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下女性的生命价值观
展 以及 医疗技 术 的提 高 ,在 道 德允 许 的范 围 内 ,代 “ 孕” 被一 些女性 所青 睐 。 代孕 ” “ 的实 施 , 是女性 向传 就 统生育 观念 的空前 挑战 , 她们认 为家 庭 的风 格不 是 自 我牺 牲 , 生育 也不 再 是一 种 社会 责 任 , 而是 发 自内心 的需求 。 当面对社 会各种 竞争 压力 时 , 她们 既 可以行
载体 . 是女性 树立 更具现 代意 义的性 别观 念 和性 别 这 角色模式 的关 键所 在 。
( 科学技 术发 展为女 性营 造 自由交往环 境 三)
在 人 们传 统 的思 想 里 ,女 性永 远 和 家 务劳 动 以
及 观 念上 的 “ ” 系在一 起 , 性 不可 以走 出家 庭 , 家 联 女
重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4 0 第2期 0
Ju a o hn qn n es fS i c n eh o g (oi c n e d i ) N . 0 0 or l fC og ig U i r t o c n e a d T c n l y S c lS i c s E i n o 2 2 1 n v i e y o a e t o 4
在这 样一 种 既定 的模 式 下 ,女 性 从外 界 获得 的信息 少得 可怜 。 现 代科 学技 术 日新 月 异 的发展 中 , 在 信息
网络 技术 的 迅猛 发展 ,为 女性 提 供 了一 个展 示 自由
思想 的平 台 ,女性 不 必 走 出家 庭便 可 放开 眼界 看家
庭 以外 的世界 。多姿 多 彩 的 网络 文化 丰 富 了她们 的 生活 , 女性 打 开 了 自由 的闸 门 。于 是 , 为 利用 现 代化 的通 讯手 段 以及 便捷 的信 息 网络 技 术 ,多数 女性 在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女性主义研究前言:针对主题的论述主要从四大方面展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引发科学技术化对女性主义的话题、女性在狭窄的空间下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客观、科技对女性哲学视野的改变、女性同胞在当今社会的出路何在。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导致了哲学领域也拥有了一个广泛的发展空间,被称为半边天的女性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女性主义哲学,它是哲学领域的新生哲学。
因此在这里开始简单地论述有关现代科技哲学下女性主义方面的研究。
关键字: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哲学女性主义哲学正文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引发科学技术化对女性主义的话题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界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造人的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1)科学与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两个概念,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回答和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
技术是操作形态的知识,主要提供“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恩格斯指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状况,那么科学的状况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科学与技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日益呈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
因此,主流是不可逆转的,科学技术化侧重于现代意义上的方法论研究,它对女性思维方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女性在狭窄的空间下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客观虽然科学知识与获取知识的方式都赋予男性特征,男性意味着独立自主,从而讲科学与男性特征联系起来,这必然导致男性在科学的文化偏好中获得了额外的效力,而女性化的东西则成为一种辅助,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女性哲学在脱离科学的建构模式变得贬值,历史不可争辩得将男性气质定义,女性也只好将自身的女性气质斥逐在科学以外。
科学在男性框架中产生并应用与此使得科学与男性的结合最终倒是了女性被科学排斥的命运,女性哲学家也就成为了科学的边缘人。
《2024年对赵海虹科幻作品的女性主义分析》范文
《对赵海虹科幻作品的女性主义分析》篇一一、引言赵海虹,一位在科幻文学领域中独树一帜的作家,其作品不仅富有想象力,还深入挖掘了社会现象和人性。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重要位置,反映了对女性命运与权益的关注。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赵海虹的科幻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她如何通过作品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反映现实问题,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二、赵海虹科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 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赵海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具有坚强、独立的特质。
她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形象塑造,体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坚韧与勇气,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独立性的肯定与赞扬。
2. 突破传统束缚的女性形象赵海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能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仰。
她们不受性别角色的限制,积极投身于各种领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这种形象塑造,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平等权利的呼唤,以及对女性价值的重新审视。
三、赵海虹科幻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主题1. 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赵海虹的科幻作品中,经常涉及到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的问题。
她通过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揭示了现实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不公。
同时,她也提出了对性别平等的渴望与追求,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权益与机会。
2. 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赵海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自我价值实现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通过作品中女性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示了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同时,她也强调了女性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四、对赵海虹科幻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1. 批判现实中的性别不公赵海虹的科幻作品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批判了现实中存在的性别不公。
她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揭示了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的现实问题,呼吁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女性的权益和地位。
2. 倡导女性独立与自强赵海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独立、自强的特质。
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作者:高杉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从女性主义和科学史领域的发展背景出发,初步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坚持性别的社会建构和科学的社会建构是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两大理论前提,它们表达了女性主义将性别与科学关联起来的深层内涵,性别与科学的相互建构构成了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编史基础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科学史;女性主义;STS;建构主义一、女性主义技术科学观的理论渊源1.1情境知识论面对20世纪90年代各种风靡一时的社会建构论女性主义科学观,哈拉维保持一种模凌两可的态度,她赞同这种科学观的基本做法,即揭示了父权制社会文化在塑造女性科技知识的历史偶然性及其不利社会地位时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批评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物质性及身体的能动性力量。
在哈拉维看来,科学客观性应是一种情境知识客观性。
“女性主义客观性简单说就是…情境知识‟,从一个位于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特殊身体去认识、观看、见证、证实和言说,这种特殊不是字面上的而是关系上的。
”这样的情境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局部性视角;第二,具身性特征;第三,它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观;第四,它的发展过程总处在身体与心灵、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文化等之间的辩证互动和相互缠绕关系中。
其中,它的第二个特征表明:哈拉维实际上承认科学知识内容的情境性表征不仅受到社会文化等情境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物质性身体和周围物质环境影响;而它的第四个特征则表明哈拉维彻底反对传统主客二分法的认识论(身体与心灵、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文化二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论的本质主义科学观(包括生物决定论科学观和社会建构论科学观)。
二、三种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技术科学观哈拉维的情境知识论和赛博本体论清楚地表明她并不完全赞同女性主义社会建构论的理论导向,而是倡导一种以物质本体论(即后人类主义转向)为基本特征的女性主义技术科学实践进路。
从系谱学角度看,女性主义的技术科学研究受到社会建构论关于社会性别、生理性别、交叉关系、社会、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进路启发。
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
案例四
总结词
社会科学领域的女性主义科学观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的理 论基础和方法论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
详细描述
社会科学领域的女性主义科学观认为传统的社会科学理 论和方法存在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例如,传统的社会 科学理论往往将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固定化, 忽视了个体差异和性别之间的互动。女性主义科学观倡 导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引入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消除 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此外,女性主义科学观还强调社 会科学在性别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等方面的研究 ,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03
提倡跨学科合作
女性主义科学观认为医学领域应该加强跨学科合作,将医学与社会学
、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共同解决医学问题,提高医疗
质量和效率。
女性主义科学观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加强女性科技人才培养
女性主义科学观认为科技领域应该加强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选 拔,为女性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促进科技领域的性 别平等。
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女性主义科学观积极借鉴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 理学、历史学等的研究成果,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 理论体系。
跨学科的实践应用
女性主义科学观强调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实践 领域的变革和进步。
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实践方法
提高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
鼓励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女性的地位和 影响力。
《女性主义科学观探观概述 • 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核心概念 • 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研究方法 • 女性主义科学观在各领域的应用 • 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挑战与前景 • 相关案例分析
01
女性主义科学观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硕士论文-女性主义技术批判思想述评
18.玛丽·弗兰克·福克斯.盛晓明女性与科学职业 2004
19.朱蒂·维基克曼.盛晓明女权主义技术理论 2004
20.朱蒂·维基克曼.盛晓明女权主义技术理论 2004
21.黄育馥.刘霓e时代的女性—中外比较研究 2002
22.黄育馥计算机游戏与性别关系——性别研究的新领域[期刊论文]-国外社会科学 2001(5)
2.学位论文李东晓“社会性别”理论的中西两地视野2006
社会性别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它的产生是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本质主义者认为,社会性别是个体天生具有的特性。在西方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中,西方女性主义者把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区分开来,认为社会性别并不是女性或男性内在的特质,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观规范了两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且被不断强化,而性别的自然差异,只是性别的社会差异的前提。
8.李霞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和融合 1998(01)
9.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夏侯炳.艾小明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2002
10.朱迪思·巴特勒性别烦恼:女性主义和身份的颠覆
11.Denise Riley Am I That Name? Feminism and the Category of Women in History 1988
23.保罗·N·爱德华兹.盛晓明从影响到社会过程—社会和文化中的计算机 2004
24.黄育馥计算机游戏与性别关系——N·爱德华兹.盛晓明从影响到社会过程—社会和文化中的计算机 2004
26.朱蒂·维基克曼.盛晓明女权主义技术理论 2004
75.朱蒂·维基克曼.盛晓明女权主义技术理论 2004
76.朱蒂·维基克曼.盛晓明女权主义技术理论 2004
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
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一、什么是女性主义科学观女性主义科学观,又叫“性别科学观”,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视女性为主体的科学观。
它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社会活动,其科学结果不仅受到科学家个人的态度和思想,而且受到社会结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它还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过程,也受到社会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历史由来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出现,是对传统科学观的反思和批判。
传统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一种客观、公正、历史和文化独立的活动,科学家们可以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客观的现象,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客观的、可靠的、可重复的、可比较的,不受任何人的偏见或态度的影响。
但实际上,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工作,一直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且科学研究的结果也受到态度和情绪的影响,传统的科学观忽视了这一点。
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女性主义思潮开始兴起,女性科学家开始反思和反省传统的科学观,开始提出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概念。
三、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基本原则1.反对角色分工:女性主义科学观反对社会角色分工,强调男女应该平等参与科学研究,平等参与科学发展。
2.反对性别歧视:女性主义科学观反对科学界里的性别歧视,强调女性科学家应该得到正当的认可和尊重。
3.反对误解:女性主义科学观反对科学界对女性的误解,强调女性科学家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以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4.重视女性的贡献:女性主义科学观强调女性科学家的贡献,重视女性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四、女性主义科学观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女性主义科学观不仅影响了女性科学家的态度,而且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它推动了女性科学家从传统的科学研究领域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使女性科学家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科学问题。
它还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多元化,更加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贡献,并加强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未来的发展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科学发展,推动科学教育,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与社会性别平等
科技创新与社会性别平等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也开始逐渐浮现。
本文将围绕科技创新与社会性别平等展开探讨,探索科技创新如何有助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并分析科技发展背后存在的性别偏见和不平等现象。
一、科技创新带来的性别平等机会科技创新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平等平台。
通过科技,人们可以突破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掌握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例如,在过去,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参与率很低,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STEM 领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科技创新将技术与性别平等联系在一起,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发展空间。
二、科技创新对性别偏见的挑战虽然科技创新为性别平等创造了条件,但在科技发展中仍存在性别偏见的问题。
例如,一些科技产品和服务在设计和研发阶段忽视了女性的需求和体验。
这种偏见体现在各个层面,从智能手机到医疗领域的技术开发,都存在对女性的忽视。
这种偏见不仅限于科技产品本身,还体现在科技行业的人员和文化方面。
女性在科技职业中的参与率较低,职业晋升机会也较少,这导致了科技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三、建立包容性的科技创新环境为了实现性别平等,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科技创新环境,注重性别平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首先,科技企业和机构应该增加女性在技术研发和管理层面的比例。
这样可以确保女性参与科技决策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以满足更多女性用户的需求。
其次,科技教育应该强调性别平等和包容性,鼓励女性参与科技学习和创新实践。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女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案例科技创新已经在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为女性提供了自由表达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女性可以传播自己的声音、分享经验并互相支持。
浅析女性主义科学观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浅析女性主义科学观马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1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概念伴随着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女性主义也随之产生。
并在三次运动中不断成熟,渐渐地成为了一种社会思潮。
1.1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主义或女权运动。
女性主义,一词大约是在1910年进入英语词汇的,它的含义是妇女角色“彻底的社会革命”,早期女性主义有两个主导思想,即妇女作为人的解放和作为女人的解放,它的目标是消除妨碍妇女作为个人获得完全发展的一切障碍[1]。
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浩浩荡荡的妇女解放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女性受歧视剥削压迫的坏状况。
要求男性辅助女性摆脱蒙昧和压制,走向平等。
1.2女性主义科学观含义。
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含义指,女性在科学上的立场和观点,以及对科学的批判和构想所持有的观点,她们的观点主要建立在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作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之上。
最具有代表性的批判观点体现在自由女性主义流派、马克思女性主义流派、激进女性主义流派、生态女性主义流派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等。
这些流派对于科学的阐述各抒已见,其观点有差异也有认同,有争论也有冲突,也有相互吸取和补充之处[2]。
2女性主义科学观的起源传统的科学观建构长期就以男性的价值观为标准,而女性处于长期的缺席状态,女性主义的兴起深刻反思了传统科学观的本质,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2.1历史背景。
早期女性主义运动的核心是个人关系、性、政治等,从先前的“私人”领域拓展到了公共台阶。
科技在早期女性主义的视野中是边缘化的,回顾科学的历程,发现杰出的科学家绝大多数是男性,在Asimovde《科学技术人名词典》里列出了1159位科学家,而女科学家只有10位,在Singer的《人物史》中竟然没有一位女科学家包括在内[3]。
据美国人口数据学显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工程师的比例持续偏低,平均每25位工程师中,只有1位是女性,与科学领域相比,女性在工程师中的比例是3.1%,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比例是4.7%[4],显然可以看出女性在科学领域所占的比重微乎甚微。
技术现代性批判及其思考_基于技术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绿色技术社会维度的范式研究”(项目号:JUSRP1147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越(1986 ),女,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蔡榆芳(1984 ),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
技术现代性批判及其思考———基于技术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孙越蔡榆芳摘要:技术女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一个流派,它从技术的视角批判了现代技术中的二元逻辑、道德缺位和理性至上原则,认为这些原则体现了现代技术的现代性。
技术女性主义关于技术现代性的批判对女性主义理论和技术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环境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同时关注有机地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技术女性主义对社会经济关注度的缺乏使得其技术解放思想仍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关键词:技术女性主义;现代技术;现代性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14)06—0040—06技术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新分支。
女性主义最早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它对男女自由、平等、博爱的进一步宣扬不仅促使启蒙运动的思想精髓再一次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升华,同时也对西方性别本质主义文化无条件地将男女区别开来,并强调男性绝对优于女性进行了挑战和批判。
而随着批判的维度逐渐深层化和多元化,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女性主义开始转向对技术领域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批判,要求对技术文化和实践中包含的男性主义偏见和菲勒斯中心主义进行修正,技术女性主义由此产生。
一、技术女性主义的缘起技术女性主义的缘起是现代社会技术发展的必然性结果。
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着人类历史车轮快速地前进着,人类社会也因为技术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与技术的发展已经融为了一体,技术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西方长期父权制和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女性往往因为具有类似自然的气质而被排斥在如此重要的技术社会生活之外。
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成果与特点
学科与流派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成果与特点刘 霓 提 要 女性主义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她们以批判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作为突破口,进而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对传统学科主题范围的扩大与重建作出了贡献,而。
明确的目的与责任、改变旧的知识生产模式、坚持真理多元论和包容尽可能多的变量是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特性。
主题词 女性主义 学术成就 过去几十年中女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尽管女性研究还未将其触角伸到学术界的所有领域中,然而在某些领域她们已是成绩斐然,这远非一些早期女性学术活动者所能想象的。
女性研究已经走了相当长的道路,虽然它尚未达到一些女性主义学者所期望的目标,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学术成就进行恰当评价。
一、向传统学科中性别歧视宣战是女性主义学术形成的突破口 对业已确立的学术实践进行挑战,这一行动看似简单然而意义重大。
当女性主义学者认识到她们所在学科的局限时,她们相信从妇女的利益出发,她们应共同工作来改正她们学科结构中的某些遗漏,然而当更多的来自不同学科的妇女进行讨论之后,她们发现这并不是某个单一学科的问题,因此,对现存知识领域中学术理论与学术实践中性别歧视和偏见的批判就成为女性主义在学术界确立自身地位的突破口。
以政治科学为例,一般认为,妇女既不是社会的主要活动者,甚至也不是政治话语的主体,她们从未被视为有关政治论题的适宜的评论者,她们不足以作出政治判断,她们从事政治活动的远见也是有限的。
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政治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有关政治参与的经典研究《平民文化》中有一段对妇女的描述就典型地代表了这样一种观点:“女性与男性之不同……仅在于她们在政治生活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诸方面更经常地表现为冷漠、狭隘、保守和敏感。
”类似的偏见和学术中的性别歧视在几乎所有学科中都有所表现,而女性主义学者也无一不是从对这些偏见与歧视的批判而开始她们自己的知识生产的。
例如在社会学中,妇女做为主要研究对象而被遗漏或未予表现,对男性及其相关主题的偏重,社会学的类别、模式和方法都是以男性经验作为标准,而妇女的经验则被忽视和曲解。
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女性主义科学观
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 (如调查、访谈、观察等)来 获取更丰富、多样的数据。
将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行分析, 以揭示数据背后的意义和趋势 。
跨学科研究法
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某一特定领 域的问题。
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观点,以获得更全面、深 入的理解。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 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反抗压迫
除了性别歧视,唐娜·哈拉维还认为社会中 存在其他形式的压迫,如阶级、种族、文 化等。她主张反抗所有形式的压迫,为被 压迫的群体争取自由和平等。
对跨学科合作的倡导与实践
倡导跨学科合作
唐娜·哈拉维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 合作和交流。因此,她倡导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领域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机器融合
提倡将技术与身体融合,利用技术改善身体功能和感知能力 。
性别、种族与阶级的交织
性别歧视
批判性别歧视在科技发展中的体现,提倡 消除性别差异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VS
种族和阶级问题
关注种族和阶级问题在科技发展中的体现 ,呼吁科技发展应惠及所有人。
赛博格女性主义与其他女性主义流派的区别
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差 异
02
赛博格女性主义的理论观 点
生物政治与性别政治
生物政治
赛博格女性主义强调对生物性别和生殖系统的控制和改造,以实现对性别和生命 的自主权。
性别政治
主张通过科技手段改变身体与意识之间的传统界限,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二元 性别观念。
身体、机器与认知的融合
身体认知
认为身体是认知和感知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意识的载体。
THANKS
实践跨学科合作
唐娜·哈拉维不仅倡导跨学科合作,还积极实践。她与其 他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种 跨学科合作的方式有助于产生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
从社会性别角度探讨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
从社会性别角度探讨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第一章:女性在科学领域的现状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一直受到关注。
然而,尽管近年来女性在这个领域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在所有科学领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只占到总人数的30%。
在科学研究中担任高级职位的女性也不到总人数的20%。
此外,女性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性别歧视问题,比如工资福利不平等等。
第二章:性别歧视问题性别歧视是女性在科学领域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许多科学领域,女性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
在招聘和晋升环节上,女性往往比男性受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这会导致女性无法进入和保持在该领域内的科学职业。
另外,一些基于性别的偏见也阻碍着女性在科学领域内的发展。
比如,女性被认为是给家人做饭、照顾孩子和家庭的责任承担者,因此被认为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工作中去。
第三章:提高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为了提高女性在科学领域内的地位,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
其中一种措施就是鼓励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教育。
在学校和大学中,应该提供更多针对女性的基础教育。
同时,科学机构和政府应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赞助,以便使她们有机会在科学领域中获得更高的学位和资格。
此外,除了雇用更多的女性科学家之外,科学机构还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增加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晋升机会和授予高职务的比例。
另外,我们也需要克服对女性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
这需要教育以及公共宣传的支持。
我们需要更多地宣传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壮举和成就。
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从而为她们在科学领域中获得公正待遇打下基础。
第四章:社会性别角度的思考最后,我们需要从社会性别角度思考问题。
很多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固有认识。
我们更需要通过教育和公共宣传来改变人们对性别的固定架构。
我们需要支持女性表达自己,包容和尊重性别和性别定位的差异,以及鼓励男女平等地分担家庭责任。
结论: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地位是一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科研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妇女在科研领域中也不可或缺。
本文将就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论述。
一、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地位妇女在科研领域中的地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随着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科研工作。
她们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同时也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妇女在科研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法律法规的保护。
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妇女从事科研工作。
例如,一些国家实施了性别平等薪酬政策,确保妇女获得公平的待遇。
同时,也有许多科研项目设立了专门的妇女平等机构,为妇女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此外,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地位也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岗位上。
现今的科研机构中,不乏有妇女担任研究所所长、项目负责人等职务。
她们的出现不仅为科研领域带来了新的思维和理念,也鼓励了更多的妇女从事科研创新工作。
二、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作用妇女在科研创新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
首先,妇女在科研过程中往往能够提供独到的思路和观点。
她们对问题的看法可能与男性科研人员有所不同,从而为科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性。
其次,妇女在科研项目中通常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善于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她们的存在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和相互促进,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作用还体现在社会责任和创造力方面。
她们往往能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并解决与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
例如,在医药科研领域,妇女科研人员的存在推动了妇女健康领域的进步,为女性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推进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发展要进一步推进妇女在科研创新中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提高妇女参与科研的自信和能力。
通过教育系统改革,建立与性别平等相关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其次,坚持公平的评价标准,消除性别歧视。
妇女节呼吁消除对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偏见
妇女节呼吁消除对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偏见科学和技术领域一直被视为男性主导的领域,女性在这个领域中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偏见和压力。
然而,妇女节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呼吁我们消除对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偏见。
本文将探讨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促进性别平等。
一、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挑战1.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科学和技术更适合男性从事,女性则被限制在家庭和社会服务方面。
这种传统观念对女性在发展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兴趣和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压制。
2.缺乏榜样和角色模型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男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的身影相对较少。
这导致女性缺乏榜样和角色模型,难以找到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3.歧视和性别偏见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常常遭受歧视和性别偏见。
有时候,她们不被视为平等的合作者和专业人士,而是被贴上“弱者”、“情绪化”等标签,这使得她们在工作中的声音不被重视。
二、消除对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偏见的解决方案1.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是消除性别偏见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努力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让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潜力。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女性参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2. 创造包容与平等的工作环境为了打破传统观念和性别偏见,科学和技术行业需要创造一个包容和平等的工作环境。
雇主应该秉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渠道。
此外,组织可以采取措施,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到决策层和领导岗位中,让她们的声音被听到。
3. 建立榜样和角色模型我们需要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建立更多的榜样和角色模型,特别是女性。
这可以通过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论坛等方式来促进。
当女性看到其他女性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功并受到尊重时,她们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科学和技术梦想。
4. 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不断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这个促进性别平等的运动中来。
妇女节呼唤对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平等机会与认可
妇女节呼唤对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平等机会与认可今天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呼唤对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平等机会与认可。
科学,作为人类进步的引擎,应该是一个包容和平等的领域,但事实上,女性在科学领域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不公平待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一、性别在科学领域中的影响科学是一门客观公正的学科,但是性别却会在科学领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科学研究中,由于观念的束缚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女性常常被认为不如男性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天赋,这导致女性在科研领域中被忽视或轻视。
其次,女性在科学事业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如家庭责任和职场歧视等,这些因素使得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女性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与挑战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女性在科学领域仍然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贡献。
众多杰出的女性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然而,女性在科学领域中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如晋升机会不足、获得科研项目的难度大等。
这些挑战限制了女性在科学研究中的发展,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潜能。
三、解决方案与建议为了实现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平等机会与认可,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教育系统应该鼓励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消除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
同时,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制定更加公平和透明的选拔机制,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
此外,社会应该倡导平等、尊重和包容,减少性别歧视和偏见。
最重要的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明确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女性科学家的支持和保障。
四、激励女性在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追求,而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女性科学家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科学领域的多样化和创新。
平等机会与认可不仅仅是一种公平问题,更是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需要。
总结:在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我们应该思考和行动起来,呼唤对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平等机会与认可。
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
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思想革命,女性主义思潮已经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已经生活在被女性主义改变了的,以及正在改变的世界里,美国女性主义运动领袖贝蒂・弗里丹指出:“妇女运动给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带来的和正在带来的变化,有可能像柏林墙的倒塌一样富有戏剧性,一样引人注目。
”那么,女性主义是否也改变了科学世界呢?在人们的眼中,科学知识是纯粹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知识具有“假设——命题——实验”的逻辑一致性,科学是真理的化身,不论什么人以什么样的情感和方式应用它都是如此。
然而,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女性主义科学观却对人们的这种习以为常的观点提出挑战,女性主义也正是在这种挑战中以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悄然改变着今日的科学世界。
追问科学的伦理价值诉求女性主义通过追问科学的伦理价值诉求来改变人们对于科学的看法。
许多人都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科学的目的是研究知识的本质,认识者以及知识证明等问题。
它所追求的是超越人群、阶级、种族和历史的客观理想。
而女性主义则强调,人们以往关于科学是客观的,没有主体性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认识忽视了科学探讨的社会欲望、价值和利益因素。
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打上了社会历史的烙印,所有的认识都包括了认识者特有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科学是有主体的,它基于从事这种科学研究的那个群体的价值观。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中,这种价值观无疑是男性的。
在那种所谓的知识客观性和普遍性背后,实际上掩盖着男性的统治地位。
在传统科学观中,存在着一种“科学的”与“男性的”之间的对等关系,即“科学的=客观的=普遍的=男性的”。
如果不打破这种对等关系,作为主宰群体的价值观就会在认识上限制和排斥边缘人群的观点,由此所得到的知识也不可能是普遍的、客观的。
不仅如此,在社会生活中,这种观点也可能导致社会权力和利益分配的不公正,导致忽视边缘人群的欲望,价值和利益的结果。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摘要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是后现代科学哲学走向之一,其中又分数路。
此派对科学中的性偏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在此根底上,通过对科学的“男性中心〞的本质的揭示而建构出科学中女性诸角色。
本文旨在对这一流派作一番检讨,并对其主要论点提出批评。
关键词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性偏见优越的知者异化的知者科学哲学,行至本世纪末,已呈百家争鸣势态。
实在论、反实在论、自然本体论态度〔NA〕、自然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人们把科学看作一种“话语〞,故诸家都可给出自己的解说。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FeinisinphilsphyfSiene〕又称女性主义科学哲学〔FeinistPhilsphyfSiene〕,是女性主义关注科学话语的结果。
此派与罗蒂〔F.Rrty〕的“后哲学文化〞,法因〔A.Fine〕的NA以及利奥塔德〔Lytard〕的理论彼此照应,共同构成所谓“后现代科学哲学〞。
作为后现代话语之一,女性主义是对“男性中心〞话语的反动。
它的立足点是“性别〞,所用方法那么多借鉴同宗别派,比方西马的“否认意识〞和“批判性话语〞;解构主义对二元对立的消解及对既定等级秩序的颠覆;哲学解释学对历史文本的“重读〞等等。
女性主义者把科学看成是“男性中心〞的典型领域之一,她们对科学的批判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揭露科学的过程中充满着性偏见〔genderbias〕;二是把科学的“本性〞建构成“男性的〞;三者,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大都是女科学家,懂科学、懂哲学,又有深切的体验。
本文试图对这一学派作一番检讨,并对其主要观点作出批判。
一、对性偏见的揭露女性主义者把科学的运作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是产生问题,第二是实验操作,第三是解释数据,最后是解决问题。
她们的研究说明,科学过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性偏见。
我们首先看看问题的产生。
科学研究总是从选择问题着手的,杰克琳〔Jaklin〕认为这里性偏见随处可见而且根深蒂固。
〔1〕什么是重要的?何者值得研究?谁能承担这一课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由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权威和资助者定夺。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客观性研究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客观性研究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关注科学领域中性别不平等的女性主义运动,开始转变为研究科学客观性问题,为科学客观性的探究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从女性主义科学观入手,研究女性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科学客观性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批判的观点,看到女性主义科学观实质上是在科学研究中给女性争取最大的合法地位和话语权,使科学更加公正与公平,向民主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促进科学良性的发展,成为真正有益于人类的科学。
关键词: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科学观一、什么是女性主义科学观女性主义科学观是一个研究相当广泛的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女性主义运动逐渐从以前单一的政治运动转向为研究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等人文与社会的领域中来。
女性主义科学观从流派上看,主要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等。
这些流派的产生是从各自的立场与关注女性群体切入点的不同阐述关于科学的见解,虽有争论与冲突,但也相互补充。
虽然女性主义科学观流派众多,但是这些流派的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就是是要深入分析科学中存在的性别偏见问题的根源,并打破这一存在在科学中的现象。
早期的女性主义科学观是对“科学领域中的女性相对缺席”这一想象为研究起点,批判在科学活动中存在的性别偏见等不公平的现象。
70年代中期,女性主义科学观逐渐开始关注科学的社会应用在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科学观从分析改善科学的可能性,转向分析科学文化的变迁对科学的影响,这与后现代主义反科学的思潮相呼应。
女性主义科学观学者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在《女性主义的科学问题》一书中写道,“‘科学中的妇女问题’(the woma n question in science) 到‘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的转变,即从一开始追问‘科学中的妇女状况有什么改变? ’到以后改而追问‘是否可能运用如此密切专注于西方资产阶级男性计划的科学来达到解放的目的? ’”[1]可以说,女性主义科学观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立场批判主流科学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等问题,并尝试构建“女性主义科学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前言:针对主题的论述主要从四大方面展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引发科学技术化对女性主义的话题、女性在狭窄的空间下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客观、科技对女性哲学视野的改变、女性同胞在当今社会的出路何在。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导致了哲学领域也拥有了一个广泛的发展空间,被称为半边天的女性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女性主义哲学,它是哲学领域的新生哲学。
因此在这里开始简单地论述有关现代科技哲学下女性主义方面的研究。
关键字: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哲学女性主义哲学
正文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引发科学技术化对女性主义的话题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界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造人的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1)科学与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两个概念,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回答和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
技术是操作形态的知识,主要提供“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恩格斯指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状况,那么科学的状况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
推向前进。
科学与技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日益呈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
因此,主流是不可逆转的,科学技术化侧重于现代意义上的方法论研究,它对女性思维方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女性在狭窄的空间下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客观
虽然科学知识与获取知识的方式都赋予男性特征,男性意味着独立自主,从而讲科学与男性特征联系起来,这必然导致男性在科学的文化偏好中获得了额外的效力,而女性化的东西则成为一种辅助,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女性哲学在脱离科学的建构模式变得贬值,历史不可争辩得将男性气质定义,女性也只好将自身的女性气质斥逐在科学以外。
科学在男性框架中产生并应用与此使得科学与男性的结合最终倒是了女性被科学排斥的命运,女性哲学家也就成为了科学的边缘人。
一般来说,妇女哲学意指妇女体验的哲学。
南希*霍兰德强调:我所指的妇女哲学著作的含义是(例如对于传统哲学问题的讨论)来自于并明确这几道妇女的体验,而且试图对于这些体验进行说明。
她认为,男女的体验都是某种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哲学模式的产物,以往男性哲学的错误并不是在于男性的体验,而是试图以这些体验来代替全人类的体验,忽视了女性的体验,并使哲学成为白人中产阶级男性的哲学。
但是妇女哲学不同于女性主义哲学,前者带有不平等色彩,是一种体验哲学;后者是一种行为哲学,不是高中时期学过得那种知
识活动,它是以女性主义思维方法论所从事的哲学评判、重新和创造研究,以及由此建构起来的哲学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的政治目标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这种新生的学术领域研究中,其宗旨在于揭露和批评哲学传统中国的性别偏见,追求哲学中性别平等与人类的解放。
对于一种哲学是否具有女性主义属性,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能够以女性主义视角关注到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压迫现象,以及哲学传统中的性别偏见,并能够以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从事哲学批判、重建和创新,这种哲学就可以称为女性主义哲学。
(2)但是从这种定义来分析,我们当今时代的科学领域并不乏女性同袍的身影。
然而,在人类科技史上,妇女就在科技发展中的确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尽管有些女性科研职位偏低、普遍处于相对稳定的共同体的底部组织) 18世纪的卡罗琳·赫舍尔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她协助其兄长弗里德里希·威廉·赫舍尔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天文学家。
波兰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和其他新元素,她成了第一位两次获诺贝尔奖殊荣的人物。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候这样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3)在诺贝尔诞生100周年之际,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就有10位,到目前为止,为科学技术研究献身的女性更是不枚胜举,她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杰出科学成就,证明了妇女在科学研究领域里丝毫不逊色于男性。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在我国大陆地区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抽样统计,
1991年,论文第一作者的性别比例为,男:女=5.02,1996年此比例有所下降,为4.99。
也就是说,每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男性,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女性。
根据不同学科的统计看,医药卫生领域是性别差距最小的学科,这同工程院院士中医药卫生学部女院士比例比较高的情况是一致的。
当然,女性精英科学家是有的,但仍然是少数。
三、科技对女性哲学视野的改变
妇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伟大的力量,女性在科技史上的作用如此显著,为社会的进步做出的贡献巨大,那么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重视和研究下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女性主义。
科学技术对女性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从女性思维方法的改变上分析:一般意义上,男性侧重理性,女性比较感性,但是女性却比较细心。
但是女性在科技的洗礼中接受了更多的教育,视野也都了很大的拓展,不在局限于相夫教子,她们充分利用自身优于男性的细心、更具亲和力去思考和践行男性在此方面的缺陷。
因此,感性思维在男性理性思维面前并不低等,相反如果能够协调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将对我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站到更有效的方法。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喜欢道德说教,喜欢笼统的概念诸如友善、仁慈、得体、忠义等等。
这其实是一种懒惰的思维方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们缺少大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原由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全人类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
化,但是这种国民性上的改造不是笼统意义上的,而是需要诉诸于改造每一个人传统思维方式。
第二、从女性的角色来分析:社会的进步带给女性地位的提升,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更多的女性参与政事议事,在国外甚至出现杰出的女性领导人。
在社会历史上出现的为女权争取独立自由的运动更是层出不穷,可见女性的政治觉悟逐渐高了,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
据统计,88%的女性认为,即使家庭富裕了,也不会丢下工作成为家庭主妇,随着技术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更是打破了职业上的生理缺陷,男女在职业上更加接近,更是一定程度上的角色互换。
科技的发展使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又了一个发挥才能的现实舞台,这才是女性树立现代意义观念转变的关键所在。
四、女性同胞在当今社会的出路何在
经过上述的论述,女性同胞的社会地位的改变以及思维方式和哲学视野的变革决定了女性主义面临的巨大运动,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在这种环境影响中她们将遇到更多的后续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 毛泽东主席也曾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召,江泽民同志也曾提倡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就没有我们现代化的成就。
诸如此类,我们早已耳熟能详。
但是女性现状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所谓的平等不过是意义上的平等,自由也不过是形式上的自由,在实质上并没有很大改变,男女之
间不平等仍然存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我国特有的,是与全球妇女状况一致的。
如:女性在科技界遇到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甚至还存在所谓的“玻璃屋顶”问题;女性角色的多重性也时常面临角色冲突的问题等。
因此,女性主义者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以女性主义的哲学眼光去争取和实现自身权利的真正保障。
从女性自身来说,女性要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科技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地位和素质。
第一步就是要自信自强,而要从根本上克服自卑与依赖心理应是认识自我。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公平竞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妇女渴望公平竞争,在工作中,她们所希望的不是同情和关照而是不带任
何性别歧视的公平竞争,这是改革开放赋予女性的崭新意识,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在女性身上的充分体现。
妇女自我的认知,是社会客观实际在女性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也受文化背景制约,妇女对自身地位、价值的认识,是影响妇女科学作用发挥的关键。
在目前这种环境中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求索与发展并不容易,为了赢得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并且能够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也需要很大的努力必须注意自我
角色的调整,寻求最佳的方式来做到家务与工作两不误。
同时男性同胞也应该给予适当的终极关怀与人文理解。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大力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加强对妇女的教育培训,帮助妇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劳动技能、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使更多的妇女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9.5.
(2【女性哲学的学科特质与方法论特征】河北学刊 2011.3第31卷第2期《女性哲学: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专题讨论)》(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6:340】。