带。

其中商丹带北侧的北秦岭为华北板块的大陆边缘构造单元,与华北克拉通以方城一奕川一洛南断裂带为界,发育具有岛弧和弧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变火山一沉积岩套和具有岛弧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类,是秦岭早古生代洋盆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带。

秦岭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之前属于扬子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是在伴随勉略洋盆发育过程中逐渐从扬子板块北缘解离出来的挟持在两条主缝合带之间的微板块。

商丹蛇绿岩带和勉略蛇绿岩带分别代表秦岭自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发展起来的两个有限洋盆,三个板块沿两主缝合带依次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奠定了秦岭的基本构造格局。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本文对河南小秦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模式,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岩浆岩成矿模式小秦岭金矿区是仅次于胶东金矿区的我国第二大金矿产地,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南部边缘(图1),是华北南缘多金属成矿带(Au-MO-Pb-Zn-Ag)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地理位置上位于河南和陕西的交界处,主要是河南灵宝和陕西撞关境内,西起陕西华山,东至河南省灵宝一朱阳盆地西北边缘,长50km,宽7-50km,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分别以小河断裂和太要断裂为界,总体呈不规则带状,主要由基底岩石和晚中生代侵入岩组成。

本论文主要关注河南境内小秦岭金矿及相关的岩浆活动。

1地质构造华北克拉通南缘和秦岭造山带以近东西向褶皱和断裂为主,从北到南包括三宝断裂、栾川断裂、商丹缝合带、勉略缝合带,它们构成华北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南秦岭、扬子陆块的分界。

小秦岭地区构造上属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属于夹持在三宝断裂和栾川断裂中间的华熊地体,受中生代秦岭,或主碰撞发生于晚三叠世,据碰撞造山的影响,小秦岭地区受到强烈挤压,主要的构造也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

区域褶皱主要是呈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复式背斜由一系列的次级褶皱组成,从北向南主要有五里村背斜、西阴一雷家坡向斜(七树坪向斜)、老鸦岔复式背斜等,其中老鸦岔复背斜为横贯全区规模最大的褶皱构造。

褶皱发生在前寒武纪,但在中生代造山时又重新活化。

主要断裂包括南北围限本区的近东西向的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区域内由北向南还有焕池峪和观音堂断裂。

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部分大型东西向的断裂被认为形成于大约250-210Ma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地体增生时期,其中包括本区的南北围限断裂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侏罗纪到白垩纪时,这些断裂继续活动发展为正断层,次级的NE、NW、NNE向的断裂也在该时期发育。

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一级脆性一脆韧性剪切带中。

例析小秦岭矿区的找矿方向

例析小秦岭矿区的找矿方向

例析小秦岭矿区的找矿方向小秦岭密集分布着许多大众小型的金矿,黄金产量几乎占我国的一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资源的开采速度,浅部和地表的金资源量日益紧张,许多矿产企业陷入了困难的局面。

因此,寻找代替资源,进行深部找矿是目前矿产企业重要研究的课题。

一、小秦岭区域的矿石特征——以陈耳金矿为例(一)矿物成分小秦岭有二种非常关键的金属矿物,一是自然金;二是银金矿。

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磁铁矿、黄铁黄铜矿、闪锌矿等,次生氧化矿物有蓝铜矿、褐铁矿等,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重晶石等。

(二)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化学成份中有用元素是Au,其品位为0.79~137.3克每吨,全矿区平均7.05克每吨;伴生元素为Ag、Pb、Cu、S等4种,其含量为Ag0.8-146×10-6、Pb0.03-28.5×10-6、Cu0.007-5.77%、S 0.3-15.45%。

其次有少量Zn、Bi、Sb、Ni、Co、As等。

有害元素含量为As 3.33×10-6、Sb7.320×10-6、Bi25×10-6,Zn43×10-6。

以陈耳金矿为例,其主要有SiO2(85~95%),Al2O3(2~10%),其次还有MnO、FeO、CaO、K2O等。

微量元素主要有金、铜、铅、锌、硫等,伴生有益组份主要为银、铅、硫等。

(三)矿石的结构与构造矿石的结构会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有一下五种类型,一是固溶体分离结构;二是热液结晶作用结构;三是交代作用结构;四是表生作用结构;五是压力作用结构。

(四)围岩蚀变矿体的周围通常都是由混合岩、伟晶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以及这些岩石经动力变质形成的构造岩,构造岩一般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糜棱岩;二是碎裂岩。

由于在含矿热液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硅化、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次有绿帘石化、黑云母化等蚀变类型。

而这些蚀变通常都会以不同的类型互相叠加在近脉体围岩里。

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对矿石资源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使得金矿开采企业加速对金矿田开采的速度,以满足经济市场对矿石资源的需求量。

而河南小秦岭作为我国第二大金矿开采地区,对它的斑岩型金矿进行高效率的开采,是能够有效提高金矿开采总量的最好途径。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对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的成矿规律及其找矿方向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斑岩型金矿的开采效率,成为了各大小秦岭采矿企业的首要任务。

因此,本文将针对河南小秦岭斑岩型金矿,对其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标签:河南小秦岭;找矿方向;斑岩型金矿;成矿规律1 简析小秦岭斑岩型金矿勘察发现,在河南省小秦岭所管辖的区域当中,金矿田主要集中在文峪上官地带,它所包含的矿岩系属于上太古界太华群,其赋矿层为一套斜长角的片麻岩。

经过科学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一番仔细的研究之后,发现:小秦岭斑岩型金矿大多产生自脉岩中,所以科学家也称小秦岭斑岩型金矿为“含金石英脉”。

到目前为止,在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田中,已经发现的含金石英脉高达一千一百多条,其厚度普遍在0.4米至1.5米的范围之内。

其中,还有三十多条含金石英脉的长度已经超过了一千米。

2 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的成矿规律为了更为直接的体现出小秦岭斑岩型金矿的成矿规律,现以小秦岭金矿田中的某个区域为例,对其成矿规律进行深入的剖析。

2.1 研究对象本文选取的斑岩型金矿区域位于小秦岭东部的一个边缘地带,它包含了一千多条斑岩型金矿脉以及二十多个金矿床,它的构造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变质核杂岩”、“界面拆离层”以及“边界断裂层”。

2.2 所含矿石类型根据该矿区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含矿石的特点,我们将该矿区的矿石结构分为了五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分别是:竹叶型、压碎型、晶体型、假象型以及碎裂型。

其中,绝大多数的岩石都以碎裂型的结构方式存在。

其次,在经过对该矿区的金矿石分布情况进行一番全面的勘测之后,我们把该矿区的构造划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团块型、网块型以及细脉侵染型。

小秦岭金矿田金成矿规律分析

小秦岭金矿田金成矿规律分析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矿业与水利工程总第803期第9期2023年5月收稿日期:2022-11-28基金项目: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202001)。

作者简介:郑远方(1997—),男,硕士生,研究方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小秦岭金矿田金成矿规律分析郑远方(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金矿田,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价值。

【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进行划分,从区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入手,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内主要金成矿的定年数据,概括总结区域内金的成矿规律。

【结果】本研究以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为主线,将金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千糜岩型和破碎蚀变岩型。

将小秦岭金矿田金矿由西自东分为四个矿带,分布特点为南北成带,东西展布,构造控制,脉型为主。

成矿年龄统计显示小秦岭金矿的成矿年代主要集中在237~204Ma 和161~120Ma 两个时间段。

【结论】研究表明:①区域上的重大构造事件(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内主要的两组EW 、NE 向断裂共同造就了如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及矿体的产出特征,两组断裂叠加部位为接下来找矿预测的重点。

②将区域内金成矿分为两期,第一期中晚三叠世(印支期)237~204Ma 为金矿床的初步富集,印支期造山作用导致区内EW 向构造体系;第二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期)161~120Ma 为金矿床的改造再富集,燕山运动叠加改造形成区内NE —NNE 向断裂。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分布;成矿时代;小秦岭金矿中图分类号:P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09-0059-06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09.013Analysi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 in Xiaoqinling Gold FieldZHENG Yuanfa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Abstract :[Purpose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Xiaoqinling gold field ,only next to Jiaodong gold field,is the second largest gold field,which has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trategicvalue.[Methods ]Based on the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and indoor comprehensive research,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are divid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Starting from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area,the dating data of main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area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are collected,and the metallogenic law of regional gold is summa⁃rized.[Finding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fault structure on gold deposits,gold deposits are divided into quartz vein type,altered chylite type and broken altered rock type.The gold deposits in Xiaoqinling gold fiel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ore belts from west to east,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north-south belt,east-west distribution,structural control and vein type.The metallogenic age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Xiaoqinling gold deposi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237-204Ma and 161-120Ma.[Conclusions ]This study s how that :①Regional major tectonic events (Indosinian and Yanshanian tec⁃tonic movements)and two main groups of EW and NE trending faults in the region jointly cre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esent gold deposit and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body,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faults is the focus of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in the future.②The gold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In the first stage,the gold deposit was prelimi⁃narily enriched in the Middle Late Triassic (Indosinian)237~204Ma,and the Indosinian orogeny led to the EW-trending tectonic system.161~120Ma of the second stag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Yan⁃shanian)was the reenrichment of gold deposits,and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superimposed to form NE —NNE trending faults in the area.Keywords :geological features;distribution of deposit;metallogenic age;Xiaoqinling gold deposit0引言中生代以来,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完成了陆-陆碰撞形成了秦岭造山带,同时华北克拉通也开启了造山带的陆内演化历程[1]。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摘要】通过对基底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含金性进行分析,以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幔源物质为主的太华群变质岩,其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

【关键词】金矿;物质;来源截至目前,在小秦岭金矿田中(河南部分),已查明大型金矿5处,中型10处,小型20余处。

其总资源储量达数百吨。

矿床类型绝大多数为石英脉型,个别为破碎蚀变岩型。

这些金矿集中分布于面积为480km2的花岗—绿岩带中,主要集中于相距约15km的文峪和娘娘山两个花岗岩体之间。

这些矿床的矿物成分,矿石中金属元素,矿化剂元素,S、Pb及O、δD等同位素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上充分显示了金矿成矿的同源性。

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矿源层的重要性。

1、基底变质岩及其含金性小秦岭花岗岩—绿岩带出露的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包括下基底变质基性表壳岩和侵入其中的变TTG岩系(杨寨峪灰色片麻岩、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上基底观音堂组(变粒岩、浅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焕池峪组(大理岩、透辉(透闪)石大理岩)1.1金的丰度小秦岭太华群作为小秦岭金矿带最重要的赋矿围岩,历年来曾有众多学者对其中Au的丰都进行过研究(表1)。

表中数据表明,不同作者之间Au的丰度差异较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采用资料来源不统一;所采样品存在明显空间位置差异或不同类型样品代表性差异(如不同地区或近矿化地段样品等);各测试单位所提供存在的时间、批次、测试方法的不同以及不同实验室存在的分析误差,数据统计计算方法的差异等。

但分析时间较早或用化学斑点法分析的数据,Au的丰度通常偏高。

80年代之后,采用化学光谱法测定的Au丰度有所降低。

小秦岭太华群Au丰度为0.6~2.46×10-9。

陕西省太华群Au的丰度相对河南偏高[1]。

我们根据37件有代表性的变质岩样品测得Au丰度为0.98×10-9。

最小值0.16×10-9,最大值37.22×10-9,变异系数3.55,其分布形式为多重母体(图1),为3个母体,他们的众值依次为0.53×10-9,2.0×10-9,8.38×10-9。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小秦岭金矿带位于陕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部,主要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三个矿田组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八十年代本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金矿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除原探明的文峪、耄寨峪大型金矿床外,又新探明了四范沟、畎湖、灵湖、上宫、星星印、瑶沟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床。

抢马、a鸦岔、东闯、文峪等矿区的储量又有了较大增长,其中东闯已发展成为大型金矿床,并可望继续扩大。

/、秦岭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一、金矿资源概况目前,区内已发现金矿床(点)163处,其中岩金矿床55处(大型7处,中型20处,小型28处),毛金矿床4处(中型1处,小型3处),小型伴生金矿床1处。

截至1989年底,本区累计探明金矿储量348.348吨(上平衡表储量194.115吨),其中岩金343.077 w(上平衡表储量190.344吨),砂金4.717吨(上平衡表储量3.217吨),伴生金0.554吨;保有储量268.146吨,其中岩金263.496吨,砂金4.717吨,伴生金0.25吨。

目前区内正在勘查的矿床预获储量在300吨e上,预计“八五”期间新增储量204.5吨。

目前区内已建成黄金生产矿山40处,总生产规模为5955吨/日,生产能力为10444公斤/年,占有差金保有储量234.666吨;在建矿山5处,建设规模为600吨/日,建设能力为717公斤/年;在扩建矿山4处扩建规模为650吨/日,扩建能力为1070公斤/年。

“八五”期间,本区拟建矿山6处,其中岩金矿山4处拟建规模为300吨/日,拟建能力为429公斤/年;砂金矿山2处,拟建规模为174万立方米/年,拟建能,为257公斤/年;拟扩建矿山13处,扩建规模为2050吨/日。

预计“八五”末期,本区将形成岩金8755”/日、砂金95万立方米/年的生产规模,年生产黄金能力15459公斤。

二、金矿地质特征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属豫西断隆区。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分布于豫陕交界的河南省灵宝、陕西潼关一带。

东西长100公里以上,南北宽近50公里。

该区采金历史悠久,山上老窿密布,并有石刻为记。

如秦岭金矿金硐岔东蹄子沟石刻记载‘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凿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本1541年,可见当时开采规模就已相当可观了。

小秦岭金矿属含金石英脉型,具有脉数多,规模大、易采、易选、易冶,交通方便等特点。

是我国的重要黄金基地之一。

目前小秦岭金矿田探明储量及产金量都保持良好势头。

1(1 矿田区域地质1(1地层小秦岭金矿田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

为一套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的变质岩系据岩石类型组合自下而上分为蒲峪组、渙池组、闾家峪组、官音堂组和枪马组。

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蒲峪组:底部出露不全,出露厚度大于心不甘375米,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

焕池组:厚度约700米,以金云透辉大理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大理岩为主,并夹有少量黑云斜长片麻岩。

闾家峪组:厚度大于1700米,以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局部见麻粒岩。

混合岩化较强,形成大量条痕状条带状混合岩和均质混合岩。

观音堂组:厚意600米,由含磁铁石英岩石英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条痕状混合岩等组成,偶有少量大理岩夹层。

枪马峪组:顶部出露不全,厚度不大680米,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组成,局部有麻粒岩。

各组地层中都有含金石英脉赋存,其中以闾家峪组为主,占用85,以上。

11.2 构造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格局由南北两侧区域性断裂及断裂所围限的小秦岭重褶皱所组成。

北界区域性断裂为太要断裂,出露长度75公里,断裂带宽数十至数百米不等,断面北倾,倾角60-70,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

破碎带内硅化绿泥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现象十分发育。

南界区域性断裂为小河断裂,长75公里,也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断裂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断裂南倾倾角50-60,断裂内绿帘石化与磁铁矿细脉等热液蚀变发育。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全文)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全文)
1
该隐伏有尚未出露的太华群下基底岩系。 根据资料可知,太华群区别于周围的其它地质体的明显特征
就是“重高磁高”,而且根据重磁资料的计算可以得知,太华群 的分布范围大于地表出露的面积。向下可以延深。那么深部就有 可能有太华群,而太华群又是金矿源层,所以延深开发就有可能 找到新的金矿体。
3.2 燕山期花岗岩为金矿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 众多一线专家推测,小秦岭金矿的形成动力的来源主要就是 华山、文峪、娘娘山岩体。这三种岩体的化学成分见下表。通过 分析成分表可知,岩性碱性弱,成岩时代近,属于燕山期岩浆活 动的产物。结合当下已经发现的矿床分布来看,一般金带都是出 现在文峪花岗岩的周边的范围,但是在华山岩体的周边就很难发 现矿体。结合地球化学的异常特性来看,华山、文峪岩体有着类 似的岩体构造,但是它们是独立完整的地球分带。这就说明了在 陕西小秦岭金矿主要与华山岩体有关,尤其是在华山岩体周围的 构造带叠加的异常区,这是金矿形成的有力地段。综合推断可知, 在华山岩体周围可能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岩体岩石化学成分表 3.3 脆―韧性构造带是金矿的赋矿空间 通过资料分析可知,小秦岭金矿床主要受区域韧性剪切带操 纵,深部则在主构造交汇处形成含金构造蚀变岩型矿床。而我国 陕西的小秦岭地区正好坐落在这个构造交汇复合部位。通过一般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前言 小秦岭是我国几大金矿富含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已探明发现 的含金石英脉和含金构造蚀变带余条,大型金矿床个,个中型矿 床,个小型矿床,总储量在余吨。由于当前很多矿区都是超前开 发,很多已经探明的地表和浅部金矿都已经被严峻开发,导致整 体资源保有量不足。这就使得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连续后续资源 成为了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1 地质背景 小秦岭金矿是位于我国华北地台南缘小秦岭隆起北部的太 华台拱区,其主要地层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建筑的深变 质岩,金的矿源层分布于背形核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 片麻岩层。区内构造主要有老鸦岔背形、五里村背形和七树坪向 形等,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矿产主要是以金矿为主,钥、铅、银、 铜、钨、硫矿为辅;目前各矿带的勘探深度一般为,北矿带勘探 标高,中矿带,南矿带。小秦岭金矿集中区构造及矿带分布图如 下; 2 小秦岭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 2.1 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含金石英脉含于太华群断裂蚀变带中,典型矿脉代表有潼峪 矿田,文峪金矿田等等。

小秦岭金渠金矿区域成矿模式探讨

小秦岭金渠金矿区域成矿模式探讨

小秦岭金渠金矿区域成矿模式探讨摘要:对金渠金矿区域地层与构造,成因成矿机理分析了为例,探讨小秦岭成矿模式。

关键词:金渠金矿区构造特征成因与控矿探讨小秦岭成矿模式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东西向构造体系中,是华北地台的组成部分。

带内地层主要为太华群,变质年龄在2200-2940Ma(U—Pb法),属中朝准地台周边太古宙地体第三旋回(2700-2500Ma)的产物。

金渠金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田东部。

矿区内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产资源蕴藏丰富。

1 地层与构造区内地层以太古宇为主,沟谷中有零星的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层。

自下而上为焕池峪组: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

闾家峪组: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观音堂组:长石石英岩(硅英岩)与斜长角闪片麻岩互层;枪马峪组:岩性为斜长角闪片麻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互层组成。

老鸦岔复背斜核部位于小秦岭分水岭附近,复背斜南翼有枪马峪背斜,北翼依次有西阴—雷家坡向斜和五里村背斜。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受到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使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控矿断裂构造多具韧性剪切带的特征,首先以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为主;其次呈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

韧性剪切带内有糜棱岩、千糜岩等构造岩。

晚期沿韧性剪切带活动的压扭性断裂内,有含金石英脉充填,并有热液交代构造岩或围岩成蚀变岩型金矿石。

其矿区位置主要位于老鸦岔的复背斜轴北侧,并且延伸至西阴—雷家坡向着斜轴的北侧,同时矿区跨越了向斜轴部,矿区地层为闾家峪组、观音堂组。

在矿区内部出露的底层主要为古宇太华群,其中在矿区内的混合岩化作用与区域变质都很强烈,同时岩浆活动呈现的比较频繁,在不同深度中的韧性与脆性层次所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金矿脉在区域内分布的很普遍,这就促使我们找矿的前景非常良好。

位于西阴—雷家坡向斜东段南翼以及核部的矿区内,其中西阴—雷家坡向斜呈现近东西向的展布开来,东起西庭,向西经雷家坡、西阴,至西部被文峪花岗岩体吞蚀,东西延伸约30 km长,南北约2~4 km宽,韧性断层。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意义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意义

区域治理调查与发现小秦岭金矿,其金矿床相对较小,地形和构造相对复杂。

虽然旗杆梁的金矿床范围相对较小,但成矿规律对当地有较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对这一地区的金矿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目的有两个:1。

为了推进这一地区的地质研究和地质调查,2寻找这一地区的其他金矿,我们继续研究和开发线索。

一、研究区的地质特征1.1研究区的地层特点从最早的泥盆纪开始,整个秦岭西部地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地质沉积构造和沉积环境。

对于研究地区的主要地层特征分别为:包括四组中的两个折叠,两个折叠三组,其中,每组100个折叠组,三个堆叠的石炮组。

将主轴中心部分和两个端组从堆栈中拉出,主要分布在一周内。

它是火山碎屑岩。

其特点是灰黑或灰绿色的厚度在以上369m下两倍的四部分主要分布在背轴的核心,这是深灰色块状灰色灰岩和角、石灰石和厚度以上310m,用于岩石上两层,大多含有黄铁矿、毒砂矿化、硅化等部分,这是主要的含矿地层。

1.2构造特征对于研究地区的构造特点以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构造次之。

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的乐舟区。

由于该区地质构造应力所产生的叠加压力,使该区局部隆起。

核心部位和断层主要分布在该区,作为断裂压力的骨干,规模较大,断层角比较大。

裂缝的宽度约为5米,与硅化与金矿化蚀变越强。

研究区也有岩浆岩。

主要特征是顺层侵入辉绿岩,岩石的主要颜色为晶体,细介晶,深灰色黑色和灰色,常有绿色结构或混合绿色结构。

岩石的接触面与围岩的接触面相同。

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毒砂,这些改变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

1.3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区主要含矿带分布于围岩和围岩接触破碎带、辉绿岩破碎带,受断层控制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蚀变辉绿岩和凝灰岩。

区内金矿床成矿早期主要是中低温热液蚀变,与中矿化主要为毒砂、硅化、碳化,而后期成矿作用主要高岭土化。

在研究区矿石类型主要包括粉碎蚀刻凝灰岩、硅化角砾岩。

主要矿物有褐铁矿、黄铁矿、毒砂、高岭石。

在研究区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期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的早期和中期和后期阶段,其中石英和黄铁矿在早期阶段,主要阶段和石英和黄铁矿,毒砂在中间阶段的主要阶段。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作者:夜卫平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第21期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普通百姓对黄金的消费需求大大增加。

而黄金作为一种不动产资金储蓄形式,也是大多数妇女购买首饰等物品时的最佳选择。

小秦岭金矿田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储备基地之一,其采金历史悠久,采金规模也相当成熟可观。

本文主要针对小秦岭金矿田的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矿床成因1 小秦岭金矿田地理位置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边缘,金矿田主要分布在豫陕交界地带,即河南省灵宝与陕西潼关一带。

在秦岭金矿岔东的蹄子沟的石头上刻有:“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凿洞三百余眼。

”[1],这充分说明了小秦岭金矿田历史之悠久,且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采金规模。

小秦岭金矿田的矿脉有1000多条,东西长达100多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

其矿床构造受地质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厚度小、品位高以及易采、易冶等特点。

随着我国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小秦岭地区的交通也越来越便利。

因此,有着各种天然优势以及交通优势的小秦岭金矿田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

如今,小秦岭金矿田依然保持着充足和良好的储存量和产金量。

2 小秦岭金矿田的地质特征2.1 小秦岭金矿田的地层小秦岭金矿田的表露地层是太古界太华群,属于一套中基性火山因沉积而建造的一群变质岩系。

根绝岩石类型的不同,小秦岭地层从上而下可分为枪马峪组、观音堂组、闾家峪组、焕池峪组、蒲峪组。

各组之间的接合都是整体性的,地层紧密而分层明显。

(1)枪马峪组。

位于地层的最上面一层,其顶部并没有完全露出,其厚度大于680米,主要是由斜长角闪片麻岩以及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等组成。

各个地层之中都含有不同百分比的金石英脉赋存,但是以峪组含量最大[3];(2)观音堂组。

观音堂组厚度达到600米,主要是由含磁铁石英岩、普通石英岩、斜长角闪片麻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周世泰 ,1 9 ) 9 3 。诸多 的研 究 成 果表 明 :金 矿床 受太 古 宙古 老 变质 岩控 制 是普 遍 规 律 。涂
收稿 日期 :2 1 一 1 — 2 OO 0 8
作者 简 介 :张启 ,男 ,4 2岁 ,高级 工程 师 ,中 国地 质 大 学 ( 汉 ) 在 职研 究 生 ,从 事地 质 矿 产 勘 查 与管 理 。 武
本 区 地层普 遍遭 受 区域变 质和 混合 岩化 作用 ,沿 断裂带 的热 液蚀变 交待作 用 亦表现 十分
强 烈 。 由于取样 的代 表性 和 测 试 方 法 手段 的差 异 ,造 成 同位 素 研 究 许 多资 料 数 据 有 一定 差
异 ,但 其地 质解 释基 本一 致 ,具 有代 表 性 的结 论 是 :矿脉 3 4 =- ~ +7 3S 2 ,平 均 + 2 7 . ;太 华 群地 层 中 3 4 =- . ~ +5 4 ,平均 十2 1 。两者硫 同位 素组成 相 似 ,均 接近 陨石 硫 (6 3S 22 .7 .5 -
表 1 金 在 不 同类 型 岩 浆 岩 中的 含 量 ( O ) ×1 ’ ‘
Ta . 1 Th o tn fg l n dfe e t a ma i r c s ( 1 ) b ec n e to od i ifr n g tc o k m × 0
岩 石 类 型
摘 要 :小秦 岭成矿 带是 我 国重要 的贵金属 成矿 带之一 ,金矿 受地 层 、构造 和岩 浆
岩控 制 ,具 有 “ 三位 一体” 的成 矿 模 式。太 古 宙 太 华群 地 层 为成 矿 提 供 了物 质 基 础 , 区域 变质作 用使金 发 生初次 富集 ;早期 自北而 南的挤压 形成规 模 巨大的推覆 构 造为 含金 石英脉 的 生成 提 供 了有 利 空 间;燕 山期 构造一 岩 浆 活 动对 金 的活 化、 迁

+6 ;反 映 了硫 同位 素 的 继 承性 和 矿 床 的层 控 性 。3 ) D=一 3 8 5 . ;3 8 3 . ~一 3 0 1 O一 +6 2 ~ .9
+1 . 7 0 0 ;铅 同位 素组成 为 正常铅 。说 明矿 液 中 的水 主要 来 自古 老 正 变质 岩 在变 质 过程 中释 放 出的 结 晶水和 结构水 ( 张荫树 等 ,1 8 ) 9 5 。这 清楚 的表 明 ,大 月坪一 金 罗 斑热 穹 隆 的太 华 群地 层 ,是本 区金 成矿 的物 质基础 ,是矿 源层 。
移 、 富 集 起 主 导作 用
关 键 词 :金矿 ;太 华群 ;推覆 构造 ;燕山期岩体 ;小秦 岭
中 图 分 类 号 :P 1. 1 . 68 5O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小秦岭是 我 国重要 的黄金 生产基 地 ,该 区成矿地质 条件优 越 ,找矿潜力 巨大 ,目前控制 的 黄金储 量 约 5 0t 0 。随着地 质研 究工作 的不 断深入 ,新 一轮 找 矿 实践 初 步显示 “ 小秦 岭地
磅{他鹭 三 ;
第2卷 8 第2 期
GE OLOGY OF SHAANXI 2 l 年 l月 OO 2
文章 编号 :1 0 - 6 9 ( 0 0 2 o 2 —0 0 1 9 6 2 1 )O 一 0 8 6
小 秦 岭 地 区金 矿成 矿 机 理分 析
张 启 ,马 玉梅 ,韩 俊 民 ,陈 少迅。
(1 .西北 有 色 地 质 勘 查 局 七 一 二 总 队 ,咸 阳 吉林通化 7 20 .吉林 省 通 化 地 质 矿产 勘 查 开发 院 , 10 0 l2 74矿产 勘查 开 发 局综 合 地 质 大 队 ,渭南 30 1 3 I
性相似 的其他 地 区 ,金 矿 的 赋 存 地 层 也 是 一古 老 变 质 岩 为 主 。如冀 北 地 区 l 7个 金 矿 床 1 ( 点) 中,有 1 7个产 于太古 宙 迁西 群 中 ( 瑞 身 ,1 8 ) 0 母 9 7 ,张 宣地 区 9 的金 矿 产 于桑 干 5 群 中,辽 南地 区 2 6个 金矿床 ( ) 1 2 点 ,9 个产 于太 古宙鞍 山群 中 ,6 8个产 于元古 宙辽河群 中
酸性 岩
岩 石 名 称
花岗岩、 流纹 岩 等
样 品数
48 9
金 平 均 含 量
16 .
中性 岩
基 性 岩
闪 长 岩 、 英 闪长 岩 石
闪 长岩 、 长 闪长 岩 辉
21 6
50 8
32 .
48 .
注 ; ( 伦 积 18 胡 9 3年 )
1 2 稳 定 同 位 素 组 成 特 征 .
第 2 期
张 启 等 :小 秦 岭 地 区 金 矿 成 矿 机 理 分 析
2 9
光炽 教 授指 出 :“ 绿岩 带型 金矿是 我 国最 重要 的类 型 。围绕华 北地 块 周边 的包括 小 秦岭 、夹 皮 沟 、张家 口一 代金 矿 ,都 是 绿岩 型 的” ( 光炽 ,1 8 ) 涂 9 4 。这 就从 构造 环境 和岩石 建造上 揭 示 了金 的成 矿与 太华 群地层 的内在联 系 ,显示 了小 秦岭地 区金 矿成 矿 的层控特 征 。
中金 的含 量进行 了分 析研 究 ,结 论是 基 性岩 中金 的含量 为 酸 性岩 的 3倍 ( 1 ( 表 ) 胡伦 积 ,
18) 9 3 ,说明基性 岩 中金 的原始背 景值较 高 。
据统 计 ,小 秦岭地 区 8 . 的金 矿 产于太 华 群地 层 中 。华 北 地 块 周边 与 太华 群 地层 岩 13
区深 部还可 能找到 一个小 秦岭 ”,因此研究 小秦岭金矿 的成矿 机理 ,对 于在该 区寻找超 大 型 金矿 ,特别是把 小 秦岭西 段 的深部找 矿工作推 向新 阶段有 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1 金 与 地层 关 系
1 1 金 的 层 控 特 征 .
小秦 岭金矿 地层 主要 为太古 宙太华 群古 老变 质岩 ,其 原岩 为 一套 中基性 火 山一 沉 积岩 , 岩石 以富铁 、镁 质为特 征 ,含丰 富 的金属 元素 。胡伦 积 教授 曾对 1 3 3 9个 不 同类 型 的岩浆 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