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导论D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一、简述《海洋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为“海洋科学导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海洋科学发展史、研究海洋的意义以及海洋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生命的守护神,它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探索其奥秘的文明史;海洋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强大压力,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海洋这一巨大宝库,积极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海洋进行研究与开发,同时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的基本状况,我国海洋的现状。
2.地球上海洋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自然效应,地球的结构、海与洋定义及特征,地球上三大洋情况分述。
我们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海洋主要有连续性、广大性等特点,用海和洋的基本特征来区分海和洋,地球上洋和海的基本分布。
3.海底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有海底地貌构造及其历史演化,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海底地貌现象的地质解释。
这些知识主要是与地质、地貌有关,对于研究海底有很大作用,便于分析海洋上的一些情况。
4.海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海水运动。
海水基本的物理性质,海水的运动形式,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及运动情况,水团。
5.海洋的化学资源及生物资源。
海水的组成和特性、海水中的化学反应,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化学环境及保护及海洋生物的分类系统。
6.海洋高新技术及海洋法与海洋权益。
(二)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你的学习体会:我是软件专业的学生。
我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以前就对地理方面的知识特别好奇,这次是学习海洋中的地理,以前很少涉及,所以听得比较认真。
我们专业平时就是编代码,每周四上这选修课,看看地图,学习些海洋知识,为平淡无奇的代码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颜色,很不错的。
老师讲的很详细很清楚,还拿当天的天气举过例子进行讲解,还预测了转天的天气,果然,转天就如老师所测,我对这事记忆犹新。
如果结合我们专业谈谈体会的话,我感觉,应该让大神们编个程序来精准地预测天气或者测试海洋中的元素的含量什么的,貌似这个难度挺大的,有好多意外因素的干扰呢。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1、试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你如何理解它是地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答: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地表构造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板块。
整个岩石圈可以理解为由若干刚性板块拼合起来的圈层,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的边缘和接缝地带则是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深成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震活动,又是极有利的成矿地带。
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是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在活动的,并且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可以发生几千千米的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
这些不同的相互运动方式和相应产生的各种活动带,控制着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总之,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
因此,人们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为不可分割的“三部曲”。
板块划分1968年勒皮顺根据各方面的资料,首先将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包括大块陆地,又包括大片海洋。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又有人进一步在大板块中划分出许多小板块。
如美洲板块分为北美和南美板块,印度洋板块分为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东太平洋单独划分为一个板块,欧亚板块中分出东南亚板块以及菲律宾、阿拉伯、土耳其、爱琴等小板块。
板块的边界及其类型1.拉张型边界又称分离型边界,主要以大洋中脊(或中隆、海岭)为代表。
它是岩石圈板块的生长场所,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
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基性、超基性岩浆涌出,并伴随有高热流值及浅震。
海洋科学导论 公开课
海洋科学导论公开课
海洋科学导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极广,包括地球科学、海底地形、海水主要物理性质等基础知识,海流、波动现象、潮汐等主要海洋现象,以及海洋天气、海洋中尺度现象、海洋声学、海洋光学、海洋遥感等相关知识。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学习者可以初步掌握海洋学中的基本现象、基本规律、观测手段、海洋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了解海洋能、海洋灾害和海洋污染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海洋知识,了解海洋在气候、国防、能源、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步建立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学习海洋科学导论,学习者可以认识海洋的概念表底形态特征,了解海洋科学包含的研究内容、研究手段方法。
熟悉海洋中海水最基本的理化特性及主要运动特征和规律。
了解海洋对气候、资源、环境等的主要影响和重要作用,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应用。
海洋学导论教学大纲
海洋学导论教学大纲《海洋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40 学分:2.5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水产养殖学课程代码:B4900003先开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杨宁审定人:付国庆潘庆杰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黑体小三号)一、说明(黑体四号)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黑体小四号)(内容,宋体五号)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
《海洋学导论》是一门研究和阐述海洋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海洋,从而形成保护海洋的意识,为以后利用海洋资源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黑体小四号)(内容,宋体五号)本课程从地球科学系统看海洋科学体系,以海洋科学体系为主线,系统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成果。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海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黑体四号)要求列出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在每章内容后列出重点、难点、建议教学方法和思考题等(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地球科学1.地球科学体系2.海洋科学定义、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第二节海洋科学的发展史1.海洋科学的发展史2.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史本章重点:地球科学包含的学科、海洋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特点本章难点: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2.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4学时)第一节地球的基础知识1.地球的宇宙环境2.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3.地球的起源与地质时代第二节海与洋1.地表海陆分布及海洋的划分2.海水的起源与演化第三节海底的地貌形态及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1.海底的地貌形态:海岸带、大陆边缘、大洋底2.构造学说: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等第四节海洋沉积1.滨海沉积2.大陆架沉积3.大陆坡-陆隆沉积4.大洋沉积第五节海底矿物资源1.海底矿物资源:砂矿、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磷钙石和海绿石等本章重点:地球的圈层结构、海洋的划分、海底的地貌形态、海洋沉积本章难点:海底的地貌形态、滨海沉积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海与洋的特点2.海洋沉积物质、沉积环境的种类及滨海沉积的种类3.三角洲形成的条件、按形状及水动力分类。
海洋导论
D10机电赵忭学号:101503139ipconfig1.海洋水常量元素主要有哪些?海水常量元素亦称“海水大量元素”,即海水的主要成分。
海水中含有的80多种元素,除氧和氢外,含量大于1毫克/升的只有12种,即氯、钠、硫、镁、钙、钾、碳、溴、锶、硼、氟和硅。
除硅以外(它是生物营养盐,故不列为海水常量元素),其余的11种成分(元素)称为海水的常量元素(主要成分)。
这11种元素占海水中总盐分的99.9%。
由于这些元素的含量大,也较稳定,又称为保守成分。
经过多次对不同海区的水样测定结果表明:不论海水的盐度大小,这些元素的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是常数,这种关系称为“海水组成的恒定性”,这就是称海水的主要成分为保守元素的根据。
海水之所以具有这种特性,主要是海水的成分是在悠久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加上海洋的环流不断将海水进行混合,使其成分比较均匀和稳定,蒸发和降水不能改变各成分间的相对比值;河流的影响也仅仅是局部的。
1.海洋中的营养盐主要有哪些?海水中一些含量较微的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和硅酸盐。
严格地说,海水中许多主要成分和微量金属也是营养成分,但传统上在化学海洋学中只指氮、磷、硅元素的这些盐类为海水营养盐。
因为它们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成分,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基础。
反过来说,营养盐在海水中的含量分布,明显地受海洋生物活动的影响,而且这种分布,通常和海水的盐度关系不大。
2.海洋中的营养盐有哪些主要形式大洋之中,海水营养盐的含量分布,包括垂直分布和区域分布两方面。
在海洋的真光层内,有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它们不断吸收营养盐;另外,它们在代谢过程中的排泄物和生物残骸,经过细菌的分解,又把一些营养盐再生而溶入海水中;那些沉降到真光层之下的尸体和排泄物,在中层或深层水中被分解后再生的营养盐,也可被上升流或对流带回到真光层之中,如此循环不已。
总的说来,依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点,可把大洋水体分成4层:①表层,营养盐含量低,分布比较均匀;②次层,营养盐含量随深度而迅速增加;③次深层,深500~1500米,营养盐含量出现最大值;④深层,厚度虽然很大,但是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很小,硅酸盐含量随深度而略为增加(图1)。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1、大地水准面:全球静止海面是既不考虑地表海陆差异、也不考虑陆、海地势起伏时的海面,在海洋中不考虑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存在,海水完全静止时的海面;它在大路上是静止海面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两者统称大地水准面。
2、海与洋的区别:①洋: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的影响,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②海:是边缘部分,深度较浅,温度、盐度等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3、大陆边缘:①稳定型大陆边缘:没有活火山,极少有地震活动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组成;②活动性大陆边缘:可以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
4、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5、沙坝—泻湖发育的过程:①海湾泻湖:初期发育阶段,此时滨外沙坝尚在水下或不连续,所以与海洋联系密切②半封闭泻湖:滨外沙体变大,潮流通道联系不畅而形成,可以有淡水注入,使盐度降低;③封闭泻湖:泻湖完全被沙坝阻隔,与海洋联系基本断绝而形成,只有暴风浪时海水才可以越过沙坝进入泻湖;④埋藏泻湖:封闭泻湖进一步演化为滨海沼泽,植物丛生,并为后期的河流冲击物所覆盖而形成。
6、大洋沉积物类型:①远洋粘土:因其颜色主要呈褐至红褐色,又称粘土或红粘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它覆盖了洋底总面积的49.1%。
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布局限。
②钙质生物沉积:指含碳酸钙大于30%,而陆源粘土、粉砂含量小于30%的远洋粘土。
③硅质生物沉积:指含生物骨屑50%以上、硅质生物遗骸大于30%的远洋粘土。
④陆源碎屑沉积物⑤火山碎屑沉积物7、水分子的缔合:各水分子之间因极性又互相结合,形成比较复杂的水分子,但水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水分子的缔合8、等温压缩:若海水微团在被压缩时,因和周围海水有热量交换而得以维持其水温不变,则称为等温压缩。
9、绝热变化:由于海水的压缩性,当一海水微团作铅直位移时,因其深度的变化导致所受压力的不同,将使其体积发生相应变化。
海洋科学导论——整理后.
名词解释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潮汐: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叫做潮汐现象,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称为潮流。
平太阳日:天文学上假定一个平太阳在天赤道上(而不是在黄道上)作等速运行,器速度等于运行在黄道上真太阳的平均速度,这个假想的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平太阳日。
风暴潮: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界的灾害现象,系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朔望月:月球从新月(或满月)位置出发再回到新月(或满月)位置的时间间隔,叫做朔望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固体物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岩层,是一个力学概念,具有力学上的统一性和实在性,可以对机械应力作出刚性反应。
海底峡谷:主要在大陆坡上,头部多延伸至陆坡上部或陆架上,甚至接近海岸线,谷轴弯曲,支谷汊道甚多,形似陆上的峡谷。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20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海底矿产资源,它是由碳氢气体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冰晶状固体化合物。
一般在温度小于4o C、有机质较丰富、压力较大的沉积物中形成。
对流层的气温分布特征:温度随着高度降低,大气的铅直混合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热带(赤道)辐合带(ITCZ):是赤道低压带两侧南北半球信风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季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陆温度对比的季节性强变化和地球上行星风系的季节性南北移动所致。
东亚季风的主要特征:冬季盛行东北气流,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盛行西南气流,天气炎热、湿润、多雨。
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流,是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
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
赤潮: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爆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
海洋科学导论题目答案
一、填空题1、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据此则东海属于边缘海海,渤海属于内海,地中海属于陆间海海。
2、一只船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 船只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3、海水的沸点和冰点与盐度有关,即随盐度的增大,沸点升高而冰点下降。
4、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称为水团,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的主要指标。
5、根据经典性观点,现代陆架上主要分布着三种沉积物:现代沉积、残留沉积、准残留沉积。
6、海水中由氮、磷、硅等元素组成的某些盐类,是海洋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盐,通常称为植物营养盐。
7、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所产生的公转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
8、海洋生物通过同化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称为海洋生产力。
9、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径流和融冰;支出主要有蒸发和结冰10、大洋西岸流线密集、流速大;而大洋东岸稀疏、流速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洋流西向强化。
11、深水波的群速为波速的一半;浅水波的群速与波速相等,群速也可视为波动能量的传递速度。
1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在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正规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反之,越靠近南、北极日潮的成分越显著。
二、名词解释1、饱和水汽压答: 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2、两极同源答:主要是指同一属中两个极为相近的种类分别分布在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域,而不出现于低纬度海域。
3、地转流答:在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时,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运动的海水,当其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4、科氏力答: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或科氏力5、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产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海洋导论思考题答案
海洋导论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因为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
主要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地球科学是一个大题目,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
对地球的认识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这个世界文明的进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现代海洋科学的研究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性学科研究和应用性技术研究两部分。
基础性学科是直接以海洋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应用性技术学科则是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海洋是21世纪的药库,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
3、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日俱新,因此需要专门研究如何把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
从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看,海洋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海洋事业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加快发展海洋事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着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海洋科学研究与我国海洋经济战略有什么关系?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海洋领域的延伸。
由于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开发环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开发方式的综合性和高技术性等因素,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只有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充分发挥海洋科技的作用来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海洋经济成为各国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海洋导论D
47
2.3 大洋盐度的垂直分布
大洋表层盐度受各种气象因子的影响,变化很大。但是这种 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所以盐度的水平差异也随着深度的增 加而减小。
在500米的深度上,整个世界大洋的盐度差值约为2.3‰;在 1000米的深度上,盐度差为1.7‰左右;在2000米的深度上,不同纬 度地区的盐度变化在34.5和35之间,盐度差小、只有0.6‰。
14种元素组成 的盐分占海水 总盐分的99.9% 这些成分比 较稳定,又称 为保守成分
10
2. 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微量元素: 含量小于1毫克/升但大于0.001 毫克/升的元素如磷、碘、钡、铁、铝等,叫 做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较少,只有十几个。
痕量元素:小于0.001毫克/升的绝大多数元 素叫做痕量元素。约有50几个元素为痕量元 素。
11
微量元素 含量(毫克/升) 痕量元素 含量(毫克/升) -4 Ar 0.43 Zn 5 x10 -2 -4 P 6 x10 Mn 2 x10 -2 -4 I 6 x10 Cu 1 x10 -2 -5 Ba 2 x10 Hg 3 x10 -3 -6 Al 2 x10 Au 2 x10 -3 -7 Fe 2 x10 Pb 5 x10
14
营养元素 硅,被一些生物浮游用于建造它 们的骨骼,如浮游植物的硅藻,和 浮游动物的放射虫。
这些生物的硅质骨骼是非结晶体, 并且是水合物形式:SiO2.nH2O,又 被称为蛋白石。
15
单细胞浮游藻中具硅质壳体的硅藻
16
单细胞浮游藻中具硅质壳体的硅藻
17
单细胞浮游动物的放射虫的硅质骨针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一、引言海洋科学是对海洋环境、生物和化学过程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本文将介绍海洋科学导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对海洋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海洋的形成地球上约72%的表面被海洋覆盖。
海洋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地球形成过程中,水从岩石内部释放出来,形成了地球上的水体;随着过去几十亿年的降雨和河流的流入,水逐渐聚集形成了海洋。
三、海洋的特点1. 相对于陆地,海洋是一个巨大且连续的体系。
它包括不同的海域,如大洋、海湾和海峡等。
2. 海洋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水体,包括表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
它们具有不同的温度、盐度和氧气含量。
3. 海洋具有很强的环流系统,如大规模的洋流和海陆风系统。
这些环流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圈都有重要影响。
四、海洋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宝库,拥有丰富的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包括:1. 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海洋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2. 矿产资源: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矿藏,如钴、锰、镁等,可以用于制造电池、钢铁和其他工业产品。
3. 石油和天然气:海洋中沉积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五、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中的生物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网络。
它们支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并且对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和海洋深渊等。
六、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面临着来自陆地和海洋本身的威胁,如塑料污染、油污染和过度捕捞等。
这些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七、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勘测、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等。
实地勘测是对海洋环境进行系统观测和采样,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获取大规模的海洋数据,数学模型则可以模拟和预测海洋系统的行为。
八、海洋科学的意义海洋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学导论教学大纲
《海洋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40 学分:2.5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水产养殖学课程代码:B4900003先开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杨宁审定人:付国庆潘庆杰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黑体小三号)一、说明(黑体四号)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黑体小四号)(内容,宋体五号)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
《海洋学导论》是一门研究和阐述海洋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海洋,从而形成保护海洋的意识,为以后利用海洋资源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黑体小四号)(内容,宋体五号)本课程从地球科学系统看海洋科学体系,以海洋科学体系为主线,系统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成果。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海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黑体四号)要求列出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在每章内容后列出重点、难点、建议教学方法和思考题等(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地球科学1.地球科学体系2.海洋科学定义、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第二节海洋科学的发展史1.海洋科学的发展史2.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史本章重点:地球科学包含的学科、海洋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特点本章难点: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2.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4学时)第一节地球的基础知识1.地球的宇宙环境2.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3.地球的起源与地质时代第二节海与洋1.地表海陆分布及海洋的划分2.海水的起源与演化第三节海底的地貌形态及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1.海底的地貌形态:海岸带、大陆边缘、大洋底2.构造学说: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等第四节海洋沉积1.滨海沉积2.大陆架沉积3.大陆坡-陆隆沉积4.大洋沉积第五节海底矿物资源1.海底矿物资源:砂矿、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磷钙石和海绿石等本章重点:地球的圈层结构、海洋的划分、海底的地貌形态、海洋沉积本章难点:海底的地貌形态、滨海沉积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海与洋的特点2.海洋沉积物质、沉积环境的种类及滨海沉积的种类3.三角洲形成的条件、按形状及水动力分类。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哎呀呀,让我来给你讲讲海洋科学导论的知识点总结吧!
你知道吗,海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比如那神秘莫测的深海,就好像一个未被完全揭开面纱的秘密世界。
海洋里有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生物,有的色彩斑斓,像在海底开派对;有的奇形怪状,仿佛是来自外星球的访客。
比如说章鱼,那灵活的触手,多厉害啊!
海洋的气候也很重要呢!它能影响我们的天气,就像一个情绪多变的家伙。
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又狂风暴雨,真让人捉摸不透!这不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吗,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郁闷。
还有啊,海洋中的水流也是超级有趣的存在!它们就像是海洋中的“高速公路”,带着各种物质跑来跑去。
想想那些随着水流旅行的小生物们,多有意思呀!
海洋资源更是不用说了,石油、天然气等,那可都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宝贝呀!这不就跟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重要嘛!
海洋科学导论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神奇的海洋世界,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探索海洋奥秘的大门。
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海洋,别让它受到伤害,就像我们要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一样呀!不然,以后我们还怎么去欣赏那美丽神秘的海洋呢?我们得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海洋一直保持它的魅力和活力!。
海洋学导论海洋生物(精品资料)PPT
海洋生物环境分区
• 海洋生物的栖居环境分水层和底层两局 部
• 水温是决定海洋生物的生存区域、物种 丰度及其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
• 盐度对海洋生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渗 透压,因为大多数海洋生物和海水是等 渗的
海洋生物环境分区
• 海水深度对生物最明显的影响是流体静 压力的作用和光照深度
• 海洋生物的生理过程“生物泵〞对全球 起哄的作用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分为浮游生物、游泳 生物和底栖生物三大类群
• 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 • 这个生态类群的生物缺乏兴旺的运动
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动能力,悬 浮在水层中随水流移动。又分为 phytoplankton • zooplankton
上升流或铅直方向的海水混合,能把较冷但富有营养物质的深层海水输送到上表层,是指成为富于生产能力的海域。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含生命和非生命两大局部,前者依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含无机物质、有
• 全世界底栖植物的平均生产力为海洋浮 机化合物和气候因素
海洋生态系统的反响机制,是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 海洋生物为我们提供食物、医药材料、工业材料等
游植物的2%-5% 生物因素:浮游动物的摄食
海洋动物生产力
• 二级生产力:指以植物、细菌等初级生产力为 营养来源的生物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大局部浮 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食性游泳
• 三级生产力:指以浮游动物等二级生产者为营 养来源的生物生产能力;主要包括一些肉食性 的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
• 终极生产力:指一些自身不再被其他生物所消 耗的生物生产力;主要包括凶猛的鱼类和其他 大型或特大型动物,也可以是任何一级生产者
海洋导论
海洋经济与国家主权孙康成建筑学1045603120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在目前轰轰烈烈的海洋开发热潮中,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
文章从开发海洋经济与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从开发海洋经济的重要性,重视海洋安全与权益的斗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开发海洋与维护海洋权益兼顾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促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提升海洋安全力量,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
对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的几项.一、开发海洋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以至于国别和地区经济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影响的经济关系。
(一)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要求必然打破地区和国别封锁,真正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流动及合理配置。
而海洋的开发利用正是实现这一沟通的桥梁,是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
(二)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依海洋而发达,依海洋而富有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和地区由于濒临海洋而形成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使他们率先成为发达地区。
我国发展较快和率先富裕起来的城市和地区集中体现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共识。
很多沿海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海洋开发计划,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力争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
(三)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第一章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水、海水的组成、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河口、海岸带,海面上的大气等)。
研究内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军事活动应用研究等。
2. 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问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②海洋中水---汽---冰的转化时刻都在进行;③海洋作为一个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点: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
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
金刚石砂矿主要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
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主要类型:滨海砂矿、海底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4. 海的主要特点1)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m以内;2)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入,潮差显著;4)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2022级海洋导论重点
海洋导论重点1、海洋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库克2、地球的圈层结构:外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水圈的分布:海洋(占总水量的97%)、河流、湖泊、沼泽和表层的岩石孔隙中;此外,在地球的两极、山地冰川(约占总水量的2% )、大气中水汽也有存在。
3、海底地貌:由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组成海岸带:海陆交互的地带。
包括海岸、海滩、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岸: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又称潮上带);海滩: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又称潮间带);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到波浪作用所能达到的海底部分(约10-20m);海岸线: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世界海岸线全长44×104Km,因水位变化而变化。
大洋底:由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组成大洋中脊(中央海岭)指贯穿世界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世界大洋中脊全长6.5×104 Km,顶部水深大都在2-3Km,高出大洋底部1-3Km,有的高出海面成为岛屿,宽数百至数千千米,面积占洋底面积的32.8%,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球山系。
大洋中脊在世界各大洋展布各具特点。
4、海洋沉积:海滨沉积、大陆架沉积、大陆坡-陆隆沉积和大洋沉积海滨沉积:包括海滩沉积、潮坪沉积、砂坝-潟湖沉积、河口湾沉积、三角洲沉积海滩沉积:海滩是沿岸分布的疏松沉积物堆积体,主要受波浪控制,波浪破碎产生的冲流及回流塑造了海滩剖面。
海滩的组成物质多来自邻近陆地,主要是河流自流域内搬运来的风化产物,还有少量自内陆架向岸搬运的沉积物。
海滩沉积物的粒径变化较大,从粉砂到巨砾,大部分为砂、砾。
5、海浪的运动:海浪通常只影响水的表层;波浪周期(波高)越大,波速越大;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基本闭合;深水区质点运动接近封闭的圆;浅水区质点运动是封闭的椭圆;水深越浅,椭圆越椭。
底层水质点接近做往复运动。
6、在海洋中,引起内波的能力主要有两种:风力和潮汐1)风力:主要影响表面,不容易引发内波2)潮汐——内潮波——最常见的内波7、海洋中的内潮波能源:潮汐能激发源:海底地形变化载体:有稳定层结的海水8、内潮是海洋能量的重要传递方式,当内波产生时海水产生强烈混合,海洋中地形变化的区域也是内潮波最容易生成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海水的盐度
2.1 盐度的含义 2.2 大洋表层盐度的变化
2.3 大洋盐度的垂直变化
2.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类的来源和去向
38
2.1 盐度的含义
海水是含有多种无机盐类的溶液,盐度 (salinity)是其浓度的一种量度,是描述海 水特性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海洋中发生的许 多的现象都与盐度的分布和变化密切相关。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它进行了深入的调 查和研究。定义和计算方法历经数次变更。 自80年代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用海水电导 率计算法。
i=0
15 15 15
实用盐度和过去资料里或文献里的“盐度”是两个不同的量。过去的盐度应理解 为绝对盐度,实用盐度是绝对盐度的1000倍。
42
2.2 大洋表层盐度的变化
盐度变化:大洋中的总盐量为一常量,其平均盐 度约为34.72‰。但在不同的海区和同一海区的不 同时刻,观测到的盐度都不相同,主要是受海洋 水量平衡要素(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大陆径 流、海流等)的影响。
3
盐从海水中沉淀下来的过程
4
第一节 海水的组成
1.1 海水化学性质 1.2 海水化学组成 1.3 海 水 化 学 组 成 的 恒 定
性
5
1.1 海水化学性质
在1公斤海水中,平均含有965克的纯水和35
克的溶解盐类和其它非溶解物质。
溶解物质包括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和溶解气体
非溶解物质包括以颗粒状态或胶体状态存在的无
33
★海水中CO2的 多种存在形式
CO2(gas) + H2O<=> H2 CO3 H2 CO3<=>H+ + HCO3
-
O2
CO2
H+ + HCO3- <=>2 H+ + CO32-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 垂直分布类型
34
5. 海水化学组成的恒定性
---尽管各处的海水的总盐量不同,但它们的
主要成分含量的比值却几乎是恒定的。这就 是海水组成的恒定性,也就是把海水主要成 分称为保守元素的根据。 这是自1819年马塞特(Marcet)到1855年穆利 (Maury) 和 迪 特 马 (Dittmar,1884 年 ) 根 据 大 西洋、地中海、波罗的海和中国海等海区采 集的大量海水样品的分析结果和发现的自然 规律。
14种元素组成 的盐分占海水 总盐分的99.9% 这些成分比 较稳定,又称 为保守成分
10
2. 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微量元素: 含量小于1毫克/升但大于0.001 毫克/升的元素如磷、碘、钡、铁、铝等,叫 做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较少,只有十几个。
痕量元素:小于0.001毫克/升的绝大多数元 素叫做痕量元素。约有50几个元素为痕量元 素。
11
微量元素 含量(毫克/升) 痕量元素 含量(毫克/升) -4 Ar 0.43 Zn 5 x10 -2 -4 P 6 x10 Mn 2 x10 -2 -4 I 6 x10 Cu 1 x10 -2 -5 Ba 2 x10 Hg 3 x10 -3 -6 Al 2 x10 Au 2 x10 -3 -7 Fe 2 x10 Pb 5 x10
在一些局部的或特殊的海洋环境中,如封闭的海盆、海
湾、活动海底火山附近、海底扩张区域等,这些成分与总 盐度的比例会有一些变化,因为那里的海水的组成主要受 到当地各种特殊物质来源的控制。
36
离子类型 ClSO42HCO3BrH2BO3FNa+ Mg2+ Ca2+ K+ Sr2+
重量(‰) 18.980 2.649 负离子总重量 = 21.861 ‰ 0.140 0.065 0.026 0.001 10.556 1.272 正离子总重量 = 12.621 ‰ 0.400 0.380 0.013 总体盐度 = 34.482 ‰
8
1. 主要成分
海水中的80多种元素,含 量大于1毫克/升的只有14种 。由这14种元素组成的盐分占 海水总盐分的99.9%。
9
元素 Cl Na Mg S Ca K Br C N Sr O B Si F
含量(毫克/ 升) -4 1.95 x10 -4 1.077 x10 -3 1.290 x10 -2 9.05 x10 -2 4.12 x10 -2 3.80 x10 67 28 11.5 8 6 4.4 2 1.3
30
4.溶解的气体 ★海水中最重要的四种溶解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氧气、和氩气。
★其他重要的溶解气体: (惰性气体)氦、氖、氪、氙。
31
氧 21
氮 78
4.溶解的气体
CO2 0.03
空气
★海水和空气中
气体组分的比较
(紫:氮气,浅蓝:氧气, 深蓝:氩气,绿:二氧化碳)
海水
32
低氧层 ★氧气 在水中 的垂直 分布类 型
海洋化学
第四章
海洋化学的定义: 是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技术,研究海 洋中物质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学作用的一 门科学。 研究内容: 海水化学;海洋沉积物化学;活体 海洋生物化学;海洋界面物理化学及与 界面物相互作用的化学
2
海洋化学研究内容
一、海水的组成和特性 二、海水中的化学反应 三、海洋化学资源 四、海洋化学环境及保护
18
电子扫描照相
19 单细胞浮游动物的放射虫的硅质骨针
营养元素
炭和钙也是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许多浮游的动植物用这两种元素建造它们的 钙质骨骼,如浮游超微植物颗石藻,和浮游动物 有孔虫。 炭元素还用于生物的软体。
20
电子扫描照相 细胞个体大小 4 um
超微单细胞浮游藻类--颗石藻
21
电子扫描照相 细胞个体大小 4 um
几大化学作用(酸-碱、沉淀-溶解、氧化-还原、 生物地球化学、络合、液体-固体、海洋-大气等 界面作用)控制。
7
一、海水元素组成
人们预料,地球上所发现的92种自然 元素种类都能在海水中找到。到目前为 止,在海洋中发现的化学元素约为80余 种。 其中组成水的元素(氢和氧)含量最高, 其他为溶解的无机盐分。这些成分大致 划分为三类:主要成分、营养元素、微 量元素。
29
★营养元素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特点:1000米左 右向上为逐渐减少或亏空,1000米左右向下变化较 少。 原因:营养元素在海水透光带被那里的浮游动植 物充分利用,它们在这个深度海水中的含量很低 , 甚至是亏空了。 当生物死后在往海水深处下沉过程中, 细菌 分解了它们的软体组织,释放出了氮,磷。而硅质骨 骼在较深的水中逐渐被溶解还原。因此氮、磷、 硅的含量在较深的水中增大。
41
2.1 盐度的含义(1978年)
★绝对盐度:符号SA。海水中溶质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 单位形式“x10-3”。 ★实用盐度:符号S。海水中的实用盐度是,温度为15℃ 、一个标准大气压力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相同温度和压 力下,质量比为32.4365x10-3 的氯化钾溶液电导率的比 值K15来确定的。当电导比K15=1时,实用盐度值为35,单 位形式是“1”。 5 S‰=-0.08996+28.29729K151+12.80832K152i/2 S=∑aiK15 10.67869K 3+5.98624K 4-1.32311K 5
35
5. 海水化学组成的恒定性
根据海水组成的恒定性,通过分析海水中一种成分的含
量,根据其比值关系就可以算出其它成分的含量,从而可 以求出主要成分的总和。
恒定关系是指开阔大洋的条件,海水的成分在悠久的地
质年代中形成的,经过长期、充分的混合而相当均匀一致 ;蒸发可以使海水浓缩,降水可以使海水稀释,它们不能 改变海水成分间的相对比值。
机物质、有机物质以及气泡等。
海水是一种包括着无机物、有机物和多种化学
成分的复杂溶液。
6
1.2 海水组成的特点
海水中常量元素占总量的99%以上。
海水是电中型的,其中正负离子的浓度相等。
海水中主要元素组成之比值大体上恒定不变。
海水的pH值是8.2左右。
海水化学组成的主要由元素的全球循环、海洋中
超微单细胞浮游藻类--颗石藻
22
单细胞浮游动物有孔虫
23
单 细 胞 底 栖 动 物 有 孔 虫
15um 24
翼足类多细胞动物
25
翼足类多细胞动物 的壳体
26
磷
氮
硅
★营养元素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
27
海水中 氮和磷 的浓度 在近表 层低, 向下增 加,然 后趋于 稳定
氮
磷
28
磷
细菌在海水中的垂 直分布以及它们的 分解和还原作用
极地型:盐度在表面 (50-100米)最低,往 下迅速升高,至大约 300-500米以下,几乎 不再变化。
盐跃层(盐度急变层):盐度垂直分布中急剧变化的部位。
50
34.4
34. 6
太平洋 34.7
48
印度洋
34.8
34.8
49
大洋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可分成四种基本类型
亚热带型: 表层盐度最大, 中层盐度最低。 赤道—热带型: 次表层 (100-150米) 最大 中层(800-500米) 较小。上层最小 亚寒带型: 盐度表层最小, 向下渐增, 无明显的低盐或 高盐中间层
2、大洋表层盐度纬向分布与(E-P)纬向分布 曲线图非常一致。
纬向盐度平均值主要取决于平均年蒸发和 降水量之差 E-P。赤道地区盐度值较低是由 于大量降雨和当地风速减低,在高纬度海区 则因为降水量超过蒸发量,使盐度下降,而 在南北纬度30度地区则因为当地的高温度和 强风造成高蒸发速率而导致表面盐度增高。
低盐度值海域:降水量和径流量大大超过蒸发量 黑海的盐度值为15-23‰, 波罗的海的波的尼亚湾,盐度最低时只有3‰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