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免疫学绪论中的一些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3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3—180—2010年06月Jour nal of J il in M e di cal C ol l ege Jun.2010
3PB L教学有助于对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PB L教学法通过“病例设问一自学解题一讨论精讲一实做演练”的循环教学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做整体“知识链”,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同时给与学生不同病例来考核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电动洗胃机洗胃术、止血和包扎、搬运和固定、急危重症救护。

PB L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了课本知识与I临床实践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所学即所需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热情,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4PB L教学思考
实施PB L教学法,有人认为学生上课前需查阅大量资料,以做好课前准备,这样会花费大量时间,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安排P B L教学法的教学时间。

老师要帮助学生课前预习的把关,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寻找资料,并能够用批判性眼光去了解、分析案例和资料,组长应详细记录课前讨论过程。

学生在分享学习成果时,要学会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这是促成自主学习重要途径。

开展PB L教学,学生目前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配置还不够完备。

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网络资源和丰富的图书馆馆藏。

学生要解惑,要实现自主学习,需查阅、浏览大量的信息,要有畅通、丰富的信息流,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综上,开展P B L教学,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最终探索出一套适合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体系。

(收稿日期:2009—12—12)
文章编号:1673-2995(2010)03-0180-02教学研究精讲免疫学绪论中的一些体会
李妍1,赵良中1,马爱新1,王春艳1,李强1,李文彬2(吉林医药学院:1.病原教研室,2组织部,吉林吉林132013)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在医学和生物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阶段,医学免疫学现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医学免疫学》(第3版、第4版和第5版)教材均以独立一章来介绍绪论(或概论)部分。

绪论部分不仅介绍“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免疫学发展简史,也用较多笔墨阐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固有免疫与适应免疫应答特点。

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精讲免疫学绪论对本科免疫学教学的意义。

基金项目:吉林医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李妍(1972一),女(汉族),副教授,博士.1回顾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史引入“免疫“含义
人类对免疫的认识始于对感染性疾病观察,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之为“免疫(i m m uni t y)”。

在人类未明确微生物感染与“瘟疫”流行的关系时,已经运用经验来防治疾病。

天花曾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传播,人是唯的一易感宿主,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国明代(16世纪)创立了接种“人痘苗”,进入人体的是活的“天花病毒”,种“人痘”预防天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为日后牛痘苗的发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8世纪后期,英国医生艾德华琴纳(Edw ar d Je nne r)创立“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开创
第3期李妍,等.精讲免疫学绪论中的一些体会一181一
了“人工自动免疫”的先河。

2概括现代对免疫认识导出“免疫”的现代概念
免疫学发展的初期主要是抗感染免疫,19世纪70年代许多致病菌陆续被分离成功,德国细菌学家R ober t K och提出了病原菌致病的概念,大大深化了先前人类对“瘟疫”的认识。

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致病菌被确定,多种多样的疫苗相继问世。

传统的免疫概念的阐述体现了免疫系统排除微生物抗原和抗感染的功能,即“免疫是指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

而我们对免疫系统已经有全面认识,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而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免疫防御(i m m une def ense)”、“免疫监视(i m—m un e sur vei l l ance)”和“免疫自身稳定(i m m une hom e—ost asi s)”三方面。

“异物”和“抗原”的概念的使用仍然是讲述免疫系统三大功能的重要线索。

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有缺陷或免疫调节机制异常的情况下,对“非己”抗原应答可缺失或应答过度;监视转化细胞表面异常“抗原”的能力下降;对“自身”物质的耐受被打破。

免疫系统异常将导致“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病“和“肿瘤“。

现代的“免疫”概念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区分)自身成分(自我,seL f)和异己物质(非我,non—seL f),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3多种教学手段阐述适应性免疫性的三个特点
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方式是免疫应答,即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免疫原的整个过程。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i nnat e i m m uni t y)”和“适应性免疫(adapt i ve i m—m uni t y)”两大类。

在阐述固有免疫应答特点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可连续展示高清晰图片和链接动画短片的优势。

分别展示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图片和模式识别受体(pat t er n re cogni t i on r ecept or,P R R)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 hogen a ssoc i a t e d m ol e-eu l e pa t t er n,V A M P)的结构的图片,放映补体活化溶解细菌动化短片(1m i n)。

运用上述材料归纳固有免疫在生物进化早期形成、个体感染后早期发挥作用和针对病原体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特点。

本部分讲解也将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分别介绍固有免疫细胞的模式图、血液和组织中的形态图和电镜下超微结构照片,加深对免疫细胞名称与功能的理解和记忆。

在介绍吞噬细胞吞噬杀伤细菌的部分,强调消化后的病原体成分可被特殊的分子运输到细胞表面,供适应性免疫的细胞识别和应答(“抗原提呈”与“抗原提呈细胞”)。

本课程理论课均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我们结合第5版《医学免疫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书写板书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适时适量书写板书可弥补多媒体页面内容停留短暂的缺点,文中斜体字部分为绪论部分板书的主要内容。

绪论讲解结束前,按照板书内容回顾主要内容,并以此为线索概括了后继课程的讲解次序与主要内容,建立课程学习的导航图。

4课后作业中扩展免疫学发展史的学习
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我们对免疫学发展史中其他重要发现和理论进行简要提示,不占用时间展开讲述。

但教学结束后布置作业:通过阅读教材、浏览网络资源和参考书,介绍一位免疫学家和他的成就。

我们发现学生不仅了解了教材中免疫学发展部分介绍的免疫学家,还介绍了国内外近代、现代多位学者及其在免疫学领域的贡献。

老师通过课后辅导活动,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了作业的内容,扩展免疫学发展史的学习;通过课外阅读,也增强了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学习本课程的动力。

5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建立学习线索
第5版《医学免疫学》全书55万字,为国内5年制医学生广泛使用的教材,授课时间紧、难题普遍存在。

我们总结以往教学的经验,综合运用课堂多媒体课件、板书、作业与课后讨论等多种手段来精讲绪论部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为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建立良好开端。

(收稿日期:2009—1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