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嵌顿疝23例报告

合集下载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附120例报告)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附120例报告)
四川医学 2 1 0 0年 l O月第 3 1卷( l ) Scu nMei l o ra,0 0,c. 1No 1 第 0期 i a h dc un l2 1 59
腹 横 纹 小 切 口治 疗 J 腹 股 沟 疝 ( 10例报告) L 附 2
谭茂 林 , 卓
垫等。②手术治疗 : 目前小儿腹股 沟斜疝在治疗上首
选 手术 , 因为绝大 多数 / J疝 最 后 都 需 要 手 术 才 能治 ]L ,
愈, 手术 的 方 法 中又 有 两 种 , 即开 刀 手 术 和 腹 腔 镜 手
11 一般资 料 : 患者 10例 , 中男 15例 , 1 . 本组 2 其 0 女 5 例 , 龄 1 7岁 , 均 ( + . ) 。斜 疝 12例 ( 中 年 — 平 5 18 岁 0 其 右 侧斜 疝 8 5例 , 侧斜 疝 1 ) 直 疝 l 左 7例 , 8例 ( 侧 直 右 疝 1 , 2例 左侧 直疝 6例 ) 。本 组 患 儿 疝 嵌 顿者 均 先 行
效果 ,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与 方法
③因为/ J腹股沟管尚在发育之中, ]L , 因此 , 它的各构成 壁结 构薄 弱 , 腔直 ( 管 由后垂 直 向前 ) 短约 2~ I。 3OI T
32 ,L 的治疗 : . d J疝 ①保守治疗 : 适用 于半岁 以内的
/J , I L 还有 可能 自行 消失 , 可 采 用 穿 丁 字 裤 , 加压 , 也 放
手 法复 位 , 儿近期无 发热 、 患 咳嗽 、 呕吐 、 胀等 症状 。 腹 1 2 手术 方法 : 组 患 儿 在氯 胺 酮 麻 醉 下 , 患 侧腹 . 本 选
术。传统 的手术切 口, 是腹股沟平行 的斜切 口, 口较 切 长 , 后 瘢痕 明显 , 患者 带 来 一定 的心 理 影 响 ; 术 给 而腹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30例小儿疝气临床观察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30例小儿疝气临床观察

( 1 . 6 - 4 0 . 2 )d ,切 口长度 ( 1 . 2 - 4 0 . 5 )a m,并 发症发 生率 3 . 3 3 % ,观察 指标 均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3 讨 论
小儿 腹股沟疝 气首先影 响患者 的消化 系统 ,引起 下腹 部坠胀 、腹胀气 、腹痛 、便秘 、吸 收功 能差 、易疲 劳 和体 质下 降等症状 J 。腹 股沟部 与泌尿生殖 系统相邻 ,疝 气 的 挤压还会 影响生殖 系统 的正 常发育 。此外 ,疝囊 内 的肠 管
平均 ( 1 . 8 - 4 0 . 5 ) 年 。两 组 患者 一般 资 料无 显著 差 异 ( P
>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术 ,且手 术切 口与 朗格 氏皮肤 的纹理 线相 重合 ,术 中分 离 组织 较少 、出血量 少 ,切 口瘢痕 较 轻 ,整 体平 整 度 很好 , 术后感 染概率较 低 J 。本 研究 表 明观 察组 患 儿 手术 时 间 、 住 院时间 以及切 口长度 明显短于对 照组 ,术 后并 发症 发生 率 明显 小于对 照组 ,且差异显 著 。综 上所 述 ,腹 横纹 小切 口手术在 . ' bJ L 疝气 治疗 中应用 效果较好 ,值得推 广使用 。
生于两侧 J 。现研究发现 腹横 纹小切 口手 术能避 免常 规手 术切 口的缺点 ,提 高 了疗 效 。现 将我 院腹横 纹小 切 口手术
在t J , J L 疝气治疗 中的应用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严重并 发症 ,不及 时处理还有 可能危及 生命 。所 以d , J L 疝气应该 及早进行 彻底治疗 。手术是小 儿疝 气 的最好 治疗 方法 ,一 般 皆以全 身麻醉 、高位结扎 的手 术方 法 ,手术 安 全且 时间较短 。疝气宜早 日治 疗 以免 疝气囊 之 内容物 发生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96例分析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96例分析

/J、J L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96例分析常生文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FJ L急诊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9年8月共进行了/b JL嵌顿性斜疝手法复位术96例,采用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加手法复位嵌顿疝42例,复位成功40例,成功率97.6%,并与传统应用镇静剂下手法复位54例作比较,现就其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8年以来收治96例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其中男87例,女9例,年龄1~5岁;体质量9—17kg;左侧15例,右侧81例;嵌顿时间1.5~36h,平均7.5h。

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42例,B组54例。

1.2方法:A组常规消毒皮下环周围皮肤,取1%利多卡因3~5m l,于患侧耻骨结节外上即外环内缘做皮丘,然后将针头向外下倾斜50。

左右进针,越过精索及疝内容物达脚间纤维深处,边注射边退针,注射完毕。

待20r ai n左右如疝内容物不能自行还纳,可一手自外环部位向内环方向轻轻揉送,另一手托住包块适度持续缓和加压推送,一般情况下均可成功,如不成功,应及时手术。

B组患儿复位前30m i 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5—8m g/kg,手法复位同A组。

1.3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儿的体质量、身高、男女比例、嵌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儿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后均配合手法复位,成功41例,其中有5例患儿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后疝块自行还纳,有36例一次复位成功,复位均在10m i n内完成,B组患儿复位成功42例,其中有4例患儿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0r ai n疝内容物自行还纳,13例患儿复位一次成功,15例患儿复位二次成功。

A组复位成功率97.6%,B组复位成功率77.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复位未成功的患儿均行急诊手术,复位成功的患儿均严密观察腹部情况24h无异常情况后择期行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所有患儿全部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氯胺酮按每公斤体重6~8mg 肌注或3mg 静推。

手术步骤: ①术前小儿禁食6h ,禁饮4h ; ②切口选择:在相当于腹股沟管内环处或腹股沟韧带中上方1. 0cm 处(如果腹横纹不明显时) 沿腹横纹做一长约1. 0~1. 5cm 的横切口; ③手术要点: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皮钩向下牵拉1~2cm 找到外环口,血管钳钝性分离从外环口进入腹股沟管(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 ,在精索内侧打开睾提肌找到疝囊(呈瓷白色松软组织) ,切开并证实。

如果疝囊较小予以完全剥除,较大的疝囊则先行横断,远端旷置,近端向上游离至内环口处(其标志一为腹膜外脂肪组织,一为局部组织增厚呈乳白色) ,保护好精索血管及输精管,于内环口处4 号线高位结扎、1 号线缝扎,距此约1cm 剪去多余疝囊组织。

注意远端疝囊边缘及分离精索段的止血,预防术后形成血肿。

缝合切口前,从患侧阴囊牵拉睾丸,使之能轻松拉至阴囊底部,以防形成医源性隐睾。

对于外环口由于手术操作扩大明显者缝合一针缩小。

④切口处理:根据切口长度不同皮下组织缝合1~2 针,使皮肤对缘良好,再用输液贴牵引粘贴并常规加压包扎即可。

手术年龄的选择:小儿斜疝手术可在任何年龄进行。

门诊一般在6 个月~6 岁实施手术,因此时术后护理较容易,并对小儿的心理影响较小。

90 %的新生儿鞘状突生后6 个月内仍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以后自行闭合的机率明显减少] 。

6个月龄后局部组织不像新生儿那样薄嫩,易于操作,且此时小儿对手术和麻醉耐受力增强。

对于反复发生嵌顿的患儿应不受年龄限制,以免因嵌顿造成疝内容物及睾丸的损伤。

对于8 岁以上小儿由于腹外斜肌腱膜的发育增厚、腹股沟管的延长,使用这种切口手术视野暴露尤其内环口的暴露有一定困难。

本组病例均为6 个月~8 岁左右的患儿。

并发症的预防:术中操作的精细、轻柔可减少精索损伤,尤其注意远端疝囊边缘的止血,可防术后血肿的形成和阴囊水肿。

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5 6
北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卷第 6 期
下腹横纹小切 口治疗 d J 腹股沟斜疝 x L
练涛峰 樊 亮 詹锦遂 ( 东 惠 协 医 惠 5 0 ) 广 省 州 和 院 州 1 0 66
摘要 : 目的 : 讨 采 用 下腹 横 纹 小切 口治 疗 小儿 腹 股 沟斜 疝的 临床 特 点 。方 法 : 探 回顾 分 析 我 院 20 0 9年 7月~ 0 1年 1 21 0月间 , 我 院 19例 采 用下 腹横 纹 小切 口治 疗 小儿 腹 股 沟 斜 疝 的 临床 资 料 。 结 果 :5 采 用 下腹 横 纹 小切 口治 疗 小 儿腹 股 沟 斜 疝 中 , 0 9例 6例 患儿并发 阴囊水肿 , 发生率 0 5 3例并发 阴囊积液 , 生率 00 %, . %; 0 发 . 3 未有复发 , 其余 15 患儿术后一周左右均痊愈 出院。结 0例
中图分类号: 5 3 R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0 7 0 17 - 3 12 1 6 0 5 - 1 2)
慢性 阻塞 性肺疾 病( O D) 一种致 病率 和病 死率最高 加上 患者 年龄 较大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 CP 是 加大真菌感染机率[ O D患 者急性加 重期感染严重 , 3 1 。C P 二 的呼吸系统疾病 , 近年来 C P O D发病率 逐年增加 , 由于患者免 下 , 疫功 能低下 , 上广谱抗 生素 、 加 免疫 抑制剂 的广泛使用 , 继发 联或 三联 抗生 素才能有效抗感染 , 如果 使用时间较长 , 会导致 使真菌大量 繁殖 , 造成二重感染 肺部 真菌感 ; 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 明显增加 , 此类患者早期诊 断困难 , 病 体内菌群 失调 ,

腹横纹下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外疝应用体会

腹横纹下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外疝应用体会

腹横纹下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外疝应用体会发表时间:2011-11-17T14:12:25.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牛光领[导读] 最常见的小儿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牛光领(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外科山东定陶 274100)【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282-01【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外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腹横纹下小横切口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824例。

结果 824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天,无1例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发生。

术后随访678例,随访时间12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腹横纹下小横切口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外疝患者,患儿切口小、疾苦少、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腹横纹下小横切口小儿腹外疝我院自2005年8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小儿腹外疝824例,均采用腹横纹下小横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824例,男701例,女123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2.7岁,右侧417例,左侧263例,双侧144例,其中嵌顿疝238例,手术时间18—31分钟,平均22分钟,住院天数2-4天,平均3天。

2 手术方法氯胺酮全麻下,去枕仰卧位,取患侧腹横纹下1.5cm处(即耻骨上方相当于腹股沟管外环口在体表投影处)顺皮纹作横切口,长约1.5-2cm,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后,将切口向外下方牵拉,找到外环口腹外斜肌腱膜的内外两个脚,一般不切开外环,即可确认外环口的精索提睾肌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和固有鞘膜,即可见到白色疝囊,提起并切开疝囊,辨认清楚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后钝性剥离疝囊至内环,至腹膜外脂肪处用4号丝线作贯穿缝扎,距结扎线0.5~1cm处切断多余疝囊。

小切口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小切口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 9例男性患儿,其中 l ~2岁 1 8 例,2 4岁 3 - 9例,4 ~7岁 1 2例 。 1 手术方法 . 2 1 . 麻醉 术前备好气 管插管和麻醉机 ,术 中行监护 .1 2
仪监 护 。麻 醉 采 用 氯 胺 酮 复 合 麻 醉 。
1 . 手术 取患侧下腹 部耻骨 结节上横行沿皮纹小切 .2 2 口,相 当于腹股沟外环 口所在体表投 影,长 1 . m。 ~2 c 5
症 。因 此 治 疗 宜 标 本 兼 治 ,补 肾 阳壮 骨 以 固其 本 ,活 血 通络、祛风除湿、软坚散结 ,消肿止痛 以治其标 。内服 中药就是在此中医理论指导下立方 ,方 中以制 附子 、威 灵仙一 乌梢蛇、 川乌、 附子、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 通利关节治其标 以止其痛 ,以牛膝 、桑寄生 、骨碎补 、 狗脊、川断等补肝肾、扶 肾阳、强筋骨 ,祛风湿 。固其 本 以补 肾 强骨 ,以伸 筋 草 、乳 香 、没 药 、红 花 . 、白芥 子 、 木瓜、活血止痛 散结消肿 ,散寒邪而祛风湿 。全蝎、蜈 蚣通络熄风止痉 以解除痉 挛疼痛 ,延胡索行气止痛 ,治 风先治血,血行风 自灭,丹参活血祛瘀 消肿 ,改善组织
腹股沟斜疝毒者,尤其是 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好,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a
关 键词 :儿 童 ;腹 股沟 斜疝 ;手 术 d i 036/is.6227 . 1 . . 2 o:1.99 . n17-7 9 0 0 31 js 2 2 0 文章编 号 :17 —79 (0 0 2 —130 6 227 2 1 )-30 2—2
痛 、肌 肉痉挛 的恶性循环 。资料结果显示 ,中医综合方 法治疗膝关节病总有 效率高 ,值得临床应用。
( 文校 对 :张文娟 收稿 日期 :2 1 -92 ) 本 0 O 0 .4

横切口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分析

横切口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分析
关键词 小儿腹股 淘疝 小切 口 高位结 扎
小 儿腹 股 沟疝 的病 因 , 发病 特 点 , 股 沟 部位 腹
解剖 , 手术 方法 与成 人不 同。通常不修 补内环和 腹股 沟管 。我 院 18 20 93— 10年采 用 横 切 口高 位结 3
扎治疗 小 儿腹 股沟 疝 20例 , 8 现总 结如下 。
横纹小切 订, 在皮下环提找疝 囊高位结扎 , 皮肤 伤 口用 创可贴 固定 即可 。结果 : 中并 发肠 管损 伤 1例 , 术 膀胱 损伤 1 术后阴囊血肿 6例 , 例 高位睾丸 3例 . 其余 29例均一期 愈合 ,2 6 9 %切 口不齄 针不拆线。结论 、 I 切: 1 治疗d J 腹股沟疝安全 可靠 , ,L 技术熟练 只需 8 O i 一lmn
位结扎 的 E的 此 厅法 常 用 于 7岁 以下 儿 童 。另 t 种切 口在皮 下 环 横 切 口, 术 方 法 同上 。嵌 钝 手 性疝切 口要延长或用斜切 口。分离提睾肌 和疝囊

低。9 %新生儿有腹膜鞘状突未闭, 0 出生 6 个月仍 有继续闭合的可能, 个月 以后小儿闭合的机会较 6 少, 手术最好 的年龄在 6 个月 以后或上学前 为宜。 幼儿腹 股沟管 10 . m长, . —12 e 是成人 的四分
e it B so N w Yok, oo t, dtm. otn, e r T rno h i :il, lt B te ad n
1 吴阶平 , 法祖 , 裘 主编 . 家驷外 科 学 黄
人 民卫生 出版杜 ,9 6 13 1 5 18 :2 0 2 0
2 曹海根 , 王金锐 , 主编 . 实用腹部超声诊 断学
例, 术后 阴囊血肿 6 , 例 高位睾丸 3例。其余均一 期愈合 。术后随访无 1 例复发 , 院最短 1h 最 住 2,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传统斜切口临床疗效观察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传统斜切口临床疗效观察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传统斜切口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斜疝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成下腹横纹小切口组(88例)和腹股沟斜切口组(80例),对两组的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术后住院天数(d)、阴囊水肿、复发例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88例小切口手术者全部治愈,无感染,无并发症。

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与斜切口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儿;斜疝;小切口;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俗称疝气)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可以说是先天性的疾病,是指婴儿的腹腔内器官经过没有封闭或紧缩的内环口突出腹外,就形成斜疝。

患有斜疝的患儿,在其哭闹或用力时于其腹股沟处可见圆形的肿大,质软,有弹性,可自行还纳。

但是如果肿物包块卡住不能复位,就可能引发嵌顿性疝,导致进入疝囊的腹腔脏器(如小肠等)坏死等恶性生理疾病。

所以,孩子得了斜疝后,应积极就医治疗。

治疗斜疝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手术,时间在孩子一岁左右最佳。

本研究采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用不同手术治疗的1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数据,进行分析,现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168例在本院就诊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40例,女性患者28例;右侧88例,左侧72例,双侧8例。

年龄1-7岁。

将16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腹横纹小切口手术88例,腹股沟斜切口手术80例,两组自然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1.2.1 小切口手术组完善术前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禁饮禁食,采用氯胺酮全麻。

术者在腹股沟耻骨旁滑动触摸,寻找精索,沿精索向上找到外环口标志,以此点为中心,沿皮肤做小横切口约1cm。

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至皮下外环口,将精索与外环口周围脂肪组织分离开,提夹出精索,用血管钳顺着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提睾肌,在精索前内方寻找瓷白色疝囊,打开疝囊,向上剥离,当出现腹膜外脂肪或一圈增厚或变厚纤维环时行高位结扎,后加缝扎一次。

分析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效果

分析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效果

分析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效果腹股沟区域的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进行治疗。

其中,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了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分析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效果进行阐述。

首先,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手术后的疼痛感明显降低,患者能快速地恢复体力和自理能力,因此,该手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青睐。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小,手术后的创面局部清洁,术后疼痛轻微,切口美观,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影响也较小。

其次,该手术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出血和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手术过程中,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切口较小,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疝气患者。

再次,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恢复快,患者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生活,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术后随访研究表明,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后恢复快,能够在24小时内进行自主呼吸训练;而传统开放手术需等待数日后进行恢复训练。

术后康复恢复得快,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也可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在临床应用中,对于腹股沟区的疝气手术而言,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手术技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逐渐被广泛采用,成为目前临床应用的首选技术之一。

但是,只有技术精湛的医生才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顺利进行疝气手术,避免出现手术风险和手术失败等风险。

综上所述,腹横纹小切口的疝气手术具有许多优点,并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技术之一。

采用该技术进行疝气手术,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和不适,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然而需要广泛普及该技术并加强临床实践应用。

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

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

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发表时间:2013-10-12T10:28:21.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成厚兴[导读] 随着小儿的不断生长发育,腹肌不断强壮可使腹壁加强,以防止疝的复发。

成厚兴(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437600)【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壁横纹小切口手术方法。

方法报告2008~2011年共220例择期手术病儿,取患侧耻骨上方下腹正中线旁2cm作一沿皮纹1~1.5cm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不需拆线,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80例,时间半年至两年,无一例复发。

结论同为小儿斜疝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省时间、组织损伤小、预防复发、切口不留疤痕等优点。

【关键词】腹壁横纹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病儿腹外斜肌腱膜切口皮内缝合【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82-01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我院自2008年至2011年共经腹壁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20例,均治愈,无复发,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20例均为择期手术病人,其中男204例,女16例,年龄1~5岁。

2、手术操作方法:采用氯胺酮全麻或骶管麻醉加氯胺酮全麻。

取患侧耻骨上方下腹正中线旁2cm作一沿皮纹长约1~1.5cm小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显露外环,并用手摸到精索或圆韧带后,在其内侧稍作分离,即可见呈灰白色的疝囊。

注意保护精索动静脉以及输精管。

剪开疝囊,常规分离疝囊附着组织,将外环向内环处稍作牵拉(注意勿用力过大,以免同侧睾丸牵拉上移)即可游离疝囊到内环口颈部,然后荷包或贯穿缝扎颈部,剪去多余疝囊组织,精索创面严密止血,结扎出血点,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最后依次缝合皮下浅筋膜,皮肤用4个零号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

手术一般需时20分钟左右。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经下腹部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随访6月至4年。

结果所有68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及疝复发。

结论经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开展。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小切口;超高位疝囊结扎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腹股沟斜疝患儿共68例,其中男62例,性6例。

年龄6个月至12岁,6岁以下者54例,占79.4%。

右侧45例,左侧19例,双侧4例(为双侧且均为男性患儿)。

62例男性患儿均可触及双侧精索及睾丸,无合并隐睾,其中有4例合并轻度鞘膜积液占5.9%,有疝嵌顿病史15例占22.1%。

术前检查腹股沟区均有可复性包块,指诊皮下环扩大、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等,均符合腹股沟疝诊断。

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手术。

患儿病程2月至3年,平均1.4年。

1.2 手术方法及麻醉所有患儿均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取右侧或左侧下腹部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小切口(长约0.8~1.0 cm),于标记处尖刀仅切开皮肤全层,以免损伤皮下血管。

用纹氏血管钳指向腹股沟管方向交替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达提睾肌,提起提睾肌表面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在精索内侧提起白色疝囊于切口外,确认无误切开疝囊,助手一手可用食指伸入疝囊并向上提起疝囊,另一手适当反方向牵拉精索,术者用镊子提起疝囊外侧疏松组织,用电刀沿疝囊壁边分离精索与疝囊壁之间的纤维束,游离至看到腹膜外脂肪及相对狭窄的疝囊颈处后再向高处游离约0.5~1.0 cm,检查无疝内容物,于尽可能高位处用4号丝线结扎加缝扎,去除多余的疝囊,剪断疝囊之后近端自然缩回腹腔内,充分止血,于阴囊外牵拉睾丸使睾丸复位;女性患儿以子宫圆韧带代替精索作为寻找标志,若遇粘连严重,必要时可将圆韧带连同疝囊一起超高位结扎;皮下组织缝合1针,皮肤切口予以对和好后使用小纱布块加压,外使用静脉输液敷贴粘合固定。

25例嵌顿疝临床治疗心得体会

25例嵌顿疝临床治疗心得体会

险 较大 。 也 不宜 选 择手 法 复位 。
3 复 位手 法
3 . 1复 位 前用 药 : 可应 用 镇静 剂 及肌 松 剂 。 3 . 2体 位 : 足 高屈 髋位 。 3 . 3 手法 3 . 3 . 1 先 探 查肿 块 质地 , 如果 质 地 均 匀 , 囊性 感 , 可 试 行 复 位 。左 手 食 指 及拇 指 置 于 外 环 口上方 , 向 下推 , 不需太大力量 , 只 要 能 1 资料 来 源 够 阻挡 疝囊 向外 环 上方 突 出 即可 。右 手 环形 张开 ,压 在疝 囊 的 本组 2 5例嵌顿疝, 男患者 占 l 6 例, 女患者 占9例 。其 中儿 内 、 外、 上、 下方 , 持 续缓 慢 用 力便 可 成功 。 童占l O例 , / J , J L 约 占总嵌 顿 疝数 的 4 " O  ̄ I D , 最 小年 龄 1 岁, 最 大 年 3 . 3 . 2如 果 无效 , 可 保持 手 形 不变 , 左 右 手 指 配 合 将 嵌 顿 肠 管 向 龄7 3 岁, 平 均 年 龄为 3 7 . 5岁 , 斜疝 嵌 顿 2 0 例 。约 占总嵌 顿数 的 下牵拉 , 使肠管嵌顿水肿部向下离开外环 口, 肠腔重新开放。如 果 可 以扪 及饼 样肿 块 , 应 该是 系 膜水 肿 。 只有 柔 软 、 变 形 能力 正 8 0 %, 直疝 3 例, 股疝 2 例 。2严格 掌握 适 应证 与 禁忌 证 。 2 . 1 适应 证 :嵌顿 疝 手 法 复位 一 般适 用 于 儿 童 ,成 人 以手 术为 常 的组 织 才能 通 过狭 小 的外 环 ,而 此时 疝 内 组织 变形 能 力 已经 主, 较 轻 的也 可 以试 行 手 法复 位 , 但必 须 确定 无 肠管 坏 死 。 ? 试行 非常有 限, 应该选择手术。 . 3 . 3 若 肿 块 巨 大且 张力 很 高 , 复位困难 , 除 了说 明外 环 口较 大 手法复位仅适用于①嵌顿时间短 <6小时,最好 在 3 - 4小时以 3 还有肠腔 内气体液体较多 , 或者水肿严重 , 或者 已经有大量 内, 局部 压痛不 明显 , 无腹部压痛和腹膜刺激症 , 估计肠袢尚未 外 , 不易 区别 , 复 位 风险 较大 , 需要手术。 发 生绞 窄 坏 死 者 ; ② 病 史 较长 、 疝 环 巨大 , 估计 腹 壁 缺 损 较 大 而 渗 血 渗 液 , . 3 . 4疝囊不大张力不高, 肿块随挤压可 以变形 , 肠管较软, 使不 j 山 环较松软者 ; ③儿童嵌顿疝 ,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 3 应该算是一种难复性 不能耐受手术 , 而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复位后仍要严密观察腹 上劲。此时应该是粘稠的肠内容物造成的。 疝, 外环 口并不紧。但是糊状物力量不易传导 , 常规挤压很难奏 部情况看有无腹膜炎或肠梗阻表现 , 如有 , 则尽早手术探查。 2 . 2 禁 忌证 : ① 疝 内容 物 反复 突 出发 生粘 连 , 疝 内容 物 不能 回纳 效。可以采用分段还纳法。 用手指将疝囊近外环处分断出一小 然后慢慢将其中内容物挤入腹腔, 然后再挤一点逐步复位。 人腹腔 的难复性疝 ; ②病程长 , 腹壁缺损 大的巨大疝 , 因其 内容 部分, . 3 . 5只剩 一点 点 , 张力 高 , 回不去 , 可 能 为肠 腔 内残 留少量 固体 , 物多、 腹 壁 薄 弱 无法 回纳 ; ③ 构 成 疝囊 壁 的一 部 分 为腹 腔 内脏 器 3 只要用拇 指 直接 向后 压 即可 。 的滑脱疝; ④股疝因其疝 出部位韧带多 , 易绞 窄, 且手法复位风 像 钩子 一样挂 在外 环 口上。此 时 ,

小切口经腹疝修补术在小儿复杂性疝囊手术中的应用

小切口经腹疝修补术在小儿复杂性疝囊手术中的应用
1道 。对 于复杂 性疝 囊 , 如考 虑继 续手 术难 度大 、 损 伤 可能增加 、 者手术 时 间可能 明显延 长 . 或 即转为 小
法或 疝袋疗 法后 造成 局部解 剖不 清 . 连严 重 . 者 粘 或 操作 中撕裂 疝 囊 , 位置 较 高以 最终 完 成 经 腹股 沟疝 囊 高 2 ] 。
冯 东川 张宏伟 魏建 民 朱孝宇 殷 易钰 马 同胜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切 口经腹疝修补术在fJ腹股 沟斜疝复杂性疝囊手术 中应用的优点。 方法 l L ,
对 23 5例 腹 股 沟 斜疝 患 儿 首 先 采用 疝囊 高位 结 扎 术 ,2例 因为 复 杂 性 疝 囊 操 作 困 难 转 为 小 切 口经 腹 8 6 疝 修补 术 。 结 果 6 2例 均 痊 愈 ,术 后 6个 月 随 访无 1 复 发 。 结 论 小 切 口经 腹 疝修 补 术 治 疗 f J 腹 例 l L  ̄ 股 沟 斜疝 疗 效 可 靠 , 手术 操 作 简单 , 伤 小 , 宜 作 为 经 腹 股 沟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术 操 作 困 难 时 的备 选 手 术 创 适
全性 疝囊 结扎造 成术 后 复发率 升高 。这些 不但 可能
维普资讯
临 床小 儿 外 科杂 志 2 0 0 7年 1 2月第 6卷 第 6期
j lnl f l i l e ir ugr, ee b r 0 7 V l , o ol a o Ci c dai S r y D cm e 0 , o 6 N r n a P tc e 2 6
维普资讯

鲞查
旦 卷簪6 JlaoCmaP iiS gyDcr r07V1 , 6 箜 期 O lfl c d t rr,e re2 ,o6№.  ̄ i lea cu e m r e 0  ̄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45例报道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45例报道

位袁无疝内容物后袁行高位结扎加缝扎袁 切除远端疝囊壁遥 回纳疝囊残端袁以及睾 丸等复位袁 查无出血袁 直接胶条拉合皮 肤袁 或皮下 6-0 可吸收线缝合 1 针后胶 条拉合遥 1.3 观察指标院观察小儿腹股沟疝手术 疗效曰切口总长度情况尧手术时间情况尧 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尧住院所需的时间尧恢 复正常活动时间曰 手术前后患儿健康指 数渊总分是 0~10 分袁分数越高则健康水 平越高冤曰切口裂开尧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率遥 小儿腹股沟疝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3]遥 显效院症状消失袁无阴囊血肿等并发 症曰有效院症状改善袁无阴囊血肿等并发 症曰无效院未达到以上的标准遥
拉时袁要用巧劲袁避免用力过大袁以防切 口撕开遥 剥离疝囊时袁要避免保护小血管 撕裂袁防止出血遥 疝囊残端袁必须复位到 内环口遥 避免术后出现切口部皮下肿块遥 睾丸也必须复位袁以免出现继发性隐睾遥 同时袁 还需要掌握腹横纹小切口的手术 指征袁对于严重粘连尧结构不清复发疝和 嵌顿疝等袁 不适合进行腹横纹小切口手 术[9]遥
沟 疝 [J]. 实 用 临 床 医 学 袁2015袁 渊3冤院53 -54. DOI院10.13764/ki.lcsy.2015.03.022. 2 杨小勇袁陈玉盆.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 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袁 2016袁9 渊36冤院115 -116.DOI院10.15887/鄄 ki.13-1389/r.2016.36.057. 3 Ross袁Samuel W.袁Oommen袁Bindhu袁Kim袁 Mimi et al.Tacks袁staples袁or suture院method of peritoneal closure in laparoscopic trans鄄 abdominal pre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鄄 pair effects early quality of life [J].Surgical Endoscopy袁2015袁29渊7冤院1686-1693. 4 章建民. 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的手 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袁2015袁53渊30冤院28-30袁35. 5 许振雄. 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 沟疝 30 例临床体会 [J]. 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 袁2015袁 渊9冤院43 -44.DOI院10.14164/ki. cn11-5581/r.2015.09.025. 6 樊珈榕.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

儿童嵌顿疝病历

儿童嵌顿疝病历

以下是一个儿童嵌顿疝病的病历。

患者基本信息:
患儿,女,2岁,因腹痛就诊。

详细病史:
患儿在24小时前开始出现腹痛,并且越来越严重。

家长观察到患儿的腹股沟区有一个明显的包块,怀疑是嵌顿疝。

由于病情紧急,家长立刻带患儿前来就诊。

体格检查:
患儿神志清醒,面色略显苍白。

腹部柔软,但有轻微压痛。

腹股沟区可触及一明显的包块,大小约4cm×3cm,质地偏硬,无法回纳。

诊断:
经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诊断患儿为腹股沟斜疝嵌顿。

治疗经过:
鉴于患儿病情紧急,医生决定进行紧急手术治疗。

手术中,医生发现患儿的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和一段肠管。

经过仔细的复位和修复,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随访: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腹痛消失,腹股沟区包块未再出现。

经过3个月的随访,患儿未出现复发迹象,生长发育良好。

结论:
本例患儿为腹股沟斜疝嵌顿,经过紧急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

对于疑似嵌顿疝的患儿,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腹股沟疝患儿炎性症状的影响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腹股沟疝患儿炎性症状的影响

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专题/Special Topic2021年第5卷第4期2021 V ol.5 No.4[5] 邓震平, 陈倩, 林宁, 等. 个性化添加母乳强化剂对低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 12(10): 1135-1138.[6] 王书焕, 刘戈力, 刘杨, 等. 个性化添加母乳强化剂对母乳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2): 83-86.·儿科疾病专题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腹股沟疝患儿炎性症状的影响宋东琦(陕健医韩城矿务局总医院外科,陕西 渭南 715400)摘要:目的 研究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腹股沟疝患儿炎性症状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陕健医韩城矿务局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A 组和B 组,各30例。

A 组患儿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B 组患儿采用传统疝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7 d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1 d 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A 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B 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 组;与术前比,术后7 d 两组患儿血清TNF-α、IL-6、CRP 水平均降低,A 组低于B 组;与术前比,术后3 h 两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升高,但A 组低于B 组(均P <0.05)。

结论 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腹股沟疝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患儿机体造成的损伤,利于稳定生命体征,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关键词:腹股沟疝;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炎性症状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4.0003.03作者简介:宋东琦,大学专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外科疾病的诊疗。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0例临床效果观察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0例临床效果观察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0例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9年1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小儿腹股沟疝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试验组使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等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麻醉成功后,患儿取平卧位,在耻骨结节上方做腹股沟管平行切口,长度约3~4 cm,逐层切开各组织分离至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腹股沟管,在精索内侧找到并游离疝囊至高位,高位结扎疝囊,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试验组:麻醉成功,患儿取平卧位,在耻骨结节上方做腹横纹横向微创切口,长度约为1~2 cm,逐层切开各组织分离至腹外斜肌腱膜,不打开腹股沟管,在外环口处钝性分离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在精索内侧找到并游离疝囊至高位,高位结扎疝囊,用4-0可吸收缝线先内翻缝合皮下组织层,再皮内缝合皮肤层,术毕。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有2例出现阴囊水肿并发症,对照组有11例。

3 讨论3.1 小儿腹股沟疝发病机制研究显示,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与腹壁薄弱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2],由于年龄小,先天发育还没有完全,腹壁比较薄弱,日常生活中没有控制腹压,引起腹压过高,从而易冲破薄弱的腹壁,而引起腹股沟疝。

小儿腹股沟疝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阿托 品能阻 断 M 受体抑 制腺体 分 泌 , 同时 作用 但 于心脏 M2 受体 , 解除迷 走 神经 对心 脏 的控 制 j而 , 引起心率 增快 、 压升 高 。新 的抗胆 碱 药盐 酸 戊 乙 血
奎醚选择 作用 于 Ml M 和 3受体 , 对心 脏 的 M 2受体
表 2 A B组 患 儿 男 、 比率 的 比较 ( ) 、 女 %

和腺体分泌抑制的影响, 中医学 杂志 ,05 2 :9~ o 华 20 .9 8 9
经 腹横 纹 小切 口治疗 小 儿嵌 顿 疝 2 报告 3例
郝 勇凯 姜 波 许 圣 犬
( 新疆 阿拉尔 人民医 院外科 , 新疆 阿拉 尔 ,4 30 830 )
【 摘要】目的 : 探讨采用腹横纹小切 口 经腹股沟管行疝 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 顿疝 的疗效。方法 : 2 3
横 纹 小切 口治疗 /J 腹 股 沟 嵌 顿疝 是 行 之 有 效 的 一种 方 法 。 JL '
【 关键词 】腹股沟嵌顿疝 ; 手法复位 ; 小切 口
中 图分 类 号 : 662 R5 . 文献 标 识 码 : B
切经 管1 高结 术 儿 股 l一‘ E腹 沟行 囊位 扎曼 小腹 沟 资 与 法 l股 _ 譬 , 疝 治 疗 ~ “ 料方
20 年 1 月 08 0




Oc . () t 2)8 ( V0 . 0 No. 13 5
第3 O卷
第5 期
Ju l f o g e dcn o ma o n k n Me iie N
有统计 学 意义 ( P<O0 ) .5 。口腔 内分 泌物 状况 : 两组
患儿用药后 l h均未发 现 口腔 内分泌 物。3 hA组 ( 盐 酸戊乙奎醚 ) 未发 现 口腔有 分泌 物 , B组 ( 阿托 品组 )
有 2 例 (1 , 5 8 %) 口腔内有 不同程 度的分泌物 。
表 l A B组患儿年龄、 、 体重、 手术时间的比较 ( ±sl 1 i 。 =3 ) 1
3 讨 论
小 儿扁桃体 全麻手 术 , 由于全麻 中药 物 、 气管插
管和手术 操作等 致 口腔 粘 膜及 腺体 刺 激 , 口腔分 使 泌物 明显增多 , 增加 了 口腔手术 患者拔管 时误吸 、 气
性, 是麻 醉前用 药的 良好 药物 。
注 : A组 比较 ,(∞) 与 【 6 J 0:20 P .5 _ ., <O0
参 考文献
1 刘俊杰 , 赵 俊 主 编 . 代 麻 醉 学 . 3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现 第 北 人
表 4 A B组 患 儿 M P m H ) 变 化 ( ±sn=3) 、 A ( m g的 X . 1
社 ,03 38 7 20 :7 ~39
2 陈伯銮主编 . 临床麻醉药理 学 . 2版 .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第 北 人
2 o :4 0 2 3 2—3 6 4
3 柯 剑 娟 , 焱林 , 晓波 . 醉 前应 用 盐 酸 戊 乙 奎 醚 对 心 率 、 王 冯 麻 血压
0。 0 注 : A组 比较 ,o s6 = 2. P < 0. 5 与 t 0 )0 (
坌塑 墨 垄
A组 1 5 l 6 l 0
3 1
里垡些 垩
4 3 8. 9
女 性 比率
5 . 1 6l
B组 2 l
3 l
6 7 7.4
3 2 2. 6
作用弱 』 。用后 不致 引 起 心率 增快 , 益 于减 轻心 有 脏负担 , 维持心 肌氧供需平 衡 , 酸戊 乙奎 醚对腺体 盐
分泌的强 大抑制 作用 及作 用 时 间长 , 引起 心 率增 不
注: 组比 ): . , …= . ,> . 与A 较, 2 8 c 3 茹∞ 38 P o0 4 5
表 3 A B组 患儿 H 次 / ) 变 化 ( 、 R1 分 的 i±sn 1 , =3 )
快、 体温升 高 , 后 口腔分 泌物及 恶 心 呕吐 减少 , 术 作 为/J 扁桃 体 手术 全 麻 的术 前 用 药 有 明显 的优 越 JL ,

嵌顿疝 2 , 3例 效果满 意 , 道如下 。 现报
11 一般资 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组 2 6例 , 为 男性 。年龄 1岁 均

33 ・ 9
第 5期





第3 0卷
7岁 , 均 2 8岁。发病 至 手术 时 间 <6 平 . h8例 ,h 6 1h1 2 5例 ,2 1h3例 。入 院 前 均有 哭 闹 不 安 1h 6
阴囊血肿 和睾 丸萎缩 等并发 症_ 并 因小 儿疝囊本 身 3; 3 J 就薄 , 后更 易撕 裂 , 水肿 致使 术后 容 易复 发L 。术 后 4 』 患儿 活动不便 , 须拆线后 出院 , 延长住院时间 。 腹横 纹小切 口经腹股 沟管治疗 小 儿腹股 沟嵌顿
道梗 阻的危险 。
抗 胆碱 药是 术 前 常规用 药 , 能有 效抑 制腺 体分
泌, 防止 喉 、 支气 管痉挛 , 抑制心 血管迷走 神经反射 ,
减低 胃肠道 张力 、 分蠕 动 和痉 挛 等作 用 【。传 统 过 l J
注 : A组 比较 , o 6 ) ., 与 t s o :2 9 *P>O0 o( .5
性也较好 , 生肠管 绞窄 坏死者 少见 , 故发 而且 血液循 环障碍 至静脉 回流受阻 、 淤血 、 水肿 发展 至肠 坏死 的 过程相对缓慢 [ 。传统 的小儿腹股 沟嵌顿疝手术 时 , 因疝囊组织 水肿 , 脆弱 、 易分 离 , 不 疝囊 剥离 困难 , 创 面渗血较 多 , 易引起输 精管 、 索血 管 的损伤 及术 后 精
例, J 腹股沟嵌顿疝在氯胺酮麻 醉后行手法复位 , JL , 采用腹 股沟区沿皮肤横 纹切 口行疝囊高位结 扎术。结果 : 手术 时间 2 4m n平均 3 rn 0~ 0 i, 0 i。术后住 院 1 d 平均 2 5 。2 例随访 6 4月 , a ~3 , .d 4 ~2 平均 2 月 , 1 0 无 例复发 。结论 : 经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