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课时作业(二十五)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49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温州质检)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答案:B2.(2010·西安联考)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答案:D3.(2010·江西九江第一次联考,)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因素是()A.自然选择B.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D.生存斗争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答案:A4.(2010·江苏仪征一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不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的不断形成过程D.有性生殖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是因为增强了生物的变异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关系。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的。

相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两个方面。

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的,即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

答案:D5.(2010·广东珠海摸底)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及有关概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1.(2019·某某某某二十四中模拟)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体液调节为主解析:激素只对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激素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错误。

答案:D2.(2019·某某某某联考)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解析: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若小白鼠下丘脑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小白鼠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其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最适温度时耗氧量最高,D项符合题意。

答案:D3.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A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原尿中的水分重新进入血液,使尿量减少,B正确,D错误;下丘脑调节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正确。

答案:D4.(2019·某某省揭阳市第一次模拟)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

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B.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D.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解析: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A正确;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因此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由于雌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C正确;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能够通过反馈调节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8 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8 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28 免疫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C.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防御功能由后天获得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接种疫苗不会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感染病菌后的发炎现象是机体免疫的一种表现,B错误;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生来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衰老或异常的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D错误。

2.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过程。

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 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正确;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淋巴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3.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因而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是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为特异性免疫,C 错误;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

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作者: ————————————————————————————————日期:ﻩ课时作业42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解析: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答案:A2.菊花的组织培养和月季的花药培养都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关于两者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序号比较项目菊花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①植物激素不必添加需要添加②染色体倍性的鉴定不需要需要③光照每日日光灯照射12小时最初不需要,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④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不需更换培养基需要更换培养基A.①②③ﻩﻩB.②③④C.①②④ﻩﻩD.①②③④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用茎段来培养,比较容易,不必添加植物激素;在培养中不会发生染色体倍性的变化;需要每天日光灯照射12小时;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不必更换培养基。

月季的离体培养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在花药培养中,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植株会出现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所以需要染色体倍性的鉴定;最初不需要光照,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需要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进一步分化培养。

答案:D3.(2011·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 )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解析:脱分化指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含解析答案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含解析答案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目录课时作业(一) 走近细胞 (1)课时作业(二)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8)课时作业(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6)课时作业(四)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24)课时作业(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 (32)课时作业(六)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40)课时作业(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8)课时作业(八) ATP和酶 (57)课时作业(九) 细胞呼吸 (66)课时作业(十) 光与光合作用(Ⅰ) (75)课时作业(十一) 光与光合作用(Ⅱ) (82)课时作业(十二) 细胞的增殖 (90)课时作业(十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98)课时作业(十四)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106)课时作业(十五) 基因的分离定律 (114)课时作业(十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Ⅰ) (123)课时作业(十七)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132)课时作业(十八)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142)课时作业(十九) 人类遗传病 (151)课时作业(二十)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60)课时作业(二十一) DNA的分子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169)课时作业(二十二) 基因的表达 (178)课时作业(二十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86)课时作业(二十四)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194)课时作业(二十五) 生物的进化 (204)课时作业(二十六)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实例分析 (212)课时作业(二十七)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220)课时作业(二十八)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228)课时作业(二十九) 免疫调节 (236)课时作业(三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 (244)课时作业(三十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253)课时作业(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61)课时作业(三十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268)课时作业(三十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277)课时作业(三十五) 生态环境的保护 (285)课时作业(一)走近细胞1.[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下列有关几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池塘的全部蓝藻,既不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也不是群落B.颤藻与水绵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体C.T2噬菌体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D.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答案:A解析:颤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T2噬菌体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第一单元_第1讲_走近细胞第一单元_第2讲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单元_第3讲_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一单元_第4讲_核酸、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_第1讲_细胞膜和细胞核第二单元_第2讲_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第二单元_第3讲_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单元_微专题三_细胞代谢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不同角度分析第三单元_第1讲_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三单元_第2讲_atp与细胞呼吸第三单元_第3讲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单元_第4讲_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第四单元_第1讲_细胞的增殖第四单元_第2讲_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四单元_第3讲_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五单元_微专题五_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第五单元_第1讲_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五单元_第2讲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五单元_第3讲_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第五单元_第4讲_人类遗传病第六单元_第1讲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六单元_第2讲_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第六单元_第3讲_基因的表达第七单元_第1讲_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七单元_第2讲_染色体变异第七单元_第3讲_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单元_第4讲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_微专题八_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第八单元_第1讲_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第八单元_第2讲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八单元_第3讲_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八单元_第4讲_免疫调节第八单元_第5讲_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_微专题九_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第九单元_第1讲_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第九单元_第2讲_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九单元_第3讲_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第九单元_第4讲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第九单元_第5讲_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十单元_实验原则与实验设计第十一单元_第1讲_基因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2讲_细胞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3讲_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第十一单元_第4讲_生态工程第十二单元_第1讲_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2讲_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3讲_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然后依次为组织、器官、系统;元素、化合物、分子、细胞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个体水平以上的结构层次,故B项正确。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课时作业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课时作业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浙江稽阳联考)下列对“进化性变化的发生”的认识,正确的是()A.物种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C.染色体数目变异也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单个个体的死亡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较大改变答案C解析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可遗传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B错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也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单个个体的死亡一般不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较大改变,D错误。

2.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C.若连续施用该杀虫剂,则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答案B解析观察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杀虫剂在此只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A正确、B错误;若连续施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C正确;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D正确。

3.(2020·“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倍体物种的形成通常也需要经过隔离B.种群中个体迁入与迁出不会导致生物进化C.生物的有害突变不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前提D.豌豆种群中控制豌豆粒色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答案A解析多倍体物种的形成属于同地物种的形成,而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生殖隔离,A项正确;种群中个体迁入与迁出都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导致生物的进化,B项错误;生物的有害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也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前提,C项错误;基因库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一个种群,二是所有等位基因的总和,D项错误。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2)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2)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2)及答案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2)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图1是与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有关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图2是与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球蛋白有关的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③与②的膜成分最相似,将含3H 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其出现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②⑥⑧B.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细胞内I-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I-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D.若含有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182O,那么水中的18O来自氨基酸的羧基【解析】②是高尔基体膜,③是内质网膜,两者可通过囊泡相互转化,膜成分最为相似,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图2细胞中,伴随着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核糖体→③内质网膜→②高尔基体膜→⑥高尔基体的囊泡→细胞膜→细胞膜外D.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解析】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A 错误;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①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了氧气,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②过程加入ADP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②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的因素是ADP的量,因此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C正确;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 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数量少,D错误。

【答案】 C3、(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名师伴你行】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

【名师伴你行】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

课时作业(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2018·湖南六校联盟期末]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存在冰,可以推测火星可能存在过生命,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B.生物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大多能溶于水,有利于物质的运输C.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且能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D.当人体血浆内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这表明某些无机盐有调节细胞酸碱平衡的作用答案:C解析:火星表面存在冰也就有可能存在过生命,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A正确;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可以溶解在这部分水中,因而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C错误;血浆中存在NaHCO3/H2CO3缓冲对,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会形成碱中毒,这说明某些无机盐对于调节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2.[2018·江苏扬州中学质检]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答案:C解析: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氧的含量最多,A错误;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相差很大,B、D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正确。

3.下列有关化合物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用苏丹Ⅲ试剂检测呈红色B.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呈砖红色C.淀粉用碘液试剂检测呈蓝色D.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答案:A解析:脂肪遇苏丹Ⅲ染液呈橘黄色,A项错误。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

课时作业(十)光与光合作用(Ⅰ) 1.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答案:B解析:Mg2+吸收需要载体(蛋白质);O2扩散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参与;光能转换为ATP,需要ATP合成酶(蛋白质)参与;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

2.[2018·吉林延边质检]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光合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B.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少许CaCO3可避免叶绿素的破坏答案:B解析: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基质中没有,B错误。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能转化光能B.光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暗反应需要酶的催化C.暗反应的减弱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D.增加光照强度,[H]、ATP的量一定能增加答案:C解析:暗反应不能转化光能,A错误;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增加光照强度,[H]、ATP的量不一定增加,D错误。

4.[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B.进入秋季,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C.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量减少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 波长的光,A正确;进入秋季,叶子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B正确;由题图可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450 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 nm波长的光要多,因此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由题图可知,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变多,C3→C5+(CH2O)过程增强,C5增多,D错误。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3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3

课时作业(二十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2018·吉林长春二模]若某植物的白花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缺失的变异,则()A.该植物一定不出现变异性状B.该基因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该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D.该基因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改变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某植物的白花基因发生碱基对缺失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植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C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后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不变,D错误。

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杂合子(Aa)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D.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因随机结合进行基因重组而产生新性状答案:A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不是基因重组,C错误;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也不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3.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基因重组的是()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⑤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⑤答案:C解析: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4.[2018·广东肇庆一模]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的基因?()A.基因突变B.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A正确。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2)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2)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2)及答案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2)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湖南十校联考]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多了144B.如果得到的某条多肽链有2个氨基,则有一个氨基在R基上C.如果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合成一条肽链,则有2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D.如果将得到的4条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多肽链,则会脱去3个水分子答案:C解析:每脱掉1个丙氨酸需打开2个肽键,每打开1个肽键需1个水分子,因此脱掉4个丙氨酸,需要8分子水,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多了18×8=144,A正确;每条肽链的一端都含有1个氨基,如果得到的某条多肽链有2个氨基,则有1个氨基在R基上,B正确;得到的5个氨基酸中有4个是丙氨酸,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应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D正确。

2、[2019·河北唐山期末]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依据图像中特定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观察不到核膜,则一定为原核细胞B.若观察不到叶绿体,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C.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D.若观察到中心体,则一定为动物细胞答案:C解析:有些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A错误;有些植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如植物的根尖细胞,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C正确;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若观察到中心体,则不一定为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

3、[2019·湖南十校联考]在温度、光照都适宜的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

课时作业(七)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2018·江西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物质输入或输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儿的小肠上皮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吸收母乳中的抗体B.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的结果C.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方式有差异,并不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人成熟红细胞中钠离子的浓度只有血浆的六分之一,是主动运输的结果,这一过程与线粒体有关答案:A解析: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腌制果脯时细胞外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死亡,失去选择性,之后糖分大量进入细胞才导致慢慢变甜,不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错误;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D错误。

2.下列过程中不依赖膜蛋白的是()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B.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D.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答案:A解析: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A正确;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中发生的K+外流、受到刺激时发生的Na+内流均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C错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D错误。

3.[2018·山东日照期中]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用吸水纸的目的是吸去多余的液体B.质壁分离过程中,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内C.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两次细胞形态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增大,紫色加深答案:B解析:实验过程中用吸水纸是为了让蔗糖溶液流到实验材料处,A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内,也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外,B正确;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三次细胞形态,分别是实验前、质壁分离后和质壁分离复原后,C错误;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增大,紫色变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十五)生物的进化1.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A.不断进化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答案:A解析: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a基因频率增大,该种群发生进化,A正确、B错误;产生新物种要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该种群只是基因频率改变,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

2.[2018·河南省实验中学月考]医生发现,某患者在过去几年中,经常使用各种抗生素,而且档次越来越高,致使体内出现“超级病菌”。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超级病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是()①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②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③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个体都是抗药能力强的④病菌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起了选择作用,①错误;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②正确,③错误;病菌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④正确。

3.[2018·山东烟台二模]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如图所示为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对这三个地区的家蝇喷洒等剂量的此类杀虫剂,死亡率最低的为乙地区的家蝇种群B.丙地区的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8.5%C.这三个地区的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基因频率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家蝇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家蝇的抗性个体有纯合子和杂合子,敏感性个体只有纯合子,因此抗性对敏感性为显性。

若对这三个地区的家蝇喷洒等剂量的此类杀虫剂,由于乙地区家蝇种群中敏感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最低,因此乙地区的家蝇种群死亡率最低,A正确;丙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抗性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抗性杂合子基因型频率=1%+(1/2)×15%=8.5%,B正确;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家蝇种群敏感性基因频率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由于没有形成新物种,因此家蝇抗药性的产生不会增加物种丰富度,也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4.[2018·安徽池州二模]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

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几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B.清除镉后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C.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D.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答案:D解析:达尔文是从个体层次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的,A错误;清除镉后蠕虫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B错误;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不能说明出现了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抗性基因频率降低,D正确。

5.[2018·吉林省吉林市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答案:D解析: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母虎和雄狮交配产生的狮虎兽是不育的,说明母虎和雄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如果种群中,BB =81%,Bb=18%,bb=1%,则b的基因频率是10%,B的基因频率是1-10%=90%,D正确。

6.[2018·新疆乌鲁木齐二模]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过程表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在自然状态下,物种1和物种2相互交配可能产生不育后代答案:B解析:根据物种的形成过程可以判断a、b、c分别为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及自然选择,A正确;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生物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7.[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雀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C.大尾雄孔雀易遭天敌捕杀会改变该种群的性别比例D.雌孔雀与雄孔雀彼此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孔雀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A正确;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B正确;大尾雄孔雀易遭天敌捕杀会改变该种群的性别比例,C正确;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8.[2018·辽宁大连20中月考]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

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答案:C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a地区的环境在变化,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

9.某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基因用A、a表示),人群中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39。

一个双亲均正常但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姐姐的正常男性,与人群中一个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正常女性结婚。

以下推测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人群中表现正常的人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70C.该正常男性与其妻子均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105D.该正常男性与其妻子所生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210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双亲均正常生下患病女儿,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断该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已知在人群中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a)的频率为1/139,则基因A的频率为1-1/139=138/139,利用遗传平衡公式推断人群里女性中表现型正常的个体的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A=(138/139)2、Aa=2×(138/139)×(1/139),进一步求得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中基因型是Aa的概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2×(138/139)×(1/139)]/[ (138/139)2+2×(138/139)×(1/139)]=1/70,B正确;该正常男性(2/3Aa)与其妻子(1/70Aa)均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1/70)=1/105,C 正确;该正常男性(2/3Aa)与其妻子(1/70Aa)所生孩子患该遗传病(aa)的概率=(1/105)×(1/4)=1/420,D错误。

10.[2018·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1% B.30%,42%C.70%,21% D.70%,42%答案:D解析: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则A基因的频率为55%+30%×1/2=70%,a基因的频率=1-70%=30%。

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可利用遗传平衡计算,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

11.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在该小麦种群的基因型中,TT占20%、Tt占60%、tt占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A.50%和50% B.50%和62.5%C.62.5%和50% D.50%和100%答案:B解析:小麦种群的基因型中TT占20%,Tt占60%,tt占20%,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所以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75%,T的基因频率是25%+1/2×75%=62.5%。

12.[2018·山西康杰中学、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第二次联考]如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

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答案:D解析:两种群能自由交配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两种群能自由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才说明两种群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A和B若为同一物种,则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每一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A、B属于两个种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错误。

13.[2018·湖南师大附中期中]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物种1与物种2)果蝇的进化过程时发现:①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