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

合集下载

教育理论演变与现代学术实践的关系

教育理论演变与现代学术实践的关系

教育理论演变与现代学术实践的关系教育理论的演变是一种历史的反思和发展过程,它反映了人类对于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教育理论的演变与现代学术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发展进步。

教育理论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中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塑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

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理论兴起。

以圣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教育理论主张将宗教信仰融入到教育中,强调灵魂的拯救和道德规范的传承。

这种宗教教育理念在欧洲长期影响深远,也对近现代教育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理论兴起。

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通过全面的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他们推崇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认为人文知识是个体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基础。

人文教育理论为现代教育理论的多元化和人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启蒙时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普及化。

提出了以知识和理性为中心的启蒙教育理念,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学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理支持。

19世纪,教育理论开始走向社会化和民主化。

杜威等人提出了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强调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和强调学生自主性和民主参与的教育制度。

这种社会教育理念为现代教育实践的社会化和民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教育理论逐渐走向全球化和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开始相互交流、学习和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学术实践也受益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教育实践更加强调跨文化、跨学科的整合。

现代学术实践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

教育理论反映了人类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指引着学者和教育从业者在教育实践中明确目标、制定策略、评价成效。

生成实践创新-教育学认识论的转向

生成实践创新-教育学认识论的转向

生成实践创新——教育学认识论的转向雷美位教育学是执著于知识的探索还是钟情于意义的发现,从认识上澄清这个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学的研究要突破认识上的局限,突出意义的生成。

生成的过程恰恰也是本质无限澄明和敞开的过程,也许这就是教育学认识发展之路。

20世纪后半期,由于受到人本主义的回归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不断呼吁教育学研究的转向,并对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永远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焦点表现在意义和知识的冲突上。

现代教育学研究奉行的始终是传统知识观的科学主义道路,这一认识倾向导致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分离,进而动摇了教育学的学科自信。

站在学科立场上,我们理应做出辩护。

我们在对教育学的不作为进行责难的同时是否也应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本身进行反思?一、传统教育学研究的认识局限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存在的逻辑前提和知识论假设,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学科的知识论假设决定了学科存在的意义。

它代表着研究者的认知取向,决定着研究的向度,引领着整个学科的发展。

它事实上的不可知性决定了它不是人们提出的见解,而是人们用来生活和思想的前提。

所以,就一门学科而言,“前提”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是不可质疑的。

人们无从得知本质和规律到底是什么,它的不可知性决定了它只能在我们背后起作用,而不是我们眼前思考的主题。

我们从它出发来思考,而非思考它。

它永远的指向未来,永远以批判的形式向未来和可能敞开。

在科学主义的语境下,这一前提无疑成为人们永远的求知动力和学术生长点。

就此意义而言,教育学的“知识论假设”本质上是非批判的东西。

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最典型的是引入了科学理性的自然科学认识模式。

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探索限定了教育学的研究向度。

作为“科学”的教育学所依托的科学假设自然就成为对“教育科学”合法性的前提性考察对象。

[1]然而,“前提”从根本意义上讲是非实践的命题,对于新事物在出发点上是积极的,而对结果的评判上又可能是消极的。

教育研究04,02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实证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的新生长点

教育研究04,02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实证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的新生长点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劳凯声内容提要在一百多年的学科发展中,教育学一直在为自己的学科内涵和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而苦恼,为教育学这门学科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求索。

在教育学理论中,教育活动经常被解释成一种既定的、受某种“规律”左右的过程。

教育学为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活动不过是人们在比较、鉴别、协调、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类似于自然领域的所谓“规律”。

因此,教育学不应追求那种现实中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而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活动。

这种价值选择既有政治的价值取向,也有经济的价值取向;既有社会的价值取向,也有个人的价值取向;既有科学的价值取向,也有人文的价值取向。

为此,教育学注定会成为一个边界不断扩大的专门化的多学科研究领域。

实际上,多学科的话语已经体现了教育学知识体系正在向开放的和多元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对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课题。

关键词元教育学教育规律教育价值教育政策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学研究开始出现某种新的变化,多学科话语向教育领域的渗透正在缓慢地改变着教育学的学科形象,使教育学出现一种向边缘化发展的趋向。

本文旨在揭示这种转向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转向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并试图对其做出评价。

一、源于不确定性的苦恼在我国,独立的、具有现代内涵的教育学大约产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

19世纪末,当清帝光绪下诏书令各省府州县将兴办实业学堂作为各地官吏的法定义务,各地纷纷举办实业教育之时,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中国教育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教育变革,即新学校运动由此揭开了序幕。

作为这一制度的理论形态的西方教育学亦从斯时起随同这一制度一起传入中国。

理论困境与学前教育学的实践转向

理论困境与学前教育学的实践转向

理论困境与学前教育学的实践转向姜勇【摘要】随着人类学、现象学、存在论哲学等思潮的兴起,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学不仅具有“理论”品性,而且具有“实践”品性。

但在当前,学前教育学的“实践”品性有被忽视的倾向.我们要么仅仅关注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要么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的技术知识。

呼唤学前教育学的“实践”品性,是要突出学前教育学的人文伦理性、现场情境性和生成实践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实践品性理论品性学前教育学具有何种品性,是关涉到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

教育学诞生之际,正是笛卡尔理性主义范式兴盛时期,“理论”取向几乎成为所有学科的典范,学前教育学也深受其影响。

在此背景下,“理论品性”成为学前教育学的当然选择。

学前教育学在追求“理论”品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片面的“理论”化导致了学前教育学对鲜活的教育实践生活的忽视。

学前教育学原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关注的是真实、丰富、多元的教育生活。

在过度追求“理论”品性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学渐渐遗忘了幼儿教育所发生的那个生活世界。

为此,我们呼吁关注学前教育学的“实践”品性,使学前教育学回归生活世界。

一、学前教育学的转向:从“理论”走向“实践”早在1971年,德国教育学家布雷钦卡(Brezinka)在《元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基础导论》这一著作中就曾指出,教育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教育活动提供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即规范与制定有关问题的“教育哲学”;另一类则是我们通常忽视乃至遗忘的“实践教育学”,它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是以教育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教育学。

我们认为,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学前教育学,更属于后一类“实践教育学”的范畴。

理论基本上都是描述性、解释性的,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却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它应用于规范和指导幼儿教育实践。

幼儿教育中的所有实践活动,哪怕是像让幼儿保持安静,开展合作学习等看似琐碎的教育活动,都蕴含着学前教育学的理论。

如果过于强调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品性,我们就会忽视学前教育学与实践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理论到实践的(3篇)

教学理论到实践的(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然而,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如何将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理论到实践的探索,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二、教学理论概述1.教学理论的概念教学理论是关于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它旨在揭示教育教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过程,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理论到实践的探索1.教学目标的制定(1)根据教学理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2)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和重点。

2.教学内容的组织(1)根据教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方法的运用(1)根据教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的实施(1)根据教学理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5.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师根据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2)结合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某中学语文教师张老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运用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教学过程(1)导入:张老师以“荷塘月色”为主题,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荷塘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引言教育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事业,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而教育学作为探索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其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学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深入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

一、教育学理论的探索1.1 教育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的探索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早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就开始对教育进行思考和实践探索。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孔子、墨子,他们都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然而,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近代才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1.2 教育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教育学理论的探索主要包括对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比如,约翰·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认知上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性,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等。

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3 教育学理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教育学理论研究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比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者们纷纷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跨学科的研究也成为当前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对教育学理论进行综合研究,以增强教育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教育学理论的实践2.1 教育实践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理论的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实际工作中的过程。

教育实践的基本原理有两个方面。

首先,教育实践应该立足于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与逻辑转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与逻辑转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与逻辑转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与逻辑转向导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劳动者。

劳动教育是一种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本文将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实践意义和逻辑转向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与价值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应对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首先,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理论学习获取知识,而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使之达到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这种创新精神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最后,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

通过劳动实践的过程,学生将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部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教育有助于弥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

传统的普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劳动教育则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时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市场对于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理论的时代转向分析-模板

教育理论的时代转向分析-模板

教育理论的时代转向分析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教育理论深受本质主义、还原主义影响。

本质主义视教育为是由某种先验本质所规定的活动,并以是什么叩的提问方式来把握之。

它的基本理论预设是: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发生和存在都决定于隐藏在其背后的某种本质,这种本质具有超历史时空的本原性和永恒性,内含适用于解释一切时间、地域、语境下的任何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答案。

例如,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的赫尔巴特、罗森克兰茨等人,以所谓实践哲学为旨归对教育进行演绎推理,致力于某种完美的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而还原主义认为教育如同一部按照预定的脚本展开自身的戏剧,基本思想方法是先设一个框架,然后用它来对教育进行规范。

这样的思想方法预设了一个具有本真和至善性质、先验的教育本体,并把它作为教育认识的逻辑起点和解读教育现象的最终依据,诸如拉伊、梅耶曼就开创了试图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去获得客观与精确的教育知识的思想方法的先河。

这是两种不尽一致却有内在的理论思维方式,其共同的缺陷在于淡漠了教育活动的内在差异。

显然,没有任何根基、完全相对主义化的教育理论是难以让人信服的,但纯粹思辨化或者技术理性化倾向明显的教育理论同样让人感到忧虑。

具有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倾向的教育观受到了来自诸多方而的批评和质疑,普遍认为将教育规定为是由某种外在的支配原则和至上力量起作用的结果是无视其内在的生成性,隔绝了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的关系,导致教育认识如同在接着说的范式中自说自话,教育理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批判精神被消减,教育实践的进步方向得不到价值澄清,难以按照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性的真实发展需要进行自觉的调整。

当超越以往纯粹思辨化和技术理性化的教育理论的偏执与对立,而对处于激烈变革中的教育实践,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路径何在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

二、预设论教育理论的形态及其困境近代以来,康德、笛卡尔的主体论哲学使自我意识被真正发现,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

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3篇)

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是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

然而,理论并非万能,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往往需要理论之外的智慧和创新。

因此,将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过程。

二、教学理论的特点1. 系统性: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活动的系统性知识体系,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2. 指导性:教学理论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和方法。

3.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完善。

4. 实践性: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三、教学实践的特点1. 灵活性:教学实践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互动性:教学实践强调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创新性: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个性化:教学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四、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途径1. 基于理论的学习:教师应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 实践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 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4. 培训与交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5.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教师在学习教学理论后,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案例二: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于是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积极性。

3. 案例三: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3篇)

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基础,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然而,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深入理解理论内涵,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不断创新和实践。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例,探讨教育理论如何转化为教学实践。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下三个方面:1. 知识建构: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相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 社会互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情境创设: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1)创设真实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设计问题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习者思考、探究。

(3)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 教学实施(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鼓励学习者分组讨论、协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习者在知识建构、社会互动、情境创设等方面的表现。

四、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注意事项1. 深入理解理论内涵:教师应深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 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3. 不断创新实践: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勇于尝试,积累经验。

教育理论走向实践

教育理论走向实践

摘要: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指导,而教育实践则是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

本文从教育理论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的必要性和途径,分析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教育理论的内涵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科学体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分支。

教育理论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的必要性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使教育实践更加科学、规范,提高教育质量。

2. 教育理论走向实践有助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具有普遍性,通过理论分析,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 教育理论走向实践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

教育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可以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的途径1. 加强教育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建立健全教育理论培训体系。

加强对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等群体的教育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3.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4. 强化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

对教育实践进行科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育策略。

四、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理论与实践脱节。

部分教育工作者只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导致教育实践效果不佳。

(2)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育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3)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和学校教育条件较差。

2. 对策(1)加强教育理论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理论素养。

(2)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

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

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其理论的演进和实践的应用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领域。

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和启示,而教育实践的反馈又推动着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

在古代,无论是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还是西方古希腊的教育理念,都强调了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的重要性。

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早期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

这些理论虽然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局限,其教育对象和范围相对狭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教育理论迎来了新的变革。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和直观性教学原则,为大规模普及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赫尔巴特则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和教材的重要性,形成了传统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到了现代,教育理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则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倡发现学习法。

此外,还有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教育理论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对大量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促使教育理论朝着普及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理论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和创新性。

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同的教育理论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例如,基于行为主义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和惩罚等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行为;而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则应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教育学专业理论发展与实践

教育学专业理论发展与实践

教育学专业理论发展与实践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理论发展与实践一直备受关注。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实践的进步,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教育学专业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流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专业理论的发展历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最早的教育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

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学开始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赫尔巴特、美国的杜威等教育家提出了新教育观念,开创了现代教育学的先河。

20世纪中叶以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不同的教育学理论相继涌现,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思想支持。

二、主要理论流派1.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理论之一,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产生影响。

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认为,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塑造个体的行为,强调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2.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强调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内化过程,在20世纪中叶至末期逐渐兴起。

皮亚杰、维果茨基等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思维、记忆和学习的理论,对于认知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3.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建构和共享的,强调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维特根斯坦、伯努兹等学者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对于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学专业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理论指导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需要结合管理理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演变

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演变

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演变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变迁。

本文将梳理历史上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古代教育思想、中世纪教育观念、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理念、启蒙运动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等。

一、古代教育思想古代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哲学和政治的影响。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教育被视为培养公民和统治者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成为有智慧的人,并使其能够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力。

亚里士多德则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全人类,培养全面的人才。

在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强调社会关系和个人修养,他的“小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教育观念在中世纪,教育主要由教会掌控,目的是培养与推广基督教信仰。

教育除了有宗教性质外,还与骑士文化和修道院文化密切相关。

这时期的教育重视启蒙和主动学习,同时注重道德和宗教教育。

三、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理念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6世纪)教育表现出对绘画、音乐、文学、文化等艺术的热爱和推崇。

同时,学校开始推行人文科学和数学科学,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被视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法。

文艺复兴教育注重创新和富有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四、启蒙运动教育思想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人们开始关注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等问题。

同时,教育从宗教信仰回归到理性和知识,世俗化趋势日益加强。

主流教育学家如洛克和卢梭都强调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五、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已经发展到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这种理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是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的辅助者。

现代教育理论中也强调教育和社会的联系,教育被视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手段之一。

总的来说,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变迁,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从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强调社会和政治因素,到现代教育思想中对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联系的关注,教育思想在不断地进步和演变。

教师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

教师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

教师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引言教师教育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展开讨论。

一、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是指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构,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义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扩展,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重新定义。

教师不仅需要传递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等素质。

2. 学科交叉的教师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教师的培养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

因此,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需要将跨学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纳入教师教育的培养中。

3. 教师教育的多元化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还需要关注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经证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因此,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要注重个体差异的培养。

二、教师教育理论创新的实践研究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教师教育理论创新的实践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 实践课堂研究通过对教师教育实践中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可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者可以观察和记录教师的授课过程,深入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教师培训与发展研究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是教师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教师培训与发展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培训模式和方法对教师的影响,找到最适合的教师培训与发展策略。

3. 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教育政策对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教育政策与实践的研究,可以了解政策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政策落地实施。

将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

将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

一、引言教育理论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和归纳出的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理论。

将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结合教育理论,探讨如何将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二、教育理论概述1. 教育理论的概念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

2. 教育理论的特点(1)科学性:教育理论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实践性: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3)历史性:教育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育哲学的应用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观等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健康等方面。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

(2)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如强化法、激励法、情感教育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遵循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提高教学质量。

(1)遵循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满足社会需求。

(2)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转向——从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到解放旨趣

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转向——从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到解放旨趣

The Value Shift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echnical Interest and Practical Interest to
Emancipatory Interest
作者: 付光槐
作者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
出版物刊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34-39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8期
主题词: 教师教育课程 技术旨趣 实践旨趣 解放旨趣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深陷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思维困境。

技术旨趣下,教师被定位于“教书匠”、“技术员”等工具性角色,教师教育课程往往追寻教师对确定性知识和程序性技能的掌握;实践旨趣下,教师教育课程虽然具有理解与互动的性格,然而容易被异化,导
致“实践”的肤浅化和技术化,陷入传统的教师技艺模仿培养模式;而在解放旨趣下,强调
将“人”从客体的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恢复未来教师自主、自觉的主体身份,突破以往固有的、程序化、技术化的规约性格。

由此,从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到解放旨趣,是未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诉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4期Vol.38 .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 um.&S oc.Sci.)2010年7月July2010教育学研究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刘旭东,吴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730070)关键词:教育理论;实践;特性摘!要:传统教育理论沿着实证化和哲学化两条脉络发展,在学科地位、价值、功能以及理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屡受指责。

其缘由在于它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未能充分考察教育活动的特性,失去了自身特色。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理论必须充分反映教育活动的独特性,以生活世界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基点,关注教育的意向性和交往的发展价值,致力于建立个别化的理论,还教育充满智慧挑战的实践本性。

中图分类号:G40 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 2435(2010)04 0400 06Practical Trends of Pedagogical GoalsL IU Xu do ng,W U Yuan(College of Education,N orthw est N ormal University,L anz hou730070,China) Key words:pedago gy;practice;qualityAbstract:T raditio nal pedago gy go es along the empr ical and philosophical paths,which is alw ays accused in the po sitio n,value,function,and theo retical ex planat ion o f the discipline.I t loses its individual char acter is tics under the pressure fro m the other subjects.T o chang e the situatio n,pedago gy should r ef lect its special char acters of educatio na l activ ities,base educat ional thoug hts o n r ea l wo rld,focus o n the intentionality and dev elopment value of educat ion,construct an individua lized theo ry,and r et ur n its pr act ical nature.!!一自学科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以后,近代教育理论一直在艰难地构建着自身的学术规范和理论体系,其轨迹大体是沿着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两条路径进行的。

以哲学演绎为思想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是具有柏拉图式情节、且有高超思辨能力和完美理念追求的学者探究和解说教育现象的路径。

伴随着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和知识分化,致力于建立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地位的教育理论的愿望,萦绕在罗森克兰兹(Karl Ro senkranz)、那托尔普(Paul Natorp)等学者头脑中。

在他们看来,对教育的认识要同德性、甚至整个人的完善与发展的认识联系起来。

如果断绝了与哲学的联系,教育理论就会沦落为纯粹的技艺之学。

在他们的努力下,哲学母体的营养使体系化的教育理论不断见诸于大学课堂,各种版本、各种体系的教育理论教科书层出不穷。

以实证化的方法研究教育理论的学科地位和价值,则是近代以来具有自然科学倾向的教育研究者们的情怀。

他们从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中获得启示,对思辨的、哲学化的教育理论从方法论角度做了批判。

他们认为,教育是客观有效、外显的活动,科学实证是获得纯粹而绝对的教育知识的唯一有效途径。

而哲学思辨关注的是相对和自足的逻辑和概念体系,仅仅满足于对教育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其知识基础是不确定的,对现实也不具有说服力,因而也无以获得确凿的教育知识。

因此,逻辑实证主义的尝试使教育理论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不再满足于一个自圆其说的系统的搭建,而是像物理学那样*收稿日期:2009 12 22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AA090155);甘肃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作者简介:刘旭东(1964 ),男,广东揭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学原理、课程论研究;吴原(1980 ),男,甘肃天水人,2008级博士生。

以严格的方法论为基础,使受纯粹理性规范支配的教育活动成为可能,诸如实验教育学、传统智力测验理论的出现就是其典型案例。

上述两方面努力是有相当成效的。

教育理论在近二百多年间追随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轨迹,在研究视野、方法以及手段上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也获得了∀学#的地位。

特别是自19世纪末,当工业化的理想与哲学思辨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实现了某种结合以后,它获得了更为显著的发展。

不仅一个在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相对复杂的教育理论逐步被建立了起来,而且它也的确提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有实际效果的策略和方法,在相当大程度上以自己独到的功能满足了工业化对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劳动者的需求,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诸如升学率、保持率、达标率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目标的达成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它成为一门致力于实现工业化理想且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学科。

然而,当教育理论获得发展的同时,对它的学科地位的忧虑始终未曾停止过。

赫尔巴特就曾担忧:∀假如教育学希望尽可能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而不再有这样的危险:像偏僻的、被占领的区域一样受到外人治理,那么情况可能要好得多。

#[1]10尽管此后人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到今天,赫尔巴特当年的忧虑仍未得到彻底消除。

有学者客气地以∀尊称说#来描述教育理论发展中出现的尴尬境地,还有些学者不客气地以教育学的终结来讨论问题,更有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在讨论学科问题的真正学术著作中,你不会找到∃教育学%这一项目。

#[2]一门有悠久历史并且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中、从工业革命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吸取了丰富养料,在近代以来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学科,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呢?一门学科的昌盛与衰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对教育理论来说,由兴盛到屡受各种指责,不在于它所服务的工业化理想,也不在于它要构建何种学科体系的冲动,在更深的层面上,是它未能充分关注教育活动的特性而被其它显学所左右,结果是游离于教育世界之外,失去了自身的学科特色。

二∀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经、手段与障碍。

#[1]190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说明的是∀教育何所是#的问题,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则寻求的是∀教育何所为#的答案。

近二百年来,这种∀何所是#与∀何所为#问题间所构成的理论张力成为推动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固然使教育理论的学术旨趣得到了部分的澄清,但也因缺乏强烈的自省力而脱离了生活,与教育提升人生价值、唤醒生命感的初衷相去甚远。

换言之,教育理论的独立性是以全面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品性为基础的,而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在促进教育理论复杂和多样化的同时,由于缺乏对自身学科立场和学术形态的清晰认知,导致其在纷杂的学科影响中对自身研究视域的模糊,迷失了自我,失却了人对自身成长、对教育活动本身的关注。

在教育理论学科意识逐步苏醒、寻求自我表达的今天,它的这种存在状态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忧虑。

这意味着需要对教育理论的学科立场和学术形态重新进行审视,厘清它与曾予它以帮助、但如今却限制其发展的学科的相互关系,从生活和实践的立场去审视自身,将向外的、借鉴的眼光转为内在的、自省的审视。

这样,才能∀说明教育理论是什么;提出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与条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的教育理论进行思维层次的批判。

#[3]回溯教育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尽管近代以来确立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我思#在其中发挥了综合性建构作用,奠定了近代以来教育理论体系的确定性基础,但其预设立场和由方法决定对象的思想方法使教育理论的学科立场与学术形态被模糊,教育理论中主客二分的难题未能被破解,目的与手段、对象与方法分离。

例如,在研究所谓的教育的本质问题时,所采用的工具是理性和逻辑,研究者不认为深入到教育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一件有意义和必须的活动。

这样,经过思辨抽象后似乎获得了教育理论体系,但它既难以解说教育现象,也不能解决教育问题,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思维中实现教育主客体的统一,把教育被描述为不依外物的∀只要想到就能做到#的活动,教育理论中的诸多范畴,诸如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理性与非理性、共性与个性等的统一是凭藉思辨实现的。

教育是具有显著自身特色的实践活动领域,401第4期!!!!!!!!!!!!!!!!!刘旭东,等: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与人类的存在与成长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希望和理想所在。

在质的意义上,教育是对可能生活的期待,如果失去了这一点,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其二,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活动,人的社会总和性决定了讨论教育问题不能离开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分析。

以上两点相互交织,渗透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其具有了多维性。

其中,教育的理想性关涉人的终极目的,使教育成为基于现实同时又高于现实、天然地具有超越性诉求的活动。

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难以用某种所谓的规范加以限定,因此,教育活动的方式也是多姿多彩的。

反之,生活就会被扭曲,教育也会失真,犹如卡尔&曼海姆所说:∀教育是探索精神指向衰败的主要领域。

#[4]近代以来的教育理论倾向于把教育看作是一种被∀发现#的活动,试图以自身的逻辑体系去解说甚至规定教育实践活动,认为教育现象及规律只能是被动地等待被研究和认识,而这正是教育理论所担负的功能,目的是产生种种关于教育的知识。

这种寻求可靠思维程式和技术规范的愿望使教育自身的内在反思自省性被眼前的利益悄悄地替代,教育的理想蜕变为目标,结果是教育理论离教育实践越来越远,不仅无力予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以贴切的诠释,同时也难以予教育实践活动以有力的指导。

一门学科在构建过程中对其研究对象做认真地考察、以合乎其历史形态的方式来建立自身的逻辑体系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诉求,尤其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说,考察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亦即人类特定的实践领域,是建立与之相符的、具有合理性学科体系所必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