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评论的选题研究
不同报纸评论的特征分析及比较——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和燕赵都市报为例
各种 信 息 , 助于 多种 传播 方 式 , 借
本 文 选 择 的 人 民 日报 、南 方 评 论 数 量 相 对 要 少 一 些 ,在 篇 幅
充 斥 并 影 响 着 我 们 的 生 活 和 工 日报和燕 赵 都市 报三 份报 纸 分属 上 、板 块分 布上 也 比党委 机关 报
但 都 作 。其 中 , 闻评 论 在指 导读 者 、 党 委机 关报 与都 市类 报纸 两种类 要 明 显 要 少 。 也 应 该 看 到 , 市 新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委 机 关 论 选 题 多 是 来 源 于 具 体 的 新 闻 性 质 分 析 比较 党 报 评 论 的 内 容 涉 及 到 社 会 的 各 事 件 或 者 是 其 他 报 纸 刚 刚 报 道 个 层 面 , 而 , 选 题 来 源 多 种 过 的 一 件 事 情 或 一 种 社 会 动 态 , 如 表 3所 示 ,显 示 了 明 显 的 广 因 其
专题 . 解读 200
纸 中 得 到 了 反 映 。 具 体 如 表 2 题 来 源 与 党 委 机 关 报 有 较 大 差
所示 。
l ・培 豳墨 籍 墨侗 霹 图 墨1 9
11
别 。 以燕 赵 都 市 报 为 例 , 闻评 新
三 、 纸 评 论选 题 主 题 、 报
在评论主题 的选择方 面 ,
纸 的有效 途径 之 一 。 当然 , 同报 信 息 如 表 1所 示 。 不 不 断 增 加 ,因 此 , 人 们 对 那 些 刚 “
纸 ,其 评论 在很 多方 面还 是 存在
从 表 1的 统 计 数 据 可 以 看 刚或正 在发 生 的新 闻事 件 ,不仅
党委 机关报较都市 报都重视评 希 望获 知 ‘ 什 么 ’ 也希 望 获 知 是 , 着较 大 的差 异 , 别 在选 题来 源 、 出 , 特 为什 么 ’和 ‘ 么样 ’需要媒 介 怎 , 评论主题 、 论对象 、 本结构 、 论. 评 文 除公休 日外 , 份报 纸都 未 间 ‘ 三
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综述
21年第 6 01 期
传媒 调查报 告
都 市报 新 闻评论研 究综 述
李 静
( 西 师 范 大 学 新 闻传 播 学 院 , 陕西 西 安 70 6 ) 陕 10 2
摘 要 :本 文立足 于都 市报的发展 ,把都 市报 与新 闻评论结合起来进行研 究,通过对 当前都市报新 闻评论研究的梳理,以探
生 活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新 闻评 论 在 我 国 有 一 个 漫 长 的 发 展 历 门 的 主题 研 究 因 此 而 忽 略 。为 了便 于 分 析 ,仅 总 结 归 纳 期 刊 程 ,其 在 形 式 、 内容 、功 用 、 生存 形态 等 方 面 也 发 生 着 深 刻 论 文 ( 7篇 )和 硕 士 论 文 ( 5篇 )共 7 5 1 2篇 ,作 以参 考 ,详 的变 化 。我 国正 处 于 经 济 、政 治与 社会 发 展 的 转 型 时 期 ,社 细 阅读 ,叙 写综 述 。 会变动之剧烈 、矛盾 问题之集 中都提供给 新闻评论一个绝好 从 翻 阅 大量 的 文 献 资 料 来 看 , 都 市 报 新 闻 评 论 的 研 究 一 的发 展 平 台 ,较 之 以往 ,新 闻评 论 也呈 现 出 更 多 新 动 态 、新 直 是 受 学 者 们 关 注 的 焦 点 ,尤 其 是 近 几 年 来 , 由于 都 市 报 的
变 化 。 当然 由于 其 时代 特 性 , 它也 必 须 紧 贴 社 会 现 实 , 与 时
繁 荣发展, 以及它与市 民联系的紧密性 ,新 闻评论在人们 的
俱 进 。在 剧 烈 的媒 体 竞 争 中 , 新 闻评 论 的 重 要 地 位 目益 为 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常生活中扮演 了很重要的角色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或是行 们所认 同。随着我 国新 闻事业 的飞速 发展,新闻评论在各种 动 导 向都 有一 定 的指 导作 用和 影 响 ,而对 其研 究者 也 逐渐 增多 。 媒 体上 扮 演 了越 来 越 重 要 的角 色 。对 于报 纸 而 言 , 其 重 要 性 从 搜 索 到 的 文 献 资料 分 析 得 知 ,对 都 市 报 新 闻 评 论 的 研
《贵州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研究
《贵州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研究作者:曾丹来源:《采写编》2015年第01期众所周知,新闻评论版面是报纸的重要版面,言论的水平决定着一家报纸的地位。
目前,在全国各地发行突出的报纸中,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无一不重视新闻评论版面的制作。
本文选取了《贵州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
之所以选择《贵州都市报》,是因为它是贵州全省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之一。
从知名度、报纸制作水平等方面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时,为了使研究更具有目的性,本文选取了201 5年1月共31天的《贵州都市报》作为研究范本,以期作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研究。
通过对这31天的《贵州都市报》的研究,本文发现目前《贵州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存在着如下特点。
1、栏目固定化2015年1月共有31天,在这一个月中,《贵州都市报》共计有15天推出“都市时评”版,共计15个版面,评论总数共69条。
从评论呈现的版面来看,评论均集中在“都市时评”这个版面上。
这标志着,《贵州都市报》的评论版面设置已经实现了栏目固定化。
从“都市时评”版的版面呈现来看,该版面又设置了相对固定的子栏目。
在这些子栏目中,包含有“今日推荐”、“媒体观点”、“都市漫画”、“热点观察”、“世象杂谈”等版块。
各个子栏目的设置也使评论的内容和评论的版面得到了很大的充实。
栏目的固定化有非常多的益处,它可以给受众强烈的指示感和约定感,是媒体吸引固定受众的~个非常好的方式。
栏目固定化还可以给受众相对的稳定感,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受众。
因此,《贵州都市报》的“都市时评”版实现了栏目固定化,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对本土的其他媒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2、选题内容多样化通过对201 5年1月《贵州都市报》“都市时评”版的评论选题研究,选题内容紧跟当下热点和时事,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评论的选题中,包含有“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哈尔滨官员身穿万元羽绒服”、“南开大学法学院神考题”等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也有关于出租车改革、讨薪、保障房等常规热点话题,反映在《出租车改革的“辽宁模式”值得期待》、《“血色讨薪”该如何画上句号》、《保障房成空城之痛》等文中。
都市报深度报道现状研究——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都市报深度报道现状研究——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李翩影【摘要】本文选取了《南方都市报》2021 年至2021 年3 月底的深度报道,在大量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考察法,对《南都》近三年呈现的深度报道特点、现状等展开具体研究,着重考查了其舆论监督功能。
以期对当下都市报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深度报道《南方都市报》异地监督写作风格一、深度报道的界定深度报道在我国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模糊概念,至今没有明晰的定义和一致的衡量标准。
通过对比中外学者的定义,可归结出几点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衡量标准:1、篇幅上,深度报道应该是相对长篇幅的,有详尽的报道、剖析、挖掘。
2、是否追寻“深刻”“全面”是衡量报道深度的关键元素,具体在对事件深层原因、利益纠葛、制度、文化、背景等进行足够深入的探究。
3、目的是迫近真相,接近本真。
是否揭示了某些深层东西,是否告知了受众应知而未知之物。
4、选题上,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富有争议选题或关乎公共利益、很有难度的。
5、深度报道的结尾一定是经过多方求证后得出某种推论,这种结果不一定具有某种是非对错,但绝不是人云亦云、就事说事的浅层停留。
由此,我们可以尝试定义:深度报道即追寻着“深刻”“全面”,以“迫近真相,接近本真”为目的,选题上关乎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报道题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调查性报道,一是解释性报道。
二、《南方都市报》及其“深度”情结深度报道历来是报纸赢取受众的法宝,尤其是在商业化大潮中深受新媒体冲击和同质化的竞争影响,更使具有不可复制性的深度报道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目标。
作为其中翘楚,《南都》自2021 年开辟“深度”专版以来,即以高密度、高质量、几近100%的原创大获赞誉。
但是,由于各种“新闻禁令”和编辑内部压力,对比2021 年,近三年的《南都》深度报道都有哪些变化呢?1、版面变动A 版已很难找到“深度” 栏目,“深度”版面被转移到了报纸的后半部分,比如S 叠/G 叠。
谈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选题
一次汇率的波动,就可能侵蚀企业辛苦攒下的利润;一场远隔重洋的危机,就可能影响普通百姓的收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财经资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如今,不仅财经媒体越来越多,一些都市报也开辟大量财经版面,为读者提供各类财经新闻。
不过,财经新闻有着天然的缺陷,它专业性强,枯燥的数据多,如果生搬硬套,很难吸引读者阅读,更谈不上起到引导或服务效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财经新闻外行不愿意看,内行不屑于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首要原因是报道题材过于专业。
一篇新闻是否有吸引力,选择的题材至关重要,财经新闻更是如此,可以说,选题是报道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选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百姓关心的经济现象都市报扎根于城市,服务对象是众多的城市居民。
说起贴近性题材,莫过于城市新发生的经济现象。
大如城市规划和大型工程,小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百姓关心的事情,都具有服务性。
对于这类新闻,不能简单罗列数据和专有名词,也不能一味地由官员和专家介绍,都市报的财经新闻里应该有普通人的身影,他们或参与事件,或被事件影响,他们的故事将能更生动地表现经济事件。
例如,2010年3月底,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宿州路入口的肯德基突然关门了,而此前生意一直很火,因此很多市民感到奇怪。
随后,《新安晚报》刊登了一篇报道《闹市肯德基突然关门》,记者深入调查后找到了肯德基关门的原因:房租涨得太高,肯德基也承受不起。
文章中,记者实地探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市民的反应、房东的态度、业内人士的说话,不仅全面展现了事件的前前后后,还点出了步行街区域商家的生存现状,将市民关心的经济现象和城市经济环境糅合到了一起。
2013年6月29日,《新京报》刊登了一篇报道《C1F9高仿百元假币现北京》,文章开头说:“不久前在山东省被首次发现‘C1F9’开头的高仿百元假币,近日在北京一家公司内部售卖电脑的过程中出现。
3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
新闻评论的本质是一种对新闻事件、现实 问题、社会话题的认识活动,其表达形式 就是判断。
“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之下,新闻评论所讨 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 的问题,利或害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
——王民(台湾):《新闻评论写作》
(一)有关评论判断类型的不同说法
一是事实判断 二是价值判断
一、选题的类型
(一)事件性选题——“事评”:以突发
性新闻事件或记者新近采集的新闻事实为 分析议论对象的选题 1.时效性强:针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 闻事件 进行评论,可以吸引受众的关注和 兴趣
2.重复表达:一窝蜂现象
3.容易片面,甚至成为虚假新闻的助推力量
示例: 《在傲慢的公权力面前,善举肯定难以持久》 ——2009年4月18日南方时评 《诺贝尔和平奖成了和平梦想奖 》 ——2009年10月12日《东方早报》 《为什么第二代身份证要日本企业造》(P55) ——2004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示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微笑,并保持微笑》
——2003年《甘肃日报》
《为什么民众不以偷税为耻》
——《南方人物周刊》等
(三)周期性选题:配合重大的节日、纪念
日、主题日所确定的选题
1.可预期的“应景文章”
2.重在写出新意 示例:
《国庆,我们一起想想“我和我的国家” 》 ——2008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三十年纪念,为了更改革更开放》 ——2008年1月3日《南方都市报》社论
审时度势,预测事物进程
未雨绸缪,提示隐忧与建议
示例:
《论持久战》(毛泽东,1938年5月)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2009.10.9 人民网 《房补应避免成为官员与富翁的盛宴》2010.11.1南方网
都市报与党报评论研究——以《南方都市报》社论与《广州日报》社评为例
设立 的官方报纸 , 包括《 民日报》 《 明日报》 , 人 、光 等 在中国各省级、 地级行政部 门( 甚至是县级 ) 有其党报。 均
香 港树仁 大学教授魏永征将都市 报与党报 的关系概 括 为三 点 : 都市 报主要是省级 党报创办 的子 报( 分都 部 市报例 外 )过去 党报创办的所有子 报都 是专业报 、 : 对象 报、 文摘 报 , 而都 市报 的内容则 是综合性 的, 的报道 和 它
际“ 五一” 劳动节和“ 四” 五 青年 节, 可同时考量节 日是否影响报纸评 论的主题 。
2报 纸 的选 取 .
20 0 1年 6月《 中国新 闻出版报》 公布传 媒数据 :0 0年底 , 20 全国有报纸 2 0 0 7种 , 中全 国性报纸 2 6种 , 其 0 日 报 4 6种 , 3 周三刊 以下 的 1 9 0 8种 , 总印数 3 9亿份 。 2 考量各 方面之条件 限制 , 者选 取作 为《 笔 南方都 市报》 《 、广州 日报》 分别作 为都 市报和党 报评 论 的样 本 , 因有二 : 原 一则《 方都 市报》 为全 国报 纸中排名前 十 的都 市报 之 南 作
就整体 版面而言 ,在对评 论版面 的安排 上 , 南》 放在 《
置评 论于十 分重要 的地位 , 放在 头版 的下一版 , 重视程度 相
当。
两 版构成 。其 中,今 日观点 ” “ 版面上最重要 的评论种 类称为 A 2版上 , A0 称为 “ 社论 ” , 广》 为“ 日观点 ”两 报皆是 版 《 称 今 ,
业 集 团 ,广 州 日报》 《 是全 国发行 量最 大的党 报之一 , 全 国 论数 为 8 在 0则 ;广》 的社评大 多数 时间为每天一则 , 《 报 偶尔没
其 社 有 头 或 深论 ”4 5月 间 总 共 社 ,、 所 有党报 中算得上 办得较为 出色的报纸之一 ; e广 东地处 有 社 论 , “ 评 ” 时 称 为 “ 条 ” “ -, 0
从报纸编辑角度谈评论的选题
从报纸编辑角度谈评论的选题作者:耿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6期摘要:随着各大媒体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从媒体接受信息,参与媒体的信息传播,也成了受众群体的一个巨大要求。
从几年前网络的留言板,到现在的各大论坛,无不让我们媒体人看到,让受众发言,给受众空间,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
所以,以前并不是很受重视的评论板块,现在已经成为了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客气地说,评论板块由于吸纳性强,集思广益,已经成为了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画龙点睛之笔。
关键词:报纸编辑[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6--01作为一个多年的都市类报纸编辑,并且常年接触评论板块的编辑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我就来谈谈如何更好更准确地选择评论的选题,这个范围应该如何拿捏,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评论的“点睛之笔”作用发挥出来。
一、选题是价值判断的主体选题的影响因素应该从选题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来理解。
众所周知,价值这个词,是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的。
所有的价值判断,当然要受判断主体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个人和团体的利益、知识架构等的影响,而对于一个都市报的编辑而言,需要从整体考虑,而这些因素都受媒体的立场和受众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因为媒体不同,受众也不同,那么主体的价值判断也不同。
在从前的新闻工作中,受众一直是被当做“对象”的。
为什么说它是主体呢?因为实践证明,受众并不被动地接受,它也会反过来影响影响传播。
在我理解,这样的认识是符合新闻传播的实际的。
从哲学意义上讲,受众是人,是人就有主体性。
但是,这种主体性,肯定需要一定的传播条件才能被唤醒。
当代的传播条件,特别是以互联网的双向传播为特征的传播条件,就是这样的条件。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要特别地看重新闻评论,这种评论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评论员评论,而是“大家谈”,不是随便谈谈,而是有目的、有一定思想性地谈。
二、评论选题受什么大环境影响但凡了解一点点新闻知识的人都知道,除了真实性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了。
都市报评论的选题研究
、
都 市报评论 兴起 的原因
化 。队伍 的多层次化则是保障平 民化视角 的的重要基础 ,评
论作 者从 以往的传媒界人士扩展为一般职员 、普通市 民等各 自2 0世纪 8 0年代 《 中国青 年报 》开设时评版 ,报界掀 种职业 的人群 ,形成较合理 的时评作者 队伍 。平 民化还体现 起 新闻评论的热潮 。全 国各 大城市与地区 的都 市类 报纸 都陆 为都 市 报 是 市 民化 的 报 纸 , 以平 民 的立 场 和 视 角 ,用 平 民可 续增设时评版——北京 的 《 新京报》 、 《 北 京 青 年 报 》 ,上 以接 受 理 解 的 方 式 发 表 言 论 ,关 注 普 通 人 关 注 的热 点 ,注 重 海的 《 东方 早报 》 ,广 州 的 《 南方 都市 报 》 、 《 羊城 晚报 》 、 从人 文 、人 性 的角 度 去 寻 找 热 门话 题 引导 舆 论 。 《 新快报》 ,西安 的 《 华 商报》 ,郑州 的 《 大河报 》,长沙 2 . 与 新 闻 捆 绑 。评 论 大 多 是 以新 闻报 道 为 由头 ,新 闻信 的 《 潇湘晨报 》等等 ,同时也有一批新 闻评论 写作人员及与 息成为评论写作 的主要来源 。 这要求评论一方面要保持时新, 报 章 联 盟 的 知 识 分 子 涌 现 出 来 , 这 表 明 当今 社 会 语 境 下 我 国 的民众增强 了表达欲 望与表达能力 ,形成 了一种“ 公 民写作” 另一方面又要 在 以事实为基础的前提下具有强烈 的现实针对 性 。纵观评论 的发展规律 ,不管未来其 内容和形式会发 生什 的 盛 况 。那 么 都 市 报 评 论 兴 起 的 原 因 是 什 么 呢 ?
关键词 :都 市报评论 的选 题;异地 化;批评;本地化 中图分类号 :G2 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0 8 — 0 1 1 7 - 0 2
谈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选题
谈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选题作者:金宇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2013年,国内成品油调价成为常态,国际原油的风吹草动,即使是普通人也关心;黄金价格暴跌,“中国大妈”排队抢购,她们对价格变化似乎比记者还敏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经资讯的需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都市报必须考虑财经新闻的选题和报道策略。
【关键词】财经新闻选题都市报一次汇率的波动,就可能侵蚀企业辛苦攒下的利润;一场远隔重洋的危机,就可能影响普通百姓的收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财经资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如今,不仅财经媒体越来越多,一些都市报也开辟大量财经版面,为读者提供各类财经新闻。
不过,财经新闻有着天然的缺陷,它专业性强,枯燥的数据多,如果生搬硬套,很难吸引读者阅读,更谈不上起到引导或服务效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财经新闻外行不愿意看,内行不屑于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首要原因是报道题材过于专业。
一篇新闻是否有吸引力,选择的题材至关重要,财经新闻更是如此,可以说,选题是报道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选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百姓关心的经济现象都市报扎根于城市,服务对象是众多的城市居民。
说起贴近性题材,莫过于城市新发生的经济现象。
大如城市规划和大型工程,小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百姓关心的事情,都具有服务性。
对于这类新闻,不能简单罗列数据和专有名词,也不能一味地由官员和专家介绍,都市报的财经新闻里应该有普通人的身影,他们或参与事件,或被事件影响,他们的故事将能更生动地表现经济事件。
例如,2010年3月底,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宿州路入口的肯德基突然关门了,而此前生意一直很火,因此很多市民感到奇怪。
随后,《新安晚报》刊登了一篇报道《闹市肯德基突然关门》,记者深入调查后找到了肯德基关门的原因:房租涨得太高,肯德基也承受不起。
文章中,记者实地探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市民的反应、房东的态度、业内人士的说话,不仅全面展现了事件的前前后后,还点出了步行街区域商家的生存现状,将市民关心的经济现象和城市经济环境糅合到了一起。
都市报评论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趋向探索
随着我 国媒介市场 的深入发 展 ,报刊 的评 论版 面和报刊 的评论 文章数量都在上升 ,尤其是逐步成 熟的都市报评论 ,
此后的近几年 ,以“ 时评” 为言论版的都市报如雨后春笋 版纷纷面世 ,“ 言论版热” 成 为都市报评论 的显著特征,有些
华西都市 它 以面向居 民,焦 点都 市生活 、市 民生活 为特 色而越来越受 报纸甚至 以在言论版 中获得 了极 高的声誉 ,比如 《 报》 的“ 时评” 版 ,语言犀利 ,评论 的时新性和观点的独特性 到受众 的欢迎 ,都市评论 以社会新闻为 内容,文 字通俗易懂 , 吧” 为言论版的 观 点鲜 明,并带有浓厚 的本 土化色彩 ,是 都市报中 比较重要 在受众心 目中逐渐升温 。还有一些都市报 以“ 吧” 里容 易畅所欲言之意 ,如 《 武汉晨 的一 个组成部分 。相对 而言 ,能够彰显报 纸的立场和定位 , 名称 ,取人们在各种“ 说吧 》。 是新 闻宣传工作 的另外一个组成部 分,它理所当然应该成 为 报》 的 《 都市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分从都市报评论 的崛起 、都 市报的特点 以及都市报评论表达公 民诉 求的作用 来分析都 市报的发展现状,在第 四部分,本文对都 市
报 的趋 向作 了一些探 索, 旨 在 为都 市报评 论未来的发展提 出几 点建议 。 关键词:都市报;评论 ;公 民诉 求;趋 向
中图分类号 :D6 0 9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0 5 — 0 0 4 1 — 0 2
论/ 来 信 》版 ,A 3版 开 设 了 《 评论》版 。
与读者的生活语言相贴近 ,使读者感觉亲、感觉熟。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5 作者简介 :邬粉粉,女,陕西 师范大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硕 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应用 新闻学研 究。 41
都市报时评与公民话语权研究——以《华商报》时评为个案
都市报时评与公民话语权研究——以《华商报》时评为个案季慧娟(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时评是当今媒体评论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文体,近年来活跃在各大媒体版面中,形成了第三次“时评热”现象。
新时期的社会政治文明建设明确要求保障公民的话语权,积极扩大公民参与,及时反映公民诉求。
因此,关于时评特别是都市报时评、公民话语权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关注和探讨,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以《华商报》为研究个案,选取《华商报》关于动车事故的系列评论。
浅析都市报时评与公民话语权的关系,探讨都市报时评如何为公民言说搭建话语平台,并针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都市报时评公民话语权《华商报》时评一、研究方案(一)研究对象、研究样本的确定本文选取(华商报>时评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都市报“家族”之中,<华商报>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之一,它始终坚持以“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为办报宗旨。
华商报评论更是一直秉承新闻专业主义,自觉承担媒体社会公器的角色,在遵循基本的普世价值下,监督公权,议论人心,为公民发表言论、表达意见搭建了一个开放的话语平台。
选取<华商报>关于温州动车事故的系列评论为研究样本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一事故伤亡重大,社会反响强烈,矛盾冲突直指近年来备受关注却又蕴含危机的“中国速度”,折射出经济高速发展下中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第二,事故发生后,《华商报>评论部认识深刻,反应敏锐,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每天持续刊发评论,从各个角度全方位阐述了动车事故的重大意义。
所以,本研究选取了(华商报>从2011年7月25日到7月30日[11连续六天、共计40个关于动车事故议题的评论文章为研究分析样本。
(二)研究方法的选取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
都市报闻评论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报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对策【摘要】近年来,各地的都市报对新闻评论也日益重视,但是,一些都市报中,新闻评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现在:一些新闻评论没有抓住当下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些对其定位不准确,把新闻评论当做了报纸的附属功能等等。
因此,正视都市报中新闻评论所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是促进都市报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都市报新闻评论对策近些年来,我国都市报在媒体市场上的持续下滑一直是业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各地都市报之间的恶性竞争,都市报内容的娱乐化、同质化等现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内容瓶颈成为阻碍都市报发展的严峻问题。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纵观都市报的发展,除了少部分报纸,大多数都市报中的新闻评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文试从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出发,浅析新闻评论在都市报中的现状,探索都市报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提高其品质的策略。
一、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新闻事件的本体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形式。
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
简单来说,新闻评论是针对具有现实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评论、见解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具体说来,新闻评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针对性强,具有新闻性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
所谓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新闻评论关注的是当前的事件,它必须快速且及时地评论最新新闻事件,引导舆论导向。
第二,新闻评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要求针对目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评论的对象都是客观的、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所反映的问题,也是受众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评论要一针见血,避免无病呻吟。
2、观点清晰,具有特定的政论性新闻评论属于评论性文章,以说明道理、看法为主要目的,重点从所讨论问题的思想或伦理的角度入手,来分析探讨相关问题。
3、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且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策界限和是非标准是严格且规范化的,严禁片面性和绝对化。
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综述
作者: 李静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出版物刊名: 今传媒
页码: 43-4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都市报;新闻评论;南方都市报;综述
摘要:本文立足于都市报的发展,把都市报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当前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梳理,以探讨现今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倾向,力图从中获得都市报新闻评论发展的偏重和欠缺。
通过分析可知对于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很多且分析比较全面,这是它的优势,对办好都市报新闻评论具有深远的意义。
除此之外,可发现其中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的研究较少,而它与舆论监督和公众领域建构的结合也有可研究之空间。
地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初探
地方都市报深度报导的选题策划初探
最近几年来 , 深度报导不停遇到地方都市报的喜爱, 但是过去关于深度报导选题的研究都是站在传统和宏观的角度, 将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合在一同来谈,
并无考虑到地方性都市报在实质操作中的详细状况。
地方媒体因为财力物力、
影响力范围以及自己定位等等要素, 实质上没有直接参加全国性重要选题的能力
和要求。
所以在关注范围有限的状况下把深度报导做得真实有深度、有硬度就是一件
需要好好思虑的事。
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地方都市报, 内容剖析法、深度访谈法和
察看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笔者借助框架理论研究了《春城晚报》、《都市时报》
这两家云南都市报的深度报导, 试图找出地方都市报在深度报导中的选题思路、
影响选题的原由并提出相应的选题策略。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研究意义、相关的理论支撑以及本
文采纳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春城晚报· 深度报导》、《都市时报· 奔腾杂志》从题材种类、
题材地区散布、题材表现的价值观和表现题材的视角这四个维度进行的剖析和对
比 , 得出两报有三个同样的选题框架和两个不一样的选题框架。
第三部分是从
外面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体 / 集体层面商讨影响深度报导选题的要素。
第四部分针对前方提出的影响要素商讨了相对应的策略 , 并为地方都市报深
度报导的选题供给了“找寻国内外热门与当地的关系;从动向新闻中发掘线索,
追求第二落点;重视策划性选题”的建议。
关于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都市报成为了现代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报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何研究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特征和风格;
2. 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的问题与挑战;
3. 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改进的策略。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对当代中国都市报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其新闻写作风格的变化和特征;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当代中国都市报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认知和评价;
3. 案例研究法:选择几个代表性的都市报进行具体案例分析,从中找出新闻写作风格的不足和改进之策。
五、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分析当代中国都市报新闻写作风格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都市报的新闻写作质量,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倾向研究的开题报告
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倾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今天的社会舆论环境下,新闻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引导公众舆论方向方面,新闻语言的作用更加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传媒行业的竞争加剧,一些新闻媒体逐渐将“引爆”字眼作为卖点,突出“煽动性”、“刺激性”、甚至“暴力化”的新闻报道。
这些报道常常带有明显的语言暴力化倾向,长期积累可能会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损害公众形象和人格尊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目前,陕西省内都有许多主流的报纸,其中许多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效果,不断采用新闻语言暴力化、低俗化倾向,导致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研究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倾向,对于加强媒体自律,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全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预计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倾向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其对公众价值观、青少年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2. 分析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语言暴力化倾向的主要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 对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的监管措施进行研究,考察相关法规、制度、标准等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4.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探讨公众对于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问题的认知程度、态度以及对其治理的建议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陕西都市类报纸新闻语言暴力化倾向的现状和表现形式,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新闻语言暴力化问题,并为媒体监管和新闻报道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此外,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有望为改善新闻语言暴力化问题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为媒体自律和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探析晚报、都市报新闻评论现状和问题--以《齐鲁晚报》为例
探析晚报、都市报新闻评论现状和问题--以《齐鲁晚报》为例火琳
【期刊名称】《新闻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6(0)11
【摘要】网络媒体迅速、及时发布新闻的特点使纸媒在争取最先报道和独家新闻时丧失了优势。
纸媒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内容和深度上下功夫。
本文以《齐鲁晚报》评论专版为例,以内容分析为方法,从评论类型、情感强度、评论角度和针对的群体等四个方面对2015年《齐鲁晚报》全年的评论文章进行统计,以描述我国晚报、都市报新闻评论的现状。
结果显示,晚报、都市报新闻评论存在主观色彩偏强、评论挖掘不深、说服性不足的缺点。
【总页数】2页(P326-326,335)
【作者】火琳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2
【相关文献】
1.山东地区晚报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与报道现状--以《齐鲁晚报》为例 [J], 邵薇;
2.对新闻评论舆论监督作用的实证研究——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为例 [J], 宋依吟;张芳圆
3.数字化时代都市报的智慧融媒体转型探索——以《齐鲁晚报》《华西都市报》为例 [J], 王瑞光
4.晚报实验新闻的发展困境与突破--以齐鲁晚报《晚报实验室》为例 [J], 徐超超
5.论晚报同质化下的晚报竞争力提升——以《齐鲁晚报》为例 [J], 李成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第二代都市报生存与发展以河南商报为例的开题报告
论第二代都市报生存与发展以河南商报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在报纸行业,不少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停刊或减少发行的局面。
但是在这个不利的环境下,有一批报纸能够稳步发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批报纸就是“都市报”。
都市报是通过多种形式将城市文化、生活、新闻和消费信息融合在一起,服务于城市居民及城市化的时代特点而诞生的一类媒体。
它具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度和强烈的商业触觉,突破传统媒体局限,以轻松、亲民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深受都市白领、年轻人的喜爱。
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大量的都市报,其中就包括河南商报。
河南商报成立于2001年,是河南省第一份都市报,也是河南报业集团旗下的一份报纸。
自成立以来,河南商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特色。
目前河南商报已成为河南省影响力最大的城市综合类报纸之一,并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典型案例。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拟以河南商报为例,结合其发展历程、市场定位、新媒体拓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第二代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变革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报业已经从纸张时代转变为数字时代,都市报对于媒体的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河南商报的发展历程和市场品牌定位,分析第二代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其发展战略,为其他报纸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同时,本文还有以下意义:一是加深对都市报的了解。
通过研究河南商报的发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都市报的特点和亮点,反思传统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和经验。
二是研究都市报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分析第二代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对于整个都市报行业有指导意义,并能为业界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
三是探讨数字时代下的媒体发展战略。
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媒体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冲击,而都市报身处这个变革的前沿,它的发展经验和战略,对于其他传统媒体加快数字化建设,也有技术理念上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报评论的选题研究作者:卢鑫来源:《今传媒》2013年第08期摘要:以市民为受众的都市报,新闻信息多是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相应的,都市报评论也应该有效监督本地的公共权力,本文将对都市报时评兴起的原因、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都市报评论的选题;异地化;批评;本地化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17-02作为报纸灵魂和旗帜的新闻评论是表达立场和观点最直接的手段,观点明确、集中、直指要害、有效承担监督公共权力的社会责任,是极其有力的传播形式。
由于传媒竞争加剧,报纸需要在深度和观点上做文章才能赢得受众。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与言论都是混合编排,这体现了报社的立场和舆论导向,但对新闻的客观性是非常不利的。
都市报把新闻与言论分别编排,增设时评版面,一方面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言论在报纸中的地位,凸显了其言论空间。
选题是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对都市报来说,选题多与市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
能够体现报纸言论特色的就是选题,若评论选题大致相同,人云亦云,那么都市报的言论版也就淹没在信息海洋中,因此说研究其选题的兴起和存在的问题时很有必要的。
一、都市报评论兴起的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开设时评版,报界掀起新闻评论的热潮。
全国各大城市与地区的都市类报纸都陆续增设时评版——北京的《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上海的《东方早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西安的《华商报》,郑州的《大河报》,长沙的《潇湘晨报》等等,同时也有一批新闻评论写作人员及与报章联盟的知识分子涌现出来,这表明当今社会语境下我国的民众增强了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形成了一种“公民写作”的盛况。
那么都市报评论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呢?社会进步,民主发展,多元宽容的舆论生态环境的形成为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发展营造了健康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与革新对媒体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媒体不仅要快速更新信息,更要提供时效性快、思想性强、可读性高的见解独到的“独家言论”,大多数都市报开设新闻评论版,强化评论,是基于以下认知——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之上的新闻解读之争[1]。
因此,一批具有思想性和建设性的都市报评论随之而生,这些评论以差异的视角来审视新近发生的一些重要的、重大的新闻事件,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了衡量都市报品位的标尺之一。
二、都市报评论选题的特点在新闻评论的写作或制作过程中,选题是第一道工序。
选题的及时与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评论的质量和成败。
一般而言,都市报对市民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体育等领域的话题进行全方位报道,能够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都市报的时评版若能形成一个观点的意见自由市场,这对都市报本身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都市报评论版所设议题与受众的相关度越高,其受关注就越高,议题设置的效果就越好。
观察近年来的都市报评论,会发现其选题有以下特点:1.贴近民间视角。
都市报时评平民化体现在作者的平民化。
队伍的多层次化则是保障平民化视角的的重要基础,评论作者从以往的传媒界人士扩展为一般职员、普通市民等各种职业的人群,形成较合理的时评作者队伍。
平民化还体现为都市报是市民化的报纸,以平民的立场和视角,用平民可以接受理解的方式发表言论,关注普通人关注的热点,注重从人文、人性的角度去寻找热门话题引导舆论。
2.与新闻捆绑。
评论大多是以新闻报道为由头,新闻信息成为评论写作的主要来源。
这要求评论一方面要保持时新,另一方面又要在以事实为基础的前提下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纵观评论的发展规律,不管未来其内容和形式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有一点不会变化即它须以一个或几个新闻事实作为评论由头或是论据基础。
3.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对都市报来说,受众是其衣食父母,因此选题多聚焦市民生活,选取与他们有着切身利益的信息进行评论。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受众更希望通过媒体实现自己的“传媒接近权”,而时评正好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意见论坛,为各个阶层和群体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草根阶层可以在市民化报纸上发声,民众声音可以得到释放,形式与话题的多样化促使舆论的宣泄功能得以实现,思想也在观点的碰撞中得到提升,“思想进步可能就孕育在不同之中,而相同只能让我们停留在原地”[2]。
三、都市报评论选题存在的问题都市报评论的议题设置丰富,从政府执政到市民生活,从舆论监督到公民利益、从文化教育到经济市场等多个方面,其在传达民情、监督社会、舆论引导、建构社会文明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异地化的都市报评论的选题偏多,不利于对本地的监督选题的过程即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论话题和内容的选择,对评论者而言,取决于评论者本身的价值观;但对媒体而言,由于媒体的目标定位和受众对象的差异,评论选题通常呈现出不同的报道范围和立场态度,实际上,确定评论选题的过程,就是媒体寻找和读者契合点的过程。
都市报是高度市场化的报纸,多在本地范围发行,是否为读者所接受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发行与生存,因此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一切传播产品应该坚持“受众为本位”的传播理念。
就目前市面上的都市报评论版的选题来看,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时评的选题一般是本地化与全国化相结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是一种较理想的状态,但如今“胸怀全国”更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通俗的来说即,都市报评论多是针对外地的或是全国性的事件,对地方问题不加报道,对外地的新闻事件穷追不舍、高谈阔论,而本地的负面新闻,评论选择沉默,哪怕当地的某一新闻事件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大事件,当地评论版依然一片空白。
当然,我们承认这与媒体现有的舆论环境有较大关联。
搜狐星空主编赵牧在《天边的大事与身边的恶》一文中指出:“身边的恶虽‘小’,制止却难;天边的事虽大,表达义愤却很容易,也没有人身危险”[3],这表明新闻的异地监督现象甚是常见。
事实上,一些报纸为了不惹麻烦,不得罪领导,对本地的新闻往往不敢或不愿发表批评性评论,多是隔岸观火。
殊不知这样评论的监督性名存实亡。
《纽约每日新闻》社论版编辑古德温指出:“指望无名小镇和布鲁克林忙碌的读者费力地读完一篇分析法国工人罢工的长篇大论,——这不仅是在浪费时间和版面;这是彻头彻尾的愚蠢。
[3]”都市报要借助评论版的舆论监督使命来维护本地的利益,通过评论让当地公众最大程度地知晓与评说,以建设性的评论指出问题所在,督促其改正,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揭露批评指责性的时评选题偏多,不利于公众情绪的疏导时评作为现今媒体竞争的一个指标,在深入挖掘新闻信息,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新闻事实,促进社会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时评被热捧的时代应做些冷静思考。
都市报时评在针砭时弊、惩恶扬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时评中的揭露批评指责多了,可能导致舆论监督的异质化,过多的负面报道会对公众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还会让人产生刻板印象,好像中国社会每天矛盾和问题重重,好像中国官员都有经济问题,好像政府做出的决策都不利于市民生活,这潜在的传播效果是新闻时评应该避开的。
都市报时评要掌握好平衡“点”与“度”。
都市报时评不能一味批评,要批评与表扬兼顾,既有批评,又要为民鼓与呼,弘扬社会正气;更不能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过量揭露异质化的丑恶,而应把敢言揭露和善言相谏统一起来,在揭露问题时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可行可操作的措施,营造社会和谐发展的氛围。
四、如何做好都市报选题都市报的选题多是当日或者昨日全国重大新闻,虽然及时的对这些重大新闻做出解读有助于受众了解这则新闻背后的原因和事情的性质,但是作为一份都市类报纸,其有明显的地域性,选题上应该有明确的倾向性,多刊载发生在本地或者发生在外地但与本地密切相关的信息。
(一)评论选题有地方性,语言有地方特色都市类报纸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特色、风俗习惯,更能向其他地区宣传本区域的传统文化,新闻评论带有地方浓郁色彩。
根据新闻学理论可以得知,地域上的“接近性”会直接影响受众的阅读选择和兴趣,对本地读者而言,他们最期待看见的是对自己所在地区的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评,如果都市报评论总是舍近求远,对本区域的问题避而不评,势必会影响其发行量。
都市报自身的时评也决定了都市报评论要本地化。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3]”评论本地化,才能最大程度的监督当地的权力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才能让当地的公众最大程度地知晓与评说,从而促成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都市报评论实现了本地化,才能更好的表现评论的言论力量。
尤其是独家报道的社评,会使报道和社评产生互动,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和价值。
当然这也会有较大风险,但也会较快的收到回应。
(二)构建多元的宽容的言论空间,完善监督类评论的写作手法在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功能越来越突出,评论要多些理性,少些过激。
过激的言论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目前有很多时评,针对外地时,多批评指责,对本地却很少涉及。
实际上,新闻评论对于舒缓和化解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引领受众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挥着巨大作用。
新闻评论涉及到外地时,要尽可能淡化批评指责的色彩,要心情气和的表达态度,这样除了会让批评对象容易接受意见,同时也会让自身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批评掺些“建设性”。
除了对丑恶现象的简单批评,对并非有意为之的事件,批评的同时要提出点建设性意见。
这样既为批评对象提供解决思路,也加强了时评的深度。
再次,市民身边的小事不小,很多被编辑放弃的关于市民身边小事的时评,其实比那些泛泛而谈的外地评论更能引发市民的共鸣。
第四,批评与表扬的都市报时评的选题均衡搭配。
若已经发了较多的批评性时评,不妨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表扬性的正面时评来舒缓压力。
参考文献:[1] 刘家伟.建立起对理性的“强烈信赖”——新闻评论批判性辨析[J].新闻战线,2005(3).[2] 李大同.说说《冰点时评》——向我们的处境发问(代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3] 李天伦.时评本地化漫谈——《南方都市报》社论的启迪[J].新闻记者,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