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
17 壶口瀑布◎文化自信: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重点、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体会课文磅礴大气的风格特点。
(重点)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一听到这两句诗,我们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条雄壮磅礴、奔腾不息的大河。
而最能集中体现黄河磅礴气势的,莫过于壶口瀑布了。
今天我们就跟随散文家梁衡先生走进《壶口瀑布》一文,一起领略壶口瀑布“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观风采。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驰骋”“寒噤”“震耳欲聋”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新闻理论家、作家。
主要著作有新闻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等,散文集《人杰鬼雄》《只求新去处》等。
◎文体知识游记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不同季节的壶口瀑布的四字短语,填写表格,并概括其特点。
◎作者从声形、态势等方面描写了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表现其不同的特点。
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作者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①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
②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文描写河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基础。
③从观景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
④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壶口瀑布》。
全文以壶口瀑布为线索,描绘了瀑布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详细内容包括:瀑布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瀑布的四季景象以及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壶口瀑布的地貌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景象,理解作者通过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赏析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瀑布的地貌特点、四季景象以及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赏析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预习提纲、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瀑布的壮美,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等基本信息。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描绘瀑布景象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
5.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简答等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地理位置: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地貌特点:瀑布、峡谷、奇石四季景象:春、夏、秋、冬民族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壶口瀑布的地貌特点。
(2)从课文中找出描绘瀑布景象的精彩语句,并进行赏析。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看法。
2. 答案:(1)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的晋陕大峡谷,具有瀑布、峡谷、奇石等地貌特点。
(2)示例:“河水从豁口处涌出,如千军万马奔腾,惊涛拍岸,声如雷鸣。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3)壶口瀑布展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壶口瀑布》一文,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的瀑布壮美景象;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读文章,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情况,同时注意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3.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感悟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壶口瀑布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
2. 写作技巧:细腻描绘、修辞手法。
3. 生词和短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壶口瀑布的特点。
(2)分析文章中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
(3)谈谈你对壶口瀑布美景的感悟。
2. 答案:(1)壶口瀑布位于我国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交界的黄河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有“千里黄河一壶收”的赞誉。
(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lesson plan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universit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lesson plans, stay tuned!《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壶口瀑布》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壶口瀑布》一课。
该文为写景状物散文,描述了作者亲临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领略瀑布的壮观景象;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生字、新词,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身临其境地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生字、新词。
3. 讲解课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瀑布的自然特点。
(3)赏析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涌”“跌”“碎”等动词的运用,理解其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运用类似的动词,描述其他自然景象。
(2)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描绘,表现出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的?6. 小结七、板书设计1. 课题:《壶口瀑布》2. 结构:总分总3. 语言特色:动词运用、修辞手法4. 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运用动词描述一种自然景象,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夏日午后,阳光灿烂,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
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一会儿潜入水底,一会儿又冒出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著名的瀑布资料,进行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壶口瀑布》【教案含同步练习】
17.《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抓住关键语段,找寻壶口瀑布特点,学习游记散文的赏析方法。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重点难点:1.寻找归纳壶口瀑布特点。
2.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方法:教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1.朗读法。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魅力。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寻壶口瀑布的特点。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入名山大川,激流冲荡,总有种种别样的美。
李白吟诵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安石也说过:“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徐凝面对瀑布也有诗曰:“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谈话交流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呢?谁来说说。
3.介绍壶口瀑布欣赏壶口瀑布图片。
教师介绍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二、检查预习出示本课重点字词:铸成告诫推搡霎时寒噤迂回出轧汩汩潺潺雾霭驰骋怒不可遏震耳欲聋前呼后拥湿漉漉个别读,同学纠错,解释重点词语意思。
齐读字词。
三、初读课文,感受瀑布1.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壶口瀑布》一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自然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通过学习文章中所展现的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互评互改: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写作,提出修改意见,提高写作水平。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2.情感体验: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壶口瀑布有了怎样的认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哪些魅力?”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文章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文章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讨论。如:“文章中是如何描绘壶口瀑布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难:一是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二是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和把握;三是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词汇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课堂讲解: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对文章中重点词汇、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一文为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的第二课时。
文章详细内容: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壶口瀑布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壶口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习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成语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写作技巧3.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生词、短语、成语,右侧展示描绘方法和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模仿课文,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壶口瀑布》优质教案(通用5篇
《壶口瀑布》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下册,主要围绕课文《壶口瀑布》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作者写作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修辞手法讲解等。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自然奇观》中的第四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如“磅礴”、“訇然”等;以及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意生字词的学习。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讲解修辞手法,并对生字词进行解释。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填空、问答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壶口瀑布2. 作者:梁衡3. 生字词:磅礴、訇然、惊涛拍岸等4. 文章结构:总分总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壶口瀑布的景象。
(2)分析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大自然的感悟。
2. 答案:(1)壶口瀑布雄伟壮观,激流勇进,涛声震天。
(2)比喻、拟人等。
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比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拟人)(3)答案开放,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首先,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难以自然地运用这些手法。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表达技巧。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有效讨论。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观看视频资料环节,虽然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今后,我考虑在实践活动环节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如让学生尝试用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可能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和巩固。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壶口瀑布的地理意义和文化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壶口瀑布》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非常感兴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瀑布的印象,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壶口瀑布的特点,培养空间思维和比较思维。
3.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悟课文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创造潜能。
4.增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壶口瀑布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认同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内容如下:
1.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学习生字词:澎湃、惊涛、壑、跌宕等。
3.分析课文描绘壶口瀑布的精彩语句,如“涌起的浪头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掌握关键知识。
四、教学流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最后,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理解不够深刻。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 情景模拟: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壶口瀑布的实景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瀑布的壮观,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力。
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着许多美丽的瀑布,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第一次见到它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画卷之中。瀑布从山涧倾泻而下,如同一道银河从天而降,水花四溅,气势磅礴。站在瀑布面前,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心中涌起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在绘制壶口瀑布的想象图时,部分同学对瀑布的形状、水流等描绘不够准确,建议这部分同学在绘制时,多观察图片,加深对瀑布形象的记忆。
(2)在写读后感时,部分同学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深,导致读后感写作较为表面,建议这部分同学在阅读文章时,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
(3)在写关于瀑布的作文时,部分同学对瀑布的描绘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形象描写,建议这部分同学在写作时,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刻画出瀑布的景象,以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黄果树瀑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明白了自然的伟大和美丽。每当我回想起那壮观的瀑布景象,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真爱这片美丽的土地,爱这美丽的瀑布,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17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游览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感染力。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对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独特之处,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技巧。
此外,学生可能对壶口瀑布这一自然景观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壶口、瀑布、浊流”等词语,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自然景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壶口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难点:分析课文在写景状物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进一步体会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
2.讨论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壶口瀑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壶口瀑布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课文注释和翻译4.学生作业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简要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壶口瀑布的景色。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1.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
2.赏所见,品读语言体会黄河刚柔并济之美。
3.悟所感,体会黄河的伟大之处。
一、导入:由《望庐山瀑布》引出学习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把握了所至、所见、所感,也就把握了阅读游记的方法。
而我们今天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游记。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理游踪(所至)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
而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
而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
环节二、赏所见1.请大家小组合作,循着游踪,说一说你发现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语句品读出来的?并进行圈点批注。
①老师示例:“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在这里,刘老师最喜欢这一系列的动词,一个字的挤、撞从横向上写出了黄河水量之宏大,四字词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则从纵向上写出了黄河水流之湍急,而随着句式逐渐变长,文章的节奏并没有减缓而是愈发的紧张。
河道上排排黄河水在这排山倒海、争先恐后涌来的磅礴气势下碎成了堆堆白雪。
戛然而止,让人不禁为这份气势折服!好一个雄浑壮阔的黄河!好一个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②学生自主分析:示例一:“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对文章主旨、情感、表达技巧的把握。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描绘自然景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壶口瀑布》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分析课文内容,我发现他们在理解瀑布景象的描绘上有着较高的领悟能力。然而,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有效的。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从而更容易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概念。壶口瀑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与陕西省交界处。它以雄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象著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标志。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壶口瀑布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
-难点二:把握课文的主旨和情感。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壶口瀑布教案新人教版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提供了一些与《壶口瀑布》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希望能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景观的意义和文化价值。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拓展学习的热情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壶口瀑布》教学目标和《壶口瀑布》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壶口瀑布》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壶口瀑布》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壶口瀑布》学习状态。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壶口瀑布》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壶口瀑布》内容,强调《壶口瀑布》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壶口瀑布》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描写,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组与《壶口瀑布》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登高》、《望岳》等,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诗文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赞美。
- 视频资源:推荐一部关于中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自然传奇》等,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源感受和了解中国的自然景观。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壶口瀑布》。
全文以壶口瀑布为线索,描绘了瀑布壮美的景色和独特的地理风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瀑布的四季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感受瀑布的壮美景色,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我国地理风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以及对瀑布景色描绘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景色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地理知识资料、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瀑布的壮美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分析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景色描绘。
4.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感受瀑布的气势。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关于瀑布景色描绘的句子,讲解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各自描绘的自然景观,互相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内容:地理位置与形成原因瀑布四季景色描绘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处自然景观,不少于200字。
2. 答案:(1)略(2)例文:秋天来到了家乡的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壶口瀑布》。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和壮丽景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以及景观特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
3. 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绘壶口瀑布的修辞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例题: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要求,自主完成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板书设计1. 课题:《壶口瀑布》2. 内容:(1)壶口瀑布地理位置(2)壶口瀑布景观特点(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堂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个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2)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来描绘壶口瀑布的?2. 答案:(1)例文: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柳树姑娘披上了嫩绿的新装,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初中语文八下17课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下《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习游记写法,理解本文定点换观察的写法。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语句。
3.感受黄河伟大性格,培养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游记写法,理解本文定点换观察的写法。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语句。
3.感受黄河伟大性格,培养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流程黄河九曲十八弯,最皆为跌宕起伏的莫过于壶口一段。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家梁衡一起走进《壶口瀑布》。
一、听读文本知游踪,学习定点观察的写法(教师播放音频)听读跟读课文,勾划文中表明作者游踪及见闻的词句教师总结不难看出,作者描写了雨季与枯水期两个不同时期的壶口瀑布。
由主到次,从河面之水写到了深沟成瀑,再到龙槽细流写到了枯水期,作者站在核心视角,独特定点观察,多季节展示。
这样的也是游记常用的写法——定点观察。
二、再读课文观瀑美按要求勾划文中描写瀑布的句子,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1.绘其形:2.摹其声:3.写其态:4.观其细流:5.叹其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以“我喜欢的是(,喜欢的原因是()句式展示交流三、选读片段,赏美言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
教师出示自己修改片段,学生朗读比较,思考:改写与原文有何不同,这些不同造成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原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改文:河水从500米宽的河道上奔涌而来,声势浩大,震耳欲聋,远山蓝天和水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天地之间只看见这水的存在,忽然之间,这河水流入了更低的地方。
学生交流感受:修改后缺少画面感,不够生动、缺少表现力。
教师明确本文语言特点:1.长短句相间,富有节奏感(更闹、更挤、更急)2.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如千军万马、碎成白雪、来不及想便跌入)3.用词恰当,具有表现力(挨着、挤着,寂寂、青冷)四、难点突破,感受黄河伟大品格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脚下的石头呢?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1.侧面表现至柔至和的黄河宽厚却绝不软弱,遇压迫必以力相较、奋勇抗争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及其特点。
o积累优美的四字短语,学会从声响、形状、态势等角度描写景物。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和品味文章,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o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领会壶口瀑布所体现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o理解并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坚韧刚强、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难点: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理解“三境美”写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壶口瀑布的照片、视频)•课文朗读录音•相关词语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创设o教师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到这幅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2.揭示课题o教师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形成及特点,引出课题《壶口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2.概括内容o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雨季观看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枯水季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刚柔并济)(三)深入研读,品析语言1.赏析雨季瀑布o请学生找出描写雨季壶口瀑布的语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o教师引导学生从听觉、视觉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河谷里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o教师总结雨季瀑布的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2.赏析枯水季瀑布o请学生找出描写枯水季壶口瀑布的语句,思考: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点?o教师引导学生从形状、态势、声音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o教师总结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波澜壮阔、刚柔并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壶口瀑布诗句导入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2壶口瀑布(图片)学习目标1.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布局的妙处。
(重点)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难点)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重点)走进作者梁衡,著名学者,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背景链接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历来受到文人画士的青睐,以之为歌咏的题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梁衡的《壶口瀑布》所歌颂的并不仅仅是壶口瀑布,而是整个黄河,黄河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作者笔下,“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的黄河,不就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吗?字词积累告诫()雾罩()推搡()驰骋()旋涡()寒噤()雾霭()出轧()乘隙()迂回()汩汩()潺潺()震耳欲聋()恕不可遏()Ǎi zhào jìn jiè tuī sǎnɡwō chěnɡɡǔzháxìyūchán zhènè◆词语解释推搡:使劲推;推抢。
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机会。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
从从容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
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整体感知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课文精讲默读第二部分,说一说: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雨季,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外形之“厚重”。
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吸”,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省去了不少渲染的笔墨。
看到: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看到: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面对雨季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仿佛”,想象,将壶口瀑布的威然的气势表现得酣畅淋漓。
感受:自己将要被洪峰吞没。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最危险。
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先作情感上的铺垫。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用“我”的瞬间系列感观衬托瀑布之险,回应了段首中心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拟人:以静衬动,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驰骋”,呼应了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连续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拟人、排比,写出了黄河水流在龙漕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赋予了黄河水流以生机活力。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欣赏之情。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河水“怒”在哪里?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
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
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想一想:第二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枯水季节。
作者看到了哪些异于雨季景象?产生了哪些异于前次的感受?河水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借景抒情。
借助黄河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中华民族勇敢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深入探究1.作者连续几次游览壶口瀑布,速读全文,说一说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绊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4)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象征(或:托物言志)。
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着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2.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3.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赞美黄主旨概括本文记述了作者几次游览壶口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观,使作者感受到了黄河的博大宽厚,激发了作者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歌颂了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写作借鉴1.手法多样,句式灵活。
如在描写水流湍急之时,运用比喻,将水势比作千军万马,写出了水势的激流勇进,波涛汹涌。
如在描写“脚下的石”时用反衬的手法,以石头形状的各异来反衬水势的浩大,冲击力强大。
句式整齐灵活,如“更闹……”长短句结合,表现力更强。
2.以游踪为序,结构紧凑。
以作者的行踪逐步深入,抓住水流特点。
全文结构紧密,结尾由黄河的博大宽厚上升到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结尾升华主题,意味深长。
3.语言气势磅礴,通俗易懂。
全文读起来就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语言平实无奇,融入的感情真挚,表现作者对壶口瀑布的赞叹与热情。
拓展迁移(图片欣赏)中国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
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参考答案:雨季的壶口瀑布:隐隐如雷,震耳欲聋,惊心动魄,“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气势磅礴,坚忍不拔,“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深不可测”。
大水“向龙槽里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浑写“脚下的石”是作者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
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轰然而下,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二、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
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沟底看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壶口瀑布令人震撼,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2.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凝重”“猛烈”。
“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时拢成一束……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河水翻卷着、沸腾着流进峡谷,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或……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又是那样的柔。
3.眼前的河水:“脚下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切出一道深沟。
”河水坚强,遇强则抗,无比坚韧。
三、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初观瀑布(雨季)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涛声如雷。
“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体会:“可怕”“心还在不住地跳”。
再观瀑布(枯水季)初识壶口只敢远观,现在是近看,更为细致,黄河既壮美,又优美,堪称刚柔相济。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