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托。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往事:历史。

- 及:到,等到。

- 过:经过。

- 更:重新。

- 见事:知晓事情。

3. 重点虚词。

-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肃遂拜(于)蒙母)4. 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

5. 古今异义。

-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 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一种。

-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6. 一词多义。

- 当:- 当涂掌事(掌管)。

- 但当涉猎(应当)。

- 见:- 见往事耳(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7. 句子翻译。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户,门。

-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 惟闻:只听到。

惟,只。

2023-2024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专题复习(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活 板》

2023-2024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专题复习(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活 板》

语文七年级下专题复习(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活板》一、基础1.重点字词解释。

(1)唐人尚.未盛为之(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3)又为活板.(4)火.烧令坚(5)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重点字词解释。

(1)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持就.火炀之(4)持就火炀.之(5)药稍镕.3.重点字词解释。

(1)则字平如砥.(2)若止.印三二本(3)则第二板已具.(4)更互..用之(5)瞬息可就.4.重点字词解释。

(1)则以纸帖.之(2)每韵为一帖.(3)有奇字素.无备者(4)旋.刻之(5)瞬息可成.5.重点字词解释。

(1)不若燔.土(2)用讫.再火令药镕(3)以手拂.之(4)殊.不沾污(5)其印为.余群从所得(6)至今宝藏..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3)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三、课内练习。

课内练习。

7.用文中词句回答。

①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

②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

③活字印刷的特征是。

8.全文突出了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这个“活”字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分别是哪些方面?答案解析部分1.(1)还(2)同“以”(3)同“版”(4)用火(5)混合2.(1)模子(2)覆盖(3)靠近(4)烘烤(5)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3.(1)磨刀石(2)只(3)准备(好了)(4)交替,轮流(5)完成4.(1)标记(2)标签(3)平素(4)随即(5)完成5.(1)烧(2)完毕(3)擦拭(4)根本(5)被(6)珍藏6.(1)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2)拿它靠近火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3)不使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②不若己者。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说:谈论。

③化:融为一体。

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则商也日益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水陆草木之花一老河兵闻之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陈康肃公善射(2)用“/”给乙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修炼自身,让自己不断进步发展?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②阅金经(________)③有仙则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常考知识汇总(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常考知识汇总(全册)

《孙权劝学》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木兰诗》重点句子翻译(注意括号内的字词)1.不闻机杼声。

(机杼声)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流水鸣溅溅)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骑鸣啾啾)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②或 :或以钱币乞之
古: 有的人
今: 或者、或许
③文理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 文采和道理今: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④稍稍:稍稍宾客其父
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2)一词多义: ①自 : 并自为其名
自己
②闻: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
余闻之也久
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声
③其:其诗以养父母 稍稍宾客其父
【课文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共
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 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断了,系着 地的绳子也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 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 动;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湖 流水的泥沙都流向东南方向。
三、课文理解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 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 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本文的中心: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木兰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 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乐府。”“乐府”本是 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 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 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木兰诗》选自宋 代 郭茂倩 编的《乐府诗集,》这是 南北朝 时北朝乐府民歌的 代表作。作品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 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文中结尾的两句话? 正面: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 反面:表现他性格暴躁刚烈。《共工怒触不周山 》是一个神话故事。远古的人类还不能解释日月 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 是借助于神话,从神话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 北,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专题复习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专题复习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一下学期的同学来说,系统地进行文言文专题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以下是关于初一下学期文言文的专题复习内容。

一、重点字词1、实词初一下学期我们学习了众多实词,如“之”“其”“而”“以”等。

“之”常见的用法有:作代词,代指人、事、物;作动词,“去、到”;作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

“其”可以作代词,指“他(她、它)的”“那”“其中的”等;也可以作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而”可表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以”有“用、凭借、因为、把”等意思。

2、虚词像“乃”“于”“为”等虚词也要重点掌握。

“乃”常见的意思有“于是、就”“才”“竟然”。

“于”有“在、到、对、从、比”等用法。

“为”可以作动词,“做、成为”;作介词,“被、给、对”;作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

3、古今异义词如“但”在古代常表示“只”,现在则有“但是”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现在指“行走”。

4、通假字例如“说”通“悦”,表示“高兴”;“女”通“汝”,意思是“你”。

二、重点句子1、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标志有“……者,……也”“……,……也”“……者也”等。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如“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3)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省略了“鼓”。

2、名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还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创作风格等。

比如,学习《孙权劝学》要知道司马光,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2、作品清楚作品的体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等。

像《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她的勇敢和爱国精神。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文复习资料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文复习资料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文复习资料
古文是中国语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古文的基础知识对提高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下册语文古文复提供资料和指导。

1. 古文基础知识复
- 运用策略:切忌死记硬背,要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古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用法。

- 复重点:重点掌握并能正确理解古文中的关键词汇、词义、词性、句型和修辞手法。

2. 古文文言文阅读
- 阅读原文:仔细阅读教材中的古文文言文,理解其大意、词汇和句子结构。

- 分析句子:分析句子成分,了解其结构,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补结构等。

- 理解词义:运用上下文推测词义,同时结合古文词汇解释进行理解。

- 解读修辞:辨识古文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拟人等,理解其意义和效果。

3. 古文经典作品赏析
- 阅读经典:选取部分古文经典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赏析,如《论语》、《诗经》等。

- 分析内涵:理解经典作品的主题、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 诗词欣赏:品味经典诗词,包括鉴赏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诗意。

- 写作练:通过仿写或创作与古文相关的作品,提升对古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实践练和巩固
- 古文题:选择一些经典古文进行题练,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和应用。

- 教材演练:完成教材中相关古文练题,巩固对古文知识的掌握。

- 写作训练:运用古文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培养自己的古文写作能力。

- 资源分享:与同学分享古文研究资源和心得体会,相互促进研究进步。

以上为古文复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七年级下册语文古文研究有所帮助。

祝研究进步!
>注意:本文档为参考资料,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专题09 七(下)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1.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2.《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编年体通史共2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3.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而成的,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建安十五年(公元20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

不久,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联刘拒曹,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吴大将吕蒙由于出身行伍再加上军务繁忙,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可译为“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涂”通“途”,道。

(卿今当涂掌事)(三)古今异义1.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孤单,孤苦。

2.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但古义:副词,只。

(但.当涉猎)今义:转折连词。

4.往事古义:历史。

(见往事..耳)今义:过去的事情。

5.及古义: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以及。

6.过古义:到。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经过。

(四)一词多义1.当动词,掌管。

(当.涂掌事)副词,应当。

(但当.涉猎)2.就从事。

(蒙乃始就.学)完成。

(指物作诗立就.)3.见了解。

(见.往事耳)认清,识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以介词,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与“为”连用,“认为”。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俱.乘船避难俱:(2)王欲舍.所携人舍: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3.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第:只管。

②鬻(yù):卖。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6.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有删改)【注释】①让:责备。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干②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干:求见。

③沟恤:沟渠。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 ②自谓可将十万________③竟不可得________ ④恒独步庭阶________(2)下列加下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惟此六字惟手熟尔B.一老河兵闻之何陋之有C.几为所擒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古人岂欺我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3)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②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4)(乙)文中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讲学家和刘羽冲失败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仔细阅读选文,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2处)。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________②教以书字________③或因而抄录________④抄录未毕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 欧阳修聪明过人B. 欧阳修刻苦攻读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 太夫人教子有方【答案】(1)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用,拿;写;有时;完毕(3)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

(4)B【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译为: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书”:写。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毕”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昼”:白天。

“寝”:睡觉。

还有“唯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4)“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可分析“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等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欧阳修刻苦攻读。

所以选B。

故答案为:⑴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⑵用,拿;写;有时;完毕;⑶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⑷B。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集复习资料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集复习资料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集复习资料1. 《论语·为政》-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 孔子2. 《史记·苏秦列传》- 「众人之事,必先勇于自负其能,然后人才乃出,非人才勇于自负其能也。

」 --- 苏秦3. 《史记·陈涉世家》- 「天下苦秦久矣,无能为也。

曷者?不秦者众也。

」 --- 陈胜4. 《史记·平准书》- 「盖天下之治乱,其要在於持说法者也。

」 --- 司马迁5. 《史记·白马篇》- 「市井之徼幸者异常而好闻也,其马不肯步,曰驰;其人不肯步,曰逸。

」 --- 司马迁6. 《史记·陈涉世家》- 「民财力充实,吏治罚明,唯是所欠者无恶耳。

」 --- 陈涉7. 《唐诗三百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兼怀南陈诸贤》- 「庐山秀出南斗峰,秋月清江白露中。

」 --- 刘长卿8. 《唐诗三百首·长安晚秋独游宿广文馆》- 「青云直上三万尺,白日升天九万里。

」 --- 杜甫9. 《西游记》- 「观音在世间风,对虾介命摄偏龛;是非只为为尘劳,且劝家奴莫犯禁。

」 --- 吴承恩10. 《古文观止·明堂孔写阐宣公》- 「万物二运,顺与逆,审可用乎?惟天地不能逆运耳。

」 --- 程颢11. 《古文观止·天文述》- 「非徒亮世能使人耀,如复金石也;明世胜乎巧伪,亦如火星也。

」 --- 纪南溟12. 《古文观止·明石刻碑》- 「金石小达其跻跻,而楚遗楚风。

」 --- 何象先13. 《古文观止·于说衡传》- 「所以藩者,置土垂khī守之官。

」 --- 王同祖14. 《全唐诗三百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红烛留灰汗湿衣,当年戏马莫迟迟。

」 --- 白居易15. 《全唐诗三百首·登飞来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 李白16. 《全唐诗三百首·泊秦淮·钟情汉苑千秋晓》- 「独倚朱阑无限事,未曾惆怅淮。

期末古诗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共41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期末古诗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共41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
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讶、敬佩
学有所获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 ) 涉猎( )孰( ) 遂( )三、 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 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4、但当涉猎。 涉猎 ;
qīng
shè
shú
suì
当权
推辞
研究
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耳。 见: 。 6、蒙乃使就学。 乃: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
了解
于是,就
才干和谋略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耳(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
表示多数,不是确数
战争

北方
早晨
为此;买
二、一词多义: ⑴市 ①愿为市鞍马 ②东市买骏马⑵机 ①万里赴戎机 ②不闻机杼声⑶买 ①东市买骏马 ②欲买舟而下

军机军事

集市
织布机
雇,租
三、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注】①瘿:读yǐng。

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湮于沙上________②转转不已________③及见外方人至________④焦而不吾类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B.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C.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D.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4)【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2.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题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题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题
在初一下册语文中,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必考题目:
1.《孔乙己》:这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在酒楼中被人欺负的穷汉孔乙己的故事。

通过描写孔乙己的遭遇,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

2.《木兰辞》:这是一篇唐代的叙事长诗,通过讲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达了对忠孝和女性英勇精神的赞美。

3.《论语选编》:《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般初一年级的学生会学习其中的一些典型的篇章,比如《学而篇》、《为政篇》等。

这些篇章主要涉及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对于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4.《岳阳楼记》:这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散文作品,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范仲淹的思乡之情。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是文言文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初一下册语文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一些文言文必考题目,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具体考察哪些文言文作品或篇章还需要参考你所在学校的教学安排。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4.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 说 ” 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 章以一个“ 爱 ”字贯通全文,使得文 章结构严谨。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流露出作 者对当下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 风的鄙弃、厌恶和讽刺。
6.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3 分)
A. 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 香远益清
托物言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44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3分aa有仙则名名落孙山bb斯是陋室逝者如斯cc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dd惟吾德馨德高望重55下列语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33分a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文言文专题复习
本文是北宋欧阳修 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 寓言故事。出自《欧阳 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 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 人物的性格特点。如: 康肃公的“忿然”、 “尔安敢轻吾射”,自 矜傲慢之态溢于言表。
C√、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惟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释担而立 放下,同“手不释卷”
中的“释”的意思。
B√、但微颔之

C、康肃忿然曰 ……的样子
D、徐以杓酌油 慢慢地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 论于一体;而且压韵,韵律感 极强。文章表现了作者洁身自 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 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 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陈尧咨:骄傲自大,性格急躁, 但受卖油翁的启发,认识不足, 知错能改。
卖油翁:技术高超,性格沉稳, 不骄不躁,镇定自若,善于引导 启发。
启示:熟能生巧。不要因有长处 而骄傲自满。
练习自测
1、下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久而不去 而钱不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 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 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策勋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木兰当户织当:()2.问女何所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策勋十二转策勋:()9.赏赐百千强强:() 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 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翻译:3.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内容理解】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2.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的句子:3.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卖油翁》【作家作品】欧阳修,号,晚年又号,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

【重点字词】1.自矜:()2.释担:()3.睨:()4.发矢:()5.但微颔之:()()6.但手熟尔:()7.忿然:()8.尔安敢轻吾射:()()9.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1.以钱覆其口:()()12.徐以杓酌油沥之:()()()13.因曰:() 14.康肃笑而遣之:()【通假字】但手熟尔:同,。

【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今义: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1.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陋室铭》【作家作品】刘禹锡,字,(朝代)文学家。

有“”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

【重点字词】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惟:()馨:()5.苔痕上阶绿上:()6.草色入帘青入:()8.谈笑有鸿儒鸿儒:()9.往来无白丁白丁:()10.可以调素琴调:()素琴:()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案牍:()之:()13.何陋之有?之:()14.陋室铭铭:()【句子翻译】1.孔子云:“何陋之有?”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爱莲说》【作家作品】周敦颐,字,(朝代)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1.蕃:()2.独:()3.濯:()4.清涟:()5.妖:()6.亭亭:()7.植:()8.亵:()9.谓:() 10.鲜:() 11.宜:()12.蔓:() 13.枝:()14.益:()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16.水陆草木之花之:()【句子翻译】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中石兽》【文学常识】纪昀,字,(朝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1.临:()2.河干:()3.圮:()4.并:()5.阅:()6.募:()7.求:()8.竟:()9.棹:()10.以为:() 11.曳:()12.闻:()13.尔辈:()14.究:()15.是:()16.木杮:()17.物理:()18.岂:()19.为:()20.去:()21乃:() 22.湮:() 23.耳:()24.沿:() 25.颠:()26.服:()27.确论:()28.闻:() 29.凡:()30.失石:()31.当:() 32.盖:()33.啮:()34.坎穴:() 35.至:()36.倒掷:() 37如是:()38.不已:()39.遂:() 40.溯流:()41.固:()42.如其言:()43.然则:()44.但:()45.臆断:()48.欤:()【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其反激之.力: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古今异义】1.干:古义,今义。

2.阅:古义,今义。

3.物理:古义,今义。

4.是:古义,今义。

5.已:古义,今义。

6.但: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内容理解】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