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 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中国制造2025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并探讨解决的路径。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尽管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存在差距。

在高端装备制造、材料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国仍然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

这种依赖性使得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技术壁垒的挑战,难以实现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二是制度环境不完善。

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政府政策、市场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制约。

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企业准入壁垒较高等问题,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制造2025也需要克服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运作之间的矛盾,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协同。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三是人才短缺问题。

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但目前中国制造业中依然存在着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应用、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效果。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四是环保压力增大。

中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使得中国制造2025在推动绿色制造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要实现绿色制造,需要从设备更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大功夫,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改革举措。

针对上述困境,中国制造2025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及对策

劣势 、 机会 和威胁 , 认为我国制造业开展对外 直接投 资 已经 具备一些 明显 的优势 和机 会 , 同时也存 在很 多问
题 ,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推 进 我 国制 造 业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政 策 建 议 。 并
关键词 : 制造业 ; 对外直接投资 ;WO S T分析
的投 入 , 改变 了过 去 制 造 业先 进 技 术 由外 国企 业
垄 断 的局 面 。
劣势 与 机会 、 胁 相组 合 ,确 定应 该 采 取 的具体 威 战略 与策 略 。其 指导 思想是 在全 面把握 竞 争主体
内部 优劣势 与外 部 环 境 的 机会 和 威 胁 的基 础 上 ,
总规 模 已经 位 居全 球 第 4位 , 已初 步 确立 了 “ 制
造大 国 ” 的地 位 。在 制 造 业 飞速 发 展 的过 程 中 ,

主创 新和 国际 合作 , 在很 多 领 域 已掌握 了居 国际
先进 水平 的具 有 自主知 识 产 权 的核 心 技 术 备 了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实
国公 司在 中国 的本土 化经 营和技 术溢 出效应 以及
制定符 合竞 争主体 未来 发展 的 战略 , 以发挥 优势 ,
克服不 足 , 住机 遇 , 接挑 战 ¨ 。 抓 迎
1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 的内部条件
1 1 优 势 .
与跨 国公 司的竞 争 , 民族 企 业 的人 才 水 平 和培 养 机 制也 得到 进一 步提 高和完 善 。 () 4 中国制 造 业 涌 现 出 一批 实 力 雄 厚 , 备 具 国际竞争 力 的企业 。 中国企业 50强 中的制造 业 0 企业 有 20家 , 8 占总数 的 5 . % , 营 业 收 入 方 60 在

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及对策

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及对策

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及对策一、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在当今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以下是制造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难题:1. 人力成本上升: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日益面临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高昂的工资支出使得企业很难保持竞争力。

2. 技术更新换代:科技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制造企业需要不断跟进并进行技术更新换代,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这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转型期,并且可能导致原有员工技能不符合新要求。

3.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款式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变化快速。

制造企业必须灵活调整产品线和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需要,但这也会带来额外的压力。

4. 环境限制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各国政府推动能源节约、减少排放。

制造企业需要符合更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开展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日益加剧的环保压力。

5. 供应链风险:制造业涉及到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但国际贸易摩擦、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不可预测的风险,如战争爆发或出现地震等情况,这些因素使得制造企业面临着供应不稳定和交付延迟的威胁。

二、对策面对上述难题,制造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1.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制造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

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在人力成本上升情况下的劳动力替代;同时也要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提升员工技能与培训:面对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挑战,制造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

通过持续教育、培训计划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

3. 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制造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并针对特定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生产,这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竞争压力。

制造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改进方案

制造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改进方案

制造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改进方案一、制造业发展中的困难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尤其是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创新的频繁发生使得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挑战着传统制造业。

2.人力成本上升:制造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但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传统手工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

然而,在许多地区,人力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这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压力。

3.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加剧,制造企业面临着对供应链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

同时还要应对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格的要求。

二、改进方案1.提高技术水平: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将先进技术融入生产流程中。

此外,在产品设计上注重创新,加快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2.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造企业要通过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来增强竞争力。

培训和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

同时,合理调整用工结构,合理利用自动化技术降低人力成本。

3.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通过共同研发、共享信息等方式推进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4.实施绿色制造:制造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

5.开拓新市场:寻找新兴市场和主导性产业,调整销售策略和渠道布局。

同时注重品牌建设,在国内外市场树立良好声誉。

三、具体措施1.引进高科技装备并提升自动化水平:全面改善现有设备,引入先进的生产装备来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

2.加大研发投入:投资更多的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上,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并通过吸引优秀人才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推行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市场预测与销售规划,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生产计划。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该计划于2015年发布,涵盖了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任务。

以下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解析。

一、战略目标1. 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2. 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3. 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2. 高端装备制造:提高高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3. 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4. 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

5. 电子信息:加强集成电路、高分辨显示器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6. 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提高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

7.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8. 先进材料:推动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地位。

9. 农业装备:加强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九大任务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建设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6.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环境和市场竞争力。

8.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实现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规划。

尽管中国制造2025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技术瓶颈。

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高端制造领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

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国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仍然较大。

这使得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依然依赖进口,无法自给自足。

中国制造2025在市场需求方面也面临困境。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提高产品质量、转型升级、实现自主创新等。

这些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市场支撑。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了一些先进制造业的产品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影响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度。

中国制造2025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国制造业发展始终是依托着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

而一些新兴产业和高科技制造业则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更高的研发投入。

这就需要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升级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

中国制造2025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也面临一定的困境。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制造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而不仅仅是在国内市场。

中国制造业在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国际贸易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不足。

这就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难以与国际巨头企业展开有效竞争。

中国制造2025在政策推动和体制改革方面也面临一些困境。

虽然中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产业补贴等,这都给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面临这些困境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制造2025如何突破困境,实现自身的升级和发展?中国制造2025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情况与展望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情况与展望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情况与展望近些年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新一代的产业战略,其目的在于快速并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从而具备更好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进行更加公平的竞争。

而这一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未来的展望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以来,国内一系列产业层面上的发展变化已经开始得到明显体现。

因为强调了制造业发展的高点定位、技术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品牌建设,国内的一些领域的创新人才和企业已经开始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果。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加速,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中,我国已经具备了不少的创新能力,有相当一部分优秀企业在相关行业的市场上已经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其次,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也大大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加强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优秀的产品得到了充分的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这些都使得国内的一些品牌逐渐博得了全球市场的份额,同时成为海外消费者心中的优选品牌。

同时,加强产业国际化能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和短板。

一方面是原材料和关键技术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软性元素尚未跟上发展的步伐,由此导致了一些项目进展缓慢,很多产业空间和效益有限。

而且,在本质上,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依旧较多,目前其中的基本制约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因此,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在若干方面加以完善。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产业体系的建设,重点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和经济链三个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对于关键领域的支持,加强与重点企业的合作,增强企业的创新和攻关能力。

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行业分析

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行业分析

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行业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我国制造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制造业中,并非所有行业都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和劣势行业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制造业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优势行业分析1.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是制造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蓬勃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市场之一。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需求大。

中国拥有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这为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成本优势明显。

中国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相比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能源、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为便宜,这使得中国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再次,产业链齐全。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整体发展较为健全完善,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的供应链体系。

从电子元器件制造到电子产品组装,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环环相扣,具备竞争优势。

2. 汽车制造业中国汽车制造业也是我国制造业优势行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人口众多,且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这为汽车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加大,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产业配套完善。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销售等环节。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的兴起,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再次,技术创新能力强。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视为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蓝图。

本文将从实施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现状和未来。

一、实施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自2015年提出以来,经过多年实践的国家战略。

为了实现该战略的落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

例如: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借助地方政府的支持,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其次,政府引导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国有企业比亚迪建立了一个由九大工程研发中心和90多家附属企业组成的技术创新平台,并把80%的利润用于研发。

再次,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制造业的竞争。

例如,中国建筑集团承揽了印度的达赖耶建筑工程等大型工程,同时,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用设有语音、视频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完成“云招标”,获得了海外客户的赞誉。

二、发展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赋予了制造业更多的宏观发展的机遇。

未来,中国制造企业有着多个发展的方向:1、技术创新。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与国际市场同步发展。

例如,北汽集团首款量产车将在2020年正式上市,成为国内最智能的SUV汽车。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制造将破解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等难题。

2、高端制造。

过去,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的加工制造打入国际市场,低端的品质不可避免。

未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介入,激烈的竞争对手已经要求制造业不仅扩大市场覆盖面,而且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配套服务。

例如,在高端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拓展技术应用,中国企业已能与国际领先机构展开竞争。

3、转型升级。

转型是中国制造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关键。

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正向高质量的转型。

例如,阿里云联手国机数据,研发人工智能系统,将算法和工业场景深度结合,开创制造业装备的智能、自动化和柔性化的新标准。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第一篇:浅谈中国制造2025浅谈中国制造2025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所谓“中国制造2025”,指的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该《纲要》又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

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1)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一条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3)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对中国制造2025的看法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寻找将生物制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可行之策,为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可行性参考;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生物制药产业在医药行业中利润高、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经过20多年发展迅速,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存在融资困难、自主创新能力差、财税政策不适应等问题;完善财税政策,企业抓住机会,走创新之路,生物制药产业有望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

标签: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融资;财税生物制药业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药品的行业。

从人工胰岛素上市至今,仅20多年的历史,其产品约有80余种,并在难以治疗的疾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威胁,探讨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可行之路。

1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于1989年,较发达国家起步并不晚。

为促进其迅速发展,在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列入国家十二大高技术工程。

从1999年起,国家安排资金近20亿元,吸引社会投资140亿元,支持了140多项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共计约400余家,2007年,我国生物生化药品实现销售产值约571.1亿元,同比增长41.3%,大大超过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见表1)。

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医药产品的消费刚性、生物制药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较低依存度,生物制药产业仍然实现了30.65%的增长速度,高出医药行业平均水平5.13个百分点。

表1 2007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状况2007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状况销售产值(亿元)占医药行业比重年增长率(%)医药行业6182.3-24.20%化学药品308849.9%24%中药1624.826.3%19.90%生物生化药品571.19.2%41.30%医疗器械859.913.9%24.90%其他38.50.6%-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我国制造企业的swot分析报告

我国制造企业的swot分析报告

我国制造企业的swot分析报告一、概述SWOT分析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评估和分析,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应对措施。

本文将对我国制造企业的SWOT分析进行阐述,并从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建议。

二、内部优势1.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其中具备各类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2. 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我国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在全球供应链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有利于优化成本、提高效率。

3. 大规模生产优势: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 科技人才储备丰富: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有利于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内部劣势1. 制造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国制造业存在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附加值的提升。

2. 制造业绿色生产水平相对较低:我国制造业在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上相对滞后,高耗能、高排放现象突出,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使企业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造企业在创新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外部机会1. 产业链集聚效应: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较为完整,可以依托集聚效应,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和附加值。

2. 国内市场需求大: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市场需求巨大,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会。

4. 技术升级和创新推动发展: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技术升级和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机会。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一、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以下将从技术、人才与资源以及市场等方面探讨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

1. 技术方面的困难在制造业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竞争力。

然而,制造业中存在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

首先,技术更新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的应用,但改造生产线和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其次,复杂的产品开发和研发过程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支持,而这在很多地区仍然是一种短缺资源。

2. 人才与资源方面的困难制造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大,但当前制造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为技能水平低、职业素养不高等。

而制造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得制造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面临困难。

此外,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和用工环境的变化,也加大了制造企业的用工压力。

3. 市场方面的困难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化竞争压力加大是困扰制造业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国内制造业企业需要应对国际竞争,包括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求结构逐渐变化,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二、改进建议为了应对制造业中的困难,并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以下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 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同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制造业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3. 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复习题

中国制造2025复习题

中国制造20251、《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2、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1)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2)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3)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4)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5)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6)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3、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4、基本方针:(1)创新驱动(2)质量为先(3)绿色发展(4)结构优化(5)人才为本5、基本原则:(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3)整体推进,重点突破;(4)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6、战略目标: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民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7、两化融合:(1)宽带普及率82%(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4%(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4%8、战略任务和重点(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9、战略支撑与保障(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3)完善金融扶持政策(4)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5)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6)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7)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8)健全组织实施机制10、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一、制造业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1.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这导致了制造商需要寻找替代性解决方案,以减少劳动力成本。

2. 技术创新压力: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必须不断跟进新技术,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

同时,制造业也面临来自其他行业的竞争压力,因为其他行业也在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

3. 环境保护要求增加: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传统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已受到限制,制造商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并符合相关法规。

4.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给制造业带来了挑战。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个性化定制和交付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制造商需要灵活应对这些需求变化。

二、面临挑战时的应对措施面对上述挑战,制造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随着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和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同时,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生产线上危险或高强度工作环境中,提高工作安全性。

2. 投资研发与创新:制造业需要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研发与创新中,以寻找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3. 绿色制造:制造商应该注重环保,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例如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生产过程以及有效处理废弃物等方法,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制造。

4. 灵活生产与供应链管理:制造商需要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交付速度和灵活性。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加快新产品上市时间,并确保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5. 加强合作与跨界创新:面对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制造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跨界创新。

“中国制造”前景SWOT分析

“中国制造”前景SWOT分析

“中国制造”前景SWOT分析摘要:“中国制造”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起飞注入了强大活力。

十几年来,有关“中国制造“的学术研究也日臻完善,为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制造”未来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制造”前景 SWOT分析“中国制造”浪潮起始于1998年,此后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及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得以迅速发展。

2002-2008年间出口额平均每年保持30%的增速。

“中国制造”虽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仍在2011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的前景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

一、“中国制造”前景优势(strengths)1、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国每年将巨大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水、电、交通、卫生等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如今高速铁路网也日益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需要数十年甚至几十年,因此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明显。

2、完整的产业链在中低端制造业中,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是全球最长的,例如一辆汽车所需的上万零件都能在中国本地找到供应商,这对于绝大多数国际制造业投资者来讲,是个方便省力的事情。

将近60%的“中国制造”不依靠海外提供的中间产品,高于德国的53%和印度的33%。

3、丰厚的人力资本中国长久以来一直在大力普及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国民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企业也愈加重视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

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

二、“中国制造”前景劣势(weaknesses)1、劳动力成本上升最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每年都以25%左右的速度提升,外贸企业用工成本增幅比一般行业上升更快,这加深了外贸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营困境,导致部分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的产品订单逐渐向印度、越南、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计划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计划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计划一、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

1. 传统生产模式滞后: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缺乏创新技术和智能制造设备。

这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改进,使得我国制造业难以在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技术短板和人才匮乏:缺乏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差距,阻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传统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并排放大量污染物质,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损害了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小微企业困难重重:我国制造业中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原因,面临着市场竞争力不足和资金紧张等问题。

这使得他们在发展中更加困难。

二、整改计划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计划和措施。

1. 推进智能制造:通过引进和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加强技能培训与研发能力的提升。

2. 加强科技创新:增加研究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创新型企业孵化器。

同时,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结合。

3.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严格环境监管和治理机制,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惩罚,并帮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4.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设立针对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降低其融资成本。

建立统一的创新支持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市场开拓等支持。

5. 加强产业协同与合作:鼓励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在供应链上实施资源优化和信息共享。

推动不同行业的交叉融合,培育新兴产业。

6. 优化管理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制造业的监管力度,严禁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中国制造2025:投融资模式与对策

中国制造2025:投融资模式与对策

中国制造2025:投融资模式与对策吴园园;邸卫娜【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等相关政策意见的出台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资金支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终就"中国制造2025"的投融资模式与对策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步伐.【期刊名称】《金融经济(理论版)》【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投融资模式;对策【作者】吴园园;邸卫娜【作者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1;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1【正文语种】中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有效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产品质量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的新征程,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指导思想,力争到2025年实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然而,“中国制造2025”中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推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深入探究投融资模式,不断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对于加快实现制造强国和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都有了大幅提升,使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2期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 No.2 2017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Jun. 2017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分析与对策车娇1, 童泽林2, 刘侃侃3(1.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 长沙 410005; 2.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44;3.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长沙 410004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各省制造业发展,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湖南制造业如何把握机遇, 战胜挑战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基于此, 本文根据湖南的实际,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湖南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中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尽管湖南一直在推动发展高端制造业, 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但是相比于沿海地区仍然面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湖南制造业应该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在产业发展中既发展高端制造业, 也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在资源调配上, 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在管理机制上, 既要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也要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湖南制造业; SWOT; 对策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298(2017)02-0077-04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unan Manufacturing’s Promotion of“Made in China 2025”SWOTCHE Jiao1, TONG Zelin2, LIU Kankan3(1. Changsha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5, China; 2.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100144, China;3.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5, China)Abstract: "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 is both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or manufacturing of all provinces. How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and overcome the challenge of Hunan manufacturing is an urgent research subject. Accordingly , we apply the means of SWOT to point out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promoting the "Made in China 2025" in Hunan Province. While gaining certain kind of advantages after having been engaged in high-end manufacturing all along, Hunan is still facing some problems compared to coastal area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the shortag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 Hunan manufacturing should tak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focusing on developing high-end manufacturing as well as undertaking coast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resource al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re co-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it is important to use the role of the market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o play well the leading role of policy.Key words: Made in China 2025, Hunan manufacturing, SWOT, countermeasures“中国制造2025”是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而采取的国家战略.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 令国内工业界倍感振奋. 对于各省而言, 这是本省制造业产业升级、提高水平、发展壮大的重大机遇; 同时, 各省积极争取承接2025战略, 竞争势必激烈. 本文通过SWOT分析发现, 湖南制造业应该坚持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发挥自身优势, 弥补劣势, 把握住机会, 做大做强本省制造业.1 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 比如, 美国正大力推行“美国工业互联网”, 德国正在实施“工业4.0战略”, 印度也在实施“制造业国家战略”等[1]. 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 其作用对于中国屹立于世收稿日期: 2017-02-19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096, 71402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3YJC630245);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SM201410009003); 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作者简介:车娇(1970 − ), 女,湖南吉首人,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小企业管理78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界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 目前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 为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水平, 中央做出十年规划, 到2025年, 中国要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 该规划简称“中国制造2025”.湖南省积极布局和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推动本省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2]. 从产业发展看, 可借助国家制造业战略发展的东风, 推动本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从地方经济发展看,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湖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从省际竞争看, 当其他各省纷纷积极承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打造地方产业特色时, 如果湖南制造业没有把握住战略机遇, 将降低本省制造业在未来的竞争力.2 湖南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分析2.1 优势分析首先,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 使湖南制造业获得了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规划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湖南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产业发展规划, 该产业发展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规划不谋而合. 因此, 湖南制造业先天具有国家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基础.其次, 以长株潭为代表, 湖南聚集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 逐渐形成了产业比较优势. 在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车株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逐步形成了制造业产业集群. 这为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了产业条件.最后, 湖南已经具备一定的科技研发力量, 能为智能制造、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湖南不仅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高校”, 而且还有一批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 以2015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为例, 湖南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共计15项, 获奖项目包括3个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1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充分证明了湖南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2.2 劣势分析从整体来看, 目前湖南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然显得相对较弱. 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省的优势产业, 但与其他强势省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相比, 例如江苏(4.24)、山东(3.32)、广东(3.53)的创新能力, 湖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2.60)显得仍然不足.具体来说, 制约湖南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匮乏. 在金融资源方面, 金融服务是限制湖南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的短板. 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地相比, 湖南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不够, 普惠金融发展不足, 导致湖南制造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融资成本高, 从而不利于制造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在人才资源方面, 一方面湖南不仅缺乏高精尖人才, 而且人才“东南飞”导致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另一方面, 湖南仍有近600万贫困人口, 其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不足. 在人才资源的金字塔中, 塔尖高端人才和塔基产业工人的不足都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3 机遇分析湖南制造业具有比较广泛的地域辐射特点. 湖南地处中部地区, 能辐射到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 因此湖南制造的分布呈现出“一核三极”的特点. 在长株潭地区, 集聚了湖南金融资源、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端制造业企业. 这些条件为承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了基础.此外, 岳阳、郴州和怀化三个新增长极分别可以承接和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的产业转移任务. 在此格局的基础上, 为了实现与承接产业之间的匹配, 新增长极地区有可能通过发展模块化生产方式, 再逐渐向集成生产的方向去发展.2.4 威胁分析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以后, 各省为把握发展机遇, 纷纷推出地方版2025方案. 典型地域推进第2期车娇, 等: 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分析与对策79 2025的重点规划产业和发展规划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 各省重点规划产业主要集中于汽车、电子信息、化工、装备制造等种重点产业, 实施举措大都包括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质量品牌等. 而湖南省重点发展产业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电工电气和汽车. 这五大重点产业基本上都与其他典型地区的重点规划产业存在重叠. 可以预料的是, 这些规划相同、实施举措类似的产业, 将展开激烈的政策争夺竞争、市场资源竞争、技术轨道竞争和高级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的竞争[3].地区重点规划产业战略举措辽宁-东北汽车、医药化工、电力电器、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航空工业强基、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服务协同、重大项目上海-长三角航天航空、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学、电子信息、软件、科技研发、生命科技应用示范、突破瓶颈、智造标准、智造平台、智造载体、产业模式、人才实训、产业集聚、产业基金广东-珠三角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建筑材料、汽车、造纸、制药智造示范、两化融合、升级调整、工业强基、绿色制造、质量品牌、大中小协调、服务制造、制造国际化四川-西南页岩气开采和加工、装备制造、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装备研制、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产业强质、绿色制造、军民融合资料来源: 根据各地公开信息整理而得.3 湖南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对策3.1 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基于SWOT分析, 与其他省份相比, 湖南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但是湖南制造业依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聚集优势, 这些条件为湖南推进中国制造提供了基础. 因此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 走出差异化发展的道路[4, 5].第一, 差异化选择智能制造或模块化生产的发展战略. 在长株潭地区, 应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突破是战略发展重点. 在岳阳、郴州和怀化三个新增长极, 重点是承接和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的产业转移任务, 实现与承接产业之间的配套, 先通过发展模块化生产方式, 再逐渐向集成生产去发展[6]. 当然, 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绿色生产, 不能为了金山银山, 而破坏绿水青山.第二, 差异化实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发展战略[7]. 湖南制造业在走向智能制造的道路上需要开启创新驱动战略, 可以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差异化实施原始创新或者集成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在工作原理上的创新, 是根本性的创新. 比如, 3D打印机. 集成创新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机械运动与工作过程进行控制,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智能技术去提高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比如, 数控机床. 长株潭地区聚集了湖南省高水平大学、国家实验室或实力雄厚的企业, 该地区应该在原始创新方面争取突破. 而新增长极地区的企业可以侧重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争取集成创新.3.2资源调配上既竞争也合作湖南省重点规划的制造业在转型升级, 发展智能化生产的过程中, 在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 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省份形成竞争与挑战. 为了避免过度竞争, 一方面既不能惧怕竞争, 另一方面也要寻求互补合作机会, 尽快做大做强湖南制造业.第一,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资源互补战略[8]. 充分利用省内和省外资源, 搭建资源网络平台, 推动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加速形成.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要大量收集外省制造业产业的发展信息, 同时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回流, 并积极引入外省人才和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 本省制造业企业要积极走出去, 加入表1 典型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及战略举措对比80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制造的网络中去, 借助更大的网络效应, 实现企业间彼此互惠互利[9].第二, 构筑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 形成产学研创新研发联盟. 基于现有产业基础, 吸引更多内外部参与者进入到湖南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 共同把蛋糕做大. 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创新联盟, 争取建立一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化平台, 实现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第三, 集中力量, 攻关重大研发项目. 各省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过程中, 势必会诞生一些重大发明, 甚至是原始创新. 但是, 这样的创新研究成本极高, 就某一家企业来看, 其创新研发实力显得较弱. 因此, 湖南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创新研发资助体系去刺激重大研究的开展, 鼓励企业敢于竞争, 敢于啃硬骨头.3.3 差异化应用市场和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湖南制造业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过程中, 应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产业改革的引导者和推动者[10]. 第一, 从市场配置要素改革的主体看, 企业是发起改革的实践者, 政府是改革环境的营造者[11].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这只无形之手具有干预市场的力量, 其优势在于可以强有力的推动改革, 但劣势在于容易引发市场过热, 背离基本经济规律. 因此, 湖南省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 应该是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角色分工.其次, 从市场配置要素改革的导向看, 应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 在推进智能制造或模块化生产的发展战略时, 应该形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制造升级的出发点和发展方向. 比如, 原来采取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容易导致产能过剩问题, 现如今可根据客户需求, 采取即时订单即时生产的方式, 这就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而这样的灵动生产, 是基于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变革, 所以客户需求是引导产业升级的出发点[12].最后, 从产业改革的动力机制看, 要依托从下而上的动力机制. 纵观历次工业革命, 都是因为新技术的产生而引起产业生产效率或生产方式的改变, 其改革的动力机制都是从下而上的倒逼机制. 虽然“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各省的积极响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产业改革是从上而下的动力机制. 事实上,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之前, 已经有企业在尝试进行智能制造. 比如, 宝马智能工厂可以根据客户的个人订单进行生产, 即客户选择具体车型、个性化配置菜单后, 宝马工厂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生产个性化汽车[13, 14]. 但是为了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政府应具有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参考文献[1] 黄群慧, 贺俊.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6)[2] 周济.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17)[3] 孙陈, 王章豹.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5)[4] 陈劲. 构建“中国制造2025”创新管理战略[J]. 中国经济报告, 2015, (8)[5] 李隽波. 差异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J]. 改革与战略, 2005, (5)[6] 郑兵云, 陈圻, 李邃. 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的中介视角[J]. 科学学研究, 2011, (9)[7] 苏雪串, 舒银燕.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2, (8)[8] 吴薛, 吴俊敏. 产业生态圈视角下大数据产业集群培育的研究——以苏州为例[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9] 武春友, 邓华, 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述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5)[10] Han B J, Kim N, Srivastava R. 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s innovation a missing link[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5, 62(62):30~45[11] Song J, Wei Y, Wang R.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firm ownership struct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Research in Marketing, 2015, 32(3): 319~331[12] 王钦.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影响、反思和展望[J]. 经济管理, 2014, (12)[13] 贺正楚, 潘红玉.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3)[14] 丁纯, 李君扬. 德国“工业4.0”: 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J]. 德国研究, 2014,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