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资料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

(古代文学史2 P22—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备用)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宋代理学与禅学的流行,加重了宋代文学的(议论)风气。

2、北宋时期,在理论上大倡复古,创作中又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作家是(王禹称)。

3、欧阳修评论同时期的一位作家的诗歌称“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这位作家是(梅尧臣)。

4、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人们以(“六一风神”)概括以称之。

5、庆历新政期间,欧阳修著文为范仲淹辨冤,并因之被贬为夷陵令,这篇文章名为(《与高司谏书》)。

6、被后人评为“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是(晏殊)。

7、柳永以赋为词,体现在表现技巧上就是善于运用(铺陈)手法。

8、“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被贬到(黄州),这是他平生首次遭贬。

9、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章著称,合称“三苏”。

10、黄庭坚的诗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后人以其字名其诗为(“山谷体”)。

11、(秦观)的恋情之作重抒真情而不轻佻浮艳,故王国维评曰:“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12、继柳永之后,对宋代慢词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词人是(周邦彦)。

13、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词别是一家)。

14、“诚斋体”的语言极有特点,这就是(幽默风趣)。

15、范成大诗歌中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作品是他出使(金)国时所作的七十二首绝句。

16、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吸取了杜甫、李白两人诗歌之长,形成了一家之风,这就是(沉郁悲壮,踔厉风发)。

17、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兴手法)。

18、张炎在《词源》中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是指(吴文英)的词。

19、刘克庄虽为江湖诗人领袖,但其词风颇似(辛弃疾)。

20、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和《壬辰杂编》等书,对金代文学及文献的保留与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21、董介元《西厢记诸宫调》的情节来源于元稹的(《莺莺传》)。

22、一般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其时间分界线是元成宗(大德)年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___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元祐体”。

2.属于___的雅号是“___居士”。

3.___以见称的散文风格是“___”。

4.___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诚斋体”。

5.___在《词源》中提出的词论观点是“清空___说”。

6.___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稼轩词派”。

7.___词论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是“别材别趣”。

8.吴文英梦窗词主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章法绵密”。

9.___《须溪集》收词三百五十余首,所作时段大半为“南宋中期”。

10.清人___在《金文雅序》中所说的“借才异代”是指“由宋入金的文士”。

11.元好问《中州集》中所说的“国朝文派”是指“元代作家”。

12.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公案剧”。

13.元代散曲作家___的散曲集是“酸斋乐府”。

14.元代作家___的诗歌主张是“宗唐宗古”。

15.元代“四大传奇”荆、___、拜、杀四剧的共同创作倾向是“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16.明初诗坛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诗派是“江右诗派”。

17.明代___的诗歌风格是“豪放”。

二、___答题1.谈谈___的诗歌创作特点。

___的诗歌创作特点是多样化的,他的诗歌既有豪放派的气势磅礴,也有婉约派的柔美细腻,同时他还善于借鉴古人的诗歌技巧,使自己的诗歌更具有古韵和深度。

此外,___的诗歌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简述元曲的特点。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形式多样,包括杂剧、散曲、元曲等多种形式;二是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传说、神话、民间故事等;三是艺术手法独特,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四是语言生动,充满了幽默、讽刺、调侃等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1.《诗经·豳风·七月》是()A.农事诗B.史诗C.社会政治诗D.情爱诗2.《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主要反映了杜甫的()思想。

A.反诛求B.反淫逸C.反战争D.反奢华3.“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作者是()。

A.薛道衡B.杨广C.卢思道D.杨素4.李商隐的“无题诗”被称为()的鼻祖。

A.意象诗B.比兴诗C.象征诗D.朦胧诗5.被视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A.谢朓B.陶渊明C.谢灵运D.王粲6.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古诗纪》D.《乐府诗集》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B.缠绵悱恻C.俊逸秀美D.平淡自然8.杨衒之的著名散文作品是()。

A.《小石城山记》B.《大唐西域记》C.《始得西山宴游记》D.《洛阳伽蓝记》9.“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的评价。

A.欧阳修B.范仲淹C.苏东坡D.王安石10.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所用的修辞是()。

A.象征B.拟人C.比兴D.双关11.《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是孔子学说的发展。

A.军事活动B.外交策略C.非攻D.仁政12.《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纪事本末体B.纪传体C.国别体D.编年体13.中唐作家中写边塞诗最为出色的是()。

A. 韩翃B.孟郊C.李益D.钱起14.被誉为“七绝圣手”诗人是()。

A.杜甫B.王昌龄C.崔颢D.王翰15.《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的是()的风光。

A.青海湖B.鄱阳湖C.太湖D.洞庭湖17.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18.不属于柳宗元《三戒》的是()。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

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底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别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浮现了一种壮大的气魄和大方悲凉的感人力量。

并且,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很多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别确定)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进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咨询,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行低下。

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别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进展做出了贡献。

沈宋往常,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

沈宋使五律更趋周密,彻底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据《新唐书·宋之咨询传》记载:“及之咨询、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钞票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

他们的生平大都别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西昆酬唱集》的编者是杨亿。

2、黄庭坚在《小山集序》中评价晏几道的为人有“四痴”。

3、周邦彦在徽宗朝曾提举大晟府。

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是杜甫。

5、《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6、宋代词人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7、《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8、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9、《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

10、《录鬼簿》的作者是锺嗣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5、简述“山谷体”的内涵。

16、为什么说《梧桐雨》是一部诗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7、论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二、名词解释题 11、晚唐体 12、“苏门六君子” 13、 14、四大南戏1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此外还包括寇准。

12、“苏门六君子”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这这些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他们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13元曲、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

剧曲指的是元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舞台表演样式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4、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又称“四大传奇”,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填空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 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 —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____ 木兰诗_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_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 叙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6、“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7、“《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8、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9、“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

1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重言、卮言。

11、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诗》到了汉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14、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15、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16、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17、《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刘向编辑成书的。

19、《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悲秋”题材。

20、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楚辞章句》。

21.《尚书》一名的意思是上古之书。

22.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春秋》。

23.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2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大雅?生民》。

25.《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六诗。

26.《国语》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27.《国殇》是《九歌》中祭祀阵亡将士的作品。

28.抒情小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9.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创世神话。

30.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尚书》。

3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赋诗言志。

3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西昆酬唱集》的编者是。

2、黄庭坚在《小山集序》中评价的为人有“四痴”。

3、周邦彦在徽宗朝曾提举。

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是。

5、《漱玉词》的作者是。

6、宋代词人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7、《》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8、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之称。

9、《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10、《录鬼簿》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1、晚唐体 12、“苏门六君子” 13、元曲 14、四大南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5、简述“山谷体”的内涵。

16、为什么说《梧桐雨》是一部诗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7、论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杨亿
2、晏几道
3、大晟府
4、杜甫
5、李清照
6、张先
7、《西厢记诸宫调》
8、“曲状元”
9、纪君祥 10、锺嗣成
二、名词解释题
1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此外还包括寇准。

12、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这这些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他们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13、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

剧曲指的是元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舞台表演样式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4、“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又称“四大传奇”,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三、简答题
15、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1)黄诗不论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

(2)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

(3)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

(4)黄庭坚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

16、第一,诗一般的内容和情感。

从全剧的核心部分——曲词来看,它的重心实际是以作者自身的体验为依据,来摹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剧中蕴含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感情,所以具有了诗剧的性质。

第二,诗一般的语言。

《梧桐雨》通过大量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把语言写得非常华美。

第三,梧桐意象的反复渲染。

在《梧桐雨》里,白朴把梧桐与杨、李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

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诗剧的艺术效果。

四、论述题
17、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首先,苏轼树立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其次,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再次,苏轼“以诗为
词”的创作手法是他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最后,苏轼词的风格具有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