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解题技巧马哲归纳总结与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答题技巧.doc

公务员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答题技巧.doc

公务员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答题技巧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以来是常识的一个必考内容。

就其作为哲学的内容来说,我们说相关理论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

但是主要的难点就难在到底应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问题,这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个地方。

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学生往往是在选项之间来回的徘回,犹豫不决,总感觉这个也是对的,那个也是对的。

因此,往往选错选项。

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做题技巧问题,今天就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做题技巧总结来说就是三个原则:排除法原则、联系原则、最密切原则。

1、排除法原则所谓排除法原则,就是指我们在做选择题时不必先去选出正确答案,而是应该先找出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然后将其排除掉。

因为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选择题里往往最让人困扰的在于纠结到底哪一个是正确选项,所以你可以先把明显错误的排除掉,这样最起码来说你的正确率会提高,哪怕是你不知道正确答案。

而且在马哲题的设置里,其往往也是配置一定完全矛盾或完全错误的选项,因此先排除错误选项,从而提高题目的正确率是非常必要的。

2、联系原则上面我们说的排除法原则是提高了我们一个做题的正确率,接下来的联系原则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出正确答案。

我们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困扰在于往往会有几个选项看上去都是正确的,也往往是由于这种理论疑惑,造成了考生经常选错选项。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联系原则。

所谓联系原则是指,一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一定是与题干相联系的,与题干没有联系的选项,无论其说法再正确我们也不选,所以这里提醒大家,联系原则运用好的前提就是你对题干一定要把握清楚。

只有对题干有一个高度的把握方才能够找出与题干相联系的选项,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忽略掉题目本身在说什么,要对于题干细细的品读。

3、最密切原则通过联系原则,我们可以在说法都正确的选项中找出哪一个选项是本道题目的答案。

但是,有时题目本身的设置稍微复杂一点,我们会发现可能有两个甚至多个选择都是与题干有联系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采取最密切原则。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巧解“矛盾”问题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巧解“矛盾”问题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巧解“矛盾”问题考试中哲学部分的题目因其理解性较强,往往很令人头疼。

而有关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题目往往又是所有哲学题目中最难区分清楚,因此也是最容易丢掉分数的地方。

其实,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只要大家能够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并掌握一些小的解题技巧,是可以迅速而又正确地得出答案的。

接下来,将通过两道具体的题目向大家介绍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题目再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随着开放的深入我国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生活方式也在受到挑战和冲击。

但是,更加开放的姿态才是我们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最佳选择。

下列观点和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主要矛盾支配着次要矛盾B.看问题把握矛盾主要方面C.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D.做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答案】B。

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即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反的。

题干当中转折词“然而”前后分别描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所以,这是很明显的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

而“但是”之后则是我们对待改革开放的态度,强调更加开放的姿态,也就是肯定了对外开放的好处才是主要的。

所以这是属于正确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的看问题。

故本题答案为B。

【方法总结】抓题干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前后往往意思相反,即矛盾的两个方面。

此外,还得搞清题干中隐含几个矛盾。

如果只有一个矛盾,且存在明显的反义,一般为两方面。

如果有多个矛盾并存的情况下,才要考虑主次矛盾。

【小试牛刀】“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

”这句话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和下列那项相符(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B.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C.重点突出,全面安排D.蛇打七寸,纲举目张【答案】C。

解析:“荷花”和“绿叶”明显是不同的东西,即两个矛盾。

题干说:“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配。

”就是说,荷花的美丽是在绿叶的衬托下表现出来的。

三支一扶《综合知识》答题技巧

三支一扶《综合知识》答题技巧

三支一扶《综合知识》答题技巧速算技巧:在三支一扶考试中,答题技巧至关重要。

和资料分析一样,选手需要掌握各种速算方法来应对不同情况。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估算:当选项或待比较数相差较大时,可以通过粗略估算来得出答案的范围,大大减少计算量。

直除:当待比较数的首位各不相同时,可以采用直除法将其化简,然后再进行比较。

差分:当比较两个分数时,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略大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就可以进行差分,直接得出大小关系。

插值法:当待比较数之间相差一个特殊的分数时,可以采用插值法来得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以上这些技巧都可以帮助选手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节省宝贵的时间。

同时,作为一名考生也需要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在三支一扶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请示和报告答题技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法定公文共15种,分别为决议、决定、命令、通知、公告、通告、公报、通报、意见、请示、批复、报告、函、议案、纪要。

其中,请示和报告属于,大家一定要重点把握。

请示和报告是两种典型的上行文,原则上都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性质不同。

请示是下级单位向其所属的上级单位请求批准或指示的一类公务文书,属于呈请性公文。

而报告是下级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交流情况的一类文书,属于陈述性公文。

第二,目的不同。

请示事项都是亟待解决的紧急情况,写请示的目的就在于尽快得到上级的指示或批复。

而报告主要是将下级单位的情况反馈给上级机关知晓,是下情上达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答复上级询问,接受上级机关的监督,并不要求得到批复。

第三,内容不同。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不允许一篇请示包含多个审批事项,主要是时效性的要求,方便上级尽快做出决断给予指示。

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多事,主要是对近期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典型的比如政府工作报告。

第四,时间要求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发文,在未经领导机关许可之前禁止实施,不允许先斩后奏。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感性认识三种形式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感性认识三种形式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感性认识三种形式【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提供公共基础知识之农业农村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

认识论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绝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对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尤其是感性认识三种形式的理解在多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是感性认识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例如:桌上放一个苹果,看起来是红色,这就是视觉;闻起来是香的,这就是嗅觉;吃起来是甜的,这就是味觉……这些单一的对于事物某个方面的反映就是感性认识中的感觉。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方面的感觉信息、感觉材料加以整合,在意识中形成反映该事物各个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

例如:桌上放一个苹果,去看去闻去尝,得知苹果是红色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很甜,这就是所谓知觉。

表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

感觉和知觉是客体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主体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形成的感性映象,当客体的刺激消失以后,这种感性映象不随之消失,而是可以暂时地或较持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公基哲学题答题技巧

公基哲学题答题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哲学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其他招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本文将提供一些答题技巧。

1.理解基本概念在回答公基哲学题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例如,要了解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只有对这些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回答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

2.把握关键词在审题时,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定位到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题目中提到“矛盾”、“主要矛盾”等词汇,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辩证法的相关原理。

3.运用基本原理在回答问题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是解答公基哲学题的基本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回答关于发展的问题时,可以运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回答关于认识的问题时,可以运用认识论的原理。

4.举例说明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这样既可以丰富答案内容,又可以增强说服力。

在选择例子时,要注意选择与题目相关、易于理解的例子,避免举一些生僻、复杂的例子。

5.逻辑清晰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可以先简要概括自己的观点,然后分点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在阐述过程中,要注意论述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跳跃性的论述。

6.注意字数要求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控制字数。

一般来说,公基哲学题的字数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答题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述。

同时,要注意审题,确保自己的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

7.多做练习提高公基哲学题答题能力的关键是多做练习。

通过不断地做题、总结经验,可以逐渐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及时调整解题策略。

8.保持冷静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自信的心态。

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类解题技巧

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类解题技巧

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类解题技巧一、词义联想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

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的话,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法,又称信息词解题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词义联想法常适用于考查概念性的题目,在遇到陌生的科技词条的时候,考生可以运用该方法协助解题。

例题1: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A.能量守恒定律B.大爆炸理论C.暗物质学说D.黑洞理论【技巧解说】宇宙起源的理论,属于比较生僻的科技常识。

这种题目,我们可以通过信息词的字面意思来判断答案。

先通读题干,可以看到“起源”是本题中对该理论最关键的提示,因此确定其为信息词。

再分析选项,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爆炸”非常形象的说明了新事物产生的一个方式,正与信息词“起源”相对应。

正确答案为B。

运用此技巧,可以避免在陌生的科技词条上徘徊,而是直接直观的联想,大大缩短答题的时间,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例题2: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空间释放出大量高速运行的( ),它们可能对短波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造成严重的影响。

A.带电粒子流B.热气流C.飓风D.陨石【技巧解说】太阳风暴的概念比较生僻,而本题考查的角度更是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即便是对“太阳风暴”略有耳闻的考生,也很难清楚地知道其实质是“高速运行”的什么物质。

因此,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观察题目,寻找是否有其他的信息,能够让我们进行联想。

由题干中的对“无线电信号”产生影响可知,该物质是与“电信号”有关的,而选项A的带电粒子流正是和“电”有关,故为正确选项。

三支一扶主观题答题技巧

三支一扶主观题答题技巧

三支一扶主观题答题技巧
三支一扶主观题通常考察考生的个人经历、思想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1. 阅读理解:首先应该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确认所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或者请教他人。

在回答问题时,要保证自己的答案与题目要求一致。

2. 举例说明: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解释问题。

要注意例子的选择,要与问题相关且具有代表性。

3. 细节关注: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

例如,如果问题要求罗列出某个事情的步骤,就要按照正确的顺序列出每个步骤;如果问题要求说明自己的观点,就要给出充足的理由和证据。

4. 逻辑清晰:在回答问题时,要保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避免答非所问或者说了半天也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可以采用段落结构和标点符号来帮助组织语言,使答案更加易读易懂。

5. 多角度思考: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能够使答案更加全面、深入。

例如,在回答关于自己优点和缺点的问题时,可以从性格、能力、经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一题五问”解题技巧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一题五问”解题技巧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一题五问”解题技巧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一题五问”这种新题型以及它的解题方法。

“一题五问”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一个题干,下设五道题目。

这五道题目以朴素逻辑为主,经常结合复言命题综合推理。

题干内容往往以计划编排类为主,即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并且根据要求做出恰当的安排或提出合适的方案。

在解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细致阅读题干,准确理解题目设定,特别是当题干涉及对象及规则要求较多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把握条件。

第二,熟练掌握朴素逻辑的解题方法,如代入排除法、假设法、列表法、图表法等。

第三,首先整体浏览五道问题,合理安排答题顺序。

比如条件简单,能够使用排除法等快速解题方法的优先作答;再比如从问法来看,问“必然”、“一定”等确定信息的优先作答,问“可能”等不确定信息的可后作答。

同时,考生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五道题目基于同一题干,所以有的时候前面的答题结果或者思考内容可以用于后面题目的作答,减少重复思考时间。

【例题展示】根据所给材料,回答1-5题。

科室有甲乙丙丁四名职员,需要安排值日表。

已知周六、周日不用值日,且每人每周至少值日一次,同时,四人值日情况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没人会连续值日2天②如果甲周二值日,那么乙只在周三或者周四值日③甲必须在丁之后值日,丙值日后次日必须是乙值日④已知乙在周五值日请结合上述条件,解答下列问题:1.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会发生?A.甲周一值日,丁周二值日B.丙周一、周三值日C.甲在周三或者周四值日D.甲周二值日2.周三这天一定不值日的是?A.甲B.乙C.丙D.丁3.可能有几种值日安排?A.1B.2C.3D.44.一周值日2天的是?A.甲B.乙C.丙D.丁5.本周为迎接上级检查,需在周三安排两人值日,其它条件不变,则本周值日方案可以有几种?A.1B.2C.3D.4【中公解析】1.【答案】C。

根据条件“甲必须在丁之后值日”,可排除A;根据“丙值日后次日必须是乙值日”及“乙在周五值日”,可知如果丙在周一、周三值日,则周二,周四,周五都为乙值日,不满足“每人每周至少值日一次”的要求,排除B;根据“乙在周五值日”,及条件②可知,甲不在周二值日,排除D;又因为“甲必须在丁之后值日”,则甲在周三或者周四值日。

江西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之马哲

江西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之马哲

江西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之马哲在三支一扶行测考试中,常识部分的出题有知识面较广的特点。

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大家列举了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帮助考生积累知识,有效备考。

三支一扶考试行测的常识部分广泛地涵盖了人文领域的各类知识,经常会考察到一个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很多考生觉得它非常深奥,也不容易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和复习。

其实,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的很难掌握,只是一些考生在备考时一方面没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脉络,另一方面对一些重要知识点也没有牢固掌握。

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技巧和学识同样重要。

为更好地帮助各位考生,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大家讲解一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步骤。

首先,摸骨把脉,构建哲学知识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非常系统完整,也非常清晰。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又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首创,在历史唯物主义里主要讲述的是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图如下:以上两个框架图,每一位考生都应该牢记于心,了解了框架,你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研究的是哪些知识,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步。

其次,填充血肉,掌握基础知识点。

了解了哲学的基本框架后,各位考生就可以按图索骥,去学习每一块的基础知识。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由不了解哲学到逐渐理解哲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大家要重点去掌握每一块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要掌握常考的知识点。

比如在唯物论里,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

在物质这部分考生们要掌握的考点有:1、物质的唯一特性;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时间和空间。

而在意识这部分大家要掌握的考点有:1、劳动和意识产生的关系;2、人脑和意识的关系;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8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解题技巧:学会看“动静”问题

2018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解题技巧:学会看“动静”问题

2018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学会看“动静”问题在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查中,哲学部分的内容始终是出题的难点所在。

而且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哲学题目的理解性越来越强,难度也随之而更高。

而在哲学部分的常考点中,“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又格外受到考题的钟爱,而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又以诗词名言居多。

所以,许多语文功底较薄弱的同学由于对诗句本身的意思无法理解,所以往往比较头疼这类题目。

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解答此类问题提供一些技巧,供各位同学学习。

【题目再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下列各项中和这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答案】D。

解析:题干当中,“少小离家”而“老大回”,这体现了一个事物的变化过程。

因此,这是我们哲学当中所说的“运动”。

运动就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而后半句“乡音无改”也就是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是“静止”。

所以,这句诗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性。

而选项A是体现的新事物的产生,是发展。

B项是强调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C项“月是故乡明”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认识的主体性。

D项中“夜静春山空”是说山很寂静,而前半句“桂花落”则属于运动。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运动”的概念,运动就是变化和过程,因此抓住这一关键点,在题目中寻找能够体现变化和过程的词句,就成为巧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小试牛刀】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和质变相统一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相统一D.现象和本质相渗透【答案】C。

解析:题干中“自其变者而观之”是强调的从变化的角度看问题,变化就是运动。

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不变就是运动。

因此,题目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相互统一关系。

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华版)

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华版)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华版)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结构图:具体内容: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

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比较零碎、不自觉、不系统。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

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使抽象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它们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领域不同,前者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探讨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后者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特殊规律。

(2)它们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即给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根据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两者中谁决定谁?世界本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之对立统一规律考点剖析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之对立统一规律考点剖析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之对立统一规律考点剖析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生死、阴阳、正反、兴废、善恶、攻守等一系列矛盾概念。

王安石说:“万物皆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程颢说:“万物莫不有对”。

朱熹认为:“独中又自有对”。

《庄子天下》记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在中国古人这些经典名言中蕴含着马哲之中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

当然,在我国公考考试中,也是经常结合着古人的名言来考察大家对这些哲学经典的理解和运用。

今天我们就从考试的角度来和大家说一说出题人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是如何来考察大家的。

一、对立统一规律基本理论分析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整个辩证法所有知识点的始终。

第二,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前者表现为矛盾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例如有对才会有错,有上才会有下;后者表现为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寓言故事里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也就是非此即彼。

第三,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事物的共性和个性,这一对概念要学会相互转换,另外,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矛盾分析法也就是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遇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

第四,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明确三个考点:一是内因是根据;二是外因是条件;三是外因要通过内因作用。

二、经典考点再现1.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答案】ABD。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马是普遍性、共性、,白马特殊性、个性。

“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实践的基本形式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实践的基本形式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实践的基本形式【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

认识论部分是哲学中考察的重点。

认识论中主要是实践、认识与真理,而其中对于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察较多。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根据实践的不同领域和特点概括出来的,因为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无非是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

生产实践。

人首先要与自然打交道以获得生活资料,否则人类不能存在,那就没有其他一切人类活动的前提了,所以生产实践主要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流通、财政、金融、信托、保险、服务等活动,是为满足人类生产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也是人类最早的、最根本、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人要存在下去不仅要同自然打交道,还要同人打交道,因为单个的人同样是不能生存的,因此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包括政治、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司法、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社会交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活动,是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可以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实验。

人类与自然、社会打交道都属于物质活动,也就是说都属于实践,而人在思维领域的活动属于精神活动,不属于实践。

无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产实践,还是与人打交道的处理社会关系实践,都是直接为了人类当前的利益而进行的,如果是为了人类未来利益而进行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则称为科学实验,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科学的探索宇宙间普遍规律的有目的的能动性实践活动,虽然科学实验是产生较晚的实践形式,但已成为最具活力,最有革命性的实践形式,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水平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商品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商品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商品【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

在考试中,“商品”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二因素,以及决定商品二因素的劳动二重性,本文将针对这一些考点进行知识点的解析。

(一)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分析:由商品的含义界定可知,商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有用,没有用的东西,比如污水、摔碎的茶杯、用过的纸巾等是没有人愿意交换的,也就不能成为商品;2.必须是劳动产品,比如阳光、空气、水等虽然是有用的,但是因为它们没有付出人类的劳动,不属于劳动产品,因此就不能成为商品;3.要用于交换,如果是用于自己消费、送人、捐赠等都不属于商品。

例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捐给灾区的物品B.新年收到的礼物C.礼品店所售礼品D.空气【解析】AB没有体现交换,D不是劳动产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二)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3.二者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例1.商品的二因素是(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等价价值【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C。

例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活,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河南三支一扶答题技巧

河南三支一扶答题技巧

河南三支一扶答题技巧
摘要:
1.河南三支一扶简介
2.河南三支一扶考试科目及题型
3.答题技巧和策略
4.推荐的学习方法和资料
5.总结
正文:
【1】河南三支一扶简介
河南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这一计划的政策依据是我国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2】河南三支一扶考试科目及题型
河南三支一扶考试的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科技和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每题1分,多选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3】答题技巧和策略
针对河南三支一扶的考试内容,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和策略:
- 政治:关注时事热点,时政占比相对较高,近20%。

- 经济:重点学习经济学、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 历史人文:了解我国的历史事件和文学知识。

- 地理科技: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科技常识。

- 法律:熟悉行政法和民法,以及一些法律基础知识。

【4】推荐的学习方法和资料
- 专注学习公共基础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 查阅相关教材和复习资料,如官方发布的招考公告、考试大纲等。

- 参加培训课程,学习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5】总结
河南三支一扶考试是一次重要的就业机会,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来说,掌握答题技巧、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以及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和培训课程,都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018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哲学的基本问题(7月19日)

2018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哲学的基本问题(7月19日)

2018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哲学的基本问题(7月19日)(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无法被认识的。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可区分为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如,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五行说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因此,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2018云南普洱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018云南普洱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018云南普洱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这一原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决定意识。

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我们具体来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在唯物论开篇我们就学习过了物质与意识各自的定义,我们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而对于意识而言,从它的产生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它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映像,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产生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事物。

从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先有了客观存在之后,意识才相应产生,倘若客观存在发生变化,那么意识也会相应变化。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表明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它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例1.下列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意识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意识决定物质1.【答案】B。

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所以,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A、D选项说法错误。

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选项忽略了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故本题答案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解题技巧:马哲归纳总结与答题技巧纵观近几年马哲部分的考察,关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直接考察比重逐年降低,而原理的应用在题中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

通常会结合一些古语、俗语进行考察。

而在马哲各部分当中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考察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身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对相关理论不了解,不能掌握理论的相关内容;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但是理论与题目不能很好的结合,做题的准确率不高。

针对于这两个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梳理理论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住;同时,结合大量的练习题目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理论梳理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它其实还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矛盾。

在学习矛盾规律之前,先要明确一个前提:矛盾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美与丑、高与矮、胖与瘦、福与祸等等。

明确前提后对于矛盾规律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1.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即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比如说,美与丑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美的便不是丑的,是高的肯定不是矮的,这就体现了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

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便不存在了;比如没有美便不能知道什么是丑,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它们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

同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美可以变丑,丑可以经过整容变美。

常见命题: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垃圾是放错的资源;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居安思危;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等等。

2.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即共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既然如此,它带给我们的方法论是不能逃避矛盾,要正视矛盾,积极的去解决矛盾;在分析问题时要善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问题,也叫一分为二全面看。

比如说科技发展造就了手机,它一方面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一些沉迷手机不能自
拔的低头一族。

所以,评价手机时要看到它产生之后两个方面的作用,不能完全肯定它也不能完全否定它。

常见命题: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等。

特殊性即个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比如说在这个世界就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常见命题: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等。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特殊性从地位上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可分为主、次矛盾;其二,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

考点在于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比如有AB、CD、EF三对矛盾,如果AB这对矛盾起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那么AB为主要矛盾,CD和EF为次要矛盾;如果在AB这对矛盾中A这一方面起主导作用,那么A为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
定着事物的性质,B为次要方面。

因此,掌握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需要记住:主次矛盾存在于多对矛盾中,侧重于解决问题;比如说射人先射马,此句中出现人和马两对矛盾,而要想抓人,先把马射死,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存在于一对矛盾中,侧重于评价性质。

比如,是药三分毒,只出现药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分两个方面来看,毒性和药性,三分毒性隐含的意思是七分药性,七分药性大于三分毒性,抓的是主要方面,因此评价药的时候我们会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常见命题:荷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牵牛要牵牛鼻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在我国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我国的社
会主义性质等等。

4.内外因辩证关系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比如,孟母三
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的学习三迁其家,最后到了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学堂附近,可以学习到儒家思想,对于孟子来说这是外因,但是光有外因还不够,孟子需要勤奋刻苦,最后才成为一代大儒;如果当年孟母迁到一片坟地旁边,外因虽然变了,但是孟子内因没变,还是勤奋刻苦,只不过他接触的不是儒家思想而是深埋地下的金银珠宝,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盗墓也比他人更人水平,因此有可能成了一代摸金校卫。

常见命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