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最严重钱荒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体系“钱荒”余波来了

中国银行体系“钱荒”余波来了
I NDUSTRY。 ,
中 国 银 行 体 系

钱 荒 ” 余 波 未 了
钟 华
面 对金 融市 场大震 荡 和创纪 录超 高 资金 利 率 , 中国 央行 连 发 “ 维 稳 ”信 号 ,令市 场 恐 慌情 绪纾 缓 。而 市 场乖 U 率 应 声 回落 表 明 央行 喊话 有 行 动 支撑 ,意 味着 银 行 体 系 流 动 . 陛最 紧张 时 刻将 渐 行 渐 远 , 隔夜 回购 利 率 3 0 %的水 平 有 望 载 人史册。 本 次 流动 性 大 冲击 正 如 上 期 《 市场 讯 号 : 中 国金 融去 杠 杆 化 的 可 能逻 辑 》 评 估 ,但 其影 响并 非 就 此 结束 ,不 排 除 后 续 爆 发 一些 小 型 信 用 事 件 ,也 不 仅 对 金 融 机 构 同业 市场 ,还 可 能对 未 经 流 动 性 危 机 的 中 国金 融 机 构 交 易风 险管 理 乃 至 金 融 体 系运 行 带 来 深 远 影 响 ,不 同 金 融 机 构 和 投 资交 易 人 员 ,以及 金 融 产 品 的本 身价 值 将 可 能 面 临重 估 。 银行 间 市场 “ 钱荒 ” 冲 击将 渐 行 远 去 ,但 6 月 季 末 等诸 多 效 应 冲击 后 的 流 动 性 水平 和资 金 利 率很 难恢 复 到 今 年 一 季 度 和 二 季度 中的 宽 松 程度 。大 背 景 在 于 施 行史 无 前 例 量 化 宽 松 的美 联 储 已表 露 缩 减购 债 意 图 ,从 而 令 圈 际资 本 流 入 中国 的 意 愿下 降 ,流 可能 性 增 加 ,除 非 中国经 济 从 当前 低 迷 重 现 大 幅好 转 。 周 际资 本 流动 趋 势 较 为重 要 ,毕竟 今 年 前 四 个月 中国 金融 机构 外 汇 占款 流 入高 达 l , 5 万 亿 元 人 民 币 ,为 当时 流 动 性 宽 松 的首 要 原 因 。不 过 从 近 期 人 民 币 兑 美 元 即期 汇 率 与 远期 汇价 的点 差 走扩 可 以 看 ,这 一 趋 势 正 在发 生 转 换 。 当 然 ,这 其 中也 有 中 闰外 管局 加 强 外 汇 流 入 管 理 带 来 的 购汇 需 求 ,以及 上 市 公 司 等 机 构 分 红购 汇 等 因素 扰 动 。 尽管 美 I 今 年一 季 度 内生 产 总值 环 比折 年增 速 最 近 大 幅下 修 至 1 . 8 %,但 美 国经 济 的确 在 复 苏 ,此 前 采 取 史 无前 例 量 化宽 松 政 策 的 美联 储 今 后 逐 渐 缩减 购 债 规模 已成 一 个趋 势 。 虽然 中国 央行 近 期 手 帮 助 银行 等 金 融 机构 度 过 各 种 因素 叠 加 造 成 的季 末 流 动 性危 局 ,但 在 时点 之 后 ,银行 等金 融 机 构最 终 需 要偿 还 央行 这 部 分 流 动性 短期 资助 ,从 而使 得 半 年 季 末 之后 的银 行 体 系流 动 . 陛需 求 相 对 增加 。 综 合 考 虑商 业 银 行 等金 融 机构 存 款 增加 带 来 累进 缴纳 准备 金 效 应 、企 业 J = = 缴 利税 和 分 红 ,外 汇 占款 变 化 ,以及 中 减 少 当期 准备 金 缴 纳 ,但 可 能 会增 加未 来 准 备 金缴 纳 。 这一 方 面 源 于最 近 高 收益 短 期 理财 产 品 到期 后 因成 本 高发 行 商 未 必续 发 。 譬 如 ,工商 银 行 本 周 三发 行 3 7 天期 理财 产 品实际年 收益率5 . 5 % ;华 夏 银 行 周 四发 行3 6 天 期 理 财产 品实 际 年 收益 率 为 6 . 9 %;招商 银 行 周 五 发行 5 O 天 期理 财 产 品 实 际 年 收益 率 为 6 %,大 大 高 m5 月 总 体4 . 2 5 %的平 均 预期 年 化 收 益 率 。 兴 业 银行 近 日召 开投 资者 交 流会 就 表示 ,近 期 银 行 间利 率 走 升 ,对银 行 原 来 资产 和 负 债业 务有 一 定 影 响 , 目前 的 重 定价 部 分 的 同 业 负债 平 均 利 率大 概 会 上升 1 0 0 多 个 基 点 ;这 种 局 面 如果 维 持 到7 月底 ,对 盈利 影 响 在 1 %左 右 。 另 一 方 面 ,在 本 次 银 行 体 系 流 动 性 大 冲击 中 ,机构 客 户 和 个 人 客户 也 加 深 了对 银 行 等机 构 和 金 融 产 品风 险 的 理 解 ,使 其 真 实 价值 下 降 。有消 息表 明 , 部 分 银 行 理 财产 品和 基 金产 品 赎 回在 最 近流 动 性 紧 张 时刻 存 在 一定 的 难 ,使 得 金 融 产 品 发行 商 ,尤 其 是部 分 银 行 的 商誉 折 损 。 不 仅 如 此 ,尽 管 本 次 流 动 性 大 冲 击 表 现 为 金 融机 构 备 付 金 不能 满 足 需求 等 问题 ,对 金融 机 构 之 间 的交 易 对 手来 说 ,就 具 体 表现 为 资 产 的 变现 能 力 、 抵 押 品估 值 及 流动 性 , 以及 交易 对 手 信用 风 险 问 题 。6 月 初 某 家 银 行 同业 存 款 到 期 就 存 在偿 付 难 情 况 ,这 将 促 使 金融 机构对流动I 生 管 理 ,资 产负 债 业 务 和交 易 对 手 等进 行 重 新评 估 。 尤其 是 中 近来 债 市 监管 风 暴 ,尤 其 是 同 一 金融 机 构 法 人 的所 有 债 券 账 户 之 间 不 得 进行 债 券 交 易 等政 策 措 施 ,增 加 了市 场交 易摩 擦 成 本 和 降低 资 产 流动 性 水 平 ,加 大 了交 易 对手 信 用 风 险 ,虽 然 《 中国银 行 问市 场 债券 回购 交 易 主协 议( 2 O l 3 年版) 》有 助 于 强 化 交 易 对 手 等 风 险 管 理 ,但 可 能 因 此会 提 升 市 场 资产 和 资 金 风 险溢 价 水平 。 进 一 步 看 ,在 银 行 体 系 面临 流 动性 大 冲 击 之 时 ,中 国国 家发 改 委 和 审计 署

“钱荒”冲击波

“钱荒”冲击波

中国银行间市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大面积“钱荒”,以及由此引发的流动性“黑天鹅”事件,终于在6月20日这天达到高潮。

当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shibor)飙升至13.44%的历史性高位,隔夜拆借成交利率盘中一度最高飙升至30%,中长端利率全线飙升,货币市场资金供给枯竭,资金一度断流。

活跃在资金市场的交易员将6月20日命名为“六廿惨案”。

正如一家市场机构写给投资者的邮件所言,“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伯南克暗示qe将在今年稍晚的时候退出,也不是6月的汇丰pmi指数创新低,而是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回购利率(rp07 index)创10年最高水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刻)。

”这场历时一月、至今尚未真正过去的“黑天鹅”事件,看似毫无征兆,实则有迹可循。

中国货币市场以一场生动而罕见的“压力测试”,拉响了中国金融去杠杆化的警报。

这就是平日习惯了放大杠杆操作的金融机构终于意识到“央妈”决绝地拒绝伸出援手,资金市场并不再永远安全,央行不再充当理所当然的“救世主”。

6月20日,一份从券商、基金流出的央行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议纪要展示了央行的底线。

该纪要援引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的言论,“银行要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判,改进自身流动性管理,大行还要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

”6月24日,“钱荒”持续近一个月后,央行通过官网首次亮明了对当前整体流动性的判断和看法:“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当晚《新闻联播》,央行再次重申,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足,目前,银行间市场利率进一步回落,商业银行备付金充裕。

央行的决心和底线一目了然。

从4月份银监会出台8号文挤水银行理财非理性繁荣,到5月份一系列债市核查风暴,再到此番银行间“钱荒”,中国金融去杠杆历程已经悄然开启;而中央银行的罕见态度,也折射出中国货币政策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不过,在6月25日的表态中,央行也强调会根据市场流动性实际状况,积极创新货币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货币条件”。

正视“钱荒”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

正视“钱荒”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
“钱荒”现象带来多维启示
“钱荒”这一伪命题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上引起的“真”动荡,凸显出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的紧迫,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正视“钱荒”带出来的问题,可以成为凝聚改革共识的真良机。以往的历史经验表明,改革往往是被“逼”出来的,往往越是人们意识到不改革的危险性时,越会成为凝聚共识、推动改革的关键时刻。如今,“钱荒”现象正以市场的剧烈震荡提醒人们:靠货币信贷的过度扩张换得的经济增长,正在加剧资金的空转、泡沫的膨胀和经济体的虚火上升。我们应当痛下决心加以改变,推进利率市场化等多领域的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方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钱荒,一面是资金“饥馑”,一面是游资“过剩”,中国式不对称“钱荒”,折射出的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银行市场资金面紧张并不是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
“钱荒”产生的客观影响
钱荒会造成系列社会影响,如总体来说2013年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与2008年订单一夜间消失导致“猝死”相比,现在中小企业的订单倒有,活着又看不到希望。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观,下半年真有可能迎来一波倒闭潮。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中小企业贷款仍会很难。持续多日的“钱荒”还引发了股市接连几日的持续震荡。
事实上,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让金融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正是当前中央所提倡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三度提及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彰显出停止扩张性政策、让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意味。
如何看待钱荒的逻辑和影响?钱荒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
中国金融市场发生大危机的概率很小,但要看到,中国较低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相对封闭,不利于金融机构摆脱惰性,影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相关配套的金融改革,显得迫切而又重要。高企的广义货币存量蕴含的风险,必须通过改革体制的方式加以解决。改变中国的金融结构,改变商业银行贷款作为企业外部融资核心来源的地位。此外,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小微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用金融体制支持小微经济,支持农业,支持农村,怎么开放民营,开放中小银行,同时建立一套监管体制,让其既能有好处又不出大问题。

钱荒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钱荒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关键 词 : 钱 内的货 币相对不足从而 引起 的一种金 融危机,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讲就 是银行里边没有钱 了。在我 国,商业银行 的主要业务是 以吸收 存款并且 发放贷款 为主 的资金业务 ,而在资金业务 中,大量地 运用金融杆杆和 期限错配 的手段 ,使得资金流动性风险引起的 “ 钱荒 ”成为不可避免的 问题 。然而,钱荒 问题给银行业所带 来 的影 响不仅 是 “ 缺钱 ”问题 ,还包括影响市场流动性 以及与 银 行 产 业 链 许 多相 关 行 业 问题 。 对银行理财产 品的影 响 在一般情 况下 ,在 每一 年的六月份 ,银行的持有资金和贷 款额度都 会比较趋 紧,这种季节性的因素影 响在每一年都 是正 常存在 的,而 当某一年 时这种情况十分严重 的情况下 ,银行就 会 为了获得利 差而收入进大量的 已贷出资金 ,这些贷 出的资金 如果没 到期尚且不能收回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收 回,而且 在拆借 或是其他的货 币市场上也同样融不回短期 内的资金 ,那 么银 行 就 会 出 现 资 金 紧 缺 的 局 面 。 出现 这 样 的情 况 ,银 行 往 往 就 会 推 出高 预 期 的理 财 产 品 。 比如 ,2 0 1 3年 6月份 的 “ 钱荒 ” ,着实让多家银 行的理财 产 品风 光 了 一 回 。 在 资 金 愈 发 趋 于 紧 张 的情 况 下 , 因 为银 行 的 理财 产品具备的揽储功能 ,其大量投放可 以为银 行减 少一定程 度 的资金压力。于是 ,不管是 国有银行还是 中小 型商业银 行, 大都 推 行 了 一 些 预 期 年 收 益 率 很 高 的短 期 理 财产 品 , 以供 银行 抢 夺 市 场 上 的 资 金 。这 样 在 一 段 时 间 内 ,短 期理 财 产 品 的 收益 率提 升的同时理财产品的募集速度也 明显提 高。不过,在 钱荒 过 后 , 理 财 产 品 就 会 普 遍 降到 正 常 水平 。而 事 实 上 , 理 财 产 品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它 能 为 银 行 提 供 短 期 的 资金 来源 , 以其 去 支 撑 长期资产 , 但是理财产品的到期就会直接加重 银行的资金压 力。 二、货 币空转,金融系统的功能错位 “ 钱 荒 ”危机的 出现 ,一方面 是银行 、股市 以及中小企业 均表现 出缺钱 ;另一方面 却有 大量的游 资仍然在轮番炒作 ,某 些大企业大量购 买银行所推 出的不同理 财产品或者投资进房地 产等 。 “ 钱荒 ”表现看来势头 凶猛 ,而事 实上却是 由资金错配导 致 的 结 构 性 的资 金 紧 张 。 其 实 本 就 不 是 缺 钱 的 问题 ,而 是 资金 并 没 有 用 得 其 所 ,逐 渐 有 更 多 的 货 币资 金 在 空 转 。 随 着 近 几 年 以来 ,银 行 问 市 场 发 展 的 更 加 迅 速 ,一 部 分金 融机构渐渐地产 生一个现 象,采取 同业 拆借手段 ,就可 以用 比 较 低 廉 的成 本 费 用 , 在 其 他 的 金 融 部 门获 得 大 批 资金 ,然 后再 通过杠杆投 资形 式以及 期限错 配的方式 ,用所获 资金在其他相 关行业如 “ 影子银行 ”中收取更高 的利益 ,通过不 断的交 易, 以便i l i O N地套取 利羞。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同业业 务所 占有的 银行资金 只是很 少一部分 ,于是在 中国资本监管十分慎重 的银 行业 内,同业业务正逐步从边缘业务发展成 为许 多大中型银行 的 中心 业 务 。 近 几 年 ,中 国的 经 济 一 直 处 在 流动 性 十 分 充 裕 的 情 况,央行数次发行货 币,这预示着货 币的发行 对中国经济增 长 的促 进力正在逐渐减弱 ;也从另 一个方面 反映出,社会 融资 从本质 上来讲 并没有 真正地投 入到实体经济 中去 。这说明 , “ 钱 荒 ”是 金融 系统 职能错位 的体现 。 三 、商业银 行潜在风 险增 加 “ 四万亿元 国家投资 ”的政策 出台之后 ,加 剧 了大部分地

“钱荒”折射中国银行业软肋 经济减速致风险激增

“钱荒”折射中国银行业软肋 经济减速致风险激增

“钱荒”折射中国银行业软肋经济减速致风险激增摘自:金融市场中国新闻网[微博]2013-09-23 15:15中新网9月23日电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发了施其武的署名文章《从“钱荒”看银行业稳健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文章指出,“钱荒”现象,究其实质还是折射出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软肋,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减速的压力下,钢铁、光伏、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开始凸显,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困境,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激增。

文章称,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迟迟难散,全球银行业饱受垢病,加强银行业监管的措施不断推出。

中国银行业在这一轮危机中虽然总体表现良好,很多银行跻身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但在信贷规模扩张过快、服务实体经济不够等方面也备受争议,特别是今年6月份引起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的“钱荒”现象,看上去好像是简单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头寸调度问题,究其实质还是折射出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软肋,这既是中国银行业迟早要补上的重要一课,也是衡量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

文章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动荡,国内经济呈下行趋势,挑战着银行监管底线。

从国际上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美国经济萎靡不振、难言复苏,世界银行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1.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50%左右的进出口大国,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严重拖累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加之国内经济在经历一个较长低水平高速发展的周期后,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关口,当前国内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减速的压力下,钢铁、光伏、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开始凸显,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困境,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激增。

文章称,要继续严格执行贷款新规,以贷款全流程管理为基础,做实做深做透贷款“三查”,努力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

鼓励银行建立和完善高级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定价机制,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文章强调,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要契合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以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

中国大陆银行业闹钱荒2013年6月20日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涨幅达到史无前例的30%至13.444

中国大陆银行业闹钱荒2013年6月20日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涨幅达到史无前例的30%至13.444

中国大陆银行业闹钱荒2013年6月20日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涨幅达到史无前例的30%至13.4440%银行闹钱荒央行不“放水” 总理一句话浇灭市场期盼08:52:53 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从紧,央行亦坚持不放松的态度,各方对短期副作用的容忍度正在提高“没见过隔夜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

”昨日,众多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如是感慨。

2013年6月20日,这个疯狂的一天,足以载入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史册。

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

在近年来很长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时值盛夏,在全国各地笼罩在高温之际,银行间市场同样“高烧”不退。

从5月中旬以来,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逐步走高;进入6月份,资金面呈现高度紧张状态,连日来资金利率不断创下新高。

甚至有传言称,有大型银行(中国银行)出现资金违约,不过消息已被辟谣。

在分析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年中考核、外汇占款流入放缓、债市整顿规范,都与资金面紧绷不无关联;而2013年6月20日之所以如此疯狂,缘于接连落空的货币宽松预期。

本周三(2013年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此语一锤定音,彻底浇灭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盼望。

而央行也以坚持发行央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不放松的态度。

在众多经济学家看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政策思路是以改革为重点,通过改革调结构,这意味着对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意愿减弱。

尽管同样重视经济增长,但随着政府对经济下滑容忍度的提升,它对收紧流动性产生短期副作用的承受力也在不断增强。

“钱荒”持续昨日开盘,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报10%,7天利率报12%,1个月利率报9%,均为历史高位;盘中行情惨烈,隔夜回购一度成交在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1个月利率跳涨至18%,均刷新了银行间的历史纪录;截至收盘,隔夜、7天回购利率上行幅度逾300个基点,分别至11.65%和11.449%。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作者:韩东泽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8期摘要: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巴塞尔协议Ⅲ》及中国证监会2014年2月公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讨论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因此,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加强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管理一、国内外研究现状Paola(2002)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管理差。

Thomas和Wang (2004)指出,银行为满足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和自身审慎的管理原则,而加强对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增加准备金或资本能够有效地缓解流动性危机。

陈建馨(2009)指出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还要加强国际合作。

王宇飞(2013)认为客户消费和投资习惯的变化也中国潜在流动性风险的原因。

马棪(2014)结合中国当前社会货币的流向,指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货币空转、资金期限错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紧张。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衡量指标《巴塞尔协议Ⅲ》首次确定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主要有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

中国银监公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指标,还将现行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区分为合规性的监管指标和用于分析、评估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工具。

合规性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监测工具包括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等不同维度的相关指标。

流动性覆盖率(LCR)建立在传统的流动性“覆盖率”方法基础之上,该方法在银行内部被用来评估偶发流动性事件可能导致的风险暴露。

银行业面临最严峻的经营压力

银行业面临最严峻的经营压力

“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于7月7日在北京举行。

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出席并做主旨发言。

他表示,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业面临自2004年国有银行核销处置不良资产、改制上市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扭转。

需要银行业做好长期艰苦作战的思想准备,苦练内功,迎接漫长严冬的考验。

以下为发言实录:主持人:谢谢曹国伟董事长,接下来有请出监管部门的领导,有请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先生上台致辞。

于学军:很高兴,参加由新浪网主办的这样一个论坛,“未来银行之路,转型与突围”,我今天围绕这样一个主题主要谈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业面临自2004年国有银行核销处置不良资产、改制上市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扭转。

因此,需要银行业做好长期艰苦作战的思想准备,苦练内功,迎接漫长严冬的考验,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是这样一个观点。

主要讲这么几个我的想法:(一)我们从2002—2011年,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这个阶段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或称黄金十年,确实是十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存在巨大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全世界具有巨大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全球形成中国制造、中国价格、全球工厂等概念,我们这十年GDP的平均增长率大概在10%以上,其中2006和2007年最高,当年分别增长12.7%和14.2%。

同时,银行的存贷款和货币供应量保持了更高的平均增长水平,我没有找数据,我估计在16%、17%以上。

在这一时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个之前,和中间我们正好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国有大型银行经历过两轮不良资产的剥离。

第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之前进行的第一次不良资产剥离,第二次是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在此之前中国进行的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

两次剥离都进行了注资剥离,第二次引进了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进行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

“钱荒”倒逼银行同业业务转型

“钱荒”倒逼银行同业业务转型

“钱荒”倒逼银行同业业务转型陈欢(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今年6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急剧趋紧,一度引起市场共振,银行、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不少金融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引起了银行业内的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钱荒”也充分暴露了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制度性缺陷。

回顾“钱荒”,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仅银行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而且基金、券商、信托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以债券市场为例,流标事件频发,6月6日在银行间市场招标的6个月期农发行贴现金融债流标。

因此,除了银行角度和宏观经济角度外,从大金融的同业角度来看,同业业务的无序竞争加大了“钱荒”的共振。

第一,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业务超预期发展,社会融资渠道增多,分流银行资金。

包括信托、企业债以及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传统融资在2013年上半年迅速增长,前5个月达到了全部社会融资的50%,其中信托收益买入返售业务则占到银行表外业务的近一半,接近信托整体规模的十分之一。

第二,金融产品同质化问题凸现,银行资金集中偿付风险加大。

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利润同比增长年年攀升,导致投资者对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市场排位和利润率考核要求过高,众多银行受困于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制约,更多将业务重点转向同业业务、表外业务、投行业务等创新业务,同时追求资金期限错配所带来的收益。

然而,大部分理财产品具有信息披露透明度低、以期限错配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等特点,难以对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进行监管和预测。

第三,监管政策收紧,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发行收入骤减。

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银行开展理财产品销售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限制了银行通过不规范宣传扩大理财产品销量的行为。

2013年3月银监会8号文重申一贯强调的“坚持资金来源运用一一对应原则”,对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明确限制,使得银行超短期滚动型理财产品发行骤减,收益率下降,对投资者吸引力减弱,理财产品收入方面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影响。

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

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

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摘要:中国式“钱荒”引发的银行业危机生动地呈现了中国银行业眼下的资金困局,凸显了调整货币流动性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对“钱荒”问题的解读,本文从货币空转、同业业务、地方政府举债、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的风险及成因。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银行和企业的角度指出应对资金错配、恢复经济结构平衡的措施。

关键字:“钱荒”;资金错配;债务风险;风险与对策一、“钱荒”始末“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2013年6月以来的中国式“钱荒”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纪录,堪称我国银行业经历的最严重“钱荒”。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路狂飙,各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挣扎,生动呈现了中国银行业的资金困局。

每年6月末商业银行要面临年中考核和信息披露,银行的资金会比较紧张。

随着近年来贷款增长加快,且贷款结构中票据相关业务增多,继而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产生了很大压力。

同时,5月末和6月末是重要的税收清缴期,缴税意味着资金从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国库在央行的存款,相当于银行间市场资金回笼,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也让银行捉襟见肘。

此外,大量理财产品在6月底集中到期,在7月份新发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也需要进行短期融资,而银行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5月份外汇占款大幅骤降也是此次“钱荒”的重要原因。

外汇占款是指一个国家的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对中国来说,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

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相应的人民币资金,这就形成了外汇占款。

一段时间内,外汇占款是人民币流动性增加的重要来源。

5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从此前的每月3000亿元左右降至669亿元。

这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单月新增外汇占款首次降至1000亿元以下。

资金从大量流入到大量流出的逆转,给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紧张。

关于我国银行业一度爆发“钱荒”问题的再思考

关于我国银行业一度爆发“钱荒”问题的再思考

外汇 占款下降 、 《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 务 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的发布 、 意外降临的债市整顿
风暴和理财 产品在 6月底集 中到期等 。这些 因素造成 了
2 0 1 3年 6月 中 下 旬 银行 间 市 场 的 资金 紧 张状 况 和流 动性
系统 出现历史最长延 时情 况 , 而市 场也 出现大 面积违 约
次钱荒的外部因素包 括季节性需求 、 国际热钱 流人减少 、
2 0 1 3年 6月 6日, 市场传 闻光大银 行 向兴 业银行 借 贷的6 0亿元 资金 未 能按 时偿 还 , 导 致两 家银 行 资金 告 急 。尽管两家银行均 予 以否认 , 但 市场 上资金 紧张 的迹
象越发 明显 。次 日, S h i b o r 利率 ( 包括 隔夜 、 7天 期 、 1 4天 期、 1 个月和 3个月 拆借利 率 ) 全线 飙 升 , 大 额资 金交 易
[ 关键词 ]商业银 行 ; 钱 荒; 流动性 风险 ; 资金错配 [ 中图分类号 ]F 8 3 2 . 2
引言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 编号]2 0 9 5— 3 2 8 3 ( 2 0 1 4) 1 1— 0 l 1 6— 0 2
政策 , 央行在 6月 2 5 E t 发 布消息称其 已向部分金融 机构
日发布 的《 关 于加 强外 汇 资金 流 人 管理 有 关 问题 的通 知》 是造 成资 金紧 张 的主要 原 因。而更 多 的人则 认 为 ,
“ 钱荒” 问题 是银 行 季末 业绩 考 核 、 影 子银 行 资金 需 求
多、 热抢 大量 流 出 等 因 素 的综 合 作 用 结 果 。
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足的 问题。主要是 由随机 外部 冲击; 同业业务规模激增 , 杠杆率 高, 信贷风 险增大 ; 资 源错配等原 因造成的。为 了防范此 类风 险, 提 出促进 产业政 策与信贷政 策的协调 配舍 , 优化信 贷结构 ; 关 注 宏观经济形势 , 实施动 态风 险管理 ; 完善 企业信 用评级监控制度等措施建议 。

新常态下银行"钱荒"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钱荒"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 二)资金紧张 “ 爆 表”
从 实 际 而言 ,每 年 的6 月 是银 行 资 金相 对 比 步作 用 之 下 , 资金 紧 张 问题 更 是 “ 爆 短 期套 利 并 非 想 象 或预 期 的那 般 好 。于 是乎 , 国外 热 钱在 无 法 获 是 ,在 “ 取预 期套 利 效 益 的条 件 之 下 ,纷纷 从 国 内 流 出 ;另 一 方 面 ,热 钱 表 ” ,现 象 呈 现 出越 演 越 烈 的情 形 。 银行 缺 钱 的 窘境 十分 显 著 , 在 国 内流 出 ,本 就 资金 短 期 、捉 襟 见 肘 的商 业 银 行 迅 速 面 临资 金 特 别 是 对 于 中 小银 行 而 言 ,严 重 的缺 钱 问题 ,导 致其 所 受 的 冲 击 短 缺 的 困境 ,越 演越 烈 的 “ 钱荒 ” 问题 ,迅 速 在 国内 蔓 延 ,成 为 较大 。在 自我调 节 中 , 由于 中小 银 行 调节 能力 有 限 , “ 钱 荒 ” 冲 社会 关注 的焦 点 ,也成 为 影响金 融 市场 稳定 发展 的重 要 因素 。 击 下 的他 们 ,更多 的只 能选 择 退 出市 场 。这 样 一 来 ,金融 市 场 结
“ 钱 荒 ” 问题 所 带 来 的 影 响 是 多 方 面 , 不 仅 让 金 融 市 场环 境 面
二 、银行 闹 “ 钱 荒”的影 响
银行 “ 钱 荒 ” 所 形成 的社 会 影 响 是 巨大 的 ,既 不 利于 金 融 市
恐慌 ” 。 无 临 巨 大 的压 力 ,商业 银 行 窘境 频现 ,也 让 国 民 出现 一 定 的恐 慌 问 场 的稳 定 发 展 , 也在 一 定 程 度上 引起 了社 会 民众 的 “ 论 是银行上 演 “ 抢 钱 大 战 ” ,还 是 银 行 “ 饥 不 择 食 ” 的 经营 现 题 。 因此 ,商 业 银行 “ 钱 荒 ” 问题 的影 响 是深 刻 的 ,值 得我 们 深 状 ,都表 现 出 “ 钱 荒 ”所 形成 的社 会影 响 。 刻 的认识 与反 省 。

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

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

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作者:汪晨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07期摘要: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基础,是银行业稳定运行的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有国家信用做银行的坚强后盾,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在量上快速扩张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渐渐暴露出来,620"钱荒"现象就是问题的集中爆发。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2013年6月20日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钱荒"事件,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存在问题进行一般性分析,并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钱荒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2013年6月20日,中国银行业遭受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流动性紧张--"钱荒"。

所谓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自2010年底以来,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

2013年6月,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了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一、出现"钱荒"的原因1.资金外流现象严重5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首次突破1600点,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也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60000. 一周后,美联社发布新闻称美联储官员正在筹划退出QE的策略。

美联储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

"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

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2012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

2.年中存贷比考核压力较大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即将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头寸,以求达到监管标准,这是这一段时间美元买盘力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

试论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启示

试论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启示

试论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启示一、钱荒的出现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钱荒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两年前,即2011年开始,不少的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时,就已经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样的问题,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并非第一次上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从2013年5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这也是钱荒最直接的后果之一。

以钱荒最严重时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为例,2013年6月20日的银行拆借利率达7.66%,较5月7日上涨了224%;同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从2.35%上升至6.97%,涨幅近300%。

二、钱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钱荒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本次钱荒中,受到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私营的中小企业,从总体来看,钱荒对一些主要的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并不像市场上的中小企业那样严重。

而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时期,小微企业能够起到很大的压力缓解作用。

除此之外,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民生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人们消费的农副食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农副食品的主要销售商大多为个体工商业者,供应商多是私营养殖业者,这些企业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新兴的中小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情况,尽管国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这类企业仍旧面临非常苛刻甚至是不公的市场境遇,而钱荒则使它们的处境越发困难。

(二)钱荒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上,首当其冲的就是信贷交易,一直以来,银行议价能力都普遍较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到30%,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中小企业仍然无法正常获得贷款,进而只能转向民间市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下钱庄或是影子银行,这些影子银行的年化利率可以接近甚至超过100%。

钱荒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还不仅于此,受到波及的还包括中国的股票市场,资本市场遭遇的资金大旱,不可避免地对股票市场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近期在钱荒最严重的时期,我国A股市场不断创下新低或许就是很好的证明。

国有银行的危机

国有银行的危机

国有银行的危机国有银行的危机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着负责金融调控、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国有银行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导致了其出现了危机。

本文将从国有银行的监管不力、利益矛盾及市场竞争不足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国有银行面临的危机以及解决之道。

首先,国有银行的监管不力是导致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有银行面临着庞大的资金规模和复杂的业务环境,需要有效的内外部监管来规范其运作。

然而,由于监管部门一直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国有银行内部出现了不规范的行为。

例如,一些国有银行存在违规放贷、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此外,监管不力还导致了国有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国有银行与市场之间的交流和对接不够顺畅,进一步加剧了其面临的危机。

其次,利益矛盾也是国有银行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有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履行使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平衡。

然而,在现实中,国有银行的利益矛盾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国有银行需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承担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和强大的实力,也面临着一些利益输送、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国有银行在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等方面存在着固化和不公平的现象,导致银行内部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了危机的发生。

最后,国有银行市场竞争不足也是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

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由于其垄断地位的存在,也导致了其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国有银行对于竞争环境的陌生、市场监管的不公开和不透明等问题,导致国有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较强竞争压力时容易出现失策和危机。

与此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压力也导致了国有银行对于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加大了其面临的危机风险。

针对国有银行危机,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强对国有银行的监管和监督,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改进监管方式和工具。

中国银行业“钱荒”影响扩大

中国银行业“钱荒”影响扩大

中国银行业“钱荒”影响扩大华尔街日报中国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已开始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银行高管们纷纷表示可能上调利率并谨慎放贷,此外银行也可能通过提高投资产品回报率来筹措资金。

银行间拆借利率在两周前飙升,资金面开始告急,它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将取决于“钱荒”持续时间的长短。

到目前为止影响似乎较为适中,而且一旦“钱荒”升级并对金融系统构成重大威胁,中国政府也可凭藉雄厚的金融实力进行干预。

不过,周三一项基准银行间贷款利率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资金紧缺现象丝毫没有缓解迹象。

中小型银行比大型国有银行更加依赖短期银行间拆借市场,据银行高管称,持续的资金压力已迫使许多中小银行重新评估贷款条件。

在中国经济增长已显现放缓迹象之际,任何信贷阻力都会成为不利因素。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itic Bank Co., 601998.SH, 简称:中信银行)驻北京的一位信贷经理本周表示,该行将迫于资金压力上调贷款利率,小企业会首当其冲。

这位信贷经理称,一方面,中信银行不得不寻找回报更高的项目进行放贷,这通常伴随更高的风险;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该行也要更加关注潜在的坏帐反弹风险。

中信银行发言人没有立即就此置评。

华北地区一家中型银行的高管也表示,流动性吃紧可能导致贷款利率上升。

这位高管指出,当前资金确实紧张,银行将不得不在近期提高贷款利率。

虽然中国政府实施利率管制,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400%,因而各银行在信贷定价方面有很大的灵活度。

中国债券市场利率已出现上升。

据中国官方债券市场网站的数据显示,周二3年期AAA级公司债的收益率为4.53%,高于5月底资金压力还未显现时的4.27%。

较短期公司债的收益率涨幅更大。

与此同时,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周三下跌0.7%,跌至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定程度上是受银行资金吃紧影响。

作为衡量银行间拆借成本的基准,7天期回购利率周三升至8.20%,为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周二报6.82%。

是否会重新出现钱荒

是否会重新出现钱荒

中国“钱荒”是否会重演?6月份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这引发外界对中国金融业稳定性的担忧,进而拖累股市大幅走低并促使投资者落荒而逃。

而且,外界忽视了中国财政部在货币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如果注意到这一点,可能就会发现中国距离出现新一轮资金紧张局面可能已为时不远。

虽然中国央行在管理中国金融市场资金方面一直担当主要角色,但是数百亿元人民币的税收和公共支出资金进出金融系统也产生着巨大影响,并且有时会对央行起到反作用力。

以6月钱荒为例,当时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走高,而财政存款规模降至了人民币1,219亿元(合200亿美元),这加剧了银行业的资金短缺局面。

中国央行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当月向市场中注入人民币3,050亿元,但是财政存款降低令央行此举的影响几乎减弱了一半,导致利率水平持续居高不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还没有结束。

在中国,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花掉财政存款的做法很常见。

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每年9月份的财政存款平均减少人民币9,870亿元。

若今年9月份这种情况再现,加上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可能导致的资本外流加剧,市场状况可能出现震荡。

8月份以来中国短期利率平均已经降至3.3%,6月份为6.6%。

大型银行此前表示已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了准备。

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首席财务长于亚利上周曾表示,未来不大可能发生类似于6月份那样的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局面,并称交通银行已制定了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计划。

不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对于9月或12月是否会再现钱荒的问题不置可否,而是表示中国整体的流动性状况仍充足。

如果连央行行长都没有把握是否能避免再次出现钱荒局面,那投资者更应该谨慎为好。

我眼中的中国银行业钱荒

我眼中的中国银行业钱荒

我眼中的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回顾:2013年6月,中国银行业迎来来有史以来的最为严重的“钱荒”,6月20日,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大幅度飙升,隔夜利率和1周利率均首次突破10%,分别创下13.4440%和11.0040%的历史新高。

一时之间,中国出现“钱荒”的说法不胫而走,关于中国经济面临巨大风险的忧虑也在坊间蔓延。

受“钱荒”影响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包括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整个金融业均有波及,但对普通人的财产安全影响不大。

但市场大致判断,此次“钱荒”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在本次“钱荒”事件中,银行业面对资金紧张这一情况,纷纷展开抢钱大战。

以往在普通人眼中从未出现的金融词汇也进入了视线。

其实,从实质上来讲,本次“钱荒”更多的是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流动性不足引发的。

相比较而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是足够的。

但由于银行盲目的过量信贷,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泡沫现象,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相比较而言,在本次风波中,央行的表现既耐人寻味又发人深思。

央行在此期间发行了29亿债券用于收缩资金,限制流动性。

这似乎与“钱荒”这一事实不符,但实际上这反而是国民经济运转中资源分配出现配置失当的必然反映。

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一面是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但另一方面却是,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

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中国银行业出现的“钱荒”问题。

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的确反映了资金面的紧张。

从钱荒看我国的银行监管

从钱荒看我国的银行监管

从钱荒看我国的银行监管【摘要】中国近年来频繁出现钱荒现象,引发对银行监管的深刻思考。

本文从银行监管体系的构建与演变、钱荒对监管的影响、监管的不足与改进措施、新时代下监管的发展趋势以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钱荒问题暴露了我国银行监管在市场变化面前的挑战和不足,提出了加强监管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未来,新时代下银行监管需要不断创新,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保障投资者和银行的权益。

通过深入研究钱荒现象对银行监管的启示,可以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推动银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稳定金融市场,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银行监管、钱荒现象、金融市场稳定、银行业发展、监管体系、改进措施、发展趋势、挑战、启示1. 引言1.1 钱荒现象引发对我国银行监管的思考钱荒是指市场上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资金紧缺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次钱荒事件,给银行业运作和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

钱荒问题的出现,不仅暴露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资金缺口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揭示了银行监管体系在应对风险和危机方面的不足之处。

钱荒问题背后,反映了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一些问题。

监管部门在预防和化解资金紧缩风险方面存在短板,监管政策和措施需要更加及时和有效。

银行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免发生类似钱荒事件。

监管与监管之间的协同配合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形成合力应对市场风险。

钱荒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需要重视和加强对银行监管的思考和改进。

只有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层级和效能,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动荡和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钱荒问题背后的银行监管挑战钱荒问题不仅是金融市场的一次短暂波动,更是对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一次考验。

钱荒背后暴露出的银行监管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存在着管理机构分散、监管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监管执法效率低下,难以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最严重钱荒
本月以来金融业闹起了“钱荒”,虽然6月份的“钱荒”年年有,但今年尤其严重。

本周四,如果一家银行向另一家银行借钱,1天的利率,按年折算最高达30%,相当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倍,这已超过央行规定的正常贷款利率的最高限,越线就是高利贷。

多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当前资金紧缺的状况的确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

“钱荒”来袭,许多银行全力投入“抢钱大战”,送大米、送油、送手机等手段层出不穷。

受“钱荒”影响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包括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整个金融业均有波及,但对普通人的财产安全影响不大。

同时受访的金融专家们普遍相信,此次“钱荒”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钱荒”引来中行违约传闻
本周以来同业拆借市场日均成交高达800亿元以上,此次“钱荒”的“震中”也正是来自同业拆借市场。

进入6月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迅速攀升,其中隔夜拆借利率涨幅尤为迅猛。

从4.5%起步,盘中先后攻破10%、20%、30%大关,不断刷新银行间市场成立以来历史纪录。

在它的带领下,1个月以内的中短期资金价格全线飙升,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周四涨至11 .6217%,也创下2007年银行间市场成立以来的新高。

同日,市场上曝出央行向工商银行注资500亿元,及中国银行由于流动性紧张发生资金违约等诸多传闻,银行间市场被迫延迟半小时收市,震动整个金融市场。

由于本月早些时候曾发生过类似的交易违约和延迟收市,该传闻引发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的广泛关注。

虽然中国银行当晚即发布澄清公告称:“中国银行从未发生资金违约事件,6月20日按时完成全部对外支付,有关市场传闻不属实。

”但昨天又有青少年传闻称,中行当天并未违约,但周四银行间市场的确延迟半小时收市,而中行只是在规定的下午4点半收市时间内未按时履约。

昨天,随着中国银行澄清违约传闻,市场恐慌情绪略有缓解,资金利率价格全线回落,其中1天期回购利率骤降380个基点至7.9%,创下2007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送米送油送手机银行迎来“抢钱大战”
记者走访发现,临近年中,许多银行都全力投入“抢钱大战”。

在光大银行天津围堤道支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10万元钱存一年,不仅利率上升到顶,还可以送4袋10斤装的大米;浦发银行天津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则表示,新客户5万元钱存半年以上,就可以送一个5件套的微波炉瓷碗。

一些银行通过存款返现金的方式吸引客户,每存一万元钱可返还几十元不等的现金。

为争取存款,一些客户经理往往会替客户报销转账费用甚至来回打的路费。

除了这些传统手段,“超级网银”这个“高科技武器”也被广泛应用。

许多银行的大堂经理都会鼓励客户开通“超级网银”,把其他银行的闲置存款“归集”到本行。

为此,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还采取了“反制措施”,限制每日“被归集”资金的规模。

资金局面“空前惨烈”央行“按兵不动”
尽管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屡屡“爆表”,市场资金面信心受到重挫,市场哀鸣一片;但就目前来看,管理层坚持“不放水”的态度依然坚决。

业内人士普遍解读认为,本周央票的地量发行已足以彰显出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态度及决心,短期内降准、降息几无可能。

昨日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经历了历史性的一刻。

当天,隔夜SHIBOR飙升了578.40BP,“破表”升至13.4440%的历史新高,盘中更是一度升至30%的惊人位置。

而除了SHIBOR利率外,银行间回购利率表现同样火爆,各期限品种上行幅度均在100个基点以上。

其中隔夜、7天回购利率分别大涨377.7BP、321.2BP,跳升至11.650%、11.449%的罕见双位数水平。

不少业内人士甚至用“空前惨烈”来形容当前的资金局面。

伴随紧张情绪的发酵,昨日有关“中国银行资金违约”“央行向工行放水500亿元”“收盘前30分钟央行投放4000亿货币以缓解市场流动性”的传闻更是不绝于耳。

需要指出的是,较之于市场的“风雨飘摇”,央行表现依然十分淡定。

在周四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众人期盼的逆回购仍旧没有现身,而20亿元的央票发行却彰显了管理层“铁血纠偏”的坚定态度。

承接昨日大跌之势,A股早盘大幅低开,两市跌幅一度接近2%,但此后以新华保险为代表的金融股拉升护盘,在午后各大股指集体翻红,可惜未能保持红盘到收市。

截止收盘,沪指报2073 .09点,下跌10 .93点,跌幅0 .52%;深成指报8136.05点,下跌11.44点,涨幅0 .14%。

新华疑问
银行怎么会出现钱荒?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套利,今年央行不再托底干预市场波动银行怎么会缺钱,并且还缺得如此离谱?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的流动性其实非常充裕,只是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套利;而热钱流出和货币政策从紧,尤其是央行对银行间市场的态度与此前明显不同,导致不少金融机构误判,没有及时、足额准备好本月到期资金安排,进而出现了短暂的流动性枯竭甚至出现了违约,加上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终于使得资金市场利率飙升。

从整个银行业来说,特别是每年的6月和12月,银行机构面临着月末和季末的双重考核,存在“借钱”的冲动,是历年来的资金需求高峰。

而在往年,央行通常会在资金最紧缺的时刻出手干预市场,注入部分资金,以平抑资金价格。

这种行为令不少金融机构对央行有了依赖,认为央行始终会为整个市场托底,央行也在一些交易员中被戏称为“央妈”。

然而今年以来,央行对同业市场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不管市场如何波动,就是不出手干预。

不仅如此,央行还继续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甚至对部分金融机构高价借钱乐见其成。

而不少银行由于误判,在6月份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到期资金安排,导致出现了高价借钱和交易违约的情况。

钱都到哪里去了?去了杠杆业务和影子银行
银行间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一些金融机构逐渐发现,通过同业拆借往往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如3%)从其他金融机构快速获得大量资金,再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这些资金可以帮助其在其它市场(如影子银行)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往往10%以上甚至30%),只要合理安排好到期资金计划,通过循环往复的交易,就可以实现无风险地套取可观的利差。

更重要的是,同业业务占用的银行资本金极少,在资本监管越来越严格的银行业,同业业务逐渐从不起眼的边缘业务发展成为诸多大中型银行的重点业务甚至是核心业务。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结构化融资本质上就是影子银行,但它是向监管机构报备过的,正规合法的影子银行业务。

”该负责人说。

他还透露,实际上此类业务各家股份制银行都有不同程度参与,甚至一些国有大行也参与其中。

但是由于资金价格飙升,市场上中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6-7%)已高于中长期产品(5%左右),形成利率倒挂,银行失去了产品的发行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能暂停。

你的银行存款安全吗?不会影响绝大多数人的财产安全,但要慎入股市、楼市针对此次银行“钱荒”事件的影响,李迅雷表示,“钱荒”虽然是发生在金融同业市场短期现象,但影响已波及包括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整个金融业,但是这些影响都是局部和短期的,不会影响到银行的传统业务,更不会影响绝大多数人的财产安全。

昨日接受南都采访的深圳各大银行均称,目前合规操作、资金充裕,未受到同业市场利
率飙升的影响。

“市民的担心可能是大家对银行管钱的方式有误解,存款目前还是足够安全的。

”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说。

专家认为,此轮资金紧张,只会让中小企业的借贷成本更高。

深圳职业投资人黄先生称短期内一定会有个传导过程,大部分企业贷款都会受到影响,资金密集型、高负债率的行业如房地产最为敏感。

普通市民需要谨慎的领域是股市、楼市、债市这些风险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