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阈下壮族民间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壮族文化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基于壮族文化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李伍枝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4年第07期【摘要】以宜州壮族民间文化为例,探讨壮族文化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结合,提出利用宜州壮族民间文化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宜州壮族民间文化【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20-0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全国著名的民族学专家梁庭望教授在谈到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时认为,作为壮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广西要大力继承和发展壮族文化,壮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如何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壮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一、宜州壮族民间文化广西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的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即百色、河池、南宁、柳州4个地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及其先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包括歌圩文化、壮锦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布洛陀文化、绣球文化等。
宜州市位于广西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来是桂西北的军事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宜州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恒久流传的灿烂文化。
其中以山歌、戏剧、曲艺、诗词书画为杰出代表。
更有刘三姐这个传奇歌仙成为南方山歌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
宜州彩调、桂剧等地方戏独具特色,彩调剧《刘三姐》和《龙女与汉鹏》20世纪50年代曾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得到毛泽东和中央首长的高度赞扬。
地方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主要有舞龙狮、过火海、狮子上刀山、台阁顶马、打火球、扁担舞、傩面舞、蚂拐舞、竹竿舞、板鞋竞走、抛绣球、赛龙舟、抢花炮、打陀螺、舞鸡、舞春牛等。
饮食文化充满着地域特色,较常见的小吃有松糕印板馍、马打滚、豆腐肴、狗舌馍、艾馍、豆腐圆、凉粉、龙膀(血肠)等。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路径探究
【摘 要】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论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教育,针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矛盾,提出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写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作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重点,把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教育【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038-03在当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下,如何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的特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新方向。
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探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的路径。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是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
2016年11月广西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至2018年10月,广西有50个项目入选国家项目名册,618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项目名册。
自治区代表性传承人由2011年的119人增加至555人。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的经费投入以10%的速度递增,从2003年到2018年10月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
一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快速增长,另一边则是尚未形成明显经济效益,传承人才断层非常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裂的局面。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一是古老师徒传承与职业教育体系一对多之间的矛盾;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提高与质量发展乏力的矛盾;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的矛盾。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作者:农芷懿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5期语文来源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把知识放到生活中去自然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学习语文的环境不同,同一个教学内容放到不同的地域生活中,它必定是千姿百态的,鲜活生动的。
笔者就将广西壮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与语文知识结合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
一、做好教学准备,熟悉课本教材,熟悉壮族地区特色文化,例如绣球文化,特色民歌——“嘹”歌文化,壮族服饰文化等。
找到课本教材与本地特色文化的对接点例如,在授课描写音乐的至文《李凭箜篌引》时笔者对接到壮族的“嘹”歌文化。
又例如在授课《林黛玉进贾府》时其中有对众多女性的服饰描绘,这一点可以对接到壮族的服饰文化上。
二、把抽象的知识还原到浓郁的地方特色生活需要巧布置活动笔者在讲授《李凭箜篌引》前,让学生分组布置了这样的课外探究任务:收集文学中关于描绘音乐的好句或段落并赏析;收集好的中国风音乐(注明:歌曲名称、词作者、歌手),可以摘取片段;收集壮族特色音乐。
活动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有阶梯性,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
笔者在指导《李凭箜篌引》的课外学习活动中设置了难度不同的任务:一是容易的必写题,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完成的题目,例如理解《李凭箜篌引》各句内容意思,赏析诗句,表现音乐的手法。
二是中等难度的选做题,要求每位学生选作两题。
如1.收集文学中关于描绘音乐的名言、好句、段等。
2.收集并赏析中国风音乐或本地音乐。
3.关于李贺的经历以及其他诗句。
最后是难度最大的特选题,每组交两篇,如根据李贺和《李凭箜篌引》写一首现代歌词甚至谱曲或者写一首现代诗歌、一首古诗。
这样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任务让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兼顾。
三、语文教学实践中,特色文化的注入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目标笔者在讲授《李凭箜篌引》时抓住“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感受音乐魅力”这个教学目标,这样做: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中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然后从学生搜集的壮族特色民歌“嘹”歌歌词中找出有价值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美,最后播放箜篌音乐与“嘹歌”让学生体验审美的乐趣。
民间文学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二、流行歌曲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3.口语教学 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往往表达着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可 以运用这些歌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通过模仿和学习流行歌曲的发 音、语调和语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在将流行歌曲引入语文课程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的歌曲:教师需要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积极向上、适合学生的 流行歌曲。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进行选择,确保歌曲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注意事项
2.适度使用:教师需要适度使用流行歌曲,避免过度依赖歌曲而忽略其他教 学内容。同时,还需要控制好播放时间,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三、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思考和评价,帮助学生 分析歌词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让学生从歌曲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三、注意事项
二、文献综述
3、民间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案例:部分研究表明,将民间文学引入语文 课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文献综述
4、民间文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研究提出了针对民间文学特点的教学策略, 如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作为样本,通过 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首先,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和学生对 民间文学的认识、态度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其次,进行课堂观察,了解 教师在语文课堂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的淡淡哀愁。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结合学生的思想实 际和文化水平,有选择地介绍、讲解、朗读、品味和积累。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学教法2018.08学教育广西非觀M il产颜在高职语M学中的应用®釗条余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丰富的民族文化教学资源。
结合时代特征,深入挖 掘,将之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既是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达成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高职语文教学布洛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蕴 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
结合 时代特征,深人挖掘、使之创新性 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 “非遗”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 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 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 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 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 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 它方式口头相传,包括各种类型 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 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 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 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
[1]在髙职院校教学中将本民族的“非遗”资源融人高职语文教学不 仅能让学生深人地了解到本民族 文化的精髓,还在培养大学生热 爱家乡,创新性的继承和弘扬家 乡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拓宽文 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将 “非遗”资源巧妙地融人高职语文 教学将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工作 者急需探讨的问题。
笔者试以广 西国家级“非遗”中的壮族创世史 诗《布洛陀》为例探讨相关问题。
一.创世史诗《布洛陀》梗概创世史诗即神话史诗,主要是 叙述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的生成、迁徙以及与自然作斗争和成 长壮大的过程,具有浪漫性和幻想 性,一般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相 依存,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相 传。
[a《布洛陀》即为创世史诗,它是学者根据流传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壮族地区与布洛陀有关的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民间故事等集体口传资料和民间抄本编撰而成的一部壮民族创世史诗。
传说中的布洛陀是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的一个首领,他智慧过人,精通百事,解万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
智观天下 智库时代·2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叶建芳(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6)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把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非遗的传承创新结合起来,是探索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亦为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寻找具体而生动的模式。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0-0022-002一、前言当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保护,非遗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都是社会关注热点。
非遗传承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就是传统与现代如何融合,当非遗进入高校,在现代大学生身上实践时,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
同时,区域非遗的传播教育,是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审美意识、意志品质等教育价值”[1]。
教育可以将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观、艺术和习俗等文化传承下去,学校教育与文化间的紧密关系是不容置疑的[2]。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职业院校重点工作,现今“技能型”人才出现不少弊端,例如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公德淡漠等[3]。
近几年“文化育人”理念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入,地方性非遗的传播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益尝试。
高校校园文化可以融进非遗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奋斗精神、道德操守、人格追求以及理想情怀, 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和校园文化品位, 并促进自身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4]。
但是,非遗在高校同样面临着发展困境,目前把非遗进校园及人文素质培养综合起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讨,它有两个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第一,可持续发展。
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当前,“保护工作中存在大量的短视行为和绩效思想”[5],非遗进校园,各大职业院校实行的多为短期培训活动,影响到它的实践效果。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间文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传媒的高度普及,民间文学的传承和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模式往往停留在死板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诵读上,缺乏对民间文学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理解。
而非遗视角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以及其对当代人们的启示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借助非遗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审视民间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非遗视野下进行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拓展民间文学教育的视野和深度,更能够为传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研究意义民间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文学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革。
在当今社会,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重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民间文学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将“非遗”视野引入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传承责任感。
将非遗元素融入民间文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促进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探索和实践“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为我国民间文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3 问题提出在当前的非遗视野下,民间文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相对陈旧,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对于民间文学的兴趣和认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深入了解和热爱的动力。
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民俗文化的应用探讨
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民俗文化的应用探讨摘要:对学生进行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渗透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
民俗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我国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就是源自我们丰富的民俗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让孩子穿汉服,学写毛笔字。
而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引导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知识、拓宽视野;还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资源;民俗文化引言:家校与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学习,因此各高职学校的教师都积极引导学生从语文课程中学习民俗文化。
但仍存在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的情况,有的教师对民俗文化教学目标不明确,有的教师无法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中关于民俗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本文从学习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了几种从语文课程中学习民俗文化的方式方法,以便于学生以更高效的方式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吸收民俗文化精神。
一、高职语文课程开发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民俗文化引起越来越多国民的关注,国货的兴起、汉服的大热、西安的街市频频热搜。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到街市小到商品,这当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语文课程本身也蕴含着一些隐藏的与文化相关联的内容,所以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程又担当着将中国知识、中国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责任。
同时理解了民俗文化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1]。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到作者所写文章的思想内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加之进入高职的学生大多正处青春时期,正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因此教师更要深度挖掘语文课程背后所蕴藏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更是让学生塑造思想,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展示语文课程中的民族文化(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民俗文化我们的语文课程中有许多课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例如《屈原列传》中就蕴藏着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要。
而民间文学作为非遗的一种,其保护与传承同样受到关注。
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和实践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重要课题。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需要关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容易导致非遗的流失。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帮助他们认识到非遗的独特价值,并主动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以保护和传承非遗。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还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
由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文学、音乐、舞蹈等,在教学改革中,应鼓励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探讨非遗传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比如可以组织跨学科的研讨会和活动,让学生们在多个学科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他们对非遗的认识。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重创新和实践,加强跨学科的合作。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理解,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刘三姐歌谣融入地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教学创新【摘要】本文指出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刘三姐歌谣文化引进地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培育地方中职特色教学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教师可通过将刘三姐歌谣融入口语交际教学、融入诗文教学、融入写作教学、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推动地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化的发展,让刘三姐歌谣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中职语文融入方法【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1-0117-04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无数劳动人民口头创造和经过千年传颂而流传下来的一笔财富,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刘三姐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一直是广西各级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明确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持续壮大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和刘三姐歌谣等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让壮乡人民好日子千人唱万人和,天天放在歌里过。
“刘三姐”是广西一张亮丽的名片,多年来,政府及社会团体通过影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传播,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等,再经过无数的壮族民间歌手积极演唱,让刘三姐歌谣得到不断创新发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彰显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被更多时尚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很多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缺乏了解,在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上缺乏主观能动性,这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极为不利。
基于此,笔者认为,加强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壮族地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刘三姐歌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推动地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者之角色冲突——以壮族坡芽歌书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者之角色冲突——以壮族坡芽歌书为例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传统。
然而,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教育者常常面临着各种角色冲突。
本文以中国壮族的坡芽歌书为例,探讨教育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所面临的角色冲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坡芽歌书是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壮族用歌曲方式演唱的章回小说,既传达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又是人们娱乐、放松和交流的方式。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化的影响,坡芽歌书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教育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教育者的角色冲突1. 传统与现代冲突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往往受到挑战和质疑。
教育者在传承坡芽歌书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平衡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一方面,教育者需要尊重和保护坡芽歌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性;另一方面,教育者还要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坡芽歌书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2. 传承与变革冲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过程,但也不能忽视时代变革和传统的变化。
教育者需要在传承坡芽歌书的过程中找到平衡点。
他们既要尽力保持坡芽歌书的传统形式和含义,又要适应当代观众的需求和喜好。
3. 教学和保护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向学生传授坡芽歌书的知识和技能,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传授坡芽歌书的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侵犯文化权益。
三、解决方案1. 教育者多角色身份认同为了解决角色冲突,教育者需要意识到自己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身份的多样性。
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又是当代教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找到传承和创新的平衡点。
2. 引入新教学方法和媒介针对传承和变革冲突,教育者可以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媒介,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刘亲荣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8期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丰富的民族文化教学资源。
结合时代特征,深入挖掘,将之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既是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达成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高职语文教学布洛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
结合时代特征,深入挖掘、使之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非遗”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
[1]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将本民族的“非遗”资源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还在培养大学生热爱家乡,创新性的继承和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将“非遗”资源巧妙地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将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工作者急需探讨的问题。
笔者试以广西国家级“非遗”中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探讨相关问题。
一.创世史诗《布洛陀》梗概创世史诗即神话史诗,主要是叙述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的生成、迁徙以及与自然作斗争和成长壮大的过程,具有浪漫性和幻想性,一般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相依存,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
[2] 《布洛陀》即为创世史诗,它是学者根据流传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壮族地区与布洛陀有关的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民间故事等集体口传资料和民间抄本编撰而成的一部壮民族创世史诗。
传说中的布洛陀是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的一个首领,他智慧过人,精通百事,解万难。
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及思考
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及思考作者:农振凤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3期【摘要】中职教育应以育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优良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语文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的语文教学,不仅关系着中职生的语文素养,也关系着他们的升学、就业等。
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改革,优化发展,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98-02语文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未来发展基础的奠定,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前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明显的问题,教学水平不高、壮汉教学分离、教学方式落伍、实践能力不足、中高职衔接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也影响着中职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全面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
一、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壮族地区中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的中职教育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语文教学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加强壮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一方面,生源的不足使得学生对于中职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忽略语文教学,认为语文是普通初高级中学的内容,不是职业教育的内容。
所以,在中职语文的学习实践中,学生投入了比较少的精力,自控能力比较差,缺乏强烈的学习欲望。
殊不知中职语文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中职升高职。
不少中职生都来源于中考落榜生,他们进入中职的目的,就是以此为跳板进入高职院校。
关于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可行性初探
关于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可行性初探作者:何淑秋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02期[摘; ; ; ; ; ;要]; 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表达生活感情、寄托愿望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化建设中,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
壮族民歌的文化价值以及人民思想情感的表达正符合语文的核心教育观。
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的教育价值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今社会感情的宣泄,更是对宏伟愿景的向往。
[关; ; 键; ;词]; 壮族民歌;中职语文;可行性[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02-0038-0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也随之变迁,对中职学院的语文素养要求也与日俱增。
壮族民歌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是一种文化源泉、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中职院校语文的核心就是要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壮族民歌中语文核心价值的体现(一)文化体现在形式上体现文化:壮族民歌在形式上主要分为勒脚歌、排歌、散歌等。
在《嘹歌》中,结合抒情的表达手法叙述完整的故事,通过男女之间悲欢离合的感情表现战争年代爱情的悲怆,在歌曲中的文字描绘之上,不仅辞藻华丽,对文字表述之间的联系更是令人惊叹,拆开则是抒情,连起则是叙事;内容上的文化体现:壮族民歌浩瀚如星辰,种类繁多,就内容上来讲,主要分为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其中有恰如其分的叙事、有表达自己伟大思想感情的抒情,通过优雅的旋律和华丽的歌词完美结合,让听者产生无限的想象。
在文化上的体现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是必要的,在壮族民歌华丽的辞藻下、动人的旋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壮族民歌的发达毋庸置疑,在壮族无论男女老少,从三四岁就开始学唱山歌,父亲教孩子、母亲教女儿,已经成为壮族的习俗文化。
浅谈在中职学校开展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和途径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是各民族、地区独有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少数民族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今天,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凸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逐年丧失。
为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借助学校教育这一强大的传承工具来进行和开展。
一、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现状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大陆南部,除了汉族以外,还交错聚居着11个少数民族,有壮、苗、毛南、京族、瑶、侗、仫佬、回族、彝、水族等民族。
目前,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这四个级别的名录体系。
从内容上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九大类。
一是以壮族三声部民歌、侗族大歌等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二是以瑶族长鼓舞、壮族蚂拐舞为代表的民间舞蹈;三是民间文学,如布洛陀、贺州瑶族盘王大歌;四是壮族提县木偶戏、采茶戏等传统戏剧;五是以壮族抢花炮、仫佬族舞草龙为代表的杂技与竞技;六是以毛南族花草帽编织工艺、壮族织锦技艺等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七是以瑶族盘王节、仫佬族依饭节为代表的民俗;八是以侗族刺绣等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九是代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壮族、瑶族医药。
其中,留存至今的民俗类、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所占比例最大,将近60%。
所以,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关键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根源广西地形纷繁复杂,交错聚居着各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体现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市,地处于广西西北部,地形多样,结构复杂,主要为山区地形,是广西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3.67%。
诸如壮族的蚂拐节,流行于广西西北部壮族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凤山、天峨等境内,体现着红水河流域特有的生态观念,即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的依饭节,就是当地百姓以“峒”为单位,主持聚会采用轮流主持的形式,搭建公共祠堂,表演持香舞、持碗舞等舞蹈,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民间文学的活态传承r——以口头文学为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民间文学的活态传承r——以口头
文学为核心
谭宏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8)006
【摘要】中华土地上的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世代延续中,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运用自己独有的天赋和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内容和样式,并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了下来.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把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看成是一种文化遗产来保护,更应该把它看成是各地区各民族鲜活的文学现实来加以传承.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把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放在鲜活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使之保持生命力和创造力,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总页数】11页(P69-78,86)
【作者】谭宏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重庆永川 402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I207.7
【相关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评《西北回族口头文学研究》 [J], 张哲
2.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裕固族口头文学传承特点 [J], 燕明霞
3.文化传播视野下定窑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 [J], 左洁;李柏松
4.乡村振兴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以鄂西北非遗“神仙叶凉粉制作技艺”为例 [J], 闵清
5.乡村振兴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以鄂西北非遗“神仙叶凉粉制作技艺”为例 [J], 闵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族非遗舞蹈引入中职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研究——以蚂拐舞为例
壮族非遗舞蹈引入中职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研究——以蚂拐舞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与社会人才的需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培养模式逐步成熟。
中职学前教育的舞蹈课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培养新型人才的同时更好的着眼于地方特色舞蹈,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课程,来满足当代社会需求形式下对学前教育舞蹈方面技术技能的要求。
壮族蚂拐舞节奏感强,舞蹈动作生动活泼适合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中,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蚂拐舞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等。
以蚂拐舞为例,将壮族蚂拐舞引入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中的价值研究,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主要是为了促进中职学前教育课程的多样化,让壮族“非遗”舞蹈文化的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蚂拐舞;非遗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舞蹈课作为中职学前教育的课程之一,也应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这条件背景的需求下,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已从单一的学习一些舞蹈基础扩大到将一些地方特色的“非遗”舞蹈融入中职学前教育的课程开发中。
面对这种创新和变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相信所培养的人才技能、教学模式、就业方向是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型综合人才。
着眼于广西特色舞蹈,开设“非遗”舞蹈课程,不仅满足社会对舞蹈教育人才的需求,还可以丰富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促进课程的多元化。
同时还可以弘扬民族舞蹈,增进民族和谐,了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一、广西“非遗”舞蹈蚂拐舞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广西壮族有着璀璨的文化遗产,各类优秀的“非遗”舞蹈绚丽多彩。
其中,“非遗”舞蹈蚂拐舞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广西壮族特有的舞蹈之一。
它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文化蕴含。
这种民族特色舞蹈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同时它以其独特的形式,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浅谈民间文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价值
浅谈民间文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价值
林勇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 民间文学,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语言艺术,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它与我们在课本中学习到的文人作品有着同样的价值,是语文课外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但是,这民间文学要怎样开发和运用,在语文课堂中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些问题必须得首先解决.笔者不揣简陋,浅谈几点.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林勇
【作者单位】贵州省榕江县民族中学,557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杨双明
2.浅谈对联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价值 [J], 张小娟
3.“读”中理解,“演”中内化——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 [J], 陶群超;
4.给语文课堂划上完美的句号——浅谈写作收尾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J], 张娟
5.巧用网络资源激活语文课堂——浅谈网络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J], 时允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本文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壮族民间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分析壮族民间文学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素质提升等作用,提出借助壮族民间歌谣的“诗律美”特点与近体诗作对比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依托柳州为山歌文化“圣地”,开展山歌创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搜集壮族民间文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征文比赛活动,创建“广西壮族民间文学”文化长廊,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民间文学 高职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27-03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各民族薪火相传的民间口头文学及民间艺术也以丰饶优美著称于世,特别是地区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及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那些能够表明当地或国家特征的“非遗”文化正面临着失却自我或因文化生态的改变而面临着日趋衰亡的危险之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通过教学宣传,挽救、保存和创造性地传承“非遗”文化将是当前我们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高职语文本身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极强的人文性,把属于“非遗”的民间文学资源创造性地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既能扩充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潜移默化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它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试以“非遗”中的壮族民间文学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融合问题作一番专题探讨。
一、壮族民间文学资源概况民间文学是指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
包括散文体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体的歌谣、谚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壮族先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作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并在民间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神话。
有讲述壮族先民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布洛陀》《姆六甲》《盘古》,等等;有反映壮族先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布伯》《特康射太阳》,等等;还有反映壮族人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的《谷米和衣服是怎样来的》《牛的来历》,等等。
第二,长诗。
包括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壮族英雄史诗《莫一大王之歌》以及反战乱长歌《嘹歌》,等等。
第三,传说。
有反映人们不畏强权、英勇斗争的瓦氏夫人、冯子材、刘永福、侬智高等历史人物传说;有刘三姐、莫一大王等虚拟的人物传说;有《鱼峰山的来历》《岩刚河的来历》等风物传说;还有《五色糯米饭》《歌圩的来历》等习俗传说。
第四,民间故事。
它是以丰富的想象为其特色,取材于生活,塑造的是生活中的无名英雄形象,包括《一幅壮锦》《青蛙王子》,等等。
第五,民间歌谣。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有古歌、时政歌、仪式歌、劳动歌、生活歌、情歌、童谣,等等。
这些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是壮族先民集体创作的精神财富,反映了壮族先民的自然观、劳动观、道德观以及审美观,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实用价值、文学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教育价值。
它们既是中华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高职语文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壮族民间文学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壮族民间文学反映了壮族的社会生活,聚焦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奋斗史,是壮族民众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它包罗万象,形式多样,而且千百年来,那些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已深深地植根于壮族民众的心底,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
高尔基说:“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
”可见,优秀的民间文学具有与教材中的作家文学同等的文化价值,是高职语文课程宝贵的人文教学资源,具有知识传授、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素质提升等诸多应用价值。
(一)知识传授。
壮族民间文学是壮族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壮族民众智慧的结晶,积淀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如政 “非遗”视阈下壮族民间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刘亲荣文科研究·治历史、自然科学、宗教信仰、地方风物、语言文字、民俗文化等知识,被称为壮族的“百科全书”。
一是历史知识。
从《瓦氏夫人》作品中可知壮族明代抗倭史;从《冯子材》作品中可窥甲午战争史;在壮族民间,还有太平天国、抗法战争、左右江革命系列历史传说。
二是习俗知识。
从《三月三的由来》《五色糯米饭》《达汪》《泼泥节的传说》《刘三姐》等传说中可知壮族的节庆和婚恋习俗文化。
三是对联知识。
从围绕壮族文人刘定逌的《一副妙联加姻缘》《写春联讽笨财主》《席间对对壮声威》等传说可知对联相关文化知识。
四是生产生活知识。
壮族虽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普遍使用文字的历史却很晚,因此,许多丰富的自然知识及生产生活知识多为口耳相传,如“东边天空挂彩虹,明天太阳红通通”“黏米酿的酒,越陈它越香”等,这些民众总结出来的生活常识通过口述或演唱延传至今。
将壮族民间文学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既可以借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大力的宣传壮族民间文学,尤其是已被列为“非遗”的文学,又能丰富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壮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非遗”文化。
(二)思想教育。
优秀的民间文学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浇灌学生的心田。
那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和富有诗韵的歌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向善向上的健康心理。
壮族民间文学既是壮族的百科全书,又是千百年来壮族民众的娱乐工具和教育范本,具有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功能。
许多作品中有大量彰显壮族民众爱国、善良、正直、勤劳、勇敢、和谐、诚信以及文明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征的内容。
例如,有《解父子》《解冤仇》等以和谐为主题的篇章;有《布洛陀》《三子争“孝”》《一幅壮锦》等以规范伦理道德为主题的神话故事;有反映壮族善与恶、美与丑等行为规范的道德长诗《传扬歌》;有《瓦氏夫人》《冯子材》《刘永福》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传说;有以《偷天》为代表的赞美劳动题材的作品,还有许多与教育相关题材的寓言故事和民间歌谣,等等。
这些作品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引价值,也可以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教材,具有不可估量的娱乐和审美作用。
(三)文化熏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自觉抵制西方国家一些腐朽的、媚俗的低层文化侵蚀,民族文化才能繁荣昌盛。
壮族民间文学是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创造、琢磨、加工而成的文化精品,既是中国璀璨绚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又是壮族民众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价值观念等优秀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一首“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的童谣能打开孩子对大千世界的第一扇窗,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培养民族气节;一本优秀的壮族史诗《布洛陀》能让壮族学生了解到本民族在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宗教活动情况以及布洛陀作为壮族民众的人文始祖的精神偶像的来历,促进民族团结;一场场歌圩擂台比赛和一首首富于韵味的山歌能让学生诗兴大发,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抒发内心情感,指引他们延续壮族山歌的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延续民族文化的根脉,吸收健康的文化精神养分,当他们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不至于忘本。
(四)素质提升。
教育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大学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强调的是教育在于培养学生有光明正大的道德品质和追求完美的思想境界。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事业也。
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灌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从中也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综合素质大致包括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会做人以及会做事等方面的素质。
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东西的。
”这个“美”是以实用为前提的。
壮族民众创作的民间文学集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综合性功能于一体,其实质是一种“实用美”,民间文学实用美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朝向善向上的方向前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转变思路,深入挖掘,将壮族民间文学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策略黑格尔说:“民间文学是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
”不论是主题各异的浪漫神话、绚丽多彩的民间故事、讽喻各异的寓言,还是质朴清新的歌谣,它们都集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其核心是凝聚着一个民族的魂。
民间文学丰富的知识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从中了解本民族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联;其本身的娱乐性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较大的帮助;它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思想教育功能,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教化学生,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因此,作为壮族地区的高校语文教师,要转变思路,深入挖掘壮族民间文学资源,努力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借助壮族民间歌谣的“诗律美”特点与近体诗作对比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广西是壮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尤以壮族民众“善歌”,区内多有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言理、以歌叙事等演唱文化习俗,他们口耳相传,生活在这里的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歌谣“篇幅短小、形式押韵”的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对歌谣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壮族歌谣的句式及韵律与近体诗的特点基本相似,句式上多为七言四句体,韵律上多押一、二、四句平声脚韵。
这些特点有利于融入教材中的近体诗教学。
例如:三姐唱歌滩过滩,唱到柳州小龙潭;三姐骑鱼升天去,八月十五再下凡。
·文科研究歌中的“滩、潭、凡”等字押“ɑn”韵。
教师在讲解押韵知识点时,还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给学生观摩领悟其中的韵味。
为巩固相关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新时代特点创作歌谣。
此外,壮族歌谣还有腰脚韵、勒脚韵、头脚韵等,例如:早晨出村边,听见歌声响;是谁把歌唱,早早上山冈。
歌中的“边、见”押“iɑn”韵,“上、唱”则押“ɑnɡ”韵,即偶数句中的第二或三字与上一句的尾字押韵,即为“腰脚韵”。
经过上述的观摩、讲解和练习,学生对诗歌的押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学习教材中的近体诗内容也就能轻松应对了。
此时,教师可以展示教材中要讲解的诗让学生将壮族歌谣与近体诗在用韵上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异同。
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此时,学生会借助歌谣的韵律知识轻松地找出此诗“魂、村”等字皆押“un”韵,但只押脚韵,而无上例歌谣中的腰脚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