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片断

合集下载

密度与社会生活PPT课件(人教版)

密度与社会生活PPT课件(人教版)

知1-讲
从密度表可知,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一定质量的 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就把水管胀裂了。 上述事例说明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反而是“热缩冷胀”。我们称 之为:水的反常膨胀。
问题
水的反常膨胀在冬天对水中生物有何意义吗?
知1-讲
4℃水的密度最大,因而在水的最下层,即最下层的 水温最高。即使水面结冰后,水底温度仍为4℃,利 于生物存活。
3 在《家有儿女》中,刘星为了满足大人们对他的
要求,托同学找了一个道具杠铃代替了本来的铁
质杠铃,两个杠铃外观相同,他能把这个道具杠
铃轻松地举起100多回,这个道具杠铃的制作材料
最有可能是( D )
A.铝
B.铜
C.混凝土
D.塑料泡沫
4 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 完善结合的国家大剧院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 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 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为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 密度___小_____,硬度____大____。(均填“大”或“小”)
知2-导
你会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什么金属做的 吗?
知2-讲
鉴别物质的思路方法: 1. 先求出物质的密度。 2. 查密度表确定。(此方法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真
伪) 3. 若不同物质的密度相等的情况下用其它方法来
鉴别物质。如: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 可燃性等等。
知2-讲
【例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发行了一种纪念币。 它的质量是16.1 g,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 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杯子中,浸没后测得溢出 水的质量为1.8 g,请你通过计算来鉴别制作 纪念币的材料可能是什么金属。
【解】
因为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密度及其计算公式2. 密度的影响因素3. 密度的测量与实验4.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密度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密度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密度的特性。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密度的重要性。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密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基本含义。

3. 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密度变化的原因。

4. 进行密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现象。

5.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讲解密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冰块、木材等,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密度的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加深对密度特性的理解。

3. 问题解决:提出实际问题,如船舶的载货量与密度的关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密度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密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提出的创新观点。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人教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人教版
5.密度的应用
-密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设计、密度计测量、液体的浓度调配等。
-密度差异引起的分层现象在化工、环保等领域有重要意义。
6.密度与物质状态变化
-物质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气态)会影响其密度。
-水为例,冰的密度小于水,水蒸气的密度更小。
7.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绝大多数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会减小。
5.请简述密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案:密度变化可以反映环境污染程度,如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密度增大,影响水质。通过监测密度变化,可以及时了解环境状况,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3.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同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密度是恒定的,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5.环境意识:通过分析密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和体积的计算。此外,学生对物体的沉浮条件也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对实验操作和观察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善于合作和交流,而部分学生则较为内向,需要鼓励和引导。
-提供课堂练习册和作业本,以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辅助材料:
-准备与密度相关的图片,如不同密度的物质分层图、物体浮沉图等,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密度概念。
-制作或收集与密度相关的图表,如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图表、常见物质的密度表等,以便学生查阅和参考。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引领.doc.doc.doc.doc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引领.doc.doc.doc.doc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主要内容导学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知道水的反常膨胀现象3.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风的形成。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根据公式ρ=m/v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1)1Kg水的体积为 m3,由于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1Kg冰的体积为 m3,通过比较,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2)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遵循热冷的规律,温度在4℃以下时,遵循热冷的规律。

4.密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很多。

比如:①鉴定牛奶、酒的品质;②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③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则需要用坚固、密度的材料制成。

◆重点和难点处理的思维方法1.重点是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用密度鉴别物质(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物体,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明显,所以固体和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物质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是遵守“热胀冷缩”规律,但水是特殊的。

如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因受热而体积膨胀,使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的。

密度与社会生活_教案1

密度与社会生活_教案1

密度与社会生活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1.通过公式V m /=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经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注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物理意义,弄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根底,而且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一定不要把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数学规律,如V m /=ρ,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对V m /=ρ进行公式变形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参照速度公式的变形进行讲解,并通过数学运算规律,使学生掌握公式变形的根本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根据公式V m /=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V m ⋅=ρ和ρ/m V =. 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悉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 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那么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二〕.新课教学 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翻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答复老师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 题a .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b .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拟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c .气体的密度都比拟小.在看书的根底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良和提高而不断准确.2.求质量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t s v /=如果我们要求路程和时间怎么办? 可以进行公式变形,得出v s t t v s /,=⋅=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 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 间可以讨论一下.对于学习根底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认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236,263⨯==则, 362=,比照可解决V m /=ρ的公式变形问题.学生练习公式变形,并讨论变形后的公式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后请学生答复前边的问题.由密度公式V m /=ρ,可以得出V m ⋅=ρ,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也就是说用密度知识可以求质量. 3.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ρ/m V =,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方有的物体、体积不规那么,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4.讲解例题 例题:有一个体积是340cm 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答复,并分析解题思路.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判断方法.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拟,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 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 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 进行比拟,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根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球的体积,所以是空 心的.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 是球壳的体积.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拟法、质量比拟 法、体积比拟法三种.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340cm 361g ==球球V m3g/cm 9.8=铜ρ求 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解法一、密度比拟法333g/cm 9.8g/cm 9.740cm316g <===球球球V m ρ ∴<铜球ρρ 球为空心.解法二、质量比拟法316g g 356cm 40g/cm 9.833>=⨯==球铜实V m ρ∴>球实m m 铜球为空心.解法三、体积比拟法333cm 40cm 5.358.9g/cm316g <===铜球铜ρm V ∴<球铜V V 铜球是空心的.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空心局部的体积是多少?空心局部体积等于球的体积340cm 减去壳的体积3cm 5.35,是3cm 5.4.从前边的计算我们看到,这个铜球的密度是3g/cm 9.7,它恰好和铁的密度相同.这里边告诉了我们两个问题.一是平均密度问题,我们刚刚计算出的3g/cm 9.7,实际是这个球的平均密度,如果一个物体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这个物体的密度应当是)/()(321321V V V m m m ++++=ρ 二是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 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33g/cm 8.2~g/cm 6.2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3g/cm 7.2,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方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3.总结、扩展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采取边讲边讨论的方式进行〕〔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 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乙乙甲甲V m V m //= 由此得出乙甲乙甲V V m m //=.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 由于乙甲m m =,所以乙乙甲甲V V ρρ=,也就是甲乙乙甲ρρ//=V V ,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与它们的密度成反比.〔3〕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由于乙甲V V =所以乙乙甲甲ρρ//m m =也就是乙甲乙甲ρρ//=m m ,它告诉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一、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教学设计由鸡尾酒引入新课,联系生活引起兴趣,在密度与温度教学中,以气体热胀冷缩演示实验和风车探究实验以及生活经验探究固体、液体和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从而为水反膨胀现象分析奠定基础。

通过铅球真假习题,引出密度在社会生活中应用。

最后,自学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应用初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教学分析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公式的推导及应用3. 生活中的密度现象分析4.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解析5. 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密度概念及应用。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密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分析生活中的密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及视频素材2. 实验器材:测量容器、液体、固体物品等3. 练习题及答案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空气密度,引导学生思考密度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密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现象,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4. 应用: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密度问题,如浮力、沉没等,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6.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第一章:密度概念的引入】教学目标:了解密度的定义和特性能够描述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密度定义的解释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密度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学方法: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举例说明密度概念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度的存在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素材密度相关的科普视频或动画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空气密度,引导学生思考密度的概念。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第一章:密度概念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密度定义: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密度单位:kg/m³或g/cm³。

1.3 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冰块在水中漂浮,引入密度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密度差异,如木块与铁块的密度比较。

第二章:密度的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密度的因素。

让学生能够分析生活中密度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影响密度的因素:温度、压力、物质的种类。

温度变化对密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密度减小;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压力变化对密度的影响:压力增大,密度增大;压力减小,密度减小。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温度变化对密度的影口向,如热水与冷水的密度比较。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变化对密度的影口向,如压缩空气的气球与未压缩的气球的密度比较。

第三章:密度的测量与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密度计测量物体的密度。

让学生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2 教学内容密度计的使用方法:将密度计放入物体中,读取液面高度的变化。

密度计算方法:根据密度计的读数和物体的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密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第四章: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能够分析密度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密度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金属的铸造、合金的制备。

密度在环境中的应用:如水体的污染监测、地下水资源的探测。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铁水浇铸成铁器的原理。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环境中的应用,如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第五章:密度的综合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手写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手写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手写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密度的影响因素;3.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什么是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密度和质量、体积有什么关系?”等等。

2.讲解。

(1)密度的概念。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密度的概念,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并举例说明,比如水的密度是1g/cm³。

(2)密度的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公式展示密度的计算方法,即密度=质量/体积。

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密度。

(3)密度的影响因素。

教师向学生介绍密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物质的种类、温度、压力等因素。

并通过实验展示不同条件下物质的密度变化。

3.练习。

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巩固密度的计算方法。

4.应用。

(1)密度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密度在工程中的应用,比如建筑材料的选择、船舶设计等。

(2)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汽车油箱的设计、水的密度对人体浮力的影响等。

5.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七、板书设计。

密度的概念。

密度的计算方法。

密度的影响因素。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对密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了解了密度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密度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水的反常膨胀创新教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水的反常膨胀创新教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水的反常膨胀创新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物体的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2.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3.了解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2.密度计、天平、容量瓶、水和一些常见的固体物品。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话题,如:“同样大小的物体,质量不同的会有什么区别?”、“你们知道密度是什么吗?”知识讲解(15分钟)1.密度的概念:告诉学生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2.密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带入公式计算密度。

实验探究(30分钟)1.实验一:测量常见物品的密度。

–将一些常见的固体物品准备好,并称量它们的质量。

–分别使用密度计和容量瓶测量这些物体的体积。

–计算每个物体的密度,并让学生记录结果。

2.实验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准备一个容量瓶,将其装满水并封紧。

–将容量瓶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一段时间。

–观察水的体积变化,并与正常情况下的水体积进行对比。

–让学生分析水的反常膨胀原因,并讨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拓展应用(15分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可能具有较大的密度?2.密度与浮力有什么关系?3.探究其他物质的密度该如何进行?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强调学生需牢记本节课所学的关键知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密度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解了密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了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同时,学生们还培养了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以下作业:1.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完成课后习题;2.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应用了密度概念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作者:张晓辉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1年第10期1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从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出发,分别分析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密度与鉴别物质这两个重点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普遍规律。

2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希望学生能够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人手,再通过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通过学生的动脑思考,解决相关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设计思路以生命奠基教育的主旨打造“自主、高效、个性化”课堂为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很好理解密度的应用,教学中努力使本节课的学习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即“从生活走进物理世界,从物理走向生活”。

4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具体的掌握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
冷胀”。
介组水的特点。
学生按课本120页图6.4一l设计
的实验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现象,要善于总结实验结论。
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情景引入
提问:
冬天,放在室外的水缸为什么会冻裂?
师:在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例题来分析
一下:
多媒体展示:(师读题:)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一初级中学黎广
课题
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鼍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
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
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
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
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
体影响较小。
(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
二、密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
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
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
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高xxxxxx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

具体来说,节从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从而引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而引出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深化对密度的理解。

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同时敢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物理这门课也充满兴趣。

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学生对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基本的密度计算也能基本应对。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密度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让学生利用实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的上浮、下沉原因是比较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探究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就显得比较容易。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3、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其明显。

2、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五、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因为水的反常膨胀现象生活中不常见,学生易受热胀冷缩的习惯思维影响,将理论和实际脱节)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引入新课:视频:选种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新课教学:一、密度与温度视频:xx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2.doc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2.doc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已知铁的密度为7.8X103千克/米',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铅的密度为11.3X103千克/米',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引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1.密度与物质鉴别讨论的问题如下:教师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來.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作答:先分别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

乂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塑和体积呢?用体重计测岀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实验:计算: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11!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 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屮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2.6g/cn?〜2.8g/cn?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2.7g/cnr「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硕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索成分.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

【教案一】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一】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⑵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热胀冷缩,V变化引起ρ变化;知道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三、教具:酒精灯、风车。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密度?公式?单位?2、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通常密度不同;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相同。

(二)新课1.密度与温度那么,物质密度是否可以改变呢?观察课本120页“想想做做”:(1)在室温下两个气球分别放在冷藏室和炉火附近,会发现气球收缩或膨胀。

(2)风车下面放点燃的酒精灯,风车会转动。

(学生阅读教材,解释风的形成)在这些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会变化?可见,温度发生变化时,一定质量的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化,根据ρ可知物质的密度也变化了。

所以,虽然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但并不是说物质的密度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问:温度如何影响物质的密度?(学生阅读)通常,气体物质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较大,密度随温度变化明显;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随温度变化不大,密度变化不明显。

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遇冷体积缩小,密度变大。

问:北方冬天自来水管为何会被冻裂?你能解释吗?质量为1的水结冰,体积有何变化?由ρ知V水ρ水=1(1×1033)=10-3m3V冰ρ冰=1(0.9×1033)=1.1×10-3m3既水结冰时(由液态变成固态)体积变大.可见“水”不简单的遵循热胀冷缩规律。

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密度随温度的降低也越来越小。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

第 4 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一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1 •根据p= m/V可以求得:物体的密度,应用:鉴别物质种类、物质纯度、是否实心。

例题一、体育锻炼用的“铅球”质量为4kg,体积为0.5dm 3,这个“铅球”是铅做的吗? ( p铅=11.3 X103 kg/m 3)解答:p=m/v=4kg/0.5 X io-3m3=8 X103k/m 3 由题目提供的密度可知,铅的密度是11.3 X103kg/m 3,可见这个球不是铅球。

例题二、如图所示的“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150g 和500cm 3,根据密度表,请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

解答:p缸===2.3g/cm 3,查表可知,烟灰缸的密度在玻璃的密度范围内,所以该烟灰缸是玻璃做的。

答案: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玻璃。

2 .根据m =p V,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例题三、这是一座为中国之最的纪念碑,碑身高37 . 94 米,碑座占地3000 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用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 . 7米.宽2 . 9米,厚1米,是用密度为1.4 X103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请估算碑心石的质量为多少吨(保留整数)。

【答案】59.682 吨3 .根据V= m/ p可以求得:物体的体积,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例题四、请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的体积约为多少(人的密度大约和水相同)。

【解答】V= m/ p=50/1 X103=50 x i0-3(m)3二、密度的变化:1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 )物体的热膨胀: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所以密度p变小;2)风的形成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3)水在0 C— 4 'C之间的反常膨胀2.密度随物态的变化例 5 :1m 3的冰完全熔化成水,体积多大?3 .气体密度的变化(1 )当气体被压缩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 )当气体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课本“想想做做”,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先猜想,再实验。

实验一: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

老师: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再把瓶子放入冰水中,你又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橡皮膜一个会凸起来,一个会凹下去。

老师:两次实验中,锥形瓶内空气的质量是否变化?空气的密度是否变化?空气密度的变化与温度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空气的质量不变化,因为体积变化,所以空气的密度变化。

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较低,密度变大。

实验二:按课本图6.4-1做一个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

老师:风车转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酒精灯使火焰上方的空气密度变小而上升,推动了风车。

老师:根据上面的道理,你能解释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老师: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总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老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查一查冰的密度,看能否回答问题。

学生: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可知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所以水结成冰会把水管胀破。

老师:很好。

不过刚才不是说温度较低,密度变小吗?为什么水结成冰密度反而变小呢?这是因为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在0℃--4℃喜欢“热缩冷胀”。

也就说,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问:冬天气温在0℃以下时,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那么湖底的温度是多少?鱼还能存活吗?
学生:密度大的沉在底部,所以湖底的温度是4℃,这个温度可以让鱼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