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和转型
甲午战争以后 -初步发展
民国初期(一战 间)-短暂春天
原因:辛亥革命、政府措施、提倡国货、列强放松 表现:纺织业、面粉业 特点:地区部门、外国资本、传统经济 结果:帝国主义-很快萧条 影响: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成立
原因:币制改革、经济建设、反帝爱国 影响:创最高纪录、帝国主义、官僚资本
国民政府统治前 期-曲折发展
资产 维新派:倡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阶级 实业派:设厂自强、实业救国 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三、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生活方式变化
项目 服饰 饮食 居住 风俗 交通 通信 传媒 变化表现(近代) 西装、中山装 西餐 西式建筑、中西合璧 婚俗、丧葬、历法、礼仪 自行车、轮船、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邮政、电报、电话 报刊、广播、电影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思想解放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 中国思 想解放 的潮流 地主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阶级 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临考专题二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 变革和转型
——中国近代史整合
“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 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 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 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 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 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 的变化。”
冲击
民族资本主义
压制 反抗 妥协
官僚资本主义
(1)外国资本不仅直接压迫民族资本,而且极力扶 植为其服务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从而阻碍中国 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2)官僚资本作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 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 封建势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 买办性,严重地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和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打击对象。 (3)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但由于它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着 难以隔绝的联系,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具有无法克服的 软弱性,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因而不可 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例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例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本专题内容是新课标全国文综高考卷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之一。
从考查内容方面看,主要集中考查晚清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主干,对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也有所涉及。
具体考查的知识点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等。
从命题的方向方面看,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注重对价值观的引领。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8题,以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洋货日益增多为背景考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28题,以晚清时期一外交事件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一外交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阻止琉球国进贡这一事件属于涉外事件。
地方督抚在上奏中提议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日本阻止琉球国进贡这一事件,说明当时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念。
故D选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选项错误。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3课穆罕默德
第 13 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目标导航]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 及历史上的作用。
一、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与埃及 的“彼得”)
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 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四、阿里改革的问题与意义(昙花一现)
1.存在的问题 (1)在发展工业方面存在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的问题。 (2)为壮大军事力量和进行对外战争,向埃及人民征 收苛重的赋役,采取强制手段征兵,给人民带来深重的 灾难。
(3)埃及人民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抗斗争,使埃及的 工农业生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动摇了阿里的统治。
(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 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萧条。
(3)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和城市平民进行各种形式的 斗争,阶级矛盾激化。
(4)外部危机:18 世纪下半期,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 法等国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名师点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须放在工业 革命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在工业革命映衬下,埃及的落后 与危机更加彰显出来,而包税制是埃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 础,是阻碍埃及社会发展最深刻的社会因素,是改革必须 要解决的问题。
民为了族埃物工及质业的基迅强础速大发奠展定,片资面金发匮展乏军、事管工理业不,善
加强 集权
行政机构完备,肃 清马木路克势力, 整顿社会秩序
没有采用民主政体, 权力高度集中
军事 改革
军事力量增强,埃 及摆脱殖民统治
连年征战,破坏了农 业生产,引起人民不 满
[探究问题]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 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二、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内容 1.经济上:创办近代工厂。
机器 工业,在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厂。 (1)发展______ 留学生 出国 (2)大力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校,选派________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军事 工业最为重要,积极发展与 (3)创办的工业以________ 民用 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国计民生相关的________ 行政 手段,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的发 (4)采取________ 展。通过改革,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经济落后。
包税制 盛行,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①农业: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廉价商品的 ②手工业: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及欧洲生产的________ 冲击,导致手工业遭到严重摧残。
奥斯曼帝国 日趋衰落, (3)列强威胁:18世纪下半期,____________ 英 法 而________ 、________ 等西方国家又展开了对埃及的争夺。
栏 目 链 接
2.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创办了近代工 厂,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3.促进了埃及文化的繁荣,培养了一批接受西方资产阶 级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 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4.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带来国力的强大,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推迟 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5.但也给埃及人民带来了灾难。穆罕默德· 阿里政权是封 建性的,专制与残暴是它的本性;穆罕默德 · 阿里的扩张战争 对国家留下严重的创伤,使人民陷于深重的灾难中,激化了 内部矛盾。埃及民间流传着的“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 了整个埃及”,是最好的说明。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专题训练 岳麓版选修1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一、选择题1.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3.短暂的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促进思想启蒙 C.发展社会经济 D.推动政治改革4.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大约是A.1869年倒幕运动成功时期 B.1889年颁布日本宪法时期C.1895年甲午战争获胜时期 D.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时期5.(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8题)“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是()①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②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③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④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①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彻底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④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8.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9.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大约是A.1869年倒幕运动成功时期 B.1889年颁布日本宪法时期C.1895年甲午战争获胜时期 D.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时期10.“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 戊戌变法
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 大学堂 文化 立____________ 教育 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方面 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科举制度 ,废除 改革__________ 八股
栏 目 链 接
军事 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方面 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裁汰旧军
♨温馨提示:百日维新从内容上看有利于民族资产 阶级参政议政、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科教文化传播,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进步意义;但其没有 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 宪的政治主张,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退步了; 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对于封建土地 制度问题没有丝毫触动。
1 .民族危机加深 ( 政治基础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 被迫签订《__________ 》。加深了中国 __________ 的程 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的失败和民族 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________ ”成为当时 救亡图存 最高亢的呼声。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5课 戊戌变法
栏 目 链 接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 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 路的曲折性。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甲午的震撼(民族危机)
栏 目 链 接
四、无力回天(结果) 1.新政实施后各派的反应与斗争。 (1)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支持。 (2)读书求官之人:反对。
栏 目 链 接
模块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
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
经济上 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
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
表
迈进
现
思想上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 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 B
从知识比较联系 概括 归纳等综合能力的角度考 考向3
查
考题 统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归纳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 近代化 2011福建文综:归纳材料中鸦片泛滥的危害
[命题立意] 本题从知识联系的角度考查清朝的外交,考 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 维能力。
[解析] 材料表明,清政府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 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 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 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 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洋纱进口日多的问题。从 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可知A表述错误;由“洋 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 国销售市场萎缩,只能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B选项的结 论依据题干材料得不出。C选项“江、皖、川、楚等省,或有 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不能说明长江流域传统 织布业逐渐消失。故正确答案选D。
3 太平天国运动
起 主要原因 民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因 直接原因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时间范围 过
1851~1864年
程 主要人物 洪秀全 陈玉成 李秀成 洪仁玕 石达开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吕锦霞)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师: 大家能够根据课本将改革的基本内 容罗列出来, 那么依据刚才了解的改革 前夕的社会状况及改革背景我们来做 个小活动 【感同身受】 :分组讨论 1. 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民 ,你的生活有 什么变化?满意吗? 2. 假如你是贵族地主 , 你生活有什么变 化?满意吗? 3.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的工厂主 ,你对从 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利条件?现在总 该满意了吧? 4. 假如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你对自 己的改革满意吗? 请注意: 结合改革前的情况、改革后的情况 尤其是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具体影响 来分析。
学 情 分 析
高二文科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 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 高二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知识 与 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1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试用)
太原市五十八中 吕锦霞 课题 第 12 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型 授课时间: 年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月 日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农奴制危机和要求变革的呼声;阐明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概述 课 “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时 过程与方法: 教 通过展示史料,结合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从内因、外因加上主观因素 学 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俄国为什么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 目 通过分角色感同身受,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并作出评价。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 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对俄国近代化所起的重大作用,体会资本 主义发展的普遍性和不平衡性;认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 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 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 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观看以下几幅图片和材料, 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 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 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 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 《马关条约》。
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
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冯桂芬 经济思想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教育思想 提倡西学
政治思想 实行君主立宪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并付诸实践 意义:为康梁维新思想作了理论准备
二、90年代的维新思想
照 片 姓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译《天演论》 谭嗣同
著作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主 张 托古改制, 打着孔子的 旗号,宣传 资产阶级改 良思想 思想核心是 倡民权;
地点
广州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澳门 湖南 北京 湖南 湖南 北京
创办人
康有为 康有为 康有为 梁启超(主笔) 严复 康广仁 谭嗣同 康有为 谭嗣同 谭嗣同 康有为
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强学会 保国会 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南学会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光绪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
1、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光绪帝不愿做亡国之君, 要变法图强; 2、清朝统治集团内部 存在“帝党”和“后党” 两大官僚集团,光绪帝想 利用维新变法之机,从后 党手中夺取实权,改变傀 儡地位。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说明什么问题?从中我们 能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变法失败的原因
专题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视角整合
1.鸦片战争后,有很多因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但 是,主观上却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真正的工业化,这些因素有哪些? 提示:(1)西方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
然经济,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洋务企业的创办。一方面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另一 方面也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论: (1)困难:传统封建势力和思想的阻挠; 地方政府为防止竞争而设置的限制。 (2)说明:中国民族工业一开始就对外国资本主 义具有依赖性。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实战演练
巩固达标
1.(2014合肥八中联考)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明来往,但不
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
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 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
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解析:C
据材料“……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交英国管事
官依情处罪”可知,该条文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即英国人在中 国违法,不能由中国官员以中国法律处理,而须由英国人以英国 法律处理,该条文实质上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A、D两项与材 料内容不符;B项没有反映出材料现象的本质。
(3)评价: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进程,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企业的诱导。 (3)影响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5课 戊戌变法教案(含解析)
【第15课戊戌变法】之小船创作清单一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的震撼与维新思潮的兴起1.政治基础: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维新变法思想形成(1)产生:19世纪60年代后,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郑观应等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2)发展:①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托古改制的思想利器,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②梁启超的思想核心是“倡民权”。
③谭嗣同大声疾呼“冲决网罗”。
④严复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
[深化认知]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及时代背景,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构筑维新思想体系时,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
清单二戊戌变法的兴起公车上书1.概况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
2.主要内容(1)建议朝廷“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拒约再战。
(2)在改革内政外交方面,提出设“议郎”一职,“上驳诏书,下达民词”。
3.结果一些保守派官员从中阻挠,致使“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4.影响(1)表达了士人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
(2)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清单三戊戌变法的发展强学会与《时务报》1.表现(1)强学会:①创立:1895年,文廷式和康有为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创立强学会。
②宗旨:宣讲“中国自强之学”。
③主要成员:维新派、开明人士、洋务派和传教士等。
④结果:遭到朝廷封禁或解散。
(2)《时务报》:①创刊:1896年8月,梁启超在上海创刊。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栏 目 链 接
资产阶级性 质的革命
沙皇政府 遭沙皇 再次进行 镇压 改革
2.内容。
村社 ,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________ 过定额的份地。
3.影响。
栏 目 链 接
土地改革促成了经济大发展,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 愈发激烈,沙皇俄国处于革命的前夜。 ♨温馨提示:俄国的近代改革虽然较西欧来得迟,但从历 史角度看毕竟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历史是注重结果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我们应看主流,看到改 革虽然有局限性,但能平稳、连续、渐进地促进社会进步 就应给予肯定。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背景。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
事件 概况 性质
帝国主义 ___________ 战争
结果
俄国 战败
影响
再次动摇 了沙皇政 府的根基
1904—1905年,争夺 日俄战争 朝鲜和中国东北而进 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1905 年革命
流血星期日 开始于“________ ” 事件,城市罢工、罢 课;农民暴动;军队 哗变
(1)制度根源:__________ 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发展。 农奴制
①农奴状况:没有人身自由,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②阻碍表现: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奴购 国内市场 难以扩大。 买力低下,____________ (2)思想启蒙:变革呼声日益高涨。 ①贵族青年军官:发动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 十二月党人 立宪君主制 “ __________”起义,主张废除农奴 制,实行 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2) 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 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3) 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 主义的特点,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 重要任务。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2)世界影响:日本近代化的成功启动为其他落后国家 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地主土地 所有制,农民贫困,影响了 (1) 经济上:确立了 ________ 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藩阀 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 (2) 政治上: ________ 有获得民主权利。 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深 (3) 军事上:极端民族主义和 ________ 重灾难。 天皇崇拜思想,带有浓 (4) 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 ________ 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栏 目 链 接
4.法律建设方面:特点是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颁布 《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虽 采取君主立宪制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藩阀以天皇名义掌握着政权。
栏 目 链 接
③兴起。 ④扶植________ ⑤注意培养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 ___________ 东京大学 等高等教育机构。
3.文明开化。 教育 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确 (1) 教育方面:把 ________ 国民皆学 ”的方针。 定了“___________ (2)在“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大量介绍 西学 ,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福泽谕吉 ________ ________成为日 本启蒙运动的旗手。 (3)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 用。 (4)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栏 目 链 接
2.黑船来航的冲击(国际)。 美国军舰 来到日本,以武力叩关。幕府被迫 (1)1853 年 __________ 不平等条约 ,承认开 开国,不久相继和美、英等国签订 ___________ 港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洋学 的传播和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促使日本 (2)________ 从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 高压政策 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 (3) 黑船来航和幕府的 __________ 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来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途径其中提到“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 以下符合这一论点的史实是()A. 民国之于清朝B. 义和团运动之于戊戌变法C. “预备立宪”之于戊戌变法D. 戊戌变法之于洋务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需要理清选择项中各个要素的关系所选应该符合题干要求的新与新的递嬗 BC意思恰好相反排除结合知可知民国取代清朝属于新的取代旧的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体现了这种变化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 中央集权被削弱B.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 地方自主性增强D.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遇事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没有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故D项正确 B项错误故选D3.1903年有国人周游欧洲记下某国见闻“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 朝廷“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 对“足开启民智”的小说“禁之甚严” 符合此特征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德国【答案】C【解析】”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与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相符“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禁之甚严”与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相符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表明()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 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D. 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是农奴制激化社会矛盾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故B正确改革的目的是巩固沙皇统治故A错误沙皇的主观目的是巩固统治不可能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故C错误亚历山大作为封建沙皇也不可能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故D错误故选B5.立宪派认为应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甚至认为中国旧章本来就是立宪的“周官言宪法传称监于成宪仲尼损益四代之制以垂万世之宪” 由此可知立宪派()A. 主张西学中源说B. 质疑西方宪政制度C. 意在减少立宪阻力D. 力促中西民主结合【答案】C【解析】“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表明立宪派意在减少立宪阻力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6.据统计 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 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战后日本经济可以用“奇迹”这个词描述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 得益于战后美国对日本一贯的扶植B. 日本政府推行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 日本崛起导致世界格局出现根本性变化D. 日本借此完全摆脱了美国的外交控制【答案】B【解析】A项为干扰选项美国的扶持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不是日本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此时日本自身的政策调整和发展故排除B项是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的根本原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先后通过各项法律的制定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故正确C项“根本”说法错误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如图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应是()A. 彼得一世改革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 明治维新D. 清末新政【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说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 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B. 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C. 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D. 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答案】D【解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A错误戊戌变法主要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故B错误材料只是表明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不能体现变法阻力主要来自冗官故C错误材料“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阻碍了变法的推进故D符合题意故选D9.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并采取官办方式故BCD项符合两者的相同点但不合题意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与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正确故选A10.《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确立了()A. 地主阶级专政B. 资产阶级专政C. 无产阶级专政D. 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答案】D【解析】《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11.(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明治初期计划借用外资“官设官营” 后来允许鼓励私人投资铁路日俄战争后铁路国有化社会背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把铁路当作对外扩张的工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既解决了国家修建铁路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铁路的国有化需求【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把明治政府的铁路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提取每一阶段的政策即可“社会背景”日本的铁路国有化开始于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适时调整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答案】(2)清政府压制侵吞民族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清政府矛盾激化引发保路运动间接地支援了武昌起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保护民族资本促进了日本的铁路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通过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得出明治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扶植”的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压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种不同政策的影响12.(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12.(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答案】(1)孔学“政治化”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解析】(1)结合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理论进行分析可得出孔学“政治化”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答案】(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背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解析】(2)第一小问结合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托古改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出其对孔学的态度是改造和利用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兴起了历史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可归纳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土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答案】作用前期作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博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转变生存艰难【解析】作用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下级武土在明治维新前期主要体现为领导力量主要和武士地位低下接触西方思想有关根据材料“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可知体现的是后期成为反动力量主要是因为改革触及武士的利益及社会转型的影响【答案】保障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解析】意义根据材料“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递渐消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需要从维护政府稳定、推进改革及发展资本主义等方面进行分析14.(1)材料一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 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14.(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灭弄权之骁骑” 加强中央集权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招土通商” 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 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解析】(1)本小问的含义主要考查阿里改革的背景和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仍重用马木路克使埃及的大权落入到残暴的马木路克手中.为此阿里采取措施消灭了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割据巩固了统治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故“弄权之骁骑”指的是马木路克势力.结合阿里改革的内容可知“招土通商”是指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是指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答案】(2)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建立了近代工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认为片面态度理由一方面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建立了近代工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另一方面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解析】(2)第一小问的看待属于开放型题可以肯定也可否定也可认为片面的.第二小问的理由如肯定理由可从阿里改革的积极影响进行说明如否定理由可从阿里改革的消极影响进行说明如认为片面理由可从阿里改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说明.。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教案(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清单一明治维新的国内背景幕府统治的危机1.政治幕府专制,天皇无权;士农工商的等级身分制束缚;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发展。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4.矛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希望改变现状。
[深化认知]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相似,都是相对的闭关锁国。
日本允许同欧洲的荷兰和亚洲的中国、朝鲜三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而中国清朝则是允许广州一地可以对外通商。
清单二明治维新的国际背景黑船来航的冲击1.过程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军舰来到日本,幕府被迫承认开港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2.影响(1)幕府被迫开国,与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一系列主权丧失,民族危机加剧。
(2)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深化认知]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
而日本的地理条件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更加落后,此时亚洲各国的国门大多被打开,决定了日本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
清单三明治维新的有利条件明治新政府的建立1.倒幕运动的兴起(1)概况:觉醒的下级武士形成独立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
(2)结果:天皇和保守势力对改革派进行镇压,改革派遭受严重挫折。
(3)影响:改革派认识到,必须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新政权,向西方学习。
2.倒幕运动的发展:武装倒幕(1)主要措施: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努力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
长州藩还打破身分制,建立了主要由农民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
(2)结果:1868年初,改革派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
经过一年多的内战,幕府势力被彻底消灭。
3.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的改革(1)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2)主要内容:①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2022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4.12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
4.影响:其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 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5.落后根源——农奴制: (1)内容。 ①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 地主对农奴拥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买卖 农奴。
②农业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木犁,生活 贫困;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不求进取。 (2)影响: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 _工__业__的发展。
日俄战争 争夺朝鲜和中国 战争 战败 东北而进行
再次动摇 了沙皇政 府的根基
1905年 革命
开始“__流_血__星___ 资产阶级 遭沙皇 沙皇政府 _期__日_”事件,城市 性质的革 镇压 再次进行
罢工、罢课;农民 命
改革
暴动;军队哗变
五、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原因:1905年革命使沙皇政府认识到需扶持_富__农__,以 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在农村建立稳定的社会基础。 2.内容: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_村__社__;独立的农民可以 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
2.消极性。 材料 1905年,沙皇政府认为,最严重的危机……而是 遍及全国的农民暴动……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们土地, 土地应该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土地的耕种者。”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1905年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局 面的原因。 【点拨】由画线的关键信息“全国的农民暴动”“给 我们土地,土地应该属于我们”从消极方面提炼归纳。 提示: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受到资本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阶级矛盾尖锐。
(3)结果。 ①农奴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获得“解放”,摆脱了 地主的奴役,却受到_村__社__的束缚。 ②农民为了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解放”法令与 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在改革过程中爆发了空前的农 民骚动。
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课戊戌变法课件ppt
影响
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倡导 的民主、科学、法治等理念至今仍对中国社会产生着影 响。同时,它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 经验和教训。
THANK YOU.
结论与反思
改革的成功之处
推动现代化
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积极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加强了近代化国家建设的步伐 。
启蒙思想
变法派通过办学校、报纸、学会 等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了 近代科学精神,起到了思想启蒙 的作用。
改革官制
变法派试图改革官制,建立新的 行政体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 有的官僚体制。
改革的不足之处
急功近利
由于急于求成,变法派在实践中过于 激进,没有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和 基层的实际情况。
缺乏政治基础
变法派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基础, 缺乏稳定的支持者,导致改革难以持 续。
外部压力
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瓜分的危险,外 部压力使变法派难以专心推进改革。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启示
戊戌变法告诉我们,改革需要具备稳定的政治基础和社 会环境,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人民利益,不能急功 近利。
经济上
戊戌变法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为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文化上
戊戌变法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对世界的影响
政治上
戊戌变法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精神,对世界民主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经济上
戊戌变法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国际地位下降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外交被动,难以维护 国家利益。
西学东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课程标准】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改革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3、明治维新(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4、戊戌变法(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道路的曲折性。
5、认识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改革的背景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1)时间:1553—1556年(2)作战双方:俄国——英、法、土(3)作战原因:名为保护生活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实为同英法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遗产”。
(4)结果: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巴黎和约》。
(5)认识: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也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
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概念】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思考】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影响雇佣劳动力。
(2)农奴生活的贫困——影响市场。
(3)农业耕作方式原始,不愿添置农具——影响市场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2)十二月党人的政治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3)性质: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起义(资产阶级性质)。
4、19世纪中期,俄国进步文学、进步思想的影响(1)代表及代表作:(2)思想主张: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5、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正因为如此,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力山大二世才主动推进改革,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6、外部条件:欧洲的启蒙运动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压力等等。
【注意】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
(二)改革的内容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1)时间:1861年3月3日(2)内容:①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②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
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
③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3)解放法令的评价:积极方面:①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农奴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俄国农业的发展消极方面:④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从土地分配的情况来看,农民所得的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要小,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倍的赎金。
农奴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⑤农民摆脱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由于“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爆发了空前的农民骚动。
2、司法改革(颁布《司法章程》)(1)改革内容:①废除旧的等级法庭②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2)司法改革的作用:①②(3)司法改革的效果:①②3、地方自治改革(1)地方自治改革的内容:①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这些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
②在每四年一次的城市杜马选举中,凡是纳税人,不论出身和有没有封号,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要地位。
(2)作用:地方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改革的性质、评价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评价:(1)客观上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2)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
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一)改革的背景1、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2、日俄战争的失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1)时间:1904—1905年(2)战争的目的:(3)战争的性质:(4)结果:3、1905年革命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
(1)“流血星期日”事件——开始(2)革命烽火燃遍全国——高潮(3)影响:动摇沙皇政府的根基。
4、沙皇政府的认识:【注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二)改革的内容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
——农奴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三)改革的影响1、积极:使得俄国经济出现空前的大发展(被称为“___________奇迹)(1)农业的发展(2)国民经济的繁荣:2、消极:导致贫富分化严重,激化社会矛盾(1)宗旨:(2)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导致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失去了对沙皇政府的信任。
导致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思考】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
②都是代表农奴主的利益。
③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④都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⑤都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力量。
(2)不同点: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农奴制;而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第13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阿里改革的背景1、政局动荡: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不同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之间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导致埃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中。
2、经济落后:(1)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2)手工业遭到摧残①原因:②表现:3、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4、新王朝的产生——试图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埃及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面对内忧外患,阿里志在推行维护统治、抵御侵略、建立强国这一富国强兵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一)经济上方面的措施:1、具体内容:(1)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①军事工业:②民用工业:③农副产品加工工业:2、作用:(二)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1、目的:2、具体内容:(1)改革行政制度:(2)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3)整顿治安,消灭盗匪(三)军事上:发展步兵海军1、目的:2、具体内容:(1)创办步兵学校,聘请外国教官;加紧征兵,加强训练。
(2)发展海军,成立两支舰队(3)积极对外扩张【补充】(四)教育改革:1、目的:为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改革振兴提供人才。
2、改革的具体内容:(1)兴建许多专科学校,培养各种专业人才。
(2)创办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
(3)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和管理学校。
(4)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5)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一)积极作用: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1、政治上,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2、经济上,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为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二)局限性:1、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因为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2、经济改革的困难。
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现役军官担任厂长,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思考】联系当时埃及国内外的有关史实,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1、重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经济改革的困难。
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军官,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3、外商挟技居奇。
外商将老式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有意破坏生产。
4、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背景(一)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内)1、日本的江户时代(1)时间:(2)江户时代的政治状况①两级统治机构:②社会四个等级:(3)经济状况:①土地占有者:②沉重租税负担者:③经营手工工场的新阶层:④幕府的重农抑商政策(4)对外政策:【概括】幕府统治危机表现:(1)政治上:各种矛盾激化:①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四民的关系):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
(2)经济: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4)民族危机加深(外来入侵)①1853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里用武力打开日本大门,②不久相继和美国、英国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二)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1、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