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第09册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第2课时(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第2课时(教案)认识液体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用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比较液体的流动性和粘稠度。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液体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正确使用水,保护水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液体的特征和性质。
2. 难点: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比较液体的流动性和粘稠度。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杯水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水。
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他们平时接触到的液体有哪些。
2. 感知(1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支小棒,并将一小盒红豆、黄豆和黑豆倒在教室的桌子上。
老师可以事先把豆子分好类,或者在学生接触之前把红豆放在桌面上,黄豆放在红豆周围,黑豆放在黄豆周围。
让学生用小棒触摸并轻轻推动这些豆子,观察和感知液体的特征和性质。
3.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感知中观察到的液体的特征和性质,如流动性、可塑性等,并与固体和气体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液体的认识,例如:“为什么液体能够流动?”“为什么液体倒出后会自然形成一个平面?”等等。
4. 实验过程(30分钟)(1)实验1:比较不同液体的流动性。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液体,如水、油和蜂蜜,并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小杯子。
让学生将不同的液体倒入杯中,观察不同液体的流动性,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然后让学生交流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流动性。
(2)实验2:比较不同液体的粘稠度。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液体,如水、果汁和糖水,并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根细杆。
让学生用细杆沾取各种液体并将其滴在纸上,观察不同液体滴在纸上的情况,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然后让学生交流并比较不同液体的粘稠度。
5.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运动、食物烹饪中的油、胶水的应用等。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认识液体——小学科学第9课教学设计引言:液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液体的特性和性质,并根据实际观察和实验,对液体进行分类和认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操作,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一、导入(约10分钟)1. 导入环节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液体的认识和好奇心,例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液体?”“液体和固体之间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并鼓励他们给出自己的想法。
2. 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请几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引发全班学生的思维碰撞。
二、理论知识讲解(约10分钟)1. 找到一个适合全班观察的实验示范台,并展示准备好的几个容器和一些液体(如水、酒精、油、果汁等),引导学生观察容器和液体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通过展示、解释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特点,包括: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具有自己的体积和形状,受重力影响会下落,不可压缩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加深理解,如水流、牛奶倒出等。
三、实验探究(约30分钟)1. 提供一组实验材料,包括:不同颜色的食盐、面粉、砂糖、水杯、不同颜色的水等。
为了保证实验环节的安全性,可以将部分不适合操作的实验步骤改为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液体的性质。
例如,可以询问:“如果将水和砂糖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让他们回答问题。
四、归纳总结(约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液体的性质和特点,并将液体进行分类。
例如,可将液体分为无色液体、有色液体、甜味液体等。
2. 小组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并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总结,通过相互交流促进思维的深入。
五、拓展应用(约15分钟)1.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给学生:“你们家中有哪些液体?”学生将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逐一回答并说明理由。
人教第九册教学设计教案(通用5篇)
人教第九册教学设计教案(通用5篇)人教第九册教学设计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第九册教学设计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第九册教学设计教案1一、主要内容和教材重点、难点。
二年级美术共19课,紧密结合小同学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为动身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充沛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同学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同学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同学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神往。
不盲目将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由偏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同学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同学的发明能力和鉴赏能力。
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和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同学的综合能力。
由单纯的学校美术教学转向充沛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美术课堂。
过程与方法: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同学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同学的学习过程与参与。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同学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根据本班同学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发明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九册全册教案
回答
引入新课
由测重力的仪器引出弹力
说明:重力的大小为什么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要搞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学习弹力。
板书课题
明确课题
讲授新课
一、弹力的产生条件
1、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弹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举例使学生加深理解弹力。
3、通过演示实验突破压力、支持力也是弹力这一难点
二、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课题
12.2弹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法
透镜式教学法
重点
弹力的产生制作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
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学情
分析
学生对弹性形变明显的弹力,容易接受;但对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不理解;对弹簧测力计,他们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不会感到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大小与谁有关
2知道压力、支持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引导学生设计弹簧测力计的制法
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师生共同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观察实验
讨论分析
交流
总结结论
明确结论
讨论举例
明确
观察
思考
理解
观察实验
讨论
分析结论
交流结论
明确结论
思考
讨论
回答
讨论设计
动手制作
测学习用品
讨论总结
总结
1、弹力产生的条件
2、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出弹力的实例
4能判断有关弹力的说法是否正确
5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小学科学第九册教学计划5
小学科学第九册教学计划5小学科学第九册教学计划5提要: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更多精品行政小学科学第九册教学计划5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基本措施: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
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第09册教案人教版
.凝结一、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水的现象,会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种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学习模拟实验的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运用因果关系法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相同玻璃杯个、玻璃片块、热水、酒精灯、木夹、火柴、搪瓷杯(或涂黑铁罐头筒)、冰块若干。
.演示材料:带盖杯子个,冷水,热水。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教师:盛饭时,每当我们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上有什么?学生:有水滴滴下来。
教师:锅盖上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教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杯子,一个里面装冷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不装水,请两个同学上来观察一下,三个杯子的杯盖内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装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装冷水和没装水的杯盖内没有小水珠。
教师:以上事实说明这些小水珠与什么有关系?学生:与热水有关系。
教师:这些小水珠是怎样“跳”到杯盖上去的?学生讨论。
启发他们推想: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
热水蒸发多,杯内水蒸气就多,杯盖上小水珠也就多。
教师小结: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教师: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学生思考讨论。
(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
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块玻璃冷、一块玻璃热。
)教师:列表比较: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小学科学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小学科学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热气球的原理以及相关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热气球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2. 教学难点:- 解释热气球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进行简单的实验以验证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第三部分: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图片和动画,用于展示热气球的运作方式以及实验过程。
2. 实验材料:纸制热气球模型、明火、吹气筒、温度计等。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程内容,提问:“我们上节课讲了哪些关于空气的知识?”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热气球的了解,引发学生对热气球的好奇心。
二、展示和讲解(10分钟)1. 展示热气球的图片和视频,解释热气球的用途和外观。
2. 介绍热气球的原理:热空气的密度较小,所以会上升,而冷空气的密度较大,会下降。
3. 解释热气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热气球由轻便的气囊、燃烧器和控制装置组成。
燃烧器加热气囊内的空气,使其密度减小,从而上升。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将纸制热气球用吹气筒充气。
2. 使用明火将燃烧器加热,然后将热烟从燃烧口注入纸制热气球内部。
3. 观察热气球的变化,并观察其上升的情况。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 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给学生分享更多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如热气球的发明历史、不同气囊的形状等。
2.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热气球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热气球的原理和运作方式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实验过程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观测结果,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小学科学第9课《露和霜》(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露和霜》(教案)露和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露水和霜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 能够区分露水和霜的特点和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露水和霜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 露水和霜的特点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1. 区分露水和霜的特点。
2. 将实际观察与知识联系起来。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
3. 图片或实物展示露水和霜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温暖的早晨(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最近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天气。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引入新课(10分钟)- 展示一张描绘早晨的图片,图片上有露水和霜的场景。
-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类似的景象,学生进行回答。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水滴和冰晶?3. 了解露水(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露水的特点。
- 解释露水的形成原因:当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却、凝结成小水滴,出现在物体表面上。
4. 实际观察(15分钟)- 带领学生外出观察露水现象,可以选择室外的草坪、叶子或者玻璃窗等。
- 学生用手轻轻触摸露水,感受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5. 回归课堂(10分钟)- 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观察到的问题,如:露水的颜色、触摸感等。
6. 了解霜(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霜的特点。
- 解释霜的形成原因:当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时,水蒸气会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形成冰晶。
7. 实际观察(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霜?并进一步观察室外或者室内的霜现象。
- 学生可以谈谈观察到的霜的颜色、质地等。
8. 概念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露水和霜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 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样是水,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9. 拓展活动(15分钟)- 提供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或者瓜果,让学生观察它们上是否有露水或霜。
- 让学生观察室内物体上的露水或霜现象。
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科学第九册
这个灯泡能亮吗?
小 小 工 程 师
这个灯泡能亮吗?
这个灯泡能亮吗?
从电池的 正极流出 的电流只 有经过小 灯泡以后, 再流进电 池的负极, 这样形成 的电流的 通路,小 灯泡才会 发亮。
电流的走向:
连接点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 正极和负极,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 会发光。
给大家介绍几个好助手
第三小学 王海丽
正极 “+” 碳棒
- 负极 “ ”
玻璃泡 灯丝 细金属线 连接点1
连接点2
导线
小灯泡通电发光需要的材料:
电池
接线点
灯泡
导线
设计连接方案 :
1、将纸质的灯泡和电池贴在白 纸上合适的位置,画线表示导 线。
2、一种方案使用一节电池,一 只灯泡。小组研究怎样连接可 以使灯泡亮起来,能不能设计 出不同的方案。
整理材料 :
请大家把材料整理好装回材料袋中,注 意将电池盒中的电池取下,以防导线相碰 引起短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会让你终 身受益。
电池盒
小灯座
导线
固定端
动触头 定触头
开关
开关可以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从而控制灯泡 的亮灭。
实物
符号
画出简单电路图
交通红绿灯
制作红绿灯:
1、准备材料: 电池、红绿灯泡、导线、 木板、回形针、图钉
2、制作开关: 在原先开关的基础上, 在定触头的旁边再加入 一枚图钉,当作定触头2
定触头2
3、连接电路
2
1
4、控制灯泡的亮灭
2
11
4、控制灯泡的亮灭
2
1
4、控制灯泡的亮灭
2
1
课外延伸 : 利用课余时间在我们现有红绿灯的 基础上,再加上一只乃至更多的小灯 泡,试试你能不能使它们发光或制作 你喜欢的电动小玩具。
小学科学第九册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第九册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学科学第九册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机械运动、热能传递、声与光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核心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教学内容本学期共包括以下单元:-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单元二:机械运动- 单元三:热能传递- 单元四:声与光2. 教学安排(1)单元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第一课: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第二课:纯净物与杂质- 第三课:物质的性质与分类(2)单元二:机械运动- 第四课:什么是力- 第五课:力的作用效果- 第六课: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单元三:热能传递- 第七课:热的传递方式- 第八课:热的传递与温度- 第九课:温度的测量(4)单元四:声与光- 第十课:声的产生和传播- 第十一课:光的传播- 第十二课:物体的颜色和光的反射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物质实验和模型示范,让学生充分观察、感知和体验。
2. 探究法:设计一些小实验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和研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知识点的测试,并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记录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源与条件1. 教学资源:小学科学第九册教材、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模型和图片等。
2. 教学条件:配备实验室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室和其他教学辅助设备。
七、教学实施与改进1. 教学实施: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小学科学第9课热传导(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9课热传导(教学设计)热传导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热量在物体中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一种方式。
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了解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生活的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热传导的定义、原理和传热方式。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热传导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形成科学思维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热传导的原理和传热方式的理解,实际操作中热传导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与热传导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并预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课件和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热传导的定义、原理和传热方式。
重点强调导热和绝热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热量在物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3. 实验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实验材料。
让每个小组观察和记录热传导的实验现象,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实验一:用不同的金属勺子分别搅动冷水和热水,观察金属勺子的传热情况,并解释原因。
- 实验二:用不同材料的砖头,将其中一个端面放在火中加热,观察另一端面的传热情况,并解释原因。
- 实验三:将热水装在相同杯子中,用不同的杯套分别套在热水杯上,观察热传导的情况,并解释原因。
4. 实验结果总结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将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和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加深对热传导的理解。
5. 巩固和拓展(1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巩固学生对热传导的理解。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9 太阳系-教学设计】
关信息。
接下来,请同学们依据所学、再结合前期搜集的资料尝试着制作“行星身份证”,可以几位同学分工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大家预备笔、硬卡纸和剪刀,动手来试一试。
【ppt出示“行星”身份证】【预设学生回答】学生1:我重点制作了“水星身份证”。
赤道直径是4880千米,到太阳的距离是5800万千米。
详细特点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它没有自己的卫星。
由于离太阳最近,水星上白天气温很高,赤道区,正午时温度高达430摄氏度,到了夜间,温度一直降到零下173摄氏度。
日夜温差达600摄氏度。
水星是个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生物的干燥世界。
学生2:对土星特别感兴趣,因为它是太阳系最漂亮的。
我制作了“土星身份证”。
土星的赤道直径是120500千米,到太阳的距离是142900万千米。
土星最显著的特点是它那舒展而美丽的光环。
光环不仅光彩夺目,而且使得土星的总直径还巨大增长。
土星也是八大行星中卫星较多的,周围有31颗卫星绕它旋转。
学生3: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很远。
到太阳的距离分别是28700万千米、450400万千米。
所以,我重点制作了这两颗行星的“身份证”,假如想很个单位不统一,需要我们分别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缩小。
学生3:你们说的都对。
但依据什么标准来缩小这些数值呢?学生4: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地球。
假如以地球大小为一个标准,其他行星的大小是不是就好计算了呢?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不仅全面,而且思路清楚,乐观动脑筋想到的办法也不错。
依据同学们所说,我们先来看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一组数据,假如把地球的赤道直径作为1个长度单位,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动脑筋算一算,并将计算的结果记下来。
同学们是否听明白了,也可以动笔计算一下。
【PPT出示结果】老师引导:同学们计算得可真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假如将地球的数值为1,其他行星相对地球的数值:【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假如将地球赤道直径作为1厘米,其他行星相对地球大小分别是:水星直径为0.4厘米,金星直径为0.9厘米,火星直径为0.5厘米,木星直径为11.2厘米,土星直径为9.4厘米,天王星直径为4.1厘米,海王星直径为3.9厘米。
小学科学第9课浮筒的妙用(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9课浮筒的妙用(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第9课-浮筒的妙用引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教学设计以小学科学第9课《浮筒的妙用》为例,展示了一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浮力、重力和密度等概念的教学活动。
目标:1. 理解浮力、重力和密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掌握利用浮力原理制作浮筒的方法,并了解浮筒在物体称量、水密封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浮力、重力和密度的概念2. 浮力的原理及其应用3. 制作浮筒的方法和应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与学生简单的对话和提问,激发学生对浮力和浮筒的认知和好奇心。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浮力吗?你们见过浮筒吗?浮筒有什么作用?”根据学生的回答提供一些简单的引导和解释。
步骤二:探究浮力的概念1. 展示一个容器,并向其中倒入一些水,让学生观察水中漂浮或沉没的物体。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能够浮在水上,有的物体则沉到水底。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与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先猜测,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水中轻轻放入一根木条,观察木条在水中的状况。
鼓励学生描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引导他们理解浮力与物体的关系。
步骤三:浮力的原理及其应用1. 对学生进行浮力的概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
可以使用图片或简单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 通过实际示范,向学生展示浮力的应用。
例如,将一个纸夹放在水中,纸夹会漂浮在水面上。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纸夹能够浮在水上。
引导学生发现,纸夹的形状和重力相互作用,使得纸夹具有浮力。
步骤四:制作浮筒的方法和应用1. 向学生介绍浮筒及其制作方法。
展示制作浮筒所需材料,并引导学生逐步制作浮筒。
2. 引导学生思考浮筒的应用场景。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浮筒在承重、水密封等方面的应用,并让他们想象更多有趣的应用场景。
小学科学教材第九册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教材第九册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包括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内容;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精神;4.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例如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单元:地球和月亮1.1 课堂活动a. 利用模型展示地球和月亮的相对运动;b. 观察夜空中的月亮,了解其不同形状;c. 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和月亮的模型;d. 小组活动,观察地球和月亮对海洋潮汐的影响。
1.2 实验a. 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地球和月亮的运动;b. 通过实验观察模拟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现象。
1.3 课外拓展a.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一份关于地球和月亮的研究报告;b. 观看有关太空探索的纪录片,拓宽知识面。
2. 第二单元:能量的传递2.1 课堂讨论a. 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能量的转化过程;b. 探究能量与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c. 小组合作,讨论太阳光是如何传递到地球上的。
2.2 实验a. 利用透明容器和水,模拟太阳光传播的实验;b. 利用实验仪器,观察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情况。
2.3 课外拓展a. 学生自行寻找并制作与能量传递相关的实验装置;b. 观察无人机的飞行过程,思考能量传递的原理。
3. 第三单元:空气和水3.1 课堂活动a. 探究空气的存在和压力;b. 观察和记录水的不同状态;c. 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2 实验a. 利用鲜花在水中的变化,讨论水的吸收和输导特性;b. 利用漏斗等实验材料,观察空气的压力。
3.3 课外拓展a. 学生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数据,撰写一篇关于水循环的文章;b. 参观相关的科学展览,加深对空气和水的认识。
4.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4.1 课堂讨论a.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b. 探索物质变化的条件和过程。
4.2 实验a. 利用酸和碱的反应,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b. 利用火焰和冷却等实验条件,观察物质的变化。
科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教 学 措 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 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 ,而非“教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 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 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 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 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 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教材内容 学期初招生
日期 11.5 ~ 11.11 11.12 ~ 11.18 11.19 ~ 11.25 11.26 ~ 12.2 12.3 ~ 12.9 12.10 ~ 12.16 12.17 ~ 12.23 12.24 ~ 12.30 12.31 ~ 1.27
教材内容 研究磁铁
二
太阳和影子 太阳钟
期末复习考试
教学进度表
周 别 一 教 时 周 别 十 一 教 时 3
日期 8.30 ~ 9.2 9.3 ~ 9.9 9.10 ~ 9.16 9.17 ~ 9.23 9.24 ~ 9.30 10.1 ~ 10.7 10.8 ~ 10.14 10.15 ~ 10.21 10.22 ~ 10.28 10.29 ~ 11.4
小学科学第九册人体的感觉与运动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第九册人体的感觉与运动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小学科学第九册《人体的感觉与运动》引言:《人体的感觉与运动》是小学科学第九册的一部分,旨在使小学生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增进对自身身体的认识。
本教学方案将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人体的感觉和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目标:1. 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2. 了解人体的运动器官及其作用;3. 掌握感觉与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活动一:感官游戏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来认知周围的事物,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感觉器官的作用。
活动二:感觉器官的图示解析使用多媒体展示感觉器官的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2. 运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活动三:肢体游戏通过肢体游戏,使学生动起来,体验不同身体部位的运动,如走路、跳跃、用手握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身体的不同部位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四:运动器官的图示解析同样使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器官的图示,让学生了解关节、骨骼和肌肉等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及其配合运动的作用。
3. 感觉与运动的联系活动五:身体感觉实验设计不同的实验活动,如盲人体验、听觉追踪等,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感受不同感官在感觉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与运动的联系。
活动六:运动测量实验设计简单的运动测量实验,如测量不同动作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心跳等指标,让学生体验到感觉与运动的紧密关系,并理解身体在运动中的反应。
三、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感觉与运动的理解程度;2. 设计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并形成报告或展示,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成绩;3. 设计综合测试,考察学生对于感觉与运动的知识掌握情况。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了解感觉和运动在不同动物中的差异;2.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感觉与运动在日常活动中的重要性;3. 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人体其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小学科学第九章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第九章教学方案第一节:引言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而第九章是该学科的关键章节之一。
本教学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九章的内容。
第二节: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1.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和归类方法。
2. 过程目标: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
3. 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生物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丰富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类: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不同生物进行科学归类。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2.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五节:教学过程1. 探索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和实物,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并提出问题,如何区分不同生物?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分类的概念,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
3. 观察实验:安排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如观察不同昆虫的特征、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等,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分类归类: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让学生进行生物的归类,引导他们按照科学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归纳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原理,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6. 拓展延伸: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科学三年级第九章教学方案
科学三年级第九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了解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运动;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模型、图片等。
2. 教材准备:教学课本《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九章。
四、教学过程本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太阳系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交替的原因。
下面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
活动一:太阳系的基本概念与组成1. 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了解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基本概念。
2. 给学生分发卡片,卡片上列出太阳系中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名称,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提示,正确拼写并贴在黑板上,进行概念的巩固。
活动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变化,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
组织实验,让学生在不同时间测量太阳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并绘制图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自转运动的理解。
2. 利用模型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理解公转运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昼夜交替的原因1. 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2. 进行“小太阳实验”,将小球代表太阳,让学生站在不同位置上扮演地球,观察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照情况,从而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九章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九章教学方案第一节:认识天气和季节(课时1)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季节的变化。
2. 能够辨认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3. 能够理解天气和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天气的概念和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季节的变化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3. 学生书本和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之前学过的天气和季节的知识,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活动(25分钟)(1)学生观察窗外的天气和季节变化,并在学生书本上记录下来。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介绍和讨论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特点。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他们对天气和季节的理解,同时展示他们记录下的天气和季节变化。
3. 拓展运用(15分钟)(1)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辨认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2)学生根据图片或卡片描述不同天气和季节的特点,并理解天气和季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4.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和梳理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醒学生下节课预习《气象仪器》这一部分的内容。
5. 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身边环境中找出与天气和季节相关的事物,并写一段话描述它们。
(2)预告下节课内容。
第二节:气象仪器(课时2)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仪器。
2. 能够理解气象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气象仪器。
二、教学重点:1. 几种常见的气象仪器及其作用。
2. 学生能够操作使用气象仪器。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气象仪器模型或实物。
3. 学生书本和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气象仪器模型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2. 新知讲解(15分钟)(1)老师通过PPT课件的讲解,介绍几种常见的气象仪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风向标和雨量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凝结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水的现象,会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种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学习模拟实验的方法。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运用因果关系法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
4.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器材:相同玻璃杯2个、玻璃片2块、热水、酒精灯、木夹、火柴、搪瓷杯(或涂黑铁罐头筒)、冰块若干。
2.演示材料:带盖杯子3个,冷水,热水。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教师:盛饭时,每当我们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上有什么?学生:有水滴滴下来。
教师:锅盖上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教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杯子,一个里面装冷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不装水,请两个同学上来观察一下,三个杯子的杯盖内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装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装冷水和没装水的杯盖内没有小水珠。
教师:以上事实说明这些小水珠与什么有关系?学生:与热水有关系。
教师:这些小水珠是怎样“跳”到杯盖上去的?学生讨论。
启发他们推想: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
热水蒸发多,杯内水蒸气就多,杯盖上小水珠也就多。
教师小结: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2.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教师: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学生思考讨论。
(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
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块玻璃冷、一块玻璃热。
)教师:列表比较: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学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教师: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板书课题:3.凝结)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
指导学生在课文填空处填写上述变化。
水蒸气水(板书)教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学生举例: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等等。
3.指导学生认识露的形成教师:(出示挂图)庄稼和草叶上的水珠叫做露,它常发生在夏秋晴朗的早晨。
那么这些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进行预想,发表意见。
(这些露珠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从物体中渗出来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教师:那么露是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个搪瓷杯里放进冰和水,使杯子成为一个很凉的物体,把杯子放在潮湿的布上。
观察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为什么搪瓷杯外有小水珠出现?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学生: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受冷变的。
教师:为什么有露的时候一般风很小?(风大了水蒸气要吹散)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和思考可以知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上)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指导学生填空(课本第10、12页的空白处)。
(三)总结、巩固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水蒸气的凝结,并且知道了露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什么叫凝结?露是怎样形成的?质疑:关于露的形成,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若学生提出为什么露多在夏、秋季晴天早晨、无风的条件下出现,教师可讲解:夏、秋季日照强,水蒸气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晚上散热快;早晨,草叶温度最低,有结;无风或者小风时,能使水蒸气有较长时间与冷草叶凝结,凝结的水也不会很快蒸发,从而形成露。
(四)布置作业思考:海水很咸、其中溶有较多的盐。
你有没有办法使海水变成淡水?板书设计:3.凝结凝结:水蒸气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露无风、晴朗的天气4.水的三态变化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2、挂图或投影片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教师:什么叫凝结?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
教师:什么叫蒸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
板书:水水蒸气教师:水的气体形态是水蒸气,水的液体形态是水。
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固体形态的水?学生回答。
教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水和水蒸气的变化,包括蒸发、沸腾、凝结。
这节课我们将认识水的其他变化。
(板书课题:4.水的三态变化)(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冰与水之间的变化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河水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到0℃以下时,河水会结冰。
教师:到了温暖的春天,河里的冰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天气温暖时,河里的冰会融化。
教师:把水结成冰和冰化成水的变化及其条件,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来,填在书上的方框中。
板书:水冰2.指导学生认识冰可以变成水蒸气教师:在寒冷的冬天,晾在院子里的湿衣服会怎样?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学生:湿衣服会结冰。
教师:过了一段时间,冰并没有化成水,衣服却也干了。
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了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使衣服干了。
教师:这种变化是在冰吸收周围热的条件下(晒太阳)发生的。
请同学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把这种变化填写在书上的方框里。
板书:冰水蒸气3.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冰(出示霜的挂图或投影片。
)教师:冬天,有时在门窗的玻璃上会看到冰花,在草木、砖瓦上会看到一层白色的冰晶,人们把它叫做霜。
你已经知道门窗玻璃上的水和草木上的露是怎样形成的,根据这些知识,你能推想出门窗玻璃上的冰花和草木上的霜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先不做评论。
教师:以上推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谁能设计一个霜的模拟实验?想一想,露的模拟实验是怎样做的?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霜和露的模拟实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搪瓷杯的温度需要更低。
为此,在杯中的冰内不能再加水,而要加一些盐.当加入30%的食盐时,温度可降到-20C左右。
选用深色杯做实验,可以使外壁上的霜看得更清楚。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上的小冰晶——霜,想一想霜是由什么变的?与露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露是0C以上形成的小水滴、冰晶。
)教师:现在,我们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出这种变化,填写在课文的方框中。
板书:水蒸气冰晶4.综合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教师:水有几种形态?它们是怎样互相变化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一个完整的图把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关系表示出来吗?学生提出各种图示在黑板上画出来,大家评论,肯定各种画法的优点。
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最全面的图示来。
学生通过作图与讨论,加深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及其条件的理解,懂得作图法也是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图(略)练习:找2—3名学生指图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
(三)巩固总结1.霜是怎样形成的?2.演示实验:(从盐水中制取蒸馏水。
实验前,先让一位学生尝一下;制出蒸馏水后再请学生尝尝,以解决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海水淡化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1.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少结霜,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2.用一只塑料滴眼瓶盛满水,记下小瓶横截面的周长;将小瓶放进冰箱冷冻室,结冰后,再量量它的横截面的周长,看看有什么变化?(周长增加)。
这说明什么?板书设计:4.水的三态变化水水蒸气水冰冰水蒸气水蒸气冰晶水蒸气(气体状态)水冰、冰晶(液体状态) (固体状态)5.热空气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向上升。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做热空气变轻上升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向上升的科学原理)。
3.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观察、实验、思考的习惯)二、教学准备(一)演示材料1.投影片(1)孔明灯(最好是夜晚,孔明灯徐徐上升的抽拉片)。
(2)热气球。
2.走马灯(点燃下面的蜡烛,上面的叶轮及连在叶轮上的纸马就会转动)。
3.小碟(内有酒精)、大塑料袋。
(二)分组实验材料:挂好线的纸蛇、蜡烛、火柴。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谈话:(1)在火炉上方的铁丝上挂着一块手帕,当炉火烧得很旺时,常有什么现象?(2)为什么火炉上方的手帕会摆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l。
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师:老师在小凳子上放了一个小碟子,在碟子里倒入一些酒精,如果把酒精点燃再把这个大塑料袋套上,这个塑料袋里面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推测空气的体积会膨胀)问:如果像你们推测的那样,套上凳子上的塑料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实验:点燃酒精,塑料袋被热空气胀得鼓了起来。
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2.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会变轻,上升师:胀大的热空气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继续观察。
实验:松开手后,塑料袋徐徐上升。
师:为什么塑料袋会升起来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做个实验。
(教师拿起悬挂好的“纸蛇”。
)这是剪成弯弯曲曲的纸蛇,我们就用它做实验。
用线把纸蛇悬挂起来,观察一下纸蛇是什么样子;把纸蛇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纸蛇有什么变化,再把纸蛇离开火焰,观察它会怎样。
学生分组实验;①悬挂纸蛇,观察纸蛇的样子。
②做纸蛇在蜡烛上方转动的实验。
②做离开火焰,观察纸蛇变化的实验。
④反复几次,对比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问: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纸蛇就转了起来;离开火焰,纸蛇就不转了。
这说明纸蛇的转动与什么有关?刚才我们看到的大塑料袋升起来又是和什么有关呢?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研究结果。
问: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比,密度小,重量轻。
就像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会上升一样,比周围冷空气轻的热空气也会上升。
当热空气上升时,就会使纸蛇转动,推动塑料袋上升。
3.热空气的应用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情?听取学生的发言。
师:热空气是位“无名英雄”,它能悄悄地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投影:孔明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古代军事家孔明(也就是诸葛亮)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一种能上天的灯(复合投影:将孔明灯升上去)。
有了它,部队在夜间行进时,就能传递信号,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