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规划
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方案

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方案一、前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平衡,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对于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构建宜居城市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某城市绿地进行设计规划,旨在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二、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
2. 人文原则:结合城市文化和历史特色,体现地域特色,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3. 创新原则:注重设计创新,打造独特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三、城市绿地设计规划1.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2. 设计内容:(1)规划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增加绿化植被,改善空气质量。
(2)打造城市中心广场,设置雕塑和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创建城市生态公园,保护植物种类,开展生态教育活动。
(4)利用市政府旁空地,建设社区公园,增加社区绿地面积,改善民居环境。
四、城市绿地设计方案1. 主干道两侧绿化带设计(1)绿化种植:选择耐旱抗寒植物,增加草本植物,提高绿化带的景观效果。
(2)设立观赏区:在绿化带内安排景观观赏区,设置休闲长椅、喷泉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
(3)智能灌溉系统: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提高植物生长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4)能源利用:在绿化带内设置太阳能路灯,节约能源,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2. 城市中心广场设计(1)广场功能:设置休闲座椅、音乐喷泉、草坪观景区,吸引市民前来休闲娱乐。
(2)文化元素:在广场内设置城市雕塑和历史纪念雕刻,强调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
(3)照明设计:采用LED景观灯,利用多彩灯光打造夜间独特景观。
3.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1)种植园设计:设置花海区、草地区、湖泊区等多个园区,在植物种植上注重生态多样性,打造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生态 与环境 l 1Il 来自现代城 市园林绿地规 划
张海 鹏 - 武 丽 娜 :
( 、 尔滨太阳岛物业供 热有限责任公 司, 1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2哈 尔滨昆仑物业管理有限公 司, 5 00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0 ) 5 0 0
摘 要: 城市园林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 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 大量实例说明我国的园林建设 已从城市 园林发展到 园林城 市。 城 市绿地率成普遍增长之势 , 人均 占 有绿地面积逐 渐增加 , 特别是新居住小区中的 自 然环境得 到显著改善。所以我 国现代城市的绿地 系统绝非传统意 义上的绿化 , 而是城 市赖 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 系统。
自然 的 生活 需 要 。
1 . 2现代城市绿地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 性增强 ,在满足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确定城市 绿化 目 、确定城市各类绿地控制原则 的基础 标 上, 国家对规划的城市绿地加强了规划和落实 , 提出了对策措施 , 划水平显著提 高。 规 现代城市 绿地规划提倡建设生态城市 , 促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 。 它提出对 自然环境加强保护 、 复、 恢 修复 ; 强调城市绿地建设 , 提高城市绿地 占有量 , 以绿 地 占有量为骨架 , 自然引入城市; 把 强调城市紧 凑发展和均衡开发。重点突出绿地规划 的生态 功能 , 在满足 日常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 从城市空 间和 自 出发 ,尽量保护城市 自 然 然遗 留地和 自 然植 被 , 将生物多样性作为城市绿化 的基本 内 容, 重视生态过程的恢复 , 运用生态技术 : 将人 工要 素和自然要素融合成绿色生态 网络。 1 - 3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体现城市特色 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又一重要特 色 , 但 是城市形象绝不是所谓的“ 大广场 ”“ 、大草坪” 、 “ 马路 ”也不仅仅是城市的建筑风貌。 宽 , 城市赖 以存在 的地理环境 , 即山水形胜 、 风土人情才是 城市特色的基础源泉 。 坚持文化陶冶, 构筑生态 文化 体 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项目四 实训:具体项目景观设计实践 过程内容及设计程序分析
• 一、实训目的 • 针对德胜广场的景观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其设计组成元素、实践过程
内容以及设计程序,并用图纸临摹表达。 • 二、实训教学设备及消耗材料 • (1)绘图工具:1号图板,900 mm丁字尺,45°、60°三角板、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二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体步骤
• 在一个设计中,将所有的园林景观元素(如质地、色彩、形式)有机 地融合在一起,可形成具有视觉美感、满足功能需求的园林空间(图 3.2.0.6至图3.2.0.8)。
• 四、初步设计阶段 • 本阶段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与草图结合并进行补充修改,逐步明确总
案例2-1 日常交谈——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
背景:教室里面突然出现了一只小花猫,在窗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小朋友们很开心,都跑上前去围着小花猫观察。 教师:“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样的动物呢?” 果果:“我喜欢小狗狗,爸爸说狗狗可以保护我。” 贝贝:“我喜欢小鱼,它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边说边用手描述鱼 在水中游的情景) 佳佳:“我喜欢小猫,因为它很可爱。” 妞妞:“我喜欢小鸭子,它走路的样子很好玩。” 小宝:“我喜欢小兔子,它有白白的毛,很好看。”
解析:
教师与幼儿关于“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的谈话,体现了日常交谈的3 个特性。首先,交谈的主题是随机的,教师看到小花猫来到教室,随意 提出谈话主题;其次,谈话气氛自由宽松,教师提出话题之后,并没有 提出其他发言的要求,而是让每个幼儿围绕话题,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 地表达关于“最喜欢的动物”的认识。最后,日常交谈的信息具有多向 性,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了他们对于不同动物的不同认 识。在交谈过程中,幼儿互相分享交流了自己有关动物的认识,使每个 幼儿对动物的概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景观设计

乌 勤
科 禧蠢
浅谈 城市园林规划 中的景观设计
( 新疆 自治 区广播 电影电视剧机 关服务 中心 , 疆 乌鲁木 齐 8 0 O ) 新 3 0O
摘 要: 现代 的城 市 , 人们在要求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 , 也要 求越来越 多的人 文景观 来美化 生活环境 。 因此在城 市园林规划 中, 景观设计就 有 着越 来越重要 的作 用。 园林可 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 给人 以美的 生活 感受, 自然风景和 艺术在空 间上 的结合 。 是 关 键 词 : 市 园 林 ; 划 ; 观 设 计 城 规 景 随着社会 的发展, 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要 全 国城市 犀林设 计的繁荣 。随着城市功能的逐 步形 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 以生态 人 j 求越来越 高, 这就给 园林设 计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步健全 , 以公园 、 化广场 、 绿 生态廊道 、 市郊 风景 学原 理为指导而建设 的绿地 系统 , 此系统 中, 在 求. 如何为人 们提 高优美 、 舒适 、 调的 良性生 区等愈 加成为城市 的现代标志, 协 成为提升 城市 乔木 、 木、 灌 草本和藤本植 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
观的综合性 。综合多样 的城 市景观可概括为人 工景观 和 自 然景观两 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 物, 筑物及街道 、 构 广场 、 驳岸等 ; 自然景观 包括 大 自然 景观和人造 自然景 观,城市景观 的普遍 问题是过于人工化 。园林构 成因素中面积最大 的是绿 色植物 。 绿色植物, 惟 既可与山水 自然景 观亲 和, 又可与人 工建筑 物亲和, 可有效地综 并 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 方面来 隔离过于密集 的建 筑景观 。 从宏观 而言, 可用隔离绿 地加以分隔, 若用 地定性 为隔离绿地, 因不许 侵 占绿地而将保 则 证隔离 功能 的实现, 片绿地 , 大 甚至一条绿带, 都 具有这种隔离作用 。从微观而言, 绿地植物能有 效地 以生机盎然 的 自 然景观 调剂 过于平滞和呆 板 的建筑线条 、 人工形体 、 感、 质 色彩 和气氛 。 从 理论上讲是“ 以素耀艳 ” 。 2 园林规划设计考虑 因素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 的功能 。 不论是 厂区 绿化 、 校园环境 、 公园绿 化, 还是街道绿 化, 其主 要功能均不同 。 提高 国林绿化 的艺术 品味。 高品 昧 的园林绿化 是一幅美丽 的立体 图画, 不仅有 点线面 的合理运用,还要有 四季特色 的变化, 它 是巧夺天工 的人造大 自然 的再现 , 使人在其 中 有融于大 自然之感, 有较高 的艺术水平 。 应考虑历史文化 内涵 。 自 与历史 文化 将 然 紧密联 系, 人造景点应注意 的, 是 能否画龙点睛, 使历 史人文 景观与周 围环境 或其他 方面协 调, 并符合人们 的审美 情操及心理要 求,要经充分 论证 才有说服力, 被人们所接 受, 景点宜恰 到好 处, 忌贪多 、 太杂 。 对短 中长期 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 真计算 。 包括绿 化理盖率 、 均绿地率 、 人 立体绿量 、 多层 次植物配置 、 保持水土 、 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 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 。只有这样才能决 定是选择单一 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 结合 , 避免盲 目追 求草坪 的现 象, 使草坪 与树林 相得益彰 。 不同设计方案 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 护管理 费用 不尽相 同,很多本是 比较好 的规划 设计 , 由于建设 成本和建成后维 护管理费用超 过单 位经济实力 , 只有低水 平维护, 观赏效 最后 果不理想, 很多应 有的功 能丧失, 以在 设计叫 所 对植物 根据 性状的合理选用, 论证 其管理费用 高低, 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 到绿化效果 。 有利 3 园林规划景观 设计方法 人们 心 目中的公 园形象, 本 t 基 是绿防 F 的亭 台 。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 市 化 的 进程 带 动 r 城 31 . 植物配置 与植物造 景 植物配置 和植 物造景就是在园林设计 中合 理地利 用 各种 植物 创造 出优美舒适 的植 物景 观,这些植 物景观与其 他园林 景观一起构成一 个优美舒适 的生态环境 , 以满 足人们对 良性生 态的需求 。 3 . 植物景观带来精神 审美 .1 1 植物景观是 园林设计 的中心, 物景观设 植 计 的好 坏是 最 终评 价 园林设计 质量 的标 准之 一。植物是 自然 景观的标示性 元素, 同时也是反 映 自然景观类 型的代表性元 素, 它们在不同 的 时节表现 出不 同的形态与色泽 ,可以带 给人不 同的美学感受 。每个人 都有奔向大 自然 的欲望, 植 物是大 自 最具代表性 的元 素, 然 园林 设计 中 的植物 景观不 仅可 以给人 以各种美 的感受 , 还 会让 人感受到 大 自然的气息, 这对 于久 居城市 的人们 来说 是一 个非 常重 要 的精神感 受 和熏 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 识 自然景 观中植物景观 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 并顺应 这 一规律进行植 物配置的, 因此设计 出的植 物 景 观不仅有很强 的视觉效果,还可 以营造出适 应 当地 自 条件、 然 具有 自我更新能力、 现当地 体 自然景观风貌 的植 物类型, 塑造 出一个优 雅舒 适 的 自然 环境 ,让置 身其 中的人 得到美 的享 受。 3 .植物景 观三大功能 .2 1 植物在园林设计 中有三大功能, 分别是 建 造功 能、 环境 功能和观赏功能。 植物的建造功能 是指植物 可以创造景观空间, 建造植物 景观 。在 园林设 计过程 中对 于植物的合理运用, 以建 可 造 出形态各 异、有着极 高观赏性 和艺术性 的植 物景 观。 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 防 治水 土流失, 涵养水 源, 调节气候 。园林设计 中, 植 物景观与其他各类 景观 比起来, 其有着 更大 的生态学价值 , 以提高空气质量 , 园林 它可 改变 中的小气候, 给人们 以舒适 、 的感受 。观赏 惬意 功 能即是 因植物的大小 、 形态 、 色彩和质地等特 征能充当景观 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 因外表 特 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3 建设生 态景观 . 2 当前 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 自然 化、 森林 化 、 文化方 向发展 , 人 而园林设 计 的中 心就是人在 自然 中生活, 自然更贴近人。 认识到 植 物生 态环 境 的存在 与 发展是 人类文 明 的标 志, 这样 以研究 人类 与 f I 然问 的相互 作用及动 态 平 衡 为 出 发 点 的 生 态 闻 林 没计 思 想 便 开 始 逐 和水分 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 间形 成一 种和谐 有序 、 稳定的关 系, 进而 塑造一个人 类 、 动物 、 植物 和谐共生 、 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 市园林 建设 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 环境 的作用让人们有 了进一步认识。 建设 生态 园林是 园林发展 的必然 方 向, 即 在园林 建设 当中, 自然生态景观 , 模仿 通过艺术 加工, 创造 出既美 丽又具 有降尘 、 降噪 、 出氧 放 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 景观。一些具体 的做 法, 如在 园林 中减少小 品、 道路 、 广场等 , 以植物 造景为主, 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 中的应用 。 建设 生态 园林 以植 物造景 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 的 生物群 , 由乔木 、 木、 灌 草本 、 等植物 、 低 动物 和 微 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 、土壤条件综合而 成的徽观人工植物群 落, 又包 括植物的相互联 系的生态 网络, 了宏 观城市系统 , 了吸 涵盖 发挥 碳吐氧、 调节温度与湿度 、 消噪除尘 、 杀菌保健 、 吸收有害气 体 、 防风 固沙 、 水土保持 、 发挥绿地 水循环 、 防震避灾 等生态功能 。 总之 , 园林景观是人化 的 自然。园林设计, 不但需要有社会性 、 经济性 、 技术性等方面的科 学 思考与分 析, 还需要热 烈的情感催化 , 二者合 一才是我们创 作的真正动力 。丰富 的社会生活 体验 , 特别是那些具有典型意思的形象与事件, 最能 提供我们创作 的灵感, 这也是 我们无法从 资料 与书本中得到的实惠 。从生活与 自然 中得 到 的信息 , 永远是我们进行创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 常毅 - 浅谈 园林景观设计 的艺术及方 法『. 1 1 匾. J 1 城 市建设。0 0 5 2 1,. [】 中. 生态城 市规划设 计叫. 国高新 2吴兴 浅议 中 技 术企业.0 9 2 。 2 0 。4 【1 勇. 园林景 物与现代 园林景观设计 . 3 华 论 艺 术教 育. 1 , 2 09 0 . 【] 俊. 4何修 浅析 园林设 计 中的植物配 置与植物 造景 l. J 科协论坛 ・ I 下半 月, 1 , . 2 06 0 f] 婷, 5 王婷 朱铁锋 . 园林规 划设 计方法的分 有关 析研 究f. 市建设. 旬- ,00 5 J城 1 下 T2 1,. 4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landscape planning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ecific design.keywords: the city residenti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园林景观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步伐也在加快,城市居住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小区内园林景观的设计,人们对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园林景观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成为摆在园林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一、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1)坚持社会的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会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其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品质,规范园林景观设计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1.保护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设计师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
2.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园林景观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绿地布局。
绿地应分布均匀,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需求。
同时,要考虑到绿地的可达性,便于市民的出行和利用。
3.创新设计手法: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创新,采用新颖的设计手法和理念,打破传统风格的束缚。
设计师可以结合现代科技,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同时,设计师也应注重文化传承,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
4.注重景观细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植物的配置、景观元素的布置等等。
细节上的精致处理可以提升景观品质,增加人们的审美享受。
5.增加生态防护设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增加生态防护设施,如种植防护林带、构建雨水花园、设置生态湿地等。
这些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净化空气、保护水资源、控制洪水等。
6.合理利用绿色技术:园林景观设计应合理利用绿色技术,如节水灌溉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绿地的可持续性,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7.配套设施完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景观本身,还要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
包括座椅、垃圾桶、休息亭、公共厕所等,这些设施能够方便市民的使用,提高绿地的利用率。
8.安全性考虑: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安全性考虑,包括防滑、防摔、防盗等。
设计师应合理设置栏杆、照明设施等,确保市民的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遵循这些标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以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增加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摘要】文章介绍了园林建设的原则及园林建设的功能,阐述了城市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规划设计的未来。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设规划;住宅区;设计园林景观是现代都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园林景观逐步为人们所重视。
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人们对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园林景观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成为摆在园林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1.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原则1.1生态园林设计者和决策者要有良好的生态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生态美是人的本质需要。
城市环境设计要考虑符合生态要求。
居住环境中,园林景观可以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
设计中,可以通过道路和居住区的合理布局,利用已有的地形及周边的山水,考虑比例与尺度、对比与微差、主从与重点、营造出一个完整和谐的环境景观。
运用合宜的植物,可以起到绿化和美化居住区的效果。
广场、停车场以及墙面等也要考虑绿化。
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注重环保新材料的应用,节能降耗,满足生态原则,又符合环保原则。
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打造美好的生态家园。
1.2地域性和文化内涵城市园林景观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景观。
任何时期的风景园林发展都不是孤立前进的。
风景园林来源于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密切联系。
在时代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政治运行、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都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园林的设计中,要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一块场地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特质,才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优秀的园林景观。
在场地的自然过程和格局中,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征都会在设计中留下烙印,可以在原有的景观元素和材料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园林。
1.3节能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结合了多门学科,包含了生态学、建筑学以及心理学等。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概述及规划目标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概述及规划目标园林绿化工程旨在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公共绿地,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
本文将概述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并明确其中的规划目标。
一、项目概述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核心的综合性工程计划。
其目的是通过增加绿色植被、塑造景观、提供休闲空间和改善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园林绿化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绿地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城市的绿地进行规划和设计,可以确保在城市中合理分布绿地,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功能。
绿地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特点、生态保护、景观美化等因素,保证绿地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1.2 植被种植与养护植被是园林绿化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合理布局,可以打造出美丽的绿色景观。
同时,对植物进行养护和管理,确保其健康生长,提高城市绿化质量。
1.3 景观建设与设施配套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还包括景观建设和设施配套工作。
通过创造良好的景观,如喷泉、雕塑等,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设施配套则包括座椅、休息亭、步道等,为居民提供方便的休闲体验。
二、规划目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规划目标是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期望,旨在营造出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以下是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规划目标:2.1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绿地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美丽的公共绿地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城市增添活力和魅力。
2.2 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工程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促进空气净化和降低温度。
同时,通过增加树木和草坪等植被,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2.3 促进社会互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旨在创造一个宜居、宜人的社区环境,鼓励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
绿地的存在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2.4 保护生态系统园林绿化工程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者:孟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着重要作用,需要了解其作用与效益,研究注意事项,本着美观实用的原则来完成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设计思路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各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城市景观规划是否能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和要求,该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达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城市景规划设计,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
园林景观的作用及效益1、园林景观对环境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以其自然、宁静的环境而成为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的金融办公环境的缓冲器。
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
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心理和行为。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
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感受。
2、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建设城市本身就应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城市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
城市景观规划中园林设计应用论文

浅谈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景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园林设计在现代高层建筑密集的大城市,在市场商业竞争上确有许多优势,大城市是隐形炸弹,是病毒温床,“三废”污染严重,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公害。
解决这种公害,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城市景观规划、城市园林设计与绿色生物系统工程结合起来。
1 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基本特点1.1 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1.1.1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体验为先要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市,仅仅依靠建设绿地是不可能实现的。
应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环境,在经济政策制定及城市建设中,避免以损害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经济短期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量流动高效及畅通。
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是市民,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市民创造休娱身心的美好体验(感受),规划的最终结果以实施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
1.1.2 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的规划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
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根据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1.1.3 绿团隔离,森林围城;经济绿地,健康绿地以绿地斑块为点,以生态植物廊道为线,以城区及城郊自然植被基质为面,让城市溶解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溶解于自然的田园之中,以高树浓荫隔离城市,形成森林围墙、城林合一的景观格局。
规划中应注意协调“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三者间的联系,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为促进,以环境拉动经济,以经济促进环境。
在植物树种规划中,突出“健康绿地”的概念,即选择在本地生长健壮的植物品种,以形成生机勃勃、绿意葱茏的健康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城市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2020·12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园林景观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景观规划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化观赏的需求,同时还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环境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而城市生态绿道建设作为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建设城市生态绿道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生态绿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城市生态绿道的意义城市生态绿道指的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放空间。
例如,公园路和绿化带就是典型的城市生态绿道。
城市生态绿道有着线性的空间结构,是连接湿地、广场及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的纽带,同时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化景观审美的需求。
此外,城市生态绿道也是游客和行人聚集的纽带,城市生态绿道长廊可以给游客和行人提供休息场所。
除了长廊休息型的城市生态绿道外,城市生态绿道还有河流型和游览型。
城市生态绿道除了能够给游客和行人提供休息场所外,也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通过城市生态绿道栽植的绿色植物,净化了城市的空气,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
同时,通过建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绿道,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运用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对园林景观观赏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因此,针对城市生态绿道的运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科学合理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时,城市生态绿道的设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出城市居民满意的城市生态绿道。
在具体的城市生态绿道设计过程中,要将生态绿道的建设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体系中去,使生态绿道的建设与城市园林的整体建设相得益彰。
要将绿色资源合理分配到城市园林中的每条生态绿道中,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的整体美感。
同时,城市居民通过生态绿道的建设,也能感受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魅力,这在满足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摘要:城市公园简称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城市公园(Urban Parks)和公园系统的演进,是此时城市发展上的重要的规划观念。
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是全国最早也是开发最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之一,它不仅将城市中心和新郊区及偏僻的园地连接起来,还以街车(streetcar)路线和排洪系统将公园、公园道(parkways)结合为一体。
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和专题性公园和花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现代公园与早期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
早期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或者是为了满足达官贵族的奢华享乐而建造的,抑或是统治阶级、富有阶层为了家族显赫等等许多的因素。
因此,公园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会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剪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
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景园不在少数,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观的。
如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广场。
对城市广场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时的、随意的;对公园的需求则是有目的的。
目标十分清楚: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二是与人交往的需求。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理念的重要表现。另外 , 园林作为人们休息与娱乐的场所 , 能和 城市规划有机融合在一起 , 让 园林设计 提升到新高度 , 能促 进城 市规划更趋于科学性 、 合理化 , 推动城市的发展。
它们是 当地物种 的典型代表 , 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 、 生态 变迁 等将 具有 一定 的参 考价 值 。
方面的因素 , 很好满足广大人 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2 . 1 . 3 景观个性化原则。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
不 一样 的个 性 特点 , 也就 是 不一 样 的景 观 的结 构 以及 功 能存 在 差异 性 , 这 也 是地 域差 别 造成 的客观 要求 。按 照不 同 的环
境条件 , 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 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2 . 4 构 建丰 富 园林景 观 城市 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 , 所以 , 需要建立 丰 富的园林尽管 , 开展科学植 物造景 , 充 分利用植物本 身的色调 以 及植 物层次来构建观赞 陛的园林景致 。 此外 , 在开展园林 景观设
2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 中的应用策略
为此 , 探 索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 划中的应 用显得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 : 园林设计 ; 城 市景观规划 ; 应用
1 园林设 计在 城 市景观 规划 中的重 要作 用
随着改革开放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 我 国城 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为了更好提升城市的美观性以及有效改
善城市 内居 民的居住环境 , 很有必要对城市 景观进行规划 。 在城 市景观规划 中引入园林设计理念 , 将 自然景观与城市环境 有机 融合在一起 , 让城 市环境变 成人们平 衡 、 自由的生活 空间 , 有效 减少城市化进程 中出现 的破坏环境 的问题 ,是践行可持续 发展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效地组合起来,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和休闲的环境。
这涉及到对场地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材料,考虑到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概述设计与规划的过程、评估场地环境、选择适合的植物和材料、考虑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别介绍。
1. 设计与规划的过程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考虑到场地的环境、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植物和材料的选择、景观效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设计与规划的流程:1.1 确定目标和需求设计前首先要与客户或相关方进行沟通,确定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
如果设计对象是景观,那么就要考虑最终的景观效果,比如美化、舒适度、设计等方面。
如果设计对象是一个公园或者一个花园,那么除了要考虑景观效果,就还要考虑到用户使用的需求,比如活动区、户外用餐区、烧烤区、玩耍区等等。
1.2 场地评估接下来,就要对可用的场地进行评估。
场地评估主要包括审查土地状况、判断土壤类型、考虑可用的阳光照射、评估水源、注意可利用的土地和业主提出的要求等等。
根据场地评估结果,可以确定能够使用的区域,并且考虑到有效地使用场地。
1.3 植物和材料选择在设计与规划之前,要考虑通过合适的植物和材料来创造一个和地区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在选择植物和材料时,必须考虑到一些实用性的因素,比如它们在该区域的生长特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代价的方面。
还要小心谨慎地考虑到各个景观元素之间的成本和完整性,以确保整个景观设计的一致性。
1.4 考虑景观效果在设计一个成功的景观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到它美化了周边环境,创造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用地。
这种美学效果也必须经过实际的条约,使之成为用户用地中的固定成分。
同时也要依据实际的使用性考虑每个单独的场地以便最大化空间。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城市公园、城市广场、街道花园、居民小区等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它与城市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城市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城市公共绿地的具体规划和设计。
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创意,在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当地文化、人文历史的充分考虑,导致设计风格单一、缺乏个性。
另一方面,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分注重视觉效果,而忽视绿化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绿地面积减少。
为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首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更加注重绿化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空气质量也在下降。
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应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
应采用生态友好型材料和植物,注重绿地面积和覆盖率的提高,使城市绿地满足绿化、美化、环保的功能。
其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文化和人文历史的考虑。
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和人文历史,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例如,可以在设计中加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使城市园林景观更加具有个性和魅力。
第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面向人性化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城市公共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的需求。
例如,在城市公园中设置游乐设施、休息场所、娱乐设备以及球场等,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通过人性化的设计,让市民在这些公共空间中畅快游玩、放松身心。
最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重视设计创新和技术应用。
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新世纪的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高设计效率,方便设计交流和协作。
总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需要面向未来,注重生态建设和文化传承,关注人性化需求和技术创新应用。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摘要: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对个体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将景观、植被与环境融合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论文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1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原则1.1公共性滨水区历来是公众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
无论是节日庆典、宗教礼仪,还是娱乐活动,人们总喜欢选择滨水地区。
恒河河畔的宗教仪式、汨罗江的龙舟比赛、巴林水滨的晚间野餐,抑或名古屋供奉神灵的“热田祭”等都是以滨水地区作为活动的场所[1]。
滨水区作为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应该作为社会的共有财富进行分享,不应让私人或少数利益团体占有。
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共享”原则,强调土地紧凑利用和公共设置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将亲水的空间还给公众,还原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这一基本属性。
1.2可达性滨水区是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区域,这个区域的交通是尽端式交通,且因平行于水系的道路使得滨水公共空间成为相对独立的地块。
因此,组织合理的路网,让使用者能快速到达滨水空间,并能够在其中穿行,其交通的便捷程度,是滨水公共活动的保障,也是保持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2]。
1.3实用性滨水区作为公众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应该仅具备观赏或者防洪的单一功能,其具有的功能特点应该是多样化的。
应满足来此活动的不同人群的公共活动需求,如观光的游客需要具有特色的景观风貌;周边工作的白领需要短暂的茶歇场所;居住在附近的孩子需要可以让他们攀爬、游戏的场地。
遵循此原则,可以使滨水公共空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人气。
1.4识别性识别性是通过强调空间的形式与特征,赋予空间个性,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强化人们对该空间的记忆。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是指对城市或者乡村中的公共空间,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进行景观设计及绿化规划的一项工作。
由于新型城镇化的逐步发展,造成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日益拥挤,环境状况逐渐恶化,因此为城市绿化提供了更多需求,而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则是实现城市美化,改善环境质量重要手段之一。
一、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规划是指基于城市区划及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一套有科学性、实效性及安全性等相关要素的绿化规划方案。
这些规划方案包括园林场所的建设、绿化布局,绿地、公园、广场的选址、设计等方面。
1.实施可行性研究园林绿化规划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制定,因此要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了现实条件研究、城市空间分析、市场调查研究、风险评估等。
制定可行性研究,可以保障规划方案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和资源的使用,提高规划方案的实效性。
2.合理划分园林空间园林绿化规划中,要关注绿地面积的划分,减轻城市人口密集状况所带来的压力。
规划中,要配合城市规划,选择不同功能的绿地用地分配,如市政绿地、社区绿地、景观绿地、交通绿地等。
3.强调绿化的可持续性制定园林绿化规划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开展绿化工作,即强调绿化的可持续性。
应以自然、节约、环保的原则来选择植被、构筑等互动关系,做好园林环保监测管理。
二、园林绿化设计园林绿化设计是指选择各种理念、功能、特色的植物,结合随地的地形、环境来进行栽种和改良,以实现空间美化、气质突显、进行场地功能的最大化。
绿化布局创新、绿化面积多样、绿化设备实用、植物选择合理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
1.园林景观设计为增强园林绿化的美观性,提升城市面貌形象,园林景观设计至关重要。
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考虑面积、形状、风景、设备、规模、环保等。
将绿化布局、建筑、地形等多种设计要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保证园林的美观性,使服务人民的绿地更生如春。
园林景观规划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路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的综合反应,在
城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规划与设计要
充分展现城市特色,使城市园林景观与生态系统和谐相生。城市园
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园林植物的配置、道路设计、活动场地和
建筑小品的设计,山水造景等。本文就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
到重视,这就使得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我
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行,在城市园
林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起到主导作用,城市园林景观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人们居住水平的高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必须
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就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
析。
1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问题
城市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不同的主
题,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如某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
计为老年宫小院。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
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
题,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
种景色。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
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
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
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城市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城市园
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
2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重要性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仅是单纯植树、种草、摆雕塑、设
置座椅,而是通过科学的种植密度、空间划分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
果。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不仅要求景观的美观,更注重的是其功能
性的体现。以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营造
良好而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性奠定基础。其更关系到
城市居住舒适型、现代休闲运动的开展以及投资环境的建设,对我
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3.1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
保护,其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
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
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现
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
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
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
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
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
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积极
选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景观或植物景
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综合文化氛围的建设。例如:在哈尔滨城市
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丁香花作为景观规划与设
计的主要植物,极大的提高了哈尔滨打造丁香之城的脚步,促进了
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2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
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
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
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
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
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没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
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
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
对于新建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
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
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
划与设计工作。
3.3 以互动性城市园林景观为设计方向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
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供更加
丰寓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
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
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
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
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
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
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 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
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
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
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
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
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
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
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
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3.4 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由于现代城市土地的紧张,城市园林面积多为中小型园林。这也
使得其绿化面积较小,其尽管设计应以中小型景观为主。积极利用
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也为景观规划与
设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
植物运用的原则,以及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
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的墙体、灯柱、休息座椅
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观。通过利
用可以利用的立体结构增加城市园林的空间划分,给人以视觉上、
感觉上的空间扩大,同时也利用立体绿化景观达到吸附浮尘净化城
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4 开阔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展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中,设计人员要开阔设计思路,以多种形式的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园
林景观的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园林景观中的小
路上使用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进行路面的规划与设计,路的两遍模
拟野生环境打造郊外的自然景观。而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为增加园
林内的绿化面积提供便捷的条件,泥地与路石间的缝隙增加了园林
绿化草的种植面积,即打造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有提高了园林内的绿
化面积。
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
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
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
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
重点,人性化、极向上、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
足需求、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园林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追求的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