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预习单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23雾凇》第一课时预习单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我能牢固掌握本课的生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知道多音字“模”的用法。
2.我能读好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力求在朗读中体现对课文的理解。
3.我能了解课文大意,能通过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并能熟练背诵第1自然段。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全班交流自己对雾凇的了解。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自己认为需要强化字音的有(),需要强化字形的有()。
3.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交流。
【学习建议:灵活运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来理解】4.同桌互读课文,及时纠错,选择易错的、难读的、或自己读得好的句段大胆地读给全班听。
合作探究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四人小组合作,说说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课文大意。
2.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了这一部分,我知道了(2)四人小组结合具体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习建议: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品味:如“三九严寒”指的是什么时候?“十里长堤、缀满”说明了什么?“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等。
】3.小组合作背诵第一自然段。
(边想画面边背诵)预习单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朗读再现雾凇的奇特壮美。
能背诵课文的第2、3自然段。
2.我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
3.我能从文中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内心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小组通过自主听写的形式再次检查生字的读音和生字词的写法。
2.在小组内提出自己预习时所质疑的问题,然后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1.学习第3自然段。
(1)松花江畔的人们是这样赞美雾凇的()。
在这里“梨花”指(),可以感受到雾凇的美。
(2)“千姿百态”形容雾凇(),看着图想象雾凇像(),像()。
2.学习第2自然段,默读后思考:(1)用“—”标出雾凇形成的条件和时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编写简单的段落。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生字词。
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方式,撰写简单的段落。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表达要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教具,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引入课文题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跟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词义和使用方法。
2.分段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人物性格。
2.让学生自由发挥,改编故事情节或编写故事结局。
3.分组演讲,展示学生自己编写的段落或故事。
4. 总结反思1.审视学生的表现并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分享成功经验。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一个有趣经历。
3.默写本单元所学生字词,以检验记忆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但在自由表达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2》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2》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和内容;2.掌握诗歌的韵脚、节奏和语感;3.学会运用一定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感受;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习作2》,主要内容是受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大,并通过自己的感受,创作出自己的诗歌。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黑板板书,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倡学生合作、讨论和分享,通过经验交流和合作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文素质。
四、教学流程时间内容1分钟热身活动10分钟呈现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背景及内容15分钟教师自编古诗,让学生分角色朗读1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自行创作的短诗10分钟教师点评学生创作8分钟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小组创作6分钟小组自主选出代表分享作品5分钟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发表1.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或者学校里搜寻一些有关自然、风景或者纪念地标等美丽景点图片,发放给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美丽。
2.呈现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背景及内容讲解古诗的背景及内容,让学生快速了解古诗的情境和情绪,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进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
3.教师自编古诗,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按照自己的理解,教师自编了一篇古诗,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互相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4.学生互相分享自行创作的短诗要求学生自行构思和创作短诗,宣布时间后让所有学生在课前完成。
让学生在班内相互分享,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和激励。
5.教师点评学生创作针对学生相互分享的内容和创作,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得好的地方,并帮助学生指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小组创作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小组的创作,能否根据老师布置的主题进行创作,进行有益的思想交流,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好处。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 古诗两首—江雪|苏教版 (共22张PPT)
江雪
【唐】柳宗元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1.千山:周围
的群山。
江雪
【唐】·柳宗元
6.孤舟:孤单
单的一条小
2.绝:绝迹,不
存在。
千山鸟飞绝,7.蓑船。笠翁:
3.万径:数量 万径人踪灭。 身披蓑衣,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孤千 舟山 蓑鸟 笠飞 翁绝 ,, 独万 钓径 寒人 江踪 雪灭
课后作业
运用学习 《江雪》的方 法学习王士祯 的《题秋江独 钓图》,比较 两首诗的异同。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zh ē n)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樽(z ū n);酒杯。 丝纶:即丝织编成的 钓鱼的绳子。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zh ē n)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樽(z ū n);酒杯。 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王士祯,清代诗人,不仅文学成 就高,为政也颇有政绩,康熙皇帝曾 赐他亲笔书画,人生几乎可谓是一帆 风顺。带着一份悠然自得的洒脱,一 种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激,一种陶醉于 自然的情趣,王士祯应朋友邀请,为 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古诗两首》
江 雪
鹅毛大雪 茫茫大雪 狂风暴雪 大雪纷飞 大雪封门 冰天雪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正确朗读本节课的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2.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课文录音3.教学反馈表格4.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听读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
4.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5. 口头表达(1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6. 考察(10分钟)•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一份读后感,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听读、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朿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全册备课
语文第七册全册备课备课时间:2014年08月30日一、教材简析:本册课本从全套教材“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宗旨出发,注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习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力求简约,便利教学。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安排“练习”1个,共7个。
课文仍然体现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特点。
从内容看,既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课文,如《虎门销烟》,也有表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课文,如《桂花雨》;既有描写祖国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九寨沟》、《雾凇》,又有颂扬勤奋刻苦精神的课文,如《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
从题材看,除了记叙文,还有诗歌、说明文、议论文及神话传说等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读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继续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基础。
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每单元后面安排练习各1个。
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练习、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以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习作教材继续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每课均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
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改写,十分贴近生活实际。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
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通过初读课文,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2、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却与一个12岁的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
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
字形分析重点:蓄:中间部分是“玄”字;裹:形声字,“衣”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加“果”字,表音。
编儿歌记生字:衣字张开口,“果”字滚进来。
3、理清文章层次。
(1)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第1—3段;第二次:第4、5段;第三次:第6段)(2)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4、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训练指名朗读第一段。
(1)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2)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3)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头发“蓬乱‟‟穿的衣服“又肥又长”脚下趿着“卧室里穿的拖鞋”不注重个人仪表,不拘生活小节)(4)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一、前言本教学计划根据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旨在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汉字、词语、成语、句型等基本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拼音与生字1. 拼音学习:复习第三册的拼音知识,巩固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
2. 生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第二单元:选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三单元:精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单元:古诗欣赏1. 古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
2. 写作练习: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1. 口语交际:学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口语练习。
2. 写作练习:根据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先周单元集体备课稿
第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
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
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难点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
我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
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
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
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
《古诗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雾凇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23 雾凇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sōng)奇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概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概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中外童话”为主题,收录了不同国家的童话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课文内容:本单元包括《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是经典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3.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感受童话的丰富多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按一定顺序写一件事”三个方面。
这些语文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童话所传达的道理;帮助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概览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童话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采用适
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有二次备课重难点突出(精选)-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有二次备课重难点突出(精选)-图文(全册)(最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语文配套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苏教版学校:小学班级:年级任课教师:2全册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本年级学生26人。
经过六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
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
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
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
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
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
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全册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开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 31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流畅地朗读短文;2.能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的意思;3.能够正确书写生词,了解并写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4.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爱国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爱国主题;2.识记生词,准确书写;3.复述课文内容,表达个人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2.理解生词,正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爱的奉献》;2.黑板、彩色粉笔、教具;3.图片和实物道具以辅助教学;4.备好课堂练习、作业本,备课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概念,引入课文主题。
2. 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3.学生互相讨论课文内容,梳理思路。
3. 生词学习(15分钟)1.教师为生词解释,学生跟读;2.生词抄写、记忆;3.学生编排生词造句,运用所学内容。
4. 理解课文(1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总结课文主题;2.学生展示合作成果,表达个人理解;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5. 课文复述(15分钟)1.学生个别复述课文内容,加深理解;2.学生相互评价认可,提出改进建议;3.教师点评,强调重点,指导正确。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单独完成练习题;2.教师布置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七、板书设计•爱国主义情感•课文重点句子•生词解释和造句八、教学反思此备课计划旨在通过《爱的奉献》这一爱国主题的课文,引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以上是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及备课2013.12
苏教版四语七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2013复习内容:1、本册共有350个生字,其中230个能按笔顺正确默写,并能掌握运用相关的词语。
2、共有13篇课文有相关的内容需要背诵。
3、七个练习中都有相关背诵的内容。
4、阅读中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和生活实际。
理解常用的词语,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意。
5、作文以实为主,注意表达出真实的感情。
6、四本必读书目及必备古诗等。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平时掌握得不太扎实,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字词、要背诵的课文回升十分严重。
另外,平时的读书时间少,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也不多,导致对课文内容的生疏。
复习要求:1、掌握所学的所有生字新词。
2、巩固所有要求会背诵的课文。
3、熟记课本练习及必备古诗中应掌握的成语、名言、歇后语、古诗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填空运用。
4、能阅读难易适度的文章,有良好的阅读审题习惯。
5、会写反映学生生活、个人体验的作文,有一定的字数。
6、了解四本必读书目上的文章内容,熟知其中的人物以及相关故事。
复习重点:1、生词、成语、名言及背诵课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阅读习惯的培养。
3、课外阅读的积累。
复习难点:1、阅读习惯的培养。
2、能写事情清楚的作文。
教学方法:1、以单元归类复习为主,适时同步进行两到三次综合练习。
2、讲练同步,少讲精练。
3、重视后进生工作,抓好补差工作。
4、重视综合练习,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时间安排:12月23日至元月17日,实19天。
(一)一至四单元的复习1 12月23-24日生字词语复习2 12月25-26日背诵课文的复习3 12月27日书上前四个练习的背诵复习4 12月30-31日课文重点语段的复习综合练习之——《补充习题》期末练习(每天完成一课堂作业或专项练习)(二)五至七单元的复习5 元月2-3日生字词语复习6 元月6日背诵课文的复习7 元月7日书上后三个练习的背诵复习8 元月8-9日课文重点语段的复习综合练习之——《天天练》期末练习(每天完成一课堂作业或专项练习)(三)必读书目及必背古诗的复习9 元月10-13日必读书目的复习10 元月14日必背古诗的复习11 元月14日综合练习之三练习与测试期末练习(四)作文复习考前教育12 元月15-17日作文复习具体过程:(一)一至四单元的复习A 12月23-24日生字词语复习读书:读第一单元课文、词语及练习一的内容。
碧江区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联教案1苏教版
5、春联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讲究声律美,读起来抑扬顿挫,你愿意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这个特点吗?
6、请学生朗读两条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教师带过第四小节
四、课外拓展
1、让学生课前搜集的春联在小组中介绍,说明白,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给其他小伙伴讲讲春联的意思
B、用这句春联来形容我们太仓这几年的变化也再合适不过了!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我们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吗?
C、用自豪、高兴的语气来读读
6、请学生回忆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两条春联的?
7、还有的两幅春联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同桌间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
8、交流
●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可以联系自己的家庭说)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排比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分号的用法;
2、排比句的言语实践,用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
3、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1、排比句的言语实践,用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
好处 开卷有益
桂林山水
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课件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各位老师,欢迎大家参考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课件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3、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排比句的言语实践,尝试用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
24 春联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思想感情。交流课后搜集的春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组编排了三篇课文《雾淞》《春联》《古诗两首》。
《雾淞》一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淞的瑰丽和奇特,向学生展现了一派北国风光,还说明了这一奇观的形成原因。
《春联》是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介绍了春联这一中国独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可以学习语文。
《古诗两首》则是要增强学生古诗积累,教学时应充分挖掘诗歌的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喜欢诵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4、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5、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经验自由表达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脑教学时间:23 雾凇 3课时24 春联 3课时25 古诗两首 3课时练习7 3课时23雾凇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描写文明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景,有先声夺人之感。
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法:激趣启发式情境式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脑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
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等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
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卡片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
看完后说一说。
(录像显示几组雾凇的画面)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课件出示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板书:奇观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第二—四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出示)凝结洁白晶莹银光闪烁俗称最初摄氏度3、读好句子:(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
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奇观”:“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映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饱和)遇冷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雾气是从哪里来的?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②雾气是从哪里来的?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
(涌向弥漫)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
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板书:凝结再读这句话。
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声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
你感觉怎么样?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齐读。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映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请观看录像。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
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
2、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
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
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学过程:一、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笼罩(lóng lǒng)淹没(méi mò)冰封(fēng fēn)(凝疑)结模糊(mómú)缭绕(rǎo rào )长堤(dītī)摄(氏氐)度二、选词填空。
渐渐地轻轻地慢慢地1、爸爸正在午睡,我(轻轻地)给他关上房门。
2、雨(渐渐地)停了,太阳出来了。
3、天上的白云(慢慢地)飘移着,变幻着,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松花江畔的(),()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下,(),美丽动人。
2、雾凇,俗称(),是在()季节里,空气中()饱和的()遇冷()而成。
3、这()的雾气,慢慢地,(),()给()、()镀上了白银。
()像银线,()变成银条,()十里长堤上()是()了。
(1)、这句中的“镀”可以换成(披、染),我认为()更好,因为(雾凇是树挂,是较坚硬的东西附在别的物体上。
)(2)、文中“白银”指(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冰晶),“银线”、“银条”是指(镀上了白银的松针、柳枝)。
这是一种(打比方)的方法。
4、清早,寒风(),雾气()。
人们()在松花江边,()着这千姿百态的(),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
’呀!”文中的诗是()诗人()说的,诗的前两句是(),()。
引用这两句诗是因为(吉林雾凇在一夜之间形成,而且特别壮美。
)四、拓展练习。
1、按要求写词语描写下大雪的:漫天雪花大雪纷飞雪飘如絮鹅毛大雪描写雪后美景的: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洁白无瑕玉树琼枝2、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板书设计:23雾凇凝结严寒季节雾气——雾凇(饱和)遇冷奇观课后反思:24 春联教材分析:本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背春联的好处。
设计意图:本文带有浓郁的饿民俗文化气息,让学生在情境中赏读课文,品味春联内容之美与形式之美,感受汉民族的语言文字魅力。
教学生赏读感悟,在阅读中欣赏春联。
把读与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读为主,结合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春联、感受春联、欣赏春联。
教学目标: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