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6.08.30•【字号】苏教职[2006]21号•【施行日期】2006.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06〕21号2006年8月30日)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根据省政府决定,我省将在“十一五”期间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100所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普通中专、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下同),跻身国内一流职业学校行列。
现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富民强省和促进“两个率先”,省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100所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普通中专、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下同)。
现制定《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通过进一步增强和凸显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导向作用,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基础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提高职业教育富民服务力和贡献率,更好地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富民强省和实现“两个率先”服务。
二、目标任务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采取分年度分批建设办法,原则上各市、县(市)和部分区都应建成一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文化产业是幸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有效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达变、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是形象产业是激活城市发展要素展示城市风采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美誉度的力量源泉。文化产业还是实力产业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使文化的力量深深溶注到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参与竞争、赢得竞争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xx0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列南通第一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我市作为唯一的县级市代表由市委陈惠娟书记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奠定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在全省领先地位。一、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1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如皋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并接轨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邀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制定了20xx年-2020年《如皋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确保《规划》落地生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如皋市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实施意见》为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合理确定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目标。我市文化产业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业整合阶段。全面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xx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第二阶段为全面发展阶段。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九大主导产业使产业园区建设更具规模文化队伍人才不断壮大文化商品市场日臻完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0左右。第三个阶段为稳定增长阶段。打造特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的如皋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以文化产业园为重点辐身周边地区连接国际市场的开发型、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格局。突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一是文化旅游业二是新闻传媒业三是创意设计业四是演艺娱乐业五是文博会展业六是教育培训业七是民间工艺业八是印刷出版业九是体育健身业。二、筑巢引凤集中力量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建设进程。如皋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位于市软件园内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软件外包、数码制造、动漫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共有50多家文化产业企业入驻总投资达15亿元预计今年总产值约2亿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企业400家实现营业额200亿元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形将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为江苏省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东大街历史古街区先后建成了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安定先生纪念馆、李渔纪念馆、长寿博物馆及工艺丝毯博物馆依托如皋绿园建成了东方盆景园博物馆群初具规模为提高城市品位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投资1亿元建成了江苏省一流的如皋大剧院。投资3亿元建成了占地200多亩的红十四军公园。加速推进投资约1.5亿元的广电传媒大厦总投资4亿元的奥林匹克公园及总投资近5亿元的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打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加快旅游基地建设。以突出长江、长寿文化为目标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将长青沙旅游度假区打造为面向国内外市场建设一流的旅游度假养生目的地以突出盆景和长寿文化为目标规划约34平方公里构建以顾庄生态园为核心大明、钱长等村为辅的都市型旅游度假区和现代观光农业风景区以集中体现长寿文化品牌规划2平方公里打造以东方大寿园为主体的长寿文化和长寿养生为一体的主题风景区规划7平方公里打造集现代商务、总部经济、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龙游湖风景区以我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载体以水绘园、灵威观等为重点着力打造水绘园风景区。建立组织推进机制完善相关保障。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出台《如皋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如皋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设立20xx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骨干文化产业给予专项扶持。完善人才引进和奖励政策比照科技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和科技留学归国人才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市委、市政府设立“雉水文化奖章”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表彰奖励。三、大力推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打造骨干型、龙头型文化企业。1整合文化广电产业资源成立文广传媒集团。出台《关于组建如皋市文广传媒集团的实施意见》和《20xx年文广传媒集团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原广电局、新闻传媒中心及原文化局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实施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团以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广告产业、演艺产业、会展产业、互联网经营业务、新媒体产业、动漫创意产业、物流配送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以及相关延伸产业。目前已制定了《集团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和机构设置的决定》、《集团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试行意见》、《集团产业发展工作管理考核意见》、《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试行意见》等内部管理文件。内设机构从过去的45个整合为目前的30个。其中产业平台设立广告公司、网络传输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新媒体部具体承担集团产业经营发展职能。去年实现产业经营总收入1.4亿元。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成立教育培训集团。整合原教育局办公楼、少年宫、外国语学校体育馆、原教育电视台资产组建教育培训集团。从教育局内部抽调部分在职在编人员到集团工作保留其人员性质、职级、档案工资聘用部分在职在编人员到集团兼职。集团为市属国有企业下设如皋市教育培训中心、如皋市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如皋市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如皋市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一个中心、三个公司。去年已完成营业额1000多万元今年将达到20xx万元。整合旅游产业资源成立五大旅游文化发展公司。深入挖掘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长寿、长江、长绿品牌充分利用水绘园景区、内外城河景区、顾庄生态园、长青沙渡假区等旅游资源组建了五大旅游文化发展公司逐步形成以水绘园、如师学堂和内外城河为核心的XX文化游以顾庄生态园和东方大寿园为核心的长寿体验游以长青沙度假区和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园为核心的养生度假游以红十四军纪念馆和苏中七战七捷遗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游以文化广场、奥林匹克公园、广电大厦和大剧院为核心的现代文化游。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现有产业资源的盘活整合、历史文化的挖掘利用不断集聚文化产业发展潜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引规模大、效益好的文化产业落户1加大文化项目招商力度。一是如皋网尚影视城建设项目。中国网尚文化集团XX拟在如皋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内投资建设以电影消费为主题的网尚世界如皋数字电影文化博览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581亩博览园包括“IMAX-3D”数字影院、全息数字影院、电影技术体验和内容消费、主题故事全球旅游、全民化影视制作体验等文化建设内容及相关配套建设。该项目已于去年10月28日正式签约正在办理注册手续。二是数字影院和动漫项目。幸福蓝海国际影城总投资1500万元是省广电总台在县级市投资的第一家五星级数字影院同时建成了全省面积最大的动漫城上海世纪院线与如皋文广传媒集团联合投资1000万元建成3D声屏世纪数字影院10月1日已正式开业。三是建设如皋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总投资3亿元占地700亩由如皋籍在外创业的金国华先生投资建成全国一流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包装现有文化项目实现转型升级。一是如皋传统工艺丝毯创新加工研发展销项目。如皋传统工艺丝毯是“中国南派丝毯代表”目前XX人民大会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办公室、联合国妇女儿童保护委员会均挂有该公司作品。计划投资1000万元其中申请扶持资金450万元实施艺术丝毯加工研发技改项目改造。在现有基础上引进和融合现代科技以电脑喷淋、机织提花和手工相结合的技改工艺形成高效率、高水平的文化产业预期实现年总产值1亿元。利税3000万元。二是手机电影院线研发及市场整合项目。为配合国家文化部“万映计划”如皋先锋广告有限公司研制和开发“手机电影院线研发及市场整合”项目与万达影城、影酷数码影城等国内知名连锁院线公司合作目的是利用3G网络以动漫的形式对10000部红色经典电影进行再加工让广大手机用户能够便捷的通过手机渠道更加通俗易懂的了解红色经典影视该项目拟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扶持资金200万元。三是如皋教育课件交互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由如皋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投资4000万元改造建设交互平台开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动漫网络服务为中小学生提供视频、音频以及图片双向教学、教育互动。预计年收益2600万元。、精心打造如皋文艺精品力作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已与江苏文化产业集团浪淘沙影业有限公司签约投资20xx万元拍摄电视连续剧《神探李昌钰》投资1500万元拍摄反映红十四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录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方针原则(三)发展目标二、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五)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七)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公共文化服务(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九)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十)普及文化知识(十一)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十二)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四、新闻事业(十三)推进新闻媒体建设(十四)加大对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十五)办好新闻网站(十六)发展新兴传播载体五、文化产业(十七)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十八)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十九)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二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二十一)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二十二)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六、文化创新(二十三)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二十四)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二十五)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二十六)加快科技创新(二十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七、民族文化保护(二十八)编纂出版文化典籍(二十九)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三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三十一)规范和保护国家、民族语言文字(三十二)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三十三)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八、对外文化交流(三十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三十五)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三十六)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九、人才队伍(三十七)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三十八)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三十九)做好培训工作(四十)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四十一)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四十二)建立国家文化艺术领域授予荣誉称号的制度十、保障措施和重要政策(四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四十四)健全宏观调控(四十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四十六)完善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四十七)加强文化立法(四十八)实施步骤“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09•【字号】锡政办发[2007]20号•【施行日期】2007.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无锡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07〕20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发改委制定的《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二月九日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市发改委2006年12月)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特制定《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富民强市”和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和谐发展示范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以特色鲜明、支撑力强、带动强劲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整合和布局优化,加速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无锡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总体战略按照立足实际,体现特色的要求,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出发,“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以集促群、创新升级”。
“以集促群”,就是要以大集团、大企业为核心,实现“区域集中、企业集聚、产品集成、开发集约”,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走出一条适合无锡市情,低消耗、少污染,符合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循环经济要求的区域产业发展新路。
“创新升级”,就是要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无锡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方向根据“以集促群、创新升级”发展战略的要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是: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沿江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两大重点,全面引导现有大型企业(集团)和全力引进国际性大企业群,使其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无锡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打造无锡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平台,实现人才成长、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8•【字号】苏政办发[2012]29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履行信息化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的成绩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是江苏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5年。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发〔2005〕26号),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信息化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2010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了0.73,提前2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末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的目--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06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目录段,新的体制条件逐步完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新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新的发展理念正在树立,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科学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良好开端。
未来5-15年,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能否妥善应对,将决定国内发展的基本走势。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
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经济总量显著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这些都带来发展空间扩大的新机遇,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强度。
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本质上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含量低和经济效率差的问题。
我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技术水平低制约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潜力的发挥。
经济体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性根源日益凸显。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通过市场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又不利于政府弥补市场缺陷造成的社会代价。
二是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不利于消除政府过多干预经济的内在动因。
三是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参数失真,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四是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
探究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把包括 网络游戏在 内的数字 出版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 为发 展 的重 点,为推动其快速 的发展提供积极 的产业发展政策环 境 。2 0 年 ,继北京、上海之后 ,广 州、深圳 、南京、杭州、 07
天津 、重庆等城市纷纷建立 了创意产业集聚 区。其 中部分城
市 的文化创意产业 已经初具规模 。 州在 2 0 杭 0 7年开始全力 打 财产的形式与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 ,并促进 造“ 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全 。将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设计相 整体生活提 升之行业”】 大陆学者兰建平等认 为: 文化创意 [。 】 “ 结合 ,注入创意内核,运用杭州的文化产业来带动城市 网络、 产 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于高科技对 通讯 、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 文化资源进 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 我 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至今取得 了一定成效 ,但是与世 出高附加值 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l 【。这个 J 界上文化创 意产业发展成 熟的国家相 比,起 步较 晚,还 处于 概念中突出了创 意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创新过程。 2 0 在 0 7年发 成长期 ,不够成 熟。中国作 为一个历史悠久 的文 明国度 ,有 布的 《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中 ,指 出文化创意产 着深厚 的文化底蕴。 但是中国萌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识 , 业 包含 了“ 软件服 务” 计算机服务” 建筑设计” 工业设 、“ 、“ 、“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脚步却落后于世界其他 国家 ,如英 国、美 计” 等科技类创意产业 门类 , 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 电影 “ 、“ 、“ 国、德 国。英 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 霍金斯在 《 创意经济》一 制作与发行” 等文化类 创意产业 门类 ,以及“ 物保 护” 民 文 、“ 书 中明确指 出:“ 文化创 意产业在一 些国家 的增 长速度非 常 族民俗 文化遗产保护服务” 等传统类文化产业的门类 。
昆山市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
昆山市“十一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人口问题是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确定我们城市发展规模、发展战略、城镇布局的重要因素。
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根据《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我市人口发展形势分析(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十五”时期,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0年~2005年五年间,我市出生人数26,798人,年均出生人数4,466人,年均死亡人数3,749人,年均自然增长人数717人;年均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在‰,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低于8‰,较好地完成了“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人才事业“十五”人才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的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增长,到2005年底,我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数为万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学历679人、本科学历万人、大专学历万人,其他2,113人。
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平均年龄降低幅度较大,总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门类较齐全、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五”期间,我市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00年以来,共有20,407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其中14,234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
目前,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7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62万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有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有5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万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覆盖率在99%以上。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中的作用
■ 王晓艳
随着《 国家“ 十一五”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建设公共 文 对 化服务设施 网络提出更为明确 的要求 , 文化部出台了《 国 全 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 江苏则率 先开展 了乡镇 文化站标 准 , 化建设 。至此 ,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网络的一部分 . 乡镇 文化站迎来 了空前的发展机 遇和 广阔空间,农村公共文 化 建设出现 了欣欣 向荣的蓬勃气象
实 现公 共 文 化 服 务 ,通 过拓 展 文 化 服 务 渠 道 来 构 建 和 完 善
艺术 素养又有乡土特色 ,既有 活动热情又 有合作精神 , 既
涉及 各门各类又不拘行业地域 , 既有水准的追求 又有队伍
的庞大 。
再次 ,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表现 在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活动体系 。在长期 的群众文化工
二. 乡镇 文化 站 对 于农 村公 共 文 化建 设 具 有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发 展和 完善 , 是社会文明 、 进步 的 重要标志 。作为县级以下三级文化 网络 中承上启下 的中心
服务 网络上下更大功夫 ,在高标准建设重点文化工程上下
更大功夫 , 在加强公共文化内容建设上下更大功夫 , 在促进 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多转 向农村上下更大功夫 。而作为一 名 工作在农村群众文化第一线 的文化工作者 ,不光能充分 发挥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中的作用 ,而且对实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再次, 文化站工作对象的宽泛性 , 贴合 了公共文 化服 务 的外在特征 。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覆盖全社会的 , 是不分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昆山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五”期间开发区发展回顾概述 (4)一、开发区发展的总体概况 (4)二、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4)1.资源的挑战 (5)2.“候鸟经济”的挑战 (5)3.信息化的挑战 (5)4.环境的挑战 (5)“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 (6)一、指导思想 (6)二、发展目标 (6)“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发展主要措施 (7)一、主攻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7)1.打造光电产业基地 (7)2.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7)3.做大精密机械产业 (8)4.做优民生用品产业 (8)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8)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吸引总部经济和研发机构登陆 (8)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实现与制造业配套互动 (8)2.以五大功能区为组团,构建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平台 (8)三、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促进老企业增资扩股 (9)1.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9)2.牢固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理念,积极推进契约式服务 . 9 3.组织集群化生产,降低商务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 (10)四、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效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1.提高土地投资强度 (10)2.优化项目用地结构 (10)3.挖掘内涵增长潜力 (10)4.推广建造多层厂房 (11)5.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11)6.提高市场化配臵程度 (11)五、积极推进园区开发,努力发挥载体功能作用 (11)1.延伸出口加工区功能 (11)2.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 (12)“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机制体制创新 (12)一.强化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 (12)二.完善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 (12)三.营造充满活力的人力机制 (13)四、构筑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机制 (13)“十五”期间开发区发展回顾概述一、开发区发展的总体概况从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期间,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列南通第一,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我市作为唯一的县级市代表由市委陈惠娟书记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奠定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在全省领先地位。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东大街历史古街区,先后建成了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安定先生纪念馆、李渔纪念馆、长寿博物馆及工艺丝毯博物馆,依托如皋绿园建成了东方盆景园,博物馆群初具规模,为提高城市品位,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投资1亿元,建成了江苏省一流的如皋大剧院。投资3亿元,建成了占地200多亩的红十四军公园。加速推进投资约1.5亿元的广电传媒大厦,总投资4亿元的奥林匹克公园及总投资近5亿元的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打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4.建立组织推进机制,完善相关保障。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出台《如皋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如皋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设立2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骨干文化产业给予专项扶持。完善人才引进和奖励政策,比照科技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和科技留学归国人才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市委、市政府设立“雉水文化奖章”,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表彰奖励。
一、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1.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如皋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并接轨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邀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制定了2010年-2020年《如皋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确保《规划》落地生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如皋市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实施意见》,为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的背景与依据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溧水县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溧水县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以旅游带动全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文精神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把溧水县以“秦淮源”为主题的度假休闲品牌、“无想”为主题的文化休闲、疗养品牌、“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休闲品牌打造成知名品牌,使溧水县旅游产业在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格局中起到重要互补作用,使溧水县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
因此,依照《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编制了《溧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 ――2020)» (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溧水县旅游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乡镇和旅游区在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2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空间范围为南京市溧水县域范围内的106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无想山、天生桥、傅家边、东屏湖、卧龙湖、东庐山、石臼湖、永寿塔、西横山等景区(点)。
第3条规划依据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和管理暂行办法》20032、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3、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20004、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6、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20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2、《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13、《南京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14、《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715、《南京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200016、《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199917、《南京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200118、《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200219、南京市政府《第三产业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白皮书199620、《溧水县城(永阳新城)总体规划》2004第4条规划原则1、打造品牌形象原则:品牌是一项无形资产,它对旅客产生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同时也推动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指南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指南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1、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化特点及其影响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选题)2、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与继承发展3、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研究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江苏的实践探索及典型经验(重点项目选题)5、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二、关于“十一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挑战、动力与趋势※1、江苏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宏观调控对江苏发展的影响※3、新一轮江苏经济增长动力源研究(重点项目选题)※4、江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5、江苏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硬约束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6、“十一五”期间江苏防范重大社会风险预警研究三、关于“十一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1、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第二个率先”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完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3、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进程研究(以昆山等地为例)※4、江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点项目选题)※5、“新苏南模式”研究※6、促进和保障江苏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7、保护企业主权益与保护工人权益研究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模式、主体及评价指标体系(重点项目选题)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途径与政策研究※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4、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特征与产业分布特征(重点项目选题)※5、培养江苏新型农民研究※6、社会主义文明城市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研究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2、江苏主要工业产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趋势研究※3、提升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4、江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升级研究※5、江苏港口发展及政策体系研究※6、江苏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及产业演进趋势研究7、江苏软件产业、动漫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战略产业发展研究※8、利用外资与发展民营经济关系研究9、加快建设沿东陇海线、沿海产业带、沿运河经济带研究※10、苏南地区提升产业、科技和环境竞争力研究(重点项目选题)※11、苏中地区如何实现快速崛起研究(重点项目选题)六、关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1、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研究2、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研究※3、江苏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研究4、江苏建设数字城市研究5、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研究6、江苏城市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研究7、江苏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研究七、关于加快苏北发展※1、苏北未来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选题)※2、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化研究3、加快“四沿”产业带建设研究※4、苏北加快工业化进程研究(重点项目选题)※5、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研究6、发展沿海及苏北腹地中心城市研究7、苏北鲁南发展比较研究八、关于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1、“十一五”期间江苏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2、江苏利用外资效益及评价指标研究※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大企业集团研究※4、促进开发区集聚集约发展和管理创新研究九、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1、江苏实施“环保优先”发展方针,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实施“节约优先”发展方针,构建节约型社会研究(重点项目选题)※3、能源价格波动对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影响※4、江苏产能过剩研究※5、江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6、制约与影响江苏发展的人口问题研究十、关于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1、江苏实施“科教优先”发展方针,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平台与机制研究※3、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研究4、江苏人才管理创新研究5、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研究十一、关于民生问题※1、切实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增收难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实施“富民优先”发展方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研究※3、城乡“空巢”家庭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研究※4、江苏农民集中居住研究(重点项目选题)※5、失地农民问题研究※6、外来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研究※7、江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模式研究※8、外来从业人员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9、流动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研究※10、年轻失业群体研究※11、苏南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12、公众心理健康与精神建设研究十二、关于文化江苏建设※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文化江苏建设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选题)2、城市形象、城市精神、新江苏精神研究3、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研究4、江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十三、关于江苏特色和地方优势的理论问题研究党史党建: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互动关系研究※2、现阶段江苏党群、干群关系研究※3、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研究(重点项目选题)4、深化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典型经验研究5、江苏党史上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研究哲学: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进展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干部伦理道德建设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4、当代西方政治法律哲学主要流派研究5、网络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研究6、江苏民间宗教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研究7、江苏科技自主创新的软环境研究经济理论: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原理和基本分析范式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及西方经济学合理内核研究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微观结构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4、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政策5、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史研究(重点项目选题)政治学:1、科学发展观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公民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3、利益格局变化与政治发展研究4、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研究5、节约型政府研究6、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研究(重点项目选题)7、地方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转型研究社会学:※1、江苏社会分层与新社会群体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整合研究※3、江苏私营企业主群体研究※4、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5、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6、江苏民营(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政策研究7、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法学:※1、和谐江苏建设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农民工权利保障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3、江苏地方立法研究※4、江苏企业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对策研究5、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治化研究6、民国法制史研究历史学: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2、江苏区域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吴文化等)研究(重点项目选题)3、江苏古代地方学术史研究4、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研究5、关于民国史问题的研究6、日寇对南京文化典籍掠夺和毁坏研究※7、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地区差异研究※8、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国文学:1、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中国古、现代文学史(含口述文学史)研究3、江苏地域文学研究4、海外华文文学研究5、民国时期文学研究6、全球化与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1、当代外国文学创作及文化思潮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外国通俗文学研究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认同与外国文学4、外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语言学:1、神经语言学、工程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及其他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汉语史研究3、现代汉语研究;4、外国语言及语言学研究;教育学:※1、“创新、创业、创优”的新江苏精神与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3、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4、江苏名校发展研究※5、江苏中小学教育名师研究6、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其长效机制研究新闻、图书情报学:※1、民生新闻与舆论导向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十一五”期间江苏新闻出版业发展及其在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中的作用研究※3、新闻失范和低俗问题研究※4、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新闻素养和应用新闻媒体能力研究※5、先进典型影响力研究6、网络等新媒体发展及其影响研究7、江苏图书馆事业改革创新研究艺术学及其他:1、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传媒新形态及其应用研究3、江苏地域传统音乐的抢救与保护4、江苏戏剧研究5、艺术设计学的历史与应用研究6、江苏地方艺术史研究7、江苏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的协调发展研究。
外经贸促进体系建设及江苏“十一五”构想
额年均增长 3 .%。20 年 , 23 04 全省进 出口总额 l 0 亿美元 , 9 7 位居全 国第二; Z 85 出I额 7 亿 l 美元 , 位居全国第二 .f 夕商直接投资实际到帐 11 、 2 亿美元 , 位居全国前列 , 占全省全社会固定
维普资讯
外经 贸促进体 系建设及江苏“ 十一五" 构想
刘惟蓝
一
熊 鹰 金 玉梅 、
、
外经贸促进体 系及 其国际经验
1外经贸促进体系的基本 内涵。外经贸促进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为促进对外经济贸 .
塌r 而专门建立的支持服务体系。外经贸促进体系对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作用, 主要表现
税收优惠; 联邦政府成立进出 1银行 , 2 1 以国库资金支持对外贸易资金供应 , 促进出 1; 2 为出1 1 2 1
企业提供有关产业的信息 、 政策咨询等支持 ; 政府提供特定市场准入及其技术性支持措 施;德国的主要经验: 根据商品和服务业的出 1占国内总产值近三分之一的实际, 2 1 政府创建
由区域” “ 、 自由贸易区域” 等特殊手段 , 实施各具特色的地方引资战略 ; 建立国内优秀中小企
业的数据库 , 完善对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吸引外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 建立外经贸促进体 系的必要性
1建立外经贸促进体系是保持江苏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在全 . 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举足轻重。20 00年以来 , 全省进 出1总额年均增长 4 .%, 1 2 1 o5 出 2 1
型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 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 资源严重短缺 , 土地 煤电 油运紧张 , 环境容量 日益趋紧 , 一些地方 已出现批准外资项 目因缺地而无法开工 , 一些外商
“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趋势
以 吸 03 新兴 的影晌。从宏 观经济形 势 的发展 特点 的说 法 , 民族 文 化 为 主 体 , 收 外 20 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出发 , 十 一 五”规划 的 出台 , 面有 来 有益文化 的市场 格局 。 “ 里
中, 医疗消费越多、 教育消费越多 , 文
化 消费 就越 多 。在 中国 , 由于医疗 和 教育 这两 方面 的公共服务 体系 的构 建
出现 一些 问题 ,比较 多地 占了消费指
早提 出来要 “ 发展和信息产业相关的 文化产业”,就把信息产业和文化产 业的关系问题提到 了非常重要 的位
维普资讯
责 编 ・ 志 ・ miz5 3 s u0 任 辑 李 俭 E a:3 2 @o .1 - lj7 3 h11 1 31
热 点 关 注
省, 几乎所有的省都 已经把发展文化 化市场。 在整个文化产业布局中, 不仅 业 在 今 后 5年 年 均 增 长 l % 。 5 到
文 化 体 制 改革 试 点 将 在 全 国全 面 推
“ 十一五” 文化产业 发展五大趋势
●张晓 明 制层 面 ,政策 层面 的思 路 的提 出 , 对
一
开 。就 目前 的情 况来 看 , 化体制 改 文
革 的 试点 已经 对 中国 文化 产 业 的 发 和文化市场 的基本判断 , 我们认为体 技 术 进 步 对 文化 产 业 的发 展 将 是 下 展起 到 了推动 的作 用 。在 “ 一五 ” 十
主要原 因是我们 的体制 改革还没有
完全 到位 , 政府 主管 部 门还 没有 完全
从 主管 政 府 所 属 的 文化 机构 向主 管
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简答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1)为什么国家要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2)上海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请举出两个既属于文化产业又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行业。
(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分)②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扩大就业,有力促进现代化建设。
(2分)③允许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利于让资本要素活力迸发,创造更多财富。
(2分)(2)新闻出版、电视传媒、广告、动漫等行业。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分)2、党的十七大把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请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回答:(1)材料中重视“文化建设”体现我国的治国方略是什么?(2分)(2)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弘扬先进文化?(6分)(3)请你为我校“爱校荣校、爱国报国”温馨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个“金点子”。
(2分)(1)以德治国方略。
(2分)(2)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正确领导成果体现在②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关系,国家职能内一,体现国家性质、人民意志和利益③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为,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四个文明协调发展。
④政府是党领导下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文化建设体现了三府建设⑤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6分)(3)略(2分)3、用政治常识简述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
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前言黄河故道,是黄河从公元1128年至1855年侵泗夺淮720余年间形成的地上悬河。
宿迁市境内的黄河故道西起宿豫区皂河镇,东至泗阳县新袁镇,全长约,为一狭长高亢区域,且蜿蜒曲折,宽窄不一,河宽一般1500m至2000m,最宽达4000m,最窄处80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宿豫区朱海附近滩地高程在左右,泗阳县杨大滩附近滩地高程在左右。
沿线河道自然地形比降1/4000~1/1000。
两堤之间滩地与泓底的高差3~6m,滩地自然比降1/15~1/30。
中泓在两堤间左右摇摆,多处逼近堤脚,河岸陡立,是历史上的险工险段。
流域内大部分为粉沙细土,遇风起尘,遇水流失,少部分淤质粘土成段分布。
全线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差。
从而使黄河故道区域内的农业生产障碍因素较多,经济比较落后。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黄河故道流域曾先后进行过多次整治,但与周围其它地区相比,故道地区和沿线两侧,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仍很落后,中低产田面积较大,且有部分荒地荒滩荒水,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多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仍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为主动策应省委、省政府对黄河故道地区进行专项整治开发策略,发展黄河故道区域经济,推动全市经济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宿迁市古黄河“十一五”产业带发展规划》,用于指导该区域的综合开发。
《宿迁市古黄河“十一五”产业带发展规划》,是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组成的一部综合性开发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互为补充,以期促进黄河故道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本规划涉及宿豫区、宿城区、泗阳县三个县(区),18个乡(镇、场、街道),土地总面积约万亩,其中耕地面积约万亩,受益人口约万人。
南通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南通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目的和意义“十一五”是我市推进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档案工作履行着保存历史发展所积累的真实思想、文化和科学财富的历史重任,一个与全市现代化建设相协调的,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档案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鲜明标志,也是南通全面小康和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科学制订南通档案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于指导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依据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江苏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二、南通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形势分析(一)“十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南通档案事业同社会其他事业一道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些工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截止“十五”期末,全市10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有文书档案1140456卷(件)、资料138254册、音像档案587盘、照片档案21730张、底图3591张、缩微胶片501米、电子档案94盘。
档案馆藏量较“九五”末增长47%。
“十五”期间,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46984卷(件),接待查阅利用档案为7709人次,提供档案24588卷次,与“九五”期间相比增长51%。
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九五”有显著提高。
全市实现100%的建设档案网站(页)目标。
全市共计录入档案目录数据496.93万条。
“数字档案馆”已被市政府列入全市11项重点信息应用示范工程。
南京工程学院“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发展目标
南京工程学院外语部“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发展目标(讨论稿)(-)指导思想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按照学校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有利于我部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力求使我部在党建、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得到和谐持续发展。
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外语部发展成为规模保持稳定、管理更加规范、层次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等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省内同类学校中享有—定知名度的教学科研实体,满足学校不同层次外语教学的要求,为其它外语部(部)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提供外语教学的师资保障,为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提供必要的外语人力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输送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外语部不同阶段的实际,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抓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和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
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进行机制创新,改进方法,拓展手段,凝聚人心,促进发展。
外语部党委将加大培训力度和组织发展力度,按照组织发展原则,把条件成熟的教师和学生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人文关怀、思想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加强外语部精神文明工作,努力创建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和节约型外语部。
2、教育教学改革。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科学的质量保证体部,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逐步实现由”教学合格型”向”教学科研型”夕卜语部的转变。
看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好英语本科的校级特色专业建设,迎接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评估。
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把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成语言功底深厚,跨文化意识较强的多方向、复合型、应用型的能胜任国际商务和国际交流工作的合格业务人员、谈判人员和管理的英语经贸人才。
规划的格式和范文
规划的格式和范文一、规划的含义规划是一种时间跨度长(5年以上)、范围广、内容比较概括的投资计划。
如《福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沪东重型机械厂发展十年规划(2021-2021))、(华西村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二、规划的特点(一)时间跨度大一般的工作计划,大都以年为计,如《xx市政府2021年经济发展计划》、《xx 省环保局2021年工作计划》。
而规划的时间界限一般在5一10年,如《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内容概括性强因为时间跨度大,因此规划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等比一般投资计划概括性要强,不可能像计划那样具体,更不即便落实到基层车间班组。
规划提出的措施也比较原则。
(三)内容当更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发展规划安排的任务和措施都在5年以上,因此必须提高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和决策的质量,并在科学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的具体内容。
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没有深谋远虑、洞察未来的能力,规划的内容就会脱离实际,就会与客观氛围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推进距离,这样的可行性研究就失去了指导工作的价值。
(四)与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配合使用,形成综合滚动管理模式规划是一种汇编的文件,提出阐明的目标时间长而且包含范围广,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大连市(2021-2021)五年发展规划》出台以后,具体的部门还要形成2OO6、2021. 2021年等各年的计划,以及五年来工业、农业、环保、教育、市政与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与计划,形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滚动管理综合生效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三、规划的内容与结构规划由和正文组成。
(一)标题规划的标题计量单位包括规划制作单位名称、规划内容、规划时限和文种共同组成,如《广东省疾病防洽教育工作1一年规划(2021-2021)(二)正文1.背景分析和指导思想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而应认真地分析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并拟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或使规划自然科学提出的目标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时期是江苏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江苏的决定》,围绕全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总体目标,制定本《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1. 总体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导向,以实施十大先进文化艺术工程、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和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工程为龙头,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加快发展、重在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思想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文学艺术生产,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使江苏成为发展理念科学、公民素质领先、文化产品丰富、文化人才荟萃、文化设施配套、文化服务完备、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有序、文化体制先进、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让全省人民共享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2. 方针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文化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促发展,用发展的成效检验改革的成败。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前进的作用。
--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
以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元多变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
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创新。
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文化理念、文化形式和文化科技,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文化安全,推动江苏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3. 工作目标--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理论武装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主流,城乡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文化艺术普遍繁荣。
以实施十大先进文化艺术工程为龙头,落实精品带动战略,促进各艺术门类创作普遍繁荣,继续保持优势艺术门类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推出一批有全国影响、有持久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培养一批创造力强、进取心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
--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备。
以建设十大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促进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室)等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文化信息共享终端、有线电视村村通、数字电视普及和数字电影院线等现代文化传播手段为载体,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等为补充,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以建设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有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的专业市场,形成一批集创意、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政企、政事、政资、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产品和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迅速发展。
二、思想文化建设4.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武装党员、宣传群众。
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任务,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取得新成效。
加强对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组织编写融入江苏实际的教学辅导材料。
运用基层党校轮训、支部党课和冬训等形式抓好基层党员的理论教育。
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对党的基本理论和重大理论成果的宣传,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专栏、专刊、专题节目和有全国影响力的重点期刊。
加强和改进讲师团工作,抓好重点理论宣讲活动,积极面向基层开展宣讲工作。
5.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快建设社科强省,“十一五”期间,全省社科综合研究实力进入全国前列,重点人文科学学科建设全国领先。
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
巩固发展省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与研究中心,重点建设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中心。
加强全国有影响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确保在全国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研究体系、人才体系建设中居于前沿位置。
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工作。
突出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加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注重部门、学科之间的协同攻关。
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重点扶持关于又好又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应用对策研究。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抓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
加强对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的管理。
启动省社科活动中心建设,“十一五”期末省社科重点科研基地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
6. 加强人文精神建设。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形成全省人民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精神支柱,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创造活力。
深入开展“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省份,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
大力宣传创新的先进典型,营造敢为人先、敢于竞争、敢于创造的文化氛围,营造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各类人才和广大群众的创造热情得到激发,创新才能得到发挥。
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教育,倡导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开展关爱弱者、奉献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活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
深入挖掘、研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立足新的实践,丰富时代内涵,发展和谐文化。
深入宣传普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弘扬追求真理、遵循规律、讲究规则、客观公正的理性精神。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形成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的社会风尚。
7.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形式、内容、手段和方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集中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重要领域取得成效。
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项工程”、30件实事的落实。
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大工程”,抓好50件实事特别是12项重点专项工作的落实,重点建设一批实践基地、打造一批活动品牌、编写一批系列读物。
办好《名师面对面》电视专栏,组织开展“七彩的夏日”暑期夏令营、专题读书、新童谣编创传唱等活动,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品牌。
开通、办好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
组织编写弘扬传统美德系列德育读物,制定实施中小学德育教学与实践评价体系。
组建江苏少儿艺术中心,办好少儿艺术节和中小学生合唱节。
8. 加强城乡文明素质建设。
以培育新市民、新农民为目标,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实施城乡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注重突出思想文化内涵,把创建工作与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创业技能培训等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入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百城万店无假货,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选等活动。
大力加强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建设。
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以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新市民教育课堂和各种文体活动为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文明素养、行为规范教育,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树立现代理念。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弘扬新风尚、建设新文化、培育新农民”,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
深入开展“清洁庭院、清洁河塘、清洁村镇,树文明新风”活动和“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村”活动。
实施“新农民服务工程”,开展文明生态村、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科技示范户、文化中心户创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