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一: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以往学生在小制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评析]通过本节课教学实际来看,初步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在此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例如,有的同学将两根铅笔芯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滑道,这样既保证了滑片与铅笔芯的良好接触,又使得滑片在滑动过程中方便,可靠;又例如有的同学就直接利用电位器调节台灯的亮度;有的学生觉得电池所提供的电压不够,消耗得快,就利用废旧电器上的变压器,将家庭电路的电压降到小灯泡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整个装置,只要往插座上一插就可演示,已初步体现出实用性;再例如,不少学生在整个装置的外观上,选择了富有各性背景,有的是一个充满温馨小木屋,有的是一个猫头鹰的双眼等。
综合实践活动实验记录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我校组织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力的作用效果”为主题,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 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2. 探究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四、实验材料1. 实验桌2. 弹簧测力计3. 钩码4. 橡皮筋5. 木块6. 纸条7. 秒表8. 记录纸和笔五、实验步骤1. 观察力的作用效果(1)将橡皮筋固定在实验桌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形变情况。
(2)记录不同拉力下橡皮筋的形变情况。
2. 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1)保持橡皮筋长度不变,改变拉力大小,观察橡皮筋的形变情况。
(2)保持拉力大小不变,改变橡皮筋的长度,观察橡皮筋的形变情况。
(3)保持橡皮筋长度和拉力大小不变,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橡皮筋的形变情况。
3. 验证牛顿第三定律(1)将木块放在实验桌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录拉力大小。
(2)将纸条固定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纸条,记录拉力大小。
(3)比较两次实验中拉力的大小,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当拉力越大时,橡皮筋的形变程度越大。
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1)保持橡皮筋长度不变,改变拉力大小,实验结果显示,拉力越大,橡皮筋的形变程度越大。
(2)保持拉力大小不变,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实验结果显示,橡皮筋的长度越长,形变程度越小。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力和运动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摩擦力、重力、浮力等基本力的现象和规律。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力的概念及作用。
(2)摩擦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力的产生和变化。
(3)重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
(4)浮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活动主题: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频率、振幅与音量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声音的产生: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
(3)频率、振幅与音量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频率、振幅对音量的影响。
三、活动主题:光的传播和反射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光的传播:让学生了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特点。
(2)光的折射: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光的反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四、活动主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动能、势能、热能等能量形式的转化。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特点。
(2)能量的转化: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能量的转化现象。
(3)能量的守恒: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五、活动主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用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19课 趣味物理实验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二:滑轮的实验方法
1. 准备一个滑轮、一根绳子和一个重物。将滑轮固定在一个 支架上,并将绳子穿过滑轮的轮槽。 2. 将一端的绳子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系上重物。通过拉动 绳子的另一端,使重物向上或向下运动。 3. 观察并记录重物的运动情况,包括上升或下降的速度、所 需的力的大小等。
实验二:滑轮实验
02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
要点
要点一:滑轮的原理
与结构
要点
要点二:滑轮的实验 方法
要点
要点三:滑轮实验的 应用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一:滑轮的原理与结构
滑轮是由一个轮轴和一个或多个固定在轮轴上的滑轮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滑轮的结构包括轮轴 、滑轮轮筐、滑轮轮槽和滑轮轴承等部分。这些部分相互配 合,使滑轮能够顺利地转动。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三:滑轮实验的应用
滑轮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滑轮的原理,并且可以用于测量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滑轮实验的原理也 被广泛应用在起重机、电梯等设备中,使得重物的运输更加 轻松和高效。通过滑轮实验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 理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03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
验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
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点
要点标题:折射现象
要点
要点标题:折射定律
要点
要点标题:实验操作 步骤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
要点标题:折射现象
要点内容: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 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如 水或玻璃)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不同 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 折射。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教案集合3篇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教案集合3篇【篇1】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
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第三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树荫下的光斑视频,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尝试对现象进行分类,充分猜想,提出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
2.能在控制变量意识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论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
3.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猜想的正确性。
4.将实验过程和结论与他人交流分享;并在实验或交流过程中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5.运用课堂学习的探究方法,课后进一步深入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物理问题;并由浅入深地探究出光斑形状的影响因素。
难点:制作符合要求的卡片;探究活动的组织。
【教具准备】(每小组一套):强光手电筒、白纸1张、卡片(已开一个梯形长孔)、宽双面胶、小剪刀、米尺、带三个大孔的卡片。
【教学过程】学完第三章光的知识后,老师经常在生活中观察,生活中哪些光现象我们已经可以进行解释?哪些现象我们又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当然,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能提出问题。
比如,老师经过学校门口的大树时,墙上留下树的阴影(PPT展示图1),老师会想到:树荫是怎么形成的?你们知道吗?(生答: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在物体后方留下阴影)同时,老师还发现树荫下还留下了光斑(PPT展示图2),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链,你能提出科学的问题吗?【问题链1】你能提出科学的问题吗?问题1 你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吗?(学生讨论汇报)树荫下的光斑有些较暗,有些较亮,较暗的光斑接近圆形,较亮的光斑成不规则形状。
问题2 你能根据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讨论汇报)光斑是怎样形成的?光斑的形状及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3 如果我们来探究光斑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提出哪些猜想?(学生讨论汇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光源的形状有关。
当学生猜想遇到困难时模拟真实情境,用投影仪打出强光源,用夹子夹好一片大树叶(八角金盘树叶),通过手机自拍杆放在距投影仪屏幕约1m的位置,观察现象;再将两片树叶交错成一个约0.3cm的小间隙,再将夹好的树叶放在距屏幕2米的位置,观察现象。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及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掌握光速的测量方法,能运用光速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光速的测量方法4. 光速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二、探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光速公式v = fλ 分析光速与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常数的原因。
3. 教师总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三、探究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与介质的光密度有关?2.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光速的测量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光速的测量方法,如: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光纤通信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3.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五、光速公式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光速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2. 学生举例说明光速公式在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光速公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下次活动的期待。
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
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实践活动背景•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本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为核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实践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加深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活动内容1.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自行选择物理学相关主题。
–学生需设计实验方案,明确目标、步骤、变量和测量方法等。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鼓励学生注意安全操作,遵循实验室规范。
3.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学生利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作图和结果呈现。
4.实验总结与评价:–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对实验方法、数据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思考。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探讨。
实践活动评价与展示•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对实验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
–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对实验总结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
•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学生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
–学生可以准备展板或海报,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以组织小型科学展览,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实验成果。
实践活动拓展•探究实验:–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
–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实验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高中物理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高中物理
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所需材料:
1. 透明的玻璃棱镜
2. 光源
3. 白纸
4. 尺子
5. 笔
实施步骤:
1. 确定实验台面平整,并将玻璃棱镜置于其上。
2. 将光源放置在玻璃棱镜的一侧,使光线射向玻璃棱镜表面。
3. 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张白纸,用尺子将玻璃棱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
4. 观察在玻璃棱镜内部的光线被折射的现象,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光线的路径。
5. 根据测量出的距离和光线的路径,计算出光线的折射角,并验证折射定律是否成立。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的方式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专题:综合实践活动(2)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实践活动(2)姓名日期等第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3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调______(大/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_(大/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_____.(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2(1)电冰箱的原理是制冷剂在冷冻室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____热,再在冷凝管进行相反的过程而循环使用。
(2)小明同学惊奇地发现,放在冷藏室内下部的酸奶盒表面上有冰,而放在上部的同种酸奶盒表面无冰。
于是小明用温度计测量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但测量时发现,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迅速变化,其原因是,为了使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变化不明显,请你为她设计一种方案.(3)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
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课题照相机(模型)滨海县八巨镇初级中学王琳惠[活动意图]1.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身边容易找到学生们能够配合。
2.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照相机原理和成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外形设计,性能等方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物理的兴趣。
3.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形状,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情感上的满足。
[活动目标]1.会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作一个照相机模型。
知道照相机的原理及成像性质。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活动重点和难点]1.照相机镜头的选择;镜头的固定,如何成像清晰,成像的性质。
2.相机的长度如何确定。
3.模型外观。
[教具和学具]教具:多媒体。
学具:各种透镜,各种图案的硬卡纸、剪刀、双面胶,半透明塑料膜或蜡纸。
[课前准备]为制作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半成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照相机,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做一个简单的照相机?出示教师自己制作的模型。
大家看到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创意,谈一谈。
学生讨论交流:找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学生由模型受到启发,激起创造欲。
对创造性的想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和鼓励。
)二、设计与制作:现在请同学们将模型的名称和具有的功能决定下来。
1.你选用哪种透镜来做相机的镜头?(怎样测出手中透镜的焦距)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作相机底片?3.如何使“底片”上像清晰?(像距如何确定)4.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如何使像仍能清晰的出现在“底片”上?5.学生讨论:决定产品名称和应具有的功能。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6章 综合实践活动12-苏科版
液体密度秤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1.通过简易液体密度秤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密度知识、杠杆原理的理解,有效发展学生利用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数学方法解决中学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简易液体密度秤的制作,让学生应用杠杆原理及密度、摩擦力、大气压、水平仪等知识进行原理应用和技术设计,促进学习思维延展和技术进步。
3.通过简易液体密度秤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4.通过交流和展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应用杠杆原理及密度、摩擦力、大气压、水平仪等知识,完成简易液体密度秤的原理探究和器具制作。
2.教学难点:密度秤原理的探究,在密度秤的制作过程中,解决所遇问题的技术研究。
课前准备1.杆秤、秤钩、提钮等杆秤组装件,秤砣、盛放液体的器具、水平仪、铁架台、铁固件等选用器材,食用油、酱油等待测密度的液体。
2.预习第11章《简单机械功》中杠杆平衡原理。
3.PPT课件,《密度秤的设计与制作》伴学单,本课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问引课一日三餐,家庭厨房常常遇到许多种液体,如各种油(如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及他们的调和品---即调和油,还有一些带“油”字但不能简单称之为油的调料品如酱油等,多数情况下,这些液体的密度与其含水量或含盐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大家先来观察一下老师收集的家庭生活里常见液体目前认可为合格品的密度范围问题⑴这里有两款液体,一款是玉米油密度明显偏大或购买的酱油密度明显偏小,是否担心其含水量存在超标问题?问题⑵怎样快速测出这些液体的密度以便做出正确判断呢?二、图片引导,思维延展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我们一起来通过图例来回顾一下:方法一:问题⑴综述一下,这类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哪里?⑵你怎样评估这一方案的家庭实用性怎样?方法二:问题⑴具体有哪些操作困难?怎样使密度计的精确度大一些?⑵图丁中,液体密度1.5g/cm3的刻度线在哪里?理由呢?方法三:问题⑴具体有哪些操作困难?怎样使密度计的精确度大一些?⑵图丁中,液体密度1.5g/cm3的刻度线在哪里?理由呢?三、翻转课堂,技术步进上周日,在系列性家庭实验“创意密度秤”活动中,我们班许多学生甚至举全家之力智慧设计、热情参与,设计并制作出多款“个性十足”的“密度秤”。
物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开展了物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在活动中,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2. 创新实验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物理现象或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利用实验器材进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3. 小组合作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
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调、分工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物理知识竞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定期举办物理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包括物理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创新实验设计等方面。
通过竞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 物理实验作品展示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验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巧等。
通过作品展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方案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中学生应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生应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日子里,物理这门学科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尤其是当你发现,原来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还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秘密。
想想吧,咱们每天都在应用物理,哪怕是在吃饭的时候,那个米粒从碗里掉到桌上的瞬间,其实就是重力在“工作”。
哈哈,没错,物理就像是一位不声不响的“老师”,时刻在教会我们各种道理。
中学生的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来一场“物理大冒险”,探索一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绝对能让你乐趣多多!先说说力的平衡。
你们有没有玩过那个“平衡木”游戏?一边儿站着,另一边儿在加重,简直就像是在玩杂技,真是心跳加速啊!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体验力的平衡。
想想看,当我们在平衡木上左右摇摆时,脚下的那根木头仿佛有了生命,跟着我们的重心左右移动,简直是物理在进行表演。
那种感觉,既刺激又好玩,时不时还得喊一句:“别掉啊,稳住!”这种平衡的感觉,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咱们总是得找个平衡点,才能不至于摔个四脚朝天。
再来聊聊声音。
有没有发现,打个响指,声音会在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可快了,像箭一样飞出去。
你们试过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吗?那种回声真是奇妙,感觉自己像个歌手在演唱会,整个场地都是我的“观众”。
这就是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哇塞,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想象一下,古代人传递消息的时候,除了跑得快,还得会制造声波,才能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
咱们现代人倒是方便多了,只需要一部手机,哈哈,科技真是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太多乐趣。
说到科技,咱们的生活中还少不了光的魅力。
阳光洒在身上,温暖极了,光线通过窗户投射进来,形成美丽的光斑。
想象一下,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躺在草地上,看着阳光透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光影,真的是享受生活的最佳时刻。
光的传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还让我们体验到了视觉的美好,真是太赞了!光的折射现象让我们看到彩虹,谁不想在下雨天后去找找那条传说中的“金色宝藏”呢?咱们得聊聊热的故事。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热腾腾的米饭蒸汽冒出来,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6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6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6节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密度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度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使学生能够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提高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包括木棒、浮标、细线、酒精、水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液体的密度实验,引发学生对密度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密度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明白密度计是如何测量液体密度的。
3. 分组实验(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制作属于自己的密度计。
4. 实验操作与讲解(10分钟)学生操作自己制作的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密度计的原理、制作方法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7.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1. 简述密度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利用密度计测量你周围常见液体的密度,并写出实验报告。
作业答案:1. 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原理,制作方法是通过调整浮标的位置,使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都能保持漂浮状态。
2. 实验报告应包括液体的名称、密度值、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分组实验、实验操作与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密度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教案
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教案
目标: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测定光电子最大动能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
2. 测定光电子最大动能的步骤和方法
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包括光源、光电管、电压源等)
2. 电压表
3. 光阑、准直器等辅助器材
4. 各种电源线和连接线
实验步骤:
1. 将光电效应实验装置搭建好,并调整至合适的工作状态。
2. 使用准直器将光线垂直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表面。
3. 调节电压源,使得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从阴极发射出来,并通过电压表测量出相应的电压值。
4. 逐渐增加电压,直到测量到光电子最大动能对应的电压值。
5. 重复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平均处理。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光电子最大动能,并进行结果分析。
实验要点:
1. 实验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尽量减小误差。
2. 注意调节光源和准直器,确保光线垂直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表面。
3. 实验数据的记录要准确,数据处理要细致。
4. 结果分析要结合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掌握测定光电子最大动能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教学案例——一次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为基础,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带有物理学科特色的实践类活动。
该实践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原点,从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建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更加开放的活动空间,并向学生家庭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
现物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
但由于其耗时长、准备繁琐、学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此类课程没有被学校和物理教师重视。
虽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对其明确提出了活动建议,但从课程实施的层面看,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上,此类课程的资源都是相当匮乏的。
为了完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笔者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现以“利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在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学习完《弹力》的知识后,学生们知道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这一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为今后重力、摩擦力的测量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力学的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二、活动目标的确定(一)知识目标1.根据“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原理,利用所给材料,自制一个橡皮筋测力计。
2.利用自制测力计测量身边物品的重力,为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提供技术保障。
3.为自制的橡皮筋测力计编制使用说明书,训练学生在遇到新的器材时有查看使用说明书的意识,并为读懂使用说明书打好基础。
(二)能力目标从简单的操作着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精神。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作法:
2、根据平面镜成象特点作图
(1)①已知平面镜及一发光点,作出发光点在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S
S’
②已知一发光点及一像点,作出平面镜。
S
S'
(2)已知平面镜及一物体,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 像。
A B
A’ B’
B
A
A’ B’
4月25日 星期六 晴 烟花三月,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湖滨公园。 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 色彩斑斓的风景画纵然眼前,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 彩的!远眺五亭桥,湖水倒映着她美丽的倩影,这平静的水面能真实地 映照出她的脸庞吗?
2021/1/10
第三章 光现象
2021/1/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021/1/10
3.4 3.5 平面镜 光的反射 1.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进行探究?
知识再现
2.为什么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体现了什么研究方法?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读数时注意什么?
4.什么是实像、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为什么?
5.该实验从什么位置观察像?从什么位置判断所成像为实像还是虚像?
2021/1/10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注意逻辑关系!
4 不变
恭喜2021你/1/10,本题有补充题目,有机会加分哦!
7.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什么?
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就是反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恭喜2021你/1/10,本题有补充题目,有机会加分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关于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报告宜丰县黄岗中学指导教师:林升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电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热水器品种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各种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热水器制造中。
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
通过课题研究及市场调查的学习方式对电热水器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经济核算、环保、技术性能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接触社会,能够学会收集、阅读、整理资料、实验、调查访问等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一些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电热水器的工作过程,从而丰富学生一些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研究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研究活动中体验科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
同时,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结论探索的乐趣,进而培养和树立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知识准备:1. 知识点:初中物理第二册电学焦耳定律和电热知识,家庭电路的基本常识及材料与结构学、环境学、市场营销学的有关知识。
2. 研究方法:(1)调查法:对南京城区各大、中、小型商场的电热水器销售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价格、购买人群、品牌及种类等。
(2)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到学校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查找各类电热水器的相关资料,能进行初步的文字分析并推导一些结论。
(3)网络信息法:通过社会服务中心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电热水器的文字、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各类电热水器的性能、选购、维护、保养和安装的方法。
(4)比较归纳法:通过采集市场信息和数据分析,比较各种电热水器的不同构造、工作过程以及向用户和厂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电热水器”是以电为能源,加热冷水为家庭、企业、医院、事业等单位提供热水源的一种电器装置。
它是一种新兴消费品,以快捷、方便、卫生特点迅速进入家庭。
“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是指通过对电热水器种类、工作过程、技术性能、使用、保养、维护、安装等方面探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热水器有关知识学习,丰富有关电热水器的专业知识。
“电热水器的市场调查”是指通过学生实地调查,了解电热水器的行业状况、种类、技术性能指标、选购方法以及市场特征,结合调查的结论进行市场分析,对用户和厂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的含义是指通过对电热水器的有关工作过程、性能、使用、保养等方面科学探究以及市场调查,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掌握研究科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强化“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的一种课外实践范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的总目标:通过对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和市场调查,引发学生1 对生活中物理知识和现象的关注和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与体验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完美个性特征。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①初步实地调查概括和分析出当前电热水器市场行业状况出与市场特征;②利用已学物理知识探究电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③调查市场上电热水器种类及各自特征;④探究各类型电热水器技术性能指标;⑤调查分析电热水器的选购及正确安装的方法;⑥探究电热水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⑦关于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的比较研究。
四、成员分工及实施过程:1、成员分工:课题指导教师:林升日课题组成员:初三(3)班谢颖、杨文、陈鹏、万志勇任务及分工:总负责:谢颖;计算机上网:杨文;资料保管及数据分析:陈鹏、万志勇摄影:王志智;美工:刘畅。
课题访问的专家:校内2位(物理老师、劳技老师)、校外3位(电热水器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及售后服务维修人员)。
2、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①研究时间:2001年12月13日——2001年2月3日②研究步骤: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实验前期准备阶段,2000年12月13日——2000年12月25日,工作内容是明确任务,查询资料,收集有关信息,初步了解电热水器大体情况,并设计实验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初步实施阶段,2000年12月26日——2001年1月3日,工作内容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个人分工,进行课题开题指导,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实验研究深入阶段,2001年1月4日——2001年1月23日,工作内容是进行实验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调查,统计各类数据,进行课题中期检查。
第四阶段:实验探讨总结阶段,2001年1月24日——2001年2月3日,工作内容是总结整理资料,分析各类相关数据,,讨论实验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打印实验成果。
五、经费预算与成果形式经课题小组核算,本课题研究需要的费用如下:胶卷及冲洗:35元;交通费:15元;购买纸张:5元;图画颜料:10 元;上网费用:25元。
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图片、广告画、调查日记、学生论文。
六、研究实施及过程指导1、课题的选题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题至关重要。
它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
选题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研究性原则。
而本课题的选题工作则是在指导教师下发“家用电器”为主题的15个研究性课题指导提纲后,从中筛选出的。
学生通过三次集中讨论,2 由最初“电热水器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工作效率及价格调查”选题,改进而成目前的研究课题,修改目的是为了强调科学探究的整体性,突出研究性和实证性。
而本课题选题具体实施则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①课题小组研究动员。
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性特征及其对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意义以及对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培养的价值,我们邀请了南京玉环电热水器厂的赵工程师做了“电热水器设计研究过程及课题研究实践对人能力的培养”专题报告,学生反响热烈,袁静等一批同学渴望参与课题研究的心情让老师感动。
②国内外本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内容包括:a.由指导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了国内外学生有关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国内如上海七宝中学研究性学习“城市光污染的危害和控制”课题的成功介绍经验。
b请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介绍他们成功经验及如何写研究报告,如邀请金陵中学理科实验班校友到班级做了有关“物理力学专题研究实验”报告。
c.课题研究方法的介绍,譬如“创造思维、调查法在物理课题研究中的作用”。
③当前有关电热水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前沿知识介绍。
我们聘请了“小天鹅电热水器有限公司”李工程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电热水器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最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
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研究视野,并为之提供最新课题研究信息,而且让学生了解到当前课题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为学生自主选题作好准备。
④自主选题。
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谢颖,杨文等同学根据个人爱好与特长,自主选择了“家庭电器”主题中“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研究课题。
他们所选的课题实际上并不受学科限制,需要运用一门或几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也同时涉及一些理论性较强、需要逻辑推断予以阐明的问题,另外,有一些是与当前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性较强的问题,需要用调查、比较、理论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
总之,在本课题选题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示,袁静等同学最终确定并选择了全新的“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
因一般同学未研究过,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2、研究前期准备阶段与选题过程的开放性相反,本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要特别强调学生所选择的课题是否具有研究成功的可能。
这一阶段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分阶段实施。
①课题小组的组织。
在个人自主选题的基础上,个人题目相近的谢颖、杨文,陈鹏等七位同学自愿组成一个“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小组,小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最后大家一致推荐谢颖为总负责,杨文同学主要负责联络指导教师及负责各成员研究的分工。
②小组课题的确定。
指导教师对组内对每个同学提出的课题和初步设计进行讨论、论证,协调合并,最后浓缩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课题即“关于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在此过程中,每位同学查阅、收集了各种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电热水器最新资料,掌握了一些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体了解了电热水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而指导教师对此过程的指导也十分重视,因为此项前期工作进展如何将影响整个课题的研究质量、研究水平以及研究进展速度,因此,我们尤其加强查阅资料的方法指导与传授,我们请图书馆彭标老师为学生专门介绍了查阅资料的一般方法,并介绍了“图书情报检索”等内容。
我们还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请老师做了现场指导。
在现场指导时,还3 着重请相关人员介绍了如何上INTERNET网的知识,使杨文同学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网上查阅资料和下载相关文件的方法,让课题小组全体同学对本组“电热水器”课题研究总体概况及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为下阶段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指导教师的选聘。
当“电热水器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后。
课题小组同学根据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选聘了校内相关学科的物理教师、劳技电工教师等人员作为课题研究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及技术指导从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了直接地指导、帮助与技术支持,对学生帮助很大,但整个课题研究过程都是由谢颖等同学独立完成。
④研究方案的制定。
课题小组成立以后,同学们进行了认真讨论,共同商量拟定了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了具体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大致包括了课题的名称(即关于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拟创新之处);具体实施步骤(即分四个阶段);课题小组的成员及分工(分工要求:七人任务明确,各有侧重);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等。
⑤开题报告的组织落实。
在谢颖等同学选定课题并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后,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由谢颖作为代表向指导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研究课题总体构想。
指导教师和全班38位同学均向她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可能遇到的疑难。
在袁静和课题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下,较好的回答了同学们和指导老师提出的质疑和询问。
指导老师根据全班所提问题和讨论情况,对电热水器此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初步评价,指出了研究方案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其中课题研究内容里有两项明显不合理及难以实现的研究选题没有通过,建议袁静和课题小组同学重新讨论和修改,并最终完善为目前9项研究内容。
3、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后,小组成员随即就按研究计划,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外活动时间及周六、周日等其他时间分头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