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年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年节

——王辉

年节,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万物始于春,民间习惯称其为“春节”,是最受瞩目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图一:欢度新年

一、年节起源

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没有时间概念,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人们为了掌握耕作时间不误农时,根据星象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据记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脐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即是人们收得枣子,酿制美酒,庆丰收,敬老人等活动的真实写照。同时人们常常在获得丰收后,举行酬神仪式,表达对神的尊敬。如用新米做的饭和新谷酿的酒酬谢神明、祭拜祖先,祈祷来年再获丰收。汉代,司马迁等人作《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年历的确定,使年节活动随着一年一度的固定日子沿袭下来。

而对于年节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二是源于

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古时在立春这一天,天子要亲帅臣民,迎春于东郊,以示农耕开始。三是源于年兽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当寒冬将尽,就出来残害人畜。于是每到此时人们便聚在一起,祭供祖灵祈求保佑,并燃火、放爆竹威吓年兽。年节发展至今,已不在是一个单一的以祭祀或娱乐为主题的节日,而是一个集庆祝、祭祀、宗教、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图二:年兽

二、年节习俗

年节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许多风俗习惯,就总体趋势来说,年节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由祭神转向娱人。明清时期转型,不但礼仪性、应酬性加强,游艺性更是向成熟的方向发展,很多地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游艺活动,如北京的逛厂甸、广州的游花市。年节作为一年之首的节日,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节日,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族过年的习俗亦是各具特色。

1、汉族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一年的善恶。于是,人们供上红烛、糖瓜,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小年”之后一直到除夕,各家都会打扫庭院、置办年货。除夕早上贴春联、门神、祭祖接神。除夕的年夜饭也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之夜灯火通明,人们尽情娱乐。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高潮。初一开始,人们都会装扮一新,出门走亲访友、相

互拜年。年节期间各地都有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等。

图三:祭灶神

图四:扫尘

图五:门神——秦叔宝尉迟恭

图六:燃放爆竹

图七:舞龙舞狮

2、蒙古族

蒙古人崇尚乳汁的颜色——白色,将其视为生命之色,纯洁吉祥之色,故而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相应地把“年节”称为“白节”。“白节”一般包括“送旧”和“迎新”两部分:

腊月二十三称为“送旧”。清晨进行大扫除,让蒙古包焕然一新。傍晚则要举行“祭火”仪式。“祭火”是蒙古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一种宗教仪式。此外,草原上的冬天奇寒无比,火对草原人的意义也非比寻常。一家一户的祭火,有“继嗣”之义,蒙古人把最小的儿子叫“守灶之人”,即接续香火之意。祭祀时用黄油、奶酪、“哈达”、马奶酒、肉米粥、羊胸脯肉等做祭品;祭祀器皿的颜色也有严格的规定:只能用黑色器皿;资深、有威望的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将祭品投入旺火中,口诵赞词,祈祷家人幸福、牛羊肥壮、草原风调雨顺;参加祭仪的主要是家主和男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可以参加,但女孩和外姓要回避。“送旧”的高潮在年三十这一天,除了贴对联、拜佛、祭祖之外,要彻夜欢饮,酒肉越多越好,而且剩下的越多也越好,象征来年酒肉充足。这一天的游艺活动也很多,在牧区,男人骑马、摔跤、下蒙古象棋;女人、孩子玩“羊拐”。

初一清晨开始“迎新”,酒菜摆满餐桌,长辈居于上席,接受晚辈跪拜。男人和未婚女子敬酒时双膝跪地,已婚女子敬酒时右膝下跪、左膝半跪。从初一开始,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节”十五或月底才结束。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们拜年。

图八:蒙古族——拜年

图九:蒙古族——摔跤

2、苗族

“苗年”是苗族的年节,苗语称为“冷酿寥”。苗人好过节,俗语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苗年”一般在秋收后举行,史载:苗人“以十月为首”(农历十月)。但由于苗人各部所居地域有差异,稻谷入仓、麦种落地的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也不一致。

关于“苗年”的来源民间有多种传说:一说是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二说是为纪念射日拯救瑶民的瑶王蓝陆;三说是纪念引进谷种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卡亨。

“苗年”前夕,各家都要打扫庭院、缝制新衣、酿酒、做糯米糍粑。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共同守岁,鸡啼时即放鞭炮报年。苗族“苗年”特色浓郁,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1)“敬牛”和“敬田”

“敬牛”就是在牛鼻子上抹些酒,感谢牛在过去一年对主家的贡献。“敬田”是由各家的家长到田里酬谢田神,祈祷来年有好收成。

(2)“吃同年”

“吃同年”是“苗年”期间人与人或寨与寨之间的交往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各寨因普遍性的互“吃同年”之俗耗资巨大,逐渐对其进行了改革,但一些友好的走访及健康的文娱活动则保存下来。

(3)“斗牛”

“斗牛”是一种集体娱乐活动。选好开阔的场地,将牛装扮一番,由有名望的老人将葫芦酒洒在斗牛场上,宣布斗牛开始,得胜的牛将为主人赢得荣誉。

图十:苗族——斗牛

(4)“赛芦笙”

芦笙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乐器,苗人大都会吹芦笙。笙乐与舞蹈相伴,极具苗家特色。“苗节”期间,大一点的苗寨便组织芦笙队,进行串寨赛芦笙活动。赛芦笙分为单人舞和集体舞两种:跳单人舞时,表演者居中,其他人在其周围围成一圈,顿足助兴;跳集体舞时,场面比较壮观,所有表演者围成一圈,由几个吹笙者领跳,其余人随乐对舞。

图十一:苗族——赛芦笙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年节习俗亦各具特色:达斡尔族盛行吃年年高;哈尼族人要荡秋千;傣族以掷糠包欢庆新年;高山族“围炉”聚餐;白族则年年放高升。

三、年节文化

华夏各族的年节习俗虽有差异,但对年节的情结确是一致的。年节本身所演绎出的是华夏民族最温馨的情缘,年节演变的过程亦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足迹。习俗只是形式,隐于其后的文化才是年节传承几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

1、寻根意识

中国人很注重根源问题,凡事都喜欢追根溯源,这其实是一个“正名”的过程,所谓“名正”才能“言顺”。在年节习俗中,除了对祖先和本族图腾、象征物的祭拜习俗之外,还有一些与先祖、图腾有关的纪念习俗,如土家族的年节在农历七月初一举行,便是为了纪念先祖在这一天获释归来;还有出于对祖先、族徽的尊敬而产生的禁忌习俗。

2、天人合一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