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之“了”的用法38730
了的用法
“了”字的用法一.“了”表示事件和动字的发生“了”不但可以放在动字或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确已发生,还可以放在句尾表示事件确已发生。
试比较:①大家都来了。
②马建国休息了两天。
③马建国休息了两天了。
④大家都来看马建国了。
上面例①和例②中的“来、休息”是动作,“来了、休息了”表示动作确已发生;例③和例④中的“休息了两天,都来看马建国”是事件,“休息了两天了、都来看马建国了”表示事件确已发生。
表示动作发生的“了”在动字或动词的后面,表示事件发生的“了”在句尾。
二.“了”表示情况的变化1.“了”的另一个用途是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
例如:我身体好了。
(原来身体不好,“好了”是表示由“不好”到“好”的变化。
)我明天可以上课了。
(今天还不能上课,“可以上课了”是表示由“不能上课”到“可以上课”的变化。
)2.表示情况变化的否定式是在要否定的成分的前面加“不”,句尾仍要用“了”。
例如:①他去马建国家了。
(事件确已发生)他没去马建国家。
(事件没有发生)②他去马建国家了。
(原来不打算去马建国家,已经改变主意了)他不去马建国家了。
(原来打算去马建国家,已经改变主意了)上面的例子说明,在句尾加“了”既可以表示事件的发生,也可以表示情况的变化。
要知道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否定式。
表示事件发生是用“没(有)”否定,句尾不再用“了”;表示情况变化是用“不”否定,句尾仍要用了。
三.表示动作发生和表示事件发生的否定式都是在动字或动词的前面加“没”或“没有”。
试比较:①木村来了。
木村没有来。
②木村昨天来马建国家了。
木村昨天没来马建国家。
上面的例①是表示动作发生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例②是表示事件发生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表示动作发生的否定式和表示事件发生的否定式都是在动字“来”的前面加“没(有)”。
“吧”的用法“吧”可以用在句尾表示提议、同意、询问等,读轻声。
表示提议时带有商量的语气,表示同意时显示和缓的语气,表示询问时含有猜测和不确定的意思。
(1)表示提议,带有商量的语气;对提议表示同意,带有和缓的语气。
“了”语法
1、用在句子后边。(句子+了)
天冷了。
2、表示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
2021/6/4
1
“了”
绿苹果
红苹果
苹果红了吗? 苹果红了。
2021/6/4
2
“了”
她累了吗? 她累了。
2021/6/4
3
“了”
下雨了吗? 下雨了。
2021/6/4
4
“了”
他笑了吗? 他笑了。
2021/6/4
5
“了”
2021/6/4
18
没有
• 否定情况的变化,用“没有”, 句尾不能用“了”
• In the negative form,use”没 有”,And “了” must leave out.
• 没有下雨。 • 他没有来。
2021/6/4
19
• 不……了
• 表示情况改变(express a change )
3.汉语很难。 4.汉语难了。
5.我很累。
6.我累了。
2021/6/4
13
• 1、形容词+了(Adjective+了)
• (1)天气冷了。(天气的变化) • (2)课文难了。(课文的变化) • (3)东西贵了。(价钱的变化) • (4)我累了。(我的身体的变化)
2021/6/4
14
2、动词+(宾语)+了 Verb+(object)+了
他哭了吗? 他哭了。
2021/6/4
6
“了”
天黑了。
2021/6/4
7
“了”
刮风了。
2021/6/4
8
“了”
他胖了。
2021/6/4
汉语语法——了和过的用法
S V过No次O。(# times)
•我看过三次(cì)日本电影。
S V过+quantity+O。
•我看过三个日本电影。
S V过+TD+O。
•我学过一年法文。
–I took French for 1 year before.(We don’t know when exactly.)
怎么说?
My Chinese used to be very poor. Now I speak well.
4 fixed expressions with “了”
•太好了!Great!
•太热/冷/贵/……了too adj.
•别忘了!Don’t forget!
•够了!Enough!
•我走了。I’m off now.
-上个周末我去了王府井,吃了北京小吃,还买了一件旗袍。
2不VP /没VP /还没VP
•不VPdoesnot VP/ (habitual) did not VP
•没VPdidnot VP
•还没VPhas/hadnot VPyet
• Use不withmental verbssuch as想/喜欢/知道/认/识, etc.,even for past events.
-每天我都吃了早饭(以后)去上课。
2.Mandatory:S V了+ quantified O: (for past events)
-昨天下午他学习了三个小时,觉得特别累。
-昨天上课的时候,我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但是老师没回答。
?3.Time-in-the-past,S VP了:(past event;action verb)——去、吃、买、喝、做……
汉语语法之“了”的用法
汉语基本语法一、助词“了”的用法。
二、助词“了”一般有两种用法,分别为“了①”和“了②”。
“了①”——表示动作完成,用在动词后面。
“了②”——表示事态变化、确定的语气。
用在句子后面。
三、关于“了①”的一般用法:动词+“了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主要用于动词后。
动词如果有趋向补语,“了①”放到它们的后面。
如:他买了一本书。
上午我发出去了一封信。
我终于看到了长城。
注意:“了①”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实现,不只用于过去时,在将来某一时间里完成的动作,也可以用“了①”。
如:明天下了课,我去找你。
四、必须用“了①”的情况。
①动作在某一时刻完成、实现(句子中有具体时间)。
如:昨晚,我给妈打了电话。
②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或假设条件。
“动词①+了①(+宾语+就/再/才)+动词②”。
如:看了她的信,我就伤心得流下泪来。
(顺序)下了课咱们再去图书馆吧。
(顺序)努力了才能成功。
(假设)③在连动句、兼语句中,“了①”用在后边的动词后。
“动词①+宾语+动词②+了①+宾语”。
如:昨天我请张老师给我辅导了一次语法。
(兼语句)他说到伤心处,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连动句)④在某种条件、方式或原因下,得到某种结果。
如:在他的帮助下,困难很快的解决了。
经过研究,我们同意了你的建议。
五、可以省掉“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连续动作(尤其是中间没有语气停顿)时,为了表现动作的连续,可以省掉“了①”。
如:他披上(了)衣服拉开(了)门,轻松地走了出去。
老李赶忙迎(了)上去,握住(了)他的手说:“谢谢你!”②动词后有结果、趋向等补语,而且强调补语。
如:看着这张照片,我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
③要强调状语时,动词后不用“了①”。
如:上次他照顾(了)我,这次我照顾他,我们互相照顾。
六、不能用“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习惯性、经常发生、有规律的动作,不用“了①”。
句中常见的词有:常常、总是、每(天/月/年逢/次)、偶尔、很少,等。
如:他刚来中国时学习很努力,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
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用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用法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由于“了”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了”的正确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在汉语中,“了”是一个助词,用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时间的过去。
它在句子中可以出现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句末。
例如,“我读了这本书”和“这本书我读了”都是正确的句子,其中“了”都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二、具体用法1.表示动作完成“了”最常用的用法是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例如,“我去了一家新餐厅,吃了很多美食”表示“我”已经去了一家新餐厅,并且吃了很多美食。
2.表示过去时间除了表示动作完成,“了”还可以用于表示过去时间。
例如,“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电影”表示“昨天晚上”这个时间点上,“我”已经看了一部电影。
3.表示对未来的预测在一些情况下,“了”还可以用于表示对未来的预测。
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了”表示“明天可能会下雨”这个可能性已经存在。
三、注意事项1.“了”的使用要遵循语法规则。
在通常情况下,动词后面需要使用“了”来表示动作完成;但是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比如在口语中,也可以省略“了”。
2.“了”的使用要与语境相结合。
有时候,即使动作没有真正完成,也可以使用“了”,比如在虚拟语气中。
3.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先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然后再逐渐学习更复杂的用法。
同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级学生,可以重点讲解“了”的基本用法,并通过大量的例句来帮助他们理解;对于中级和高级学生,可以引入更复杂的用法,如虚拟语气中的“了”,并引导学生通过语境理解来掌握“了”的用法。
2.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了”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而写作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了”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他们运用“了”的能力。
虚词“了”现代用法意义分析
虚词“了”用法意义分析在现代汉语中“了”作为时态助词和语气词出现在书面和口语里。
“了”的研究应该从用法意义、句中位置、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
对于“了”的用法意义分析,可以结合它在句中的位置进行分析。
第一种是“了”放在句尾时,此时“了”强调句子所说的事情或者内容已经完成或者发生了变化,相当于英语的完成时。
例如,“我上课去了。
”、“今天下雪了。
”但是当句子里的宾语前有表示数量的词语时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
例如“我上了三堂课了”,总会让人觉得应该是“我上了三堂课了,下午还有三堂。
”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句子是含“没”的否定句时,那么句尾不可以用“了”。
如“房间没打扫干净”,不能说“房间没打扫干净了”。
可是我又想到“我手机要没电了”,这个句子中也有“没”可是为什么句尾还是可以加“了”?还要注意的是,当句子中有结果补语时,“了”应该放在结果补语后边。
例如,“你把房间打扫干净了”,而不是“你把房间打扫了干净”。
还有一种“了”在句末但表示的却是将来要发生的事,相当于英语中的将来时。
此时“了”大多与“快要”、“就要”、“就”、“将”连用。
例如,“快要下雨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快要”不能加时间状语,例如“马上门快要开了”是不对的,“马上门就要开了”才是可以的。
第二种是“了”放在动词后。
这种情况下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也是强调该动词已经完成。
例如,“我看了三本书。
”此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当两个动词同时出现时,“了”要加在第二个动词后面。
例如,“我去图书馆借书了。
”当宾语前无修饰词时,“……动词+了+宾语,就+动词……”表示两个动作都还没有发生。
如果是“……动词+了+宾语,就+动词……+了”则表示两个动作都接连发生了。
例如,“我看完这本书就去吃饭”和“我看完这本书就去吃饭了”。
要注意的是朱金奎说“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一般不能带‘了’。
”,但其实表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否带“了”要看情况。
下面的句子里“了”字就在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之后。
“了”的偏误分析
“了”的偏误一、“了”的语法意义1.了1作动态助词,附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完成:例:他喝了一瓶啤酒。
2.了2作语气词: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新情况和变化;例:春天了,树叶绿了。
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认识、主张、想法、行动等有变化;例:我同意你的意见了。
用在句尾,表示催促、劝告等;例:行了,别说了。
二、“了”的常见偏误情况1.“了1”的常见偏误1.1否定句中的偏误对于动态助词“了”的使用的偏误情况,表现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否定句中出现偏误。
比如:(1)A:英子买花了没有?B:英子没买了花。
在否定句中,动态助词“了”不能和“没”共现。
因为否定词“没”已经否定了动词或者形容词所发出的动作和所表示的性状、状态,因此,也就不存在结束不结束的情况了。
例1,A问B的是英男买花还是没有买花,也就是说A想知道的是“买”的这个动作,英男有没有付诸行动,B想回答英男没有买花,也就是英男没有实施“买”的这个动作。
既然英男没有实施“买”的动作,所以也就不存在完成不完成的情况了。
正确的应该是:(1)A:英子买花了没有?B:英子没买花。
1.2误加动态助词“了”(2)她当老师了三年了。
(3)他们结婚了五年了。
例2说的是“她”从三年前开始当老师,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当老师”后面的动态助词“了”的作用是表示动作已经结束,很显然“他当老师”到现在还在进行中,并没有完成,所以应该把句中的这个动态助词“了”省掉。
例3也一样,这里的“结婚”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要表达的是他们从五年前到现在一直处于己婚状态,而不是一个短暂的动作。
所以,应该取掉这个句子中的动态助词“了”。
1.3遗漏动态助词“了”动态助词“了”表达的是行为或者动作的完成,这种完成即有现在完成,又有过去和将来完成。
但留学生(尤其是成年学生)在学习时,误认为动态助词“了”表达的是现在完成而不是过去完成,也不是将来完成。
我们再看看下面几个例子:(4)昨天,他喝三杯冰水,吃三个雪糕。
(5)直美说她毕业,就去中国上大学。
“了”的用法
“了”的用法/bbs/viewthread.php?tid=318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put 了after the verb or adjective, indicate the completion of action:indicating the action is already completed:大家都来了,我们开始上课吧。
他去中国学了两年汉语。
妹妹已经工作了。
这个问题我懂了。
我昨天买了一辆汽车我们来得太晚了,电影已经开始了。
现在房子便宜了。
上个月只晴了三天。
The action will be completed in the future:飞机快起飞了。
(The plane will leave soon.)我下了课就去吃饭。
2 verbs: future tense, the first future action happens before the second future action)他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
做完了作业,你就可以看电视。
Put 了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or after the pause in a sentence: change of situation or state: Means the change of situation or state is already or will be completed:下雨了。
春天到了。
我以前不会说汉语,现在会说了。
他不爱我了。
天快黑了。
The new situation that would be happened in some conditions (Subjunctive)你早来一天就见到他了。
(if you come 1day earlier, you would see him)3. Suggestion: to do or not to do:走了,走了,别等了。
了的用法学习资料
“了”的用法“了”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动态助词,用于动词之后;另一种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子最后。
V+动态助词“了”:表示完成。
句末+语气助词“了”:表示变化。
什么时候用?1、动作已经完成或状态已经出现,句中常有具体的时间词。
例: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
近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前一事件完成后出现后一事件,前一句动词后用“了”。
例:我下了课就去找他。
他到了家才给我打电话。
3、在某种原因、条件、方式下,取得某结果,后句动词后用“了”。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毕业论文。
经过研究,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
留学生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即认为“了”只用在过去式。
其实“了”只表示动作的完成,而这个动作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
4、动作从没发生到发生。
例:上课了,快回去吧。
雨停了,我们出去走走吧。
5、动作从没完成到完成。
(动词后常带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例:妈妈的话我记住了。
太阳升起来了。
6、动作由进行到停止。
例:听到有人叫他,他停住了。
老师来了,同学们都不说话了。
7、事物的性质、状态发生变化(谓语多是形容词或状态动词)例:苹果红了。
树叶黄了。
他进步了。
工作压力太大,他累病了。
8、意愿、能力发生了变化(句中多有能愿动词)例:我不想去参加今天的晚会了。
他现在能跟中国人自由交流了。
怎么用?一、“V+了+宾语”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面加上否定副词“没”,但是加“没”以后,就不可以再用“了”。
1、两个动作连续发生时,“了”用在前一个动词后。
例:听了我的话,他激动起来。
我下了课就去找你。
2、后一动作表示前一动作的目的时,前一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时,“了”用在后一个动词后。
例: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我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
他骑车去了学校。
我用汉语读了这篇课文。
3、一个单句如果有“了”,动词后有宾语时,宾语一般要带数量或其他定语。
例:他买了很多衣服。
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4、动词与宾语是固定的动宾短语,动词前一般要有状语。
例:十年后,我们终于见了面。
了的用法
“了”的用法“了”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动态助词,用于动词之后;另一种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子最后。
V+动态助词“了”:表示完成。
句末+语气助词“了”:表示变化。
什么时候用?1、动作已经完成或状态已经出现,句中常有具体的时间词。
例: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
近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前一事件完成后出现后一事件,前一句动词后用“了”。
例:我下了课就去找他。
他到了家才给我打电话。
3、在某种原因、条件、方式下,取得某结果,后句动词后用“了”。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毕业论文。
经过研究,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
留学生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即认为“了”只用在过去式。
其实“了”只表示动作的完成,而这个动作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
4、动作从没发生到发生。
例:上课了,快回去吧。
雨停了,我们出去走走吧。
5、动作从没完成到完成。
(动词后常带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例:妈妈的话我记住了。
太阳升起来了。
6、动作由进行到停止。
例:听到有人叫他,他停住了。
老师来了,同学们都不说话了。
7、事物的性质、状态发生变化(谓语多是形容词或状态动词)例:苹果红了。
树叶黄了。
他进步了。
工作压力太大,他累病了。
8、意愿、能力发生了变化(句中多有能愿动词)例:我不想去参加今天的晚会了。
他现在能跟中国人自由交流了。
怎么用?一、“V+了+宾语”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面加上否定副词“没”,但是加“没”以后,就不可以再用“了”。
1、两个动作连续发生时,“了”用在前一个动词后。
例:听了我的话,他激动起来。
我下了课就去找你。
2、后一动作表示前一动作的目的时,前一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时,“了”用在后一个动词后。
例: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我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
他骑车去了学校。
我用汉语读了这篇课文。
3、一个单句如果有“了”,动词后有宾语时,宾语一般要带数量或其他定语。
例:他买了很多衣服。
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4、动词与宾语是固定的动宾短语,动词前一般要有状语。
例:十年后,我们终于见了面。
汉语 了 的用法
汉语“了”字的用法拼音:le,liǎo, 部首:乛笔划:2 五笔:b(简)bnh(全)基本释义了liǎo明白,知道:明了。
一目了然。
完结,结束:完了。
了结。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
办得了。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了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
笔画数:2;部首:乛;笔顺编号:52详细解释了le【助】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used after the verb or adj.to indicatec ompletion〗。
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了le【语气】表示肯定语气〖indicates future certainty〗。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了表示促进或劝止〖indicates the speeding up or stopping〗。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表示感叹语气〖indicates interj.〗。
如:好了!另见liǎo了liǎo【动】(象形。
从子,无臂。
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
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
本义:束婴儿两臂)手弯曲〖(ofhand)bend〗了,尥也。
从子无臂象形。
——《说文》。
按,犹交也。
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假借为“憭”、“悟”。
懂得,明白其意思〖understand〗嫌人不了。
——《尔雅·释丘》注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
——《世说新语》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结束,了结〖end〗小乔初嫁了。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了liǎo【形】聪敏,颖慧〖wise〗小而聪了,大未必奇。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了”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语气词和实义词之一,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由于其广泛性和多义性,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者、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了”的语义、语法功能、语用特点、研究现状、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了”的语义(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了”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如:“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
其中的“了”表示买的动作已经完成,衣服已经变成了我的。
“了”也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束,如:“我吃完了饭”、“他看完了电影”。
这里的“了”表示动作的结束和结果的完成。
(三)表示肯定“了”还可以表示肯定,如:“这事情他肯定会去”、“我肯定会来参加你的婚礼”。
这时候,“了”表示对事情的确认和确信。
(四)表示推测“了”也可以表示推测,如:“他没来,可能是有事情了”。
这里的“了”表示对事件的推测和猜测。
(一)标志动作的完成(二)表示瞬间动作在表示瞬间动作时,“了”可以与动词同时出现,如:“他一看到我,就笑了”。
(三)表示行为的结果在表示行为的结果时,“了”通常跟在动词的后面,如:“我买了一本书”、“他卖了他的房子”。
在表示变化时,“了”主要作为动态助词,如:“天气冷了”、“颜色变了”等。
在表示动作的顺序时,常使用了“先……了再……” 的结构,如:“先吃了饭再去看电影”。
(一)主要出现在句子的结尾“了”通常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后面,表示已经完成或发生的情况。
(二)能够强调时间的先后顺序在表达时间顺序时,“了”可以用来强调先后关系,如:“我先写了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去了图书馆”。
四、“了”研究现状“了”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
其中主要涉及“了”的语义、语法、情境语用、翻译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了”对句子的意义和语用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了”对教学的影响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了”的多义性和语用特点可能会带来困扰。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了”这一语法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其语义和语用特点,以免造成理解上的误解。
汉语语法之“了”的用法
汉语基本语法一、助词“了”的用法。
二、助词“了”一般有两种用法,分别为“了①”和“了②”。
“了①”——表示动作完成,用在动词后面。
“了②”——表示事态变化、确定的语气。
用在句子后面。
三、关于“了①”的一般用法:动词+“了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主要用于动词后。
动词如果有趋向补语,“了①”放到它们的后面。
如:他买了一本书。
上午我发出去了一封信。
我终于看到了长城。
注意:“了①”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实现,不只用于过去时,在将来某一时间里完成的动作,也可以用“了①”。
如:明天下了课,我去找你。
四、必须用“了①”的情况。
①动作在某一时刻完成、实现(句子中有具体时间)。
如:昨晚,我给妈打了电话。
②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或假设条件。
“动词①+了①(+宾语+就/再/才)+动词②”。
如:看了她的信,我就伤心得流下泪来。
(顺序)下了课咱们再去图书馆吧。
(顺序)努力了才能成功。
(假设)③在连动句、兼语句中,“了①”用在后边的动词后。
“动词①+宾语+动词②+了①+宾语”。
如:昨天我请张老师给我辅导了一次语法。
(兼语句)他说到伤心处,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连动句)④在某种条件、方式或原因下,得到某种结果。
如:在他的帮助下,困难很快的解决了。
经过研究,我们同意了你的建议。
五、可以省掉“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连续动作(尤其是中间没有语气停顿)时,为了表现动作的连续,可以省掉“了①”。
如:他披上(了)衣服拉开(了)门,轻松地走了出去。
老李赶忙迎(了)上去,握住(了)他的手说:“谢谢你!”②动词后有结果、趋向等补语,而且强调补语。
如:看着这张照片,我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
③要强调状语时,动词后不用“了①”。
如:上次他照顾(了)我,这次我照顾他,我们互相照顾。
六、不能用“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习惯性、经常发生、有规律的动作,不用“了①”。
句中常见的词有:常常、总是、每(天/月/年逢/次)、偶尔、很少,等。
如:他刚来中国时学习很努力,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
”了“字句的用法
注意: 1、“快要(/要/快)„„了” 前不能加时间状语,只有“就 要„„了”前可加时间状语。 例: A:明天快要开学了。(×) B:明天就要开学了。(√)
2、当句子的主语是名词或人称 代词时,“快/快要/就要/要” 可以通用。 例: A:桃花快开了。 B:小明的爸爸就要来了。 C:飞机快要起飞了。 D:花要开了。
“了”的用法
“了” 可分成两类
①语气词 ②助词
一、语气词
• “了”在语气层次中出于第二层,表示新情 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 • “了”的语气类别分为两类 • 1、陈述语气 • 如:树叶绿了。 • 2、祈使语气 • 如:别说话了。
补充:
• 语气词“了”有时不仅有语气意义,还有 成句作用。 • 如 “他做完作业”不成句,说成:“他做 完作业了”,才能成句 • 又比如 “花开了”、“中秋了”
动态助词“了”的 用法
张强
二、动态助词的概念
• 动态助词就是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或变化的状态的特殊虚词。 • 在汉语里,动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态方面没有像英 语那样的词形变化,而是是通过动态 助词来实现时态变化的。 • 常见的动态助词:“了”、“呢”、 “着”、“过”
(一)“……了”结构 例:A:外边出太阳了。 B:老师的话说完了。 “了”放在句尾,强调所说的 事情或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相当于英语的完成时(have done)。
三、课堂互动
(一)连连看 (1)他 了 上学 去 北京 (2)桃花 了 就要 开 (3)中午 吃过 饭 了 小明 (4)了 把 书包 我 桌子 放 上 在 (5)买 我 了 电影 两 票
(二)、找错误 (1)这本书你在哪看过了? (2)昨天我见他买三本书了。 (3)我没听懂他说的话了。 (4)明天快要降温了。 (5)飞机两点快要到了。 (6)我们快要下课。
浅析“了1”“了2”的意义及用法
浅析“了1”“了2”的意义及用法“了”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助词之一,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其中,“了1”和“了2”是比较常见的两个用法,下面就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分析。
“了1”是一个语气助词,表示轻微的语气变化,表明句子的语气与前面不同。
它的使用仅仅是为了避免重复,增加语句情感色彩,并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
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1.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如:“你怎么不吃饭了?”“你吃饱了?”这里的“了1”就是用来表示询问和疑惑的。
2. 表示惊讶、感叹或调整情感色彩的语气。
例如:“你真厉害了!”“这景色真美了!”这里的“了1”起到了调整情感色彩的作用,让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3. 表示强调的语气。
例如:“我可真是累了!”“这个礼拜天气一直不好了!”这里的“了1”强调了程度,让句子更有力度。
“了2”是中文中重要的语法助词,其意义比“了1”更加复杂丰富。
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1.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
例如:“我吃饭了。
”“他来了。
”这里的“了2”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经历了变化。
4. 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了2”可以和“将要”连用,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了。
”“我快要迟到了。
”这里的“了2”表示将要发生的状态或动作。
5. 表示客观事实。
有时候,“了2”可以用于客观事实的描述。
例如:“他已经30岁了。
”“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了。
”这里的“了2”表示客观事实已经存在。
总之,“了2”是一个非常灵活、多义的语法助词,学习它需要大量的语境练习和反复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现代汉语了的用法
3.“了 ”用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实现。 如:每天他起得最早,扫他换不换。(曹雪芹)
2、3出自《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 比较》(房玉清)
二. 语气助词
用于句尾表示某种语气,或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1.“了”表示陈述语气
现代汉语了的用法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现代汉语的特点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性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小组:学海拾贝 主讲人:张赟玥
动态助词
“了”的主要用法
语气助词
构词成分
一.动态助词
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实现
1.表示数字的增减 如:增长了一元 2.“了”用在结束性动词包括述补式动词或短语后表示完 成。 如:我又来到了这块美好的、边远的、亲切和热气腾腾的 土地上。(王蒙)
形容词后边“了”可以表示一种变化已经完成出现了新的况,这 应该算是语气词和助词兼有,但如果只着眼于当前的情况也可以 说只是语气词。 ①这种糖可甜了。 ②这里风景最美了。 ③他身体可健康了。(只着眼于当前事实)
——向莉《关于语气词和语气助词 兼谈“的”和“了”的
类属》
1.作用
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 例如:“瞧你这孩子,这会子就记起司徒协来了”《茉莉香片》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例如:他吃了饭才出去的 2.位置
语气词“了”常出现在句末体词后
例如:他已经去学校了 动态助词“了”常出现在句中
例如:传庆吃了一惊(表示动态)
3.特殊情况 “了”出现在句末,同时紧跟动词,具体分析。如果既表示 动作完成又表示陈述语气,则是两者的兼用。
当“了”处于句末宾语或数量补语后面时主要表示事态的变化、肯定 事态变化已成定局这种“了”是语气词。 ①我等你好几天了。 ②我报名了。 ③他住这儿五年了。 ④我今天见到他了。(陈述事实)
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用法.
“了”的用法(一)“了1”、“了2”的出现顺序问题现代汉语的“了”,一般认为可以分成两个“了”。
一是用于动词后表示完成体的“了1”,一是用于句尾表示情状改变的“了2”;。
1、动态助词“了1”的功能和用法动态助词“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
注意:1)“了1”虽然表示完成,但受使用环境及说话人主观意志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完成也不用“了1”。
在下列情况之下不能使用“了1”。
a、多次性,反复性经常性(即还在进行的动词,到发出的动作是过去发生的)动作行为后不可。
如:*他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学了汉语。
*我每年都在上海过了很长时间。
b、不表示具体动作,没有完成意义的动词不可。
如:*现在他很想念了陆地上的生活。
*我去年就盼望了来北京。
*刚开始在北京生活,我感觉了很难。
“想念”、“盼望”、“感觉”都是表示人的一种带有经常性或持久性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的行为动作动词,后边不应该带动态助词“了1”。
c、带宾语从句的动词后不可。
如:*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我很喜欢中国。
*我发誓了我一定要学好汉语。
*我决定了暑假去旅游。
句中“发现”、“决定”、“发誓”等后面都带了小句宾语。
按照汉语的规则,带小句宾语的动词后面不能用助词“了1”。
d、兼语句中前一动词后不可。
如:*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去年公司派了我去上海出差。
*我们都劝了她不要再等了。
e、连动句中后一动词表示前一动词的目的时,前一动词后不可。
如:*昨天朋友来了看望我。
*他去了火车站买票。
*我们已经想了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f、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行为方式时前一动词后不应该用“了1”。
如:*老师笑了介绍自己。
*他指了墙上的照片告诉我们,那就是他爸爸。
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伴随状态,并不表示前一动作结束后再出现后一动作,这时应该用“着”而不用“了1”。
g、否定副词”没”和”了1”不同现,即“没+动词 +了”是错误的。
如:*早上我没吃饭了.*过去我没去过了上海。
但如果否定副词“没有”前面如出现表示时间段的词语,即“时间段+没+动词+了”则是正确的。
教老外学汉语学汉语——句末“了”
教⽼外学汉语学汉语——句末“了”“了”是中国⼈⽇常⽣活中最简单、最常⽤的字之⼀。
可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时候简单的却不⼀定教起来简单。
“了”的最常⽤的⽤法有三种:(1)动词+“了”,表⽰完成。
例句:你吃饭“了”吗?——吃了。
(2)形容词+“了”,表⽰变化。
例句:天热了。
(3)句末+“了”今天主要和各位对外汉语⽼师分享的是(3)的⽤法:“句末+了”。
在课堂上,⾸先对外汉语⽼师要板书:句末“动词(形容词)+了”表⽰事物发⽣了变化;接着展⽰⼀组例句:A:他不去西安。
——他不去西安了。
B:玛丽爱喝茶。
——玛丽爱喝茶了。
然后,对外汉语教师设问:“他不去西安”和“他不去成都了”表⽰他原来打算去成都,现在改变了注意,不去了。
B句“玛丽爱喝茶”是告诉别⼈玛丽在饮料⽅⾯的习惯,她喜欢喝茶。
“玛丽爱喝茶了”表⽰她在饮⾷⽅⾯的习惯有了改变,原来不爱喝茶,现在爱喝了。
所以,句末“了”的第⼀中⽤法表⽰发⽣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
再看下⼀组例句:C:李明早就结婚了。
D:我念⼩学就认识他了。
C句中不是告诉别⼈有什么新变化、新情况,⽽是⽤⼀种很肯定的语⽓告诉对⽅,李明很早以前就已经结婚了。
D句也是⽤⼀种很肯定的语⽓告诉对⽅⼀个事实。
所以,句末“了”的第⼆种⽤法表⽰肯定某⼀个事实的语⽓。
再看:E:这⾥的东西太贵了。
F:这场球赛太精彩了。
E句和F句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句式都是“太……了”,句⼦都⽤了感叹号。
所以,句末“了”的第三种⽤法是表达强烈的感叹语⽓。
G:我买了3本词典了。
G句中句末的“了”仍然表⽰发⽣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
⾄于说话⼈要提醒听话⼈注意新情况新变化出现的⽬的是什么,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这⾥也许想要告诉对⽅,我已经买了很多词典了,不能再买了。
将“了”的各种⽤法讲完后,对外汉语⽼师再在⿊板上展⽰3——5个含有句末“了”的句⼦,让学⽣朗读分析。
在学⽣朗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对外汉语⽼师要注意纠正其错误的地⽅。
了的用法
了一、放在动词后面動作の完成や完了を表します。
(過去も現在も未来も使えます。
)例:昨天我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我问了小王,她说他也不知道。
明天我们吃了早饭就去。
注:「了」の否定は「没」を使います。
例:昨天我没喝酒。
今天我没去上课。
1、「连动句」和「兼语句」の中の「了」は普通後ろのほうの動詞の後ろに置きます。
例:我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
上周星期六我们送林先生去了机场。
2、文の中に時間や回数などの数量を表す言葉がある場合は、「了」は時間や回数などの前に置きます。
例:我在日本学了一年汉语。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
注:「了」を使わない場合:1、実現できない意味を持つ言葉の後ろ:好像、属于、需要、作为、希望、觉得など。
2、「是……的」の形の文。
例:我是坐地铁去学校的。
这件事是她告诉我的。
3、目的語は文の場合例:他们说明天上完课再回家。
昨天我们开始学习补语的用法。
二、放在句末。
1、変化を表します。
例:下雨了,咱们快走吧。
我们明天不去青城山了。
他已经20岁了。
春天到了,花都开了。
他脸红了。
我的感冒好了。
天黑了。
我不冷了。
我有自己的房子了。
我会打网球了。
她已经是大人了,应该让她自己决定。
2、実現したことを肯定します。
例:他去学校了。
我已经吃饭了。
他去上海出差了。
3、感嘆の気持ちを表します。
例:你汉语说得太好了。
这部电影太感人了。
早上没吃饭,我快饿死了。
大海真是漂亮极了。
4、催促する時に使います。
走了,走了,再不走就迟到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起床了,起床了,已经9点了。
三、動詞と文末、両方の後ろに「了」があります。
動詞の後ろの「了」は省略できます。
例:我吃了饭了。
我看了那部电影了。
動詞+了+目的語+就+……~終わったらすぐ~我买了书就回家。
他放了学就去打篮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基本语法
一、助词“了”的用法。
二、助词“了”一般有两种用法,分别为“了①”和“了②”。
“了①”——表示动作完成,用在动词后面。
“了②”——表示事态变化、确定的语气。
用在句子后面。
三、关于“了①”的一般用法:动词+“了①”
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主要用于动词后。
动词如果有趋向补语,“了①”放到它们的后面。
如:他买了一本书。
上午我发出去了一封信。
我终于看到了长城。
注意:“了①”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实现,不只用于过去时,在将来某一时间里完成的动作,也可以用“了①”。
如:明天下了课,我去找你。
四、必须用“了①”的情况。
①动作在某一时刻完成、实现(句子中有具体时间)。
如:昨晚,我给妈打了电话。
②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或假设条件。
“动词①+了①(+宾语+就/再/才)+动词②”。
如:看了她的信,我就伤心得流下泪来。
(顺序)
下了课咱们再去图书馆吧。
(顺序)
努力了才能成功。
(假设)
③在连动句、兼语句中,“了①”用在后边的动词后。
“动词①+宾语+动词②+了①+宾语”。
如:昨天我请张老师给我辅导了一次语法。
(兼语句)
他说到伤心处,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连动句)
④在某种条件、方式或原因下,得到某种结果。
如:在他的帮助下,困难很快的解决了。
经过研究,我们同意了你的建议。
五、可以省掉“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连续动作(尤其是中间没有语气停顿)时,为了表现动作的连
续,可以省掉“了①”。
如:他披上(了)衣服拉开(了)门,轻松地走了出去。
老李赶忙迎(了)上去,握住(了)他的手说:“谢谢你!”
②动词后有结果、趋向等补语,而且强调补语。
如:看着这张照片,我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
③要强调状语时,动词后不用“了①”。
如:上次他照顾(了)我,这次我照顾他,我们互相照顾。
六、不能用“了①”的情况。
①表示习惯性、经常发生、有规律的动作,不用“了①”。
句中常见
的词有:常常、总是、每(天/月/年逢/次)、偶尔、很少,等。
如:他刚来中国时学习很努力,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
(不能说“每天都去了图书馆看书”)
每逢春节,他都给中国老师打电话拜年。
(不能说“他都给中国老师打了电话拜年”)
最近他工作很忙,偶尔回家吃饭。
(不能说“偶尔回了家吃饭”)
最近几年,北京很少下雪。
②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后不能用“了①”。
这类的词常见的有:感觉、希望、决定、决心、打算、喜欢、爱,等。
如:来中国前我就决心一定要学好汉语,成为真正的“汉语通”。
(不能说“我就决心了一定要学好”)
我打算周末去旅行。
(不能说“我打算了周末去旅行”)
上大学时,我喜欢H.T.O。
(不能说“我喜欢了H.T.O”。
但是可以说“我喜欢上了H.T.O”)③能愿动词后不能用“了①”。
如:现在我能用汉语表达我的想法了。
(不能说“现在我能了”用汉语……)
我需要帮助时,他都在我身边。
(不能说“我需要了帮助时”)
④表示持续进行的动作和状态,不能用“了①”,而常用“着”。
如:昨天我一直在家等着你,哪儿都没去。
(不能说“我一直在家等了你”)
雨不停地下着。
(不能说“雨不停地下了”但是“了①”后面可以跟补语,如:雨不停地下了一天)
⑤宾语是小句子或者动宾结构时,动词后不能用“了①”。
必须去掉。
如:上个月,他去了一趟上海,我没去。
(不能说“我没去了”)
昨天我出去玩了,他没出去。
七、“了②”的用法。
①表示情况、状态的变化,为了橘子更完整或表达某种预期,一般用
在句末。
如:他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所属变了)
下雨了,回屋里去吧。
(情况变了)
苹果已经红了,可以吃了。
(性质、状态变了)
他三年没回家了。
(持续时间的情况)
小红今年16岁了。
(到达某一数量)
我去图书馆看书了。
(陈述、说明语气)
他的性格已经不像从前了。
(确定语气)
②“了②”的否定式。
A、否定已出现的新情况,用“没”或“没……呢”。
句末不再用“了
②”。
如:我昨天没参加他的生日晚会。
我才上三年级,还没毕业呢。
B、否定将出现的新情况,或意愿、所属、性质等的变化,用“不……
了②”。
如:身体有点儿不舒服,不想去看电影了。
水不热了,可以喝了。
八、“了①”和“了②”用时用。
在句子中,有时动词后用了“了①”,句末又用了“了②”,这种句
子既表示完成,又表示变化。
①说明动作到现在为止完成的情况。
如:我已经给朋友写了回信了。
②动词+“了①”+数量词/名词(+名词)+“了②”。
如:我在这儿住了三年了。
他买了十几套邮票了。
为了买到那本书,他已经去了三次书店了。
九、课堂练习
①他了上学去北京
句:
②桃花了就要开
句:
③中午吃过饭了小明
句:
④了把书包我桌子放上在
句:
⑤买我了电影两票
句:
⑥我昨天去A书店买B一本书C?【了】
句:
⑦老师辅导A我学B两个小时汉语。
【了】
句:
⑧明天咱们做A作业再复习B一下语法吧。
【了】
句:
⑨明天快要A降温B。
【了】
句:
⑩飞机两点A快要到B。
【了】
句:
①我学A两年汉语B,还差得远,得继续努力C。
【了①】【了②】
句:
②我学A两年汉语B,这个月就要回国C。
【了①】【了②】
句:
③就要……了。
句:
④太……了。
句:
⑤可……了。
句:
⑥我去A两次那家书店B,老板让我明天再去,他会给我找到那本书。
【了①】【了②】
句:
⑦我去A两次那家书店B,都没买到那本书。
【了①】【了②】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