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_训练1_word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试卷3带答案详解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试卷3带答案详解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试卷3带答案详解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2.(4分)“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3.(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大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C.通讯技术的新发明D.交通运输工具的新发明4.(4分)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爆发原因是资产阶级政权反动统治②成立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③巴黎公社政权性质是工农联合政权④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经验教训。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4分)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6.(4分)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7.(4分)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8.(4分)东方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A.果戈里B.泰戈尔C.鲁迅D.高尔基9.(4分)欧洲联盟是()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10.(4分)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A.完善人民政协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D.发展村民选举制度11.(4分)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发表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其内容反映毛泽东的思想出发点是()A.独立自主B.理论联系实际C.武装斗争D.批评与自我批评12.(4分)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B.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扩大缓和了社会矛盾C.福利政策的实施压制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D.反映了大规模福利政策实施的弊端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4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4 Word版含答案

训练4 历史理解类1.(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战国策·东周策》记载:“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

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

’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

及王病,使卜之。

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

赵乃还之’”。

据材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崩溃C.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D.神权取代王权管理国家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战国策·东周策》可判断当时是战国时期,赵国获取东周王室的祭地,周王感到担忧,郑朝为周王想了一个计策,以三十金贿赂赵太卜,趁赵王生病的时机,赵太卜占卜进言劝告,使赵王将祭地还给东周,由此可见,当时诸侯力量强大,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

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是在西周后期,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神权,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黄山二模,24)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B.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C.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D.“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答案 B解析秦朝及以后的朝代还是从西周政治之中继承了若干制度,诸如贯穿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宗法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可知,西周与秦朝制度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演变,故B项正确;该作者所陈述的仅是一种客观的史实,并没有夹杂个人的主观评判,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变局”很明显指的是政治制度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而非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_训练1_有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_训练1_有答案

训练1 时空逻辑类1.(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三,10)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靠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

商人只要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

这反映出( )A.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C.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D.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答案 B解析“主体”与材料中“交给商人转运”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靠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

商人……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表明政府改变政策,以官卖商品许可证换取商人运输军用物资,故B项正确;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与材料中“交给商人转运”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商品官营政策,与材料中“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四川乐山一模,26)在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墟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以及墟、舍、圈、集、场等词语。

这反映出当时( )A.专业性市镇广泛兴起B.商业开始突破空间限制C.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D.城乡市场分散管理混乱答案 C解析材料“墟、舍、圈、集、场”未提及市镇的专门职能,故A项错误;商业开始突破空间限制始于唐朝,故B项错误;草市等偏远贸易场所主要出现在离城市较远且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市场管理问题,故D项错误。

3.(2017·甘肃一模,27)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它们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

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北京是经贸中心B.闭关政策的影响C.经济重心的南移D.区域商帮的发展答案 D解析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会馆有客馆、试馆的功能足以说明,故A项错误;闭关政策主要是对外的封闭,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早在南宋时已经完成,故C项错误;由明清时期商帮流行,会馆成为其在京的重要办事机构,故D项正确。

2018届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热点史学观念押题模拟训练

2018届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热点史学观念押题模拟训练

三轮冲刺---热点史学观念押题模拟训练一、选择题1.“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

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

”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隋朝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C.魏晋时期的察举制度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3、读下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4、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

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C.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5、“这一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该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6、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5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5 Word版含答案

训练5 中国古代史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安徽蚌埠一模,5)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D.由封闭到开放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分别体现了道德、门第、才学的选官标准,故A项错误;三种选官制度,依据不同的选拔标准,都不能全面选拔人才,存在一定局限性,故B项错误;世官制才体现重视血缘,材料不体现该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基础,为不具有士人身份的学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体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故D项正确。

2.(2017·山东滨州高三期末,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

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

这说明(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答案 B解析帝王将相害怕史官不是以史为鉴,而是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故A项错误;据材料“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

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可知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儒家伦理,故C项错误;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德州高三期末,2)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

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答案 D解析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政区划界的原则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区的数量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中说明犬牙交错划界逐渐占据上风,因为以自然地形划界是促成地方割据的重要因素,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相互制衡的原则来划分行政区域,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也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Word版含答案

训练10 全国卷12分大题类型1.(2017·广东惠州四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

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

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

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

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

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

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

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三要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分)答案本题按以下结构给分(一)论题(2分)。

论题须围绕“文明的结构”展开,才可得2分,如果跑题,不得分。

(二)论点(2分)。

论点也就是结论。

结论须说清楚文明的代表及其组成的要素(2个以上要素),才可得2分。

(1)如果论题包含了论点,可得4分。

(2)如果只有论题并没有观点,只可得2分。

(3)由于答题习惯,考生的观点往往放在行文末尾,如符合要求,同样给分。

(三)结合史料,有2~3个史实做支撑(4分)。

(四)具体论证(4分)。

紧扣论题和论点,论证有逻辑,史论结合。

示例一论题: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论点: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

论证:从文明的精神层面看,战国时儒家的仁礼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宋明理学强调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都体现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从文明的价值层面看,西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

宋明以来,理学的产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从文明的方式来看,春秋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产生方式。

秦以后确立的中央集权制适应了经济基础的需要,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发展,成为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

训练6 特朗普“美国人优先”原则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美国人优先”的原则。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国际社会却在为世界动荡的加剧而忧心忡忡,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内部。

美国的盟友对特朗普有着深深的担忧。

特朗普上台对国际秩序的冲击或将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剧国际经济和金融动荡。

二是深化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

三是阻碍全球治理的完善。

1.(2017·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29)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2月4日晚,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表声明,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

这一事件说明( )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B.法院拥有制衡元首的权力C.美国总统无权签署入境限制令D.美国的司法权高于行政权答案 B解析联邦政府拥有国家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故A项错误;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可知法院拥有制衡元首的权力,故B项正确;美国总统有权签署入境限制令,故C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司法权与行政权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故D项错误。

2.(2017·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4)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当地时间2月9日,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特朗普颁布“禁穆令”违背美国联邦宪法B.体现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的思想C.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是最终司法裁决D.特朗普可以否决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答案 B解析特朗普颁布“禁穆令”符合宪法精神,故A项错误;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说明司法权对行政权的限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故B项正确。

3.(2017·河南高考考前预测,33)据金融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17年2月3日晚上,西雅图一名联邦法官詹姆斯·罗伯特批准了华盛顿州总检察长鲍勃·弗格森的申请,停止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七个穆斯林国家难民和旅行者的禁令,该裁决适用于美国全国范围。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_训练3_有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_训练3_有答案

训练3 反腐倡廉从严治党2017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

人民网第十六次推出两会热点问题调查,反腐倡廉选项投票数居热点排行榜首位。

足以显示网民对这一问题持续的高关注度。

纵览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反腐倡廉新形式新要求,把严明纪律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来强调,把改进作风视为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来加强,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路谋划反腐制度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的新认识。

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反腐倡廉科学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1.(2017·贵州贵阳一模,26)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B.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答案 A解析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属于对宰相权力的削弱,其结果是加强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相位的争夺,故B项错误;监察官员的职责是对所有官僚,是皇帝监管百官的一种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否定宰相位尊权重的事实,故D项错误。

2.(2017·陕西咸阳三模,27)《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反映出明朝“巡按”( )A.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B.监察权力的不完整C.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D.凡事须向皇帝奏报答案 B解析据材料“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知明朝“巡按”要“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故A项错误,B项正确;据材料“大事奏裁”,可知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据材料“小事立断”可知凡事须向皇帝奏报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2017·江西九校高三3月联考,26)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0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0 Word版含答案

训练10 世界近代史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烟台一模,31)史学家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表明“地理大革命”( )A.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C.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答案 C解析据材料“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得出“地理大革命”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

2.(2017·山东菏泽一模文综,33)但丁在谈到公民与国王的关系时指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

材料反映出但丁( )A.鼓励公民追求生存自由B.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C.引用了“民贵君轻”思想D.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答案 B解析“公民”这个词汇,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政治范畴的概念,也体现了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的争取与追求,故B项正确。

3.(2017·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5)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

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

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生动局面。

“苏格兰特色”显示英国的启蒙运动( )A.注重知识普及B.热衷政治革命C.缺乏理性思考D.追求人性解放答案 A解析“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

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表明英国的启蒙运动注重知识的普及,故A项正确。

4.(2017·山东菏泽一模单科,18)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

”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然状态。

这反映了卢梭( )A.主张建立法制社会B.肯定人的宗教信仰C.极端的唯心思想D.推崇天赋人权答案 D解析据材料“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一)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2.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3.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的指是一个民族的“自决权”,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遵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说明()A.孙中山对民主执着追求B.袁世凯得到人民的认可C.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5.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最新 2018年高考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三)(附答案) 精品

最新 2018年高考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三)(附答案) 精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年3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举办记者招待会,“三农”问题再次引人瞩目。

我国历代王朝都比较注重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

据此完成1~3题。

1.有关隋唐时期采用圩田技术开发农业资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开发了河西走廊的土地资源B.对自然生态平衡有影响C.适应了粮食产量的提高需要D.促进水稻种植答案:A解析:“圩田技术”开发了江南的土地资源。

2.水利事业是农业的命脉,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图李冰父子二王庙图水利工程风景图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大运河答案:C解析:从都江堰修筑的人物、地理位置判断。

3.下列都是明朝农业生产的特点,其中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有决定作用的是A.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B.农业生产技术超过前代C.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D.引进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答案:A解析:通过再认再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可知,明朝中后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这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一部中国古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文明创造史,也是一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史。

据此完成4~7题。

4.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其主要原因是A.设立三公,分封天下B.扫六合之内,并天下为一家C.开疆拓土,强占西域D.统一度量,书同文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其称“始皇帝”的主要原因。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 Word版含答案

训练1 先秦、秦汉时期一、选择题1.(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 )A.深受宗法影响B.突出皇权至上C.体现宗教色彩D.利于邻里和睦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一个家族内体现的是血缘宗法,“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体现的是宗族内的尊卑秩序,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与皇权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族内的长幼尊卑,与相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的宗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族内的关系,非邻里关系,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合肥一模,1)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

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

贵族治人,其抟给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

据此可知( )A.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B.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C.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D.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答案 A解析从材料可知贵族实行宗法制是与其权力、地位和财力相适应的,平民缺乏实行宗法制的条件,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模式,与西周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平民不具有实行宗法制的条件,与平民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宗族贵族化带来等级森严的内容,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镇江一模,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制D.郡县制答案 B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与材料中“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阐述的是西周分封制,故B项正确;君主制与材料中“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不符,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中央集权,与材料中“地方分权体制”不符,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2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2 Word版含答案

训练12 甲午战后的中国一、选择题1.(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

”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胶澳租界条约》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可知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南京条约》没有此规定,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故B项正确;《辛丑条约》没有通商的内容,故C项错误;《胶澳租界条约》只涉及到澳门问题,故D项错误。

2.(2017·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10)“华人铁路华人修,不可外人来资助。

民间股本集多年,竭尽脂膏为何故……英、美、法,四面低头求外处。

各洋何肯复相资,瓜分主义公然眼。

未知政府是何心,令智昏终不悟。

”这首《修铁路歌》抨击的“政府”应是( )A.清政府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民间股本集多年”“英、美、法,四面低头求外处”,可知该歌讲述的为四川保路运动相关内容,为清政府统治时期,故A项正确,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为1912年,故B项错误;北洋政府为1912年到国民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为1927~1949年,故D 项错误。

3.(2017·广西玉林、贵港一模,28)创办于20世纪初的上海《时报》在评论某一事件时指出:“革命军既有兵队,又有军械,与政府俨然有对峙之势矣,而政府亦以对峙相待,命陆军大臣统近畿军队乘车而下,相见于江汉之间。

是役也,南北战欤?人民与政府战欤?革命与专制战欤?其胜其败,势将大异。

”这一评论( )A.支持了国民革命B.声援太平天国运动C.肯定了南昌起义D.针对的是武昌起义答案 D解析“相见于江汉之间”表明斗争地点在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后,当时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往武汉镇压,这篇评论以提问的形式指出了战争的性质,并且预言它的胜败将深刻地影响中国大局,故D项正确。

最新 2018年高考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一)(附答案) 精品

最新 2018年高考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一)(附答案) 精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酝酿的重要阶段。

据此完成1~2题。

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本质上说明了A.当时人们反对民主推选首领B.“天下为家”的社会终于被人们接受C.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家正在形成D.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D解析:结合史实,A、B两项不符合题目设问要求,C项中国家正在形成,不正确,禹建立夏朝,国家就已形成。

2.春秋战国是古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以下相关描述中最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两大发展趋势的是①地方管理上由分封制向郡县制发展②社会形态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③国家形势上由割据纷争走向大统一④思想文化上,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

解析: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归纳性描述,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代表了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方向,其中最本质的方向是②③秦朝和隋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完成大一统的王朝。

据此完成3~4题。

3.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下面关于“中央集权”阐释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的出现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之上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高度中央集权导致嬴政暴政,最后被农民起义推翻D.中央集权的社会根源是法家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对“中央集权”概念的描述,A项错在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表述错误,应该是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出现的基础之上,要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2 含答案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2 含答案

训练2 史料实证类1.(2017·山西大同二模,26)赤壁之战前,鲁肃劝孙权不可投降曹操时说:“向察众人之意,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度不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B.九品中正制已经在全国广泛推行C.地方豪强通过各种方式挑选人才D.在基层已出现了品评人物的制度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赤壁之战前”,与察举制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品评人才的制度,但不能反映它在全国广泛推广,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不能体现“地方豪强”“各种方式”,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还付乡党,品其名位”,“乡”属于基层,“品其名位”是通过品评选拔人才的制度,故D项正确。

2.(2017·广东揭阳一模,25)唐代有法律规定:“奴婢等同于家产”,同时也规定奴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解放,获得人身自由,即是必须由一家之主的家长提供证明书,并由诸子同意签名,再送交本地官府,依据法定程序办理。

这说明当时( )A.家父长权力独大B.诸子权利、地位相同C.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观念D.政府明确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得出奴婢要得到解放,要经过“家长”“诸子”“本地官府”的批准,不能说明家父长权力独大,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据材料“奴婢等同于家产”“即是必须由一家之主的家长提供证明书,并由诸子同意签名”可得出在家产问题上,“家长”“诸子”都有决定权,说明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观念,故C项正确;据材料“奴婢等同于家产”可得出不涉及私有财产的问题,故D项错误。

3.(2017·广西桂林、崇左、百色一模,27)河南社旗县是中国民间商会的发源地之一,清代山陕会馆最早制订了详细的商业规则,并刻在石碑上,立于会馆中,至今留下了《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等商业文物遗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全国卷(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A.战国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和的趋势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活跃的理论创新C.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高度“忠君”D.法家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民本”思想25.西汉初年,“吏多军功”,汉武帝为“养天下之士”,在长安设立太学,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到东汉初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学教育制度完备B.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儒学恢复了正统地位D.贵族政治日箍削弱26.宋神宗打算杀掉一个职位不算太高的转运使,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宋神宗又准备把这个转运使刺配,门下侍郎章惇认为“如此,即不若杀之”,原因是“士可杀,不可辱。

”宋神宗于是感叹:“快崽事更做不得一件!”这一故事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A.皇帝成为虚位君主 B.中央内部矛盾尖锐C.士人地位空前提高D.官僚政治较为成熟27.在明清江南市镇,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

这说明,明清江南市镇A.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B.具有开放性和进取性C.是农业商品化的结果D.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28.“中体西用”的现实价值在于使“西学为用”合法化,中学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得以改变。

“用夷变夏”不再足中国思想界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否应该对中国的传统体制进行某些改变成为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这说明“中体西用”的主张在当时A.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D.指导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29.从下表可以看出A.一战期问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C.二战前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D.中国产业资本的估值与事实不符30.1937年,蒋介石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月,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使我们的民族做一个堪与各国并立于世界的民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 十四年抗战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表示: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十四年抗战是指抗日战争的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这改变了之前一直采用的“八年抗战”的提法。

1.(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8)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
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分析,材料所述与五四运动相符,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项正确。

2.(2017·湖南十三校一模,16)2017 年伊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主流认识往往是最具有科学性的
C.新结论着眼于反侵略的长期性
D.新结论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答案 C
解析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也会达成一些共识,并非难有定论,故A项错误;主流认识如果不能求真求实,也不具有科学性,故B项错误;“十四年抗战概念”相比八年抗战,更加突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长期性,故C项正确;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只是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3.(2017·福建南平一模,30)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

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也是世界人民的凶恶敌人。

这说明( )
A.中国十四年抗战的提法符合国际认知
B.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
C.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顺应时代要求
D.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二战起点
答案 A
解析“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表明中国抗战从1931年开始是得到国际认可的,故A项正确;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客观事实,不是顺应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二战的起点是1939年德国发动对波兰的突然袭击,故D项错误。

4.(2017·广西桂林、崇左、百色一模,30)1945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在与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毕德金中校等的谈话中,代表中共中央指出:“我们近百万军队,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

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一定打下去。

”这段话可以表明( )
A.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B.美国无意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
C.中共夺取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D.十四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阶段
答案 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故A项错误;美国无意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

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表明中共夺取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故C项正确;1945年,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高三四月调研,29)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其意图主要是( )
A.论证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B.揭露日本侵犯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希望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暴自卫
D.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
答案 D
解析此时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尚未开始,故A项错误;揭露日本侵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非主要意图,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希望国际社会干预,而未涉及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此声明是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故D项正确。

6.(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五A卷,29)下图是中国抗击日本作战情况统计。

上图反映出( )
A.中国的抗战艰难困苦
B.国共两党通力合作抗战
C.两个政府和战场抗战
D.中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 A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重大战役、战斗、死伤人数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可见抗战的艰难,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国共合作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战场的性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抗战路线的信息,故D项错误。

7.(2017·黑龙江哈三中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应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2017年1月3日你是否认同这种修改,请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参考:认同。

“八年抗战”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十四年抗战”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进行抗日斗争,所以是抗日战争的开端,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十四军抗战”的提法重视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将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大的历史阶段,有助于更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

不认同。

“八年抗战”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十四年抗战”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进行抗日斗争,所以是抗日战争的开端,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八年抗战”强调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没有忽略东北军民对抗战胜利的巨大贡献。

而且使用多年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所以我不认同这种修改。

解析材料中观点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对此观点可以认同也可以反对。

认同则以将“十四年抗战”分为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肯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局部抗战活动,强调抗战的长期性;不认可则强调“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战活动仅为局部抗战,而“八年抗战”强调全民族抗战。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