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群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群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3 1.1、施工组织总设计31.2、安全文明组织总设计31.3、塔吊安装方案31.4、施工图31.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31.6、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3第二章、工程概况42.1、总体概况42.2、建筑设计概况42.3、结构设计概况52.4、水电工程概况62.5、现场概况6第三章、施工部署73.1、技术准备73.2、平面布置的原则73.3、组织及管理73.4、各种塔吊机械性能及参数93.5、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10第四章、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10 4.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114.1.1、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114.1.2、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124.2、塔吊顶升的程序14第五章、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15 第六章、防碰撞操作要点及具体操作要求17第七章、塔吊遇突发停电应急措施、附后页第八章、塔吊防碰撞应急措施附后页第一章、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总设计1.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1.3、塔吊施工方案1.4、施工图1.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1.6、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总体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农垦创业城(金地花园)A区四标段2建筑面积21000㎡3工程地址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南街以东300米4建设单位宁夏西夏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6质量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7监理单位湘潭市宏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8施工单位宁夏农垦建设实业总公司9工程内容范围施工组织的全部内容10质量要求合格11工期按照合同要求施工本标段工程由地下车库、42#日间照料中心工程、45#幼儿园工程、47#、48#住宅楼工程组成。

具体内容详见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整个标段占地面积约为190*230米,最高处18.3米,为更好的完成本标段内容,编制如下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丰源上城住宅小区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湖南省泓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危险源分析与对应安全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安全管理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塔机防雷避雷 (18)7.安全应急预案 (19)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1.1.1 丰源上城项目位于邵东县焦化厂,由湖南盛泰建筑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主要包括一个地下车库(1层)、3栋住宅楼均为18+1层,具体情况如下:1.1.2 塔吊作业范围周边环境本工程位于邵东县昭阳大道与高丽路交汇处,施工场地周边无影响施工的毗邻建筑与相关设施,1号栋塔吊复盖范围之内与3#楼塔吊相交叉。

周边环境详见平面布置图。

1.2 塔吊选型与布置1.2.1 塔吊选型与布置原则1、塔吊尽量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减少盲区;2、塔吊最大起重量能满足施工要求;3、保证每台塔吊的工作效率,既不闲置又能满足施工吊次要求;4、充分考虑塔吊安装和拆除所需空间,满足塔吊安拆的要求;5.充分考虑到塔吊在高度和平面位置上的避让,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背景
在高空作业中,多塔作业由于涉及多个塔吊同时作业,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繁忙的城市中心区域。

因此,为了确保塔吊作业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施工前准备
1.制定合理的多塔布置方案,确保吊臂的活动范围不会相互交叉。

2.对吊装设备和塔吊进行严格检查,保证运行正常。

3.制定塔吊操作规程,包括信号指挥、协调沟通等规范。

三、防碰撞措施
1.安装碰撞检测系统:在各塔吊上安装碰撞检测设备,实时监测附近各
设备的位置,一旦发现接近碰撞,立即报警。

2.制定交通管理计划:在施工现场设置指定的行车道路,规定作业人员
和设备的活动区域,防止交叉作业。

3.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禁止超载作业,严格按照载重标准进行作业,
确保塔吊安全运行。

4.安排专人负责碰撞预防:在作业过程中,设立专门的碰撞预防人员,
负责监控各吊臂的位置,及时通知各操作人员调整位置。

四、紧急应急预案
1.制定工地紧急撤离计划: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及时将所有相关人员撤
离现场,保障人身安全。

2.做好事故处理准备:建立事故处理小组,提前准备好应急设备和救援
措施,确保有力的事故处理。

五、总结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塔吊作业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考虑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规范施工流程,加强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将有效降低多塔作业安全风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高效进行。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前言为了保障多塔作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方案,明确多塔作业过程中的防碰撞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

2.目标确保多塔作业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设备设施完整。

3.作业前准备-评估风险:对多塔作业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导致碰撞的因素。

-制定计划:制定多塔作业过程中的防碰撞安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

-培训工人:对参与多塔作业的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他们防范碰撞的意识和方法。

4.防碰撞措施-制定合理的作业区域:根据多塔作业的需要,合理划分工作区域,避免工作区域的交叉和重叠,减少碰撞的风险。

-设立警示标志:在多塔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防碰撞安全。

标志应清晰可见,包括图形、文字和颜色等。

-设立安全区域:在多塔作业区域内设立专门的安全区域,只允许经过相应培训和持证人员进入,以减少非授权人员的干扰和碰撞风险。

-安全设备使用:施工人员应佩戴头盔、护目镜、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安全设备,譬如平衡杆、安全网等,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管理施工车辆:多塔作业中的各种施工车辆应有专人管理,明确其行驶路径和速度,避免碰撞发生。

同时要确保施工车辆的视野良好,通过安装反光镜等设备提高驾驶员的视线。

-管理施工装卸物品:多塔作业中的装卸物品应由专人负责,合理安排装卸过程,防止物品掉落引发碰撞事故。

同时,对于大型重物的运输,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

5.管理措施-管理人员监督:由专人负责监督多塔作业过程中的防碰撞措施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例会:定期召开多塔作业安全例会,向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及时通报最新的防碰撞措施。

-安全督查:随时进行安全督查和摸底调查,确保防碰撞措施的有效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6.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碰撞事故的发生,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多台塔吊作业防碰撞方案

多台塔吊作业防碰撞方案

多台塔吊作业防碰撞方案多台塔吊作业防碰撞方案工程概况:由于施工场地限制,七台塔吊设置间距较近,与临时用电输电线路也较近。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编制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130-211)2.QTZ40型塔式起重机说明书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2011)组织管理:1.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项目部负责对现场所有塔机的总体指挥、协调。

塔机租赁单位负责本单位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完成塔机的锚固顶升工作,对机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日常管理,组织塔机的进场安装和拆除退场工作,机长负责本塔机的日常使用,加强使用中的管理、控制,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项目部,便于及时做出调整。

2.塔吊作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关于塔吊使用的协调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对塔吊的使用进行有效协调,尽量减少塔吊的交叉作业,尽量发挥塔吊的最大效能。

3.加强人员的管理,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责任心的塔机操作人员、信号指挥工、起重工。

4.塔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塔吊施工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并对塔司机、信号工、起重工以及旁站观察人员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督促其严格执行。

5.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作业内容及塔机作业时段安排,作业时周边作业环境,各塔机相互关系,指挥人员站位及注意事项,机械设备性能,应急措施,吊物的捆绑,天气状况等方面内容。

6.现场协调员对塔吊作业进行协调,区分作业面,最大限度防止现场塔吊作业出现相互交叉现象。

7.夜间工作的塔机,除应设置正对工作面的投光灯及现场照明外,还应在塔顶和臂架端部设置防碰撞的红色信号灯,以示警戒。

8.恶劣气候条件施工:1)起重作业时遇有恶劣气候如大雨、大雾和施工作业面有六级(含六级)以上的强风影响安全施工时应暂停吊装作业。

2)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恶劣天气条件工作。

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方案

华泰世纪华苑四期工程多塔作业预防碰撞安全措施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陕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咸阳华泰项目部2009年10月31日预防塔吊碰撞安全措施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根据国家建设部,建『2000』237号和陕西省建设厅,陕建建发『2000』322号文件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塔式起重机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加强对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及多塔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本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和塔式起重机之间不发生机械碰撞,特制定以下措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咸阳市玉泉西路,全剪力墙结构,分D座、E座、G座、I座,具体工程概况如下:D座:(1#塔吊)本工程为全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建筑总高度58.20m,层高2.90m,平面尺寸29800×22500mm。

E座: (2#塔吊)本工程为全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建筑总高度为57.200m,层高为2.90m,平面尺寸为36600×16700mm。

G座:(3#塔吊)本工程为全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建筑物总高度为57.20m,层高为2.90m,建筑物平面尺寸为36600×15800mm。

I座:(4#塔吊)本工程为全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建筑物总高度为77.40M,层高2.90m,建筑物平面尺寸为33300×25400mm。

二、塔吊位置:(见平面图)1、塔吊之间的相互距离:1#塔吊与2#塔吊南北直线距离为70米,2#塔吊与3#塔吊南北直线距离为57米,3#塔吊与4#塔吊东西直线距离为62米,1#塔吊与2#、3#、4#塔吊的相互距离为70、135、130米,2#塔吊与1#、3#、4#塔吊的相互距离为70、57、86米,3#塔吊与1#、2#、4#塔吊的相互距离为135、57、62米,4#塔吊与1#、2#、3#塔吊的相互距离为130、86、62米。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多塔作业防碰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二、多台塔机安全要求每台塔机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T9642-2008)要求,安全规程必须符合(GB5144-2006)要求。

每台塔机要经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合格并到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

三、工程概况一、火炬(翔安)产业区后滨安置房二期D区项目由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本项目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周边交通便利,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建筑规模:规划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计容)(不计容),地下㎡,地下1层,地上11~18层,最大建筑高度。

结构质式:框剪结构基础类型:静压式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情况:商品混凝土。

质量标准要求:达到合格;工期要求:施工工期为785日历天。

安全生产要求: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厦门市“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争创福建省“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施工范围:本项目的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机电安装工程。

2、建筑设计概况建筑层数:1#、2#、3#、9#楼11层,10#、11#、13#、14#楼18层。

建筑功能特征:地上1~3#,8#、9#、12#、13#、14#为小高层住宅,一层为店面、二层以上为住宅;10#、11#楼为商住宅,一层为生鲜超市,二层以上住宅。

地下共1层为设备用房及车库,战时人防。

建筑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地上10#、11#为一级外其余均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建筑分类:10#、11#为一类商住楼,其余均为二类高层住宅。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四、多台塔机操作方案本工程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布置四台塔机,10#(塔机型号为QTZ80(5613),起重臂长为51m最大独立高度为40m,现安装高度30米;11#塔机型号为QTZ80,起重臂长为40m最大独立高度为40m,计划安装高度40米;14#塔机型号为QTZ80(5610),起重臂长为50m,现安装高度米, 13#塔机型号为QTZ80(5610),起重臂长为45m,最大独立高度为40m,计划安装高度35米。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多塔作业在高空施工中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多塔作业过程中存在高风险的碰撞安全隐患,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对施工安全的关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作业区域划分1.多塔作业区域划分为A、B、C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专门负责指挥和监督的负责人。

2.区域A为主要作业区域,区域B和C为临时作业区域,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划分作业。

三、安全措施1. 设立作业区域标识在作业区域的各个入口处设置醒目的标识,明确标识作业区域以及作业时段,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2. 制定作业计划在施工前,由专员制定详细的多塔作业计划,明确每道工序的细节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确保作业有条不紊进行。

3. 人员配备1.多塔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专业人员,包括负责监督的安全主管、作业人员等。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防碰撞设备采用先进的防碰撞装置,如报警器、避障系统等,确保多塔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四、紧急处理措施1.在作业现场设置应急通道,并配备专门的紧急救援人员,确保紧急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2.准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五、总结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多塔作业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高标准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上为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相关人员请按照要求仔细执行,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长春市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地上主体工程),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4867.89㎡,地上12层,裙房4层,建筑高度46.45m。

本工程为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工程,位于长春市清明街西侧,北安路以南,清明街二胡同以东,重庆路以北。

由吉林省绿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设计。

本工程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桩基础,抗震设防烈度 7度,使用年限为50年。

工程性质:扩建、新建工程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长春市中心医院监理单位:吉林省新都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编制依据编制依据QTZ40、QTZ63式起重机说明书,《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JGJ130-2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细则等。

依据本工程塔吊安装方案,本工程设置四台塔吊,塔吊独立固定高度为30米,壁长40米和47米,为防止在施工中多塔塔臂相互碰撞,在设置塔吊位置和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必须遵照下列措施执行。

以保证塔吊作业安全。

三、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根据场地等实际情况,共设4台塔吊方能满足现场施工的总体要求。

为防止塔吊作业时发生碰撞,保证安全生产,特编制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1、首先要保持4台塔吊之间塔身的允许高度差,保证各塔吊起重臂处于不同标高,同时向司机及指挥人员界定各塔吊的作业、转臂活动范围。

特殊情况需要到另一台塔吊作业区吊装,需经领导批准,并与对方吊上操作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告知,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后方可进入另一台塔吊作业区临时作业。

2、塔吊与塔吊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吊臂架前端部与塔身之间至少有两米的距离,处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塔吊处于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一个标准节(一个标准节为了米)。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总设计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3.塔吊施工方案4.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12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3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书香苑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开德路北、濮上路东,本工程临近6#、9#楼,为小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990.63 ㎡。

1.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序号塔吊型号目前安装高度( m)塔身标准节固定附墙数量平面位置1QTZ5025 2.48#楼2QTZ4025 2.47#楼2.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QTZ40 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见下表:主要性能参数最大起重力矩400kNm最大起重量4T最大幅度起重量0.8T自由高度30M最大允许安装高度100M总功率23Kw起升工作速度 3.5/7/15/30M/min变幅工作速度33/16.5M/min 回转工作速度0.61r/min行走工作速度最大工作幅度48M起重机总重量26T每道附墙设置间距17.6MQTZ50 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见下表:主要性能参数最大起重力矩738kNm最大起重量6T 最大幅度起重量 1.2T自由高度40M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120M总功率33Kw 起升工作速度7M/min变幅工作速度24M/min 回转工作速度0.61r/min行走工作速度33m/min 最大工作幅度55M起重机总重量18.78T 每道附墙设置间距10M3.塔吊作业人员名单及证号工种姓名证号塔吊司机塔吊司机4.塔吊平面布置图三、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

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多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①要求过多的塔机进行附着;②建筑物结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

四期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四期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四期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了确保四期多塔作业期间的安全施工,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以防止各塔之间发生碰撞事故,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安全风险分析
1.各塔之间距离过近,存在相互碰撞的风险。

2.施工设备运行不当导致碰撞事故发生。

3.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造成事故风险增加。

三、防碰撞安全措施
1. 规范作业流程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位置等细节,确保各塔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实施严格的作业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2. 使用防碰撞器材
•在各塔的关键位置设置碰撞传感器,一旦检测到潜在碰撞风险,立即发出警报。

•安装可视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塔的位置和动态,帮助作业人员及时调整作业方向,避免碰撞。

3. 强化现场监督
•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监督,定期巡视各塔作业现场,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
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 - 碰撞事故案例分析和讨论。

- 防碰撞安全技能培训。

- 紧急处理方法演练。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实施上述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能有效降低四期多塔作业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未来,将继续改进方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稳定进行。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2.塔吊施工方案3.主要规范、规程、标准二、工程概况1)建筑结构类型: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心造型雨棚钢结构,发车区雨棚混凝土柱加金属屋面。

2)建筑规模:作为东侧T3及西侧停车楼的配套工程,其中包括7车位3级长途客运站及17车位旅游机场大巴车站、餐厅等。

3)总建筑面积:22492㎡(地上:12124㎡地下10368㎡)。

10)建筑层数:地上1层(局部夹层),地下1层。

4)建筑高度:8.9M,地下室埋置深度(室外地面至地下室建筑面层高度):6.9M。

5)设计标高:相对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值(黄海系)1133.9米。

4.塔吊平面布置图三、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和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塔吊拆装作业,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及工法进行,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起重人员完成,严禁无证操作。

5、作业现场的正下方必须设置不小于20米×20米的安全作业区,并做明显标志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9、塔吊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在塔吊运行过程中,双方使用认可的信号指挥形式,如对讲机、旗语、哨音等。

10、塔吊司机在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十不吊”,保证安全运行。

在停止作业时,必须保证大臂、小车及吊钩停放在安全部位,保证与其它塔吊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塔吊突然断电后应及时卸除吊物,将吊钩临时固定,防止起重臂转动,造成相连塔吊起重臂与钢丝绳碰撞;塔吊运行时,塔吊之间、塔吊与附近建筑物之间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11、塔吊司机在作业前和作业后,应对塔吊进行检查和保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塔吊的各项安全限位必须齐全可靠。

塔身标准节之间的连接销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间的联接销都必须穿开口销。

12、在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备。

塔尖及起重臂端部设置安全警示灯,当光线不足时应打开安全警示灯。

13、塔机必须有良好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严禁在底架附近活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用∠50*50*5角钢预埋在地下并与塔身进行有效连接)。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作业防碰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 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二、多台塔机安全要求每台塔机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T9642-2008)要求,安全规程必须符合(GB5144-200。

要求。

每台塔机要经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合格并到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

三、工程概况一、火炬(翔安)产业区后滨安置房二期D区项目由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本项目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周边交通便利,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340.72m2。

建筑规模:规划总建筑面积90340.72m2,其中,地上6894.156 m2(计容)1618.184m2(不计容),地下11840.518讹,地下1层,地上11~18 层,最大建筑高度57.1m。

结构质式:框剪结构基础类型:静压式PHC®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情况:商品混凝土。

质量标准要求:达到合格;工期要求:施工工期为785日历天安全生产要求: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厦门市“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争创福建省“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施工范围:本项目的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建筑设计概况建筑层数:1#、2#、3#、9#楼11 层,10#、11#、13#、14#楼18层。

建筑功能特征:地上1~3#, 8#、9#、12#、13#、14#为小高层住宅,一层为店面、二层以上为住宅;10#、11#楼为商住宅,一层为生鲜超市,二层以上住宅。

地下共1层为设备用房及车库,战时人防。

建筑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地上10#、11#为一级外其余均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建筑分类:10#、11#为一类商住楼,其余均为二类高层住宅。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四、多台塔机操作方案本工程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布置四台塔机,10#(塔机型号为QTZ80 (5613),起重臂长为51m最大独立高度为40m,现安装高度30米;11# 塔机型号为QTZ80起重臂长为40m最大独立高度为40m计划安装高度40米;14峭机型号为QTZ80(5610),起重臂长为50m现安装高度37.5 米,13峭机型号为QTZ80(5610),起重臂长为45m,最大独立高度为40m 计划安装高度35米。

最新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最新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最新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案(完整版)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案(完整版)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措施⼆○⼀⼆年⼗⽉⽬录第⼀章、编制依据 31.1、施⼯组织总设计 3 1.2、安全⽂明组织总设计 31.3、塔吊施⼯⽅案 31.4、施⼯图 31.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31.6、塔式起重机使⽤说明书 3第⼆章、⼯程概况 42.1、总体概况 42.2、建筑设计概况 42.3、结构设计概况 52.4、⽔电⼯程概况 62.5、现场概况 6第三章、施⼯部署 73.1、技术准备 73.2、平⾯布置的原则 73.3、组织及管理 73.4、各种塔吊机械性能及参数 93.5、塔吊安装情况⼀览表 10 第四章、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 10 4.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 11 4.1.1、最底层塔机的顶升⾼度 114.1.2、确定⾼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差数值 124.2、塔吊顶升的程序 14第五章、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 15第六章、防碰撞操作要点及具体操作要求17第七章、塔吊遇突发停电应急措施、附后页第⼋章、塔吊防碰撞应急措施、附后页第⼀章、编制依据1.1、施⼯组织总设计1.2、安全⽂明施⼯组织设计1.3、塔吊施⼯⽅案1.4、施⼯图1.4.1、1#、2#楼建筑施⼯图1.4.2、1#、2#楼结构施⼯图1.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1.6、塔式起重机使⽤说明书第⼆章、⼯程概况第⼀节总体概况第⼆节建筑设计概况第三节结构设计概况第四节⽔电⼯程概况第五节现场情况本⼯程位于六安市解放路以北;地下⼀层;地上1#楼⼗七层;地上2#楼、3#楼、5#楼、6#楼⼗⼀层,由4栋单位⼯程建筑组成。

属于⾼层结构形式,占地⾯积⼤、单体较长,⼩区场地容积率较⼤,并且⼩区内建筑物间均设有地下车库。

根据甲⽅提供的现场条件,组织各幢号先后开⼯;因此、根据建筑物平⾯布置和⼯期要求现选择使⽤三台塔式起重机。

1#外起重臂长为48⽶、2#楼外起重臂长为42⽶、6#楼外起重臂长为56⽶。

多塔使用防碰撞专项方案

多塔使用防碰撞专项方案

xxxxx建设有限公司xxxxx项目多塔防碰撞方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塔吊设计 (3)4. 碰撞风险分析(布设重难点) (4)5. 布置基本方法 (4)6. 塔吊布设 (4)6.1.塔吊布置情况 (4)6.2.塔吊顶升安排 (5)7. 塔吊防碰撞作业措施 (6)7.1.针对重难点拟采取措施 (6)7.2.群塔作业技术支持 (8)7.3.群塔作业检验试验工作准备 (8)7.4.群塔的运行原则 (9)7.5.塔吊防碰撞运行的管理措施 (9)7.6.塔吊防碰撞运行的保障措施(维保) (11)7.7.塔吊防碰撞运行安全环保保障措施 (12)8. 应急预案 (12)8.1.预案概况 (12)8.2.报告流程 (13)8.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3)8.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4)8.5.应急通信联络 (15)1.1.编制依据1.1.施工蓝图;1.2.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3.塔吊安装拆除施工方案;1.4.项目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方案;1.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1.6.《建筑塔式起重机械安装检验评定规程》(DBJ/T 15-73-2010);1.7.《北京市建筑安全操作规程》(J10169-2002)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1.10.《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1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08-166号文)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1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2.工程概况3.塔吊设计4. 碰撞风险分析(布设重难点)5.布置基本方法a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塔吊首先要保证各主楼、裙房及车库的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常批表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施工组织总设计2. 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3. 塔吊施工方案4.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泉水新区前盐砖厂及周边地块盐岛湖小区”工程,位丁大连甘井子区前盐村,本工程是由一个地下车库A15#ffi 13#、14#、A-16#、A1敝组成,为小高层住宅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车库的面积为6107平方米,其中13#、14#楼座在地下车库A15之上。

A16敝建筑面积2121 m2, 1#楼建筑面积6326.14 m20 13#ft建筑面积7254.88 m2, 14# 楼建筑面积5575.78 m2, A15妣筑面积为6107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7384.8肘。

2. 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QTZ40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见下表:主要性能参数4.塔吊平■面布置图三、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乂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

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多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①要求过多的塔机进行附着;②建筑物结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

因此,塔机的高差须进行合理的计算。

在现行规程中,许多规程对塔机的高差进行了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如《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

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

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问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的小于2”'。

2、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最底层塔机的计算顶升高度H塔5H 塔=2 H + D+ [h f] - H 6i=1式中:Hi-Hs----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D----- 塔机吊钩至起重臂下弦的极限距离;h f------塔臂架弹性变形端头下沉值。

其中h f对空载时的大臂上扬的塔机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空载仰臂的塔机影响就比较明显,根据经验值,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为 1.2~1.5m,取1.2m。

Hs的取值按塔机基础(顶)与建筑物(底)标高的相对值计算,即如果塔机基础(顶)高于建筑物底标高。

H6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由于本工程塔机埋深不一,为方便计算均按土0.00m以上计算塔机高度,Hs=54m其他参数取值分别为Hi=1.5m, H2=3m H3=1.5m, H4=1.5m, D=2.1” h f=1.2m,计算可得:HH塔=54+1.5+1.5+3+1.5+2.1 + 1.2 =64.8m,即满足最高点施工时塔吊起重臂距土0.00m高度为63.9m,如不考虑楼梯间及电梯机房使用大棋板施工,则最大高度为:63.9-3 - 61m3、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有:①塔基高差Hj,②塔机起重截面高度Bh,③塔机塔帽高度Tnq④高地、低位塔机起重臂到基础顶面高度HG HR⑤高、低位塔机起重臂安装高差△ H。

多塔布置竖向设计中,塔机高差参数的合理确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⑴、起重臂交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1 = H G - H D + H j >Bh + h f + D⑵、起重臂交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 = H G - H D + H j >Tm⑶起重臂交义大于3/4起重臂长(或覆盖低塔塔身)的高差计算:△H/ = H G - H D + H j >Tm+2m4、塔吊顶升的程序根据本工程开工实际情况,塔吊总体分为两大块,13#、14#届于先安装项目,因1#楼届于后安装项目,两期之间存在50天的工期差值,必须错开竖向一层(2.8m);(1) 塔吊顶升应遵循安全距离要求,如平面位置不能错开,则应在竖向进行错开。

(2) 塔吊附墙部位,应对墙体或顶板结构进行验算,不满足强度要求时作加强处理。

(3) 尽管塔机臂竖向已错开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两台相邻塔机的塔机臂同时处在同一平面位置,仍然会相互妨碍并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塔机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相邻塔机的动态。

信号员在发出启动信号之前要观察相邻塔机臂是否在离自己的塔机臂较近的地方或正向自己的塔机臂方向移动,根据情况决定发出启动信号的时间;在塔机臂移动的过程中,塔机司机也要密切注意相邻塔机臂的移动情况,一旦发现两个塔机臂向一个方向靠近,应立即停止移动或向反方向移动塔机臂。

(4) 塔吊附着完毕后的标准节顶升,必须根据当时其他施工段塔吊的状况进行合理安排,若与其它施工段塔吊大臂十涉,可将塔吊的标准节顶升分2次进行,先顶升本道工序的一部分标准节后,等所十涉的其他施工段塔吊下次附着顶升后, 再顶升本塔本道工序所剩余的标准节,以便错开大臂节的十涉,因此产生“一次附着,两次顶升”现象。

塔吊顶升前应向项目部提出申请,填写《塔吊顶升申请表》,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顶升。

附《塔吊顶升申请表》:四、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和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塔吊拆装作业,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及工法进行,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起重人员完成,严禁无证操作。

3、顶升作业必须在专人指挥下操作,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严格听从信号指挥。

4、项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塔吊附着点的施工必须尽可能地提前进行。

5、作业现场的正下方必须设置不小于20米X 20米的安全作业区,并做明显标志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6、4级风以上严禁顶升作业,5级风以上严禁塔吊附着安装。

7、塔吊附着以下塔身垂直度必须控制在2%,塔吊附着以上塔身垂直度必须控制在4%o。

8、在塔吊顶升或降塔过程中,严禁回转、起升作业。

9、塔吊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在塔吊运行过程中,双方使用认可的信号指挥形式,如对讲机、旗语、哨音等。

10、塔吊司机在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十不吊”,保证安全运行。

在停止作业时,必须保证大臂、小车及吊钩停放在安全部位,保证与其它塔吊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塔吊突然断电后应及时卸除吊物,将吊钩临时固定,防止起重臂转动,造成相连塔吊起重臂与钢丝绳碰撞;塔吊运行时,塔吊之间、塔吊与附近建筑物之间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11、塔吊司机在作业前和作业后,应对塔吊进行检查和保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塔吊的各项安全限位必须齐全可靠。

塔身标准节之间的连接销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间的联接销都必须穿开口销。

12、在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备。

塔尖及起重臂端部设置安全警示灯,当光线不足时应打开安全警示灯。

13、塔机必须有良好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严禁在底架附近活动(接地电阻不大于4Q,用Z 50*50*5角钢预埋在地下并与塔身进行有效连接)。

14、塔机应定机定人,实行专人专机负责制,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机室和擅自操作,要处理电气事故时,必须有专职维修人员二人以上。

15、加强联络、通讯管理。

群塔作业应对每台单机进行统一编号,确定每台单机操作及信号指挥人员,并保持固定。

现场应为塔机组操作及相关人员配备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率必须单独锁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

16、加强指挥管理。

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应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编号,待塔机操作人员应答后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

同时,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及吊物,塔机运行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环顾相近塔机及其他设施,及时指令;安全指令应明确、简短、完整、活晰。

17、塔吊司机在停止作业前,必须将塔臂锁定在季节性顺风方向状态,吊钩必须钩住地上配重,防止塔臂与塔臂之间由于自然风力作用相互碰撞。

五、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塔吊相互作业由于距离较近,施工中既要满足生产要求,乂要减少相互十扰,因此合理布置非常重要。

安装前制定平面布置和立体协调方案。

严格按照以下具体要求操作:1、塔与塔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吊臂架端部与两侧塔身之间至少有两米的距离,处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塔吊中处于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少于一个标准节(一个标准节为2.4M)2、防止了两塔在同一作业面上互相碰撞。

为防止在施工中多塔塔臂相互碰撞,在设置塔吊位置和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必须遵照下列措施执行,以保证塔吊作业安全。

(1) 1#楼塔吊塔臂只能往南西北方向旋转;(2) 13#®塔吊塔臂只能往北西南方向旋转;(3) 14#®塔吊塔臂只能往东西南方向旋转;(4) 三台塔吊旋转限位为270度,塔吊通过旋转限位控制;限位控制其转角度范围,保证两塔臂不交义作业;(5) 、三台塔吊安装时必须保证不在同一高度;(6) 、三台塔吊下班时必须将大臂锁死或用地锚进行固定。

3、塔机垂直运输时应能穿越现场施工构件,确保不同几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够的间隙距离提升到需要的作业平台。

4、塔机相互问的距离应错开,确保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

5、避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设施(如相邻建筑和高压架空线路等),在危险距离内应进行隔离防护。

6、坚持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由于中心位置塔机受周围塔吊的影响和制约较多,因此居中塔机应尽可能保持在高位,并保证其技术性能最好。

7、确保塔机回转时与相邻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他设施问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大于2m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间隙也必须大于2m8、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群塔相互问的垂直距离符合立体协调方案要求。

9、将塔吊相交的区域设为吊装警戒区,并设立明显标志。

10、在吊装警戒区,要严格遵守以下规定:a、低塔让高塔原则:低塔在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b、后塔让先塔原则:塔机在重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c、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重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

d、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

e、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

f、同步升降原则: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群塔立体施工协调方案的要求。

六、现场管理1、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建立群塔作业统一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人员,明确领导、施工组织及驾驶、指挥和维修保养人员的职责,对现场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安排、使用和指挥,并完善群塔作业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所有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指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