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婚姻与爱情

合集下载

季羡林的感情世界:死生契阔 情深难了 转载

季羡林的感情世界:死生契阔 情深难了 转载

季羡林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却很少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外露,只有在他的散文中,真情才会通过文字倾泻出来,感染每一个人。

极重感情,决不忘恩,这8个字是季羡林给自己的评价,也是他一生的感情轨迹。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离开母亲,是永久的悔?赋得永久的悔》是季羡林在望九之年写下的一篇文章,他的永久的悔,就是儿时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羡林6岁以前,同母亲朝夕相处,相依为命,母亲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在他心里占据了重要位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6岁时,季羡林离开家乡,到济南投奔叔父,入私塾读书,从此以后,就离开了母亲,后来有两次短暂的会面,但都是由于回家奔丧,留的时间也都很短暂。

那时,想着母亲多少日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他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季羡林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回到老家时,母亲已经躺在棺材里,连遗容都没能见上。

此后数十年,季羡林一想到母亲就会泪流不止。

祖国,是他的另一个母亲。

无论是在留德期间,还是回到祖国在北大工作时,他都怀着对祖国如同母亲般情感,践行着爱国这一诺言。

他曾经说过: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每一粒灰也是爱国的。

在德国留学的日子里,他几乎时刻牵挂着两个母亲,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

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

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以后也没有断过。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

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

最怀念曾经温馨的家年过九旬,季羡林经历了身边亲人一个个地离去——夫人、女儿、女婿都在十几年前相继去世,与唯一的儿子也是关系疏离,直到季羡林生命的最后半年,父子二人才重归于好。

季羡林先生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季羡林先生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季羡林先生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

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挂钟,指向了深夜两点。

这个夜晚,仿佛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都没有任何不同。

他慵懒地窝在沙发里,面容消瘦而疲惫。

而穿着玫瑰红的棉布长裙,金黄的长发随意挽在脑后的她,端坐在矮矮的长凳上,修长的腰肢使劲地挺直着。

长达2万字的论文,只剩下最后一页了,她的眼神因此变得澄澈而欢快,时而俏皮地投向身旁的他,忍俊不禁地听他读出那些被涂改得快看不清字母的词儿,时而又眉毛微蹙盯着稿纸在打字机上明快地敲打……时隔多年之后,季羡林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她叫伊姆加德,当时23岁,是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校友田德望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

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

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迈耶家。

就在晚餐桌上,季羡林第一次看见了伊姆加德,她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丽姑娘,俏皮中透出点羞怯。

从那以后,季羡林每隔两个星期去一次迈耶家,每一次都是伊姆加德为他开门。

但是整整两年多时间,他们之间除了简单问好寒暄外,再无更多的交流。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

一天傍晚,当季羡林正在书房里修改论文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伊姆加德小姐第一次造访他,这让季羡林感到局促不安,赶紧慌忙地收拾凌乱的书桌。

“羡林•季先生,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

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寄语: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今天分享给读者的是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希望大家喜欢。

季羡林的故事一、爱国好学,堪称师表。

季羡林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

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

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

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

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羡林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

他为归国3年里写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50年代前5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

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

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

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季羡林的一生是怎样

季羡林的一生是怎样

季羡林的一生是怎样季羡林是中国语言及文学方面的行家,季羡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文学研究上。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季羡林的一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季羡林的一生简介季羡林生于1911年,卒于2009年。

季羡林从小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没有很好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全凭母亲一人,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因此季羡林在启蒙教育阶段几乎就只能学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在季羡林刚成年后便被家里要求娶了一位知识水平低的传统妇女,尽管交流有障碍,但他们也十分和谐的度过了彼此的一生。

在六岁的时候被叔叔接到济南读小学,初高中,虽然当时季羡林成绩一般,但他在文学及语言方面的天赋已经显露出来,在高考中成功考取清华大学,专修小语种德语,在这期间季羡林对语言学十分感兴趣,他十分用功的学习换来的是知识的硕果,在此时期季羡林已经有机会发表各种论文,之后去了德国读研究生博士,在顺利完成学业后,季羡林回到北京大学教书,职位是节节攀升,因为能力高,从主任升到了副校长的职位,最后进入科学院。

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着政协委员一职。

因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季羡林还学习了梵文等因此对佛学及历史也有着一番造诣。

所以季羡林有能力担任中国语言学会长一职位。

季羡林婚姻怎么样季羡林从小生活在叔叔家,然后再十八岁的时候就和彭德华结婚了。

季羡林婚姻是典型的旧式婚姻,父母之命,但是彭德华只有小学文化,其实说起来和季羡林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在生下儿子之后,季羡林觉得自己的婚姻太过窒息于是离开。

之后的十年时间季羡林都在德国留学,还结识了一位德国的女人。

这个德国女人和季羡林非常的默契,并且还帮助季羡林打印论文,他们走过了哥廷根的每一个角落,季羡林虽然对自己的婚姻有些失望,对这位德国小姐也有些喜欢,但是季羡林身上的责任感让他停止了这份感情,并且回到了中国老家。

季羡林婚姻中,其实双方都是不幸福的,就连他的儿子季承也认为彭德华是孤独的过了一生,她没有享受到来自丈夫的关爱,在季羡林出国那么长的时间内,彭德华在老家照顾长辈,抚养孩子,为这个家付出了一生,但是她和季羡林婚姻却是冰冷孤寂的。

关于季羡林的八个故事

关于季羡林的八个故事

季羡林的八个故事关于季羡林的八个故事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样人物肯定有故事的,小编为大家整理几个关于季羡林的故事,欢迎浏览。

季羡林的故事1、一字不改的真性情“妈的,这些混蛋教授,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看了这几句话,大家会想,这又是哪个不成器的顽皮学生被考试所逼发出的愤怒呼声吧。

错了,事实上,这段话来自己故国学大师季羡林。

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日记中的一部分。

2003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决定把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的日记出版,当时,针对这段话,编辑曾向季羡林提出“做适当删减”,季羡蕴林坚决不同意,他的意见是:一字不改。

“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

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

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就因为这样,我们大家才有幸目睹了季羡林在清华园学习时的“原生态”的青春记录。

点评:只要是大学毕业的人,在漫长的十几年求学生涯中,谁又没有过对某一学科老师或者学校类似的抱怨和苦脑呢,我们只能说这是“人之常情”。

在季羡林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后,他也丝毫没有脱离“人味”,去刻意把自己的青春粉饰得多么高大脱俗,多么完美无瑕,而是毫不遮掩地把自己的“低级”本色主动暴露在众人面前,可谓真性情也。

不得不说,季羡林在学术上的造诣,必定和他做人的境界大有关系。

也许季羡林的学问我们难以企及,可是季羡林的“真性情”是否会让我们愧对自己呢?季羡林的故事2、用最便宜饭菜充饥这一年,德国的冬天格外的冷。

柏林一所大学食堂的厨师们却发现最近出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绝大多数学生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迫不及待地赶到食堂的窗口打饭,以免来晚了吃不到热菜热饭,可是有一个瘦弱的中国男孩却总是最后一个到食堂,然后买最便宜的饭菜,独自坐读、一边咀嚼。

季羡林异国之恋的故事

季羡林异国之恋的故事

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

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挂钟,指向了深夜两点。

这个夜晚,仿佛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都没有任何不同。

他慵懒地窝在沙发里,面容消瘦而疲惫。

而穿着玫瑰红的棉布长裙,金黄的长发随意挽在脑后的她,端坐在矮矮的长凳上,修长的腰肢使劲地挺直着。

长达2万字的论文,只剩下最后一页了,她的眼神因此变得澄澈而欢快,时而俏皮地投向身旁的他,忍俊不禁地听他读出那些被涂改得快看不清字母的词儿,时而又眉毛微蹙盯着稿纸在打字机上明快地敲打……时隔多年之后,季羡林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她叫伊姆加德,当时23岁,是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校友田德望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

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

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迈耶家。

就在晚餐桌上,季羡林第一次看见了伊姆加德,她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丽姑娘,俏皮中透出点羞怯。

从那以后,季羡林每隔两个星期去一次迈耶家,每一次都是伊姆加德为他开门。

但是整整两年多时间,他们之间除了简单问好寒暄外,再无更多的交流。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

一天傍晚,当季羡林正在书房里修改论文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伊姆加德小姐第一次造访他,这让季羡林感到局促不安,赶紧慌忙地收拾凌乱的书桌。

“羡林·季先生,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

关于爱情和人生,季羡林说过这8句深刻的话

关于爱情和人生,季羡林说过这8句深刻的话

关于爱情和人生,季羡林说过这8句深刻的话论人生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论爱情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

这是“人间正道”。

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论朋友人类是社会动物。

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

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

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论心态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论勤奋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

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论恐惧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不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孱头。

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论做人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论孤独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朋友同事,所有的人,他们在时,都是恩赐,是上苍给你的礼物,所以要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离开,也别太伤感。

你要明白,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

季羡林:爱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的爱情不容有一个第三者

季羡林:爱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的爱情不容有一个第三者

季羡林:爱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的爱情不容有一个第三者我正读法国大散文家蒙田的随笔《论友谊》这一篇,里面谈到了爱情。

我干脆抄上几段,加以引申发挥,借他人的杯,装自己的酒,以了此一段公案。

以后倘有更高更深刻的领悟,还会再写的。

蒙田说:我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友谊的位置上。

“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

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

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

”总之,在蒙田眼中,爱情比不上友谊,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个人觉得,蒙田的话虽然说得太激烈、太偏颇、太极端,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有合理的实事求是的一方面。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世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笼统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

蒙田显然属于现实主义,他没有把爱情神秘化、理想化。

如果他是一个诗人的话,他也绝不会像一大群理想主义的诗人那样,写出些卿卿我我、鸳鸯蝴蝶,有时候甚至拿肉麻当有趣的诗篇,令普天下的才子佳人们击节赞赏。

他干净利落地直言不讳,把爱情说成是“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

对某一些高人雅士来说,这实在有点大煞风景,仿佛在佛头上着粪一样。

像这样的情况,在日本恐怕也是极少极少的,在别的国家,则未闻之也。

当然,在别的国家也并不缺少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戏剧、小说,以及民间传说。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世所周知的。

谁能怀疑这种爱情的纯真呢?专就中国来说,民间类似梁祝爱情的传说,还能够举出不少来。

至于“誓死不嫁”和“誓死不娶”的真实的故事,则所在多有。

这样一来,爱情似乎真同蒙田的说法完全相违,纯真圣洁得不得了啦。

我在这里想分析一个有名的爱情的案例。

大师季羡林:结发自当白首相携

大师季羡林:结发自当白首相携

大师季羡林:结发自当白首相携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1年第3期关心龙贝尔为家庭放弃一生挚爱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6岁时,他离开父母到济南投奔叔叔,并入私塾读书。

在这里,季羡林结识了学姐雨荷。

正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年纪,每当别人问起年少的季羡林长大后娶妻何为时,季羡林总会告之:至爱当荷姐!然而,到了成家的时候,季羡林娶进门的妻子却不是雨荷,而是叔叔家的一个邻居、名门之后彭德华——一个贤良淑德的传统中国女性。

无奈的季羡林曾经痛苦万分,但是父叔之命、媒妁之言,在这一点上,季羡林是没有决定权的,他只能接受现实,接受一个陌生的女人成为自己的妻子,并按照长辈的意愿,与之生育了一女一子。

从此,“荷姐”在季羡林的心中渐渐远去,偶尔见上一面,也是别离匆匆。

季羡林知道,自己是有家室之人,对其他女人当“非礼勿视”。

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专修西洋文学系。

5年后,清华大学招收赴德研究生,季羡林被录取,随即来到德国。

此去数年。

在家人的期盼中,季羡林离家10年后才有了第一次休假。

当他拎着行李走进家门时,彭德华望着十年未见的丈夫,眼里顿时涌上泪花。

她推着身边的女儿和儿子说:“快!快叫爸爸呀!”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呆呆地偎在母亲身边,望着眼前这个身穿灰色军用雨衣,头发梳理得整齐光滑的父亲,“爸爸”两个字却始终没叫出口,眼里反而涌上委屈的泪水——父亲在他的记忆里实在太陌生了。

当年季羡林赴德留学时,季承还只是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

漫漫十年,他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这突然出现的父亲,让他怎么也张不开口。

看到儿子对自己如此陌生,季羡林苦笑了一下。

没有人知道,回到久别的家中,季羡林心中漾起的却是阵阵心痛。

原来,十年前,季羡林刚到德国留学时,学校规定所写的博士论文必须用打字机誊清才能上交,而清贫的季羡林既不会打字,也没钱买打印机。

好在与他同住一条街的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会打字,并且愿意帮助季羡林把他的稿子打出来。

季羡林的爱情故事

季羡林的爱情故事

季羡林的爱情故事季羡林在中国的原配夫人是彭德华,一位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女性。

但是在季羡林眼里,她是一位善良的人,一生没有和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孝下慈,对季羡林也是贤内助,不让季羡林花心思。

但是季羡林在留学德国的时候还是与一位德国姑娘相爱了,但是季羡林还是理智的选择了回国、回归家庭,与德国恋人再无联系。

季羡林在《留德十年》的书中第一次将自己的这段异国之恋告诉众人,这是一个不能相守的故事,后来中国香港的女导演找到季羡林的德国恋人的时候,发现这位德国女子一生没有结婚,等了季羡林60年,于是变得更加的动人,让人感叹。

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留学,当时第一次见到伊姆加德是在受到校友田德旺的邀请,去房东家共进晚餐。

在1937年的时候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伊姆加德主动提出要帮忙打印论文,而提出的报酬就是让季羡林陪她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渐渐地两人产生了感情,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并肩走过了许多地方,那段时光是季羡林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时光,也是他晚年中常常回忆的时光。

但是季羡林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妻儿的人,所以在反复的挣扎中季羡林决定放弃这段不会幸福的感情,让年轻的伊姆加德找到一个更适合她的人,所以季羡林最后回国不再与伊姆加德联系,但是他一直想念着伊姆加德。

季羡林是当代一位文学大师,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永远不会磨灭掉,凭借这些成就,季羡林被誉为学界泰斗,这个称号一点都不为过,季羡林有这个资格得到这个称号,因为季羡林对文学方面的研究让语言文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像精通多种语言的季羡林,对各国的一些经典文化都进行深究。

还有对佛学的研究。

这些成就都是季羡林对社会的贡献。

季羡林的称号有三个,除了学界泰斗,季羡林被誉为国学大师,国学大师也很好理解,这个称号象征着季羡林在文学领域的巨大成就。

季羡林不仅精通多门语言,还十分擅长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创作,因为他的散文写的好还选为义务教育阶语文课本所学的文章,那么季老的文章不仅很有教育意义,而且还是那种通俗易懂的,这都归结于季羡林对文学的深度了解,所以季羡林被誉为国学大师一点都不为过。

季羡林:此生挚爱彭德华

季羡林:此生挚爱彭德华

季羡林:此生挚爱彭德华作者:杨兴文来源:《人民周刊》2019年第07期“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

”在评价同甘共苦65年的妻子彭德华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异常中肯地称赞,“她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恳,从来没有说过半句闲话……”与好姑娘缔结姻缘季羡林是山东省清平县人,父亲季嗣廉,母亲赵氏,都是普通劳动者,家庭比较困难。

兄弟11人,由于经济拮据,只得送5个给别人,最终下落不明,剩余的6个孩子,5个是姑娘,季羡林是唯一的男孩。

家庭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只能寄托在季羡林的身上,在叔叔季嗣诚的安排下,他18岁便与22岁的彭德华结婚,开始传宗接代的重任。

彭德华很早就辍学,只有小学文化。

季羡林喜欢看小说,内心充满浪漫的情怀,听说要结婚他忐忑不安,顾虑彭德华文化较低,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语言。

与此同时,季羡林的心中非常清楚,他从小离开父母,长期在叔叔家生活,结婚是长辈的命令,自己无力反对他们包办婚姻,只得默默无言地接受安排。

新婚之夜,季羡林看着彭德华问:“你喜欢看小说吗?”彭德华的回答,让季羡林感到失望:“我从来没有看过小说,不知道喜不喜欢。

”“你怎么不看小说?”听到季羡林的追问,彭德华不好意思地解释:“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要干活,没有时间看书,其次是我学会的字,已经还给老师了。

”听了彭德华的讲述,季羡林幽默地感慨:“把字还给老师好,已经没有负担了,你可以在家中专心致志地做事。

”季羡林在高中开始学习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

结婚以后季羡林继续读书,19岁那年凭借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在西洋文学系学习,专修方向是德文。

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季羡林接受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邀请,回到母校担任国文教员。

他去深造她照顾家里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季羡林立即去报名应考,顺利被录取。

当时,家中已经捉襟见肘,女儿季婉如、儿子季延宗年幼,导致他犹豫不决。

经过认真思考,最终他决定出国留学,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主修印度学,另外还学习多种文字,并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季羡林的简介

季羡林的简介

季羡林的简介篇一:季羡林的生平经历及作品季羡林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他说过“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生日大家都以为季羡林的生日是8月6日,其实是8月2日,由于一次偶然的笔误,改成了六日,让我少活四天——算是我的生日,不过,这么多年来,他对自己生辰的讹误,听之任之,将错就错,不置一词,也颇耐人寻味。

大学时代专科1930年,19岁的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

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2]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季羡林的包办婚姻,哪怕不爱原配也是唯一的妻子:婚姻是责任

季羡林的包办婚姻,哪怕不爱原配也是唯一的妻子:婚姻是责任

季羡林的包办婚姻,哪怕不爱原配也是唯一的妻子:婚姻是责任在我们眼中,季羡林是著名学者,是国学大师,但是摒却他的学术成就,他在生活方面的故事也值得我们说道说道。

季羡林和其他的民国大师不一样,他小时候不但普通,在学习方面还有一些不开窍。

他读书时成绩一直都是中上的水平,在班级里也是默默无闻的状态。

他自己回忆自己当时还上课偷偷看小说,并不怎么专心听课。

1929年,还在上学18岁的他,就不得不被父母强迫着成家立业,性格温吞的他顺从了,就这样,没什么恋爱经验的他成家了。

他的妻子名叫彭德华,比他大四岁,是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大家闺秀。

但季羡林接受过先进教育,他并没有办法同自己这位妻子找到什么共同语言。

他们是被父母捆绑在一起的。

季羡林和妻子并没有什么交谈的共同点,但是生活上也算相敬如宾,他们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季羡林也从未因为妻子与自己不对盘而做出背弃婚姻的行为。

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出轨行为,但是他却犯过一个精神上的错误。

在他的著作《留德十年》中,他就曾经剖析过自己的一段海外艳遇。

1935年,季羡林来到德留学,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便草草的租了一家房子。

房东家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名叫伊姆加德,当时正是20出头的年纪。

两个人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交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生性活泼的德国女孩对这个中国少年产生了好奇之心。

在季羡林即将毕业的时候,他遭遇了一项难题,他的博士论文需要打印上交,可是作为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学生,他并没有钱买打字机。

此时正巧伊姆加德来这里探望季羡林,她在知道了季羡林的苦恼之后,便找了一个借口,自己买了一台打字机送上门去。

但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季羡林并不会使用这台打字机,伊姆加德自然是慷慨相助。

就这样,季羡林在伊姆加德帮助下完成了自己数百万字的论文集。

在一日又一日的相处之中,两个人都对彼此动了情,如此一来,季羡林就陷入了矛盾与痛苦之中。

他陷在恋爱中无法自拔,可是他内心明白,自己毕竟是有妻儿的人,虽然这场婚姻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但是事实已经铸成,自己如果随意的抛弃家庭,那么必将会迎来道德的谴责。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季羡林先生硕学鸿儒、福禄寿俱全。

在公众眼中他身怀绝学,平易近人,慷慨大方,仁爱慈祥。

国人赞誉他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然而,在家人的眼中,他的形象却截然相反。

据他的儿子季承披露,季羡林在妻儿心中,可以说是自私、吝啬且冷漠,与公众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季老先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事业上是成功的,但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上是个失败者,在他的儿子季承写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披露了家庭生活的无数细节,让普通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季羡林。

季羡林的女儿纪婉茹曾经深有感触的说:“教授真‘独’”。

这个“独”意味着,父亲的吝啬小气,只顾自个儿的人。

他这样一个受公众尊敬的人,与自己子女的关系却极为僵化,他们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隔阂,家庭亲子关系如此之差,外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缘由,但从季羡林一生的经历,似乎可以了解一二。

“寄人篱下”的少年期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镇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据他在《清华园日记》中说他家在村里非常穷,年满6岁时,境况较好的叔父接他到济南念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叔父的培养当然是为了他将来能光大门楣。

可那时的人们,谁曾考虑一个学龄儿童的心理,背井离乡、离开父母的极度不适,即使叔父一家对他好,也不能弥补他与自己亲最亲近的家人的那种感情,他始终觉得“寄人篱下”。

而农村的那个家,无论如何的破败,始终是他一生最怀念的地方,却也是他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

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他的一生没有辜负叔父的期望,但是却背负了对原生家庭深沉的怀念与悔恨。

这些或许影响了他此后的一生,自己成家之后,也不懂得怎样与妻儿相处。

苦楚的婚姻1929年,刚年满18的季羡林,作为季家唯一的男孩,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奉了叔父之命,娶了邻家的三姑娘彭德华成婚。

这桩婚姻是年轻的季羡林极不满意的,季彭两家多年为邻居,他当时有中意人,是彭家的“荷姐”,也就是他妻子彭德华的妹妹,彭德华在家中排行老三。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2)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2)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2)季羡林的家庭成员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

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

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

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

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

季老的婚姻可谓中国封建婚姻包办的悲剧,但是他后来的独居也使得他内心平静安心的专研在他的学术研究中,正如梅兰芳的寂寞成就了他一样。

同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

季羡林这一走就是11年,这11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季羡林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

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1933年季羡林有了女儿,取名季婉如,后毕业天津大学,成为核工业部的高级工程师,已病故。

季婉如有一子,是季羡林的外孙——何巍。

1935年,季羡林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

但作为“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季承自小却很少得到父亲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并曾被父亲“赶出家门”。

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

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

2002年,季老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

在2002年后,他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

终于在2008年,季承见到了已经97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

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人以外,还有几只猫。

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

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

季羡林的主要著作《〈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 《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 《〈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季羡林周一良张芝联主编季羡林的学术研究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季羡林谈人生》: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这3个关系

《季羡林谈人生》: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这3个关系

《季羡林谈人生》: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这3个关系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县人。

是当代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散文学家,20世纪以来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被称为“学界泰斗”。

《季羡林谈人生》这部书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是季先生在耄耋之年创作的,结合了季老90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全书共有五个章节,即有对人生起伏的回忆,也有一些抒情的美文,内容包含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伦理道德、做事与处世、容忍、成功、长寿之道等。

书中文风朴实,语言简洁通俗。

季老告诉我们年轻人:要爱惜光阴,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读完《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我对季老的印象是:勤奋博学、思维敏捷开阔、生活智慧既简单又实在。

他在书中写下诸多朴实无华的人生箴言,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节中有关做人与处世的这段话: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3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季老说,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烦恼。

那么,今天我就来谈谈自己对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以及个人中心思想与感情与平衡这三个关系的理解,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会结合自身的理解分享关于这三个关系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及现实意义。

01.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从生物学上来定义,人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通动物,是生物学净化的结果。

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处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处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

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

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

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引导语:季羡林先生曾说: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这位伟大的大师谈论家庭,是怎么说的?父亲荒唐离奇大起大落季羡林的记忆里,在他十一二岁时就已离世的父亲,给他这个儿子留下的仅仅是“荒唐离奇”四个字。

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叫官庄的地方。

《文集》中“赋得永久的悔”一文中写道,“家里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当年贫困的家境,使季羡林不得不在年仅6岁的时候,离开双亲去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季羡林是后来才听说了父亲“荒唐离奇”的故事:“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

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

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一下。

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

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

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

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

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

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

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

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

”母亲:大师一生永久的悔季羡林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日子并不比和父亲的多,但他却始终心怀依恋之情:“我一生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

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这样一位母亲,似乎是乏善可陈的,但季羡林的心底却始终留有幼年时母爱的温情,“一讲到母亲就会讲到吃的东西来。

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的婚姻与爱情
作者:陈小庚
来源:《幸福·悦读》2018年第01期
1929年,季羡林18岁了,该成家立室了。

季羡林是季家的独苗,当初他离开母亲来到叔父家,就是为了给季家光宗耀祖的。

所谓光宗耀祖,除了要学有所成之外,还要肩负传宗接代的任务。

在这方面,季羡林自己是一点发言权也没有的。

于是,父叔之命,媒妁之言,季羡林结婚了。

季羡林的妻子名叫彭德华,是季羡林叔父家的一个邻居,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贤良淑德,任劳任怨。

她只念过小学,大概能认千儿八百字,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小说。

后来季羡林离家求学,她也没有给丈夫写过一封信,因为她根本就拿不起笔来。

到了晚年,她连早年能认的千儿八百字也大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终其一生,她都不知道季羡林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一开始,季羡林对彭德华并没有多少感情,虽然婚后他们还生育了一子一女,可实际上这也只是长辈交给季羡林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已。

除了文化方面之外,就连季羡林都不得不承认彭德华是一个好妻子,因为她一辈子都勤勤恳恳。

几十年如一日,她含辛茹苦,上奉公婆,下抚稚子幼女。

那时家里很穷,经济朝不保夕,特别是季羡林十几年都在外求学,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到了她的身上,但她始终无怨无悔,真正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贤德媳妇。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季羡林被打倒,她对丈夫依然不离不弃,在那乱世中与季羡林相濡以沫,在精神上给了丈夫很大的支持。

季羡林在散文《我的妻子》中写道:“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将来中国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这应该是季羡林发自内心的对妻子的赞语吧!虽然从婚姻自由、个性解放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旧式婚姻是该被批判的,但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有其合理的一面——季羡林一心向学,他的背后实实在在地需要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来支持他。

所以说,季羡林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他的夫人功不可没。

而季羡林夫妇之间与当时别的夫妇相比,确也算得上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要知道后来季羡林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完全可以和当时的很多文人一样与原配离婚,另娶新欢。

彭德华与季羡林的婚姻还算是比较和谐的,但她似乎从未能够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那么,季羡林的内心真的永远都那么平静吗?在他任人摆布进入旧式婚姻时,他难道就那么心甘情愿吗?也许在他的散文《爱情》中可以找到些许蛛丝马迹:
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才是“人间正道”。

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真是何苦来!我们不提倡二人“一见倾心”,立即办理结婚手续。

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这过程不必太长,短则半年,多
则一年。

余出来的时间应当用在刀刃上,搞点事业,为了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世界。

在旧社会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办法,青年男女不必伤任何脑筋,就入了洞房。

我们可以说结婚是爱情的开始。

但是,不要忘记,也有“绿叶成荫子满枝”而终于不知爱情为何物的例子,而且数目还不算太少。

到了现代,实行自由恋爱了,有的时候竟成了结婚是爱情的结束。

西方和当前的中国,离婚率颇为可观,就是一个具体的例证。

据说有的天主教国家教会禁止离婚。

但是,不离婚并不等于爱情能继续,只不过是外表上合而不离,实际上则各寻所欢而已。

可见,季羡林对自身婚姻的态度是一半批判、一半赞赏的。

他承认,为了“人间正道”,自己必须结婚,但对于自己与妻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形式则大为不满,认为至少应该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季羡林最终没有选择离婚,就说明他与彭德华并不是表面上的貌合神离,而是真正地相爱了,不然他是不会维持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的,爱情在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的。

彭德华去世后,季羡林在散文《我的妻子》中说:“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以季羡林的为人,是绝对说不出这样朴素深情的话的。

自1929年两人结婚,到1994年彭德华去世,他们的婚姻走过了65年。

65年的风风雨雨,65年的相濡以沫,爱情早已转化成了亲情,两人之间情深似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要说季羡林真的从来不曾有过别样的想法,未免言过其实。

季羡林留德十年期间,他与同住一条街上的一家姓迈耶的德国人非常友好,时常走动。

时值季羡林做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誊清。

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恰逢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会打字,又有自己的打字机,她愿意帮助季羡林把他的稿子打出来。

季羡林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季羡林几乎天天晚上到伊姆加德小姐家去——原稿改得太乱,而且论文的内容稀奇古怪,对伊姆加德来说犹如天书,因此在她打字的时候,季羡林必须坐在一旁,以便随时予以解释。

后来季羡林又写了好几篇论文,每次都请伊姆加德帮他打出来,因此他就成了迈耶家的常客。

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上下,年轻英俊,身材颀长,正在读博士学位,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待人又谦和有礼,迈耶一家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碰上喜庆日子,招待客人吃点心、喝茶什么的,迈耶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

特别是在伊姆加德生日那一天,季羡林是必不可少的客人。

每逢季羡林到迈耶家,伊姆加德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满面笑容,格外热情。

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

伊姆加德小姐身材苗条,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尚待字闺中。

在频繁的接触中,两人日久生情,一对异国青年就这样坠入了爱河。

如此一来,季羡林就陷入了矛盾与痛苦之中。

当他与伊姆加德小姐在一起时,他品尝到的是爱情的甜蜜与幸福,而且他也深信和伊姆加德由相爱而结合,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多么的幸福美满。

可是他毕竟是有妻子、儿女的人,虽然他的婚姻是旧式的包办婚姻,但如果他迈出雷池一步,无疑就意味着是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他的亲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他。

可是
要他放弃伊姆加德的爱,他自己就会遗憾终身。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幸福与痛苦、欢乐与自责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季羡林。

最后,他终于决定,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自己来咽下这个苦果——他选择了放弃爱情。

不过,后来这段苦涩的爱情始终都折磨着他。

1983年,季羡林重返哥廷根,还曾打听过伊姆加德,可是伊人早已杳如黄鹤。

即使她还活着,也已经年近古稀了。

不过故事没有就此结束。

近年来,有好事者在读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后,被大师的这段爱情所打动,专程到哥廷根寻访伊姆加德小姐的下落,最后终于找到了伊姆加德!今时今日的伊姆加德小姐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然而精神矍铄,风韵犹存。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姆加德小姐终身未婚,独身至今!她给季羡林寄去了她80岁时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仍是当年她为季羡林打字用的老式打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