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后进生典型材料
帮扶转化后进生的成功案例汇总(4篇)
帮扶转化后进生的成功案例(一)一、转化对象三年级(85)班学生梁嘉是我们班典型的“后进生”。
留守儿童,现和爷爷住在一起。
他学习懒惰,作业马虎潦草,经常偷抄别人的作业。
他平时还喜欢捉弄同学,因此同学们不愿跟他交往。
二、转化过程通过观察和了解,梁嘉的懒惰傲慢、不合群,来自于他缺少家庭教育,老人对于他过分溺爱。
针对梁嘉的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
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
对此,我因材施教,让他背简单的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
2.对他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他实现目标。
我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他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
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
果然,他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比以前进步了。
3.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他声音洪亮,我有意识地安排他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
在课堂上让其背诵古诗,我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让他在同学中也能够获得最为基本的尊重。
使他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
4、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这样会使他们改变更快。
在梁嘉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同时,我鼓励他把自己的体育特长发挥出来,积极参与学校的运动会,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和班上的几个短跑健将交上了朋友,促进了他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转化结果梁嘉同学作业独自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兴趣很浓厚;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和同学友好相处。
帮扶转化后进生的成功案例(二)一、转化对象三年级(85)班学生欧伟是一个学习和品德双后进生。
二、转化过程(一)发现亮点,及时表扬欧伟同学性格外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每次的作业都马虎了事,学习习惯很差,故意弄坏学校公共物品,平时父母管不住,让老师非常头疼。
后进生转化典型案例
后进生转化案例我校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
这就形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
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能力、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
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
一、个案背景:1、个案的基本情况小欣,女,12岁,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
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都会有逃离现象。
平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
同学们讨厌她的习惯、做法,看不起她,在她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
2、个案的家庭情况父母都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她们经商的缘故。
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分析通过教学观察,我发现小欣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
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
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
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有学生曾说过:“老师面前要装乖,父母面前要争辩,老人面前要耍赖。
”2、集体的排斥在班里总是很显眼,经常跟同学吵架,作业不认真完成,值日的时候先逃走,上课做小动作……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转向她。
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她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她对自己也失去信心。
作为一个11岁的少年,不能被她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在生活反面极其宠爱,但对她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翁坪乡中心小学优秀留守儿童典型材料(1)
翁坪乡中心小学优秀留守儿童典型材料——记翁坪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副班长兼纪检委员曾佳佳同学曾佳佳,女,现年12岁,就读于翁坪乡中心小学五年级,担任副班长兼纪检委员。
曾佳佳同学家住翁坪乡翁秉屯村,现今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原先一直跟随父母在浙江生活,由于学业,于2011年回到翁坪乡中心小学读书。
她的父母由于要维持生计,未同她一道回老家,曾佳佳同学便成了留守儿童。
曾佳佳同学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
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她遵守纪律,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她能很好的适应独立的生活,在家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坚强的为家撑起一片天。
她是一名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曾佳佳同学学习刻苦努力,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每段时间她都会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奋力拼搏。
学习上,她求知欲强。
课堂上,她听讲十分专心,发言积极,她敢于提问,也善于质疑,对所学知识都能理解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有时看了之后,她也会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从而很很好的巩固自己汲取的知识。
平日里,她也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倡议活动,她认为读书会使一个人的思维更加灵活,对生活也会更富有爱心。
正是有了这些书的陶冶,才使她懂得了许多处世做人的道理。
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便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茅。
曾佳佳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荣获过学校“学习进步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等称号。
在诸多荣誉面前,她从不骄傲,始终坚信“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不断努力,争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尽职尽责,能力出色曾佳佳同学是被同学们推选为副班长的,还兼任纪检委员,虽然是外表娇小可爱的小女生模样,可是她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出色的管理能力。
第七中学留守儿童典型教育案例分析
第七中学留守儿童典型教育活动案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是新时代产物下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是因为父母经常在外打工挣钱,没法管理,而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同时又管理不了这一部份学生,致使他们的监护中心出现了“缺位”的现象,是导致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
所以做好留守儿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留守儿童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注意留守儿童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留守儿童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对我班的一名留守儿童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杨月月班级:六年级性别:男年龄:13岁二、学生的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完成作业要么不按时要么敷衍了事。
2.性格情绪化,固执。
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
4.生活自理和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动脑筋。
5.主要原因是由于从小在姐姐和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缺少教育。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杨月月同学是我班六年级学生。
在他5、6岁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从此和家人失去了联系,杳无音讯,留下他和比他大一岁的姐姐,从此姐弟俩就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虽然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呵护,但他得到了奶奶和姐姐的宠爱,有好吃的先给他,有活也不用他干。
久而久之,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和强烈的逆反心理。
有事,他不愿和别人沟通,更不愿别人怜悯他。
他做事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了逆反心理,学习上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4篇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1篇一、案例.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四年级,班里二十多个学生中,有十几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小颜,“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颜的父母在小颜两岁时就出外打工了,一年只回来一次.小颜交给他奶奶看管.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而且本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不高,觉得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小颜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他也因此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他的父母要是一听说他学习成绩差,就打电话把他痛骂一顿.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很多老师也认为只要他上课时乖乖坐着不吵闹就好了.二、措施.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他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1.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免发生教育的“短路”.我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通过聊天,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他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她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同时跟他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他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给他父母打电话或者聊qq,把小颜在学校的表现跟他们汇报,并跟他们商量对策,告诉他们对小颜要多鼓励,少批评.有一次,小颜在作文中写到:“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也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呆在我身边.”我知道他想念妈妈了,我特意带他到家里跟他父母视频聊天,看着他们激动地脸庞,听着他们亲切的话语,连我都感动了.2.倾自己之所爱,搭起信任的桥梁.真挚情感是在心灵的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达到这种默契.面对这个孤单的背影,面对这张落寞的脸庞,又怎忍心对他横眉立目严加呵斥,即使出现令你不愉快的一幕,又能狠下心来去惩罚他么?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你是他的老师,如同他的母亲,你应该帮助他.”于是,我经常找他聊天,聊天的内容不拘限于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有一次他发烧了,我亲自把他送到卫生院,陪他做检查,打针,倒开水给他吃药.他的生日,我给他送一件他喜欢的小礼物,还请全班同学和他一起过生日.这一天,他流着泪说:“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别人吃蛋糕,今天我也能吃到蛋糕了.谢谢老师和同学们!谢谢!谢谢你们!”听了这句话,我知道我的努力没白费.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他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他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3.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让儿童教育儿童”的原则,很有见地,揭示集体教育的巨大作用.班级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在于使这个大家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缺乏爱的“留守儿童”,更应该让他们在班级里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童在集体中自然受到教育.我利用晨会,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玩耍,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针对他的情况,我还特意举行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想对你说……”,我还“偷偷做了手脚”,私底下跟几个同学说好在班会时对他说一些喜欢、他鼓励他的话.从这以后,他跟这些同学特别亲近,在下课或者活动时,常听到他们叫:“小颜,快来呀!”经过家长和我以及同学的努力,小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还能常常见到他高举右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在操场上还经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爱的阳光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2篇我们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才上七年级就开始吸烟,所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
用爱心铺就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材料
用爱心铺就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记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徐懿同志有一位普通的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他扎根于山区教育事业,把青春和爱心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学校,把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留守儿童身上,殚精竭虑为孩子们营造温馨的家园,用爱心为留守儿童铺就宽广的成长之路。
他就是单龙寺乡中心学校的教导主任——徐懿老师。
体贴入微,他是每个儿童的“代理家长”单龙寺乡中心学校所在地理环境特殊,地处大别山区深处,学生家长为了生计,很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当“留守儿童”还是陌生的词语时,徐懿老师就开始了自己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他都要到每个学生家庭走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性格特点。
针对留守儿童成绩欠佳、逃学迟到普遍存在的情况,徐老师利用晚上时间经常到这些孩子家中去转转,对于需要辅导的孩子予以辅导,成绩太差的进行补课。
有迟到现象的看一下是因为家里做饭晚了;还是学生在路上玩了。
如果是因为家里做饭晚了,就叮嘱家长注意按时做饭;如果学生在路上玩了,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后改正。
逃学的学生则与其谈心让其认识自己这样做不对,以后改正。
徐老师还注意留心他们生活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尤其是冬天大多数留守儿童家里是靠碳火进行取暖的,每到一家他都会向他们宣传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如何自救。
由于徐老师的细致关照,孩子们的学习得到辅导、生活上和思想上没有负担,自然个个十分开心快乐,在外务工的家长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为了弥补学生在亲情上的缺失,徐老师把自己的手机变成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的“热线电话”。
在他的手机上,80%的电话号码都是学生家长的。
即使学校后来设置了专门的亲情电话,学生和家长依然习惯于用徐老师的电话来进行联系。
家长跟徐老师打电话聊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就觉得心里踏实放心,徐老师对频繁转接电话也从来不觉得厌烦,也没有因为话费支出大增加而有什么怨言。
有时因为学生的事需要与家长联系,他也很少用学校的办公电话,因为用自己的“热线电话”已经成了习惯。
农村高中留守学生中的后进生的转化案例
到此我意识 到颜 理 的行 为 、 思想 和心理应该 与他是 “ 留守学生” 有关 。 农村 “ 留守学生” 存在一定 的心理 问题 并不为怪 , 往不 良行 为 、 想和 心理很 容易 促使 他们 往 思 成为后进生 。为此 , 我窃喜 : 颜理应该是能转化 的。
2转 化 策 略 及 实 施 .
那什么是 “ 进生 ” 后 呢?从 人 的全 面发展 角度看 , 后
进 生是指身体 和心理两大方 面素质 发展失衡 的学生 ; 从 多元 智力理论 角度看 , 后进 生是指 多元智力 中与学 习相 关 的智 力较差 的学 生 ; 心理 看 , 从 后进 生是 耐挫 能力 相 对较 差 的学 生。简单地说 , 后进生是 指那些 在思想 品德 和学 习方 面都达 不到 培养 目标 的学生 。在 实 际的教 育 中 , 进生 又大致 可 以分为 两种 , 后 即思 想和 成绩 都差 的 “ 差生” 只有成绩差 的“ 双 和 单差生 ” 。 以下 是我 在教 学 中转化农 村 高 中留守学 生 中 的后
根据 颜理 的表 现 , 结合 有关 的转 化先 例 , 我制 定 了 转化颜理 以“ 、 、 、 、 ” 严 诚 爱 宽 实 为基本原 则 , 以思 想上引 导、 心理上疏 导 、 情感上开导 、 行动上 找闪光点 为转化 的 基本方法 。 首先 , 严 ” 当头 ,宽容” 以“ 字 “ 心态对 待之 , “ ” 用 诚 和 “ ” 爱 感化之 ,务实 ” “ 的态度转化他 , 恒 ” 以“ 字跟踪他 。在 收集 了颜 理的种种违纪情况 和不 良的行 为后 , 就多次 我 找颜理谈话 , 诚恳指 出他 的不足 以及 由此引起 的不 良影 响 。他承认后 , 我从就事论 事 的角度严 厉批评此 类违纪 行为 , 自我批 评监管不 到位 , 也 宽容他 以前 的过 错 , 明 但 确表示 要 帮他改过 自新 , 后严格 要求 他 , 帮 他分析 今 并 原 因 : 同学态度 不好 , 于 只喜 欢 只跟高 年级 同学交 对 源 往 , 屑 与本 班 同学交 往 ; 格 暴躁 , 不 性 可能 源 于 自己是 “ 村 留守 生 ” 缺少 管教 和约束 ; 习不好 源于 多种原 农 , 学 因 : 不慎 ( 交友 听信 到高 三努力学 习还来得及 )贪玩 、 、 贪 图享受 ( 多吃零 食 、经常使 用手 机上 网、不 分场 合 听 MP )上课不认 真 、 没有充分利用时间预习和 复习 ; 3、 课后 严 重违反 学校纪 律 , 源于思 想上 不重 视校规 校 纪 , 校 对 规校 纪认 识不足 ……然 后再和他 一起讨论 改正 的方法 , 具体 建议 是 : 多与本 班 同学 真诚 交往 ; 积极 参加 班级 活 动 ; 不需要 的电器拿 回家 , 把 把更 多 的精力 放在学 习上 ; 正 当花钱 , 当买零 食 ; 格遵 守学 校纪 律和课 堂纪 律 适 严 总之 让老 师 、 同学 和他 自己共 同监督 , 只要 他有 不 良现象 , 我都及 时找 到他 、 纠正他 、 醒他 , 提 让他 感觉 我 时刻在他 身边 , 时时关怀他 。 其次 , 用班集体感化他 。 理事发后 , 要利 颜 我要求班 干 多开 展丰 富 的班 会及课 外 活动增 进 同学 间的交 流和 了解 ; 同时也招集 了颜理 的同宿舍 同学 、 同桌 同学 , 要求 他 们 主动与颜 理交 往 , 帮助他 学 习 , 助他走 出孤 独 的 帮
优秀留守儿童事迹材料范文(19篇)
优秀留守儿童事迹材料范文(19篇)优秀留守儿童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9篇)优秀留守儿童事迹材料范文篇1“梅花香自苦寒来”—县“十佳优秀留守儿童”事迹材料张紫君,女,13岁,歙县小川乡小川村干田坞组人,现就读于歙县小川中心学校六年级。
母亲在生下她后就离家出走,她没有尝过母乳的甘甜,没体会到母爱的温暖,但她却在父亲、奶奶和老师的呵护关心教育下健康成长着。
在她身上,我们看不到留守儿童惯有的孤僻和胆怯,在她身上体现更多的却是乐观、开朗、勤奋和坚强。
只要一说起她,不论是家人、邻居、同学还是老师,无不竖起大拇指。
一、她是家人邻居眼中孝顺的好孩子自妈妈离开家后,全家的重担全都压在了父亲的肩上。
为了家里的.日子能过得好些,父亲把她交给了年迈的奶奶,自己则外出打工赚钱。
她跟随七十多岁奶奶生活,很小,便成了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她非常懂事,奶奶视她为掌上明珠,她更知道疼爱自己的奶奶。
放学回家的时间里她都会帮奶奶洗菜、扫地、做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奶奶一直患有高血压和手腿风湿毛病,每当奶奶犯病时,她就给奶奶端茶送水,用自己的一双小手给奶奶额头轻轻按摩,给奶奶捶背,以减轻奶奶的病痛。
前不久,奶奶终因过度劳累加上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每天放学回家之时,都要端茶送饭去给奶奶吃,跟她说会儿话,告诉她学校里发生的好玩新鲜的事情。
二、她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在学习上,踏踏实实,勤奋刻苦,求知欲强,成绩优秀。
她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所学知识都能理解掌握;在课外,总是认真完成作业,字迹端正清楚,从不轻易放过一个错字;碰到难题时,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直到弄懂为止;她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还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
她的辛勤付出,终获丰硕的成果,在即将过去的六个学年里,每回期中期末考试她的总分都名列班级、学校前茅,在寒暑假的“八个一”的读书征文活动中也多次获得殊荣。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材料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材料一、个案基本情况:郑松同学,男,16岁,其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整天忙于生计,无时间管教孩子,所以郑松同学是留守同学的典型例子。
二、问题行为概述:1、行为方面:(1)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厌学情绪,经常上课打瞌睡,学习成绩不佳。
(2)经常为自己的行为编造谎言,不够诚实。
(3)与同学关系冷淡,对课任老师不够尊敬。
(4)上网成瘾,经常偷偷溜出学校成夜的泡在网上。
2、学习方面: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困难就退让。
3、性格方面:自控能力比较差,行为散漫,有缺点或错误时拒绝承认,并千方百计找借口和理由。
与同学产生矛盾时表现冲动,只站在自己立场考虑问题,把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加在别人身上。
三、个案分析:我首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来他“双差”原因:1.谈话。
我找郑松同学进行了多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了解他对班级其他同学的看法,引导他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站在双方角度考虑问题;要求他要遵守纪律,上课要集中注意力;鼓励他认真学习。
每次说服教育之后,他在各方面会好上那么几天,不过之后又恢复原来状况,不能坚持下去,没有毅力和恒心。
2.和家长交流。
为了能摸清郑松同学为什么会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我请其家长共商教育之法。
家长说,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会教育小孩,而且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大多数时间只能跟孩子电话交谈几句,对孩子的教育,他们是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
3.找同学侧面了解情况。
同学对他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他好相处,有的则说他冷漠。
但是大家都有一个非常一致的看法,那就是他非常的聪明,往往在同学们遇到较难的问题,大家都束手无策时,这个班上不起眼的学生却往往能出人意料的解答出来。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带自己班的制图课,由于我是班主任,并且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他有所顾忌,制图课听的要多一些,所以成绩一直还算过得去,而在有些时候我讲到比较难的知识点的时候,我会提问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发现他脑筋转得比较快,能快速的反应过来。
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共7篇)
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共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留守儿童典型案例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篇一奇迹在爱心与呵护中诞生——留守儿童帮扶案例个案表现: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朱永杰,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
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年级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五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
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朱永杰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
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关爱后进生典型事例
关爱后进生典型事例第一篇:关爱后进生典型事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关爱后进生典型事例一个教师是否真正“转轨”,是否真正热爱学生,关键是看他是否真正偏爱、关心“后进生”。
班主任是“传道”、“育人”之师,然而转化差生,副班主任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俄罗斯有一名言: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就我们班而言,王涛、花诗平,陆宇鹏等同学比较懒惰,上课经常走神,羞于表现自己。
教学过程中我耐心面对,给他们足够思考的时间。
这正是考验一名人民教师是否有爱心、童心的时候。
我粗浅地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以“爱心”开启心扉,唤起信心。
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他们,我想法设法保护其自尊心,给差生以浓厚的师爱,既爱而显亲,又亲而取信,使他们树立起自尊、自重、自强、自爱的信心。
对他们的教育,少一点指责讽刺,多一点关心理解、爱护和帮助。
王涛家庭特殊,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经常不做家庭作业。
我鼓励他上课积极发言,多说话,多与同桌讨论。
一段时间后,他明显地开朗了,这次期中测试居然及格了!(二)引导后进生,正确评价自我,扬起理想的风帆。
许多差生,由于成绩差在班里被老师批评、谴责;被同学卑视、看不起,因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更是自我贬低,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小心培养,发现他们有了一点点进步,就1要先于其它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信心。
他们的闪光点需及时捕捉,否则,有可能稍纵即逝,或被众多的好人好事淹没不被重视。
我班花诗平妈妈精神失常,家中无人细心照料,衣服总是脏兮兮,还有一股异味,学生离他远远的。
但他读书很好听,在夸张地表扬之后,我鼓励他学着洗衣服,平时讲究卫生,一星期至少换一次干净的衣服。
他愉快的接受了。
(三)借助榜样的力量,使之得到上进的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身边各方面都有优秀的同学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但对于后进生榜样的选择要适当,层次不宜太高,否则,会使他们感到高不可攀,丧失信心。
关爱留守儿童后进生
关爱留守儿童后进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故土,远走他乡打工,成了农民工,而这批农民工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由爷爷、奶奶看管,于是就出现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教师又面临着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和留守儿童后进生转化这一项特殊的教育工作。
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引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
孩童以月亮来寄托对父母的相思,很容易使其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错误地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产生怨恨心理,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重度的有可能导致自闭症,成年之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心理辅导和转化工作呢?一、要多与家长沟通,转变家长观念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有爷爷奶奶看管,这些监护人由于年纪大,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大多数人也只有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
他们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第一位,认为只要平安长大就行,对于孩子学习的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等很少关心,任其发展。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低,认为农村的孩子能识几个字,长大了成家就行。
因此,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转变他们陈旧的育人观念,要求家长改变与亲子之间的心理沟通和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二、教师要倾注爱心,用爱去拯救留守儿童中的后进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这种亲情爷爷奶奶是无法给予的,这种亲情的欠缺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了性格缺陷,他们自卑、孤独,甚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到恐惧和厌恶,教师通过谈心、家访的方式,真心实意地走进孩子的心灵,给他们母亲般的爱,驱逐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挤压在心头的阴影;同时,在班上应该鼓励和支持这类学生多发言,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对于其取得的成绩给予公开的表彰,增强他们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让其产生自信的心理。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1XX镇XXX村XXX,男,19XX年6月出生,高中毕业,现在读一村一名大学生,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XXX村村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
XXX村共有1760人,496户,6岁以下的幼儿120人,6岁以上的儿童144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儿童的7%,共计19人。
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的现状与问题:1、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经理,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
2、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
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刘叟儿童孤僻、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较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示范行为失控。
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医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上进心不强。
20XX年在县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XXX村XXX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并配备了一台电脑,一部固定电话,每天星期天,XXX带领这些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占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或是打电话那种。
很多天没见,骨肉亲情相见的场面确实让人感动。
家长从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道德规范情况、健康成长情况,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可以请教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题目和一些开心的事情与家人分享,使得他们学习更有动力,生活充满着希望。
XXX除了帮助孩子们与其父母进行视频聊天,孩纸孩子们唱歌、跳舞、朗诵古诗、玩游戏,并且他自己也融入进去,与他们一起活动,有个村民路过聊侃地说你整天和一些孩子玩,也玩得有什么"劲"吗?XXX回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祖国的希望还靠下一代,哪一家没有孩子,大人都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玩,孩子们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不信你也来试一试"。
用爱激励留守儿童进步
毫 不冷静 , 经 常无故 旷课 , 成绩 始终 无法
孩子 。 ” 教 育 的这 种反差效应 告诉我们 : 对
为, 他直接影响小组的成绩。 这样 , 留守儿 提 高。 有时还 同老 师顶撞 ……老 师进 行 也 毫无 改变之, 。 留守儿童 后进 生这样一 个 “ 与众不 同” 的 童 后进 生会 自觉 学 习 , 不甘 落 后 . 其他 同 多次家访 , 分析: 对 这样 的学生我们若 没有足够
流, 以理 服人 , 以情 动人 , 直 到 打 动 他 为 止。我 相信 , 总有成功 的一天 。 案例二 ( 逆反心理型 ) : 案例 : 张君丽同学是我班 的一个 女学 生, 他从 小得不 到家长 的呵 护 。 稍 有错 误 就 受到家长 的训斥 打骂 , 久 而久 之 。 产 生 了强烈 的逆 反心理 , 你越说 , 他 越烦 ; 你越
迟 开的 “ 花朵 ” 沐浴 阳光雨 露 , 健 康成 长 。 我 作为班 主任 , 孩子 们 的“ 班妈 妈 ” , 因此 童 后进生 的转化 问题。 案例 一( 自由散漫型 ) :
身处地地 为留守儿童后进生考 虑 、 解决实
际问题 , 让他 时时得 到我 的温 暖。如安排 他: 课堂提 问 , 多激励他踊跃 发言 , 使其注
得不到 家庭 的温暖 。因此 . 他 常把这种心 态带 到学校 , 经 常和 同学 发生 矛盾 , 遇事
感 受到 自己在班上有 一席之地 。各 感叹 : “ 从 我 手里经过 的学生成 千上万 , 奇 温暖 。 K , 让 每一个 同学都感 受到 自 怪 的是 , 留给我 印象最 深的并不是无 可挑 小组 之间 P 剔 的模 范 生 . 而 是别 具特 点 、 与 众不 同的 己的重要 ,留守儿童后进 生更为重要 , 因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小学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工作。
在学校里,小明刚开始
适应不良,经常缺席和迟到,成绩也很差。
学校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措施帮助小明逐渐
改善了情况。
首先,学校与小明的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和困境,与家
长共同制定了学习和生活规划。
其次,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小组,由班主任、心
理辅导员和志愿者组成,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活动。
同时,学校教师对小明进行
个别辅导,将学习内容分解细化,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小明提高学习兴趣和
自信心。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缺勤和迟到情况显
著减少,并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绩进步。
典型案例二:小红是一名小学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她由奶奶独自照顾。
开始时,小红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学校通过多方面的教育
手段帮助她改善了状况。
首先,学校加强了对小红的关爱和照顾,班主任和同学经常
与她交流、关心她的生活情况和学习进展。
其次,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小组,为小红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她缓解情绪压力和困惑。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各种文
体活动,加强了小红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她的社交能力。
在学校和家庭
的共同努力下,小红逐渐变得开朗活泼,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
留守儿童优秀典型材料
留守儿童优秀典型材料第一篇:留守儿童优秀典型材料留守儿童优秀典型材料他,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一年之久;他,一个品学兼优、富有爱心的孩子。
他,就是我班徐寅宵同学。
老师喜欢他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同学喜欢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长辈喜欢他孝敬懂事、乐观开朗。
一、自强自立,顽强地学习徐寅宵生活在一个地少人口多的家庭,为了一家人的生活。
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下他与6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他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但他没有自卑,没有失去信心,用顽强的毅力承受着与他年龄并不相称的“责任”。
在家里,他学会了洗衣、做饭,自己照顾自己,有时还主动照顾奶奶;在学校里,他努力学习,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白天,他坚持到校,不迟到、不缺课;晚上,做好家务,努力完成作业。
虽然失去父爱是不幸的,但他靠顽强的毅力仍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老师夸他是个自强自立,有上进心的孩子。
二、家庭拮据,却拥有一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懂事的他知道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
他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总是鼎力相助,甚至是“慷慨”的。
同学笔坏了,本子用光了,临时急用,他总是乐于将笔、本子借给同学,不需任何感谢;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尽心帮助,不求回报;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他一颗纯洁的爱心。
三、严格要求,不忘积极进取,为集体争光徐寅宵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出色,令人赞赏。
更为可喜的是,他主动为班集体争光。
他主动要求担任班级卫生的监督员,管好班级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积极为班级争光。
去年春季运动会,他东跑一头,西跑一头,为同学们加油,鼓掌。
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失去父爱的孩子,能够这样乐观开朗,自强自力,积极进取,并有这样出色的表现,我们为他骄傲,祝愿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奋斗拼搏中飞得更高、更远……第二篇: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材料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材料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或经商,于是,农村学校就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
转化少数民族“后进生”案例分析
转化少数民族“后进生”案例分析黄自强,这是我们班典型的少数民族“后进生”,留守儿童。
2010年9月入学。
个子不高的男生,平时衣冠不整,12岁。
他两岁时,父母外出打工,他就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
他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他特别调皮,爱上网打游戏。
绝大部分调皮同学愿跟他交往,他与几个调皮的男生还喜欢捉弄他别人,欺负他人.所以他给人感觉比较调皮,学习上反应快,但就是没有学习兴趣,最主要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差,且比较懒惰,作业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黄自强存有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黄自强的调皮、捉弄他人,欺负他人,上网打游戏。
主要来自他的父母多年就外出,隔代教育所致。
现在这种与其他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他极想得到老师和家长重视。
留守儿童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心里包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他,加上周围一些人不良影响的反复作用,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时,他就不求助于他人了,不思进取。
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充足的信心,自然出现厌学这种状态。
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持续内化。
针对黄自强的情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
黄自强失去的是自我心理暗示,所以,必须先协助他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其他工作才能展开。
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协助下,我准备这样一步一步的协助他:首先:对他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喜悦。
平时情况也表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仍十分看重。
所以,针对黄自强的状况,我把有效提升他的学习成果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入点,具体做法为: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
根据对他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我发现他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不但在对知识的灵活使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因为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
家长学校转化后进生具体事迹
家长学校转化后进生具体事迹第一篇:家长学校转化后进生具体事迹家长学校转化后进生具体事迹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是学校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在教育发展中所关注的难题之一。
教育词典中,后进生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或是指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学业发展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心理学家也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
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
”的确,做了六年的班主任,面对课堂上30多双清纯的眼眸,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时时被感染,俯下身来,不时就有新的发现。
结合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家校教育结合来转化后进生的实践案例,作一分享的同时以求引发思考、探寻规律和形成对策。
一、改变家庭教育模式,与孩子良好的沟通,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案例:班里有个学生黄振胜,性格易怒、暴躁,经常和同学一言不和就会大打出手,并且每次都不计后果,有几次甚至把同学打伤,老师教育过,家长也承担了经济赔偿,但情况还是没有好转。
于是,通过家访后我发现,小洛本生就生活在一个暴力环境的家庭中,在家里,父亲常常动手打他,他和姐姐之间有矛盾也是用武力解决,这就使他养成了他用拳头解决矛盾的习惯。
在和小洛母亲的交流中发现,她非常宠爱黄振胜,在家里从不让他做任何家务,连袜子都是姐姐洗的,并且在家庭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尽量满足他的各种要求。
比如为了和同学攀比,经常问母亲要钱买这买那,母亲虽很无奈,但也不愿让他了解家庭的负担。
我曾多次试图和孩子的父亲交流,但父亲始终不愿出面谈论孩子的事,再和母亲深入了解后才得知,原来黄振胜的父亲一直身患重病,长期不能工作,并且家里的积蓄都已花在了医药费上,家里已经不能负担,正考虑是不是让父亲回老家去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后进生典型材料
我班的一个留守儿童——杨宽。
父母均外出打工一年之久;团结同学,老师喜欢听话,长辈喜欢他孝敬懂事、乐观开朗。
一、基础差,但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自我约束力强,
杨宽生活在一个地少人口多的家庭,为了一家人的生活。
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下他与读初中的姐姐——杨小方一起生活。
他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但有点自卑,对学习不积极,学习的兴趣不大,经常一个人在一起玩,导致性格内向。
二、因为家庭原因,懂事的他知道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
放学回家后,就和姐姐去做一点农活来补贴生活费用,在学校里从不惹事生非。
三、讲究卫生,虽然穿着有点朴素,但从来都是干净的。
因此在班上大家同学都尊重他,在利用班会课,作为班主任的我,也经常表扬杨宽同学,希望大家同学向他学习,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我们要学会照顾自己,注意安全,让自己的父母在外打工时操心。
平时在课余的时间中经常询问该同学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与之交流,了解该同学的心理想法及身体健康等。
总之,留守儿童这一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当今的科技,生活,现在教育的体制下,留守儿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想信一定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