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数字的认识和计数:学习数字0-99的认识和书写,掌握用手指和物体进行计数的方法。
2. 数字的排序和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进行排序。
3.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初步学习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4. 位数和数位的认识:了解数字的组成和位数的概念,学习十位和个位的读法和写法。
5. 数量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数量的表达方法,包括数字、物体和图形的表示。
6.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学习用直尺、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和比较,初步掌握米和半米的概念。
7. 时间的认识和处理:学习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读懂和写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8. 金钱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面值的货币,掌握用纸币和硬币进行金额的比较和计算。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读法和书写,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10.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图形
分类和比较。
这些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
能够建立起对数字、数量、长度、时间、金钱和图形等概念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 认识数字:认识0-100的数字及其顺序。
2. 数的比较: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用“大于”、“小于”和“等于”来表示。
3. 加法和减法: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运算。
4. 连续数字:学会识别和写出连续的数字,例如1-20。
5. 简单的分组问题:学习将物品进行分组,理解“一些”、“有多少”等概念。
6. 位置和方向:认知左右、前后、上下等基本的位置和方向概念。
7. 数的排列组合: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数字,了解可能的组合情况。
8. 简单的图形和图形的组成:学习认识并绘制简单的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
9.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理解“长短”。
10. 时间的概念:学习读取和表示时间,包括小时和分钟。
11. 金钱的概念:学习认识和计算不同面额的货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12. 数字排列和分解:学习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和分解数字。
以上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计算:
- 数的认识:认识1~100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 数的计算:加法、减法的运算,小数的概念与认识。
2. 量的计算:
- 长度的认识和计算:认识长度的不同单位(米、厘米),学会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
- 重量的认识和计算:认识重量的不同单位(千克、克),学会使用秤进行重量的测量。
3.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 学会读取和写入时钟上的时间。
- 认识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学会计算时间的增减和转换。
4.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学会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 学会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简单的图形。
5.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学会整理和统计一些简单的数据,比如喜欢的水果、喜欢的运动等。
- 学会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欢迎再次咨询。
201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1*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一、知识大纲一、加与减知识点1.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运算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①口算连续加法:把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将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24+15+33=72先算: 20+10+30=60 再算: 4+5+3=12 最后: 60+12=72 练习:32+21+19=先算:再算:最后:②列竖式计算时:A连加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B连减时(分步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注意:加法的进位和减法的退位问题。
无论是连加连减还是加减混合算式,建议分步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常用的数量关系二、乘法知识点:1、通过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可以相应列出2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例:横着看:每行( 5 )个,有( 3 )行,一共有( 15 )个。
加法算式:5+5+5=15 竖着看:每列( )个,有()列,一共有()个。
加法算式:2、(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3 )×( 4 ),3×4表示( 4个3相加的和).练习:5+5+5+5=()×(),5×4表示().3.乘法各部分名称:3 ×4 = 12 (读作:)¦¦¦¦()()()()4、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5×9=?,圈一圈,填一填。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5篇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5篇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5篇复习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复习总结可以帮助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希望大家喜欢!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1转眼间,进入复兴这片沃土已然一年之久。
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们,已经共同奋斗了一年。
在这里,我们自身获得了成长,收获到了弥足珍贵的东西。
而这一学期体会更深。
在一种积极、团结、热情的学校环境与教研团队氛围中,我获得了一次次的历练与提高。
回顾过去的这一学期,有成功之处值得发扬,亦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二年级两个班共9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性,所以平常的教学就比较省力。
部分后进生的成绩也有极大提高,且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培优补差方案的显著成效。
例如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此次数学成绩还算不错,两个班平均分均在91分以上,优秀率提高,且不及格率大大降低。
二、经验反思(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
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要去学习数的概念。
具体来说,学生要学习定义数的多少,学习数的计数方法,以及统计物体的数量,也要学习识别物体的分类,以及认识数的识别特征。
二、数字的概念
紧接着要学习数字的概念。
学生要学习数字的写法,可以学习一位数字应该怎么写,以及多位数字应该怎么写,并且要能够用英、拉丁字母或者汉语拼音表示数字的形式。
三、加减法
加减法是运算的基本操作,学生在这部分的学习重点要学习脱式计算,即两位数或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比较数之间的大小,计算加减后的结果。
四、乘除法
乘除法是运算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此部分学习要学习乘除法基本概念,以及乘除法运算的方法、注意事项和乘除法脱式计算。
五、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是学习数学重要的内容,学生要学习各种基本图形的主要特征,及其组合和分离的方法,以及如何画出特定的图形,学会辨认和区分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及其规律。
六、数论
在学习数论时,学生要学习两个数的相减、相除,以及排序和比较数的大小,学习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七、算术
算术是数学的基础,学生在这部分要学习如何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学习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操作,以及分数的基本概念,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求解分数问题。
八、其他方面
除了以上内容,学生还要学习一些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比如掌握运算符号的应用,学习比例、比率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计算抽样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识别数学图形,等等。
总而言之,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实就是要学习以上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习以上知识点,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00厘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千米=1000米
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 100毫米=1分米(进率100) 1厘米=10毫米1公里=1000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0米=1千米1米=100厘米
★时间计算方法:
结来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问=结束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时间单位:
1时=60分60秒=1分
1周=7天
一刻钟=15分1年=12个月
60分=1时
半小时=30分
1时=3600秒
1年=4个季度
1分=60秒
1天=24小时
1世纪=100年
★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总结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推理法解决测量问题。
方方用一根绳子测量一个花坛一周的长度,他把绳子绕花坛1圈后,绳子剩下23米,绕花坛2圈后,绳子剩下9米。
这个花坛一周长多少米?题中两次的测量情况可用下图表示出来:绳子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但绕1圈比绕2圈多剩余(23-9)米,多出的部分就是花坛一周的长度。
23-9=14(米)答:这个花坛一周长14米。
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知道绳子绕花坛的圈数与剩余绳子的长度有关系,绕2圈比绕1圈多用去绳子的长度就是花坛一周的长。
思想方法运用:借助图示法解决计算身高的实际问题。
光光比爸爸矮80厘米。
光光的身高是多少米?1米60厘米=160厘米,光光一家的身高用直观图表示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需要先求出爸爸的身高,即求比160多2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60+20=180;再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即求比180少8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80-80=100(厘米),最后再把100厘米换算成1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160+20-80=100(厘米)100厘米=1米答:光光的身高是1米。
本题中求出爸爸的身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时,可以用直观图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单元总结思想方法运用: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用箭头画一画,算一算。
先分别求出每辆车上苹果的总个数,第1辆车上有26+30+28=84(个);第2辆车上有24+22+26=72(个);再算第1辆车上的苹果个数比第2辆车上多多少个,即84-72=12(个),12个的一半是6个,也就是从第1辆车上拿6个苹果给第2辆车,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要求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就找第1辆车上的哪筐苹果比第2辆车上的哪筐苹果多6个,观察发现:30-24=6(个),28-22=6(个),即有两种交换方法:⇌⇌辆车口答:交换30个一筐的的和24个一筐的的这两筐或交换28个一筐的的和22个一筐的的,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完整word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两步计算:(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分两步列出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合写成一个竖式来计算;(2)有括号:分两步,第一步计算竖式写在前面,第二步计算写在后面。
先算括号再算外面,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
42+9= 43+3= 48+4= 25+3= 36-14= 87-77=33+4= 23+9= 18+12= 9+26= 55-44= 33-27=列竖式计算(笔算)23+59-35= 21+28= 98-13=45+(37 –22)= 87-(52 +27)= 62-13=三、解决问题。
(审题:圈画重点词、分析题意、检查)苹果45个梨28个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橘子比梨少9个,橘子有多少个?3、橘子比苹果少多少个?4、三种水果一共多少个?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的)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
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6)拼角:直角+锐角=钝角,锐角+锐角=可能是 (锐角,直角,钝角)。
3、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画直角不忘标记身份证明;锐角画尖尖;钝角两边张得开。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一块副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数一数。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一、 画一画请你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 )( ) ( )四、表内乘法(一)(二)1、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 5 = 10;乘数乘号乘数积(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4)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5)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写作:2×3=6,口诀:二三得六。
2、乘法口诀表(1)一一得一一二的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一共多少?每份数×份数=总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乘法口诀对口令游戏:如方法一家长说:三五,孩子对:十五。
方法二家长说:27,孩子对三九二十七;家长说18,孩子对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1.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或口诀:2.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
4、8×4,表示( )个( )相加,读作( )。
5、6、2和6的积是( ),2和6的和是(),2个6相加的得数是(),2个6相加的得数是()。
7、写口诀,填得数。
①8×2=( )口诀__________ ④6×4=( )口诀__________②3×7=( )口诀__________ ⑤4×7=( )口诀__________③4×5=( )口诀__________ ⑥8×9=( )口诀__________8.计算。
5×4-7= 3×6+20= 5×5-5= 4×3-9=9.一条 7元。
加法算式: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元10、(1)有2碗汤圆,一碗有8粒汤圆,另一碗有9粒汤圆。
一共有多少粒汤圆?(你能画图再列式吗?)(2)妈妈做了8碗汤圆,每碗有9粒,一共有多少粒汤圆?11、小明有15本书,小强有17本书,他们想把这些书全部摆在桌子上,每张桌子摆一本,这些书够吗?五、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4、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
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5、看到正方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看到长方形可能是(长方体、圆柱),看到圆可能是(球、圆柱、圆锥)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六、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5分应写作8:05。
(分钟数不足10要补0)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1、写出下面的时间时分时分再过一刻是再过30分是过一小时是前一小时是2、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分,也就是()。
时针从12走到6,走了()时。
分针从3走到6,走了()分,也就是()。
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时。
七、数学广角——搭配(一)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数学广角—搭配(一)1.用9、0、3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两位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2、三名同学站成一排合影,每换一个位置就照一张,有()站法。
3、四个小朋友打电话,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次电话。
4、有3个数6、8、9,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