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华夏传统审美趣尚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美学中艺术与自然,现实生活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中艺术与自然,现实生活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中艺术与自然,现实生活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与自然、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艺术的根源和灵感的来源,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自然界的美来创作艺术作品。

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作品常常以自然景色和生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洞察力来表现自然中的美。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也得到了重视。

中国的传统艺术注重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精神。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自己对社会、个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因此,中国传统艺术往往不仅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更强调作品所承载的情感和性格。

此外,中国传统美学中还强调艺术与自然、现实生活的和谐统一。

艺术作品应该反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呈现出宇宙万物相互照应、融合共生的状态。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将美与善、功德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美好的价值观,启迪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中艺术与自然、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和现实生活是艺术的灵魂和创作的基石,艺术作品则是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表达和赞美。

中国古代如何言说自然美-最新资料

中国古代如何言说自然美-最新资料

中国古代如何言说自然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自然美的民族之一,这与中华民族始祖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农业生产的民族之一有必然的联系。

不仅如此,中华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陆续形成自己的关于自然的审美理论。

这些理论均是由某些文化人提出并且用文字形态表述出来,进而逐渐地为更多的人所理解,所接受,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文试图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挑出若干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并略作梳理。

其中有些看法与时下的公认的观点并不一样,提出来,一是就教于方家,二是另存一说。

一、《诗经》的自然美学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个诗歌集,这部诗集广泛地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有王公贵族的生活,其中有一些涉及当时的政治大事,但绝大多数只是描绘当时的社会百态、风俗人情,其中最为精彩的是描写年轻人的爱情。

《诗经》专门写自然的诗没有,但是,至少有总数超过一半的诗描绘了自然。

按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说,它的作用有三:一、说明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二、烘托诗中人物的情感,三、比喻诗中所说的人物、事理。

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有关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喜爱。

我们试择两首诗来略作分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中的头两句。

《关雎》是青年的恋歌,描写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河边采野菜,被一位男子看见了,心生爱慕。

全诗是以男子的角度来写的。

首先是鸠鸟的叫声,清脆动听,顺着叫声寻过去,那是河中的一片沙洲。

可以想见,那是多么美丽的风景!由探寻鸠鸟的叫声,目光在河畔扫描,发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身姿态窈窕,在河边采野菜,这位青年顿时她的美迷住了。

这两句诗的主旨是写姑娘的美,这鸠鸟、河洲,只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但是,如果不是鸠鸟声音美妙动听,男子会被吸引吗?搜寻鸠鸟时,眼光落在河中的沙洲上,鸠鸟不会露身在沙洲上,它肯定藏在沙洲上芦苇中。

正是因为藏身在芦苇之中,才需要寻找。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沙洲藏鸣鸠的景象不也是挺迷人的吗?鸠鸟在鸣叫,这是一只雄鸟向着雌鸟的求情。

中国古代审美自然观

中国古代审美自然观

中国古代审美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审美自然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相互关联、彼此渗透的,宇宙中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被称为“天人合一”。

2.“道法自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代表的就是自然的规律,而“法”则是人与自然互动的方式和原则。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只有遵从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3.“雅俗共赏”:在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中,有“雅”和“俗”之分,雅指的是高雅、文雅,俗则是通俗、民间的。

但是,中国古代人们不仅欣赏高雅的艺术,同样也欣赏俗世的艺术作品,这种欣赏方式被称为“雅俗共赏”,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情趣。

4.“山水田园”: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山水田园”是一种重要的审美主题,这种审美观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的是自然中的平和、静谧或奇妙的美感。

总之,中国古代审美自然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自然之美,遵循自然规律,把“天人合一”作为价值标准,成为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传统。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这种审美观念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

在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美学特征,更在于其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和哲学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山、水、竹、梅等元素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此外,中国的自然景观审美也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例如,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安排景观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尊重自然。

同时,在欣赏自然景观时,人们也会注重观察和研究其自然规律和生态特征,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总之,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特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及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

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

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

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作者:吴珍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0年第6期吴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合肥 230022)摘要:自然作为自在已然的存在,其本身具有物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情感意志,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照下,自然不断被赋予道德意识、情感意识、生命意识,自然具有了独立的人格主题,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中,自然的审美意境才是审美的至境。

关键词:自然;审美意象;生命意识;意境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0)12-0216-02“自然”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核心范畴,对自然的审美观照的产生过程也是中国美学迥乎西方美学的一个不同之处,深层次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诗性智慧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美学史中,“自然”一方面是独立自在的本性存在,另一个方面,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自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感性、情感、意志的生命意识的存在,且时时刻刻与审美主体情感相通、志趣相投;艺术创作之中则更是把自然的时空构造而产生的意境之美当作自然审美的最高追求。

一、自然:自在已然的存在从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自从有文字可考开始,“自然”作为与人类共存共生的宇宙本体的存在,而与西方或现代理解的那个被审视、被改造、被观察的,与人类相对而在的异己的客体对象的“自然事物的集体”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诗性思维。

作为词语的“自然”最早见于道家经典《老子》中,并作为一个核心意象贯穿与道家文化的始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是老子哲学的本源,然而“道法自然”,由此可见,“自然”则是“道”之“道”,是“道”的主体、核心,是老子哲学观的核心。

中国山水文化与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形成

中国山水文化与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形成

中国山水文化与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形成提要追求自然、崇尚自然,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种普遍的民族审美趣尚。

而在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的形成过程中,山水作为一种自然对象,不但充当了从老庄哲学上的自然之道向艺术审美上的自然之美转化的中介,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然观”的影响下,启发、促成了自然美审美理论丰富内涵的展开和发展。

关键词山水自然审美趣味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

然而,我们民族审美趣味所崇尚的“自然”,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概而言之,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艺术创作要有感而发,而不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二是创作过程中追求自然感兴、“直致所得”,而不要苦吟雕润;三是美学型态上偏嗜自然清真乃至自然平淡,反对堆金积玉、一味求奇。

而且,这种追求、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其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深入影响到艺术中的结果,是民族心理在艺术审美中的反映,也是艺术传统、特别是以陶渊明、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在文坛上取得高度成就、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这一艺术实践的结晶。

通过对自然美的内涵及其成因的考察,我们发现,除了讲求有感而发这方面的内涵以外,自然美的其它所有内容都与山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宋人龚相有一首题名为《学诗诗》的论诗诗,其中有二句云:“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依自然”,前一句是批评人工雕琢补衲的,而后一句则直接以高山流水来形象地展示自然美的内涵。

崇尚自然与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确实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一、自然之道通过山水进入美学自然美的崇尚与追求,应该追溯到先秦道家身上。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把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解释为“自然”。

庄子更是进一步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天道》)对于这种自然无为的境界,庄子还在《齐物论》中对“天籁”进行了颇为形象的描述,指出它“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否定了任何人力的推动,充分肯定了它的自生、自发、自然。

传统文化中的山水与自然美学

传统文化中的山水与自然美学

传统文化中的山水与自然美学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美的崇敬和追求,在其中的山水与自然美学更是被尊崇为至高境界。

山水之美,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凝聚。

本文将通过对山水与自然美的探讨,展现传统文化中的山水与自然美学。

一、山水与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视为自然界最为优美的景观之一。

山水既是一种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对象,人们通过欣赏、描绘山水,寄托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期望。

山水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

二、山水与自然美学自然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美和自然景观美的学科,而山水美则是自然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然美学强调“自然”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山水美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万物的独特感悟和审美体验,追求着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山水与心灵美山水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对人们心灵美的追求。

人们在欣赏山水时,不仅仅是关注其外在的美景,更是通过山水的印象,去感受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山水作为一种符号,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柔软,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山水与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思想对山水及自然美的理解给予了深刻的影响。

道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道家思想中,山水被视为自然界的精华所在,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依托。

五、山水与文化传承山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美,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不仅被用来表达审美情感,同时也被运用到绘画、摄影、诗词等各个艺术形式中,成为文化传统与创新的融合点。

通过对山水的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总结:传统文化中的山水与自然美学是一种统一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

山水作为一种表达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符号,承载了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美好向往。

通过对山水美的传承与发扬,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使现代人们更好地领悟和感受自然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古典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
连续体,是统一的,所以人才能领悟自然宇宙之洪规
涵盖了对人本身的认识,对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才能掌握“一画”“从
,使画
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用
“天人合一”
命题来表述。而
于心”、“万物著”。石涛“一画说”的理论基础无非就
“天人合一”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是说,
也被视为自然,即人的艺术行为活动、人的实践,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体现的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天人合一”观念。后现代思潮中某些派别的思想是与“天人合一”观相通相应的;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时,不能贸然割断和抛弃传统。
自然是文化之母。按理说,每一种文化,都应与自
,对于倪赞来
艺术的代名词。在文人画理论看来,画写山水是使人
说,是“写胸中逸气”
,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说得更
(自然)与无限的自然世界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的理
明白:
“山水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显然,中
輥輰訛
想途径。在精神自由情感蕴藉的状态下,借助淋漓畅
国文人画家们不单把山水视为自然,且把作为主体的
(南北朝·王
风物。要真实地状写自然,所以就有“李思训写海外
微:叙画》⑧是故,他们要借助丹青水墨,表达对自然


山,董源写江南山,米元晖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
的爱!
马远、
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苕山,黄子久写海虞
二、
第二重自然:人或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山……”各有各的擅长;石涛则告诫说,凡写四时之


景,风味不同,阴晴各异,审时度候为之。”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是一个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变迁和发展的过程。

它蕴含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认知和感悟,同时也受到历史、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的影响。

1.古代自然审美观的起源:在中国古代,自然被视为神圣、神秘和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存在。

自然景观被视为天地造化,具有超越人类尘世的美和力量。

例如,在古代诗歌、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常常描绘山水、花鸟、季节变化等自然元素,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2.自然与人的融合:古代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自然的美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

3.审美观的变迁: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

不同朝代的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都对自然审美观产生了影响。

比如唐代的山水诗画追求意境和写意,宋代则更注重精致和细腻,明清时期则强调山水画的写实与工笔。

4.影响与传承: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流派的观念,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

然而,自然审美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保持着独特的特色和传承。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是一个多元、深远而丰富的主题。

它代表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赞美和感悟,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理解。

1/ 1。

自然崇尚与文学审美

自然崇尚与文学审美

自然崇尚与文学审美摘要:道教和萨满教作为汉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宗教,在历史文化的前进中,传承和发展了以自然崇尚为核心的华夏早期宗教传统。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突出和彰显了自然中心的文化思想,并引领中国文学在尊重感性和体验,重视想象和“神游”等方面,建立了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自然审美。

重温道教和萨满教文学,呼唤神性与诗性,重建天人和谐关系,对于今天的思想界和文学创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tags:The nature advocation Perception experience Beauty harmonious Literature is esthetic道教和萨满教作为汉族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自然崇尚使它们在历史文化发展的原初不期而遇,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引领着中国文化大小两个传统。

许多个世纪以后,当人们面对今天人与自然的紧张冲突时,不禁想起中国宗教的传统——自然崇尚,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决定着中国文学艺术的选择——自然审美取向和文学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1.自然崇尚与审美的对象化18世纪英国先验主义哲学家柏克认为:“崇高与美两个观念是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密不可分的,因为构成崇高事物的感情因素一般说来在体积方面是巨大的,它令人产生恐怖而成为崇高。

”①自然崇拜之所以成为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其原因正在于大自然对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可抗拒性。

在中国,文学中以自然山水,日月星辰为审美对象早在孔子之前就存在,孔子之后,自然有了确定的伦理的内涵:用山水比仁比智。

这种比拟特征在于使伦理、道德规范通过理性的类比思考,而给予情感化——自然的人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界在儒家审美思维中,总是被赋予伦理和道德的意义。

不过,与儒家“比德”思维相比,道教和萨满教文学中“自然”有着另一番表现——自然的崇高化。

应该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自然神性逐渐被人性神话所取代,但这个进程在道教和萨满教那里显得十分迟缓,自然神始终占据它们信仰的中心,而且并不因为历史的前进而改变。

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理想和批评的标准

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理想和批评的标准

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理想和批评的
标准
自然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创作来说,既是理想也是批评的标准。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并非从现实中直接摹写现象,而是更注重表达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自然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自然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自然的山水、花鸟等元素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雕塑和诗词等艺术形式中。

其次,中国古代艺术中强调“意境”,意指表现作品中隐含的情感和思想,而自然景观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成为表现意境的重要媒介。

此外,自然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批评标准也十分重要,艺术作品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美感,才能被认为是优秀的作品。

总之,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启示和指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

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

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从四个文人欣赏自然美的角度来看自然美,顾名思义就是自然事物所呈现出来的美感。

谈到自然美,我们不由得就会想起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虫鱼、园林四野等等。

然而意识到这些美丽的存在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而是从古至今,这些美丽的印象就已经在每代人的脑海里,不论从各朝各代,还是到现世今朝,自然美都成为许多文人、艺术家等笔下、眼中的素材。

老师上课曾以《诗经》里面在描写社会百态时所体现的自然美,和自古文人爱“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为例,讲述了中国古代一部分是怎样欣赏自然美的。

我这篇论文也将主要来探讨在诗词争鸣,歌赋风行的时代,从四个不同的文人角度来看古代中国是如何欣赏自然美的。

屈原:比德,借自然物抒情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应该说屈原才是第一位全面发现自然美的中国人。

他写了一篇著名的诗——《橘颂》。

在这篇诗歌中,他描绘了橘树的美丽:“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色的叶子,洁白的花,那是多么的可爱啊)“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更赞美橘树的品德:“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意志坚定从不改变)“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外表精莹,内心洁白,类似可以担负重任啊)屈原实际上是用橘子来比喻坚定的道德操守,橘树是君子人格的象征。

中国人欣赏自然美,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用自然物来比喻品德。

屈原的这首咏橘是真正的“比德”。

“比德”后来成为中国人欣赏自然美的一个重要传统。

在中国的文人画中.松、竹、梅、兰、菊成为表现君子人格的重要题材。

屈原不仅是比德说的发明者。

更是借自然物抒情的大师。

屈原的诗中,大量地借自然物抒情,比如,《九辩》中,他借秋风表达悲伤之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惊傈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这里的秋天景象肃杀萧瑟恰与诗人内心的悲伤相一致。

然而秋天也不都是萧条的,在《湘夫子》中,那秋天就很美: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境界揭示

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境界揭示

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境界揭示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和境界揭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们常常通过诗、画、随笔等形式表达他们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高尚的审美情操,还反映了他们深入思考和感悟自然之道的境界。

1. 古代文人的自然观念与审美观点古代中国文人认为自然是包容万物的伟大存在,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们借助于才情和艺术创作,将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理解转化为文字和画作。

古代文人秉持“格物致知”的原则,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体验四时变迁以及参悟宇宙间蕴含的道理来提升个人修养。

2. 诗歌中的自然描写与意境表达在古代文学中,自然被广泛应用于诗歌创作中。

古诗中常有描绘山水、花鸟、天空、四季等自然元素的表达方式。

通过诗歌中细腻的描绘,文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而这些诗经常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传达出广阔的情感和思想抒发。

3. 画作中的自然之美古代文人不仅擅长写诗,还精于山水画。

他们通过画笔勾勒着宏伟壮丽的山川河流,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崇敬之情。

在古代山水画中,文人倡导“有形无迹”,注重表现自然风光背后隐含的精神境界。

他们以笔触轻重疏密来表现山水气势与神韵,进而引发观者内心深处对大自然之美的回响。

4. 随笔中的自然思考与哲学追求除了诗歌和画作,古代文人还通过随笔、笺注等形式表达对自然世界深入思考和探索。

随笔通常记载文人游历所见所闻,并结合个人感悟加以评论。

文人借助随笔的形式,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提取出深刻的哲理,并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自然之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表达,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审美追求和境界揭示。

他们不仅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融入作品中,还在情感层面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理解,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艺术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以古典文人山水画艺术为考察对象滕志朋(广西财经学院,南宁 530003)关键词:文人山水画艺术自然天人合一后现代精神摘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自然”首先指山川树石等自然存在物构成的自然环境,这些客观事物类似于人,有其内在的常理和情状;其次,自然又包含人或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情感;其三,山水画艺术的“笔墨”也被视为自然,即人的艺术行为活动、人的实践,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体现的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天人合一”观念。

后现代思潮中某些派别的思想是与“天人合一”观相通相应的;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时,不能贸然割断和抛弃传统。

自然是文化之母。

按理说,每一种文化,都应与自有意味的是,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虽都从然有一种和谐性、亲近感;但事实上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把“天人合一”当作其核心精神。

“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的亲和关系。

”①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理解与其他文化都不同。

人物画等其他画科中独立而来,属画科之一,但后者的重要性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山水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代表形式。

为什么中西“风景画”地位悬殊?因为在文人画家看来,“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

”“天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

”自然⑤艺术是文化系统中最精致的部分,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核心精神。

绘画于中国传统文化即如此。

林语堂说过,“绘画殆为中国文化之花。

”意即绘画乃中国文化的代表。

林氏指出,中国画之特性最终不是超越自然,而是与自然融合。

绘画的这种特性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其中暗含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自然观。

②因此,考察中国文化之自然观,不妨以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为界域。

那么,山水画艺术视阈中的“自然”,则有以下三重意涵。

世界,在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大不同于西方关于自然的认识。

自然――华夏传统审美趣尚

自然――华夏传统审美趣尚

自然――华夏传统审美趣尚【摘要】自然平淡作为华夏民族最为推崇的一种审美传统,生发于老庄之所谓宇宙的普遍法则,而渗透于文学创作、文艺理论及文学鉴赏的内里,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

就艺术效果而言,它体现为艺术家艺术功力的厚积薄发,将平淡与深邃、妙悟与锤炼熔于一炉,巧妙统一,从而成为华夏美学审美趣味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自然华夏传统审美趣味在诸多审美趣味中,自然平淡大概是华夏民族普遍标举、最为推崇的一类。

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那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篇,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历来为人们玩味吟哦、津津乐道;而那些刻意雕镂、曲尽人工的华词丽藻,虽说并非没有流芳千古的上品,但在文学评论家和鉴赏者那里,抑多于扬、贬盛于褒却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赞赏真实与自然之美,鄙弃矫饰和虚伪,乃是华夏美学的一个优良传统。

这种审美上的意趣,索本溯源,与老庄哲学追求“自然之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道家老庄哲学那里,作为宇宙最后根源的“道”,其本质特征即是“自然”(无为),“自然”被视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推而广之,“自然”不仅是“道”的法则,更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不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这一普遍法则,人的性情表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普遍法则。

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里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足见只有符合自然之道的真情至性,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

文学作为诸多艺术形式之一,既然是表现社会人生,洞悉人的心灵世界的,当然就应该标举情性,表现自然。

老庄哲学的这种“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单从文学理论上就可以看出其前后相因的发展轨迹。

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主张诗歌应该表现人的自然情性;唐朝司空图赞赏具有自然之美的诗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金代元好问认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情”; 清代王国维也断言“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文学理论上的倡导,引领着并促成了文学创作对自然意趣的审美追求。

传统文化鉴赏:自然之美

传统文化鉴赏:自然之美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表范本【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表例文一、指导思想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以村民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乡党委政府为带头,大学生村官为主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

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

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

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略论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观念

略论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观念

作者: 孙海峰
作者机构: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出版物刊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11页
主题词: 无为;大命;本心;性情;空灵;自然之道
摘要:传统美学的自然观基于宇宙与生命、艺术的浑然同一,不存在对象化的“自然界”概念。

道家以无为释自然,儒家以天命释自然,佛学以本心释自然。

儒道交融于魏晋玄学的性情观,并进而与佛学激荡生发出禅宗的空灵观。

《文心雕龙》将自然这一哲学范畴进一步美学化,使“贵自然”成为中国艺术独特的精神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