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总结

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总结

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知识点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平坦。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风力作用【思考】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试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的外力作用和地貌。

提示:上游地区:侵蚀、搬运为主,多峡谷;中游地区: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下游地区: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三角洲。

材料一“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许多地貌往往鬼斧神工。

侵蚀作用是大自然的雕塑师,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精心“雕刻”,使大自然变得更加千姿百态。

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不同,影响范围、强度及地貌的影响也不同。

下面是三幅侵蚀地貌景观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上述三种地貌中,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列举常见的风蚀地貌。

②流水侵蚀作用包括冲蚀和溶蚀两种形式,三幅图所示的地貌是流水冲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冲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地区主要在哪里?提示:①图B常见的风蚀地貌还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②图A它对地貌的主要影响是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

图C其主要分布地区是高温多雨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材料二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海浪等沉积类型,类型不同,其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分布地区也不同。

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风不断地把地表沙尘、碎屑等物质吹起后搬走,等风速降低后,这些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地貌;当河水的流速降低后,水中的泥沙便逐渐堆积下来,在不同河段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下面四幅图表示四种沉积地貌。

(2)结合材料探究:①冰川沉积物和流水沉积物特点有何不同?②A、B、C三图中表示风力沉积地貌的是________。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课件(共15张PPT)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课件(共15张PPT)
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分析战斗机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体是静止的?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5.观察如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
车 相 对 房 子 的 运 动 情 况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D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1.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 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 D.从林中小鹿在奔跑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 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课件1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课件13张PPT

新知学习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C.固体传声快
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道: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够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煤油(25℃) 1324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在测距离时需注意的是:回声通过的路程为所测距离的2倍。
水(常温) 光的速度远大于声音的速度。
s=vt=340 m/s×0.
1500
铝(棒) 铁(棒)
5000 5200
不一定比在液体中大。
C.固体传声快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遇到大的障碍物时,会被吸收一部分,还会被反射一部分。
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耳朵所用的时间 历史上第一次测出空气中的声速,是在公元1708年。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新知巩固
【例1】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
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当游客在圜丘顶层
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 历史上第一次测出空气中的声速,是在公元1708年。
两位测量者分乘在两只船上,两船的距离为13847米,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两位测量者分乘在两只船上,两船的距离为13847米,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沪科版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2.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3.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4.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2.通过对物体长度的估测,掌握估计长度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秒表和手表测时间.【教学难点】长度的特殊测量;用秒表和手表测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秒表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学生观察下面的图,判断图中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否相等.再找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进行新课】测量单位师你能用桶量一量我们学校花坛水池中有多少桶水吗?学生(抢着回答):那要看桶的大小呢!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如果桶的容积小,则量的桶数多;如果桶与水池的容积一样大,则量的只有一桶水;如果桶的容积比水池的容积大,那还不足一桶水.师出现这些答案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桶的容积不同.师桶的容积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同,那要怎样才能统一测量的结果呢?学生(思考、讨论):桶的容积要一样,要有一个标准.师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师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板书: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师你知道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学生甲: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学生乙:比“米”小的长度单位还有“微米”(μm)、“纳米”(nm).师这些长度单位与基本单位“米”的换算关系如何?学生回答师板书.板书: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 1nm=10-9m长度各单位换算关系:(下图为记忆关系图)师你知道航海学家、天文学家使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与米的换算关系如何?学生:海里、光年、公里. 1海里=1852米,1千米=1000m,1光年=9.461×1015米.例题1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26cm=0.26mB.50m=0.005kmC.357mm=3.57mD.1.2dm=12mm解析: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结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26cm=26×10-2m=0.26m,故A正确;50m=50×10-3km=0.05km,故B错误;357mm=357×10-3m=0.357m,故C错误;1.2dm=1.2×100mm=120mm,故D错误.答案:A师你知道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比“秒”小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学生: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比“秒”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师这些时间单位与基本单位“秒”的换算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板书:1h=60min 1min=60s 1s=103ms1ms=103μs【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测量活动师通常我们测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测量工具?学生甲:刻度尺.学生乙:游标卡尺(如课本P19图2—15).师下面以前后两桌四个人为一小组,用刻度尺测书本的长度和宽度,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动手,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刻度尺如何放置,如何读数)和测量结果.学生分小组探究活动1: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度和宽度,教师巡回检查,给予指导.师下面请相邻的两个小组互相交流测量方法.并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学生甲:上台演示,说明用刻度尺测课本长度的方法,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师请每个小组报出测量结果……师为什么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如何读数.师肯定学生代表发言,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正确使用刻度尺(多媒体课件)(1)要明白刻度尺上不同刻度的含义:①零刻度:测量的起始刻度;②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③测量范围(量程):从零刻度线到这把刻度尺的最后一条刻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2)使用刻度尺前需要观察以下三个内容:①测量范围(量程);②分度值;③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所测长度上,与被测长度重合或是平行,不能将刻度尺斜放.②零刻度线磨损时,要将其他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这种方法称为“零点修正法”.③正确读数:一是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二是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要注意:a.在测量数据中,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值,是有意义的,它能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b.在实际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尤其注意“0”不能随意增减.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板书: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的位置.二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某一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且要紧贴被测物体.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与尺面刻度垂直,且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例题2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 、5.50cmB.1cm 、8.30cmC.1mm 、8.30cmD.1mm 、2.80cm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 ,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此物体的长度为L=8.30cm-5.50cm=2.80cm.答案:D.例题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mm ,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mm.解析:“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N 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出其总长度L ,则一个微小量的长度L D N=.例如测一页纸的厚度、细丝直径等.精确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2个铜丝直径总长度应读数为50.0mm ,细铜丝的直径L D N =50.032mm ==1.5625mm. 答案:50.0;1.6.师 可以介绍其他典型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例如:(1)替代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两端做好记号,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记号间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2)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同时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线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滚轮的周长,例如测量花坛的周长、跑道的长度.(3)组合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以用平移法来测量,依据几何“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原理.该方法适于测球体、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如下图:(2)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测量,那么时间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手表、秒表、电子表、钟等等.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停表,学会使用停表.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停表,获取大小表盘上的数字、刻度所表达的信息,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停表的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师以小组为单位,用停表测量一个同学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作好记录.各组成员分工合作,并互相交流.师能否制作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能否用这个“生物钟”来估测一个同学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学生讨论交流“生物钟”的制作方法:用数脉搏跳动的次数来估测时间,并将估测的时间与刚才用停表测得的时间相比较,进一步来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板书: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专业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多功能电子表.例题4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解析:(1)由图1可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一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9.0cm对齐,右侧在7cm和6cm之间,估读为6.6cm、6.7cm、6.8cm 都可以,所以物体的长度L=9.0cm-6.6cm=2.4cm、或L=9.0cm-6.7cm=2.3cm、或L=9.0cm-6.8cm=2.2cm;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8.4cm对齐,估读为8.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40cm-6.00cm=2.40cm.(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接着读大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秒,如果是前半分钟则就读0~30s,若为后半分钟读31~60s.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5min37.5s=337.5s.答案:2.4或2.3或2.2;2.40;337.5.【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误差(1)误差教师根据前面的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活动引导,让学生交流讨论体会到:在测量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称为误差.板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师对于测量来说,误差是越小越好,那么如何减小误差?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减小误差的方法: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板书: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等.(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师请同学们思考误差是否就是错误.学生:不是.师那误差和错误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板书: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本节认识了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等,其中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熟悉了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还知道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了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这对我们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学生在小学的学习及日常的生活中已经知道了长度测量和刻度尺的使用,学习这一课应该是不困难的.但是他们的测量方法不是很科学,操作中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需要纠正,比如如何做到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如何正确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等.2.对于钟表学生非常熟悉,但对于停表学生很陌生,读数更是难点,想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采取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方法:先让学生看他们自己的手表,秒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秒针走几圈?时针走多少?再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模拟显示,让停表走3~4分钟,指导学生观察大针和小针的变化情况,然后让指针走到某几个位置让学生读数,帮助学生能较好地读数,从而突破难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PPT课件

3
5.一个地方_降__水_量___与_蒸__发_量___的对比 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__干__湿__状况。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 为____湿__润__、_半__湿_润__、_半__干__旱_和__干_旱_____四 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 __湿_润__、_半__湿__润_区_____为主,西北部以 ___干__旱_、__半__干_旱___区为主
2021/3/12
11
(5)不同的干湿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A.气候湿润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因而湿润地区林木繁
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木植物生长。
B.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到农业类型,如东部地区以耕作业
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
(4)在图中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降水最少的 地方;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降 2水021/3最/12 少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中7 的托克逊。
探究活动2: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
读“中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2021/3/12
8
(1)从《中国的干湿区划分图》上可看出,我国分为哪 四类干湿地区?什么干湿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 我国西北部地区?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区
半湿润 区
年降水量>800 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 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
降水量>蒸发量 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
边缘
年降水量>400 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 降水量>蒸发量 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
森林草原 过渡带
半干旱 年降水量>200 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电子教案(课时1)音调和响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电子教案(课时1)音调和响度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时1 音调和响度课题音调和响度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 Hz和512 Hz)、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我们也都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同学们一定对上面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活动一:探究新知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图2-2.1-1【实验结论】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生: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3.频率与音调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请同学们查阅课本,说说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生: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师:一个物体1 min内振动的次数是3 000次,它振动的频率是多少?生:1 min是60 s,1 min内振动了3 000次,则1 s振动50次,所以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50 Hz.师:学习了频率的概念,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生: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师: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又与发声体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有关.吹笛子时,手指不断地改变按住笛孔的位这里没有让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而是老师直接给出实验方案,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难以提出猜想,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而直接给出方案,就显得实验简明易操作,使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该实验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看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音调的高低.活动一:探究新知置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4.音调的波形图【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请同学们仔细听两个声音在音调上的差别并观察声音在波形(图2-2.1-2)上的区别.图2-2.1-2师:通过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和波形图的疏密有什么关系?生:频率低,音调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音调高,波形图密集.学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3,倒数2、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答:20 Hz到20 000 Hz.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作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学点3:响度【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师:同学们发现两次敲击鼓面所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什么不同?师生问答,让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利用的自学辅导的方法,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通过学生正确的回答问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活动一:探究新知生:声音的大小不一样.师:对!声音的大小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常说成强弱,叫作响度.【探究实验】如图2-2.1-3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图2-2.1-3师: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音叉振幅的?生:通过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比较音叉的振幅,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师:通过实验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生: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师: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声音小了,老师跟前的同学能听清,但是离老师远的同学可能听不清甚至听不见,这说明了什么?生: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师:不少老师上课都带有胸麦,这是为了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个同学都能清晰地听见老师的声音.师:听诊器大家熟悉不?它的作用是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加强物理方法的运用与渗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中改变谁,控制谁不变.活学活用,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蛋白质的功能及有关计算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蛋白质的功能及有关计算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的情况下,
栏 目
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3=27)
第十页,共30页。
形成(xíngchéng)二肽的种类:(32=9)
(2)A、B、C 三种(sān zhǒnɡ)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 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2×1=6)
(5)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 中氮原子的总数。
第九页,共30页。
(6)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 中氧原子的总数-脱水数。
(7)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2×脱水数。
3.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duō tài)的种类计算
(1)假若有A、B、C
(2)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NH2)数=
________数。肽链
N条肽链上至少含有N 个氨基和N 个羧基;N条肽链上的所有氨
栏 目
基=N(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


分子(质3)量蛋—白水质分的子相数对目分×子1质8(量水=分氨子基相酸对的分数子目质×量_)_。____氨的基平酸均相对
第十三页,共30页。
(6)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的含Fe2+的蛋白质。其特性 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2.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是很稳定(wěndìng),在特定条件 下,蛋白质结构可发生变化。
栏 目

(1)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①重金属盐(汞盐、银盐);②酸、碱、乙醇、尿素;③高温 ;④X射线、紫外线等。
栏 目

第2章 第2节 音色和声音波形图—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作业课件PPT

第2章 第2节 音色和声音波形图—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作业课件PPT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2
4.【湖南益阳中考】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第一章 第2 章 第2 节 第2 课时 音色和声音波 形图— 2 020 秋(广东)人教 版八年 级物理 上册课 时同步 作业课 件( 共1 6 张PPT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3
2.音调、响度、音色波形分析 (1)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音调不同的声音在示波器上同一个时间段内,波的个 数有多少之分,多的频率就高,音调就高,反之则低.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4
(2)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响度不同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显 示的主要区别是波离平衡位置的高低不同,离平衡位置越远的 波响度越大.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课时 音色和声音波形图
及时巩固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2
名师点睛
1.音色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叫做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特别提示 (1)同一人的音色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 变化. (2)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色和音调一般不变.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 不同的人.
第一章 第2 章 第2 节 第2 课时 音色和声音波 形图— 2 020 秋(广东)人教 版八年 级物理 上册课 时同步 作业课 件( 共1 6 张PPT )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 章 第2 节 第2 课时 音色和声音波 形图— 2 020 秋(广东)人教 版八年 级物理 上册课 时同步 作业课 件( 共1 6 张PPT )

第2章 第2节 音色和声音波形图—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作业课件PPT

第2章 第2节 音色和声音波形图—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作业课件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9
7.【云南昆明中考】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 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 __音__色___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响__度____比较大 的缘故.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3
5.【湖南邵阳中考改编】在音乐演奏会上,艺术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 钢琴等乐器合奏传统名曲,听众能分辨出有哪些乐器正在演奏,是根据不同乐器发 出声音的__音__色____不同.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___振__动___而发声 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__音__调____(选填“音调”“响 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综合提升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0
能力提升
1.【四川自贡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8.【江西中考】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 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音__调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 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响__度___特征.不同的歌手演唱同一首歌,听众能 够区分是谁在演唱,主要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__音__色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湖北恩施中考】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二课响度和音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二课响度和音色

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响度、音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2.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探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响度的因素.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图比较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教具准备】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展示电子琴的图片(如图),引导学生回忆电子琴演奏时的情景.师:电子琴是一种现代乐器.用它既可以演奏不同的曲调,又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还可以模仿二胡、笛子、钢琴、锣鼓等不同乐器的声音.所以说,电子琴不愧为一种“万能”的新式乐器,下面我们就听一段电子琴演奏的音乐.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子琴模仿钢琴、笛子等不同乐器演奏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听音乐,并思考视频中电子琴模仿了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学生听完音乐后积极发言,教师点评.教师调节多媒体的音量,使视频声音忽大忽小.师:有时声音听起来洪亮,有时声音听起来微弱,为什么声音会有强弱之分呢?声音的强弱又由什么因素决定呢?刚才电子琴的演奏中同学们又是如何听出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呢?学完本课后,你们就知道答案了.【进行新课】知识点1 响度1.认识响度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板书:物理学中把人们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师: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学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生1: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生2:轻轻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用力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2.实验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P34页《演示》,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做实验.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如图)(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实验分析: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可适时指导、点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总结实验结论:结论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结论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板书: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课堂延伸:生:振幅是决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板书: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例题1(多媒体展示)(多选)下列几项措施中,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的是()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D.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小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距离人耳的远近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时,响度越大;声源离人耳越远时,响度越小.答案:AD3.探究音调与响度是否有关教师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引导学生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生1:“1”的响度大.生2:“5”的响度小.生3:“1”的音调低.生4:“5”的音调高.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板书: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特性.响度大不一定音调高;音调高不一定响度大.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知识点2 音色1.音色教师让后排的两位同学朗读教材P35页“音色”中的内容,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仔细辨听刚才是哪两位同学在朗读.(前面同学很快分辨出是谁的声音)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根据音调和响度行吗?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他们说话音质不同.我们能听出他们的声音不是依靠音调和响度的.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里的音质其实就是物理学中的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板书:音色是声音除音调、响度外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例题2(多媒体展示)“闻其声知其人”意思是说只要听到熟人讲话的声音,即使没有看到讲话的人也知道谁在讲话,这是根据声音的的特性来判断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解析:我们可以合唱同一首歌曲,说明不同的人可以发出同一音调.当然,不同的人发声时,也都有正常的响度,可见音调和响度不是特色,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音调和响度来判断是谁在讲话,但是不同的人讲话时的音色是不同的,这就是特色,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发声者是谁.答案: C2.波形图中的音调、响度、音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5页《演示》,观察图2.2-4中的3个波形图(如图甲、乙、丙所示),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教师也可以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音叉、钢琴、长笛)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教师总结:从甲、乙、丙三图可知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因此频率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板书:示波器中的波形图可以反映出声音的三个特性,如波形的疏密,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调;波形的振幅(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反映了声音的响度;波形的形状,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色.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音调、响度、音色三者的比较”,并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知识点3 乐音和乐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然后向学生播放几种乐器演奏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乐音和乐器.教师总结各种乐器特点:(1)打击乐器:通过打击物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鼓、锣等.(2)弦乐器:通过拨动弦,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小提琴等.(弦振动的频率与弦的张紧程度有关,弦越紧,音调越高.)(3)管乐器:通过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笛子等.(空气柱越短,发声的音调也就越高.)板书:1.乐音:悠扬、悦耳,听起来使人愉快的声音.2.乐器:①打击乐器②弦乐器③管乐器例题3(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是一把琵琶,它是_____乐器.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琴弦时,弦振动的_____增加,发出的声音的响度_____.解析:琵琶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它是弦乐器;后两空从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来分析乐器发声的响度大小.用力拨动琴弦时,弦离开平衡位置较大,振动的幅度增加,发出声音的响度就增大.答案:弦幅度增大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响度与振幅有关,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也知道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有关.我们还从波形图中进一步体会了音调、响度、音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我们学习了乐音和乐器,知道了乐器的种类和发声原理.这节课就学到这.好,谢谢!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后作业部分.1.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观点.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真正理解并能区分音调和响度.2.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感知,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是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3.教学中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的感性认识.4.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3-讲
3. 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2)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 s
以上。 (3)回声应用
知3-讲
①改善音质: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就分辨不出回声和原声, 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利用这种原理使演 奏的效果更好。
知1-练
解题秘方:找出发声物体,再判断其是固体、液体 还是气体。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是气体,风的吼声是气 体振动产生的;马靠声带(固体)振动发声;黄河咆哮 靠水(液体)振动发声。
知1-练
特别提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发声部位:蟋蟀、蝈蝈 靠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蝴蝶、蚊子等靠翅膀振 动发声,蝉靠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靠鸣管振动 发声。
拓展延伸
知3-讲
骨传导
①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骨传导的原理是固
体可以传声。
②体验骨传声的实验: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
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
听到音叉的声音。
知3-练
例 4 夏天,坐在教室学习的同学们,听见了窗外隆隆的
雷声,雷声传入同学们耳朵的过程中,声速大小的
变化情况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知3-练
解题秘方:先分析声音传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介 质种类;再比较各种介质中声速的大小变化。
解析:雷声依次经过“空气→玻璃→空气”,进入 耳朵;由于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 体快,所以声速变化情况是“慢→快→慢”,即先 变大后变小。 答案:C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运动与能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速度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运动与能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速度

5
6
7
8
9
10
11
12
情境迁移练
6. 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0 km/h,下列运动
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
C
)
A. 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
B. 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C.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D. 飞机在高空飞行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情境迁移练
7. [古诗词][2023·恩施州]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






次实验,可得比值依次为1、 、 、 ,故第1次实验小车运
动最快,第4次实验小车运动最慢。
1
2
3
4
5
6
7
8
返回
9
10
11
12
知识巩固练
2. 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
开始后,“观众”通过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
质,抵抗疫情”的号召,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他用手
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分
析可知:他本次步行的时间为 0.25 h,通过的路程
为 1.2 km,每走一步的平均长度为 0.8 m。
B.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也越大
C. 速度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D. 通过的路程较长,所用的时间也较多,其速度不一定
返回
就小
1
2
3
4
5
6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优质课件 (共31张)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优质课件 (共31张)

---- 降水
中国的气候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时间分配怎样?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3、我国的“雨极”在哪?
授课人:台启湾蒙省民的火族烧中寮学李洪湘
复习小测
气温分布
温度带八年级地理
---- 降水
干湿区
中国的气候 1、划分干湿区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2、我国划分为哪四种干湿区?
新疆、内蒙古、陕西
3.山东属于哪个温度带?
暖温带
4.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于
哪个温度带? 中温带
5.四川盆地属于哪个温度 带?
亚热带
6.塔里木盆地属于哪个温 度带?
暖温带
7.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 个温度带?
亚热带
中国降水分布图
Hale Waihona Puke 400mm降水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滇、粤、台的南部 海南省
>8000
青藏高 青、藏大部和川西 <2000 寒区
熟制
主要作物
一年一熟 春小麦、 马铃薯
一年一熟 春小麦、 大豆、甜菜
两年三熟或 冬小麦、玉米 一年两熟 谷子、苹果
一年两熟到 水稻、油菜、
三熟
亚热带水果
一年三熟 热带作物
一年一熟 青稞等
思考题
1.跨四个温度带的省区?
甘肃
2.跨三个温度带的省区?
最低气温:在漠河附近,
大约在
℃以下。
-28
一月等温线的东段大致经
过 秦岭山脉和淮河一线。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 大。
1、漠河、海南岛的气温大约各为 多少摄氏度以上?漠河:16℃以上,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优质课件(两套)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优质课件(两套)
越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 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
体的结构有关,一般而言,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 低,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物体绷得越紧,振 动频率越高;物体越薄、越细,振动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 赫兹(Hz)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管乐器的音调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管 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部相同,细耳短的音调 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的 特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距离
三、音色:声音的特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声音的特性
相关知识回顾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在不同介 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相同。
情景体验·探索发现
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音调、超声波和次声波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当用不同乐器 演奏同一首歌曲的时候,我们一听他们的声音就能 知道是用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重 点) 2.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难点) 3.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小结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 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2019版八年级上册初二地理人教版全套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2019版八年级上册初二地理人教版全套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气候、
气候和
气温候带,季风 气候的类型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 齐全
气候。青藏高
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温带大陆性 气候。
高原山地
课前预习
4.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和 地形
等。
纬度位置、
海陆 位置
5.我国冬季盛行从 亚欧大陆 内部吹来的 偏北
风, 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从 太平洋吹来的 东南
课后练习
1.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举 行,冬奥会举办期间北京的气候特点将是( ) B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高温干燥 D.寒冷多雨 2.字母A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B)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课后练习
3.夏季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图中的( A) A.E B.D C.A D.C 4. 如果夏季风过强,我国南、北方各易出现的气候 灾害是( D) A.南旱北涝 B.南北均旱 C.南北均涝 D.南涝北旱
随堂检测
3.武夷山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 属于( ) C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根据材料分析,武夷山适合茶树生长的自然因素主 要是( ) C ①平原面积广阔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黑土土质肥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课前预习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 高原山地气候 候、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点。
1.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 区,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 夏季;
课堂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响度和音调
1.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 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8.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 音色 来 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了,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
9.小明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 8 个相 同的瓶子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 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音调 ;小红发现,小明用自制的乐器在 与小华的笛子合奏时演奏错了一个音,她是根据乐音的 音色 判断是小 明演奏错了。
(2)实验时如果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明显些,下列做法:①加大激光笔的 亮度;②拉上房间的窗帘;③增大桌子与墙壁间的距离;④将平面镜擦得 更干净;其中比较可行的做法是 ③ (填入你认为可行做法的序号)。
10.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振动 产生的, 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 响度 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会使声音的 音调 发生改变。
1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 (1)为了证明发声的桌面在振动,老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 激光笔(被支架固定在桌面上)照射平面镜,经反射后在墙面上出现了一个小 光斑(如图所示),当用力敲击桌面使桌子发声时,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在上 下跳动,通过光斑的跳动证明了桌面在振动,这种物理方法是 转换 法; 实验中选激光笔作光源是因为激光束的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 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一特性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 测距 ;
音色 不同,这是因为 发声体 不同; (2)演示:用电脑播放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同时比较它们的波形 的异同,从波形图我们发现了音调相同的三种乐器发出波表的疏密程度是
相同的 (填“相同”或“不同的”),波的形状 不同 (填“相同”或“不 同”)。
变式训练 2:
有的人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主要是能模仿他们发出声音的
C.音调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6.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7.如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 他”。拨动 a、b、c、d 四根橡皮筋, a 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 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响度 不同。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
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 )
A.震耳欲聋
B.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3.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4.襄阳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ViKi“智能手机,出口到南美、南亚和非
洲市场。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D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5.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
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B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响度 阅读课本第 34~35 页内容,结合“图 2.2-3”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面上的塑料泡沫的振幅 越大 ,这 说明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 振幅 有关;
(2)让你同桌站在操场中央,大声的说话,你从距离他较远的地方向他走去, 你可以发现听到的声音响度 越来越大(或变大) ,这说明响度还与
【分析】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暖瓶是否灌满水,主要根据声 音的音调来判断。
易错警示 【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 好坏。以下几种说法中不能用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 ) 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瓜农用手拍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铁路工作人员用锤子敲铁轨 【易错分析】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目的是将毛坯打造成型,没 有利用声音,瓜农用手拍西瓜是利用振动的音调和音色来判断西瓜是否成 熟,C、D 则利用音色辨别瓷器、铁轨的好坏。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
变式训练 1: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 C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音色 阅读第 35 页内容并结合小组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小组活动:让小组中一个同学蒙住双眼,找出几个组员喊蒙住眼睛的同 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由此可见,听音辨人依据的是不同的人
金榜行动
创优课堂•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R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重难点点拨 1.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做“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 的方法。 3.学会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典例剖析 【例】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判断暖瓶是否灌满时,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