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郑板桥“胸无成竹”
萧萧风竹见真情——郑板桥题画竹诗赏读
官职 困住雄 煞 ,只有到 你这竹 篁
同 馆 里 才 有 精 神 ; 信 , 看 那 一 不 请
民吃光 。郑板桥极 为关 心百 姓疾
苦 , 因无法为 民解难而 忧愁 。 常 他 的 《 潍县 署中 画竹 呈年 伯包 大 叶 I 丞 括》 说: 诗
写取 一枝清瘦 竹 ,
请 看一 片萧萧竹 ,
画 里阶前 总绝 尘
、
借 竹 抒 怀
乾 隆 十一 年 ( 7 6年 )郑 板 情 化 在 字 里行 间 : 14 ,
诗 的 大 意 是 :我 被 这 一 芝 麻
桥 到潍县 赴任 。时逢百 年未遇 的 大旱 , 牲畜 、 树皮 、 音 土 皆被 灾 观
乌纱掷 去不 为官 ,
可以让 他们 去阅读 名 家传记 ; 对于科 普 文章 , 我们 可 以让 他 们去 阅读 与之相 关 的文章 等等 。利 用课 外迁
移 , 可 以巩 固学 生 的课 内阅读 , 之更 全 面详 细掌 既 使 握文 本 , 又能提高他 们 的阅读 兴趣 , 扩大 了阅读力 , 真
正一举两 得。
其 创 作 态度 和创 作 方 法 也 与
郑 板桥 一生 喜竹 爱竹 , 以竹 入
本 是 同根 复 同 气 ,
竹大 有关 系 。他 曾对 友人 说 , 诗 , 竹 入 画 , 竹 言 志 , 竹 传 写 咏 画
画 竹 要 经 历 三 个 阶 段 , 到 j 情 ,其题 画竹之 诗堪 称诗 苑精 品 。 达
二 、 竹 言 志 借
竹” 充分 表达 了中 国人的爱 竹情 民为本 , 牵 挂贫 民的情怀 。 , 一 诗 趣和心态 。 众多 的咏竹作 品中 , 人躺 在衙 门 的斋房里 听屋外 萧萧 在
“我有胸中十万竿”——从郑板桥画竹写竹说起
“我有胸中十万竿”——从郑板桥画竹写竹说起“我有胸中十万竿”——从郑板桥画竹写竹说起郑板桥可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其怪就怪在性格上,它可以辞官不做,“不为五斗米折腰”;其次是行为怪,无论是裨史或民间传说,都有很多不循常规、不守常理的故事;再者才思怪,诗怪、字怪、画怪,“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正可概其生平,也是最确切的赞颂。
郑板桥写过很多脍炙人口而又令人忍俊不止的诗,如《烧诗》诗:“闻说东村万首诗,一时烧去更无疑;板桥居士重饶舌,诗到烦人并火之”;再如《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他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不媚俗,别出心裁地将篆、隶、行、楷等多种书法形式融为一体,创出“六分半”板桥体。
观其书法,常常大小相间、粗细相错、繁简相杂,稚拙并谐,风格迥然。
对于一般人来讲,可以不懂书法,不可以不识“板桥字”;并且还将书法艺术与竹兰绘画相融,诗画相辅,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创造出一番新的书画意境。
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初期我国书画艺坛上,是升起一簇闪耀着奇光异彩的艺术巨星。
他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郑板桥作画常以兰、竹、石为题,都是富有个性的题材,而竹子几乎占了他画作的大部。
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
说起郑板桥画竹,还有一段佳话呢。
相传有一天,某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子扭送到潍城县衙门,要求县令郑板桥以走私罪予以重处。
郑板桥一见那个小贩,便知是个可怜的穷人,贩盐必是为生活所逼,顿生怜悯之心。
于是,他对盐商说:“这个小贩应当加重处罚,我准备给他戴上枷锁,立街示众,好不好?”那盐商笑眯眯地说:“好!好!”当即,郑板桥命衙役抱来一些芦席,用细木片作托,认真扎好,中间挖一个大圆孔,名曰“芦枷”。
郑板桥写竹体会: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
郑板桥写竹体会: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为民赈济而罢官,居扬州卖画为生。
长画兰竹,工书法,以自创“六分半书”名世,为“扬州八怪”之一。
有《板桥全集》行世。
一、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板桥题画》)二、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
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板桥题画》)三、书画互通其关纽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其书法,罔非竹也。
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折转而多断续。
吾师乎?吾师乎?其吾竹之清癯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疏密。
此幅奉赠常君酉北,酉北善画不画而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吾两人当相视而笑也。
与可山谷亦当首肯。
(《板桥题画》)(原书第347页)四、无法与有法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
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力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也。
功夫气候僭差一点不得。
鲁男子云:“唯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
将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
”余于石公亦云。
(《板桥题画》)五、极工而后能写意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钩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雪积,竹之全体在隐跃间矣。
今人画浓枝大叶,略无破阙处,再加渲染,则雪与竹两不相入,成何画法?此亦小小匠心,尚不肯刻苦,安望其穷微索渺乎?问其故则曰:吾辈写意,原不拘拘于此。
郑板桥画竹都是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另有其人还和大文豪苏轼是亲戚
郑板桥画竹都是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另有其人还和大文豪苏轼是亲戚梅兰竹菊历来是中国画家钟爱的题材,而且提到墨竹,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更是理所当然的认为,郑板桥画竹自然是胸有成竹,可万万没想到,郑板桥自己都说。
他画竹是胸无成竹,而真正胸有成竹的是另有其人,这人还和鼎鼎大名的苏轼是表兄弟。
在郑板桥之前,历史上有个人画墨竹很厉害,他就是北宋的文同。
“胸有成竹”这个词,就是由他而来。
他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先锋。
他的竹子,笔墨扎实而不僵,气韵灵动而不滑,非常耐看。
他的作品流传到今天的很少。
只有一幅墨竹,就这一件足以名载史册了。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
任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年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死,故有“文湖州”之称。
擅诗文书画,以善画墨竹著称,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
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文湖州竹派”。
以一人擅画一物而开派,毫无疑问文同是个高手。
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也是艺术上的知音,胸有成竹的广为人知就要感谢苏轼,在文同的仰慕与传播者中,苏轼是最为重要的人物。
这对表兄弟“竹石风流各一时”,成了墨竹的倡导者。
他们在创作之外,理论贡献也很高,如“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达者寓物以发其辩”等观点,涉及到艺术观察、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要旨,其意义不仅在于绘画,对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都有借鉴的价值。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墨竹逐渐被赋予新的内容,获得新的声望,在文人间广泛流行,主要归功于苏轼对文同墨竹的赞赏。
可以说文同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轼的宣传。
文同认为:“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有时文同还会特地在画幅中留下空白,只等待苏轼一人加以题咏。
苏轼的绘画创作也受到文同的启发,如米芾评论苏轼的墨竹画:“运思清拔,出于文同与可,自谓与文拈一瓣香。
”苏轼曾写信向文同抱怨,在不少相识的士大夫家里都看到了文同所作的墨竹,而他只拥有“一竿”,因此他专门令人去求画。
浅谈郑板桥三竹说
浅谈郑板桥三竹说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理庵,因屋前有一板桥,故又号板桥,“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多画竹,略加以兰花和石头点缀,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经年累月的绘画创作使他得出了一套自己的创作理论。
郑板桥有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是绘画创作的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
本文从三竹说出发,探讨这三个阶段的含义,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绘画创作中发挥的作用。
一、眼中之竹——艺术积累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因为他认为“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眼中之竹是画家想表达的客观对象。
人们在画画时,先要认真观察要绘画对象的特征、光影、细节,在脑海中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对其有一定的理解,然后再下笔进行刻画。
眼中之竹是艺术积累的过程,抑或是灵感产生的源泉。
艺术家在构思一幅艺术作品时需要经过前期的素材积累,这可以为艺术创作做好准备。
艺术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诚然,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主观认识和能动创造。
艺术家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才能产生独特的感受,激发出强烈的感情,提炼出深刻的思想,创作出鲜活的形象,彰显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中国画论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便是这个道理。
边塞诗人只有自己见过了塞外风光,方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美篇章。
唐代书法家张旭因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书法神韵,成为一代“草圣”。
北宋画家范宽曾说:“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
”自然造化对艺术创作来说不可或缺,师法自然有其道理。
二、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胸中之竹是指艺术家在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竹的形象,这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画家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赋予其精神气,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两种状态与意境的关系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两种状态与意境的关系研究思路:一、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二、何为意境三、以文同画竹为例说明“胸有成竹”的意境特点四、以郑板桥画竹为例论述“胸无成竹”的意境特点五、小结论文一、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首先说说胸有成竹的由来,这故事讲的是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所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其实,是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苏东坡在《文与可画谷筼筜偃竹记》中有这样的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所谓“执笔熟视”“成竹于胸”,也就是要求对所描写对象进行仔细观察,将客观事物经过综合提炼、组织和建构,在内心形成一个完整形象,然后“振笔直遂”,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
后来就从这段话中摘出“胸有成竹”用来“比喻临事先有定见”。
同时也谈谈胸无成竹的出处,这是出自清·郑燮《板桥题画·竹·胸无成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
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郑板桥爱竹、画竹、题竹,不是就画而画,突发灵感,不是自然界生物的一般复写,而是蕴含了深沉的感情。
郑板桥三竹说
郑板桥三竹说郑板桥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竹说”的理论。
”而“眼”“手”之间的胸中之竹,就是“言”“意”之间的“象”。
但“象”也不是单纯的“象”,它具有三个层面:一是眼中的现实层面的“物象”,二是胸中的心理层面的“意象”,三是手中的符号层面的“语象”。
前后二“象”都比较容易理解,只是心中之“意象”却深藏着许多的奥妙。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郑板桥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他的《墨竹图》,嫩竹老竹,泼墨有香有淡,11枝竹,新、老、前、后,层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极富立体感,是一幅优秃的作品。
他画兰石,也与别人不同:“兰叶用焦墨探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清代学者像传》,既撤撒得开,又收得拢,未开、初开、半开、全开的兰花;山上、岩下、石畔、盆中的兰花,他都画。
“画石亦然,有横块,有竖块,有方块,有圆块,有欹斜侧块”,既有细皴,又有乱为,有时甚至用畅笔酣墨画“一笔石”。
三种都是思维方面的并不是表面的意识竹子在他心中是一种精神眼中之竹代表着民主精神{为什么他在乾龙的眼中是那么高尚就是这个原因} 胸中之竹指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像竹子一样的精神{这也就是乾龙为什么特别的强调他的画好,其实这并不难理解,领导人想通过幻镜来激励自己人民} 手中之竹指的是好好把握这种精神来为国家做贡献我进行艺术学习已有两年了,在大学的这两年里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可以说是一次艺术实践,自己每一次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都需要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想象与客观现象相结合,创作出的作品可以让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真实与艺术的境界。
打开郑板桥“三竹”的正确方式!
打开郑板桥“三竹”的正确方式!本文作者:彭锋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段题竹的文字,能够很好说明中国艺术所蕴涵的多重审美维度。
那段脍炙人口的文字是这样的:“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在这段文字中,郑板桥区分了三种竹,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
笼统地说,所谓“眼中之竹”,就是画家亲眼所见的竹子,可以称之为自然的竹子;所谓“胸中之竹”,就是画家心灵领会的竹子,可以称之为心灵的竹子;所谓“手中之竹”,就是画家用笔墨画在纸上的竹子,可以称之为文化的竹子。
弄清楚这三种竹子的实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理解中国艺术的关键。
清郑板桥风竹石图越经过心灵洗礼的艺术越自然郑板桥那段题竹的文字是从艺术家创作的角度来描述的。
从艺术家创作的角度来说,他首先要有“眼中之竹”,要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仔细的观察。
中国艺术家常常描绘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比如,清代画家邹一桂曾经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宋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愈迈愈精。
或问其何传,无疑笑曰:‘此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
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丛间观之,于是斯得其天。
方其落笔之时,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也?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
岂有可传之法哉?’”曾云巢对草虫的观察之仔细,恐怕会让今天的许多画家叹为观止。
在邹一桂看来,曾云巢画草虫之所以出神入化,关键在于他的观察的精细。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中国绘画史上屡见不鲜。
但是,如果据此以为中国画家是在描述自己的观察对象,那就错了。
作为观察对象的“眼中之竹”并不是艺术家直接描绘的对象,艺术家直接描绘的对象是“胸中之竹”。
现在的问题是,“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清邹一桂蟠桃图有两种哲学主张“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之间没有区别。
郑板桥“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郑板桥“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
“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
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
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
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他在《兰竹石图》中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
”瘦劲竹子画: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作者: 汤凌云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文艺研究
页码: 113-12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北宋文人;艺术技巧;创造潜能;生命个体;大乘佛学;郑板桥
摘要:"胸有成竹"、"胸无成竹"是分别由北宋文人苏轼、清代画家郑板桥在论画竹时提出来的一组审美学说。
两者都吸收了佛道哲学的心性论思想。
"胸有成竹"说并不是谈艺术技巧的熟练和熟能生巧问题,其旨趣在强化心作为官能之主宰所秉有的包藏万有、创生万物之功能,以及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创造潜能。
"胸无成竹"是指心念不被积习而成的法规所束缚。
心识不生分别计较之念,心灵空明澄澈,不沾不滞,即能映现万有,不拘成见,领其法外之趣。
从大乘佛学的般若中道空观入门,即可体察二者互通不异、一体双面的内在联系。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在价值层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它们只是立论的视角有别而已。
语文教师的“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语文教师的“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作者:张琳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2年第01期《板桥题画三则》中,郑板桥说:文与可画竹是“胸有成竹”,而自己画竹是“胸无成竹”。
所谓胸有成竹指的是动手作画之前,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从形状到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对构图、用笔、用墨的方法要有深入的考虑;画还没动笔,心中已然看到了画完之后的效果。
这样通盘考虑之后,再开始作画,干脆果断,一气呵成。
“胸无成竹”则属于另一种绘画的思路。
“胸无成竹”并不是说作者对所画的事物一点也不了解,不清楚,信笔涂鸦。
其实作者心虽无“成竹”,却清楚竹的一枝一叶,只不过作画之前不把它们在头脑中组合成一幅一成不变的画面。
落笔之后,随着水墨和颜色的干、湿、浓、淡的自然变化,因势利导,产生灵感,激发情绪,加以补缀、完善,画出“点睛之笔”。
“胸有成竹”侧重作画时目标的预设性,“胸无成竹”侧重作画时内容的生成性。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做到“胸有成竹”——教学前深入备课,研究学情,预设教学目标;更要注重“胸无成竹”——教学中不过度地把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作为唯一的指挥棒,而是更关注课堂即兴生成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讲究教学目标预设的同时,更要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有空间,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的回答以及大胆的质疑给予真诚的鼓励与实质性的点拔,而不能因为学生的这些行为仿佛没有围绕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就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甚至置之不理。
一、预设教学目标要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留有空间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明确,但明确并不代表框死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代表教师为了落实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无视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生成的内容。
笔者曾观摩一堂《告别权力的瞬间》的公开课,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很能反映华盛顿告别权力时的心境:“我早就怀有渴望,那就是告老还乡,安享天年,怀着莫大的安慰,想到自己已经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对祖国尽了最大力量——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飞黄腾达,也不是为了安排亲信,使他们得到同他们的天赋才干不相匹配的职位,当然更不是为了给自己的亲属谋求高官厚禄。
浅议郑板桥“胸无成竹”
浅议郑板桥“胸无成竹”管明凤【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2页(P77-78)【作者】管明凤【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胸无成竹”表达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的运用,是“随机应变”,“自出机杼”,而不是“墨守成规”。
郑板桥“胸无成竹”的艺术观点是对所在时代的绘画理论的一个创新,它融合升华了郑板桥自己的“三竹”思想,它在肯定苏东坡的“胸有成竹”的艺术观点的基础上,对“胸有成竹”的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胸无成竹”不仅对我国的绘画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胸无成竹”艺术观点剖析板桥喜欢画竹,世人都知道,但其屡被人称述的就是他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
他认为画家画竹之前胸中一定是要“无竹”。
就像他在《题画竹》中所说:“未画之前,胸中无一竹,既画之后,胸中不留一竹”。
苏轼说“画竹将首先成竹在胸”,强调画家创作之前就要形成一个完整和清晰的意象在心里。
板桥则指出“手中之竹不是心中之竹”,认为在绘画过程中,艺术传达时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从主观愿望上说,他自己会变成一个模式的“胸中之竹”。
其次,从绘画构思的实际结果看,尽管苏轼画竹时力求做到“胸有成竹”,但事实上,他的胸中“成竹”是不可能与完成的作品完全相同的,创作者还没有能力达到自己想要的刻画结果。
板桥画竹的时候虽然是“胸无成竹”,但是作为一个画家的心理表征,是稳定的,清晰的,可以拿手就来的。
二、“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苏轼曾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这是“胸有成竹”一语的出处。
这是苏轼对文与可画的肯定,其实也是苏轼自己一贯的思想,是他在长期创作过程中总结出的一条艺术创作规律。
黄庭坚说:“先有竹于胸中,则本末畅茂。
有成竹于胸中,则笔墨与物俱化。
”北宋的晁补之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成为艺术创作的著名理论。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川雪清代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写竹。
他写的咏竹诗意境隽永,蕴含着很强的哲理性。
他晚年时画了一幅《竹石图》,图中一瘦石兀然而立,几竿修竹傍石而生,竹身清秀挺拔,竹叶疏密错落,全幅画虽不着色,却使人感到青翠的秀色和超然的风韵。
画家自己为这幅画题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的前两句以画竹四十年昼思夜想之像,通过想象,比喻在专注某一件事时,不仅要注重社会实践,还应不断地思考,用“思”指导实践,由实践不断丰富“思”之内容。
第三句是说要削尽冗繁,画出清瘦之竹。
“冗”和“繁”都是多的意思,“瘦竹”是诗人追求的理想之竹,诗人酷爱清瘦之竹,在他的咏竹诗中也是多次提到,这是诗人取削冗繁、留瘦竹之事像,比喻要实现心中所追求之事,应去除繁杂、多余之物,留其精髓之处,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四句说画竹达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生”本义为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后有生的、未煮熟之意,与“熟”相对。
这里,以“生”“熟”之像,比喻做事由“生”到“熟”,达到熟练之时,还应设法创新,避免千篇一律,做到“熟”中有“生”的境界。
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
“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
诗中“日写”、“夜思”阐明了写作要勤写多思的道理。
“削”“留”则启发我们写文章应删繁就简,使之脉络清晰。
“生”“熟”两词启示我们文章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才会成为好文章。
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
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成竹”,三是“胸无成竹”,这也许是对他的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
诗人画竹写竹,把竹的生长作为自己生活处世的操守。
他在《竹》中写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竹的物理属性,竹子一节又一节的生长着,一枝一叶随着时间的积累,积攒到千枝万叶,表面是写竹子的生长,其实不尽然。
郑板桥是怎样画竹子的?
郑板桥是怎样画竹子的?杨西|撰文中国画家常以竹为题材作画,以竹为单独题材而进行创作应始于唐朝,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将画竹的风气推向一个高峰,被称为墨竹绘画的鼻祖。
元代的柯九恩、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渭,清代的石涛、郑板桥,都是画竹的高手,各具特色,独领风骚。
说到画竹,不能不了解竹的生长习性及其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竹,通常人们称其为“竹子”,属于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竹的枝干挺拔、修长,傲霜斗雪、四季长青,由于它的这一品格,倍受人们的青睐。
《诗经》中就有描述竹的诗歌:“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北宋文同《墨竹》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徽之真不愧为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对竹的热爱竟到如此痴迷的程度。
宋代的苏东坡曾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可见苏东坡对竹的喜爱比王徽之还要疯狂,宁可不吃肉都要与竹为邻做伴!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更是与竹结下情缘,他不但爱竹、种竹、咏竹,还特别喜爱画竹。
在他的一首《题画竹》诗中写道:“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诗人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竹不畏逆境蒸蒸向上、坚韧不拔的品德。
清郑板桥《墨竹图》在我国文字史料的记载中,竹与人类文明早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4年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土陶器皿上刻有“竹”的符号。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竹已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对竹研究和使用的历史。
汉字起源于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出现应比此还要早一些。
胸有成竹——郑板桥和他的竹子
胸有成竹——郑板桥和他的竹子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竹子已经成了郑板桥的代表。
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当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诗题,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使人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系在百姓身上。
这时画中的竹叶有了形象的扩展,郑板桥开仓赈贷,救济灾民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人们脑海里,“凝固的瞬间”在观众的脑海里变成了无限延续的故事,好似极富感染力的小说、影片那样,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寥寥几笔竹叶,简练几句诗题,让人倍感作品中蕴藏着的深刻的思想、浓浓的情意。
再有几幅是郑板桥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临行前后作的画,其一画竹图题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借竹抒发了他弃官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静心态,其二《竹石图》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后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胸无 成竹 ” 。也 就是 说 ,要 做到 “ 胸 无 成竹 ” 并 不 是 脑 子一 片 空 多少掌握 得 非常 好 。我 自己意 识 到 这 就 是 我要 学 习的 重 点 ,对 于
白就 去进行 实践 活 动 ,而 是在 首 先 观察 学 习 自然 ,然后 心 中构 思 水 的掌 握对 于画 面 的 控制 。通 过 临 摹 永 山裕 子 的作 品 ,我 慢 慢 掌 画面 ,最后做 好充 足 的 准备 工 作 才 开始 进 行 创作 阶段 ,同时 在 进 握 了湿 画法 ,从 而使 作 品 更加 有 虚 实 对 比,更 加 丰 富灵 动 ,我 把
追求 时代 潮流 风气 。 在我 自身 的实 践 中 ,充分 能体 味 到 这 个 意 义 。临 摹 是绘 画 中
“ 胸有 成竹 ” 对大 多数人 来说是 个非 常熟 悉 的词 语 ,而 由郑板
桥 提出 “ 胸 无成 竹” 大 多第一 次看 到的人 会觉得 不解 和疑 惑 。 “ 胸 必不 可少 的重要 环 节 ,临摹 好 的作 品和 自己喜 欢 的绘 画作 品 ,是
实 现 。郑 板桥 先是 “ 眼 中之 竹 … ‘ 胸 中之竹 ” 后 实 现 “ 手 中之竹 ” “ 不必 全 ” ,能够 “ 学一半 ,撇 一半 ” 。
“ 胸无成 竹 ”对 我们 的影 响和 意义 时 做到 ” 胸无成 竹 “ ,生 动 形 象地 画出 的作 品 ,是 充 满 情感 ,拥 3 有 精神 和神韵 的 。 最后 ,郑板 桥 的 “ 胸无 成 竹 ” 对 当代 的 我们 进 行 绘 画 创 作研
浅析 郑 板 桥 “ 胸 无成 竹 "
张 鸣
( 四川 大 学 四川 成都 6 ] 0 0 0 0 )
作 者简 介 :张 鸣 ,女 ,汉族 ,河南 人 ,I  ̄J l l 大学在校 研究 生 ,I  ̄J l l 大学艺术 学 院 ,水彩 画 专业 。
摘 要 :郑板桥 提 出的 “ 胸 无成竹 ”这 一理 论 ,是 对 “ 胸有成竹 ” 的提 升和 升华 ,作 画 时,不是 完全根 据心 中之竹 落 笔 画 出,而是 根 据 情 感 流动 ,笔势 和画 面需要 “ 随手写 去” 。这 一观 点不仅 对我 国 的绘 画理 论 有很 大推 动 作用 ,对 于 当代 的 我们 进 行 艺术 创 作 活 动也 有 很大
也就是说要做到胸无成竹并不是脑子一片空白就去进行实践活动而是在首先观察学习自然然后心中构思画面最后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开始进行创作阶段同时在进行创作时能做到画笔随情绪心情的流动而变化绘画作品体现出神韵和情感正如郑板桥所说一枝一叶总关情
: : 器: 船l l ̄
-_
-
_
: ¨ ・ 。
_
文 史 艺 术
在板 桥 的 《 题 画竹》 中这 样 讲述 了 “ 胸 有成 竹 ” 和 “ 胸 无 成 究 和学 习研究 都 有很 大 的启 示 和 意义 。在 进 行 绘 画 创作 时 ,临 摹 竹” 。文 与 可 画 竹 ,胸 有 成 竹 ;郑 板 桥 画 竹 ,胸 无 成 竹 。浓 淡 疏 往往 是学 习 的必 要 阶段 ,我 们 要 学 会 临摹 学 会 取 舍 ,不 能 一 味模
的启 示和意义 ,值得 我们 去理解 和 学 ;创 作
中 图分 类 号 :J 2 1 2 l “ 胸 无成竹 ” 的来 源和本 质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7 )0 1 — 0 1 6 9— 0 1
无 成竹 ” 看上 去和 “ 胸有 成 竹 ” 是 相对 的 ,实则 不 然 。 “ 胸 无成 提高 自己绘画水 平 的重要 方 法 。在 临 摹 过 程 中 都会 尽 可 能 的想 去 竹 ” 是对 “ 胸有成 竹 ” 的升华 ,他更 注重 意境 和随感 ,信 手 画来 , 接近 原作 ,学 习原 作 ,从 而 了解 到 原 作 的 构 图 ,用 笔 和用 色 以及 而 不拘泥 于形式 。 “ 胸 有成竹 ” 是把握 住 了景 致 的形象 和 神韵 ,是 方法 技巧 ,希望 最终 能运 用 到 自己 的创 作 中 去 。 比如我 喜 欢 永 山 有 形的有 限 的 ,而 “ 胸无 成 竹” 则抓 住 了 画 道 的精 髓 ,更 加有 意 裕子 的作 品 ,然 后半 年 间 我 就 认真 临摹 了 她 的 一些 画作 ,不 能 说 蕴 和情感 。当然 ,“ 胸无 成 竹” 并 不是 胸 中无 竹 , “ 胸无 成竹 ”是 掌握 了她 的绘 画风 格 ,但 是 还 是学 习到 了一 些 东西 。永 山裕 子 的 在经 历 “ 跟 中之 竹 ” “ 胸中之竹”在实现 “ 手 中之 竹 ” 时 做 到 绘画作 品 画面非 常灵 动 ,充分 体 现 了水 彩 的透 明清 新 ,对 于 水 的
是人对 物 的认 知 符合 ,而更 为重 要 的是 “ 人 在世 界 中 ” 、“ 人 与 万 自己 的风格 是投 有 意义 的。最 好 的 是 通 过 临摹 别 人 的 作 品 ,掌 握
物” 在各 自去 蔽的敞 开 中相互 映照 ,共 构 了一个 “ 澄 明” 的境 界 。 了适 合 自己或 者 自己喜欢 的方 法 ,然 后 在 自 己的 创 作 中能 够 运用 在 此境域 中,人 与 万 物得 以 自由 ,人 之解 放 与 物之 物 性 回归得 以 进去 ,而 又不失 自 己的风格 ,拥 有鲜 明 的特 点 。这就 是 “ 不 能全 ”
行创作 时 ,能做 到画 笔 随情 绪 心 情 的流 动 而 变 化 ,绘 画作 品 体 现 从 临摹作 品 中学 习到的方 法 运 用 到 自己的 绘 画 创 作 中 去 ,努 力 找 出神 韵和情感 ,正 如郑板 桥所 说 “ 一 枝一 叶 总关情 ” 。郑 板 桥所 说 寻 自己的风格 和学 习到 的东 西 能 够 很 好 结 合 的 点 ,最 终 形 成 了 自 的 “ 一枝 一 叶总关情 ” ,也体 现 了一种本 源意 识 。“ 何 为本 源 ” ?正 己的绘 画风格 。也许 有人 能 够在 自己作 品 中完 全 的 模 仿 到 原 作 的 如海德 格尔所 说 :艺 术 的本 源 即真理 的 自行 置人 ,真理 不 再 仅 仅 用 笔用色 ,但 是不 是 一样 就 是 好 的 作 品 ,没有 了创 新 精 神 没 有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