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提纲附实例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实例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实例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与实例—、编写提纲刖言任务来源情况(包括合同签订),组织领导,监测计划确定,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监测布点、现场监测),监督管理(监测资料的检查核定),监测结果分析,监测阶段报告,上级检查。

2.1划分监测时段 2.2扰动地貌类型划分和监测点布设3.1监测内容 3.2监测方法4.1原地貌不同土地类型十壤侵蚀模数 4.2不同扰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4.3不同防治措施土壤侵蚀模数5水土流失监测动态结果与分析5.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 5.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5.3扰动地面动态监测结果5.4 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6.1弃渣处理及防治效果 6.2工程措施防治效果 6.3植物措施防治效果6.4运行初期水土流失监测二、实例(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一)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项目概况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是引东江水,向香港、深圳提供饮用 水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 ,始建于1964年2月。

经国家计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深供水第4期改造工程(简 称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长 51.7km (包括深圳沙湾隧洞工程),至 2010年设计年供水能力 23.73亿m ,其中香港用水量 11.00亿m , 深圳市用水量 8.73亿m ,沿线用水量 3.2亿m ,机动用水量 0.8 亿m ,设计流量为100R1/S 。

概算总投资49亿元,总工期三年,即 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莲湖、旗岭和金湖三座供水泵站;新建 走马岗、观音山、笔架山、石山、窑坑、凤岗和沙湾七条隧洞,共 长15km;新建莲湖、旗岭、漳洋和金湖四座渡槽,共长5.8km ;新 修六条混凝土箱涵共长 16km;新修五条混凝土倒虹吸管,共长7结论7.1防治达标情况作中的经验与问题 7.2水土流失及防治综合评价 7.3监测工2.6km ;新建3.3k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扩建9.3km人工渠道及其它次要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加上已建成的太园泵站、雁田隧洞、深圳水库,形成4站、4槽、8洞、1库及人工渠和混凝土箱涵组成的封闭式供水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提纲(附实例)【范本模板】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提纲(附实例)【范本模板】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提纲一、编写提纲前言任务来源情况(包括合同签订),组织领导,监测计划确定,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监测布点、现场监测),监督管理(监测资料的检查核定),监测结果分析,监测阶段报告,上级检查。

1 项目区及项目概况2 监测时段和监测点布设2.1划分监测时段2。

2扰动地貌类型划分和监测点布设3 监测内容与方法3.1监测内容3.1.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3。

1.2 扰动面积监测3.1。

3 弃土弃渣监测3。

1.4 临时防护措施监测3。

1.5 植被恢复监测3.1.6 工程措施监测3.1.7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

2监测方法3.2.1 定位监测(沉沙池、简易观测场等)3.2。

2 临时监测3。

2。

3 调查监测3.2。

4 巡查4 不同侵蚀单元土壤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4.1 原地貌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模数4。

2不同扰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4。

3 不同防治措施土壤侵蚀模数5 水土流失监测动态结果与分析5.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5。

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5。

3 扰动地面动态监测结果5.4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与分析6.1 弃渣处理及防治效果6.2 工程措施防治效果6。

3植物措施防治效果6。

4 运行初期水土流失7 结论7。

1 防治达标情况7.2 水土流失及防治综合评价7.3 监测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二、实例东深供水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一)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项目概况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是引东江水,向香港、深圳提供饮用水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始建于1964年2月。

经国家计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深供水第4期改造工程(简称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长51.7km(包括深圳沙湾隧洞工程),至2010年设计年供水能力23.73亿m3,其中香港用水量11。

00亿m3,深圳市用水量8.73亿m3,沿线用水量3.2亿m3,机动用水量0。

8亿m3,设计流量为100m3/s。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建设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主体工程主要3术指标项目名称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1项目概况项目地理位置、建设性质、工程规模、项目组成、投资、占地面积、土石方量等。

项目区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项目概况篇幅不宜超过总结报告总篇幅的3%。

1.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三同时落实、水保方案编报、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送、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变更、备案等情况。

1.3监测工作实施情况监测工作实施情况,包括接受委托时间、监测实施方案编制、监测项目部组成、技术人员配备、监测点布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技术方法、监测阶段成果、水土保持监测意见及落实情况、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等情况。

2监测内容与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实际情况,说明监测内容及采用的监测方法,为数据来源提供支撑。

监测内容包括原地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扰动土地、防治责任范围、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流失量等情况。

监测方法主要说明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方法的使用及采集数据情况。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分别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和监测的防治责任范围,并对比说明变化情况及原因。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表见表1。

表 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表(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按照监测分区,分阶段说明防治责任范围、扰动土地面积情况。

3.2取土(石、料)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料)情况2)取土(石、料)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料)量监测结果3.3弃土(石、渣)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石、渣)情况2)弃土(石、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石、渣)量监测结果取土(石、料)弃土(石、渣)场的位置和占地面积、方量,按监测分区叙述, 将监测结果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对比分析,按照增减情况逐项说明差异原因。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第一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附件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一、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项目建设概况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概况3、监测工作实施概况二、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1)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2、取土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情况(2)取土(石)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量监测结果3、弃土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渣)情况(2)弃土(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渣)量监测结果4、………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1、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2、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3、临时防治措施及实施进度四、土壤流失量分析1、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2、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五、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1、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4、土壤流失控制比5、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六、结论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2、水土保持措施评价3、存在问题及建议4、综合结论第二篇: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前言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等,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地理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型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径县级名称)、建设性质(新建或改建)、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概算总投资、土建投资)、建设工期(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挖方、填方、借方、弃方)等。

1.1.2 项目区概况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气象(气候类型、降水量、雨季时段、风速及主导风向、风季时段、冻土深度)、水文(水系、水功能区划)、土壤(土壤类型)、植被(植被类型与林草覆盖率)、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编写提纲)1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 项目概况;1.2 项目区概况;1.3 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2 监测实施2.1 监测目标与原则;2.2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 监测内容及方法3.1 监测内容3.1.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3.1.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3.1.3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3.1.4 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

3.2 监测方法和频次3.2.1 调查监测;3.2.2 定位监测;3.2.3 临时监测;3.2.4 巡查。

3.3 监测时段3.4 监测点布设4 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4.1 侵蚀单元划分4.1.1 原地貌侵蚀单元划分;4.1.2 地表扰动类型划分;4.1.3 防治措施分类。

4.2 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4.2.1 原地貌侵蚀模数;4.2.2 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模数;4.2.3 防治措施实施后侵蚀模数。

5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5.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5.1.1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5.1.2 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

5.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5.2.1 设计弃土弃渣情况;5.2.2 弃土弃渣场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5.2.3 弃土弃渣量动态监测结果。

5.3 地表扰动面积动态监测结果5.4 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5.4.1 各阶段土壤流失量;5.4.2 各扰动地表类型土壤流失量。

6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6.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1.1 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6.1.2 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6.1.3 临时防护措施及实施进度。

6.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6.2.1 扰动土地整治率;6.2.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6.2.3 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6.2.4 土壤流失控制比;6.2.5 林草植被恢复率;6.2.6 林草覆盖率。

6.3 运行初期水土流失分析7 结论7.1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7.1.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防治达标情况;7.1.2 综合结论;7.1.3 存在问题及建议。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建设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年月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1项目概况项目地理位置、建设性质、工程规模、项目组成、投资、占地面积、土石方量等。

项目区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项目概况篇幅不宜超过总结报告总篇幅的3%。

1.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三同时落实、水保方案编报、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送、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变更、备案等情况。

1.3监测工作实施情况监测工作实施情况,包括接受委托时间、监测实施方案编制、监测项目部组成、技术人员配备、监测点布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技术方法、监测阶段成果、水土保持监测意见及落实情况、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等情况。

2监测容与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实际情况,说明监测容及采用的监测方法,为数据来源提供支撑。

监测容包括原地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扰动土地、防治责任围、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流失量等情况。

监测方法主要说明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方法的使用及采集数据情况。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1防治责任围监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围分别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围和监测的防治责任围,并对比说明变化情况及原因。

防治责任围监测表见表1。

表1防治责任围监测表(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按照监测分区,分阶段说明防治责任围、扰动土地面积情况。

3.2取土(石、料)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料)情况(2)取土(石、料)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料)量监测结果3.3弃土(石、渣)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石、渣)情况(2)弃土(石、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石、渣)量监测结果取土(石、料)弃土(石、渣)场的位置和占地面积、方量,按监测分区叙述,将监测结果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对比分析,按照增减情况逐项说明差异原因。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范本) 前言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等,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见附表)。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

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基本情况简要介绍项目地理位置、建设性质、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建设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等。

1。

1.2 项目区概况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等情况.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变更,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及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情况等.1。

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3.1 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对照监测实施方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布局、内容和方法等执行情况。

1。

3。

2 监测项目部设置监测任务委托、进场及技术交底时间,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1.3。

3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影像资料等。

1。

3.4 监测设施设备包括固定观测设施的建设情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等。

1.3。

5 监测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应用的一般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重点介绍针对项目特点采用的先进监测技术和方法,如无人机、实时监控等。

1。

3。

6 监测成果提交情况包括监测实施方案、监测记录表、监测意见、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成果的提交时间、对象(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2 监测内容和方法2。

1 扰动土地情况列表说明扰动土地情况(包括扰动范围、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等)的监测频次与方法。

2。

2 取料(土、石)、弃渣(土、石、矸石、尾矿等)列表说明取料(土、石)、弃渣(土、石、矸石、尾矿等)(以下简称取料、弃渣)的监测内容(包括取料场、弃渣场及临时堆放场的数量、位置、方量、表土剥离、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监测频次与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总结提纲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总结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一、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生产建设项目概况2、项目区自然、经济和生态环境概况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二、水土保持监测布局1、监测目标与任务2、监测范围及分区3、监测重点及监测布局4、监测时段和工作进度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监测内容(1)开工之前(2)施工准备期(3)工程建设期间(4)水土保持措施试运行期2、监测指标与控制节点四、预期成果及形式1、数据记录2、重点监测图(重要弃土(渣)场要提供千分之一地形图)3、水土保持监测报告4、附件五、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1、监测人员组成2、监测质量控制体系附件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一、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项目建设概况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概况3、监测工作实施概况二、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1)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2、取土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情况(2)取土(石)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量监测结果3、弃土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渣)情况(2)弃土(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渣)量监测结果4、………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1、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2、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3、临时防治措施及实施进度四、土壤流失量分析1、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2、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五、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1、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4、土壤流失控制比5、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六、结论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2、水土保持措施评价3、存在问题及建议4、综合结论。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总结提纲.doc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总结提纲.doc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一、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生产建设项目概况2、项目区自然、经济和生态环境概况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二、水土保持监测布局1、监测目标与任务2、监测范围及分区3、监测重点及监测布局4、监测时段和工作进度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监测内容(1)开工之前(2)施工准备期(3)工程建设期间(4)水土保持措施试运行期2、监测指标与控制节点四、预期成果及形式1、数据记录2、重点监测图(重要弃土(渣)场要提供千分之一地形图)3、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五、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1、监测人员组成2、监测质量控制体系附件 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一、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项目建设概况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概况3、监测工作实施概况二、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1)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2、取土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情况(2)取土(石)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量监测结果3、弃土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渣)情况(2)弃土(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渣)量监测结果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1、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2、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3、临时防治措施及实施进度四、土壤流失量分析1、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2、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五、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1、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4、土壤流失控制比5、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六、结论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2、水土保持措施评价3、存在问题及建议4、综合结论。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提纲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提纲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提纲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本标合同工程项目概况)1.2环境标准与保护目标(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及合同文件,填写环境标准与保护目标)2工程形象2.1主体工程(本合同主体工程关键线路或重点部位的施工形象面貌以及完成的主要工程量)2.2辅助工程(临建设施、施工便道、渣场等辅助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2.3环保水保工程(有关环保水保项目、专项环水保措施的完成情况)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3.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情况,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框图;职责部分应突出重点简要阐述,无需长篇幅赘述)3.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编制完成的环保、水保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3.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制度(制定的环保、水保工作制度,包括环保水保月检查及环保水保月例会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巡查制度、日常工作记录等;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4已完成的主要环保水保工作(已完成的环保水保项目、环水保措施(设施))5本季度环保水保工作总结5.1环保水保措施实施(分项目按部位对环保水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阐述,可参考以下内容)5.1.1水环境保护措施可分为地表水、生活供水的保护以及生产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5.1.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5.1.3声环境保护措施5.1.4固体废弃物处置5.1.5人群健康保护5.1.6生态保护5.1.7水土保持5.2环保水保监测(环保水保监测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及监测信息的统计分析)5.3环保水保管理(本季开展环保水保工作的主要管理措施)5.4环保水保宣传教育(本单位组织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由其他单位组织的教育培训等)5.5环保水保投资统计(对本季完成的环保水保项目、措施的投资分别进行列项统计,但应根据合同工程量清单对各项目、措施进行投资项目划分,分别标注出土建项目费用和专项环保水保措施费用)5.6环保水保措施实施效果(本季环保水保目标完成情况及效果,是否满足环境影响报告时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要求)5.7本季度环保水保工作大事记6存在问题及对策(本季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及处理措施,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7下季度工作要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水土保持方案编写规范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水土保持方案编写规范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第一章综合说明(一)项目名称(主体工程,附属工程)、性质、规模、总投资等。

(二)项目区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附平面图)。

(三)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

(四)项目区周围河流、城镇等情况。

(五)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第二章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一)破坏水土保持面积。

(二)弃土、石、渣量。

(三)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林草植被和蓄水保土工程)。

(四)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五)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

第三章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一)采取的技术规范、标准。

(二)制定方案的原则与目标。

(三)工程措施(梯田、防冲工程、废弃沙、石、土存放工程、拦渣库、尾矿坝、护坡、护堤等)。

(四)植物措施(护坡林草、护岸林草、防风固沙林草、恢复植被面积等)。

(五)耕作措施(主要针对生产建设单位及家属开垦荒坡地)。

(六)其他措施(复垦土地、异地造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

(七)整体措施的相互协调与布局(附平面图)。

(八)各种措施年度实施计划及完成期限(进度表)。

第四章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一)编制估算的依据。

(二)编制估算的方法。

(三)总估算及年度安排。

(四)效益分析(治理度、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多量、拦渣量、综合利用等)。

第五章方案实施措施(一)组织领导措施。

(二)技术保证措施。

(三)资金来源及安排。

另附:评估论证意见(一)基本评价。

(二)修改意见。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一、前言有关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实施过程情况简介。

二、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概况1.主体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有关设计文件批复、调整过程。

2.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时限、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的防治措施设计落实、调整情况。

三、工程建设管理1.组织领导。

包括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及具体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2.规章制度。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一、引言水土保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近期进行的水土保持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的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提供依据。

二、监测方法与数据收集1.监测方法本次水土保持监测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和实验室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得了准确的水土保持状况数据。

2.数据收集数据收集工作主要包括野外取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阶段。

野外取样阶段,我们在监测区域内选择了典型水土保持类型的样点进行采样,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采样点的选择是基于地形、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的。

实验室分析阶段,我们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侵蚀强度和水土流失等指标的分析。

三、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是评价土地水分利用和水土保持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近期监测区域的土壤水分含量整体较为稳定,尚未出现明显的干旱状况。

然而,部分耕地区域的土壤水分含量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灌溉措施。

2.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我们发现监测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低,与该地区的地形和植被状况相符。

3.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严重影响水土保持的因素之一,可以通过计算地表水径流和溯源追踪等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发现近期监测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主要原因包括降雨量增加、地表覆盖减少和人类活动等。

四、问题与建议根据监测结果,我们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1.水土流失加剧近年来,监测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有所加剧。

建议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广植被覆盖和梯田等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2.土壤水分不均衡部分耕地的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议加强耕地水分调控,并推广合理的灌溉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年度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年度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年度报告提纲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1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年度变化情况。

1.2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概况项目年度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监测工作年度开展情况、技术人员配备、驻地情况、监测频次、监测设施设备、监测点布设情况,阶段成果及报送情况等。

2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2.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2.1.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责任范围监测方法,防治责任范围的设计情况、年度监测结果、变化情况及原因。

2.1.2 扰动土地监测结果扰动土地情况监测方法,年度扰动土地变化情况。

2.2 取土(石、料)监测结果2.2.1 设计取土(石、料)场情况2.2.2 取土(石、料)场监测结果取土(石、料)场的位置、占地面积、取土量等。

2.2.3 取土(石、料)量监测结果取土(石、料)量的设计情况及年度监测结果;监测结果须说明截至年末的累计情况和年度新增及变化情况。

2.3 弃土(石、渣)和抛泥监测结果2.3.1 设计弃土(石、渣)场和抛泥区情况2.3.2 弃土(石、渣)场和抛泥区监测结果弃土(石、渣)场和抛泥区的位置、占地面积、弃土(石、渣)量和抛泥量等。

2.3.3 弃土(石、渣)量和抛泥量监测结果弃土(石、渣)量和抛泥量设计情况及年度监测结果;监测结果须说明截至年末的累计情况和年度新增及变化情况。

2.4 表土剥离监测结果2.4.1 设计表土剥离情况2.4.2 表土剥离监测结果表土剥离的位置、厚度、面积、剥离量等。

2.4.3 表土剥离监测结果表土剥离的设计情况及年度监测结果;监测结果须说明截至年末的累计情况和年度新增及变化情况。

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3.1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工程措施监测方法;工程措施的设计情况、年度实施情况、监测结果;监测结果须说明截至年末的累计情况和年度新增及变化情况。

3.2 植物措施监测结果植物措施监测方法;植物措施的设计情况、年度实施情况、监测结果;监测结果须说明截至年末的累计情况和年度新增及变化情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

生产建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建立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年月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1建立项目与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1项目概况项目地理位置、建立性质、工程规模、项目组成、投资、占地面积、土石方量等。

项目区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项目概况篇幅不宜超过总结报告总篇幅的3%1.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建立单位在项目建立过程中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立单位水土保持管理、三同时落实、水保方案编报、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送、主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变更、备案等情况。

1.3监测工作实施情况监测工作实施情况,包括承受委托时间、监测实施方案编制、监测项目部组成、技术人员配备、监测点布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技术方法、监测阶段成果、水土保持监测意见与落实情况、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等情况。

2监测容与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实际情况,说明监测容与采用的监测方法,为数据来源提供支撑。

监测容包括原地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扰动土地、防治责任围、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流失量等情况。

监测方法主要说明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方法的使用与采集数据情况。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1防治责任围监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围分别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围和监测的防治责任围,并比照说明变化情况与原因。

防治责任围监测表见表1。

表1防治责任围监测表(2)建立期扰动土地面积根据工程建立进度,按照监测分区,分阶段说明防治责任围、扰动土地面积情况。

3.2取土〔石、料〕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料〕情况〔2〕取土〔石、料〕场位置与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料〕量监测结果3.3弃土〔石、渣〕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石、渣〕情况〔2〕弃土〔石、渣〕场位置与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石、渣〕量监测结果取土〔石、料〕弃土〔石、渣〕场的位置和占地面积、方量,按监测分区表达,将监测结果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比照分析,按照增减情况逐项说明差异原因。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范本)前言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等,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见附表)。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基本情况简要介绍项目地理位置、建设性质、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建设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等。

1.1.2 项目区概况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等情况。

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变更,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及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情况等。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3.1 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对照监测实施方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布局、内容和方法等执行情况。

1.3.2 监测项目部设置监测任务委托、进场及技术交底时间,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1.3.3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影像资料等。

1.3.4 监测设施设备包括固定观测设施的建设情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等。

1.3.5 监测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应用的一般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重点介绍针对项目特点采用的先进监测技术和方法,如无人机、实时监控等。

1.3.6 监测成果提交情况包括监测实施方案、监测记录表、监测意见、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成果的提交时间、对象(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

2 监测内容和方法2.1 扰动土地情况列表说明扰动土地情况(包括扰动范围、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等)的监测频次与方法。

2.2 取料(土、石)、弃渣(土、石、矸石、尾矿等)列表说明取料(土、石)、弃渣(土、石、矸石、尾矿等)(以下简称取料、弃渣)的监测内容(包括取料场、弃渣场及临时堆放场的数量、位置、方量、表土剥离、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监测频次与方法。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第一章综合说明(一)项目名称(主体工程,附属工程)、性质、规模、总投资等。

(二)项目区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附平面图)。

(三)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

(四)项目区周围河流、城镇等情况。

(五)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第二章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一)破坏水土保持面积。

(二)弃土、石、渣量。

(三)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林草植被和蓄水保土工程)。

(四)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五)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

第三章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一)采取的技术规范、标准。

(二)制定方案的原则与目标。

(三)工程措施(梯田、防冲工程、废弃沙、石、土存放工程、拦渣库、尾矿坝、护坡、护堤等)。

(四)植物措施(护坡林草、护岸林草、防风固沙林草、恢复植被面积等)。

(五)耕作措施(主要针对生产建设单位及家属开垦荒坡地)。

(六)其他措施(复垦土地、异地造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

(七)整体措施的相互协调与布局(附平面图)。

(八)各种措施年度实施计划及完成期限(进度表)。

第四章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一)编制估算的依据。

(二)编制估算的方法。

(三)总估算及年度安排。

(四)效益分析(治理度、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多量、拦渣量、综合利用等)。

第五章方案实施措施(一)组织领导措施。

(二)技术保证措施。

(三)资金来源及安排。

另附:评估论证意见(一)基本评价。

(二)修改意见。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一、前言有关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实施过程情况简介。

二、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概况1.主体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有关设计文件批复、调整过程。

2.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时限、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的防治措施设计落实、调整情况。

三、工程建设管理1.组织领导。

包括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及具体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2.规章制度。

有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提纲一、编写提纲前言任务来源情况(包括合同签订),组织领导,监测计划确定,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监测布点、现场监测),监督管理(监测资料的检查核定),监测结果分析,监测阶段报告,上级检查。

1 项目区及项目概况2 监测时段和监测点布设2.1划分监测时段2.2扰动地貌类型划分和监测点布设3 监测内容与方法3.1监测内容3.1.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3.1.2 扰动面积监测3.1.3 弃土弃渣监测3.1.4 临时防护措施监测3.1.5 植被恢复监测3.1.6 工程措施监测3.1.7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2监测方法3.2.1 定位监测(沉沙池、简易观测场等)3.2.2 临时监测3.2.3 调查监测3.2.4 巡查4 不同侵蚀单元土壤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4.1 原地貌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模数4.2不同扰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4.3 不同防治措施土壤侵蚀模数5 水土流失监测动态结果与分析5.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5.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5.3 扰动地面动态监测结果5.4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与分析6.1 弃渣处理及防治效果6.2 工程措施防治效果6.3植物措施防治效果6.4 运行初期水土流失7 结论7.1 防治达标情况7.2 水土流失及防治综合评价7.3 监测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二、实例东深供水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一)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项目概况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是引东江水,向香港、深圳提供饮用水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始建于1964年2月。

经国家计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深供水第4期改造工程(简称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长51.7km(包括深圳沙湾隧洞工程),至2010年设计年供水能力23.73亿m3,其中香港用水量11.00亿m3,深圳市用水量8.73亿m3,沿线用水量3.2亿m3,机动用水量0.8亿m3,设计流量为100m3/s。

概算总投资49亿元,总工期三年,即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莲湖、旗岭和金湖三座供水泵站;新建走马岗、观音山、笔架山、石山、窑坑、凤岗和沙湾七条隧洞,共长15km;新建莲湖、旗岭、漳洋和金湖四座渡槽,共长5.8km;新修六条混凝土箱涵共长16km;新修五条混凝土倒虹吸管,共长2.6km;新建3.3k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扩建9.3km人工渠道及其它次要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加上已建成的太园泵站、雁田隧洞、深圳水库,形成4站、4槽、8洞、1库及人工渠和混凝土箱涵组成的封闭式供水系统。

2、项目区概况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位于东经113°31′-114°30′,北纬22°30′-23°10′。

北连东江桥头河段,西濒珠江口岸,南接深圳、香港,东面为淡水河流域。

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67-1925mm。

其中4-9月占83.3-84.4%。

多年平均降雨日数139.9天,雨强>80mm/24h的日数平均每年3.9次,>100mm/24h的日数平均每年为2.5次,>150mm/24h的大暴雨平均每年0.5次。

工程区在地貌上大体可分为两个单元,旗岭坡、谢岗以北至东江为准平原区,其间零星分布相对高度在50m以下的残丘,旗岭坡、谢岗以南为丘陵和低山地区,相对高度在50-500m 之间。

本项目区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的重点监督区。

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为中轻度流失区。

(二)监测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数量、强度、成因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对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项目水土流失治理达标情况进行评价,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积累建设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方面的数据资料和监测管理经验,给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从而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1、监测原则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及其批复文以及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工程特点和水土流失特征,确定如下监测原则:(1)全面调查监测与重点观测相结合全面调查是对整个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而言,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的动态变化,也就是全面了解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状况。

重点观测即对特定地段较长期的连续监测,主要针对侵蚀强度监测、特殊地段及突发事件监测。

(2)以地表扰动类型确定水土流失量开发建设项目地表扰动类型决定了水土流失速度。

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地表扰动类型(各扰动类型的面积和侵蚀强度)确定水土流失量。

(3)地表扰动类型监测以弃土弃渣和平台监测为重点本工程的弃土弃渣量(包括临时堆渣)达396.6×104m3。

平台的侵蚀模数相对较小,但面积很大,基本上每个标段都有,因此选为监测重点。

22监测内容与方法2、监测内容(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分为永久征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征占地面积在项目建设前已经确定,施工阶段及项目运行阶段保持不变,临时占地面积及直接影响区的面积则随着工程进展有一定变化,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临时占地和直接影响区的面积,确定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面积。

(2)弃土弃渣动态监测主要监测弃渣量、岩土类型、弃土弃渣堆放情况(面积、堆渣高度、坡长、坡度等)、防护措施及拦渣率。

(3)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监测。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临时防护措施)实施数量、质量;防护工程稳定性、完好程度、运行情况;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

不同阶段林草种植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扰动地表林草自然恢复情况;植被措施拦渣保土效果。

(4)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针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流失特点,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分别采用标桩法、侵蚀沟样方测量法、简易径流小区法以及人工模拟降雨方法进行多点位、多频次监测,经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扰动类型的侵蚀强度及水土流失量。

3、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包括调查监测、地面定位观测。

(1)调查监测调查监测是指定期采取全线路调查的方式,通过现场实地勘测,采用GPS定位仪结合1:5000地形图、照相机、标杆、尺子等工具,按标段测定不同工程和标段的地表扰动类型和不同类型的面积。

填表记录每个扰动类型区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堆渣和开挖面坡长、坡度、岩土类型)及水土保持措施(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等)实施情况。

①面积监测面积监测采用手持式GPS定位仪进行。

首先对调查区按扰动类型进行分区,如堆渣、开挖面等,同时记录调查点名称、工程名称、扰动类型和监测数据编号等。

然后沿各分区边界走一圈,在GPS手簿上就可记录所测区域的形状(边界坐标),然后将监测结果转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软件显示监测区域的图形和面积(如果是实时差分技术的GPS接收仪,当场即可显示面积)。

对弃土弃渣量测量,把堆积物近似看成多面体,通过测一些特征点的坐标,再模拟原地面形态,即可求出堆积物的②植被监测选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地,标准地的面积为投影面积,要求乔木林20m×20m、灌木林5m×5m、草地2m×2m。

分别取标准地进行观测并计算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和类型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

计算公式为:D=fd/fe C=f/F式中:D—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C—林(或草)植被覆盖度,%;fd——样方面积,m2;fe——样方内树冠(草冠)垂直投影面积,m2。

f——林地(或草地)面积,hm2;F——类型区总面积,hm2。

需要注意:纳入计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都应大于20%。

关于标准地的灌丛、草本覆盖度调查,采用目测方法按国际通用分级标准进行。

(2)地面观测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的监测,采用地面观测方法。

如桩钉法、侵蚀沟样方测量法、简易径流小区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等,并以桩钉法和侵蚀沟法为主。

同时采用自记雨量计观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①桩钉法将直径0.6cm、长20-30cm、类似钉子形状的钢钎相距1m×1m分上中下、左中右纵横各3排(共9根)沿坡面垂直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

坡面面积较大时,为提高精度,钢钎密度可加大。

每次暴雨后和汛期终了以及时段末,观测钉帽出露地面高度,计算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

计算公式采用:A=ZS/1000COSθ,式中A-土壤侵蚀量,Z-侵蚀深度(mm),S-侵蚀面积(m2),θ-坡度值。

②侵蚀沟样方法在已经发生侵蚀的地方,通过选定样方,测定样方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侵蚀量。

样方大小取5-10m宽的坡面,侵蚀沟按大(沟宽>100cm)、中(沟宽30-100cm)、小(沟宽﹤30cm)分三类统计,每条沟测定沟长和上、中上、中、中下、下各部位的沟顶宽、底宽、沟深,推算流失量。

侵蚀沟样方法通过调查实际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推算侵蚀强度。

重点是确定侵蚀历时和外部干扰。

必须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施工状况,通过照相、录像等方式记录、确认水土流失的实际发生过程。

③简易径流小区法用木板、铁皮、混凝土或其它隔湿材料围成矩形小区,在较低的一端安装收集槽和测量设备,以确定每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

径流小区设置依据监测点实际地形,通过简单布置形成简易径流场,测定径流、泥沙。

简易径流场分固定式和临时式两④人工模拟降雨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器,选择适当的降雨强度进行高土堆流失试验。

研究堆渣的产流产沙规律。

人工模拟降雨器选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生产的便携式降雨器,降雨器喷头高度3-6m,采用双喷头和单喷头两种方式,雨强范围为25-89.82mm/h,降雨时间10-60min。

降雨观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用自记雨量计,常规雨量观测每日进行。

4、监测时段划分项目所在区域80%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4-9月,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且多暴雨,因此以4-9月为重点监测时段。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项目区降雨规律,监测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时段: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为第一时段,制定监测方案并细化、全线调查及各种面积监测、部分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监测及监测设施布设,完成阶段报告1。

2002年3月至2002年7月为第二时段,重点进行基本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监测,同时进行各种面积监测及防治措施调查,完成阶段报告2。

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为第三时段:完善侵蚀强度监测、各种面积监测及防治措施调查,完成阶段报告3。

2003年2月至2003年8月为第四时段:重点进行植物措施监测、各种面积核实监测、弃土弃渣整治监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