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_pdf
∑ (WⅠ + WⅡ + ∆T) i tan α i + ∑ (WⅡ + ∆T ) i tan α i
A B
B
C
(2.1-4)
式中: ∆Ti ——土条两侧边界上的剪力增量,可以根据土条两侧边界上法向力作用点位置的假定计算出来。其余符号同前。 ∆Ti 计算过程中也含有F,所以安全系数计算需要采用迭代法。 因为公式(2.1-4)右端 mαi 中含有F, 简化Bishop法和Janbu普遍条分法都是较精确的计算方法,简布普遍条分法还常用于非圆弧滑动面的稳定验算。 由于两种计算方法采用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取样试验的工作量比较大,设计中全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有一定困难, 可以在路堤的重点部位有选择性地应用。
详勘静力触探点间距控制
环境类别 公路等级 二级及二级以上 二级以下 复杂场地 二级及二级以上 二级以下 静力触探点间 距(m) 200~300 300~500 100~200 200~300 备 注
简单场地
按路堤高度与工程位置 采用 同 同 同 上 上 上
注:1、路堤设计高度大于极限填土高度或处于桥头路段采用低限值。 2、特殊条件下,尚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密,厚层软土处桥台后50m布设静探孔。 3、另选具有典型或软土有倾斜层位路段,设置横断面孔,勘探点不少于2个。
A B C
F=
∑ (W
A
B
Ⅰ
+ WⅡ) i sin α i + ∑ WⅡi sin α i
B
B C
(2.1-3)
式中:
′ m Ⅰαi = cos α i + tan φi sin α i / F
mⅡαi = cos α i + tan φ qi sin α i / F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程一、概述公路软土地基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进行合理的处治,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持久稳定。
本规程针对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规定,以确保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技术要求1、勘察和设计(1)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试验,确定软土地基的性质、状态和强度等参数。
(2)根据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强度要求,制定合理的处治方案,包括处理方式、处理深度、处理材料等。
(3)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处理方式(1)加固处理:采用加固材料(如混凝土、灰土、石灰土等)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2)桩基处理:采用桩基加固软土地基,改善其侧向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宏观一体化处理:将软土地基与上部路基一起考虑,设计为宏观一体化结构,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3、处理深度(1)加固处理深度应达到软土地基的稳定层,一般不应小于2m。
(2)桩基处理深度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3)宏观一体化处理深度应保证软土地基与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4、处理材料(1)加固处理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桩基处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3)宏观一体化处理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路基和软土地基材料。
三、施工规范1、施工组织和管理(1)施工前应详细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和标识,确保安全和环境保护。
(3)施工人员应按照要求取得相应证书,并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2、施工工艺和方法(1)加固处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方法,确保加固材料的完全填充和固化。
(2)桩基处理应确保桩的竖直度和间距符合要求,钢筋和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3)宏观一体化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统一施工,以确保软土地基与上部路基的整体稳定。
四、验收和评定(1)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工程性质作出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表3.1.1软土鉴别表
特 征 指 标 名 天 然 含 水 量(^) 天 然 孔 隙 比 十 宇 板 剪 切 强 度 化 !^) 称
指标值
^35与 液 限
彡 1.0
05
注 : 表 3.1.1中 十 字 板 剪 切 强 度 对 应 的 静 力 触 探 总 贯 人 阻 力 ( 八 ) 约 为 75011? 8。
定观测 8试验工程 8^ 1 一般规定 8 ^ 2试验工程地质勘察 8^ 3试验工程 设计 8^ 4试验工程观测 本规范用词 说明 附加说明
1总 则 1. 0^ 1为确定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软基处治措 施及施 工方法,保证路堤的稳定和正常使用,特制定本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软土地基上各级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1. 0^ 3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遵照国家投资少、效益高、 少占农田和安全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 1. 0^ 4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 件、材 料供应、投资环境、工期要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 就地取 材、分期修建、综合处治的原则进行充分论证,使得设计成果和 施工方案 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1. 0^ 5为做好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应认真收集沿线 的地形、 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合理地利用钻探、 触探、十字 板剪切等现场综合勘探测试方法,做好软土地基各层土样的 物理、力学、 水理性质的室内试验,并对上述各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 的技术指标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1. 0^ 6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应包括沉降设计计算、稳定验算 及其相 应的处治方法的设计;软土地基处治施工应包括对各种材料的要 求、各种 处治措施及其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和相应的施工机具。 1. 0^ 7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新工 艺,但必须制定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以保证 工程质 量。施工中必须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并制定技术安全措 施,确保 安全生产。 1. 0^ 8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与一、二级公路路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 行沉降 观测和稳定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 出必要调 整。 1. 0^ 9处于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在修建前应结 合工程 提前修筑试验路堤,以达到检验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 1. 0^ 10软土地基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还应 符合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 进行技术培 训和安全教
育
施工方案制 定:根据现 场调查结果 和设计要计:确定施 工组织、进 度计划、质 量控制等措
施
施工方法的选择
施工方法:根据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定期对维修保养记 录进行整理、分析 和总结,为后续维 修保养提供参考
稻壳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地基处理:采用 合适的地基处理 方法,提高地基 稳定性
路堤设计:考虑 路堤的稳定性和 抗滑移能力,进 行合理的设计
PART 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
施工前的准备
现场调查: 了解地质、 水文、环境
等条件
材料准备: 采购、运输、 储存施工所
需的材料
机械设备准 备:选择、 调试、维护 施工所需的
机械设备
测
监测内容和方法
监测内容:路堤沉降、位移、变形、应力等 监测方法:采用仪器监测、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等 监测频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 监测结果处理: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检测内容和方法
沉降观测:监测路堤沉降情况,判断路堤稳定性
水平位移观测:监测路堤水平位移情况,判断路堤变形情况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 确保材料、设 备、人员等准
备充分
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 图纸和施工规
范进行施工
施工质量检查: 定期对施工质 量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
《软土细则》宣贯-ZLJ
1.3 修订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标准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工程地质勘察、路
堤稳定与沉降计算、地基处理设计、路堤设计、地基处理施工、路堤施工与
观测、试验工程等,主要修订内容有: 1.完善了对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规定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将软土地基工程地
在软土地基上施加荷载,促使地基排水、固结、压密,以提高地基强 度,减少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产生工后沉降的处理方法。堆载预压分等载 预压、超载预压和欠载预压。预压荷载等于路堤的设计荷载,称为等载 预压;预压荷载超过路堤的设计荷载,称为超载预压;预压荷载小于路 堤的设计荷载,称为欠载预压。
三、术 语
3.4 现浇泡沫轻质土路堤 Embankment of Cast-in-situ Foamed lightweight soil
2.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 施工。(条文1.0.2 )
二、总则
2.3 基本原则(选线、勘察、设计、施工)
1 软土地区公路选线应充分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空间遥感技术等,大范围 调查软土空间分布,合理确定路线走向与主要控制点,以最短距离通过软土 地带。纵断面设计应以低路堤为原则,路堤填料宜采用轻质材料。路线通过 大范围厚层软土地带,完全治理成本过高时,可通过专题研究,按保证通行 能力的原则确定横断面宽度。(条文1.0.3 ) 2 软土地基的工程地质勘察,应调查搜集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 地震等资料,采用钻探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查明软土的工程性质,编 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条文1.0.5 ) 3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应结合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工 期、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条文 1.0.6 ) 4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在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方面 的有关规定。 (条文1.0.7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条文说明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条文说明目次编制说明1 总则2 术语、符号、代号2.1 术语2.2 符号3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3.1 一般说明3.2 初步勘察3.3 详细勘察4 路堤的稳定与沉降4.1 一般规定4.2 稳定计算4.3 沉降计算5 软土地基处治及路堤设计5.1 一般规定5.2 垫层与浅层处治5.3 轻质路堤5.4 反压护道5.5 加筋路堤5. 6 预压及超载预压5. 7 竖向排水体预压5. 8 粒料桩5.9 加固土桩5. 10 综合(组合)处治设计5. 11 路堤设计6 软土地基处治施工6. 1 一般规定6.2 垫层及浅层处治 6. 4 土工合成材料6. 5 袋装砂井6.6 塑料排水板6.7 砂桩6.8 碎石桩6.9 加固土桩7 路堤施工与观测7.1 一般规定7. 2 路堤填筑7.3 吹填砂路堤7.4 粉煤灰路堤7. 5 矿渣路堤7. 6 沉降与稳定观测8 试验工程8.1 一般规定8. 2 试验工程地质勘察 8. 3 试验工程设计8. 4 试验工程观测参考文献JTJ 017-96 条文说明编制说明根据交通部公路管理司(91)工技字290号关于下达编制《公路软土路基设计、施工暂行规定》(1993年底改名为《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肉相应的“规范”的条文说明编制完毕。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起步和迅速发展,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和施工遇到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沿海与内陆等地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积累了不少资料和经验。
本规范编制组在收集和总结我国京津塘、沪宁、杭甬、广佛、莘松等高速公路,以及其它沿海与内陆软土地区已建和正在修筑的高等级道路与试验工程的科研成果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国内外软基工程规范、标准等可借鉴的内容,首次为我国软土地区的公路勘察、设计与施工编制了本规范。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 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 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 以百分率表示。
编辑ppt
液限: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 限。
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 塑限。
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4)路基开挖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
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时,应及时按规定报批。边
坡上稳定的孤石应保留。
5)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
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
300mm厚的保护层。
6)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2)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 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 除应符合表2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4 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 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 经济的开挖方案。
编辑ppt
特殊路基处理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编辑ppt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内容:术语、测量、试验、一般 路基施工(填、挖)、特 殊路基施工、路基检测
编辑ppt
术语
编辑ppt
路床: 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 (0.30~0.80m)。 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 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 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 的填方部分。 路堑:
浅谈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
浅谈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而在公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软土路基只是其中之一。
由于济广等众多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穿过水塘、水库路段,该路段软土地基范围较大且极易变形。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那么整个路基就会随着交通量的增大而加速沉降,从而导致整个路基因失稳而遭到破坏,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的使用。
1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注意事项1.1注意对软土路基概况的了解公路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处理问题便是软土路基的施工与处理,由于软土路基具有本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公路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见淤泥土质,这种淤泥土质具有强度低,水量较多、压缩性高等特点,这就是所谓的软土,其中还包括泥炭质土,这类软土在结构组织上存在有夹层,夹层中的土质一般是沙砾,因而在施工处理中,所利用到的水会从这些砂质夹层中渗流出来,而且渗透的系数较大,可以通过对比垂直层与平行层的渗透系数进行准确的判断,如果在进行施工软土路基压实时,垂直渗透系数小于平行渗透系数,就证明软土的透水性差,土质机制之间的水分不被渗透出去,沙砾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不利于软土的压实,反之渗透系数越大,那么其渗透性就越好,利于软土路基的压实。
路基软土还有压缩性高的特点,软土机制结构与结构之间空隙较大,结构相联接需要进行强度的压实才能相互进行颗粒的粘实,而且具有不稳定性,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对软土进行挪动,搅拌,导致结构出现损坏,具有一定的挪变性,但是这种挪变性并不会影响到软土的强度,软土强度可以在一段时间很快恢复强性。
汽车在公路行驶的过程中,会对软土路基进行强度的碾压,特别是大型卡车,其碾压力度强,软土也会因为长时间承受不住这种碾压力,造成结构上的损坏,长时间积累下来,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就会不断下降,这便是软土路基的蠕变性,这种性质同样也是表现在软土的结构变形上。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项目日渐增多,且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要充分的了解地基情况,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以此来提升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
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的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
标签: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软土地基主要是因河流湖泊的长期冲刷而形成的沉积淤泥,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且压缩性能也比较大,而抗剪强度、承载能力方面较低,该类型的地基流塑性则较强。
软土地基则会使得建筑物的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这对建筑物的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由于软土地基的土质比较差,而内部中的结构存在着一些空隙,如果外部压力比较偏大的时候则会使得土层出现明显的下降。
一、我国的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现状分析(一)施工设备比较落后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我国现已使用了较多的施工机械设备,但是与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的速度来比,施工设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无法达到地基处理的需求,无法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
(二)缺乏有效的监管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公路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我国的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方面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由于大部分的监管部门严重缺乏责任心,在对待工作的态度方面还不够严谨,部分单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管措施,对监管工作并未进行有效的落实,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纠正,最终导致公路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未重视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針对工程中存在着的软土地基,相关管理人员应将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作为主要的依据,选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工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存在着盲目性,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未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没有对地区之间的差异给予高度重视,没有选取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最终导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软土路基施工
2B311020特殊路基施工技术 2B311021软土路基施工
3、浆喷桩施工规定 (1)浆液应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置,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长时间放置,超过2h的 浆液应废弃。 (2)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1m时,宜用慢速体升。 (3)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桩身进行复搅。
②对综合稳定材料,应先将石灰和土搅和后一起闷料。 ③对水泥稳定材料,应在摊铺水泥前闷料。 (9)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不少于5~10㎜。 (10)对石灰稳定材料,在拌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的粘土。宜先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拌和,闷放1—2天,再补足需用的石灰 进行第二次拌和。 (11)拌和过程结束时,应及时检测含水率,含水率宜略大于最佳值。含水率不足时,宜用喷管式洒水车 补充洒水。洒水车不应在正在拌和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掉头和停留。 (12)对二级以下公路的级配碎石,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稳定材料拌和设备时,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 4.摊铺机摊铺与碾压 (1)混合料摊铺应保证足够的厚度,碾压成型后每层摊铺厚度宜不小于160㎜,最大厚度宜不大于200㎜ (2)下承层是稳定细粒材料时,宜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式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3)应采用摊铺功率不低于120KW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材料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4)在施工期间,两台摊铺机的前后间距宜不大于10米。且两个施工段面纵向应有300-400㎜ (5)水泥稳定材料结构层施工时,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率的状态下碾压。气候炎热干燥时, 碾压时的含水率可比最佳含水率增加0.5-1.5个百分点。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2006年第35号关于发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公告现发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93)、《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同时废止.该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区管庄周家井,邮政编码:100024,联系电话:010—65761831),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主题词:公路规范发布公告前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297号文“关于下达2003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进行修订。
在广泛调研、专题论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公路路基施工经验,吸纳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应用成果,借鉴了国外相关标准、规范,体现了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修订后的《规范》共10章:1、总则;2、术语、符号;3、施工准备;4、一般路基施工;5、路基排水;6、特殊路基施工;7、冬、雨季路基施工;8、路基防护与支挡;9、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10、路基整修与交工验收。
修订重点突出了路基施工中应遵守的准则,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强调强制性施工工艺要求,过程质量控制。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和《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中施工方面的内容.2、取消了轻型压实标准,修订了压实度检测频率.特殊路基施工中,针对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提出了专项压实标准.3、对填筑层松铺厚度,不做统一规定,强调要与工艺条件相结合,根据试验路段确定.4、将原规范中“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5 填方路堤的施工”、“6 挖方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四章的内容合并为“4 一般路基施工".5、补充了EPS块体路堤施工、路基拓宽改建施工、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抗滑桩、安全环保等路基施工内容,扩大了涵盖面。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 02 2013)原文+标准体系结构
公路⼯程标准体系结构2013 年 01 月 21 日发布的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 TD31 02 2013),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 2013 年05月01日起施行。
属于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建设”板块“造价”模块。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由总体、通用、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公路运营六个板块构成,包含255个标准。
一、总体板块总体板块是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标准管理及标准编制的总体要求,明确公路工程标准的定位,是公路工程标准管理及编写应执行的规定和要求。
包含6个标准。
二、通用板块通用板块是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明确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营四个板块的共性功能、指标及相互关系, 共40个标准,包含基础模块(12个标准)、安全模块(15个标准)、绿色模块(6个标准)、智慧模块(7个标准)。
三、公路建设板块公路建设板块是实施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135个标准,项目管理模块(1个标准)、勘测模块(10个标准)、设计模块(78个标准)、通用图模块(3个标准)、试验模块(9个标准)、检测模块(4个标准)、施工模块(20个标准)、监理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9个标准)。
四、公路管理板块公路管理板块是公路管理和运政执法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个标准,站所模块(1个标准)、信息系统模块(2个标准)、执法模块(2个标准)。
五、公路养护板块公路养护板块是公路既有基础设施维护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7个标准,综合模块(16个标准)、检测评价模块(12个标准)、养护决策模块(1个标准)、养护设计模块(4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8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6个标准)。
六、公路运营板块公路运营板块是公路运营、出行服务和智能化所遵循的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共17个标准,运营监测模块(6个标准)、出行服务模块(3个标准)、收费服务模块(4个标准)、应急处置模块(2个标准)、车路协同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1个标准)。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 引言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常常遇到,由于其本身强度较低、可塑性大等特点,给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出发,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探讨相关的技术规范,以期在实践中指导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2. 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地基是指土体具有较大压缩性和可塑性的土层。
其特点主要包括:1.低强度: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易发生剪切破坏。
2.高可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固结指数高,压缩量大。
3.高含水量:软土地基通常含水量较高,导致土体的稳定性差。
4.高灌浆性:软土地基易发生流动变形。
5.可塑性大:软土地基的塑性指数大,易发生塑性变形。
3.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规范在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软土地基的勘察与试验在进行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勘察与试验,以获取软土地基的相关特性参数,包括:•地质勘察:对软土地基进行细致的地层观测和取样分析,了解地质和水文条件。
•土工试验:包括密实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压缩试验等,获取土体的力学参数。
3.2 软土地基路堤的高度设计软土地基路堤的高度设计应考虑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性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软土地基的支持力:需要满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避免发生沉陷和不可逆性变形。
•路堤变形控制: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控制软土地基路堤的变形幅度,确保路堤的平稳性。
3.3 软土地基路堤的加固与增强为了提高软土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通常需要采取一些加固与增强的措施,包括:•土体改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良软土地基,提高其固结性能和抗剪强度。
•加筋土工构造物:如使用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等构造物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增加路堤宽度:通过增加路堤的宽度,扩大软土地基的承载面积,降低软土地基的应力。
4. 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技术规范软土地基路堤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1. 引言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公路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以及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解释和说明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条文内容。
2. 定义和术语•公路:指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通行而建设的道路。
•软土地基:指土质较松软或含有较高水分的地基。
•路堤:指公路的隆起部分,用以提高公路的通行高度。
3. 设计要求3.1 软土地基的勘察与测试•根据路堤设计要求,应对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测试。
•对软土地基的压缩性、渗透性、抗剪强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2 路堤的填筑与加固•路堤填筑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填筑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针对软土地基,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预压、灰浆注浆、振冲等技术手段,提高路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3 路堤排水系统•设计路堤时,应考虑路堤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堤内部水分的顺利排除,防止软土地基的液化和路堤的沉陷。
•路堤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其设计应合理,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4. 施工要求4.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准备,包括土地平整、基坑开挖等工作。
4.2 路堤填筑与加固施工•路堤填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筑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填筑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
4.3 路堤排水系统施工•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质量,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验收和验收标准•完成路堤设计与施工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包括路堤填筑层的厚度和均匀性、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指标。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进行档案管理。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篇一: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程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WYJQ/WYJ004—01—2007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2007—12—1发布 2007—12—1实施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发布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主编部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机械化公司批准部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标准委员会实施日期:Q/WYJ004—01—20072007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程》的通知为保证施工质量,由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机械化公司主编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程》通过公司组织专家会审,现批准为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号为Q/WYJ004—01—2007,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中严格执行。
2007年12月1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二批企业技术标准编制的要求,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组织下,会同各二级公司、相关专家等共同完成编写工作。
在编写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通过了技术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反复修改后,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由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归口管理及具体解释工作。
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时反馈到技术中心,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机械化施工分公司主要起草人:沈霞目录1 2 3 4 5总则 ................................................ ................................................... ........................... 1 选用原则 ................................................ ...................................................................... 1 一般规定 ................................................ ................................................... ................... 1 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 .......................................... 2 工程验收 ................................................ ................................................... .. (11)篇二: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二批企业技术标准编制的要求,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组织下,会同各二级公司、相关专家等共同完成编写工作。
广东省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
广东省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of Soft Clay Ground of Guangdong Highway(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0年12月前言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对于工程质量和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显著。
广东省软土分布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点。
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广东省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广泛、深入、长期的科学试验,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
为了在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中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相关标准、规范,做到保证质量、保护环境、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本规定编写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讨论稿,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多次研讨、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规定。
本规定认真吸收了广东省和国内外近年来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科技成果,纳入了相关的新方法、新工法、新工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本规定,条文说明对条文进行了解释性或补充性说明,并附有若干工程实例。
为便于查阅,条文说明中条、款、项分别与条文一一对应。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寄发刘吉福(617067152@)、尹敬泽(Yinjz@),以供修订时考虑。
本规定编写单位、顾问、主要起草人:编写单位: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航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顾问:蔡国宏王盛源梁立农谭世霖主要起草人:吴玉刚刘吉福刘事莲尹敬泽黄腾刘增贤谭祥韶刘慧敏徐小庆薛威王强王啟铜罗旭东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公路软土地基勘察 (4)3.1 一般规定 (4)3.2 丘陵区、山区软土地基勘察 (5)3.3 特殊路段软土地基勘察 (6)4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 (8)4.1 一般规定 (8)4.2 换填法 (8)4.3 排水固结法 (9)4.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法 (16)4.5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法 (20)4.6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 (22)4.7 袖阀管注浆法 (29)4.8 动力固结法 (30)4.9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 (31)4.10 气泡混合轻质土法 (33)5 特殊路段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36)5.1 一般规定 (36)5.2 拓宽工程 (36)5.3 桥头路段 (38)5.4 涵洞(通道)路段 (39)5.5 滑塌路段 (40)5.6 开裂路段 (42)5.7 工后沉降偏大路段 (43)5.8 泥炭土地基路段 (44)6 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46)6.1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 (46)6.2 软土地基路堤施工 (46)7 软土路基监控 (49)7.1 一般规定 (49)7.2 监控设计 (49)7.3 监控实施 (50)8 试验工程 (52)8.1 一般规定 (52)8.2 试验工程设计 (52)8.3 试验工程实施 (53)附录A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55)本规定用词说明 (60)条文说明 (61)1 总则1.0.1 为提高广东省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5-07T04:15:58.238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1月2期作者:马坤[导读] 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若未能妥善处理相关问题,马坤中煤新疆天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疆图木舒克市,843900摘要: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若未能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会影响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继而出现不均匀性沉降或是开裂的问题,严重影响公路工程运行质量。
为此公路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重点把握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以及施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选择相对适宜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最大程度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此,该文分析合理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策略,有效解决公路工程中出现的软土地基沉降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沉降引言软土路基作为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路基病害形式,其加固作业与沉降控制关系到公路行车的安全与稳定,是人们在建设公路工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软土地基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阻碍。
软基含水量高、渗透性低、压缩性高,固结变形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在荷载作用下,会出现路基沉降大、稳定性抗滑性不足等问题,给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软土地基的研究与处理。
1软土地基具体特点1.1含水量高众所周知,软地基这个地理形态在我国山区道路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与我国以往的传统土质地基的含水率比例不同,在软地基中的土壤含水率非常高。
但软地基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土壤渗透能力,主要因其中的水分能够到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通常情况下,当软弱土层含水率达到一定比例时,土的流动性会提高,所以,在这时就必须加强对地基的加固,但路面施工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所以,在实施对软土地基管理时首先需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从根源上维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 为确定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软基处治措施及施工方法,保证路堤的稳定和正常使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软土地基上各级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1.0.3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遵照国家投资少、效益高、少占农田和安全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
1.0.4 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投资环境、工期要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分期修建、综合处置的原则进行充分论证,使得设计成果和施工方案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1.0.5 为做好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应认真收集沿线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合理地利用钻探、触探、十字板剪切等现场综合勘探测试方法,做好软土地基各层土样的物理、力学、水理性质的室内试验,并对上述各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技术指标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1.0.6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应包括沉降设计计算、稳定验算及其相应的处治方法的设计;软土地基处治施工应包括对各种材料的要求、各种处治措施及其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和相应的施工机具。
1.0.7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但必须制定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中必须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并制定技术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1.0.8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与一、二级公路路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豫压期等作出必要调整.1.0.9 处于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在修建前应结合工程提前修筑试验路堤,以达到检验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1.0.10 软土地基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规范的规术语、符号、代号2.1.1 软土:宾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颗粒土。
2.1.2泥炭:洗水植物遗体在却氧气条件下经缓慢分解而形成的泥沼覆盖层。
多为内陆湖沼沉积,有机质含量大于50%且有机质大部分未完全分解,呈纤维壮,孔隙比一般大于5。
2.1.3 腐殖质土:有机质含量大与50%且有机质大部分完全分解,有臭味,呈黑泥状的细粒土。
2.1.4有机质土: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的环境中沉积的含有机质的细粒土。
其中淤泥为有机质含量在5%~50%之间,孔隙比大于1.5的细粒土。
2.1.5砂垫成:设置与路堤填料与软土地基之间的一层沙砾材料,可使填土荷载均匀的作用与软土地基并使地基中孔隙水排出起到增加地表强度,加快软土地基固结的作用。
2.1.6 轻质路堤:为减轻路堤自重,减少沉降及增大稳定安全系数,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碳灰等修筑的路堤。
2.1.7 加筋路堤:采用变形小、老化慢、强度高的土工格栅、土工编制物等做“加筋”材料而修建的路堤。
2.1.8 预压: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构筑物建成后的沉降,提高地基固结度,预先在拟建构筑物的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静荷载,是地基土压密。
2.1.9 竖向排水体:为缩短地基孔隙水的排出距离,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过程,对于软土地基采用垂直设置袋装沙井、塑料排水带及其它排水土工合成材料形成的排水柱体。
2.1.10 粒料桩: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在需进行地基处理的范围内,由碎石、沙砾、矿渣、砂等松散粒料做桩料,采用专用机械设置成较大直径的桩体。
2.1.11 加固土桩:用带有回转、翻送、喷粉与搅拌的机械,将软土地基局部范围的某一深度、某一直径内的软土用固化材料予以改良、加固形成加固土桩体。
2.2 符号、代号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单位泥炭P t腐殖质土H a 有机质土O粘土C粉土M天然含水量W%天然密度ρg/cm3 土粒相对密度G a土粒直径d mm 液限W L%塑限W P%塑限指数I P%自重应力P O KP a 前期固结压力P c KP a 压缩系数a0.1~0.2 MP a-1 压缩摸量E a MP a 固结系数(竖向)C v cm2/s 固结系数(水平向)C H cm2/s 渗透系数K cm/s无侧限抗压强度q u kPa 土的酸碱度pH 直接快剪内聚力φq( º) 固结快剪内聚力 C g kPa 固结快剪内摩擦角φg ( º)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内聚力 C uu kPa 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φuu ( º)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内聚力(测孔压) C eu kPa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测孔压) eu ( º)三轴有效剪内聚力C′kPa三轴有效剪摩擦角φ′( º)比贯入阻力p u kPa 侧壁摩擦阻力 f s kPa静探锥尖阻力q c kPa十字板强度S u kPa土的灵敏度S t稳定安全系数 F抗剪强度τkPa地基强度增长系数m 1瞬时沉降S d cm地基弹性模量 E MPa主固结沉降S c cm回弹指数 C s压缩指数 C c次固结沉降S s cm次固结系数 C B沉降系数m平均固结度U。
%垂直向固结度U v%水平向固结度U r%排水体有效排水直径d e cm地基总平均排水直径U t%时间因子T r粒料桩与土的置换率η%桩的直径 D cm总沉降量S cm3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探3.1 一般规定3.1.1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探时,对分布在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软弱地基没采用多种勘探手段,对其在路堤及其他静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形及其稳定性作出评价。
3.1.2 软土地基工程勘探应按表3。
1。
1的特性指标综合地鉴别软土,并应查明软土及与之相间存在的一般土层的成因,类别,分布范围,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必需的水理,化学性质的指标;特别是对修建道路以后的软土地基的发展趋势,危害程度以及道路的工程性质作出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表3。
1。
1 软土鉴别表注:表3。
1。
1中十字板剪切强度(Sa)35 Pa所对应的静力触探总贯入阻力(Pa)均为750kPa.3.1.3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满足路线布设,方案比选,处恰设计等技术工作的需要,采取合理的钻探工艺。
应采用薄壁原状取土器等先进的取样技术与必要的原位测试,做到勘探范围与深度合理,测试和取样部位准确,避免式样结构与含水量改变,软土地基界限,试验数据,原位测试指标应真实,并为地质描述与工程地质提供完整的,全面的技术资料,以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3.1.4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随设计阶段的不同划分为初勘与详勘两阶段,各阶段按准备工作、调查测绘、勘探、试验与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其内容与要求应遵照《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J064-86)的规定。
3.2 初步勘察3.2.1 调查初步勘察中对软土地基应着重调查以下内容:3.2.1.1 软土地基分布路段的地形、地貌及第四纪地层沉积的关系。
3.2.1.2 软土地基中各层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基底性质与结构特点。
3.2.1.3 软土地基中各软弱层及其相间存在的土类的含水情况、土质颗粒组成、稠度、结构状况以及排水砂层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
3.2.1.4 地下水位置、类型、活动情况、补给与排水条件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
3.2.1.5 按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出路段范围,并确定出沿线六度以上的各级别基本烈度的分界位置。
3.2.1.6 在软土地基上已建成的建筑物的附加应力作用下,对地基强度与变形的影响程度,以及地基处治手段和技术措施。
3.2.1.7 初勘阶段所进行的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为1:10000,其范围视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设计需要而定。
3.2.2 勘察3.2.2.1 软土地基勘探应采用挖探、钎探、触探与钻探和其他如十字板剪切、孔隙水压力、压缩模量等原位测试法(条件适宜时辅以物探的方法),并宜采取综合勘探手段,使勘探资料得以互相印证与补充。
3.2.2.2 钻孔为鉴别和划分地层,并沿孔深取样以测定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及进行原位测试,钻孔间距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并符合表3.2.2—1规定。
表3.2.2—1 初勘阶段探点控制间距注:设计填土高度大于极限高度的路段或桥头路段采用低限。
勘探孔(点)的位置应由设计单位在1:2000路线平面图上标注,或在现场布设。
孔点位置需用坐标控制,允许移动\范围:对路基孔沿中线前后不超过30米,垂直中线左右不超过15米;构造物孔沿中线前后不超过10米,垂直中线左右不超过5米。
孔口标高不超过20厘米。
3.2.3.2 静力触探应充分采用静力触探测定软土层在天然结构状态下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划分地质层次。
静力触探孔可作为参数孔和技术孔来使用。
作为参数孔应设置于钻探孔点附近5米以内;作为技术孔点应设置于钻孔之间和路线横断面线上。
触探孔间距以能配合钻孔分清纵向与横向地质断面及地层分界范围为宜,纵向间距控制距离除应符合表3.2.2-2规定外,简单场地每公里还必须增设一个参数点,复杂场地每公里表3.2.2-2 初勘阶段静力触探控制间距增设两个参数点;静探孔点位置及标高的规定,同钻孔有关技术要求。
3.2.2.4 十字板剪切测试为测定软土层在不排水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十字板切,应在每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质路段沿深度方向对地基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的软土层测定,每一深度测一组(两个)以上剪切指标。
3.2.2.5 勘探深度的确定勘探孔点的深度应满足初步设计对计算沉降与稳定性的需要,其深度主要根据软土分布厚度及陆地填筑高度而定:(1)对均质厚层软土,钻孔深度应达到预估的地基附加应力与地土自重应力比为0.10~0.15时所对应的深度(饱和层用浮容重);当难以预估附加应力的大小,或处于桥头较高路堤位置时,控制性钻孔深度宜为40m左右。
(2)当软土地基为不均匀地质层次时,可以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Z作为钻孔深度。
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Z可按下式计算:n△S n'<0.025∑△S ii=1式中:△S n'─深度Z处向上去计算层为1m的压缩量,cm;△S i─深度Z范围内第i层土计算压缩量,cm。
如已确定的计算深度下面仍有较软的土层,则应继续向下计算,直至非软土层,用计算深度来控制勘探深度。
对于静力触探孔深度,应达到软土分布的底层。
对于十字板剪切,只在软弱层(淤泥、淤泥质土、泥炭)中进行。
3.2.2.6 钻探取样对各控制性钻孔,必须按规定深度在软土层中准确的取好原状土样。
对尚未能准确掌握软土层分布位置及厚度时,取样间距规定如下:在地面下10m以内,每1.0m~1.5m取样一次(组);10m以下每1.5m~2.0m取样一次(组)。
对于一般性钻孔,除按控制性钻孔规定深度分层取鉴别样外,还应在相应地层为相邻的控制性钻孔没有取全(取好)原状土样的补取原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