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升和毫升_2
苏教版四下第二单元升与毫升教案
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
程
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制做量器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的大小。
4、比较三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在每小组里有3个容器(容量较接近),分别是高脚杯、水杯和塑料杯,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请学生先猜测,然后学生交流怎样验证。
验证是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先倒满容量最大的、容量次之的、容量最小的杯子。
小结:我们可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多个容器的容量。
1、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
板书
设计
课后
心得
教学内容
认识毫升
第3课时
总课时5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
程
请选一个杯子试验一下,看1升水可以倒几杯。
学生活动二:师: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把1升水倒在这些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估计这些容器的容量吗
估计老师手中的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学生活动三
师: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水,我们做那些事情需要用水?你估计一下1升多还是少。
师:我们家中也有很多容器,都有哪些你能估计一下它们的容量吗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升和毫升教案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升和毫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升和毫升是用来度量液体容量的单位,学生需要掌握它们的换算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份升和毫升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用来度量液体容量的单位。
2. 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
3. 了解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实物容器等。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升和毫升的概念。
例如,问学生升和毫升是用来度量什么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概念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升的图标和一个毫升的图标,然后解释它们的含义。
升是较大的单位,用来度量较大的液体容量,而毫升是较小的单位,用来度量较小的液体容量。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容器,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或毫升。
3. 换算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升等于多少毫升?1毫升等于多少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然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换算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
4. 练习和巩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容器和一些液体,让他们根据容器的刻度线判断容器的容量,并将其换算成升或毫升。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5. 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用品的容量标识,让他们判断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或毫升。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瓶饮料容量是500毫升,那么10瓶饮料一共有多少升?6.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估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书本、升、毫升的容器、小黑板、尺子等。
2. 学生准备:笔、纸。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教师用升和毫升的容器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猜测容器中的液体量。
2. 引导学生思考,当液体超过1000毫升时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衡量。
第二步:概念讲解1. 教师给学生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升是容积的基本单位,毫升是升的一千分之一。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换算关系:1升 = 1000毫升。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1. 教师出示一系列容器图片,给学生练习估算容积,例如一个杯子大约有多少升和毫升。
2. 学生互相配对,分别取一个容器并测量它的容积。
3. 学生向全班报告他们测量到的容积,并与其他学生讨论结果。
第四步: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容器,让学生测量容积并记录下来。
2.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尝试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大小。
3.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写在小黑板上,并与全班分享。
第五步: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升和毫升单位的实例,例如购买牛奶或洗发水等。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思考如何应用升和毫升单位进行准确的衡量和比较。
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写在纸上,交给教师进行评估。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换算练习,例如:1.5升等于多少毫升?2.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记录使用升和毫升单位的场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提高了观察、测量和估计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能够更准确地运用升和毫升单位进行衡量和比较,提高日常生活的实用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升和毫升 课时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升和毫升课时2∣苏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
2.能够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升和毫升转换为数字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教学内容为“1升和1000毫升”。
教学步骤与方法步骤一:热身环节1.老师向学生展示两个容器,一个是升的容器,一个是毫升的容器。
然后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想想哪个容器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进行组内讨论,并在黑板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授课环节1.先讲解一些诸如“升”、“毫升”等相关的概念。
2.板书“1升=1000毫升” 的内容,在板上标注出“1升”、“1000毫升”的位置。
3.将两个容器拿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容器的大小,了解容器的容量,学生可以自己估算容器能够装多少水并进行讨论,然后老师会展示容器标注出清晰的标尺让学生进行核算。
4.在黑板上列出一些运算式,引导学生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升和毫升转换为数字进行计算,然后进行解释过程。
5.让学生自己通过练习掌握,然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步骤三:巩固环节1.进行随堂测试,让学生基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测试自己的成果。
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转换。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通过热身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并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通过授课,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转换为易于理解的数字运算过程,最后进行巩固。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掌握了数字的转换方法。
这说明本次教学设计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同时在以后的授课中,可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钻研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第2课时 认识升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2课时认识升教学设计Unit 2 L and m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design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2课时认识升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课前实践准备:1、学生自制1升的量器:操作方法:(1)往一个上下一样组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2)在瓶子贴一张纸条,在1升处做上记号(3)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2、感觉一下1升,1/2升,1/4升,3/4升各是多少。
3、倒一倒: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4、估一估:选择一些容器(1)先估一估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一升少。
(2)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教学过程:一、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二、交流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升和毫升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升和毫升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第八册第10-21页,认识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器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与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1.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2.教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茶杯和水壶,比较它们所盛的液体的多少,体会容量的含义,知道容量是有大小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感受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观察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盛液体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加深对1升和1毫升的认识。
3.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做出1升的量器,并用它量出1升水看看能倒几个纸杯,进一步感知1升的多少。
认识毫升后,还让学生数一数1毫升大约有几滴,倒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建立1升、1毫升有多少的比较准确而清晰的表象。
教学重点:1.知道升和毫升是常用的容积单位;2.能够感知1升和1毫升容量大小;3.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4.会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大小,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容器的容积。
教学难点:了解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动手操作理解1升和1毫升的大小知识点:1.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大小;2.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认识容量和升 2课时认识毫升 1课时练习二 1课时美妙的杯琴 1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升和毫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升和毫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升和毫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教学内容:练习二、19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一、补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1、用1、3、5、7、9按要求填写,完成下面的算式:积最大:#×□ #×□□积最小:#×□ #×□□讲解:最简单的“积最小:#×□”,两个乘数的最高位分别应该是最小的两个数:1和3;100×3和300×1的结果是一样的。
三位数剩下的两位数肯定是57,如果另一个乘数是1的话,那就还要加上57;如果另一个乘数是3的话,那就还要加上3个57;显然另一个乘数是1,三位数是357。
类似的.方法继续探索其他三题,当答案不能确定的时候,可以把符合大前提的多个算式都罗列出来,再分别算出积再比较。
指出:解答这类题,要先有一个大方向,然后再通过计算检验,最后得出结果。
2、315÷3,想清楚商是几?再猜一猜可能有的错误答案是几?指名说说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1、练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1)下面各容器的容量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容器具体的容量,如热水瓶约3升……(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2、练习升和毫升的进率:(1)在○里填上>、<或=900毫升○1升 6升○6#毫升3升○2500毫升 7#毫升○8升(2)看图说说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再算一算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3、常见容量的估计(1)指导做计量液体的器具(2)估计几个常见的容器,并用自制的器具量一量,和自己的估计比一比。
升和毫升 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教案标题:升和毫升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进行转换。
2. 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书籍、量杯、水杯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
- 通过实际物品,如水杯、量杯等,让学生感受升和毫升的容量差异。
2.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10分钟)- 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个升和毫升的容器,并标明其容量。
- 解释升和毫升的定义和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升和毫升的转换(15分钟)- 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升和毫升之间的转换方法。
- 引导学生记忆和掌握1升等于1000毫升的关系。
4. 实际应用(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进行解答。
-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合作讨论。
5. 拓展练习(10分钟)- 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6.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升和毫升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对容量单位的敏感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使用量杯等工具进行升和毫升的转换练习。
2. 学生可自行寻找更多与升和毫升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程度。
3. 教师定期进行课堂小测,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扩展:1. 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容量单位,如升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2. 可将升和毫升的转换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如小数的运算等。
教案撰写者:GPT-3。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容量的度量和换算。
升和毫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非常重要。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升和毫升的关系,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提高他们的度量衡观念和计算能力。
2. 学习目标2.1 了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和用途。
2.2 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3 能够进行简单的升和毫升的换算计算。
3. 教学资源3.1 教学课件或黑板。
3.2 笔和纸。
3.3 容量量具(如量杯、瓶子等)。
4. 教学过程4.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个容量量杯,问他们知道这个量杯可以用来测量什么东西,引出容量的概念。
4.2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通过展示一个装有1升水的容器,告诉学生这个容器里面的水是1升,引出“升”这个单位。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有100毫升水的容器,告诉学生这个容器里面的水是100毫升,引出“毫升”这个单位。
解释升和毫升是容量的度量单位,升是较大的单位,毫升是较小的单位。
4.3 升和毫升的换算4.3.1 解释1升等于1000毫升,引导学生发现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4.3.2 向学生出示几个容器,要求他们估算并告诉你容器里大约有多少升和毫升。
4.3.3 让学生用容量量杯测量一些液体,并记录下容器中的升和毫升数。
然后让他们进行换算,将升数转换为毫升数,将毫升数转换为升数。
多组练习,加深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4.4 实际应用4.4.1 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容量问题,要求他们进行换算计算并给出答案。
4.4.2 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果汁、煮饭时的水量控制等。
鼓励学生找到更多与容量相关的例子,并分享给同学。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再次强调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鼓励学生每天注意观察和应用容量单位,培养他们的度量衡观念。
6. 作业给学生布置一些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计算能力。
7.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升和毫升》教案(精选3篇)
《升和毫升》教案(精选3篇)《升和毫升》篇1一、教材分析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
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容量单位毫升以及升与毫升间的进率,然后安排练习二进行一些综合练习。
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感受采用同意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观察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盛液体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认识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感知1升的多少。
在认识毫升后,让学生用滴管做实验,数数1毫升大约有几滴;倒出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3.注意培养学生对容量的初步估计能力。
首先,注意估计方法的指导。
其次,安排丰富的估计活动,如结合1升的认识,估计常见一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估计现实生活里不同的容器大约分别能盛多少升水等。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2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2第一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 2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探究与体验。
在实验中思考、学习。
师生交流三、实践与应用,巩固所学结合实际生活。
设计意图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用实物,来吸引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容量的概念。
让学生积极参与“玩水”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强化。
学生进一步体验容量的概念,加深理解。
--1--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预设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
(板书课题)二、新授 1.实验,容量。
(1)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生:红色(蓝色)(2)再出示两个杯子。
(大小不同)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出示课件)生:一样多。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篇1课题:升和毫升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例题p12“想想做做”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前问课:教材没有用定义的方式说明容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
让学生观察、比较,感受容器盛水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
再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简单的估计活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课件;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教学设计:一、理解容量的含义。
1、出示两个茶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小组说说你对容量的理解,观察茶杯的水的容积的多少?分组讨论:汇报解决的办法(用其中一个水壶的水倒入另一个,进行比较)小组内交流。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想想看哪个水杯的容量大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观察、猜测、思考方法,交流想法。
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
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第一篇: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奉教院附小教学内容:P28—29,毫升和升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1、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运用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与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进一步深化毫升与升的认识,正确感知毫升与升的关系。
教学难点:进行毫升和升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关键: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感受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及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不同的容器,量杯,自制的1升容器。
教学过程:一、制作容器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毫升与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出示课题:毫升和升的认识(二)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
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
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1升水。
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1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
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1/2升,1/4升,3/4升各是多少。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
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说明: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后,对1升的认识有理性再回到感性时,体验到成果的乐趣。
同时也印证了美国一个图书馆中的一条格言: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掌握了。
)二、应用拓展1、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000毫升=()升7升=()毫升 90000毫升=()升80升=()毫升 72000毫升=()升840升=()毫升2、算一算,填一填8000ml + 5000ml=()L5L – 856ml=()ml 3240ml + 4L=()ml3200ml – 2L=()ml 7000m – 6L=()ml180L –180ml=()ml(说明:在教材中没有出现单位的换算,但是既然学习了容积的单位进率,那么单位的换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增加单位换算这一环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许多单位的换算,知道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所以放手让学生先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反馈交流,这样更加深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又一次复习了单位的换算这一知识。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体积计量和换算的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升和毫升的定义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是体积的计量单位,升是较大的体积单位,毫升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2.2 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3 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商品的容量、烹饪时食材的配比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升和毫升的应用。
3.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积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4.2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采用PPT、图片等形式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4.3 实例分析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实际中的应用。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实例。
4.5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如填写表格、换算练习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升和毫升的理解程度。
5.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医疗卫生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升和毫升|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升和毫升|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2.熟练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概念、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询问升和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
1.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升是容量单位,表示液体的大小;毫升是容量单位,是升的十分之一。
2.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1升=1000毫升;1毫升=0.001升。
3. 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P42-43页的练习;
2.师生互动设计练习题,约束学生独立思考,讲解解题方法。
4. 拓展练习
1.参照生活场景,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与拓展;
2.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
布置P44页的作业,巩固升和毫升的概念与换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升和毫升计量单位换算公式
升1升 = 1000毫升
毫升1毫升 = 0.001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提问和互动练习,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同时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亲自操作,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教案《升和毫升 课时2》
《升和毫升课时2》精品教案课题升和毫升单元一学科数学年级四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联系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容量的意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建立毫升的概念,知道毫升是个较小的容量单位。
知识目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等于1000毫升。
重点认识这毫升,建立毫升的概念。
难点正确应用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1升=1000毫升。
学法探究法,观察法教法观察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升的概念: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出示几张关于容量升的图片,请同学们找到每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举手回答。
最后老师提出问题:生活中除了用“升”作容量单位,有时还用什么做单位呢?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容器的容量,并举手积极回答它们的容量。
通过复习,巩固旧知,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导入新课出示几张关于小容量的容器的图片。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个容器的容量,并说出各自的容量。
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容器的容量,并说一说它们的容量。
请同学们明白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找出与上节课所学容量单位的不同,引发思考,提出问题。
最后由老师总结:生活中除了用“升”作容量单位,有时还用“毫升”做单位。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或mL表示。
计量较少的液体时,用毫升作单位,并记住毫升的字母表示方法。
老师总结,让学生明白升与毫升概念及字母表示方法的不同之处。
1毫升有多少呢?出示容量为10ml的小量筒,请同学们找到1ml刻度线的位置。
出示容量为1ml的滴管。
再请同学们找到1ml刻度线的位置。
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小实验:我们一起用量筒量取1ml的水,再用滴管将这1ml的水吸入滴管,看看这1ml的水有多少?把滴管中1ml的水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有多少滴。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各自的看法,再由老师总结。
【教学设计】《升和毫升》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4、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了解了容量的含义、认识了升;还知道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升可以用什么字母符号来表示?(L)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升。
(板书课题:认识升)二、自主探究,实践求知1.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量器?(学生会兴趣高涨,急于表现自己)2. 出示题目要求:做一个1升的容器,并分别标出1/4升、1/2升和3/4升。
(1)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以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做。
(2)每组选一人汇报讨论方案。
(3)选出可行的方案(往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在瓶上贴上纸条,在1升处记上记号。
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并分别做上记号)。
(4)动手制作。
教师加强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提问(1)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制作的?(2)有没有不同的标法?(1/2L和2/4L)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一样大)4.用自己做的1升的量器来量一量(1)量出1升水,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纸杯?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
待学生做完后,提问:1升水能倒满几纸杯?你一天能喝这样的几纸杯水?你喝的水够1升吗?谈话:同学们要注意每天多喝水,预防疾病的发生。
(2)先估计桌子上放着的一碗水比1升多还是比一升少,再量一量它大约有多少升。
先让学生以前获得的感受与经验把一碗水与1升水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估计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升和毫升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第八册第10-21页,认识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器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与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1.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2.教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茶杯和水壶,比较它们所盛的液体的多少,体会容量的含义,知道容量是有大小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感受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观察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盛液体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加深对1升和1毫升的认识。
3.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做出1升的量器,并用它量出1升水看看能倒几个纸杯,进一步感知1升的多少。
认识毫升后,还让学生数一数1毫升大约有几滴,倒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建立1升、1毫升有多少的比较准确而清晰的表象。
教学重点:1.知道升和毫升是常用的容积单位;2.能够感知1升和1毫升容量大小;3.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4.会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大小,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容器的容积。
教学难点:了解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动手操作理解1升和1毫升的大小知识点:1.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大小;2.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认识容量和升 2课时认识毫升 1课时练习二 1课时美妙的杯琴 1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体验容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准备:按第10页的例题分别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和两个水壶;课件一套,商标上以“升”作单位的盛液体的瓶、罐若干个。
一个1升的量杯和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1.情境导入。
让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提问:从商标纸上,你知道这个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你看到的具体内容。
2.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从饮料瓶上见到的内容,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容量和升。
二、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水壶。
(1)引导观察比较。
让学生比较两个玻璃杯,要求说说哪个杯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个杯能盛的水少一些。
说明:比较两个玻璃杯,能盛水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水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2)引导操作比较。
让学生观察两个水壶,提问:你能看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组织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演示:装满一壶水,倒入另一个水壶。
提问: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哪个水壶的容量小一些?为什么?你能再找出两个容器并比较它们的容量的大小吗?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3)引导操作计量。
让学生观察小组里的水壶,指出各组的水壶同样大小。
提问:你知道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启发学生用玻璃杯“量一量”,看看容量是“多少杯”。
学生动手测量并交流计量的过程和结果。
提问:同样大的水壶,计量它的容量的“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计量的结果相同呢?说明:容量的大小可以进行计算。
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三、认识“升”。
1.认识容量单位“升”。
你刚才见过的容量单位有哪些?指出:升和毫升都是常用的容量单位,本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升。
(板书:升)能说说你看到的瓶、罐是盛放什么的,容量各是多少升呢?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有哪些容器,容量分别是多少。
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符号“L”表示。
2.认识1升。
提出问题: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让学生观察量杯,看清上面的刻度并明白相应的刻度线表示的含义:各小组学生量出正方体玻璃容器每条边(棱)的长度。
要求学生先在正方体容器里放满水,再把水全部倒入量杯。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刚才这个正方体容器的水是多少吗?指出:每条边长度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3.操作感受。
让学生用量杯量出1升水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并说说操作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观察题中的插图,说清楚图意,再进行判断。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观察题中的插图,弄清图意,再作判断。
组织交流时,要求简要说明理由。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回答后,再要求举例说说一些熟悉的容器的容量。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呈现的各是什么容器,再要求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板书设计:认识容量和升升是容量单位,用“L”表示作业设计:1.能干的情报员!请搜集3个物品和它的容量。
序号物品名称容量1 ()()升2 ()()升3 ()()升2.估量师!你能估计出下面容器的容量吗?估计后再实际核对一下。
序号物品名称估计容量实际容量1 水瓶()升()升2 冰箱()升()升3 脸盆()升()升课后记:第二课时:认识容量和升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进一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认识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过程:一、制作量器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出示课题:认识升)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
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作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
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
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
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1/4升,1/2升,3/4升各是多少。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
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二、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
(生可下面观察其他小组) 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想想做做2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
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想想做做(课前完成)1.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
作业设计:1.能干的情报员!请搜集3个物品和它的容量。
序号物品名称容量1 ()()升2 ()()升3 ()()升2.估量师!你能估计出下面容器的容量吗?估计后再实际核对一下。
序号物品名称估计容量实际容量1 微波炉()升()升2 洗衣机()升()升3 浴盆()升()升课后记:第三课时:认识毫升教学内容:教材第15—1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认识计量单位“毫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感受并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过程:一、认识毫升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
(板书:mL,ml)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
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二、升与毫升的进率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
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
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作业设计:1.能干的情报员!请搜集3个物品和它的容量。
序号物品名称容量1 ()()毫升2 ()()毫升3 ()()毫升2.估量师!你能估计出下面容器的容量吗?估计后再实际核对一下。
序号物品名称估计容量实际容量1 墨水瓶()毫升()毫升2 眼药水瓶()毫升()毫升3 一次性水杯)毫升()毫升课后记:第四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5—1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