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一)》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导语】⼏何知识具有很⾼的抽象性,⽽本课⼜是学⽣初次较深⼊研究⽴体⼏何图形,准备了以下教案,供⼤家参考!篇⼀ 学习内容: 长⽅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标: 1.初步认识⽴体图形、认识长⽅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进⼀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 ⼀些长⽅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谈话引⼊,回忆以前学过哪些⼏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图形) 2.投影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定的空间,它们都是⽴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体图形中有⼀种物体是长⽅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体? 3.举例:在⽇常⽣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体的物体?长⽅体⼜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认识长⽅体的⾯、棱、顶点。

(1)请学⽣拿出⾃⼰准备的长⽅体学具,摸⼀摸,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体有平平的⾯) 板书:⾯ (2)再请学⽣摸⼀摸长⽅体相邻两个⾯相交的地⽅有什么?讲述:把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有什么?(⼀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在长⽅体教具上指出⾯、棱、顶点。

学⽣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体的特征。

(1)⾯的认识。

①请学⽣拿出长⽅体学具,按照⼀定的顺序数⼀数,长⽅体⼀共有⼏个⾯?(6个⾯)有⼏组相对的⾯?(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观察长⽅体的6个⾯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都是长⽅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是正⽅形。

教师分别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几何学问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同学初次较深化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情景,经受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精确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量。

3、使同学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同学能够娴熟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预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同学观看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老师让同学观看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提问同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同学观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同学同桌之间沟通争论。

老师提问同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同学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同学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同学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熟悉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教会同学熟悉长方体。

2、教会同学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同学熟悉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

【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

《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二长方体(一)”中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会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就在此基础上,深入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内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和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特征。

它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和“试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结构要素,即面、棱与顶点;第二个问题是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特征;第三个问题是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是进一步促进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即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正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1.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课件出示床垫和魔方。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床垫和魔方,并从实物中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何图形。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得出:围成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立体图形的面。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以及正方体的6个面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材第11~12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课件PPT。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请每位同学拿一张长方形纸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平平的)师:这种图形叫作平面图形。

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出示纸盒),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另外,我们还学习过一些立体图形,你们知道牙膏盒是什么立体图形?魔方是什么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说一说,认一认。

师:上面两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图形?(指名学生汇报)学生汇报:“水立方”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这两个物体相同?(指名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冰箱、牙膏的外包装盒等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等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观察这两个物体,除去物体本身的颜色、材质、外形图案等因素,你能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状吗?(学生独立尝试描一描,教师巡视)教师引导学生:①师:长方体(正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面)师:我们把围成它的长方形(正方形)叫作长方体的面。

②师:长方体(正方体)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有一条边)师:我们把面和面相交的边叫作棱。

③师:长方体(正方体)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有一个点)师:我们把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长方体时,学生可能对长方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还有困难,尤其是在识别长方体的六个面时,容易与正方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逐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长方体的六个面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生动手操作材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书本、文具盒、电视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长方体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方体的特征。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长方体模型,尝试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关于长方体的问题,如识别长方体的六个面,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等。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从书中取出一张白纸,师问:如果这张纸的厚度忽略的话,它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图形?师: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反馈: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之为平面图形。

如果老师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在一起,(出示数学书),它又变成了什么图形呢?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之为立体图形,那么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找一找。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长方体,如果没有了长方体,我们的生活就不在美丽。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认识它呢?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一、认识透视立体图师:老师也从生活中找来了床垫和魔方图,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图形呢?师:床垫和魔方图,你们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师:是哪三个面吗?师:想把想把长方体或正方体画在我们的本子上呢?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如果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出来就是这样的。

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师:到底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多少秘密需要我们发觉呢?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物体,用你的手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觉?师揭示: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就是长方体的面。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师边指边说:这是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棱。

师:还有吗?师:三条棱相交的这一个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拿出你们的正方体盒子,我们也来看看它也有面、棱和顶点吗?三、探究面、棱、顶点的的特征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中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四人一小组,数一数有几个顶点、面、棱。

(注意数的顺序)。

2.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量一量棱的长度。

3.将自己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

师拿出正方体,说:有哪个小组的学生愿意说说你们发现长方体的秘密了吗?谁能具体说一说?反馈:长方体有8个顶点。

长方体有6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一、说课设计1. 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长方体》。

本单元主要围绕几何图形的认识及运用展开,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应用,并且初步认识和运用长方体。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长方体的应用实例。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物体中的长方体形态,并在图形中对长方体进行简单的绘制。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几何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体验,准确把握每一个数学知识点。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实例,同时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其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实例,建立准确的数学思维。

4.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对话以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有直观的认识和感性的认知,激发其数学思维和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和创新能力。

5. 教学手段本节课将采用PPT展示、黑板书写以及演示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课堂教学1. 导入环节在教师介绍完本节课内容后,通过放映与长方体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长方体有更直观的认识和印象。

2. 讲解环节(1)基本知识A、定义:长方体指六个矩形面完全相同并两两平行的立体图形。

B、特征:①全部为矩形。

②相邻面两两平行且相等。

③长方体有三对相等的平行线段。

C、图形绘制:① 画个长条形;② 在每个面上画个矩形;③ 连接对面顶点,就可以得到长方体了。

D、应用示例:① 房子的地基、门窗、柱子等很多部分都是长方体;② 长方体还应用在建筑的楼层、路障、雨棚、货架等场所。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搜集而来,欢迎您下载,多谢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是马上学习的长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根底,也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对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及积存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起到重要的作用。

针对上述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积存感性经验。

经历观察的过程,积存感性经验。

学生在观察物体的根底上,借助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理解它的直观图,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鼓舞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这样做的意义是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展开想象、自主探究、交流商量、分析推断等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获得和积存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学生打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种规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教学过程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出示下面各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学生答复后教师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教师拿出课前打算好的各种实物。

提问:这些物体是平面图形吗?师:这些物体都占有肯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立体图形中,有一种叫作长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面图形,观察、识别实物,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分类,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1.实物感知,形成表象。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谁情愿到前面来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给大家找出来。

师:除了讲桌上的这些物体,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师:为什么说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呢?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2.面的认识。

师:大家了解,长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长方体,理解长方体的特征,会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立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长方体的兴趣。

2. 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如: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有12条边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4. 表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5. 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箱子,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12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作为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之一,它的认识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让学生感受长方体的存在,再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感知长方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实物有直观的认识,但是将这种认识上升到数学层面的抽象理解还需要引导。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对长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时,容易受到生活中的实物影响,把生活中的经验等同于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区分生活原型和数学模型。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教材的编写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并能根据特点解决一些加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的等几何图形得基本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由平面图形拓展到立体图形,既是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是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教学之始,掌握学生的情况尤为重要,我接着说一下学情。

一方面: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关于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长方体的认识,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

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

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运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通过实例体会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方体和球体的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长方体作为一个新的立体图形,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长方体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例体会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长方体的模型、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好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长方体的名称和特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呈现长方体的各种形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角、几条棱?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③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

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

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

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1、直观(实物或模型)2、概括(特征),抽象(图形)3、具体化(应用)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户县显落村小学刘娟《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③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

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的,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

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

【长方体的认识(一)】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相关的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课堂3.0,万彩动画等。
分层作业题
1.搭建一个最小的正方体;
2.搭建一个最小的长方体;
3.搭建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形。
个人反思
对于一些平面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特征,相信孩子们是能如数家珍的。而今天,孩子们接触的是立体图形,认识它,并不表示真正熟悉它的特征,这也算是孩子们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所以,研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是本堂课的重头戏。
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课前交流,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新知:通过切土豆认识面、棱和顶点。
小组活动:
巩固练习:
认识相对面。
拓展提升:
【课件展示】
同学们认识长宽高了吗?
任务挑战:
搭建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堂小结:
总结语: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
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老师想:今天的遗憾,必将变成我们对长方体的一种执着。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学生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棱长总和等概念及长方体棱长总和的求法。
3.学习长方体的画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1)】

一认,想一想。

生: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所以,如图所示,长方体中包含正方体,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三、达标检测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练一练的一些课后习题。

1.找一个样子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它的顶点、面和棱。

生:我手里是一个包装盒,这是它的顶点,它一共有8个顶点。

这是它的面,它一共有6个面。

这是它的棱,它一共有12条棱。

2.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上、下两面近似认为
一致,单位:cm)
⑴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样子?
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
样子、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
⑵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
(1)这个盒子的上面是长方形,长是36cm,宽是28cm;下面和它样子、大小都相等;左侧面是长方形,长是28cm,宽是10cm。

(2)这个盒子的前面和后面长是36cm,宽是10cm。

3.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4cm 长=2cm 长=3cm
宽=2cm 宽=2cm 宽=3cm
高=2cm 高=5cm 高=3cm
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生:这个粉笔盒是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0cm,有六个面完全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一)》教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以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