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教政策与官学发展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文教政策及教育制度
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变迁
宋仁宗、神宗和徽宗时期,北宋有“三次兴学” 之举,教育得到极大发展。
仁宗时的庆历兴学,神宗时的熙宁、元丰兴学和 徽宗时的崇宁兴学。
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太宗时 ,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官方教材和科举考试 的依据。
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变迁
六、明清时期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明成祖时命翰林学士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
魏晋南北朝,诸方割据,南北对峙,朝代交迭频 繁,无法形成统一的文教政策。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形成儒道兼综的“新学 ”——玄学。
学校教育虽然时兴时衰,却出现了国子学、四门 学、书学、律学、医学以及文学、史学、玄学等 多种形式的官学。
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变迁
四、隋唐“尊崇儒术”,兼重佛道 与汉代“独尊儒术”相比,唐代除尊崇儒术外,还
治”,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 持佛、道二教,使儒、道、佛三派融合起来,互 相补充,相互为用,为“理学”——宋明新儒学 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变迁
周敦颐首先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的理论,把佛 道二教的禁欲主义和服从封建纲常的教条结合起 来,要求人们既做一个忠臣孝子,又要具有安贫 乐道、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成为理学的开端 。接着经过张载、程颢、程颐的发展,奠定了理 学的基础。南宋朱熹则从理论上加以总结,集其 大成,完成了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 理学的体系。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发展
官学,是指古代朝廷或官府开办的学校。早在 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学校产生时,就 具有官学性质。封建社会官学是在先秦时期官学 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为历代统治阶级培养 了大批统治人才。历代官学一般分为中央官学和 地方官学两级,官学中又设有儒学和专门学等不 同性质的学校。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这与古代中国教育的发达是密切相关的。
一般认为,早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左右五帝时代,即已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
原始初民聚集在一道,祭祀天地鬼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授生产、生活的知识,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地方,便是学校的雏形了。
经过夏、商、西周和春秋长期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比较正规定型的学校。
中国古代的教育,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
一、西周教育(一)西周的官学制度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夏、周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
《孟子·藤文公》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这里,庠、序、学、校都是那时学校的名称。
但是有文物佐证的学校,迄今所知最早的时代是在商代,因为殷墟甲骨文里记载了殷商学校的名称,如庠、序、学、瞽宗等。
从文献记载来看,大约“庠”“序”等属于教育平民的乡学,“学”则属于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学,“瞽宗”则可能是学习祭礼的学校。
因为殷人迷信,祭祀盛行,在祭祀时多半配乐,乐官多由盲人担任,“瞽”就是盲人。
到了周代,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确立,为巩固宗法制度而建立的学校由了进一步的发展,教育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善,学校的机构也更为完备。
大体来说,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
国学是中央设立的学校,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周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均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
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
)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学校前半环雨水而得名),一般说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
奴隶子女没有入学资格。
当时的教学内容因国学和乡学而有所不同。
以国学而论,包括了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具体内容为六艺:礼(规章仪式)、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骑马驾车)、书(历史)、数(数学)等,大学以诗、书、礼、乐为主,小学则以书、数为主。
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与学校教育制度
稷下学宫
齐国都城临淄稷门之下,建立的一所高等学府。 名为齐国官办,实为各派大师所办私学之总汇。 当时名闻列国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中心。
办学宗旨——“不治而议论” 管理体制——融官学与私学为一体 教学管理原则——自由教学论辩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学生管理守则——《弟子职》
2. 西周时期的官学系统
国学: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而设,大司乐主持 大学——15岁入学,修业9年 小学——8岁入学
乡学:地方学校,只有小学一级。大司徒负责
3. 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
六艺 大艺
礼: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综合艺术课 射、御:军事训练课
小艺
书、数:基础文化课
礼与乐紧密配合,构成六艺教育的中心。
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兴学校以育贤才、广教化 BC124年,开设太学,标志封建官学制度建立。
重选举以任用贤才 选举人才的办法得到制度化、法制化 。
(二)官学制度
中央官学
太学。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学之始。 博士、祭酒、博士弟子员
宫邸学。皇室的家学。 鸿都门学。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
地方官学——文翁兴学
三、秦朝的学校教育
书同文、行同伦 禁私学 行吏师制
(一)书同文、行同伦
“书同文”——法定的标准小篆字体。
苍颉篇
李斯
识字课本
爰历篇
赵高
博学篇
胡毋敬
“行同伦”——融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禁私学
焚书坑儒 颁“挟书令”,并禁止私学。 BC211年,坑杀460余名儒生。
影响:对文化典籍造成严重破坏; 加剧社会矛盾。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 隋唐统治者实行“三教并用”的
文教政策 宋代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
2020/3/6
(二)唐宋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1.唐朝的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 儒学性质的学校 各类专科学校 (2)地方学校
2020/3/6
(3)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 入学条件的规定 入学仪式 教学内容及学习年限 考试规定 假期制度 升进与罢退的规定 学官的考核
2020/3/6
2020/3/6
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算学、俄罗斯 文馆等为旁支。 (2)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统 称儒学。还有在乡间设置的社学,还有 在地方上设的卫学、井学等。
2020/3/6
(二)科举制度及其对学校教育发展 的影响
1.科举制度的沿革 公元606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
2020/3/6
(二)汉代私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统治者积极鼓励,规模与招生范围空前
扩大。 ➢儒学成为私学的主要教育内容。但其他
学派的私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有固定的场所,有较明显的程度划分。 ➢出现了类似“导生制”的教学方式。
2020/3/6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扩张
(一)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 ➢私学设置范围从中原延伸至西部边
2020/3/6
2.科举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2020/3/6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时期政治性的私学 二、汉代私学的恢复和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扩张 四、唐宋时期私学和兴盛 五、元明清时期私学的兴盛
2020/3/6
一、先秦时期政治性的私学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 文化学术下移和士阶层的崛起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文教政策:一个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水平和重心。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夏朝:以“射”造士重视军事教育。
弓箭是当时战争中主要的武器装备之一,培养擅射的武士是统治者的要务。
教育便具有此项特点二、商朝:以“乐”造士《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孔子说:“殷人尊崇鬼神,领导人民侍奉鬼神,重鬼神而轻视礼仪,重刑罚而轻视奖赏,尊严而不亲和。
这给人民造成的弊端就是放荡不安分,好胜而没有廉耻之心。
周人崇尚礼而好布施恩惠,尊奉鬼神但敬而远之,亲近人并且忠厚待人,用爵位等来对人进行赏罚,亲和而不尊严。
这给人民造成的弊端就是贪利取巧,重文饰不知羞愧,相互残害而不知道事理。
”三、西周:以“礼”造士这种文教政要求为国家培养通晓并遵守礼仪的官员。
这可视为中国“文官政治”的开端。
礼:《说文解字》有言,”礼,覆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依此可知,它实指祭神的仪式和心态,其引申意为敬意、敬礼或礼貌。
周朝对礼赋予了“敬德保民”的新内涵。
西周的以“礼”造士为孔子所倡扬,更为西汉之后的历代帝王所借用,从而形成了“重教兴学”的传统,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重德轻智”的基调。
四、春秋战国:“礼”文“戎”实所谓“礼文”,继续打着礼的旗号,以礼相标榜,以礼为文饰。
所谓戎实,则是以军事力量的积累作为实际的、潜隐的考量。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但历史惯性决定,西周重礼的传统难以断然割裂。
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兴养士之风。
官学教育耗财多而收效慢,故大多数统治者均不修官学,而讲财力倾斜于军备。
除以礼示人外,还重视礼在教化中的功用。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一、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书同文:统一文字工作;行同伦:匡正异风异俗;2、设三老以掌教化;3、禁游宦;4、禁私学,焚书坑儒;5、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二、汉代:独尊儒术1、设五经博士;2、兴太学;3、以儒术取士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尊崇儒学二、玄学的滥觞玄学的思辨哲学,直承老子,而其人生观、教育观,则多取法于庄子。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篇一:中国教育史文教政策和学校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文教政策与教育宗旨一、汉代:“独尊儒术”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优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经典表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影响:第一、确定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二、隋唐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重振儒术:第一、尊孔。
孔子在唐代的地位很显赫。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封赠。
二是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
第二、整理,统一儒经。
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的《五经正义》,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开成石经》。
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汉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对于儒、佛,道三学,分主次轻重地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
因此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1. 重振儒术:尊孔、统一儒经,提高儒士地位2. 兼容佛道3. 与汉代儒术独尊不同,既是儒学的复兴,也是儒学与佛道思想的结合。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与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各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文制军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为用。
由于统治者的积极提倡,为“理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明清1. 尊经崇儒2. 推崇程朱理学3. 实行文化专制:一是文字狱。
二是改编,销毁书籍。
第三章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PPT
一、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古代文教政策的总体特点 ①我国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文教政策, 把其当成统治政策 的组成部分。当统治者开明时,文教政策发挥了教育的社 会功能,促进了社会、文化、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官学因 此繁荣。当统治者极端专制时,文教政策便流于形式。当 统治者思想僵化时,文教政策就会阻碍文化、教育与经济 的发展 ; ②原始儒家思想逐渐演变为统治者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一步 步走向僵化; ③允许官学、私学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始终 贯穿着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④如何把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储备人才高度 统一起来的 问题始终是古代文教政策的重要问题; ⑤强调教育应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1、太学是设在京 城的最高学府,是 古代的大学。 2、设五经博士。 3、专门为皇室贵 戚子弟举办的宫邸 学(广义还包括宫 廷教育) 4、从事书法诗赋 教学的专门学校— —鸿都门学
按地方行 政建制 ——郡 (包括同 级的王 国)、县 (包括同 级的道、 邑、侯国) 以及乡、 聚(村落) 设立。
察举制度------(推举 孝廉之士 为官)
1.先秦私学
D.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与私学比较(一):
①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上,而私学建立在土地私 有的经济基础上。 ②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旧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 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特别是士阶层等自由民反对旧 贵族统治的联盟。 ③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学在官府”是 其传统,维护“学术官守”。私学是由私家设立,它是分散的, 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 ④官学“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的一部分,无独立的教育组 织机构,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就是政治组织的活动。私学政教分 离,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教育活 动也与政治活动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文教政策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文化体系,使政府能够从内而外管理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先秦时期“正统”政策、唐宋时期“总立”政策、明清时期“义学”政策、清末民初“专立”政策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政策。
先秦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正统”政策成为中国古代文教的主流,政府采取的文教措施是通过封建统治的独立习俗,加强社会的保守稳定,要求人们尊敬祖先,尊重文教政策,敦促学习好礼仪,支持“孔子思想”。
同时,它还建立了一系列文教制度,如科举制度、科经、金紫经,严格规定各行各业的官员考核制度,要求考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科举,以促进社会的文化发展。
唐朝以后,政府提出了“总立”政策,要求严格控制学院的教学,推行“六科”:子书、墨宝、尚书、律书、周易和诗词,加强文学和礼仪教育,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以维护社会的传统价值观。
唐朝文教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政府配备了足够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培养条件,将知识传授给社会,并建立了官方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文教政策以“义学”为主导,“义学”就是希望通过义务教育,来改进社会的道德标准,改善社会风气。
明清时期,学校开办了新的课程,如水利工程、军事技术、新闻报道、外语学习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义学政策的实施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实,激励他们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识。
清末民初,政府提出了“专立”政策,将文教业务从政府财政预算分离,文教领域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形成一种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加强文教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强制建立新的教育机构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教育”政策,加大投入教育,重点发展科学技术、农业、工业和国防等领域,以及传统文化、文学和理论知识等。
新中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改革了封建时代的制度,开放了校园,并加大对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官学是传授管理国家经验、培养治国人才的场所,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夏、商代的教育是奴隶主享有的特权,为培养勇敢善战的武士,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为最主要的。
西周“学在官府”。
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其中国学又有大学和小学之分。
周天子的大学称作“辟雍”,诸侯的大学称作“泮宫”。
乡学又称作“庠”、“序”,由乡官掌管。
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在择优选送至国学。
能够入学者全是贵族。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书、数、礼、乐、射、御等六艺。
六艺中,书、数是小艺,为小学的学习课程;礼、乐、射、御是大艺,是大学的学习课程。
大学的管理人员称“大乐正”,学生称“造士”。
造士中的优秀者,将被天子、诸侯选拔为官,授以官职。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废弛,私学兴起。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提出了“置主法之吏,以天下为师”的主张,逐渐形成了“以吏为师”的制度。
在秦王朝时期,秦朝的各级政府机构中,专门设立了训练官吏的“学室”。
西汉时期,全面恢复了官学。
汉武帝时始,成立了太学。
郡国每年向太常推荐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好文学、敬长上”的青年,经过太常严格挑选后入学学习。
学习内容主要是《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律令。
在学期间,免除一切徭役。
学业完成后,成绩好的授予官职,成绩不好者除名。
同时,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东汉时,另外,还为宗室外戚等贵族子弟设立了专门的学校宫邸学,以及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以及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官学虽然依然存在,但却不受重视。
如三国时,曹魏“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
东晋南朝之“国学时或开置,而劝课未博,建之不能十年,盖取具文而已”。
北朝在北魏时一度“天下承平,学业大盛”,但到末年却“海内淆乱,四方校学,所存无几”。
直到唐代,官学才重新兴盛起来。
唐代官学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进士制度为核心的官学教育体系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代表。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官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
在秦朝时期,开始出现了严格的选拔制度。
秦始皇将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重臣、中臣和少臣。
重臣即君主级别,中臣是下级官员,少臣则是普通百姓。
官员的选拔主要依据是个人的能力和品德。
这一制度的引入加强了官员选拔的严格性和公正性,推动了中国官学的发展。
汉朝时期,官学进一步发展。
官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儒学的教育。
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派之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核心。
根据儒家教育的原则,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史子集和礼乐等。
此外,官学还注重实践,官员在官学中学习办事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行政能力。
隋唐时期,官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隋文帝时设立了国子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学。
国子监成为了中国官学的代表,它不仅是官员选拔和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者研究和交流的中心。
随后,唐代的修国子学制度相当完善。
在唐朝时期,国子监成为了中国最高学府,拥有众多儒学大师和学者。
他们为国子监增添了荣光,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学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时期,官学的培养目标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被正式建立,将科举合并到官学体系中。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取得功名。
这种选拔方式为中国官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变革,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古代官学的核心制度。
元明清时期,官学逐渐衰落。
元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三级,每级考试的范围和内容有所调整。
明代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
清代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巩固,但官学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
科举制度的刚性规定和内外门槛的设立,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官学的衰落。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谈谈我国古代历代文教政策及特点
请谈谈我国古代历代文教政策及特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悠久,历代政府在文教政策上多少有所不同,可见其许多特点。
自夏朝开始,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并开始了专门的文教政策。
其中,夏朝开始有“兴学”的政策,并建立特定的文化机构,提倡小孩阅读书籍。
春秋时期,注重士人养成,以儒家为主流文化,发挥“差池均畜”的政策,招贤纳畜,重视官学教育。
秦朝除了整顿郡县体制外,发布“秦统天下”的政令,各行其是推行中央集权,改制“三年种田”,推广十四联书,大力开展教育活动。
汉朝取消秦朝的政策,实行八字文学教育,建立官营学堂,招收义子,精研经义,思想信仰均推行儒教。
隋唐时,实行多元文化的政策,讲求信仰的多元,为儒、佛、道教文化相互碰撞和“天下一家”的思想奠定基础,发展出强大的国家体制和多元文化。
宋、金、元时期,教育和文化繁荣盛开,强调“博宽浅近”的教育理念,呼吁应用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术发展,培养以及繁荣文化。
明清时期,重视理学,注重冲淡二学,着重实用性知识,推行国学统考,强调聪明才智,加强内外经学,体现出“做对的事”的文化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历代文教政策上表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重视文化传承。
从夏朝开始,中国就重视文化传承,建立了特定的文化机构,提倡小孩阅读书籍。
二是注重士人养成。
从春秋至汉朝中期,大量的士人被培养,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强调“以德治世”。
三是倡导多元文化。
隋唐、宋金元以及明清,发挥“天下一家”的思想,鼓励儒、佛、道教文化相互交流,促进社会的多元文化繁荣。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历代文教政策及其特点的简单介绍。
中国古代历代文教政策及其特点,对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今日社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文教管理更加进一步地推进,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以荣耀中华文明。
官学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官学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向着更为民主、开放、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古代,官学制度起源于周朝的文官制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进步发生了不断的演变。
在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得到完善,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
然而,在清朝后期,科举制度逐渐陈旧,难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漏洞和弊端。
因此,官学制度开始向着更为多元化、开放的方向发展,例如推行新式教育、实行考试制度、倡导自主选课等。
目前,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官学制度也在不断地演变,更加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进2四、宋代的文教政策重儒重文抑武(军队设监军)1、讲学自由宋太祖勒石不因文人议政而杀之因而文网松驰2、培养文人大兴学校一方面鼓励书院另一方面开办官学(江西每个县都有学校)三次兴学运动蔡?崇宁兴学范仲庵庆历兴学“士须在学习业,三百日乃听秋试”王安石西宁兴学办学;给学校故定的财政收入;办画学、武学等特殊学校;(徽宗办画学书艺局)改革了科举与学校的关系。
(三舍法:外舍学生通过考试前三分之一进入内舍学习,然后选拔进入上舍,上舍毕业后派官。
使学校具有了选仕的功能)3、重视科举(我国有1300年科举史)扩大科举名额造成了冗官(宋代三冗:冗官、冗兵、冗费)4、儒、释、道的融合道教分为全真道和正一道此外,还设经筵讲官低官级的学者为帝王讲学(西周和汉时期就相似的制度,设有太师、太傅、太保及少师、少傅、少保)宋代的理学分为两派,即程朱学派和王陆学派,后者又被称为心学。
(宇宙即是吾心)陆九渊有诗: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宋元交替之际:书院投靠元朝;反抗;不合作江西历来是“文章节义之邦”,文天祥——文之山,谢枋得——谢叠山五、元代的文教政策1、汉化过程中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搜求知识分子2、程朱理学在元朝官学化、科举化考《四书集注》六、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1、大量修纂图书包括:理学著作、文献学术著作汇编、工具书及其它起到了保存中国古代典籍的作用。
明修《永乐大典》清修《康熙大典》、《四库全书》等(修《四库全书》用意是寓禁于征,禁毁书最多的是浙江和江西)2、八股取士代圣人言3、严格的学校管理严禁知识分子认政明四次捣毁书院;清乾嘉学派只研考据“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许建言。
”坐利者为贾,走营者商。
曾有一书生赵鳞,揭贴言政,杀之立其头于竿。
顺治12年立卧碑,禁书生议政。
孟子言士尚志:“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产者,有恒心,唯士为能。
”4、大兴文字狱如:朱元璋“体乾法坤”——坤有秃头之意“藻饰太平”——早失太平如:“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如:江西考官查某,在浙江任职时出考题“维民所止”——雍正二字去头,不仅一个被杀,浙江更停试六年。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变化一、初期官学的形成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官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各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这些官学通常设在国君的宫廷,由贵族子弟和有志于从政的年轻人入学。
官学的内容包括礼仪、政治、军事、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最著名的官学是孔子创办的孔子学堂,孔子在这里传授了他的思想和学说。
二、秦汉时期的官学改革在秦汉时期,官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取消了各国的官学,建立了皇家官学,称之为太学。
太学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的诵读和解释。
这是中国古代官学中第一次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太学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士族和贵族家庭,他们在太学中接受了严格的教育,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核心人物。
三、隋唐时期的官学繁荣隋唐时期,官学经历了一次繁荣的时期。
隋朝建立了国子监,唐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对官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国子监是一个集中培养人才的机构,它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士族和平民家庭。
国子监的课程包括经义、史书、礼仪、政治、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国子监还设有科举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进入官府工作。
这一制度为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宋明时期的官学变革宋明时期,官学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在宋朝,官学的地位更加重要,成为了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此时的官学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儒家经典外,还包括了历史、地理、数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官学的学生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士族和平民家庭的子弟,还有来自于商人和工匠家庭的学生。
明朝时期,朱元璋创立了东林书院,这是一个私立的官学,它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士族家庭。
东林书院在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清朝时期的官学衰落清朝时期,官学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压制。
清朝废除了科举考试,取消了国子监和太学等官学。
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学堂,它们的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现实问题。
新式学堂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平民家庭,这使得教育机会更加普及化。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史我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教育起源与学校产生较早的国家。
据古籍记载,董仲舒认为在五帝时代,我国已有名为“成均”的学校,现在看来只能视为有关学校萌芽的传说。
我国正式的学校,则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后的夏朝。
夏朝已有庠、序、校三种学校。
庠,是养老与教育兼施的机构;序,则有明显的武士教育的特点;校,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军体性教育机构。
商代的学校除“庠”、“序”之外,又增加了“学”和“瞽宗”。
“学”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校教育成型的标志,“瞽宗”,设有专职的教师,是传授礼乐,造就士子的专门机构。
商朝学校已有大学、小学之分,教育内容以宗教和军事为主,还要进行读、写、算的教学。
西周教育集前代之大成,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
分国学与乡学两类。
国学为中央官学,乡学为地方官学。
国学分大学与小学两级。
乡学按照地方行政区划设立,只设一级。
西周官学划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种类型,影响深远。
大学分为五学,即所谓“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五学并举之规模,在世界教育史居领先地位。
秦朝实施“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文教政策,造成学校教育的倒退和逆转。
汉武帝时创立太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
中央官学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有特殊性质的鸿都门学(相当于文艺专科学院)、四姓小侯学(外戚集团创办的贵族学校)等。
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分别设立学(郡国设立的,中学性质)、校(道邑设立的,中学性质)、庠(乡设立的,小学性质)、序(聚设立的,小学性质),其程度已有高低之分。
我国封建官学制度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
古代官学不仅依行政所属可以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而且依学校的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专修儒经的学校,如中央官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等。
有专科学校,如直属国子监管辖的律学、算学、书学是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太医署所辖医学校,太卜署所辖的卜筮学校,司天台所辖的天文、历数、漏刻学校,太卜寺所辖的兽医学校等,均属职官性的专科学校,地方府州大学中,也设立了医学科,在普通学校中开设自然科学等实用学科的学校,称为实科学校。
中国古代 文教政策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是指在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中,国家对于教育和文化领域的政策和措施。
古代中国的文教政策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旨在培养忠诚于皇帝和国家、有德有才的士人。
在秦汉时期,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的政策,破坏了古代文化的传承,但汉武帝后期又采取了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恢复措施,推广了儒家文化。
隋唐时期,隋炀帝推行了废科举,但唐朝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加强了文教政策,推广了儒家经典,支持佛教和道教,兴办了学校和图书馆。
宋代时期,首先提出了“文治”、“科举”、“书院”等概念,建立了徽州祠堂、龙泉窑等文化机构,使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明、清三朝时期,文教政策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仍沿袭了儒家经典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忠臣孝子、重视礼仪道德,同时也允许了其他学派和学说的存在,如道家、佛教、理学等。
总之,中国古代文教政策长期以来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以培养忠诚于皇帝和国家、有德有才的士人为目的,同时也允许其他思想和学派的存在,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
- 1 -。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特点。
早期,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主要是由皇帝和有权势的贵族来制定的。
这些人认为,文化教育是保障统治阶级地位和权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他们把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工具,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普及,文教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唐朝开始,文教政策逐渐转向普及教育。
唐朝的皇帝们开始重视科举制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书院,提供免费教育。
这样,更多的平民子弟得以接受教育,使得文化知识的普及得到了促进。
到了宋朝,文教政策进一步转向精英教育。
宋朝皇帝认为,精英教育是培养国家领导人才的有效途径。
因此,他们大力支持科举制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书院,专门培养精英人才。
明清时期,文教政策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明朝皇帝认为,民众教育是维护统治阶级权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们推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小学,提供基础教育。
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制度并不能很好地覆盖全国,只有少数地区得以实施。
清朝时期,文教政策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清朝皇帝认为,科举制度已经过时,应该改革为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因此,他们推行了进士考试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书院,专门培养进士人才。
这一制度在清朝的后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为清朝的文教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文教政策也受到了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不断地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教政策与官学发展
一、文教政策
(一)两汉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大政策→教育儒学化的开始
(二)隋朝
1.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斗争与融合→教育制度上经学是核心,内容方法思想上,三者杂糅的特点
(三)宋元
1.兴文教,抑武事→兴科举、兴学校、儒佛道融合、理学兴盛。
{1.重视科举,重用文人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3.尊孔尚儒辅以佛道
4.理学兴盛,书院兴盛(增)}
二、中央官学
(一)西周
1. 特征:学在官府
1、国学:大学(辟雍、泮宫),小学(宫廷中)
2、乡学:小学(王都郊外)
3、内容:六艺
(二)两汉
1. 1、太学:时间、标志、基本特点、意义 2、鸿都门学:时间、性质、意义
(三)魏晋南北朝
1. 1、国子学:西晋武帝,性质,意义 2、四馆:南朝宋
文帝,名称、性质 3、总明观:南朝宋文帝,名称、性质
(四)隋朝
1. 六学一馆
(五)宋元
1. 1、宋:三次兴学★★★★★范:庆历兴学(苏湖教法内容和意义);王:熙宁兴学(三舍法内容与意义);蔡:崇宁兴学(内容)2、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
(六)元明清
1. 元:积分法明:监生历事
三、地方官学
(一)两汉
1. 郡国学:文翁兴学、办学目的
(二)隋朝
1. 州县二级制、经、医、玄学
(三)宋元
1. 苏湖教法(州学中开始)元代:社学
(四)元明清
1. 清代六等黜陟法
四、备注
(一)西周
1. 贵族子弟先进行家庭教育、后进行官学教育
(二)隋朝
1.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完备的官学体系,学校教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