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歌谣1、上古歌谣的存在形式是诗、乐、舞、音。
(单选)2、神话的起源有宗教和劳动两种。
3、福州可分为创世、英雄、自然与传奇神话。
创世神话分为自然宇宙神话和人类来源两种。
4、简述神话特征。
5、简述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诗经》311篇,现存完好的305篇。
6、《诗经》收录了从西汉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
7、删诗说(解释)是有《诗经》编订的一种说法,最早由司马迁提出。
他认为,《诗》原有3千多篇。
孔子读后删掉其中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311篇,其中保完好的只305篇。
8、《诗经》分为“风”“雅”“颂”三是根据“音乐的不同”(重要)9、《诗经》中属于“史诗”的五篇作品在《大雅》中,它们是《生民》《》《绵》《皇矣》《大明》。
10、释“楚辞”。
“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
11、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
12、《九歌》包括13、《九章》包括14、论结合作品论述《离骚》的艺术特色。
先秦文学(历史、诸子)诗歌之外作品16、《尚书》是我国最早一部历史文集(尚=上)17、《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总编年体史书。
18、《左传》有哪些名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古文》《春秋内传》)19、《左氏春秋》属编年体史书。
20、简述《左传》的文学色彩。
2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又称《春秋外传》。
22、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阶段:A从春秋至战国初[语录体:《老子》《墨子》《论语》。
B战国中期[《孟子》《庄子》]C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23、《战国策》24、《论语》属语录体散文。
25、简述《庄子》一书的文学色彩。
26、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一位大家,也是其集大成者。
27、(单选)秦代唯一值得一提的作家是李斯《谏逐客书》。
汉代诗歌28、乐府(释)2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30、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68)汉散文31、汉代最负盛名的作家是贾谊。
汉史传文*32《史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
(选择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1.我国先秦古籍《周易·归妹》中记载的保存原始歌谣风貌的是(A)A.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B.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C.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D.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2.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C)A.模仿说B.宣泄说C.宗教说D.游戏说3.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A.《尚书》B.《诗经》C.《孟子》D.《楚辞》4.《论语》属于(C)A.对话体B.论辩体C.语录体D.论述体5.《庄子》的文风特点是(A)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6.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A)A.离骚者,犹离忧也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D.离,别也;骚,愁也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C)A.大赋B.骈赋C.骚体赋D.散体赋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A.编年史B.国别史C.纪传体断代史D.纪传体通史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C)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10.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C)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1.曹操诗的风格是(A)A.古直悲凉B.便娟婉约C.华丽壮大D.峻切讦直12.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A)A.逐句押韵B.隔句押韵C.三句押韵D.四句押韵13.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B)例如:静夜思、草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4.蔡琰著名诗句“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出于(C)A.骚体《悲愤诗》:山谷眇兮路漫漫。
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
饥当食兮不能餐。
B.五言乐府诗C.五言《悲愤诗》: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D.《胡笳十八拍》15.太康诗人左思最著名的诗作属于(D)。
【密训-考前30天】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记事简括,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思想主张。
★★★★ 3. 《春秋》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
4. 名词解释:《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主要记载周、鲁等诸侯国的史实,以
记言为主。其整体风貌是质朴平实。 《左传》的
5. 《左传》的辞令艺术:(1)《左传》的外交辞令理富文美;(2)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 叙事、写人
驳的机会。
《庄子》、 《孟子》等 诸子散文
★★★
(2)善于以典型事例、引喻譬义和寓言说理。 13. 《庄子》的寓言的文学色彩:
(1)故事:异彩纷呈的故事,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西施病心,蛮触之争。 (2)想象:奇幻谲诡的想象,如鲲鹏的变化以及形体的巨大。 (3)文风:空灵飘忽的文风,寓言多奇幻飘逸,而不按常理连缀。“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忽
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3)成就: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并称“孔孟”。
12. 《孟子》的文学特点:
(1)雄辩色彩较强,而且不是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特点。
1)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善于设置圈套,使对方心悦诚服;
2)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进入圈套,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
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不能不折服;(3)能够引经据典,言辞 和辞令艺术
婉转伶俐。 ★★★★
6. 《左传》的写人艺术。(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2)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把人
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4)不仅能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
1 / 12
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写出性格的发展。
00538(全国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精讲版

带你一起背考点
【名词解释】
赋、比、兴 宋代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语言 准确而简明。叙事特点:微言大义。 《吕氏春秋》 1.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而以道、儒、法、阴 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 2.文章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创作了近 300 则丰富多彩的寓言 故事。 “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 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 “建安风骨”是指汉末魏初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形成了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左思风力 西晋左思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建安风骨,被钟嵘《诗品》誉为“左思风力”。左思的诗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 刚健有力。 玄言诗 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发端自魏正始时代,盛行于东晋。内容特点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 理的表述。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代表作家是孙绰、许询。 宫体诗 宫体诗是一种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遣性质,注重对写实技巧的追求,构形常常惟妙惟肖。 《水经注》 郦道元《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是为《水经》所作的注释,共 40 卷。它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系统而完整 的学术著作,书中根据水道流程记述了河流两岸的名胜古迹、风物景象以及神话历史传说故事等,是一部描绘山 水风光的优秀散文著作。
3
(2)浅近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 (3)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 嵇康诗歌的特色 钟嵘的《诗品》评价其诗风“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1)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 (2)有一种峻切之语。 (3)清远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 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的特点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1)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 (2)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 (3)描写更加细腻。 左思《咏史》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1.《咏史》八首是左思的代表作,这八首诗主要反映了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最能表现左思气 概的是《咏史》其五。 2.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名为咏史,实是咏怀。诗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 的特色。《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诗品》又说他“文典以怨”。 简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色 (1)庾信诗风体现了南方清绮诗风与北方贞刚诗风的融合。(2)庾信的诗歌创作可以依 42 岁留魏为界,分 为前后两期:①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徘偶均自然工巧。②后期诗歌格调苍劲,技巧精工,集南北诗 歌之大成。 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美的主要体现 (1)在感情方面的怅惘哀伤(2)在表现方面的迷离恍惚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一、先秦时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05篇诗歌,以叙述周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
2.楚辞:楚辞是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个人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离骚》和《九章》。
3.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史书和编年体的文章。
二、汉代文学1.《汉乐府》:乐府是指汉代时期的各院的乐章,包括了歌谣、民歌、舞曲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2.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长门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辞章之一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曹操集》: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观沧海》等被收录在《曹操集》中。
四、唐代文学1.《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
2.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为特点,被誉为“诗史”。
五、宋代文学1.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诗歌形式,其风华绝代,以唯美、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
2.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被誉为“文学宗师”。
六、元明清文学1.《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描写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
2.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一部分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非常复杂和庞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0407-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解析:庾信在南朝的赋作都是绮丽柔靡之作,入北以后,身世之感,乡关之思,使他的赋作一改旧辙,虽然精工不减,格调却苍凉悠远。诚如杜甫所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分7.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A.反复推敲
B.呕心沥血
C.洛阳纸贵
D.韦编三绝
主知识点:14.3.3、三、主要赋作家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D.《善哉行》
主知识点:9.3、第三节其他建安诗人
答案:C
解析: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为唐代歌行体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1分14.《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1分17.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史论散文
D.时评散文
主知识点:5.2、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答案:C
解析:贾谊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铺排渲染的战国纵横家遗风。《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它深刻分析秦亡原因,归结为“仁义不施”。
1分18.《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答案:B
解析: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写少女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12年,屡立战功后辞官回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英勇善战而又机智活泼的巾帼英雄形象,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
1分9.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1分15.《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目录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1)第二章《诗经》 (1)第三章先秦散文 (2)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3)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4)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4)第七章两汉辞赋 (5)第八章两汉诗歌 (6)第九章建安诗歌 (6)第十章正始诗歌 (7)第十一章两晋诗歌 (7)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7)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 (8)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8)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9)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9)第十七章盛唐的诗人们 (10)第十八章李白 (10)第十九章杜甫 (10)第二十章大历诗坛 (11)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 (11)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11)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 (12)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12)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 (13)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神话释义★★(简答题)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神话比传说产生得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古代神话★★★(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
(1)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
(2)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4)神话是集体创作的,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变化并成型。
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绪论《诗经》风、雅、颂含义★★(简答题)《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依据音乐的不同分类。
2、含义:(1)“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2)“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3)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4)“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名词解释)《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类。
0507-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A.各国的国别史
B.各国的外交策略
C.各国国君的外事活动
D.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主知识点:3.1.3.0、《战国策》简介
答案:D
解析:《战国策》多记叙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其主要目的是要听者信服自己的说法,所以往往大肆敷张道理,营造气势,因此造就了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A.《逸周书》
B.《春秋》
C.《国语》
D.《尚书》
主知识点:3.1.1、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汉初,有今、古文不同的传本。今文《尚书》29篇,是经师伏生所传。古文《尚书》在汉武帝时出现,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这16篇后来亡逸了。
A.《九辩》
B.《九难》
C.《九歌》
D.《九议》
主知识点:4.4、第四节宋玉
答案:A
解析: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曾在楚襄王朝为官,职位不高,生活困窘。《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之一,虽思想境界不及《离骚》,然而从艺术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的精品。
1分18.在《九章》的下列作品中,一般认为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是()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李商隐
主知识点:19.2.1、一、五律七律兼擅
答案:A
解析:杜甫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他创作了超过前人创作数量总和的七律。唐人的七言律,在盛唐诸家以兴趣情韵见长,到杜甫手中,境界始大,感慨始深,无论模写物象,还是抒发性情,皆能摆去拘束,于尺幅之中,含有思飘云物、律惊鬼神的壮观景象。杜甫七律创作的全盛期在入蜀以后,他在寓居夔州以后所作律诗,这方面的成就,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09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9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总分:60.0一、单选题(共27题,27分)1分1. 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主知识点:2.0、《诗经》答案:D解析:汉代首先传授《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毛诗。
齐、鲁、韩三家《诗》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有毛诗流传到今天。
1分2. 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A.《管子叙录》B.《列子叙录》C.《战国策叙录》D.《说苑叙录》主知识点:5.3.1、一、引经据典、以灾异论政: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主流新趋向答案:C解析:成帝初年始,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策叙录》。
它简要介绍了该书的编校、名称等情况之后,重点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化以及纵横家应运而生等历史情状。
1分3. 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A.屈原B.扬雄C.董仲舒D.蔡邕主知识点:7.2.2.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答案:B解析:扬雄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之赋丽以则”,他的大赋在构思、取材上确实是讲究规范的。
1分4. 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A.曹冲B.曹植C.曹操D.曹丕主知识点:9.1、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答案:C解析: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1分5.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A.《咏史》诗B.《咏怀》诗C.游仙诗D.宫体诗主知识点:10.2.1、一、阮籍答案:B解析: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82首五言《咏怀》诗。
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又各具特点。
《咏怀》诗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1分6. 《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A.“恣行暴虐”B.“仁义不施”C.“举措太众”D.“刑罚太极”主知识点:5.2、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答案:B解析:《过秦论》深刻分析秦亡原因,归结为“仁义不施”。
中国古代文学史1

《中国古代文学史1》一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题为(《弹歌》)。
2. 上古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题为(《蜡辞》)。
3. 上古歌谣:“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周易·贲卦》六四)4.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都保存在(《淮南子》)这部书里。
5. 写出一则中国古代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名称(“盘古开天地”)6. 写出一则中国古代关于人类自身起源的神话名称(“女娲补天”)。
7. 写出一则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神话名称(“大禹治水”)。
8.保存神话资料最多, 神话学价值最高的古代文献是(《山海经》)。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或称(诗三百)。
10. 《诗经》的篇数共有( 305 )篇。
十五《国风》计( 160 )篇。
11.《大雅·大明》描写了历史上武王灭商的(“牧野之站”)和(“师尚父”)的活动。
12.《大雅·生民》描写了周人始祖( 后稷 )神异的出生。
13. 诗三百”演变至汉代随着经学的兴起,被尊称为“诗经”。
14.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今天所见《诗经》是(毛诗)。
15. 《诗经》五篇史诗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6、被誉为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的文献是(《春秋》)。
17.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
18.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19. 列举两个以上孟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中使用的著名比喻(“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
20. 先秦散文名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21、“楚辞”是(战国后期)由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22. 名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08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8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总分:69.0一、单选题(共18题,18分)1分9. 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A.曹操B.阮籍C.郭璞D.曹植主知识点:11.3.1、一、郭璞及其游仙诗答案:D解析: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远游》中更有直接的语言表述,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
1分10. 下列诗人中属于“竟陵八友”的是()A.江淹B.鲍照C.谢朓D.萧纲主知识点:13.2.1、一、永明声律说答案:C解析:永明时期,最大的文人聚集之地是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招文学之士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于门下,皆一时文士之俊,号“竟陵八友”。
1分11. 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杨衒之B.属于历史笔记C.记载有佛教故事D.属于南朝文人风格主知识点:14.5.2、二、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答案:D解析: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
书中主要是对佛寺的描写,有的篇章写得精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洛阳伽蓝记》5卷,描述洛阳城内外五个区域40个大的佛寺建筑。
1分12. 《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A.七言B.五言C.四言D.杂言主知识点:4.1.2、二、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副知识点1:4.3.3、三、《天问》、《招魂》简介答案:C解析:楚辞的体式之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如《天问》、《橘颂》,前者基本是四言体而少用虚字,后者也是四言体而单句句尾用“兮”字。
1分13.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A.《世说新语》B.《搜神记》C.《博物志》D.《幽明录》主知识点:15.2、第二节志怪小说答案:B解析:《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成就最高,可以代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基本面貌。
1分14. 《诗经·大雅·生民》是()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主知识点:2.1.4、四、史诗及其他答案:A解析:《诗经》有一些诗篇,记载了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名词解释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赋、比、兴:赋:《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3、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
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4、《春秋》:本是周朝各国史书的通称,我们今天见到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书中按年代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四年的重大事件。
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后来被儒家当作经书。
《春秋》记事简略,不带有文学色彩,在记事的用语和行文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5、《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
其思想倾向于儒家。
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6、《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着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1.我国神话的特征答:一。
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二。
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三。
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四。
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
2.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答: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从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总集《诗经》,一直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古代神话的滋养。
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流传答:秦以前,除去祭祀、宴享时奏唱之外,还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常常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一是作为教育的课本。
秦火后,只因为它是乐歌,有幸在学者的记诵中得以保全。
汉传授《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
汉代经学兴,为五经之一。
东汉末,郑玄为毛诗作笺,随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余三家诗亡。
今日所见《诗经》即毛诗。
2.《诗经》中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答: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2.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
3.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
4.称颂执政者的诗。
3。
《诗经》中情爱诗的内容: 答:1.歌咏美丽的爱情。
12.抒写婚姻生活。
3.反映某些相关社会问题。
4.《诗经》中重要的史诗有哪几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答:《诗经》中重要的史诗有《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周人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其特色表现为: 1. 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打印

倾向的重大转变。
三、其他抒情小赋作家赵壹:《刺世嫉邪赋》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在汉赋中实属罕见。
《穷鸟赋》祢衡:《鹦鹉赋》正言曲说,嘉宏悲哀浓度,通篇比喻象征,抒情深沉浓郁,艺术水平颇高。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其辞赋代表作是《登楼赋》汉初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汉大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扬雄《蜀都》《甘泉》《长扬》《河东》《校猎》其他司马相如《长门赋》西汉中后期骚体赋汉武帝《李夫人赋》刘歆《遂初赋》班婕妤《自悼赋》其他短赋东方朔《答客难》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孔臧《杨柳赋》《蓼虫赋》王褒《洞箫赋》东汉骚体赋班彪《悲征赋》蔡邕《述行赋》冯衍《显志赋》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第四章两汉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选)1、成就:①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田园诗;②创造了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开千古平淡之家”《饮酒》最能代表渊明冲淡之美的诗。
2、作品:①诗:平和冲淡——《饮酒》《归田园居》;金刚怒目——《咏荆轲》《读山海经》②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③赋:《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不可追。
)《感志不遇赋》《闲情赋》第五章南北朝诗歌诗风时代风格代表个人风格综述南北朝诗歌元嘉诗坛刘宋情思带玄理山水诗萌发谢灵运清水芙蓉重艺术特质,个性化抒情形式技巧鲍照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永明体齐梁初中抒情,重娱乐永明体注重格律谢朓清新明丽宫体诗梁中陈末重声律,重辞采徐庾体雕饰绮艳北朝北地三才温子升,刑邵,魏收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庾信南北诗风集大成民歌南朝鲜丽明快第一节元嘉诗坛自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方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出现,经常重叠。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首先是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其次《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诗经》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再次,《诗经》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此外,《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词汇丰富,二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2、论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1)《庄子。
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大,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重言是引用名人的话以证己意,是“借重之言”,但《庄子》引用的名人名言,基本都是虚构的;卮言指立意抒思不受真凭实据的拘限,心想笔随,变幻写意。
卮言,其实也都是寓言。
(2)《庄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他足以惊人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深沉的感情。
他的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
奇幻橘诡的想象。
《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之变”、“混沌之死”等。
《庄子》的思想就是这样,神思迭出,离奇多姿,令人想所不及,移步换形应接不暇。
‚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他往往以很少的笔墨,就能写出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
例如‘姑射山之神女’》《庄子》中有不少像支离疏这样形体残疾丑陋而有“德”得“道”的虚构人物。
ƒ细腻逼真的描写。
〈庄子〉在阐释或描写义理时,虚构了许多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但是一些 具体的形象描写又有非常细腻逼真的工笔。
…谐趣和讽刺横生,〈庄子〉的谐趣、讽刺往往连珠并玉,难分彼此,例如“舐痔结驷”“触蛮之争”“ 得腐鼠”使〈庄子〉的愚言都带有谐谑和讽刺的意味。
3.论述《离骚》的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答、一、《离骚》的主题。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
《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理想、爱国情感、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
(1)“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他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一、名词解释: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因后来被列入儒家的“六经”而称为《诗经》。
它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颂多为贵族的作品,国风多为民间的作品。
它广泛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2、三家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3、毛诗:毛诗晚出,出于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在西汉被立为官学,并在民间广泛传播,最终压倒三家诗,盛行于世,属于古文经学,多采用先秦古文篆书书写,独传至今,即今本《诗经》。
4、风、雅、颂:①、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②、雅:即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即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5、赋、比、兴:①、赋: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直述其事,直抒其情。
②、比:托物言志,打比方。
③、兴:托物起兴,是诗歌的开头引起下文,托物兴辞。
6、《尚书》:《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汇编。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
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诰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
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
7、《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等。
《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今人多以为并非成于一人之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二、我国神话系统
• 古代神话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 子》等古籍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创世神话 • 自然灾害神话 • 战争神话
(一)创世神话
• 盘古开天地 •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开辟天地的故事最为
著名: •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 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 整《三五历纪》) • 这类创世神话提出了后来宗教、哲学与科学关注的 一个核心问题——宇宙的起源。
•愉快的劳动生活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易·归妹》上六)
•思恋之歌 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候人歌》)
•再现劳动过程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弹歌》)
特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
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 奏自然也不复杂。
• 其次,神话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精神的源头,它极 大地激发着中国文学的想象力,标志着浪漫主义创 作方法在中国的诞生。
• 第三,神话中包含着大量文化的心理原型,它为中 国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母题,成为题材与灵 感的重要来源。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 《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 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 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 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 夸夫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桃)林。
• 夸父逐日应是一个驱除旱魔的巫术。同鲧一样, 夸父也是在杀神仪式中为部落献出了生命。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学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学期)一、先秦文学概览1.1 远古传说与神话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
这些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等,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2 《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3 《楚辞》——浪漫主义诗歌的瑰宝《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关爱,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1.4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以诸子百家著作为代表,如《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著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散文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发展2.1 汉赋的兴起秦汉时期,文学创作逐渐从先秦的哲理散文转向了辞藻华丽、形式自由的赋。
汉赋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为代表,其内容广泛,既有对帝王生活的颂扬,也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汉代的繁荣与昌盛。
2.2 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是汉代民间流行的歌谣,它们大多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作品,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史传文学的辉煌秦汉时期的史传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以司马迁的《史记》最为杰出。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严谨的史实、生动的叙述、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后世史传文学的典范。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变革3.1 魏晋诗歌的新风貌魏晋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新的风貌。
以曹操、曹植、王粲等为代表的建安七子,以及陶渊明等诗人,他们的作品摆脱了汉代赋的华丽辞藻,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魏晋风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一、“中国文学”之美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接受人类文明洗礼的人类之一,作为四大闻名古国(中、印、埃、希)的唯一幸存者,从最初杂乱的民族形态到今天统一的民族实体,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和一种族体心理在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弥漫演进、长期积淀,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是我们历史生活的见证,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字概括为三美——①意美以感心(意境之美可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恬审美愉悦,物境、情境、理境、由景起情,由景生情);②音美以感耳:元音占优势→乐音→节奏美,外国人听上去像唱歌,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贺敬之《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榆林,一想到延消水、宝塔山、小米粥,心情还真的蛮激动,可到跟前一看,水也快干了,灰头垢面)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东方红的故乡佳县→白云山;③形美以感目(汉字是东方魔块,方块字,有中心有外围)a对称合谐美;b.肢体语言美,象形文字c.绘画语言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你一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阔大、壮美的画面,一句话“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二、文学发展不平衡1、文体的不平衡首先,文体的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诗歌、散文商周就形成了,小说到魏晋才初具规模,戏剧宋金时期形成。
其次,各种文体从萌生→形成→成熟,发展过程的长短也不同,如小说:从远古神话→唐传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赋以形成则很短。
2、朝代的不平衡总体上,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即使在一个朝代之内也不平衡,唐三百年,初唐一百年相对缓慢,经过二三代人的努力才繁荣,而一些小朝廷倒容易异军突起,如梁陈宫体诗,南唐和西蜀词。
3、地域的不平衡建安文学在邺都;梁陈文学在金陵;河南、山西两地在唐朝涌现的诗人较多;江西在宋;江浙在明清作家最多;岭南文学在近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一测验11.单选题1.1 以下作品包含在《九歌》中的有a《哀郢》b《河伯》c《抽思》d《怀沙》1.2《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a夏人b商人c周人d秦人1.3 《左传》写人主要表现在a性格化人物明显多于类型化人物b是史传文学人物塑造成熟的标志c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d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1.4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a阴阳家大师b兵家大师c法家大师9d儒家大师1.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a边塞诗b山水诗c田园诗d唱和诗1.6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a《谏营昌陵疏》b《艺增篇》c《抑谶重赏疏》d《实贡篇》1.7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a赵壹b班固c张衡d班彪1.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a五言古诗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1.9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a《娇女诗》b《艳歌行》c《悲愤诗》d《美女篇》1.10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a取消“列传”b保留“书”c不设“世家”d保留“表”1.11《诗经》中的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a六艺b六能c六体d六诗1.12《小雅·十月之交》属于a婚恋诗b史诗c农事诗d政治讽喻诗1.13《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a夏商周b春秋至战国c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1.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1.15对于韩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末燕国公子b韩非死于韩国狱中c著有《五蠹》、《孤愤》d与荀卿俱事李斯为师1.16以下表述符合《国语》一书是a《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b《国语》以记事为主c《国语》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事件d《国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1.17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a清水芙蓉之美b典丽华赡之美c热烈明畅之美d刚健雄放之美1.18以下对《诗经》抒情性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叙事诗占多数。
b《诗经》抒发情感的方式是较为含蓄的。
c象征化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诗经》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d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1.19 《郑风·将仲子》属于《诗经》婚恋诗中的哪类诗a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b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c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d弃妇诗1.20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a沉郁顿挫b闲淡简远c刚健明朗d雄奇奔放1.21《庄子》中所谓“卮言”指的是a名人的话b奇幻谲诡的故事c心想笔随、变幻写意的语言d奇幻飘逸的想象1.22“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句,体现着初民载歌载舞的情状,它出自a《吕氏春秋·古乐》b纬书《河图玉版》c《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d《周易》1.23“献诗”的说法产生于什么时间a先秦时期b西汉时期c明清时期d唐宋时期1.24 《离骚》创作时间为a顷襄王初年b楚怀王末期c顷襄王末期d楚怀王中期1.25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a《文赋》b《诗品》c《典论·论文》d《文心雕龙》1.26《周南·芣苢》的艺术表现特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以隐约飘缈的词语反复咏唱。
b各章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c全诗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
d情韵悠长,诗境哀婉。
1.27下列诗人中擅写游仙诗的是a徐干b温子升c郭璞d阮籍1.28杨雄写天子田猎的大赋代表作a《长杨赋》b《上林赋》c《河东赋》d《甘泉赋》1.29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是a禹b弈c盘古d女娲1.30汉乐府民歌着意于人物描写的作品是a《孤儿行》b《上邪》c《战城南》d《薤露》1.31祢衡《鹦鹉赋》的艺术表现特点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比喻象征d铺排夸饰1.32 花间词的基本风格是a清新明朗b婉丽绮靡c自然清丽d清雅疏淡1.3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a《感士不遇赋》b《归去来兮辞》c《闲情赋》d《咏史述》1.34 以下特点属于楚辞这一文体是a以客观的咏物、铺排摹画为主b语句比较整齐c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d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1.35《荀子》说理文的特点是a明切犀利,冷峻峭拔b通俗浅白,形象可感c创作赋和诗d长于比喻,多用寓言1.36嵇康的诗歌被评为a自然淡远b难以情测c文典以怨d过为峻切1.37以下对《逸周书》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是左丘明b《逸周书》,本名《周书》c《逸周书》的文字表现与《尚书》颇为相同d今存71篇1.38《吴越春秋》中保留了一首原始歌谣风貌的《弹歌》,其歌词为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b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c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d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1.39 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a《遂初赋》b《洞萧赋》c《逐贫赋》d《自悼赋》1.40以下不属于自然灾害神话的是a女娲补天b黄帝战蚩尤c精卫填海d夸父逐日2.多选题2.1李贺诗歌的特点包括a造语奇丽b描写鬼魂c诗风怪奇d意象真实e主观色彩强烈2.2汉代传授《诗经》的有a鲁诗b齐诗c韩诗d郑诗e毛诗2.3神话具有哪些基本特性a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b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c神话经过了“幻想”的加工d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e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2.4《春秋》三传指的是a《公羊传》b《国语》c《穀梁传》d《左传》e《故训传》2.5以下是先秦散文繁荣原因的有a春秋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b春秋以后,王朝日益衰微,周天子实际上已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c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d王官贵族垄断文化的权力加强,“公学”纷纷兴起e手工业、商业的发达2.6《诗经·大雅》中的五篇著名史诗包括a《生民》b《氓》c《皇矣》d《载芟》e《大明》2.7目前被认为是屈原作品的有a《离骚》b《天问》c《远游》d《招魂》e《渔父》2.8《庄子》寓言的特点包括a奇幻谲诡的想象b谐谑和讽刺的意味c整齐合韵的四言体d异彩纷呈的故事e明切犀利的说理2.9韩愈古文包括多种文体,其中有a杂文b赠序文c祭文d碑志e传记2.10以下内容包含在《离骚》思想内容中的有a“美政”理想b求助神灵的奇幻理想c深沉的爱国情感d追求理想的坚韧品格e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测验21.单选题1.1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左传》b《史记》c《汉书》d《战国策》1.2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a《论语》b《老子》c《庄子》d《韩非子》1.3东汉以后,抒情小赋兴盛,以下不是其代表作的有a祢衡《鹦鹉赋》b张衡《归田赋》c蔡邕《述行赋》d赵壹《刺世疾邪赋》1.4标志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a《洞箫赋》b《长门赋》c《七发》d《子虚赋》1.5秦代散文作家可提及的只有一人,他是a嬴政b李斯c赵高d蒙恬1.6《春秋》的语言特点是a准确简明b佶屈聱牙c情韵并美d铺排纵恣1.8东汉前期散文的创作倾向是a情感浓重、文气纵横b平实沉稳、引经据典c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d抨击时弊、愤世嫉俗1.9谢朓诗歌意象创造的特点是a刚健有力b清新明丽c寒苦衰飒d平淡自然1.10下列词句属于李煜词的是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b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1.11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a赋b比c兴d颂1.12《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一篇主要刻画什么内容a相思令人憔悴b人生无常感慨c世态的炎凉d岁月蹉跎的悲哀1.16建安作家王粲著名辞赋代表作a《登台赋》b《登楼赋》c《弹棋赋》d《校猎赋》1.17借陈皇后废贬之事,抒发自己的悲凉感受的作品是a《长杨赋》b《李夫人赋》c《长门赋》d《自悼赋》1.18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a贾谊《新书》b司马迁《史记》c董仲舒《春秋繁露》d刘勰《文心雕龙》1.22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a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b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c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d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1.24苏李诗在历史上曾经指的是谁的诗a苏李b李白和苏东坡c苏轼和李商隐d苏武和李陵1.26《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它们统称为a《天子游猎赋》b《羽猎赋》c《校猎赋》d《京都赋》1.28对《新序》、《说苑》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序》10卷,《说苑》20卷。
b两部作品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
c它们主要是继承了《战国策》的写人笔法。
d它们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有不小的影响。
1.29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形成了a以长短句为主的句式b以杂言为主的句式c以杂言和五言为主的句式d以五言诗为主的句式1.3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玉台新咏》b《昭明文选》c《古诗源》d《汉书》1.31《上邪》是反映什么内容的作品a讥刺达官显贵b人生哲理c生活艰难困顿d爱情、婚姻1.32《世说新语》属于a公案小说b历史演义c志怪小说d志人小说1.33对司马相如的描述正确的一项a相如同乡狗监杨得意趁机举荐,相如因得景帝召见。
b司马相如与临邛富商卓王孙新寡女儿卓文君夜奔相如,以卖酒为生。
c司马相如著有《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大人赋》、《甘泉赋》、《蜀都赋》等。
d司马相如,字子长,蜀郡成都人。
1.34作为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班固的《咏史》诗是歌颂什么的a孝女缇萦的故事b昭君出塞的故事c孟姜女的故事d周处斩龙的故事1.35汉乐府民歌《东门行》的题材内容是a抒写兄弟冷漠相忘b倾诉生活艰难困顿c讥刺贵族浮夸奢侈d揭露战争惨无人道1.37汉代京都赋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a扬雄《蜀都赋》b班固《两都赋》c左思《三都赋》d张衡《二京赋》1.38下面四篇作品中,司马迁抒写“发愤”著书强烈愿望的是a《报任安书》b《悲士不遇赋》c《屈原贾生列传》d《魏公子列传》1.39《史记》中以独白写心理最典型的例子是a《魏其武安侯列传》b《高祖本纪》c《李斯列传》d《太史公自序》1.40以下对汉赋这一文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
b“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墨子《赋篇》。
c关于赋的源起,《古诗十九首》、上古神话传说等是孕育赋的源泉。
d宋玉赋咏物寓意,篇幅短小。
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2.多选题2.1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有a所涉无所不写,琳琅满目,分散无统。
b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c比较明显的语句表述其讽谏意义。
d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e对后汉“京都赋”有一定影响。
2.2以下关于五言诗阐述正确的一项a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它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