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的基本特点2.诗歌的表达方式3.诗歌的欣赏4.诗歌的创作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导入课堂话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兴趣。

2.新课讲解(25分钟)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并对比散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韵脚、节奏、意象等元素,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课堂活动(40分钟)(1)配对活动:将诗词拆分成两段,要求学生配对拼接,合作完成诗词。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朗读与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创作一首小诗。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课堂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感受。

四、教学资源:1.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诗歌素材:多种风格的儿童诗歌3.课件:配对活动图片和诗歌朗读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表演、创作等。

2.学生朗读诗歌的准确性、语调的处理等。

3.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和表达能力。

4.课后布置书面作业,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延展:1.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诗歌比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赛场经验。

2.安排学生参观诗歌展览,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综合素养。

3.导入相关的文学作品,学习更深入的作品分析和鉴赏方法。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供参考。

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生字词:呼呼、急匆匆、嬉笑怒骂、劳累。

2.能讲出故事背景,了解五句谚语的寓意。

3.熟读、背诵《蚍蜉撼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文中人物性格及形象;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

2.教学难点:领悟蚍蜉的精神;领悟“别人多少得有点儿志气,就常常要往别人身上钻”这个谚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自然拼读生字:呼呼、急匆匆。

2. 讲述故事背景,带领学生理解背景知识。

3. 学习《蚍蜉撼树》故事,分析故事人物的性格及形象。

课外作业:背诵课文《蚍矛撼树》。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2. 对比文中人物性格,让学生思考不同。

3. 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寓意。

课外作业:总结课文背后的寓意。

第三课时1. 学习五句谚语的用法,并举例进行理解。

2. 分组探讨谚语背后的含义。

3. 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谚语的使用。

课外作业:熟练背诵五句谚语。

第四课时1.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做知识点梳理。

2. 分组展示对谚语的理解,并进行讨论。

3. 课堂互动,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谚语的理解。

4. 结语,展示本节课目标。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理解故事背景、领悟文章寓意和谚语的含义。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故事和谚语的理解水平。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培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认识数的大小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认识数的大小关系。

-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数的能力。

- 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1. 1-100之间的数字认读。

2. 比较数的大小。

3. 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教学活动:1. 数字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熟悉1-100之间的数字。

2. 数字比较: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两两比较,判断大小关系。

3. 符号运用:让学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来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评价:1. 游戏参与情况。

2. 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正确使用符号的能力。

第二单元:认识三位数教学目标:- 认识三位数的构成和读法。

- 学会将三位数拆分成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形式。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三位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1. 三位数的构成和读法。

2. 三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3. 三位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活动:1. 数字拆分:给出一些三位数,让学生将其拆分成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形式。

2. 数字组合:给出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数字,让学生组合成三位数。

3. 数字排序:让学生将一些三位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评价:1. 学生拆分和组合三位数的准确性。

2. 学生对三位数大小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三位数的读法和构成的掌握情况。

第三单元:数的进位与退位教学目标:- 学会将两位数进行进位和退位操作。

- 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和意义。

-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和意义。

2. 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操作。

3. 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进位操作:给出一些两位数,让学生进行进位操作。

2. 退位操作:给出一些两位数,让学生进行退位操作。

3.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正确进行进位和退位操作的能力。

2. 学生对进位和退位概念的理解程度。

XXX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

XXX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

XXX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1.听懂、说出并认读生字:“弟弟、姐姐、妹妹、哥哥”。

2.听懂、说出并认读字:亲、爱、感、谢、礼。

3.能够口头表达感谢、祝福及礼貌语。

4.了解春节习俗和文化。

教学内容第一课谁是我的亲人?第二课感恩大家庭第三课小手拉大手第四课把春联贴起来第五课我爱春节教学重点1.能够口头表达感谢、祝福及礼貌语。

2.了解春节习俗和文化。

教学难点能够口头表达感谢、祝福及礼貌语。

教学方法1.讲授法:简介春节文化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感恩和祝福。

2.说故事法: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亲人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帮助。

3.听说结合法:让学生听录音,模仿发音并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步骤第一课谁是我的亲人?1.导入课题,简单介绍本课内容。

2.分发绘本《亲人是谁》,老师讲述绘本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亲人。

3.分组口语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的家人,表达出对家人的感情。

第二课感恩大家庭1.导入课题,讲授感恩与祝福的概念。

2.分发《感恩大家庭》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他们说出对书里内容的理解。

3.讲授“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让学生用这些词和家长交流,表达出对家庭的感恩。

第三课小手拉大手1.导入课题,讲授相互帮助的概念。

2.分组合作完成课堂互动游戏,让学生互相帮助。

3.用图片、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第四课把春联贴起来1.导入课题,讲解春节习俗和文化。

2.分发春联纸模,引导学生齐声领读并帮助学生剪贴春联,贴到教室的宣传板上。

3.让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春节习俗和文化,让学生感受这个节日的气氛和习俗。

第五课我爱春节1.导入课题,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节的喜爱。

2.分发《我爱春节》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他们说出对书里内容的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爱和喜爱之处。

教学评价1.能够准确地朗读生字和生词。

2.能够用口头方式表达感谢、祝福及礼貌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单元分析及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单元分析及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单元分析及教学计划一、单元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第二单元主要包括《好奇的小兔子》、《长长的阶梯》、《小毛驴》、《猴子爬树》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学习,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好奇的小兔子》 - 课前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

- 课文学习: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课文意思,学习生字及词语。

-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 课后小结: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第二课:《长长的阶梯》 - 课前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 课文学习: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及词语。

- 想象表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阶梯的形状、颜色等。

- 课后练习: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课:《小毛驴》 - 课前复习: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 课文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小组阅读,共同探讨课文意义。

- 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故事中感悟个人道德品质。

- 课堂展示:各组学生展示小毛驴的故事情节。

- 课后总结: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第四课:《猴子爬树》- 课前复习:对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 课文学习: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学习生字及词语。

- 创意绘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培养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 课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欣赏。

2. 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图片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鲁人版)八年级上册。

本课是第四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的第三项目,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益,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生活中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于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提高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为作斗争。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学重点: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消费者要依法维权,以及解决消费者争议的途径教学难点:消费者享有的权利设计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法律条文是抽象的,但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却是丰富多彩的。

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

所以,该教学设计从感性材料入手,以文字、漫画等材料为载体,认真设计相关问题,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通过设问、讨论、点拨、交流等形式,推动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增强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案例启发、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幽默小品《除害新招》(三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苍蝇、螳螂、蚊子)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故事内容:角落里,一直垂头丧气的苍蝇与一只螳螂交谈。

螳螂问:“兄弟,你怎么这么没精神?”苍蝇说:“饿的。

”螳螂:“饿的,不可能吧?你们整天围着盘子转,怎么能饿着?”苍蝇:“唉,老兄,你不知道,现在的东西都不能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
计划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重点课文
2. 能够正确朗读本单元中的生字词和语句
3. 能够正确书写本单元中的生字词和语句
教学内容
1. 研究课文《小家碧玉》
2. 研究课文《好静的小溪》
3. 研究课文《画眉先生》
4. 研究课文《小桃红了》
教学活动
1. 通过观看课文动画、听老师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重点课文。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模仿课文中的情景和语气进行表演。

3. 进行听写练,让学生听写本单元中的生字词和语句,提高他们的听写能力。

4. 进行书写练,让学生正确书写本单元中的生字词和语句,培养他们的书写规范和准确性。

教学评估
1. 利用口头问答、课堂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2.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能力提升情况。

教学资源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 课文动画、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题册
4.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两周,每周进行三节语文课,每节课45分钟。

其他注意事项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对语文研究的兴趣。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供差异化的研究支持。

3.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研究进步。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为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个单元,主要围绕“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包括《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和《语文园地二》。

这些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散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3. 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识字写字: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写字,包括拼音识字、部首识字、形声字识字等,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2. 阅读教学:通过朗读、默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景观的美妙与神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口语交际:通过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写作教学: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范例,引导学生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5. 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与自然景观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实地考察、摄影比赛、手抄报制作等,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的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注意力、回答问题等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情况: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包括生字词、课文理解、口语交际等,及时反馈指导。

3. 单元测试:针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
学计划及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
1.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
2.掌握准确的观察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和转动方
向;
3.观察立体图形的性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对于某些立体图形形状的辨认;
•如何准确描述和表达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几何模型、图形图表等;
•教学材料: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整洁,布置教学板书。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几何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

2. 学习新知识
•带领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转动方向。

3. 巩固训练
•练习识别和描述各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掌握。

2. 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物体,描述其形状和特征。

3. 练习运用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在观察和描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在后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立体图形性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汇:柳树、小船、河边、风车、小溪等。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画面感知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溪与柳树》2.生字词、课文内容解析3.课文中的重难点分析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2.教具:图片、小黑板、彩色粉笔等3.备课资料:生字表、教案、教学PPT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背诵生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课文,感受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加以讲解,解析词语含义及句子结构。

3.学生跟读,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课文赏析1.细读课文,领会主旨,展开讨论。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境与情感,共同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第四步:课文拓展1.利用教具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写下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想象。

2.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提升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教师对当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

2.学生展示课堂作业,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

五、教学反思1.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2.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表现进行评估。

3.根据学生反馈及效果调整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完成《小溪与柳树》课文相关习题。

2.课文感悟及想象作文一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利用团队智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教学计划能够对教师备课工作有所启发,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认字认音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让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发音和拼读规则。

- 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书写规范性和字迹美观度。

教学内容:1. 字母的发音和拼读:- 学生通过听音辨字,研究字母的读音和拼写。

- 引导学生做音、写字、认音的练。

2. 词汇积累:- 在研究字母发音的基础上,研究相关词汇,拓展词汇量。

3. 课文阅读:- 选择适合学生年级的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字的书写:- 按照规范字型教学,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字的美观度。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拼写字母,并进行示范和纠正。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分享和讨论研究内容,提高研究兴趣和动力。

- 游戏教学:设计字母拼音游戏、词汇积累游戏等,增加研究的趣味性。

教学评价:- 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否有提高?- 学生的字母发音和拼读是否准确无误?- 学生的书写规范性和字迹美观度是否有进步?第二单元:认识身边的事物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叙事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身边事物的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分类归类。

2. 口头表达:-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身边事物的特征。

3. 课文阅读:- 选择与身边事物相关的课文,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创作:- 鼓励学生创作小故事,讲述身边事物的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通过展示身边事物的图片或实物,示范如何观察和分类。

- 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参与到问答活动中,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 创作写作:给学生提供绘画和写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 学生对不同事物的分类是否准确?-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是否有提高?- 学生创作的故事情节是否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上为教学计划的概要,请根据具体教材和学校要求进行详细制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1. 前言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以便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书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各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3.1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常见的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

- 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和识别。

-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2 第二单元:分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 教学重点:分数的表示和运算。

-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

3.3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 教学重点:角的特征和度量。

-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角的大小比较和转换。

3.4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 教学难点:解决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

3.5 第五单元: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 教学重点: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识别。

-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3.6 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 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实际应用来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教学评价-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练,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一只小小鸟》,了解小小鸟在诗歌中的形象描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一只小小鸟》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韵律和美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语句。

四、教学准备1.课文:《一只小小鸟》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3.单词卡片和图片4.儿歌CD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诗歌赏析1.初步呈现《一只小小鸟》,让学生看图猜诗歌内容。

2.老师朗读诗歌,学生聆听。

3.分段解读诗歌,讲解生词和比喻手法。

4.学生跟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课时:表演诗歌1.分组学生表演《一只小小鸟》,注重情感表达。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整体展示表演,展示学生的成果。

第三课时:诗歌欣赏1.借助儿歌CD,播放《小小鸟》相关儿歌。

2.学生跟唱,感受儿歌的欢快和活泼。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小鸟,展开口头表达。

第四课时:语文练习1.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2.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课后作业1.背诵《一只小小鸟》。

2.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小小鸟。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对《一只小小鸟》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二单元中的重点词语、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准备好板书内容,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2.教材准备:准备好第二单元的教材,包括课文、练习题等。

3.多媒体设备:准备好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效果。

4.辅导材料:准备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释难点词语。

3.分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

4.总结提问(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第二课时1.复习内容(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叙述故事(15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小组表演(15分钟):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课堂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三课时1.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课文情节。

2.写作训练(2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艺术创作(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课文中的场景或人物。

4.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对第二单元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故事叙述和写作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在后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篇

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篇

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篇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篇每一个英语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创设各种情境,鼓励用英语交谈,频繁的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篇1)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人具体分析,进行计划安排。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的任务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三、教材重点难点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四、主要措施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篇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11人,其中学特困生1人,其他均属于中等生,没有学优生。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6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6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6篇)一、教材教本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

《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曰本留学的一段经受;《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表达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说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提醒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教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局部。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围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其次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

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美丽,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

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找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特别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索。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

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觉情趣,发觉诗意;《叫卖》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

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Unit2-Ways-to-go-to-school单元教学计划

Unit2-Ways-to-go-to-school单元教学计划

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义务教育PEP小学英语教科书六年级教材第二单元,围绕Ways to go school 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展开话题,该话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较广,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词汇和表达常见的去某地的动词词组。

在本单元学习中,重点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本单元主要交际语言: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Usually,I come on foot.等交际用语和相关功能词汇,并能通过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与别人就交通工具的话题进行交流,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本单元出现的by, bus, plane, ship, train, helmet, sled, ferry,fast等29个单词和词组,并熟练朗读与运用。

(2)通过对话学习谈论交通出行的主要句型:如: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Usually,I come on foot.Don’t go at the red light.等谈论交通出行的用语,并准确熟练地运用于实际交流当中。

(3)学会唱一首英文歌曲“How do you get there?”2、能力目标通过语言学习以及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能够掌握本单元词汇和主要句型,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用英语交际的习惯和环保的意识。

4、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西方出行方式的异同,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5、学习策略目标能够在情境中进行真实交际;能够自主阅读并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够掌握本单元词汇和主要句型,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2、了解中西方出行方式的异同三、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六课时新授,两课时练习,合计八课时左右完成。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单元通过学生们熟悉《范进中举》这个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评功行赏的内容,培养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等情况,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语言素质。

二、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方言词汇。

2.了解评功行赏的具体内容,了解传统文化中涉及此类内容的发展。

3.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们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1.评功行赏的内容,包括礼仪,器物,语言等方式的奖励、惩罚的理解。

2.理解文章中的方言词汇,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通过学生自身的行为举例子,让学生体会被奖赏和惩罚的感受。

• 2.学习范文《范进中举》让学生分组阅读,自己了解文章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并模仿朗读。

• 3.初步探究方言词汇教师对一些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相应的意思。

• 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和自己的理解,完成主要内容的笔记。

第二课时• 1.复习课前学习内容让学生口述范文的大致内容和方言词汇的讲解。

• 2.分享笔记学生将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大家,并加以讨论和补充,增加互动。

• 3.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根据范文中出现的评奖方式,自己探究评奖的具体内容,然后做相关的小报告。

• 4.汇报展示让学生来展示小组的小报告,让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完成自我评价。

第三课时• 1.回顾课前内容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学生中,进行“评功行赏”互评,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应用和发展。

• 2.再次阅读整篇文章的朗读和背诵,对文章的认识更加深入。

• 3.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范文,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4.评价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给其他人,再次探讨文中所涉及到的事情。

五、课后作业• 1.课文阅读理解题练习。

• 2.自己研究一个具体的传统文化,来分享给其他同学。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样本(2篇)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样本(2篇)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样本一、教学目标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健康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三、教材分析总之,叙情言事的课文是本册的重点,应该教会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

四、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难点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样本(二)一、指导思想二、现状分析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

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

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

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

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

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轻松认读本单元的生字词。

2. 能够语音、书写、理解本单元所学的句子。

3.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4. 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本单元的生字词和词语认读。

2. 本单元所学句型的语音、书写、理解。

3. 通过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句型语音和理解的掌握。

2. 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升。

教学方法1. 读写结合,通过认读声、形、义、用,让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单词和知识点。

2. 看图说话,通过图片和场景切入,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句型。

3. 小组合作,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游戏活动,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研究、理解、巩固知识点。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课时(30分钟)分类识记单词1. 研究新单词:* 草(cǎo)、棵(kē)、横(héng)、竖(shù)。

2. 学生进行单词读音、认读,并分门别类记忆这几个单词。

第二课时(40分钟)研究语音和句型1. 研究与生字词相关的句型:* 小草和大树一样高。

(注意加粗的音调)2. 学生分组进行语音练,老师进行针对性引导和讲解。

3. 学生成功掌握后,进行小组同读练,并进行组间PK。

第三课时(40分钟)图片理解和口语表达1. 通过图片引入新知识:把图中的草按要求填写字。

2. 学生组内一起完成,然后进行小组呈现,理清并讲解每个小组的不同想法。

最后总结出正确答案。

第四课时(40分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1. 小组内课外分配任务,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真实模拟生活场景,强化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

2. 课堂上进行一对一的表达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

第五课时(40分钟)小组合作1. 通过班内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编剧,学生自己创作“小草的一天”故事剧本,并进行排练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目标:1.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单元课时安排: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2---P13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

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4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第8页主题图。

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

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

再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1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15---P15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

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

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

四、随堂练习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1.仔细地观察图。

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

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

小组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

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随堂练习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

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分小组交流想法。

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三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五、随堂练习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0---P21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