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四)
一、选择题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A.② B.③ C.④ D.⑤3、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
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 A.a B.b C.c D.d4、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2015•北京卷)图2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6.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7-8题。
7.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8.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下图,完成9-10题。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 (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 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
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
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
石林(马来西亚沙捞越)
峰丛与峰林
峰丛与峰林
长江三峡——巫峡
虎跳峡
河流上游的地貌特征
河流上游大多为高原和山地,落差大,水流急, 河水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深切而狭窄的河谷。
河流中游的地貌特征
河流中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往往形成曲流。
曲流
曲流的形成与发育
荆江河段河道变迁示意图
河流上游的地貌特征
河流上游大多为高原和山地,落差大,水流急, 河水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深切而狭窄的河谷。
25
黄土抗蚀能力极差的原因是:
结构疏松多孔隙 富含碳酸钙 垂直节理发育
26
黄土高原
27
黄土塬
28
黄土粱
29
黄土粱与黄土沟
30
黄土峁
31
黄土峁
32
黄土柱
黄பைடு நூலகம்桥
33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作用塑造的地貌形态。 流水作用
侵蚀作用:水流对地表、河床、河岸的冲蚀及
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
搬运作用: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泥沙和推动
河底砾石移动的过程。
堆积作用:水中物质最终沉积下来的过程。
河流上游的地貌特征
河流上游大多为高原和山地,落差大,水流急, 河水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深切而狭窄的河谷。
河流中游的地貌特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1)流水侵蚀:坡面受流水作用,被冲刷、下切形成,例我国
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2)流水溶蚀:在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溶洞、石林、峰林等地貌(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林仙境)
(3)流水沉积:山区河流在山谷口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在入海口处形成.2.风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风力侵蚀:在地区,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风蚀城堡等(雅丹地貌).
(2) 风力沉积:风力在搬运沙尘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沙尘会沉积形成,和黄土的堆积,例:黄土高原的黄土.
3.其他外力作用及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分布普遍.(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2)侵蚀作用:
①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冰蚀洼地等,分布在
和地区.例:挪威的峡湾,北美五大湖.
②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等,多分布在滨海地区.
③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使沙丘移动,严重时形成浮尘、扬尘天气;流水搬运,易形成.
④沉积作用:海水沉积形成海岸地貌,如.
温馨提示:黄土高原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作用形成的.。
高一地理知识点: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高一地理学问点:造成地表形态变更的外力作用高一地理学问点介绍了造成地表形态变更的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是地壳表层岩石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下被破坏、变更性状的过程的总称。
风化作用总是与岩石固有的、大大小小的、或明或暗的构造裂隙,以及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的化学稳定性紧密相关。
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对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叫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干脆塑造作用表现最为明显。
侵蚀作用的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动态性和差异性。
3、搬运作用它是外力作用中一个特别突出的重要环节,通过它把风化、侵蚀和积累作用连接在一起。
风、流水、冰川、波浪等把风化、侵蚀的产物运移离开原始的位置,就是搬运作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占优势,在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则是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
流水和风的搬运作用的力气和它们的速度关系特别亲密(不是简洁的正比关系!流水所能够推动碎屑物质的最大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因此狂风和洪水的搬运作用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沙尘暴、龙卷风、山洪、泥石流、融冻泥流等都是与外力的搬运作用相关的自然灾难。
4、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广义的沉积作用包括了沉积和积累两种搬运物停留下来的方式。
如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物质,一般当水的流速或者风速降低时,就会有一部分物质沉积(沉降)下来。
而冰川搬运的物质,一般是在冰川溶化的区域干脆地积累下来。
中学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肯定要好好把握中学,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学问点,希望大家喜爱。
2017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题组1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6浙江文综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1.C 2.B1.由材料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即从谷底向两侧山地岩层由新到老,说明是向斜。
由图可知,西侧阶地坡度较大,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较大。
2.由题干可知,该贵重金属矿产形成于河床沙中,由图可知,乙处阶地有沙、卵石,且水深较浅,人们可能在此处找到该贵重金属矿物。
(2016天津文综卷)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3.图中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4.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解析:3.C 4.A 3.根据材料对贝壳堤的描述可知,早期潮水可以运动至很远的西北部,后来潮水只能到达东南部的当今滨海新区附近海岸,所以图中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故C正确。
4.根据四条古海岸线形成的年代和四条古海岸线的位置可知,该处海平面间歇性下降,形成不等距、有序排列的古海岸线,故A正确。
若气候持续性变暖,古海岸线会向地势高的陆地推进,故B错误。
②③海岸线上分布有贝壳堤,这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的产物,不是海滨泥沙淤积的产物,故C错误。
高考复习《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溶
水
氧
解
解
化
作
水
作
用
化
用
易溶矿物溶解流失,难 溶矿物遗留在原地,增 加岩石孔隙度,为物理 风化提供条件
某些矿物与水反应形成 新矿物,比如石膏,体 积膨胀,挤压围岩,引 发机械破碎。
矿物中的元素化合价变 高,许多岩石的风化面 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
生物风化
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如根劈作用、穴居动 物、微生物腐蚀。
是什么力量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又是什么力量使它如此"尖俏"?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 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 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 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简述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
物理(机械)风化 温差风化 冻融风化(冰楔作用) 层裂作用
深埋地下的岩石当地壳抬升之后,上 覆岩石遭到侵蚀,压力减小,因而产 生卸荷裂隙,从而层层脱落
化学风化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等以及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 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是不溶性物质,如粘土,则 常残留在原地。
(3)要有严寒而温差大的多年冻土地气候。这样融冻风化作用才能深入地下,产 生大块的砾石。
石河发育在多年冻土区具有一定坡度的谷地中。山坡上由融冻风化而产生的大量 碎石汇集于谷地后,在重力作用下石块沿着湿润的下垫面或永冻层的顶面,整体 向下缓慢移动。 其中,融冻作用可使石河碎屑物孔隙中的水分反复冻结和融化,促进石块的下移, 导致整体膨胀和收缩,石河运动速度很慢,如瑞士的石河流速为每年0.25-1.55m。
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
一、选择题(2017全国卷2)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4题。
4、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2017江苏地理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C.3 D.4(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8 题。
(双选))7.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 ②指搬运作用C. ③指成岩作用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8.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2016·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9.图l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10、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1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1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2016·全国丙卷】【2016·新课标全国卷3】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通常把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隆起部分逐渐蚀低的作用,统称为剥蚀作用;把流水对陆地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总的来说是不断地起着破坏和夷平那些由内力作用而产生的隆起部分,同时把这些破坏了的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新疆气候地貌形成与气候变化有关。
区域地貌形成的气候条件复杂,加之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现代地貌过程时空变化,如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山地冰川消融加剧,冰川面积逐渐缩小,石海、石河、冰碛垄等地貌数量增加;
山区降水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引起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频繁发生;塔里木河、策勒河等河流上游人工水库的兴建引起河流下游断流及植物枯死,导致河谷地带风蚀风积作用加强并形成雅丹和新月形沙丘。
区域山地、平原、沙漠区的地貌外营力地域分异明显。
专题4 十六: 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思维导图 Word版含解析
微专题十六: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质检)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1)~(2)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2.(2016·新课标全国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3.(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分项版汇编(教师版)
【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6.C 7.A 8.B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8.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
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
故正确选项为B。
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
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
(2017•新课标Ⅱ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步步高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表面形态考点6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
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解析 答案
答题模板 地貌形成原因的分析与描述 任何地貌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变化的过程和表现,依据地貌不同的形成原 理可以归纳地貌形成的思维模型。下面以外力地貌的形成为例说明如下: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判断影响侵蚀 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 ( 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 ) ;二是分析形成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分析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貌的;三 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于描述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在试题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分析成因等形式出现。
化球主要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解析
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厘米 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下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
解析
知识拓展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在河流弯曲处,由于受流水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河床较浅, 往往形成河漫滩;在河岸平直河段,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沿河流 流向,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河床较浅,南半球相反。如下图所示:
如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形成
风力 ①携带大量沙石;②受地形阻挡(风速降低);③堆积成沙丘
沉积 等地貌
冰川 ①携带大量碎屑物质;②受温度升高影响,冰川融化;③原
堆积 地堆积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
跟踪训练
年降水量仅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
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
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
侵蚀 流水 ①流动中对河谷、沟谷或峡谷的冲刷;②在二氧化碳作用下 地貌 侵蚀 溶解石灰岩(喀斯特地貌) 成因 风力 通过其所携带的沙石对其周围岩石形成破坏,如戈壁、风蚀 分析 侵蚀 蘑菇、风蚀城堡等 流水 堆积 沉积 地貌 成因 分析 ①指出位置(出山口、凸岸、入海口);②指出沉积地貌的物 质来源;表明速度减慢的原因(速度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和地形变化。
地表形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外力作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外力作用包括风力、水力和冰力等,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地表造成影响,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风力是一种重要的外力,它通过对地表的吹拂、冲击和搬运作用,对地形进行改造和形成。
风力作用下的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风蚀和风沙堆积。
风蚀是指风力将地表松散物质搬运和冲击,使地表形成不同的凹凸地貌,如沙丘、风蚀沟等。
风沙堆积则是指风力将携带的沙尘沉积在地表,形成沙漠、沙丘、沙地等。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著名景点莫高窟就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风沙经过长期的冲刷和堆积,形成了这一壮丽的地貌。
水力是另一种重要的外力,它通过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对地形进行改变。
水力作用下的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河流侵蚀和海岸侵蚀。
河流侵蚀是指水流对地表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了河谷、峡谷等地貌。
例如,长江三峡就是长期水流冲刷和侵蚀形成的。
海岸侵蚀是指海水对海岸线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了海蚀崖、海蚀洞等地貌。
例如,我国山东半岛的崂山就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
冰力是在寒冷地区起作用的一种外力,它通过冰川的形成和运动对地表进行改变。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形成的,在运动中对地表进行切割、侵蚀和沉积。
冰川作用下的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冰川侵蚀和冰川沉积。
冰川侵蚀是指冰川对地表的冲刷和切割作用,形成了冰川谷、冰川湖等地貌。
冰川沉积则是指冰川将携带的碎石和泥沙沉积在地表,形成了冰碛、冰湖等地貌。
例如,瑞士的少女峰就是冰川长期侵蚀和沉积形成的。
除了风力、水力和冰力,其他外力如重力、地震和火山活动等也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它通过地表的物质下滑和塌陷,对地形进行改变。
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和位移的现象,它造成地表的地裂和地震波等形态。
火山活动是地壳内部岩浆喷发到地表的现象,它形成了火山口、火山锥等地貌。
【中小学资料】北京市2017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 新人教版
岩石与地貌概述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
掌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掌握两种最基本的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对聚落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内容:
3、外力作用的表现-深入
1)河流地貌
①河流侵蚀地貌---上游
V 型谷---下切侵蚀
向两岸旁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宽谷,曲流
②河流堆积地貌---下游
洪(冲)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沉积物颗粒规律(砾—砂—粘土)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③河流地貌原理应用例--都江堰
典型例题
1.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左图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右图信息,比较左图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
3.简述图中滦河。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考专题复习
地球表面形态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点梳理]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a)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即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和地震。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地运动中。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该地区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
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消亡边界。
具体如图所示:②六大板块的分布(如图)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如图中的C欧亚板块、D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F美洲板块、A非洲板块、E南极洲板块。
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一板块边界鹭内方向板块运初方向(葭非洲板块为参照)3.4.地质构造的类型(a)①褶皱:图中A 、B 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其中A 处岩层中间向上 隆起,叫背斜;B 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
②断层:图中C 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 断层构造。
其中E 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 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 地或谷地。
构造 地貌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 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 东非大裂谷。
2017年全国卷高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垂直运动:造成岩层 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
青藏高原地形图
地壳运动
两种方向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过程缓慢,不易察觉,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 要方式
解析答案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51 50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51 50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 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影响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 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知识整合
青藏高原地形图
地壳运动
D.Ⅱ、Ⅳ
解析 图中显示,Ⅱ处是断层,Ⅳ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解析答案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作用力
能量来源
风、流水、冰川、 太阳辐射能
生物等
表现形式
影响
风化、侵蚀、搬运、 使地表起伏状况
堆积
趋向于平缓
知识整合
风化碎屑
玄武岩石柱
玄武岩石柱
球状风化(被海浪侵蚀而出露)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解析 地表雨水下渗后途经种植土层和砂层,这两层可过滤、吸附雨 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解析答案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
C
B.保护生物多样性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 地表雨水下渗后途经种植土层和砂层,这两层可过滤、吸附雨 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测试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测试作者:孙娉张红霞曹瑞建李蒙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9期一、单选题罗赖马山位于南美洲的北部。
该山下部为坡度和缓的“基座”,上部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峰”,因此被称为“桌状山地”。
“山峰”主要由砂岩构成,长为14千米,宽约5千米,海拔2 810米。
图1示意罗赖马山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该山山峰桌状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挤压隆起B.断裂上升C.火山喷发D.冰川沉积2.该山所示地貌形成原因,推断合理的是:A.岩层岩性脆弱,流水强烈下切B.地壳断裂上升,上层岩石大面积剥落C.上层岩石水平沉积,稳定抬升形成地垒D.岩层上硬下软水平相叠,垂直裂隙发育3.罗赖马山具有平坦的山顶,其主要原因是:A.风化作用强烈,层状侵蚀显著B.水平岩层稳定抬升,坚硬不易被侵蚀C.顶部沉积作用显著,侵蚀作用弱D.顶部岩层侵蚀较弱,四周岩层侵蚀严重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被誉为“上帝的餐桌”。
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图2为大瓦山景观图,据图和材料完成4~5题。
4.该“上帝的餐桌”所反映地貌的形成过程描述可信的是: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断块抬升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5.若该地没有发生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活动,在大瓦山山峰位置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A.桌状山B.丹霞地貌C.雅丹地貌D.喀斯特地貌二、综合题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意大利是发达国家,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质地优良,开采历史悠久,加工技术发达,出口量约占世界大理石贸易总量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有冰川分布的高 山地区和高纬度
冰川 沉积物颗粒大 沉 积 作 沉积 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形成冲积扇、 沉积物颗粒大的 先沉积,颗粒小 的后沉积,具有 分选性
地区
山口和河流的中 下游
用Leabharlann 流水 沉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作用 沉 积 作 风力 沉积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沙丘、沙垄 和黄土堆积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 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分布地区 干燥内陆及 邻近地区 滨海地带
用
海浪
沉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 具有分选性
地貌
固结成 岩作用
形成沉积岩
普遍
荷兰围海造陆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亚马逊原始森林被 三峡大坝 砍伐殆尽
高山梯田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案例分析
案例一:20世纪70年代早期,内蒙古西部牧民为响应 “以粮为纲”的政策,大量开垦土地,发展粮食生产, 几年下来,不仅没有解决吃饭问题,而且面临失去家 园的危险。 案例二:20世纪中后期,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 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造成当地洪水频发,生 态恶化。 案例三:山东莱芜房干村改革 开放后开始倡导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目前,该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村民安居乐业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桂 林 山 水
喀斯特地貌
地上河——黄河
黄河河床每年提高10cm,黄河河床比郑州市 高出2—3m,比济南火车站高出5m,比开封 铁塔高出13m,最高地段高出达22m。
风
风 风
3
7
1 5
2 2 4
6
风蚀区 干旱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形图
风积区
1-风蚀洼地 2-风蚀蘑菇 3-风蚀城堡 4-风蚀柱 5-蜂窝 6-新月形沙丘 7-沙垄
•试分析以下活动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 甚至是有害的? 利 大 于 弊
弊大 于 利
缓坡梯田 陡坡梯田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退耕还林
点击下列图片进 入随堂基础巩固
裸岩荒漠
风力沉积 沙丘
风力沉积 黄土塬 流水侵蚀 黄土沟谷
河口三角洲
冲积扇
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等方式,通过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 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如下表所示:
作用 风化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破坏地表岩石,碎屑物残留在 地表,形成风化壳 分布地区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打开窗,看一看
1998年10月,中国国务 院正式批准“世界上第 一大峡谷”定名为“雅 鲁藏布江大峡谷”。 它是如何成就这“世界 第一”的美誉呢?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能量来源: 太阳能、重力能 表现形式: 侵蚀
风化
搬运
沉积
请问,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
风
海浪作用
冰川作用——侵蚀地貌
U形谷
冰川
冰碛丘陵 冰碛湖
冰川作用——沉积地貌
大家露两手看看~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 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你能判断图中是哪些主导 外力作用类型将三者连接起来的吗?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流水搬运 流水沉积 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普遍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柱、 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分布地区
侵
蚀 用 蚀
风力 侵蚀
干旱地区
作 流水侵
冲蚀
V形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
横
河流流经的高 原、山地
作用
侵 流水侵 蚀 溶蚀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石林、溶洞及地 下河、漏斗等 形成冰斗、角峰、U 形谷 形成海蚀地貌
分布地区
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 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 纬度地区 滨海地带
蚀
作 用
冰川 侵蚀 海浪侵蚀
作用 风力 搬运 搬运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 及海滨地区作用强烈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
“飞沙走石”
作用
流水搬运 冰川搬运 海浪搬运
“泥沙俱下” 物质迁移
用明显
冰川活动地区 海滨地区
这些现象代表什么作用,会出现在什么地区?
水滴石穿 泥沙俱下 积沙成滩 飞沙走石 黄沙漫地
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风力作用
峡谷 A
长江三峡 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 冲积平原 V形谷
V形谷
冲积扇
D B
C E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碎石和 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击扇。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岩石是不良的 导体,由于温 度变化,岩石 的表层和内部 受热不均,产 生差异膨胀和 收缩,容易崩 解破碎。 岩石中水的冻 融,植物根系 的生长
机械风化示意图
花 岗 岩 地 区 最 为 典 型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流水 作用 风力 作用
外力作用
冰川 作用 海浪 作用
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